第六届凉州民间文艺大赛新闻报22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强区
------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第六届凉州民间
文艺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欢快热闹的唢呐独奏、婉转动听的三弦齐奏、喜庆欢乐的方言表演唱……6月20日,由中共凉州区委、凉州区人民政府主办,凉州区委宣传部、凉州区文体局、凉州区旅游局、凉州区文化馆承办的第六届凉州民间文艺大赛决赛在凉州
植物园隆重举行。

色彩艳丽的头饰服装、乡土浓郁的器乐道具以及风俗各异、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艺节目接二连三地登上舞台,为观众呈上了一道非遗文化视听盛宴。

凉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洪元涛,武威市旅游局局长李俊星,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薛占平,武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慧玲,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屈永红,区人大副主任陆世虎,区政府副区长张志殿,区政协副主席赵永庆等省市区领导出席了当晚举行的颁奖晚会。

演出惊艳四座组织严密有序
表演唱《凉州大赐福》拉开了决赛的帷幕,声乐、器乐、舞蹈、小品、秦腔等表演形式悉数亮相,16个民间文艺活态展示节目引领观众进入一幅幅多姿多彩、鲜活生动的民俗风情画卷,让人领略到凉州民间文艺保护和发展的丰硕成果。

器乐合奏《凉州小调联奏》、小品剧《武威亚克西》、唢呐曲《凉州情》、乐器合奏《小姑贤》、《赛马》……独具特色的凉州民间原生态文艺节目轮番登台,每一个节目都来自于民间,经过恰当的再创作和艺术提升,集中展现了民间歌舞的华彩乐章,演员用淳朴热情的表演展示了凉州民间文化的神秘魅力。

声光电融合的舞台上,声乐时而低回温婉,时而热烈激昂,引领现场观众陶醉在民间文化的大美之中。

尤其是由四坝镇选送的《凉州贤孝唱改革》,由凉州本土贤孝“明星”董永虎边弹边唱,以歌颂美好生活为主题,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凉州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唱出了作为凉州儿女的自豪和对故土的热情,表演生动灵活、语言自然流畅,将比赛推向高潮。

整场比赛惊艳十足,每到节目完毕,观众掌声雷动。

比赛在凉州小调《武威民歌联唱》的经典曲目中落下帷幕。

为了做好此次大赛各各项工作,更好地挖掘和宣传深藏在民间的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艺节目,区委、区政府精心组织、提早谋划,各乡镇(街道)合理安排、认真实施,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从6月初开始各乡镇(街道)自行组织实施初赛,共推选出98个节目、20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复赛;复赛分别在金塔乡、韩佐乡、河东乡、大柳乡、怀安乡、永昌镇、中坝镇、西大街街道办事处八个片区举行,复赛阶段,参赛选手们用各自独具特色并带有“凉州韵味”的
表演,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热烈好评和强烈反响。

大赛期间,参与的民间文艺团体达到160多家,参加演出的广大民间文艺爱好者近万人,通过初赛和复赛的筛选,切实挖掘整理了一批民间歌舞乐,经过专家学者的重新编排加工,在保留原生态表演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代表凉州民间特色的16个决赛节目。

当天参加决赛的220多名演职人员全部是来自我区基层和乡镇的民间艺人和基层文艺干部。

在当晚举行的颁奖晚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洪元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参加颁奖晚会的领导还为民间文艺大赛的获奖节目颁发了奖牌和奖金。

感知活态艺术传承民间文化
精彩表演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颁奖
(图片)
保护文化传承挖掘旅游资源
民间文艺是民间文化的记忆,是文明发展和传承的见证。

民间文艺大赛,是纪念会、动员会,也是促进会、宣传会。

凉州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文艺异彩纷呈。

作为文化大区,我区历年来十分重视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工作,尤其是民间文艺的挖掘工作。

从2009年开始已连续6年举办民间文艺大赛,挖掘和保护了一大批具有凉州民间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

极具凉州民间文艺代表性的“凉州攻鼓子”多次受到国内外大型活动的表演邀请,尤其是2007年赴海南参加了由国家旅游局和海南省政府主办的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受到了来自亚、欧、非等30多个国家专家及嘉宾的赞美。

凉州文化遗存丰富,历史底蕴深厚。

既有中原文化细腻奇巧、博大精深的神韵,又兼西域文化粗犷雄浑、富有创造的特点。

这里文化灿烂、名胜繁多,古迹遍地。

那奋碲疾驰,宛如天马行空的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及其铜车马仪仗俑,昭示着中华民族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天梯山石窟开创的中国石窟“凉州模式”,是龙门、云岗等中原石窟的历史源渊;著名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的葬舌之地罗什寺,存储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五凉文化、西凉乐、西凉伎、狮子舞、霓裳羽衣曲(舞)、凉州词对我国古典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
影响;被中外学者称为“活字典”的西夏碑,记录着神秘的西夏文化的兴衰;象征着民族团结的白塔寺,见证着西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一段不朽历史;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文庙及其馆藏的近四万件文物是凉州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的历史记录;体现多民族团结和睦的高昌王世勋碑、西宁王碑、弘化公主墓碑,以及雷台、古钟楼、海藏寺、古长城遗址等众多的名胜古迹,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繁荣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凉州,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五凉古都”,作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自然风光灿烂绚丽,是西北地区、我省文化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乐土。

凉州文化表现出类型上的多样性、形态上的原生性、精神上的包容性、内涵上的厚重性等特点。

十八大以来,凉州区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努力繁荣民间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探索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文化旅游产业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在建设文化强区方面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点的创新道路。

精彩纷呈的表演已经落幕,然而民间文艺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我们相信,在全区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文化保护发展事业必然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文化强区的要旨也必定会展现出隽永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