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简答题

合集下载

《人类与社会》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人类与社会》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 分)1.在地表环境的演化历史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使得大气层中的物质成分发生如下的变化( )。

A.氮气增加、氧气减少 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减少、一氧化碳增加 D.大气成分不变2. 15世纪前后,( )是当时国际间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

A.白银 B.黄金C.美元 D.英镑3. 1955年召开的( ),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A.日内瓦会议 B.开罗会议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4.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 )的特征。

A.多元性 B.趋同性C.统一性 D.普遍性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4小题共48分)5.资源是怎样分类的?6.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源于何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7.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情况。

8.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分)9.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分)10.联系婚姻的本质,结合现实情况分析21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B 2.B 3.C 4.A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4小题共48分)。

《人类与社会》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 )。

A.公元前4000年 B.公元前3500到3000年C.公元前3000年 D.。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间2.在人类社会的家庭发展历史上,对偶家庭是( )。

A.第一种家庭形式B.第二种家庭形式C.第三种家庭形式D.第四种家庭形式3.一般来说,乡村社会的习俗风情,总是产生于特定的( )。

A.农业文明 R地理环境C.气候条件 D.语言环境4.文化类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民族心理学家拉尔夫·林顿的( )。

A.《文化变迁论》 B.《西方的没落》C.《历史研究》D.《人的研究》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

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

4小题共 48分)1.简述阶层的含义。

2.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源于何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邪教有哪些反动本质特征?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分)仅由夫妻两人组成,而自愿不生养小孩的“丁克夫妇家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特点?请联系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分)举出实例具体分析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i.D 2.C 3.A 4.D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

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4小题共48分)1.简述阶层的含义。

答:阶层通常指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区分的社会集团。

(6分)阶层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

(3分)不同阶级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

(3分)2.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交通运输事业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

(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以下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为D,应改为:“提出著名的‘相对论’和‘能量质量等价原理’的科学家是(D)。

”2.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3.正确答案为D,无需改动。

4.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5.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6.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7.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8.正确答案为A,应改为:“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臭氧等(A)。

”9.正确答案为B,无需改动。

10.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11.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12.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因此无需删除。

改写方面,只需要微调一些表述即可,如将“提出”改为“创立”、“发表”等,或将“可持续发展”改为“可持续性发展”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特征。

首先,移民目的地从欧洲和北美洲扩大到了全球范围。

其次,移民群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单身男性为主,而是包括了家庭和妇女。

再次,移民的原因也多样化,包括了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等。

最后,移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也大幅增加,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密不可分。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例如,森林资源的砍伐和采矿活动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同时,社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支撑,比如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等。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采取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简述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聚集和集中,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

其次,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同时也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八年级上册道法《个人与社会》18道必考简答题,考前背一背!

八年级上册道法《个人与社会》18道必考简答题,考前背一背!

八年级上册道法《个人与社会》18道必考简答题,考前背一背!级八年级上册道法《个人与社会》18道必考简答题1、怎样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答:〈1〉亲身实践,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2〉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4〉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2答:积极影响:〈1〉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2〉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3答:(1)不利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

(2)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也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发展。

(3)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4答:(1)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2)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3)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5、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答:〈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2〉为社会做贡献。

例如: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②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6答:⑴真、善、美的影响①净化人们的心灵②促使人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⑵假、恶、丑的影响①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②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7答:①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②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在生活中自觉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8、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答:(1)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2)还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

还要增强自控能力。

9答:(1)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2)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3)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

(4)如果是自己的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以下是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标题为《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在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中,自测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下是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的自测参考答案。

第一题:什么是人类?简要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是一种智慧生物,具有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

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5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从直立行走开始,逐渐发展演化至今。

第二题:人类和动物有哪些区别?请至少列举三点。

1. 智力和语言能力:相较于其他动物,人类具备更高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可以思考、创造和进行复杂的交流。

2. 社会结构和文化: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拥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可以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传统习俗。

3. 科技创新能力:人类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发明工具、改变环境、探索宇宙,并达到了其他动物无法企及的高度。

第三题:国家开放大学有哪些教育特点?请至少列举两点。

1. 开放性:国家开放大学采取开放的招生政策,不限地域和学历,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等教育机会。

2. 灵活性:国家开放大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灵活性。

第四题:社会学是什么?简要介绍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互、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等。

第五题:解释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社会角色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个体根据社会期望和规范所扮演的位置和角色。

比如,在家庭中,父亲的社会角色通常是负责赡养家庭和教育子女。

社会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地位标识。

比如,职业医生具有医生这个社会身份,他们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答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答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答题
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它涉及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和责任,以及个体如何通过社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互动。

2. 个人是如何与社会进行交流和互动的?
个体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包括语言沟通、面对面的交谈、参与社会活动和组织、通过社交媒体等。

通过这些方式,个人可以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建立联系,分享信息和经验,以及合作解决问题。

3. 个人的行为对社会有何影响?
个人的行为可以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个体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个人的行为也可以对其他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塑造社会的态度和行为。

4. 社会对个人有何影响?
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社会提供了个人成长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机会,如教育、就业、医疗和文化活动等。

社会也通过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塑造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此外,社会还会对个人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5.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发展有何重要性?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提供了个人成长和学习的环境,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可以获得知识、技
能和经验,同时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塑造个体的人格和心理特征。

因此,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的整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类与社会》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

共16分)1.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的著名理论是( )。

A.“宇宙大爆炸”理论 B.哈勃定理C.星云假说 D.“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2.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

A.廉价性实用性B.再生性广泛性C.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可获得性可交换性3.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世纪时佛教兴起于( )。

A.尼泊尔 B.中国C.印度 D.斯里兰卡4.1903年12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是( )。

A.美国人 B.法国人C.德国人 D.英国人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l2分。

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种族?2.简述核心家庭的含义与特征。

3.简述城市化的实质及发生动力。

4.“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分)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同时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分)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具体分析。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A 2.C 3.C 4.A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

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种族?答: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

属于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属性。

(6分)一个种族的形成是早期人类在长期对各个不同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在体质形态等方面具有一些共同遗传特征。

(6分)2.简述核心家庭的含义与特征。

答:核心家庭是家庭结构关系的一种,(2分)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最新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开(中央电大)01233_人类与社会》题库及标准答案

最新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开(中央电大)01233_人类与社会》题库及标准答案

最新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开(中央电大)01233_人类与社会》题库及标准答案《人类与社会》问答题1、当今世界,种族争端屡屡发生,请以种族划分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实际具体分析“白色人种优越论”的谬误。

(请结合教材,对问题进行论述,并阐发自己的观点,答案内容不得少于700字。

)仅供参考请勿照抄:正确答案: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

种族划分的依据是人的纯自然特征差异,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20分)种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种族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的结果。

因此,我们不能以这些外在的生理差异来说明种族优劣或高低,或试图以这种纯生理差异来作为文化差异的根据。

(30分)种族主义者忽视这些科学事实,他们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这种荒谬的论调会对人类的发展与繁荣构成威胁,并已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30分)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20分)2、分析论述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同时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请结合教材,对问题进行论述,并阐发自己的观点,答案内容不得少于700字。

)仅供参考请勿照抄:正确答案:1.在经济生活中,工业革命引起的最大变革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升。

(15分)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人口骤增。

(15分)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原有社会结构产生分化,新的社会阶级一一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得以形成。

(15分)4.工业革命使得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15分)5.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三大科学成果,恩格斯把它们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5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5分)3、结合实际论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电大人类与社会简答题

电大人类与社会简答题

测试题1、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答:(1)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时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及其相似。

(2)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骼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

(3)从一些基本生理现象上看,猿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雌猿有月经等。

(4)从血液的生物化学方面来看,也有十分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我国21世纪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措施是什么?答:我国21世纪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目标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对策措施:(1)保护环境。

(2)严格执法,切实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大力查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3)加大环境治理投入(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普及清洁生产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5)要实施环境保护市场取得的改革,发展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3.家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家庭功能特征是什么?答:家庭的主要功能是:(1)满足性生活的需要和性生活的社会控制功能。

(2)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3)为家庭成员提供经济的支持。

(4)为家庭成员提供感情的保证。

(5)消费的功能。

(6)社会稳定的功能。

家庭功能特征:(1)家庭功能的多面性。

(2)家庭台具有满足个人和社会最基本需要的功能。

(3)家庭可以独立地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

4.如何理解国家的职能划分?答:国家的职能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对内职能划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这些强制力主要表现为军队、监狱、警察等暴力机器。

国家通过这些结构来约束、控制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

社会管理职能是为了社会的共同需要,管理社会公共事事务的职能。

5.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法律对人的作用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的“规范作用”,这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有:(1)指引作用。

人类与社会形考二

人类与社会形考二

《人类与社会》形考二一、单选1.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2.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地理大发现)。

3.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动力系统)的突破性变革。

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5.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独立的产权)。

6.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崇拜自然)。

7.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8.15世纪前后,(黄金)是当时国际间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10.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1.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12.1968年,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为借口,公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体。

13.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是在(1990)年10月。

14.早在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获得印度方面的赞同。

15.当今世界,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激化,(恐怖主义)已成为危及世界和平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16.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欧洲联盟)。

17.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洋务运动)18.人类社会出现现代化变革的前提条件最早是在西欧、主要是在(英国)出现的。

19.(2001)年11月11日,在阿联酋的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首次给予了明确的定义。

2023年人类与社会电大期末考试综合复习试题

2023年人类与社会电大期末考试综合复习试题

2023-2023学年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人类与社会 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最早旳三个农业中心是在( D )A.东亚、中美洲和中国B.西亚、南美洲和中国C中美洲、中国和印度D.西亚、中美洲和中国2.在人类社会旳家庭发展历史上,对偶家庭是( C )A.第一种家庭形式 B.第二种家庭形式C.第三种家庭形式 D.第四种家庭形式3.中国旳现代化起始于( A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立宪运动4.在《人旳研究》中最早提出文化类型概念旳民族心理学家拉尔夫·林顿是( D )A.英国人 B.德国人C.法国人D.美国人5.资源具有旳两个重要特性是( C )A.廉价性和实用性 B.再生性和广泛性C.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 D.可获得性和可互换性 6.奴隶制国家最早产生于( C )A.古巴比伦B.古中国C.古埃及D.古印度7.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瓦解,它旳标志是( A )A.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B.美国实力旳衰落C.华沙公约组织解散D.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出现8.民俗学旳英文名为Folklore,这一名词是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在1846年发明旳,得到了学术界旳普遍认同,对这个词原意旳对旳理解应当是( D ) A.民间学 B.残存文化C.神话学 D.有关民众知识旳科学9.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长,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旳现象。

此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 )A.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B.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C.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10.人类最早旳三个农业中心是( C )A.东亚、中美洲、中国 B.西亚、印度和中国 C.西亚、中美洲和中国 D.西亚、南美洲和中国11.文化类型旳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民族心理学家拉尔夫·林顿旳( D )A.《文化变迁论》B.《西方旳没落》C.《历史研究》 D.《人旳研究》12.资本主义历史上周期性旳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1825年旳( C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13.世界联合国日是每年旳( B ) A.10月30日 B.10月24日C.6月26日D.4月25日14.地球上出现第一次生命大爆发是在距今( C ) A.3亿年前 B.5亿年前C.6亿年前 D.8亿年前15.古典宗教产生旳主线原因是( B )A.阶级旳出现B.社会生产力旳发展C.社会分工旳扩大D.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旳提高16.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D )A. 1999年 B.2023年C.2023年 D.2023年 17.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旳著名理论是( A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人类与社会》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 )。

A.牛顿 B.达尔文C.哥白尼、 D.康德2.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 )。

A.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B.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C.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 D.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3.英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气候资源C.人力资源 D.矿产资源4.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于( )。

A.1996年 B.1995年C.1947年D.1944年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

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血缘家庭?2.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它取得了哪些成果?3.原始社会末期产生阶级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什么是图腾崇拜?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分)具体论述城市化的发生动力。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分)知识经济又被称为“新经济”,请举例分析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D 2.D 3.D 4.B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

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

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血缘家庭?答:血缘家庭是在同辈分内部发生两性关系的婚姻集团,又称作等辈婚或兄妹婚,是群婚制的最初阶段。

(5分)它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生活单位。

(3分)作为一种婚姻制度,血缘家庭排除了不同辈分的直系血亲之间的性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与发展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

(√)3.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空间。

(×)4.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

(√)5.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

(√)6.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

(√)7.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

(√)8.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9.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10.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11.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1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

(×)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第二章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 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

(×)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

(×)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6.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7.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8.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更快。

人类与社会——精选推荐

人类与社会——精选推荐

人类与社会考试题型: 一单项10*2=20分二名词解释20分(3题) 三简答题25分(3题) 四论述题五材料分析题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一(1929年美)哈勃定律:1 遥远的星体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整个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2 对于我们地球观测点来说,星体背离地球逃离的速度与其距地球的远近成正比,离地球越远的星球,退行速度越快,也即是星体背离地球逃离的速度与其距地球的远近成正比(它成为开展现代宇宙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二“哈勃定律”提出的依据:“多谱勒效应”——一切波都具有与观察者距离越近频率越高,距离越远频率越低的现象。

测定宇宙中恒星的光谱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红移现象”。

三1948年美伽莫夫“宇宙大爆炸”:认为宇宙产生于150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空间和物质都是从这个时刻开始发展演化的。

四地球结构:第二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人类起源的几个阶段:早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第三节人类的发展一人口问题:二人口发展对社会发展问题:第二章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第一节资源及资源的分类:一资源的概念:《辞海》:“资源,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狭义的资源——指自然资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此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资源的定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条件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二资源的分类(一)根据属性的不同,资源可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1.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知识技术资源;管理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二)根据人类的利用情况,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1.可再生资源(包括恒定存在的资源、可循环再生的资源、人类劳动创造的各种社会资源。

人类与社会简答题

人类与社会简答题

人类与社会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照是什么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照。

一般说来,正义的战争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非正义战争往常起反动作用。

因为,全部战争都是政治经过另一种手段 (即暴力 )的连续。

政治决定战争的目的和性质,并且经过战略这个重点环节对战争计划和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区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第一一定确立战争行为主体的政治目的。

总的说来,全部抗争统治阶级的压迫、抵抗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反之,全部镇压革命、对外进行侵略扩充、阻挡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是我们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所以,脚踏实地地域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确立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的基本依照。

雅尔塔系统”关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雅尔塔系统是战后大国之间完成的对世界政治次序从头安排的协讲和体谅,这一系统固然确立了不一样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抗衡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次序获取了相对稳固,可是,这一系统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入侵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伤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代界政治形势紧张和动乱的本源。

怎样认识文化矛盾的意义文化矛盾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广泛现象。

文化矛盾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它促成了文化的分化,打破了旧的文化系统,出生出新的文化系统;它致使了文化的整合,使不一样的文化系统之间在矛盾矛盾过程中互相汲取、交融,以致于逐渐趋于一体化。

所以,在必定程度上我们能够说,文化矛盾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关于推进文化的发展拥有踊跃意义。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停利用各样资源,创建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过程。

此中,自然资源供给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供给着加快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样思想等。

(一)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靠人类社会成立在各样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久对各样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行能的。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

01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25分;1.提出着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A. 伽莫夫B. 哈勃C. 康德D. 爱因斯坦2.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英语B. 阿拉伯语C. 汉语D. 俄语3.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 政治动荡B. 瘟疫流行C. 文化上的不适应D.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4.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5.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A.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B.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C.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D.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6.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A. 廉价性、实用性B. 再生性、广泛性C.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7.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A. 人力资源B. 土地资源C. 矿产资源D. 森林资源8.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着名的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发生的;A.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D. 京都议定书10.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A. 巴西里约热内卢B. 法国巴黎C. 英国伦敦D. 日本东京11.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社会组织;A. 第一个B. 第二个C. 第三个D. 第四个12.婚姻是基于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一种合法形式;A. 性爱基础B. 法律法规C. 社会风俗习惯D. 经济地位13.国家的本质是;A. 公共事务管理B. 阶级统治C. 调和阶级关系D. 保护国民的安全14.普那路亚家庭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是群婚制最发展、最典型的阶段——阶段;A. 等辈婚制B. 兄妹婚制C. 族内群婚制D. 族外群婚制15.功利型的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 ;A. 交易关系B. 交换关系C. 平等关系D. 平行关系16.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用以解决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斗争形式;A. 特殊B. 初级C. 最高D. 极端17.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据是;A. 战争的结局B. 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C. 战争的力量对比D. 战争各方军事力量的对比18.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国的是楔形文字法的代表;A. 汉穆拉比法典B. 乌尔纳姆法典C. 苏美尔法典D. 摩西律法19.法律的作用可以区分为法律对人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作用;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的“”和“社会作用”;A. 规范作用B. 指引作用C. 评价作用D. 管理作用20.在人类战争史上,1990年的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战争;A. 中东战争B. 海湾战争C. 两伊战争D. 伊拉克战争21.下列时段中,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A. 公元前6000—4500年B. 公元前1500—500年C. 公元前3000一1500年D. 公元前 700—200年22.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种情况被称之为;A. 离心型城市化B. 向心城市化C. 职能城市化D. 外延型城市化23.第次社会大分工后不久,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商人开始出现了;A. 一B. 二C. 三D. 四24.年在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危机就会周期性地不断重复出现;A. 1825B. 1835C. 1845D. 185525.在,发达的农业文明和浓厚的宗教文化,创造并维系了高度成熟的乡村社会;A. 亚洲B. 非洲C. 美洲D. 欧洲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30分;1.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新特征;①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②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③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④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⑤人口迁移流向表现为: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由此可见,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格局;文件操作2.人口的过度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不利的影响人类生产物质资料就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在世界人口过度增长的形势下,人口对物质消费的无限追求给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1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造成压力;2人口过量增长会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 3人口过量增长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4人口过量增长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3.简述家庭功能的主要特征;⑴家庭功能具有多面性;⑵家庭能够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最基本需要;⑶家庭可以独立地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文件操作4.原始社会末期产生阶级的主要条件有哪些⑴剩余产品的出现;剩余产品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促使阶级的形成;⑵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这就引起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平等,进而产生剥削,使阶级的产生有可能变为现实;⑶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这使商品生产发展,生产规模扩大 ,加速了财产的积累和集中,从而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5.简述城市化发生的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城市化实质上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并为工业企业在区域内分散布局提供了可能;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呈一种复杂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其表现各不相同;三、论述题共3道试题,共45分;1.举例论述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参考答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1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历史进程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2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而且,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持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性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2.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参考答案: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包括分工意义上的分化和贫富程度意义上的分化,能够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成员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推动性力量;其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⑴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它促使了人的解放,用法治取代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⑵社会阶层的分化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是社会分工原则在社会成员构成方面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⑶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社会”,它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增加了弹性因素,有利于社会张力的缓解,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⑷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橄榄型”转变,由此产生的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成为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文件操作3.联系实际论述21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2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3配偶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年龄、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4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更为平等;5外遇更为常见,但对婚姻的破坏性却降低;6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7婚姻不只是浪漫,现代社会“短婚”、“速婚”日渐平常;8离婚再婚——复式婚姻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已极为普遍的;02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25分;1.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政策;A. 抑商B. 闭关锁国C. 重本轻末D. 重商主义2.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A. 地理大发现B. 殖民扩张C. 贵金属的开采D. 商品流通量的扩大3.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的突破性变革;A. 蒸汽机B. 动力系统C. 自动化装置D. 转向装置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A.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B. 季雯C. 杜蒙D. 齐柏林5.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A. 独立的产权B. 积极参与竞争C. 自主经营D. 成为市场主体6.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A. 崇拜自然B. 崇拜偶像C. 崇拜神灵D. 崇拜祖先7.世界三大宗教是;A. 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B. 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C. 神道教、佛教、伊斯兰教D.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8.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宗教是;A. 犹太教B. 印度教C. 伊斯兰教D. 天主教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D. 柏林危机的出现10.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 ;A.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B. 美国实力的衰落C. 华沙条约组织解散D. 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11.1955年召开的,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A. 日内瓦会议B. 开罗会议C. 万隆会议D. 雅尔塔会议12.1968年,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为借口,公然出兵占领了,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体;A. 捷克斯洛伐克B. 匈牙利C. 波兰D. 罗马尼亚13.早在1953年12月,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获得印度方面的赞同;A. 毛泽东B. 刘少奇C. 周恩来D. 邓小平14.当今世界,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激化,已成为危及世界和平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A. 恐怖主义B. 种族主义C. 宗教问题D. 地区冲突15.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A. 东南亚国家联盟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欧洲联盟D. 亚太经合组织16.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立宪运动D. 辛亥革命17.人类社会出现现代化变革的前提条件最早是在西欧、主要是在出现的;A. 法国B. 荷兰C. 西班牙D. 英国18.年11月11日,在阿联酋的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2000B. 2001C. 2002D. 200319.1996年,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首次给予了明确的定义;A. 美国经济学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B. 英国的福莱斯特C. 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托夫勒D.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国都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其共同点是加强的发展A. 微电子技术B. 信息技术C. 科技和教育D. 高科技产业21.在人类文化起源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A. 地理环境B. 人的劳动C. 圣人创造D. 气候因素22.有利于打破文化系统之间交流的屏障,为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A. 信息传输手段的变化B.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C. 空间技术的发展D. 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23.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的特征;A. 统一性B. 趋同性C. 多元性D. 普遍性2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化发展的原因A. 主客体之间的矛盾B. 人类社会系统内部的矛盾C. 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矛盾D. 不同语言之间的矛盾25.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是在年10月;A. 1988B. 1989C. 1990D. 1991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30分;1.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参考答案: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变革性进步;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2.“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参考答案: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3.什么是民俗它是如何形成的参考答案: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情风俗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而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在俗民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种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陶冶,逐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接受,取得了俗民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这样,民俗就得以生成;民俗生成后,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俗规则,反过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制约作用,并成为人们所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4.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参考答案: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有三大职能:1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2组织多边贸易谈判;3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为了履行这三大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 1非歧视原则;2市场开放原则;3公平贸易原则;4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5.如何认识文化冲突的意义参考答案: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促成了文化的分化,打破了旧的文化体系,诞生出新的文化体系;它导致了文化的整合,使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收、融合,以至于逐步趋于一体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三、论述题共3道试题,共45分;1.结合实例论述宗教的本质特征;参考答案: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它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 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结合实际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它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但是,整个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不断出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虽然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但距离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目标,还差得很远,维护世界和平依然是世界人民的重大责任,是当前的一个基本潮流;发展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也就是要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调整;战后,世界经济虽有发展,但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至今依然是维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基础,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根源;要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必须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应打破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寻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实现各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样,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保障;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缩小世界贫富差距,也是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参考答案: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 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经济全球化应该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等,也就是使货物、服务、生产要素能够更加自由的跨国界流动,使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系的过程;它的特点是贸易、生产与经营、金融的全球化;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世界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消极效应;既提供了利用外资、技术和世界市场,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自己工业化水平的机遇,又使自己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别人手中;国际贸易或金融市场出现变动时就可能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因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场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消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有陷入困境的可能;03任务参加面授出勤情况80%;参加学习讨论的发言表现情况:表达较为完整,材料组织合理,立意较新,逻辑性较强,言之有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与社会简答题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人类与社会
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据。

一般说来,正义的战争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非正义战争通常起反动作用。

因为,一切战争都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

政治决定战争的目的和性质,并且通过战略这个关键环节对战争计划和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区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首先必须确定战争行为主体的政治目的。

总的说来,一切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反之,一切镇压革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是我们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因此,实事求是地区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确定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的基本依据。

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
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如何认识文化冲突的意义
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它促成了文化的分化,打破了旧的文化体系,诞生出新的文化体系;它导致了文化的整合,使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收、融
合,以至于逐步趋于一体化。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

(一)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人类社会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历史进程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因此,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

(二)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
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而且,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有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

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持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

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性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

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

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包括分工意义上的分化和贫富程度意义上的分化,能够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成员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推动性力量。

其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

它促使了人的解放,用法治取代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

⑵社会阶层的分化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是社会分工原则在社会成员构成方面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

⑶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社会”,它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增加了弹性因素,有利于社会张力的缓解,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⑷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橄榄型”转变,由此产生的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成为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宗教的本质特征
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

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

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
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

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

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

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

分析“白色人种优越论”的谬误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

种族划分的依据是人的纯自然特征差异,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种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种族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的结果。

因此,我们不能以这些外在的生理差异来说明种族优劣或高低,或试图以这种纯生理差异来作为文化差异的根据。

种族主义者忽视这些科学事实,他们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这种荒谬的论调会对人类的发展与繁荣构成威胁,并已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