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质的分类及常见的化学反应
高三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三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化学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三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分类知识点。
第一部分:常见物质分类1.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或含碳元素但结构简单的化合物。
常见的无机物如水、氧气和氯化钠等。
有机物则是指含有碳元素并且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其中包括有机酸、糖类和蛋白质等。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等。
3.离子化合物和非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电荷的离子组成的,例如氯化钠(NaCl)和硫酸铜(CuSO4)等。
非离子化合物则是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的,例如水和二氧化碳等。
第二部分:物质分类的依据1.化学成分物质的分类可以依据其化学成分来进行。
根据元素的不同组合和原子比例,物质可以分为一种元素、两种元素或多种元素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也可以作为进行分类的依据。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密度和溶解性等。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颜色将物质分为红色、蓝色或黄色等。
3.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和酸碱性等。
通过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化学反应和试剂的检测,可以确定其化学性质,进而进行分类。
第三部分:物质分类的应用1.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例如塑料、橡胶和纤维等。
这些材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化学结构、性质和用途等。
2.功能材料功能材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材料。
例如磁性材料、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其特定的功能和性质。
3.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是指源于自然界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物质。
例如蛋白质、酶和细胞等。
这些材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其来源和应用领域。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举例 : Na 2CO 3 钠盐Na 2SO 4 硫酸盐 NaCl 含氧酸盐 K 2SO 4 无氧酸盐 KHCO 3 氧化物Na 2O 酸式盐(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举例 :(3)化学反应的分类:⎪⎪⎪⎪⎪⎩⎪⎪⎪⎪⎪⎨⎧⋯⋯⎩⎨⎧⎩⎨⎧⎩⎨⎧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氧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多少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类别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几个概念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分散剂: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
对比如下:物质混合物:NaCl 溶液 纯净物 金属单质:Cu Hg 非金属单质:S H 2 单质 化合物 碱:Ca(OH)2 NH 3·H 2O盐:CaCO 3 酸:H 2SO 4 CH 3COOH氧化物:CaO H 2O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4、胶体及其性质(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②将烧杯中蒸馏水加热至沸腾;③向沸水中滴加1~2mL FeCl3饱和溶液;④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与溶液【典型习题一】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碘酒B.Fe(OH)3溶胶C.CuSO4溶液D.淀粉溶液【典型例题二】“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高三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3讲 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概念,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1. 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 或 构成的。
(2)元素: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2. 同素异形体(1) 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 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组成的物质。
题组一组成物质的微粒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NO、C2H5OH、HNO3、I2B.CaO、N2、HCl、H2OC.NH3、H2S、Si、COD.CO2、SiO2、CH3COOH、H2SO4题组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3.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4.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B.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D.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①冰水混合物②爆鸣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⑤水玻璃⑥漂白粉⑦二甲苯⑧TNT⑨溴苯⑩C5H10 ⑪含氧40%的氧化镁⑫花生油⑬福尔马林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A.②③④⑥B.⑦⑩C.①⑧⑨D.①④⑧⑨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化学物质反应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化学物质反应,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机制。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反应过程、反应物种类、反应速率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被氧化,而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这种反应类型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工业中,如金属腐蚀、燃烧和电化学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能量变化和电荷转移,常常伴随着发热、发光、气体释放等现象。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胃酸与胃药的中和、洗涤剂与油脂的清洁等。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过程中,由于产生的沉淀不溶于溶液而生成的反应。
沉淀反应是离子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常用于物质分离和检测。
例如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时,生成的氯化铜沉淀可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收集。
4. 反应分解反应分解是指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类型。
这种反应常被用于制备和分析化合物。
例如过氧化氢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实验室中常用来生成氧气。
5. 酸催化和碱催化反应酸催化和碱催化反应是指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促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反应类型。
例如酸催化反应常见于生物化学过程中的酶作用,而碱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
6. 键合重排反应键合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或分子间原子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键和分子结构的反应类型。
如醇和酸反应生成醚,以及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等。
7. 加成与消除反应加成与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单体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而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分子。
化学物质的分类这一课知识点
化学物质的分类这一课知识点化学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化学物质的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的方法、常见的化学物质分类以及实际应用。
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基本概念化学物质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性质的物质。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如分子量大的高聚物、柔软的有机物、硬质的金属、脆性的陶瓷、导体的半导体等。
因此,为了方便组织化学知识,研究和生产中,人们常将化学物质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不仅是为了方便学习和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利于深化对化学物质各种性质的认识和研究。
正是因为高分子、有机物、无机物等分类,使我们研究各种化学现象、提高化学分析和探索新的化学反应机制得到了重大突破。
二、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学物质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导致了化学物质多种分类方法。
下面对化学物质分类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1.按照化学成份分类根据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简单说,有机物是指化学成分中含有碳元素(除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等无机物质外),无机物则是指除上述范围外的物质。
2.按照物质的宏观特征进行分类这是一种基于其物理、化学特性的分类方法。
可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非常实际的,因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研究或生产化学产品中,常常需要不同的操作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
身边物质众多,为了便于分类,往往还需要分类码的使用协助。
3.按化学反应分类学化学时,最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学反应、重氢化反应和有机合成反应等。
物质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所涉及的化学特点而被分类,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配合物、同分异构体等。
三、常见的化学物质分类1.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B,Si等)和非金属元素(H,O,N)等。
离子化合物、原子化合物、高分子、水合物等也都属于无机物。
与此相对应,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合成的,如烃、脂肪酸、糖类、维生素、激素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类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类初中化学是指学习初中阶段所涉及的基础化学知识和概念,它为学生打下了理解和学习高中和大学化学的基础。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物质的分类: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因此首先需要明确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其中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我们还可以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将其分为均匀混合物(溶液)和非均匀混合物(悬浮液和乳浊液)。
2. 物质的性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燃烧、腐蚀等。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在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具有促进燃烧的性质。
它不仅是人类所必需的呼吸气体,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另一个例子是水,它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导热性。
4.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法,其中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等信息。
了解化学方程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反应过程以及判断反应的类型。
5. 常见化学实验与实验室安全:在学习化学时,我们经常进行一些实验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常见的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因此,在实验操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6.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特点:元素周期表是所有已知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它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本文将对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进行归纳,并介绍一些典型的例子。
一、常见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固定的组成比例。
常见的纯净物包括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其组成比例可以发生变化。
常见的混合物包括空气、海水、沙子和水等。
2.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质。
例如氧气、氢气、金属元素等都是单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结合而成的。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都属于化合物。
3. 无机物与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指无机化合物,包括无机酸、无机碱、无机盐等。
它们大多数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烃、醇、酮、酸等。
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造物品中。
4.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锌等。
非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相对较差,大多数处于非固态。
例如氧气、氮气、碳等都属于非金属。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例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性、可溶性、酸碱性等。
例如氧气可以与其他物质燃烧生成氧化物。
3. 燃烧性质:燃烧是氧化物与可燃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可燃物质包括木材、煤炭、油类等。
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光、热和气体等。
4. 酸碱性质:物质根据溶液中的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酸性物质如硫酸,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中性物质如水。
5. 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的性质。
九年级下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下化学知识点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2.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含义及其在原子中的分布。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分区。
4. 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5. 化学式化学式的定义、离子式和分子式的区别以及元素比例的计算。
6.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以及化学方程式应用的基本法则。
二、常见化学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特点和实例。
2.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元素活动性的排列和活动性实验的原理。
3. 金属的氧化与还原金属元素氧化和还原的概念、实例和氧化态的表示方法。
4. 酸和碱的性质与反应酸和碱的定义、性质、指示剂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
5. 中和反应与盐的生成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原理、实例和盐的生成。
6. 获取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和过氧化物分解反应获取氢气和氧气的实例。
7.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的特点、燃烧与氧化的区别和燃烧反应的实例。
三、化学实验与安全1.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常见的实验器材、用途和操作注意事项。
2.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常识、实验室危险物品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3.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记录方法和实验结果处理要点。
四、化学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非金属气体氮气、氧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备。
2. 金属元素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备。
3. 无机盐常见无机盐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备。
4. 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常见有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五、酸碱中的溶液1. 酸碱溶液的性质酸碱溶液的电离、导电性、pH值和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2. 水的离子的自离解水的自离解原理、离子浓度和酸碱性质。
3. 盐类溶液的性质盐类溶液的电离、导电性和盐的水合物。
六、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 化学能的分类化学能的定义、释放和吸收,以及化学能的分类和转化。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根据其组成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化学物质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化学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分类方法。
一、按化学成分分类1. 无机物和有机物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物主要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离子和化合物。
有机物则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烃类、醇类、醚类等。
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用途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 元素和化合物根据化学成分是否为纯元素,化学物质可以分为两类: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金、银、氧、氮等。
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类的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二、按物理性质分类1. 固体、液体和气体根据物质的物态变化,化学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其分子之间的排列较为紧密;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排列相对较松散;气体则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排列较为稀疏。
2. 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种类型。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一般呈固态存在;非金属则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可呈固态、液态或气态存在;而半金属则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具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三、按化学性质分类1. 酸、碱和盐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质,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酸、碱和盐三种类型。
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具有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所生成的化合物。
2. 氧化物和还原物根据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氧化物和还原物两种类型。
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将其他物质氧化的性质;还原物则是具有还原其他物质的能力。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这些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称之为反应类型。
本文将通过对不同反应类型的解析,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的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反应类型。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分类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变化情况进行基本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反应类型:1. 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的一个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这种反应类型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的。
例如,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如铁的生锈过程。
2. 酸碱反应(Acid-Base Reaction):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酸释放氢离子(H+),碱释放氢氧根离子(OH-),当酸和碱相互反应时,会生成水和盐。
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
3.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的反应。
当溶液中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不溶性沉淀,即可观察到沉淀反应。
例如,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铜的沉淀。
4. 配位反应(Coordination Reaction):配位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形成配位键的反应。
这种反应类型常见于配合物的形成和解离过程。
例如,溶液中的氯化铜离子(Cu2+)与氨气(NH3)反应生成四配位的四氨合铜离子([Cu(NH3)4]2+)。
5. 水解反应(Hydrolysis Reaction):水解反应是指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过程。
例如,酯水解反应,酰氯与水反应生成酸和盐。
二、实际应用案例化学反应中不同的物质反应类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实际应用的案例:1. 铁的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铁被氧化生成氧化铁,即生锈。
小学生化学知识普及
小学生化学知识普及化学是一门有趣且实用的科学,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学习化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本文将为小学生普及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具有固定的性质和组成。
常见的纯物质有水、盐、糖等。
纯物质又可分为两种: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包括氧、氢、碳等。
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础。
-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它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它们的性质可以随意改变。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果汁等。
混合物可分为两种: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 均匀混合物均匀混合物也称溶液,它的组成均匀一致,不易分辨各组分。
例如盐水、糖水等。
- 非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的各组分在混合物中不均匀分布。
例如沙水、土壤等。
二、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进行中和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例如,我们用酸性的柠檬汁中和碱性的小苏打水时,会产生气泡和温热的感觉。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是指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例如,金属铁与非金属氧发生反应会生成氧化铁,即我们常见的铁锈。
3.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大量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例如,木材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光和热。
三、常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化学反应原理分类
化学反应可以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性质进行多种分类,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分类方式:
1.按照反应物质的类别分类:
o元素与元素间的反应(如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生成化合物)
o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o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如金属置换卤素中的氢气)
2.按照反应的历程分类:
o置换反应:一种元素取代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的位置。
o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o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更多种其他物质。
o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o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s):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3.按照能量变化分类:
o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o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4.按照动力学分类:
o催化反应:反应中有催化剂参与加速反应速度的过程。
o自发反应/非自发反应:依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判断,ΔG<0的反应自发进行,反之则非自发。
5.按照反应速率分类:
o迅速反应:反应速率很快的化学反应。
o慢性反应:反应速率很慢的化学反应。
6.按照反应机制分类:
o原子转移反应:涉及原子从一个配体转移到另一个配体的反应。
o电子传递反应:涉及电子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反应。
o机理复杂反应:多步反应过程,如链反应、协同反应等。
每一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意义和应用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关于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进行总结,希望对化学的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氢(H)、氧(O)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
物质的组成还可以根据物质的形态进行分类。
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可流动,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气态物质具有可压缩性和可流动性,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自身固有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进行判断,而不改变物质的组成。
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会导致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物质的性质还可以根据其可溶性进行分类。
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混合过程。
可溶性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溶解于某种溶剂中。
常见的可溶性规律包括“相似相溶原则”和“亲水性和疏水性原则”。
三、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根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根据其化学式和结构进行分类,如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可溶性,可以将物质分为溶液、悬浮液和胶体。
溶液是由溶质溶解于溶剂中而形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如盐水、糖水等。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含物质分类和四大反应类型解析以及常见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
1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含物质分类和四大反应类型解析以及常见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一、物质的分类: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1.单质: 1)金属: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2.氧化物:1)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3)水: 3.酸:4.碱:5.盐: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性氧化物+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CuSO 4→CuSO 4·5H 2O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非金属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单质+单质→化合物Mg + O2 = P + O2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2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CaO + H2O = CuSO4 + H2O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氧化物分解H2O = HgO =⑵酸分解H2CO3 =⑶盐分解KMnO4 = KClO3 =CaCO3 = CuSO4·5H2O =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Fe + HCl = Al + H2SO4 =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Fe + CuSO4 = Cu + AgNO3 =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CuO + H2 = C + Fe2O3 =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 + HCl = CuO + H2SO4 =⑵酸+碱→盐+水NaOH + H2SO4 = Fe(OH)3 + HCl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H2SO4 + BaCl2 = HCl + CaCO3 =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OH)2 + Na2CO3 = NaOH + FeCl3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Cl2 + K2CO3 = Ba(NO3)2 + Na2SO4 =※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Fe2O3+ CO =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NaOH + CO2 =⑶有机物+O2→H2O+CO2C2H5OH + O2 =☆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科普了解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
科普了解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无处不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将带你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
一、化学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化学物质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纯物质或混合物。
化学元素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颗粒,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118种。
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组合方式的不同,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是指由无机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氧气、水、盐等。
有机物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
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食物、药物、塑料等都是由有机物构成的。
二、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常见的形式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1.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物质。
例如,氢气和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例如,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 →2H2O + O2。
3.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元素被另一种元素取代的反应。
例如,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H2 + Cl2 → 2HCl。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例如,铁和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4Fe + 3O2 → 2Fe2O3。
三、化学反应的应用和意义化学反应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1. 工业生产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合成氨和制取硫酸等大规模化工反应,为我们的现代工业提供了基础化学原料。
浙江高考基础化学知识点
浙江高考基础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浙江高考中的基础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介绍。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和元素之间的相对比例,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三类: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
1. 单质单质是只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金属铁等。
单质可以分为纯净单质和非纯净单质两种形式。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硫酸等。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组成成分。
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空气、琥珀酸等。
混合物的性质取决于组成物质的比例和相对位置。
二、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
根据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活动性和电子结构的不同,化学元素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1. 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和延展性等特点,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铜、铁、铝等。
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 非金属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热、导电和脆性等特点,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氯等。
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倾向于接受或共享电子形成阴离子或共有键。
3. 类金属类金属元素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性质,具有一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特征,常见的类金属元素有硅、锗、锑等。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
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式不同,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在一起形成新的物质,例如氧化反应、脱水反应等。
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被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例如电解水、分解氢氧化铜等。
3.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一种元素或基团被另一种元素或基团取代的反应,例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置换反应等。
大三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
大三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大三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归纳总结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化学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本文将对大三化学高中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 纯物质与混合物纯物质指仅由一种组成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纯水、纯金属等;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组分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矿石等。
2.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指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条件下,物质所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等;而化学性质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氧化等。
3. 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常见物质可分为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无机物质是指除了碳和氢以外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氧化物等;有机物质是指以碳为基础的化合物,如石油、葡萄糖等。
这些物质都有各自的特性和性质。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在化学方程式中,要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要保持一致。
2. 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来计算未知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
常见的化学计算包括摩尔计算、质量计算和体积计算等。
三、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了所有已知元素,每个元素都有各自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按照周期性和族别分为若干横行(周期)和纵列(族),有利于研究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四、离子和化合价1. 离子和离子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是正离子(失去电子)或负离子(获得电子)。
离子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形成离子键,以达到电子层稳定的状态。
高二选择性必修一化学笔记
高二选择性必修一化学笔记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2.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物质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3.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组合而成的具有化学性质的粒子。
4.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常见的元素包括氢、氧、氮、碳、铁、铜、锌等;常见的化合物包括水、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等。
二、化学反应基础1.化学反应的定义:指由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过程。
2.反应的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加合反应等。
3.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符号“→”表示反应的方向性。
三、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命名化合物:常见的化合物命名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需要掌握的方法包括离子式和分子式的写法,以及常规的名称和通用名称的规则。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可以快速查找元素的基本信息。
3.化合物的成分:化合物可以由不同的元素组成,需要通过化学分析和质量比计算来确定化合物的成分。
四、化学计算基础1.化学原子式和分子式:为了精确描述化合物的成分,需要求解原子式和分子式,从而计算出成分比例。
2.化学方程的计算: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计算、化学计量比计算、限定因素计算、反应收率计算等。
3.浓度和溶液的稀释:通过计算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加水来稀释溶液,从而达到预期的浓度。
以上就是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基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以及化学计算基础这几个部分的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的必要前提,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分类
化学反应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是常见的化学反应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导致氧化态数的改变。
这种反应常用于电池、燃烧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这种反应通常涉及到氢离子的转移,可以在中和、沉淀和酸碱滴定等方面应用。
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相互反应,形成难溶性物质的沉淀。
这种反应通常用于分离和纯化。
复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
这种反应通常涉及到热力学、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
配位反应:是指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配位键的形成或断裂,产生新的配位化合物。
这种反应通常涉及到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可以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应用。
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共价键的形成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生物分子的合成。
以上是常见的化学反应分类,不同类型的反应在化学工业、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类及化学反应点击重难点一、物质的分类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他氧化物:CO、NO酸含氧酸一元酸无氧酸二元酸物质无机物三元酸碱可溶性碱不溶性碱化合物正盐盐酸式盐碱式盐纯净物有机物单质金属非金属二、物质的变化2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同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微观原子数目不变质量守恒的微观本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3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中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4化学反应的类型5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交义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中,不属于哪种摹本类型。
如分解反应中有氧化还原反应,也有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KClO 3═══KCl+3O 2↑(氧化还原反应);H 2CO 3═══H 2O+CO 2↑(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样化合反应中有氧化还原反应,也有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到高中学习);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2)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评析中考点考点1 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肯定是纯净物 B 可能是混合物 C 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 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MnO 2考点2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氯酸钾、氮气、烧碱、二氧化锰五种物质进行分类,请将物质的分类结果填写在下图虚线框内(要求纯净物用化学式表示):考点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丙物质属于单质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一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考点5下列各项: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分子的种类;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⑦元素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A ①②③⑥⑦B ④⑤C ①③⑥⑦D ③⑤⑦考点6现有五种物质:Fe粉、硝酸钡溶液、KOH溶液、CuCl2溶液、稀H2SO4,若两两混台,共能发生个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个。
易错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
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是酸和碱B若甲为10g、乙为20g,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与丙是单质、乙与丁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探究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
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2)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启发,也没计了如图2、3、4、5、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他们各自会看到什么现象?图2 图3图4 图5图6你认为以上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
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方案。
你认为可以说明问题吗?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乙同学没有滴加稀盐酸,他加了另一种物质,看到的现象是,乙同学加的物质是或。
他们看到的现象虽然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2016年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分类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A.一氧化碳B.硫酸铜C.空气D.铜3.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是二氧化碳,其分组依据是()A.是否为气体B.是否为单质C.是否为有机物D.是否具有可燃性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B.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l.9%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D.青蒿素是由l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5.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是氧化物B.“干水”是纯净物C.“干水”就是“干冰”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6.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饮用水保护河段轻度污染.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A.镉元素B.金属镉C.一个镉原子D.一个镉分子7.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C.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D.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8.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gC.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D.甲醛属于有机化合物9A.甲B.乙C.丙D.丁10.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H2+2NiO(OH)═2Ni(O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是单质B.NiO(OH)是氧化物C.Ni(OH)2中Ni化合价为+2价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11.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①②④B.②③④C.只有③D.①②③④1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一致的是()A.Na2CO3、碳酸钠、纯碱B.NaOH、氢氧化钠、小苏打C.CO、甲烷、沼气D.Ca(OH)2、氢氧化钙、生石灰13.聚四氟乙烯(C2F4)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超过其他塑料,被称为“塑料王”.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C元素的化合价与下列哪种物质中C元素的化合价相同()A.C B.CH4 C.CO D.CO214.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A.N2O3 B.N2O4 C.NaNO2 D.NaNO315.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A.2 B.3 C.4 D.616.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17.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0的质量比为71:64,RO2的化学式为()A .CO 2B .ClO 2C .SO 2D .NO 218.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①单质、③化合物B.②碱、⑤氧化物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19.下列符号:2N 、N 2 、H 2O 、2CO 、SO 2 中,数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 )A.2个B.1个C. 4个D. 5个 20.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如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
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其化学式为C 3H 7O 2NB .一个α—丙氨酸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C .α—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D .α—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均有错误,请你加以改正。
①2个氮分子:2N ②1个钙离子:Ca +2 ③氯化铝:AlCl22.从Na 、H 、O 、N (+5价)四种元素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元素组成化合物,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1)一种氧化物 ;(2)一种酸 ; (3)一种碱 ;(4)一种盐 。
23.夏天来了,空调驱走酷热把我们带入清凉世界,其实这是空调中制冷剂的功劳。
但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会破坏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
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 (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学式为CH 2FCF 3)对臭氧层的破坏系数为零。
请分析回答: (1)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 是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 中碳元素与氟元素的质量比是 。
24.不久前国内发生的“毒奶粉”事件中,不法分子向奶制品中加入了有毒的三聚氰胺(其含氮量较高)物质,造成了许多婴幼儿中毒事件.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 3N 6H 6,试计算: (1)三聚氰胺(C 3N 6H 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三聚氰胺中,碳、氮、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最后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5.科学家发现,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C47H51NO14)是一种抗癌新药;1994年之后,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了紫杉醇。
假如人工合成的紫杉醇与天然紫杉醇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你认为使用天然紫杉醇的疗效是否比人工合成的紫杉醇更好? (填“是”或“不是”),据此计算紫杉醇中的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