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培训是 日本现行体 系的三大部分 。因此 , 通过剖 析 日本现代职 业教 育的特 点 , 综合我 国职 业教 育的 实际情
况, 以期得 出对我 国现 代 职 业教 育 的 启示 。 关键 词 : 现代 职 业 教 育 ; 特 点 ;启示 ;日本
作者简介 :肖化移 , 男, 湖南师范 大学副教授 , 主要 研究方 向为职业教 育原理 ; 柳 燕, 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 学 学院 2 O l 1 级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 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 育课程与教学论。
了今天适应 日本经济发展的现代 职业教育体 系。 进入 2 1 世纪 , 我 国虽 然加 大 了职业 教 育 的发 展 力
程、 专 门课程 和 一般 课 程 ; 每种 课 程招 收 学生 的要 求和修 业年 限不 一样 ; 专业设 置 多样化 。
度, 为 国家 输送 了一 大批 技术 应 用型 人 才 , 但 在 职 日本 高等 职业 教育 中的短期 大学 创 建于 1 9 5 0 业 教育 的 发展 过 程 中仍 然 存 在 很 多 困难 和 问题 。 年 。此后 , 不断 发展 壮 大 , 成为 高 等教 育 体 系 的一 通过借鉴 和 吸收 日 本 职业教 育的成功经验 和方 个重要 组成 部分 。短期 大 学 以私 立 为主 , 修 业年 限 法 ,以期对 我 国职业 教育 的 改革 能起 到 积极 的推 2 - 3年 , 由于所 设 专 业偏 重 人 文类 , 女生 占绝 大 部 动作 用 。 分, 为社会 培养 中级技术 人 才 。 1 9 6 1 年, 创 办 了高
时期 。在形 成初期 , 日本大力 学 习西方 职业 教育 经 生 毕业 后 一般 直 接就 业 ,成 为初 级 技术 人 员 和技 验 和 方法 , 加 大 职业 教 育立 法 和投 资力 度 , 迅 速 建 工 。“ 各 种学 校 ” 是 对授 以一 技 之长 的各 类 学 校 的 成 多层 次 、 多类 型的现 代职业 教 育体 系 。随着 日本 总称 。各 种学 校 规模 小 , 大 多是 私立 的 , 招 收 初 中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以及经 济 增长 方式 的转 变 ,国家 毕业 生 , 学 习年 限 1 - 3年 。从 1 9 7 6年 起 , 一 部分 各 对职 业 教育 先后 进 行 了三 次 大 的改革 ,从 而形 成 种学 校升 格 为专 修 学校 , 开 设 有三 种课 程 : 高 等课

浅析日本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日本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上接第229页)路带电更换耐张任意整串绝缘子。

2.2.2输配电仿真项目的实现本文结合带电作业项目为例,利用虚拟操作技术仅以10kV 带电清除票挂物为例。

本项目根据杆上电气设备布置,准备好作业设备及仪表,将绝缘斗臂车定位于最适于作业的位置,并装置车体接地线,设遮拦网。

采用绝缘夹钳,绝缘棘轮大剪夹紧票挂物(比如风筝)。

通过大场景的漫游来展示作业现场和线路实况;通过小场景来展示操作细节,真实还原了带电作业流程。

学生在台式训练仪上模拟考试时,编辑一些针对本项目注意的一些题型。

比如:清除票挂物方法应正确,防止力度过大;绝缘斗臂车复位操作要平稳,规避邻近高压线路、杆塔及各类障碍物。

2.2.3拓展项目另外还可以设计典型故障案例:模拟单相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

高压输配电是一个综合电能交互系统,线路故障将会给电力企业及电力用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通过模拟故障产生,故障快速查找,故障防范的措施,故障的快速切除,对培训人员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2.3输配电仿真的重要意义为保证向用户不间断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省检修时间,减轻劳动强度,能够使设备检修对用户影响降低为零。

培养操作规范、熟练的带电作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传统培训的有益补充,培训过程不受时间、天气、气候、空间等因素的影响。

为带电作业培训提供规范化、常态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培训环境,开拓了培训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1]沈海萍,刘晓伟,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仿真培训系统[J].中国水运,2011(5).[2]胡毅.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高电压技术,2006(11).[3]周兴,张雪峰,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带电作业仿真培训系统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12).作者简介:陈雅萍(1966-),女,湖南资兴人,教师,讲师,主要从事电气控制的教学与实训工作。

摘要:现代五年制高职教育最早于日本创立。

20世纪60年代,日本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面临着技术人员严重短缺问题,尤其缺乏既有理论基础又掌握着实践技术的一线技术人员,为此,五年制高职教育应运而生,招收初中毕业生,对其进行五年一贯制培养,培养目标为实践性中级技术人才。

日本企业职业培训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企业职业培训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受益于职业教育,而日本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企业职业培训。

日本的企业职业教育是成功的典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弥补了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成为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杀手锏。

日本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职业高中、专业高中(技术高中)乃至综合高中在90年代以来处于逐渐萎缩的状态,取而代之的企业职业培训模式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1]。

日本企业的管理措施、文化传统、晋升机制和组织结构都为企业职业培训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迅速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日本的企业职业培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日本企业职业培训概述日本职业培训有多种形式,主要是以下三种:一是OJT(On the Job Training),以企业为主导,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持续性的在岗培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经济性。

二是OFF-JT(Off the Job Training),暂离工作岗位进行的离岗职业培训,一般在固定的教育机构实施,如其他的企业、正规学校,或者直接送去国外学习,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与规模性。

三是自我启发式培训,是员工出于提升专业技能自愿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企业将开放各种资源提供各种奖励,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让其挖掘自身的能力。

在日本90%以上的大型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采取不同的职业培训模式,施行企业内职业培训。

其中,经济实力雄厚的规模大的公司大多会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甚至自己办学,如松下电气的“松下电气工学院”“松下电气商学院”;丰田公司的“丰田工业大学”等,这些都是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的基地。

因此,大型企业的OJT更强调系统性、规模性、组织性。

而中小企业受到规模、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相对有限,OJT的实施率大约才40%,而且将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目标更为明确具体。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

教 育 相 联 系又 有 所 区别 , 终 身 教 育 目标 相 一 致 又 丰 富 了其 内涵 , 与 旨在 通 过 教 育 促 进 人 的 人 生 价值 实现 从 而 为 社 会 提 供 适 应 时代 要 求 的优 质 劳动 者 。 其 对 于我 国 全 面推 行 素 质 教 育 、 展 职 发 业教 育 的 启 示 在 于 : 以政 策 为 导 引 , 职 业教 育贯 穿 于人 生 的 每 个 阶 段 ; 立 正 确 的人 才 观 , 将 树 摒
( ) 业 生 涯 教 育 的 理 论 探 讨 一 职
力) ;对 将 来 的 设 计 能 力 ( 生 活 和工 作 状 态 的 认 对 识 、 握 能力 及对 人 生 道 路 的设 计 、 行 能 力 )计 把 执 ; 划 与 决 定 的 能 力 。他 们 强 调 这 不 是 人 生 中某 ~ 阶 段 性 的 教 育 , 是 贯 穿 于 人 的 一 生 的 职 业 教 育 , 名 而 故
除鄙 薄 职 业 教 育 的 陈腐 思 想 ; 实 以人 为 本 的科 学 发 展 观 , 怀 受教 育 者 的 职 业 生 涯 。 落 关
关键词 : 日本 ; 业 生 涯教 育 ; 文 关 怀 ; 业 生 涯规 划 职 人 职
中 图分 类 号 : 9 11 31 C 6 . ( 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3 92 0 )0 0 8 - 4 A 1 0 — 21 (0 6 1 — 0 1 0
能一次 性完 成 , 的一 生要 做好 职业 变动 不 居 的思 人 想 准 备 ,要 做 好 职 业 技 能 不 断 充 实 提 高 的 知 识 储 备 。 日本 的 职 业 生 涯 教 育 就 是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提 出

日本职业高中教育观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职业高中教育观对我国的启示
的教育改革提案中详细分析了确立生存能力培养目标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尤其提出在高中阶段要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改革力度针对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根本技能使他们具备将来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劳动能力学会自主决定人生前进的方向
【 特别关注】
日本职业高 中教 育观对我 国 的启示
四个方 面对我国东部的职业教育 的启示 。
人际关系形成能力 人 际关系形成能力 , 是指尊重 他人 的个性 , 发挥 自

此 ,这个专业 的学生在平 时就要多 多锻炼 口才 和学习 如何与人交际 , 增强 自己的亲和力 。再 比如一个成功 的 营销人员推销 产品 的同时也是在推销 自己 ,要想 让顾 客信任 、 满意 , 就必须要有 真挚 的诚 意和足够 的说服 那 力 。其实 , 在任何 一个行业 , 都需要与 人交际和 沟通的
具 备哪些能力进行 的调查 ,还是 东京经 营者协会 就 日 本 企业采用高 中毕业 生的标准 的调查 , 果都显示 : 结 企
第一位 的原 因。 这点 与我 国社会 的现状很相 似 。随着小 家庭逐渐 取代 大家庭 , 家庭 内部 交流 的弱化 , 家庭教 育 的偏 颇 , 对青少年道德 、 人格产生 了许 多负面影 响。许多高校毕 业生尽管拥有 很高 的学 位和很强 的专业素养 ,但缺乏 社会经验 , 不善甚 至不愿与人交 流 的性情 。因此 , 形成 在低学历 的职业教育 中培养学生 良好 的人 际交 往能力 是尤其 重要 的 , 特别是 一些 服务行 业 , 如导游 专业 、 营 销专业 务专业等 , 商 都需要 较好 的 口才与交流 沟通能 力 。为此 , 国的一些职业 学校针对这 些专业 的特点 , 我 专 门开设 口才课 、 现场模拟课等 。 例如 : 做一个 优秀 的导游 除 了要熟 悉名胜古 迹 、 风 土人情 、 民俗特产 等专业 知识 外 , 还要具 有领 导能力 、 组织 能力 、 沟通 能力 、 协调 能力 、 临场 反应能 力等 。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宁 大连
1 16 0 5 2 )



关键词

发 挥 职 业 教 育在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 的 特 殊 作 用 是 项 具 有 战 略 意 义 的 紧 迫 任 务 恰 当 地 借 鉴 其 他 发 达 国 家 尤 其 是 在 文 化 观 念 上 同 我 国很 相 似 的 邻 国 日 本 的 职 业 教 育 方 面 积 累 的 成 功 经 验 对 于 完善 我 国职 业 教 育体 系 避 免 职 业 教 育 走 弯路 是 很 有 益 处 的 日本 ; 职 业 教 育 ; 发 展 ; 模 式 ; 启 示
维普资讯
j 誊l |
j
辽 尹考职 学搬
第 10 卷 第 9 期
T E C H N I C A L IN S T I T U T E J O U R N A L
V0 1 10

■墨囝墨k

No 9

日本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模 式 的启 示
口 阎 永胜
(辽 宁 对 外 经 贸 学 院
还 是质量上 都 已经 达 到 了世 界
1883
流 的水平


3 1
如 何 解 决 劳 动 者 的职 业 技 能 和 创 业 能 力 与 市 场 需 求

本 的职 业 技 术 教 育起 源 于


现 在 已形成 了

个在
不 相适 应 这
问题



切 实发 挥 职 业 教 育在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

目前 我 们 已 经 看 到 在 我 国 高 职 课 程 改 革 过 程 中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要 为 提 高 劳 动 者 素 质 特 别 是 职 业 能 力 服 务 。 实 施 以 提 高 职 业 技 能 为 重 点 的 成 人 继 续 教 育 和 再 就 业 培 训 工 程 , 企 业 中 建 立 工 在 学 结 合 的 职 工 教 育 和 培 训 体 系 , 面 向 在 职 职 工 开展 普 遍 的 、 持 续 的 文 化 教 育 和 技 术 培 训 , 快 培 养 高 级 工 和 技 师 , 立 学 习 加 建 型 企 业 。 ” 究 E本 企 业 内 职 业 教 育 将 对 我 们 在 在 职 职 工 中 开 研 t 展 普遍 的 、 续 的文 化 教 育 和技 术 培 训 有 所 启 示 。 持
模效益 自我启发式培训是由 员工自愿参加的、自主选
次化 的职 工教 育和培 训体 系 ; 企 业 内职 业 教 育 不 仅 要 重 视 员 工 的技 能教 育 ,更 要 注 意 把 企
一 1 偶锹 罔; 巴 ;
的技 术 教育 、 能 训 练 以外 , 有 经 营 教育 、 高 办 事 能力 的教 育 技 还 提 以及 作 为企 业 员 工 的 品质 教 育等 。 行 教 育 的场 所 有 的是 在 自己 进 企 业 内 部 , 的 是 在 别 的 企 业 , 有 的 是 在 大 学 里 。E本 的 大 企 业 有 还 t 大 多设 有 自己专 门 的教 育 机 构 , 中小 企 业 则联 合 起 来 兴 办企 业 内 职 业教 育 , 课集 中 , 习则 在 各 企 业单 位 分 别 实施 。 上 实 ( ) t 企 业 内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一 E本 E本 有 着 世 界 著 名 的 企 业 内 职 业 教 育 传 统 。 尽 管 各 企 业 为 t 满 足 自 己 的 需 要 建 立 的 企 业 内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各 不 相 同 . 归 纳 但 起 来 , 主要 内容 不 外 乎 以 下 几 类 , 新 工 人 教 育 、 术 人 员 教 其 即 技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职业教育是培养具备实际就业能力的人才的教育体系,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日本一直被视为成功的榜样。

本文将介绍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并从中提取出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日本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此之前,日本的教育主要是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很少受到重视。

但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实际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大力投资于职业教育,并建立了全面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中学、职业高中和职业大学等。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职业教育机构接受培训。

这一时期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投资,以及与企业界的紧密合作。

日本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企业界的紧密关系。

日本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日本企业也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定和评估,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

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得日本的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

另一个特点是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非常庞大,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不同的职业教育机构和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此外,职业教育也注重灵活性,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

日本的职业教育还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

与传统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

学生在职业教育学习期间,将接受大量的实践训练和工作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毕业后具备实际就业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从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政府的投资和重视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日本是一个教育发达的国家,其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学习和借鉴日本教育经验对中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探讨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1. 推进教育普及化,提高教育公平性日本在教育普及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保障了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教育。

日本政府实行了义务教育,规定每个孩子都有义务接受九年制的基础教育,这为确保教育公平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中国,虽然义务教育政策已经推行多年,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存在。

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教育部门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家庭的资助力度,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的公平性。

2. 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日本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日本的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们不仅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还注重体育、音乐、美术、手工等综合素质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体制偏重功利化,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中国教育部门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 增加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日本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专业发展机会和职业提升途径。

日本的老师要经过良师的培养和考核,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从业者。

日本政府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培训班和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对而言,中国的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造成了一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中国的教育管理者应当向日本学习,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力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关 键 词 : 日本 ; 高等 职 业教 育 ; 中国 ;启 示 中 图 分 类 号 :G 1 70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7 - 5 1 (0 1 7 03 — 2 6 1 6 3 2 1 )0 - 11 0
院校 总 数的 8. 6 %,其在校 生总数 占日本 大学 生总 人数 的 确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 ,尤其要突 出技艺性和操作技能 ,强调人 3 3. 刚。从 日 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来讲 ,虽然我 国高 等职 业 才培养重点是要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4% 5 本 教育发展的速度很快 ,但办学整体的质量和效益还不 是很高 ,特
耿 欣
( 苏州工 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江苏 苏州 2 5 0 ) 1 1 4
摘 要 : 高等 职 业教 育 的 发展 ,既 是 经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更 是 普 及 教 育 发展 到 一 定 历 史阶 段 的 产 物 。 本 文 介 绍 了我 国及 日本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发 展 的概 况 ,从 日本 高 等 职业 教 育 的 办学 理 念 、 办学 方 式 及 成 功 经验 等 方 面 ,分 析 了对 我 国高 等 职 业教 育 的启 示。
2 1 年 7月 01 第 2 卷第 7 7 期
长春 教育学 院学报
Ju n lo h n cu d c t o n tt t o r a f C a g h n E u a in Is iu e
J 1 2 1 u.01
V 1 2 N . o.7 o7
职 业教 育
浅析 日本 高等职 业教 育对 我国的启 示
在 日 的高等职业教育中 , 本 整个体系是 由很多类型 的教 育机 医学类专业 ,平均 5 名学生配 7 O 名教师 ,师生比例远高于 我国

日本职业教育振兴政策研究及对我国之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振兴政策研究及对我国之启示
日本 职业 教 育的发 展现状 日本从 事职 业 教育 的主要机 构 是专 修学 校 。 专


( 一 ) 日本职 业 教育发 展环 境 的变 化 1 . 经 济 、社 会形 势 的变化
( 1 )企 业情 况 的变化 首先 , 知识社会 背 景下 技术 的高速 发展 和经济 的全球 化 ,使得 企业 的活 动 也 日趋 国 际化 。各个企 业不仅 要面 对广 泛 的 国际竞 争 , 还必须 运用 高度 的
生源 的减 少和 社 会 认 可度 不 高 等 问题 正 困扰着 我 国职 业教 育 的发展 。可 以说 ,我 国的职业 教育 正 面
临机 遇与 挑 战并存 的局面 , 面 临着 是兴盛 还 是衰 落 的重 要发 展 关头 。 新 的发展形 势对我 国职 业 教育 的 发展 模式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我 国 的职 业 教育 必须 在 办学 模式 等各 个 方面进 行深 入 的改革和 探索 , 才 有 可能 获得 更 大 的发 展 。 目前 , 日本 职业 教育 的发 展也正 面 临着社 会 经 济形 势 、就业 形势 变化 、生源减 少等 诸 多 问题 ,影
谋 划对 职 业教 育进 行 多方 面 的改革 。 本文 将对 日本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现 状 及 日本 政府 推 出或 计划 推 出
二 、日本 职业 教 育发展环 境 的变 化及职业 教 育
所面 临 的主要课 题
日本专 修学校 的兴衰与 日本 经济 、 社会 的大环 境有着 非常 紧密 的关 联 。近年 来 ,日本 的经济 社会 形势 发生 了很大 的变 化 , 职业 教 育所面 临 的环境也 因此发 生 了 巨大 变化 , 专修 学校 要想获 得进 一步 的 发展 ,必 须适应 形势 的发 展和 变化 ,针对 所 面临 的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国家,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以下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政府扮演关键角色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由政府负责监管和管理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提供财政支持等手段,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这种模式可以保证国家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稳定性。

2. 产教融合
在日本,职业教育和企业有密切的联系。

政府与企业一起制定职业教育课程,确保学生可以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可以保证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 实践为主
日本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是实践。

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4. 制定职业教育标准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

这种标准化的模式可以保证国家的职业教育质量,并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5. 建立厚实的职业教师队伍
日本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促进职业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建立优秀的职业教师队伍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并保证学生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政府应该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强产教融合,制定标准、培养师资力量、强调实践和实用性,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作者:李雪萍来源:《学园》2013年第36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针对该现状,提出了可以学习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的建议。

我们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很多的相关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能立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借鉴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并在付诸实施中有所创新。

【关键词】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16-01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概况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倡导的是“国际化、多元化、社会化”。

“国际化”表明其高等职业教育要与世界接轨,其课程内容紧跟国际教育步伐,并且采用师生互访、互派留学生、办学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面向国际办学。

“多元化”,首先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即设立高等职业研究生院,其次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指导思想,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向终身教育模式转化。

“社会化”则主要体现在注重“产研学”和“产官学”合作方面。

为保持快速发展,日本高等职业教育采取了加强与普通教育联系、扩大开放性、接受社会监督、进行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短期大学主要通过学分可与四年制大学互换,使得毕业生可升入大学继续学习。

高等专门学校则让毕业生毕业后经过学位授予机构的审查,可获得准学士称号,这样可以拓宽毕业生的出路。

专门学校倡导构建“柔软的”高等教育体系,给予修业四年以上的专门学校毕业生“高度专门士”称号,在日本“高度专门士”具有研究生的入学资格。

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3+2学生(由职高生直接升至高等职业院校)、普高生(通过高考入学)以及单招单考(由招生学校自主命题)等几种形式。

不管是哪种形式,来源都是理论知识掌握得稍显薄弱的学生。

面对这样的学生,课程改革中较多地应用了“够用、够学”的原则。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定义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标准是“蓝领”,即企业生产一线的员工。

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日本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其基本特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只有进行战略性、结构性的调整,才能有大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职业技术教育;启示一、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1.职业教育多样化综合化。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高中教育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三种类型。

80年代后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职业高中改革,创办了跨学科、跨教育层次、多学科并设的综合型高中及选修制高中,职业高中趋于多样化。

同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专业种类由原来的59种压缩为34种,科目则由314门合并为158门,职业学校种类增多,专业设置日趋综合。

这种综合化的专业设置,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办学主体配置优化。

办学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不同办学主体在不同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上各有所侧重。

关系到国家的重要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国家投资办学;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办学所需大型仪器设备较少,办学条件要求知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职业技术教育,则以私人办学为主;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专修学校、短期大学以商业、农业、裁缝、卫生、理发、烹饪等学校居多。

3.办学特点鲜明。

不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分工明确,各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办学特点、专业设置领域,满足了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各年龄段、各类人员的学习愿望。

这些学校既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又方便了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校。

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在职人员、失业人员,男生、女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形成了一个终身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4.企业内职业培训制度化。

日本学校职业教育不发达,企业所需人才主要由企业自己进行培训。

职业能力不可能在学校培养,只能在工作中形成,学校所能培养的只是“可培训的能力”。

日本劳动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 1 542个企业中,实施教育训练的占88.1%,其中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的占30.1%;在424个雇佣1000名以上职工的大企业中,实施教育训练的占99.8%,有计划地进行教育训练的占85.2%。

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9・
地促进 了经济 的发展 。
二 、 业 教 育 模 式 分 析 职
展 的初期 , 主要是弥补普通教育 的不足。但 由于认识上 的不 同, 我国职业教育在起 步 阶段 没有得 到明确 的定位 , 更没 有 引起各级政府 的重 视 , 因而 发展 缓慢 , 到上 世纪 9 直 0年代
学校计划组织为基本特征 , 由学校从 培养 学生 的实 际能力出
1 德 国“ . 双元 制 ” 办学 模式 。2 0世纪 7 O年 代 中期 一8 0 年代 , 国职业教育进 入 了一个划 时代 的 阶段 , 德 即以 职业学 院为标志的多元发展 阶段 。发 展的 重点 由学校本 位 的职业 教育逐渐向 由企 业参 与 的职 业培 训为 导 向而 转移 。“ 元 双
高 明侠 , 训 光 鞠
( 徐州工程学院 , 江苏 徐 州 2 1展 状况和水平在很 大程度 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整体 素质状 况和水平 , 职 直接 影响着 国
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质量和水平 。大 力发展职业教 育, 培养和造就 大批 具有综合职业 能力和优 良素质的应 用型人 才意义重大。德 国、 美国、 日本等 国家职业教 育模 式 , 对提 高我 国职 业教 育发展水平 , 促进 内涵建设具有很好 的借
在实践的特点 。
日 本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和他人 的价值观为导 向, 实施
实业教育和产业教 育。 日本 职业教 育建立 在教 育与经 济不 可分割的契约关系上 , 并形 成 以国家办 学为 主 , 业办 学和 企 私人办学为辅的互补 型办学 模式 。企业 内教育是 日本职业 教育的一个特色。企业 内教育 以雇 佣关系为前 提 , 企业对 被 雇 佣者担负其 主要 的教育费 用。企业 内教 育弥补 了学校教 育的不足 , 特别是在 知识更新 日新 月异 的今 天, 已经成为 它 日本培养企业人才 的重要途径 。此外 , 日本还 有为数众多 的 私 立中等职业教育机构 , 这类 学校 大都 以获取 某种职业资格

20世纪60年代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20世纪60年代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求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经济 快 速增 长 、 业 结构 调 整对 职 业教 育 产 发展 的推动 作 用 14 96年 日本 国 民收入 中 , 第一 产 业 占 3 . , 88 % 第 二 产业 占 2 .%, 三产 业 占 3.%。95年 , 63 第 49 15 日 本 产业 结构 开始 调整 , 经济 开始 起飞 。经过 战 后恢
收 稿 日期 : 0 7 1— 5 20—22
造业 、 金融服务业等熟练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 进 而对 职业 教育结 构 的调整 提 出要求 。 14 9 7年 3月 , 日本政 府在 美 国 占领军 的监 督 和教 育使 节 团的指 导下 , 定 和颁 布 了 《 育基 本 制 教 法 》 《 校教 育 法 》对 战前 的教育 进行 全 面 改革 。 、学 , 根 据 美 国教 育 使 节 团 的建 议 , 日本政 府 将 小 学 6 年 、 中 3年确 定 为义 务教 育 阶段 , 中 阶段普 通 初 高 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方面是将原有的 旧制大 学 、 门学 校 、 范学 校 合并 为 四 年制 大学 专 师 或新制大学的一个学部。对师资 、 设施等方面尚不 具备 升 格 条件 的 专 门学校 ,则按 照 美 国社 区学 院 的名称暂定为“ 短期大学” 。因此 , 战后 至 6 年代 O 初, 职业 教育机 构仅 有职 业高 中 、 短期 大学 两种 。 15 到 17 9 5年 95年 间 ,职 业 高 中在 校 生 构成 中, 第一产业( 农业和水产 ) 的学生数基本不变 , 第 二产业( 建筑业和制造业 ) 和第三产业( 商业 、 家政 和护理类 ) 学生数持续增长 , 中第三产业 的学生 其 数增 加 最快 。需 要 说 明 的是 , 三产 业 的学 生 中 , 第 女 生 占 9 %以上 的绝 对 多数 ,许 多人 毕业 后并 没 0 有就业 , 而是结婚做家庭妇女 , 相夫教子。这并不

日本专门学校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日本专门学校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日本 专 门学 校 ( r f sin lTa nn olg 是 Po e so a ri ig C l e) e


日本 专 门学校 情 况简 介
专修 学校 的一 个分 支 。专 修 学校 按 照入 学者 的 学 力水 平 分 为高 等专 修学 校 、 般专 修学 校和 专 门学校 。 一 设有 专 门 课程 的专修 学校 , 专 门学 校 。 门学校 对学 生 进行 专 门 称 专
技术 教育 , 主要 招 收高 中毕业 生及 具 有 同等 学 力者 , 其程
日本 专 门 学校 定 位 于 短 期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 以培 养 实 用 型 专 业 的职 业 技 术 、 能 人 才 为 目标 , 于 短 期 高 等 技 属
职 业教 育 机 构 类 型 , 未被 纳 入 学 制 体 系 之 内。专 门学 校 的最 大特 点 是依 赖 市场 机 制来 运 作 , 置标 准 比较 宽松 , 设 学校 及 课 程设 置 具 有 灵 活 性 和 机 动 性 、 育 内容 及 方 法 教 具有 实 用性 和 多样性 ,因 而能 主 动适 应 多样 化 的社 会 教 育需 求。
门学校29 6 9 所
趋 势 。 0 6年 的 数据 显示 , 门学 校 入 学 人 数 中 约有 8 20 专 名
图 1 三 类 专修 学 校 数 量
(. 2 万人 ) 大学 毕 业后 再入 学 。 5 是
2 学科 专 业设 置及 培 养方 向 . 专 门学 校 学 科 设 置 综 合 、 广泛 、 活 、 用 , 及 工 灵 实 涉 业 、 业 、 疗 、 生 、 育 与 社 会 福 利 、 业 实 务 、 饰 农 医 卫 教 商 服
育机构 之 一 , 门学校 与 大学 、 期 大学 形成 三 足 鼎立 之 专 短

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历史演变、办学特色及经验启示

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历史演变、办学特色及经验启示

日本在推进“技术立国”战略过程中,形成了以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职业能力开发为目的的职业训练策略,强调培养具有“即战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现在的日本职业教育体系主要以学校职业教育为基础,企业教育和公共职业训练为重心,由学校内职业教育、企业内教育以及公共职业训练共同组成。

作为职业训练中的重要承担者——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属厚生劳动省管辖,由独立行政法人高龄·残障·求职者雇佣援助机构设立运营,其运营经费来源于雇佣保险法的资金,是公立性质的职业能力开发场所,为日本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综合保障。

本文聚焦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的办学演变,分析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办学过程中其训练课程、训练方法和职能定位,以期获得有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的历史演变(一)中央职业训练所时期(1961—1964年)二战后的日本产生了大量的归国者和失业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将二战前的各种职业辅导所转型为能够进行简单职业训练的职业辅导所,以培养合格的劳动力,训练职种主要与机械相关。

随着1947年《职业安定法》《劳动基准法》的制定,日本战后职业训练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

20世纪50年代是日本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严重,社会上不仅存在大量的完全失业者和不完全就业者,高度技能人才也供应不足。

对此,日本产业界强烈呼吁职业训练单独立法,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历史演变、办学特色及经验启示◎祖合群摘 要: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在日本高等职业训练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响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历经四个时期的演变,形成了现有的培养体系。

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具有训练课程丰富、注重实学融合、职能定位全面的办学特色。

结合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的办学演变及办学特色,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脱离产业需求、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育不足、职业培训目标与岗位需求不符等问题,提出构建有效的专业设置审核机制、打造“企+校”实践的师资培育体系以及创办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职业培训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于丽君【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和市场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当摆脱传统教育单一偏重理论,脱离现实的思路,创新教育模式。

日本在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发展过程和模式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经验启示【作者单位】于丽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众所周知,完善成熟的职业教育能够为国家提供大批专业人才,极大地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日本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做得十分成功的一个国家,值得很多国家借鉴学习。

日本从战后开始注重职业教育的复苏和发展,在教育结构、培训科目、学制等方面均摸索出了成熟的模式,使日本各行业的发展都直接受益良多。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其运营模式相对落后,存在学生知识结构落后、学制过长、中高级教育机构衔接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将分析日本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并从中讨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日本职业教育特点简析(一)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日本的职业教育机构是学校和私营培训机构并存,以后者占有市场主导地位,学校培训为补充,政府会根据各地培训机构的规模、市场需求等情况制定详细的规划,进行宏观调控。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给了企业相当大程度上的扶植,对雇主们为雇员开展的职业训练活动提供了大力鼓励和帮助,包括拨款、补助和建议等行为,但是并不干涉企业的具体行为。

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顺应市场的形势发挥着主要作用。

这样就形成了以市场为推动力、政府支持为发展后盾,企业行为为实施主体的发展模式。

(二)形成多元化办学结构。

日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结构经过多次调整和发展,存在短期大学、专门学校及高等专门学校这三类不同的职业培训机构。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姐妹情谊”那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在她们俩之间得到了最完满的彰显。

三、将“文革”的书写延伸至改革之后严歌苓以切身的经历书写“文革”时代人性的扭曲和变形,从而折射出历史的荒诞与冷漠,但是她的笔墨并没有到此停止,她将笔触延伸向改革后的中国,一方面大写物质繁华,思想解禁,另一方面也大胆地暴露了年轻一代人的灵魂滑坡。

在出国热的潮流中,张铁为了去日本,不惜编造自己传奇的身世,不惜用犀利的语言讽刺挖苦自己的亲生姐姐,以求得出国这个机会。

另外,许许多多在“文革”时与自己的父母划清界限的孩子,在那个大时代的轰鸣声中,有的变成了阿飞,有的变成了二流子,他们在造反中成长,他们的变相革命思想深入骨髓,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落千丈。

《小姨多鹤》虽然只写了一个小家的悲欢离合,但它反映了近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从抗战,解放战争,土改,大跃进,文革,直到改革开放,作者用文学独有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演进。

我们的民族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创伤之后,试图实现复兴之路的艰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表面上经济繁荣的背后,实则是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

小说不动声色地使用了这么一个小角度,却折射出了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一个大隐患。

在经历了文革之后,许多人原先抱有的美好梦想破灭了,怀疑、彷徨、畏首畏尾成了一个骚动不安的时代病。

加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拜金主义的冲击,使那一代的年轻人精神无所适从,传统道德几近崩溃。

作家用她的小说,带我们进行了一次精神的苦旅。

《小姨多鹤》书写了中日两个曾经敌对的民族在战后遇合联姻的奇情异事,有着引人入胜的叙事魅力,其中对“文革”的书写更有着丰富的特色。

小说里人物人格最深处不可看透的秘密在“文革”的环境下被暴露无遗。

除此之外,严歌苓在小说中努力去寻找患难之间的人情温暖与善良,让读者在感受黑暗与残酷的同时又有些许慰藉。

作家还突破了原来就事论事的写作惯例,将笔触延伸至改革后的中国,向人们展示了大灾难之后的大隐患。

小说体现了作家的独到的价值取向,也显示了严歌苓超越世俗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1.陈思和.1999年中国文坛回望研讨会报告2.严歌苓.小姨多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3.北乔.阅读曹文转轩[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391·短期大学,主要特点是女生比例占有绝对性优势,学科以人文学科为主,包括家政、教育、商学、法律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开始改变以往重普通教育而轻职业教育、重文轻理的办学模式,改变办学结构,以适应对职业专门化的要求。

落实在具体办学改革上,主要是增加职业高中的数目,增添金属加工、森林土木等17个专业。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政府创立了专修学校,并在部分县市设立了科学科技大学,形成了从上而下的立体化、多层次的办学结构,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社会的普遍好评。

职业高中和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则以男性为主,学制也比短期大学有所延长。

(三)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

日本的职业教育模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产教结合,强调教育界与企业界的联合。

企业界为职业教育提供毕业的资金援助,与学校合作进行相关项目的科研,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

同时,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也常常会受聘于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或培训讲师等职责。

这样一种产教密切结合的模式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的职业教育往往容易偏于理论,轻实践操作经验以及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不能够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契合。

二、日本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一)市场主导与政策扶持。

我国职业教育初期以单纯的理论学习为主,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毕业出来不具备能够投入工作的能力,完全不符合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而且学制偏长,学生毕业以后面临知识落后的困惑,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

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当借鉴日本的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适的学制,合理设置科目,明确办学定位,使学生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技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同时,国家应保持稳定的政策导向,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为学生及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其他上升空间与途径。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建立原则和培养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提高教学质量,使全国的职业教育工作都能够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有序开展,打击一切非法及损害学生利益和市场环境的行为。

加强对私营职业教育机构的监督与调控,使其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保证学生的利益,为学生毕业以后打开有利空间。

此外,国家应完善用工和劳动制度,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报酬和奖励水平,政府应给出指导价,更好地提高和发挥职业院校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纵观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法律规定,职业高中教员必须有相关许可证,而这个许可证必须由教员在大学期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并通过申请考试才能获得。

除此以外,日本的教师进修制度也相当丰富,举办大量的职业教育教员的讲座培训活动,各大职业教育机构都会选派教员去参加培训,并有机会进入国立大学和相关企业进修,这些措施使得职业教育教员的理论、实践和教学水平都获得很大提高。

我国的职业教育可参考相关模式,加强职业教育机构与其他普通教育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与沟通。

如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或者与大学院校之间的交流,职业高中和院校的教师应当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进入国家重点大学甚至出国深造,提高他们的职业教育技能,为学生带去更好的职业教育。

(三)重视终身学习。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知识的职业人才,使之适应市场需求,但是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学生有时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无法立刻投入就业,依然需要接受其他的训练和进一步的学习。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重视终身学习,使学生在毕业以后,既能够顺利进入就业状态,也能够适应进一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应当以终身学习为指导思想,使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成为阶段性的教育,而不是终结性教育。

因此,国家在设立职业教育机构时,必须考虑到职业高中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过度和衔接,包括科目、学制的过渡,以及教育机构地区性的设置问题。

职业教育应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从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出发,拓宽职业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变封闭式的培训为开放式的培训,使劳动者的培训平台更加灵活多变。

(四)注重产教结合。

我国应当在职业教育中更加强调产教结合,学校的培训目标要直接着眼于企业的需求,设置的科目要具体到企业所需的技能,为企业定向输送人才。

而企业可以组织自己的员工定期到学校内进行互动与交流,一方面再学习,另一方面讲企业和市场的最新动向反馈给学校,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开办自己的专门学校,为本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三、结语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人才为先,科技为本的方针必将长久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人才的概念已经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涌现出来的范畴,科技的突破和创新也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此前提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则日益凸显。

日本作为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十分成功的典范,其运作模式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笔者相信,在充分学习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必将打开一番新天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1.黄璜.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办学的变化及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科教论坛,20082.鲍赟力.英国和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研究[J ].天津电大学报,20113.秦曼.论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J ].学理论,20094.谭建川,周谊.论日本高中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耿金龙,刘卫萍.日本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应用及启示[J ].理论研究·4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