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声乐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作者:鲍行勇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02期
摘要:美妙的歌声是令人陶醉与向往的,但许多美好的歌声,由于教师错误的指导,而使一个歌唱者辉煌灿烂的艺术前途“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文章主要从歌唱气息、声部划分、共鸣的运用、高音的演唱、用后咽部咬字等五个常见教学误区进行剖析和论证,并阐述了解决、纠正的方法。
为声乐学生和声乐教学同行能科学用嗓、护嗓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减少因错误方法产生的不良现象与后果。
关键词:声乐气息声部共鸣高音咬字误区
笔者从事声乐教学二十三年,发现很多声乐学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去学声乐,学生家长也特别支持,拜请过多名教师,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歌唱状态,落下了很多的歌唱毛病,有些发声方法完全不科学,这与多名教师指导的主观性以及对声音的处理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声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声音本身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声乐教师必须凭自己的听觉对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学生只能凭“感觉”用意识调节来接收教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其抽象性。
著名华裔声乐教授赵梅伯也说过:“学习声乐必须要找一个有经验的好教师,那些盲目拜师的声乐学习者,由于歌唱方法不得当,不但对歌唱无好处,反而还会弄坏声带。
可见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
声乐老师充当的角色就是淘金者,即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把学生不良的发声习惯纠正过来,去除阻碍美妙歌声产生的障碍,挖掘出学生优美的音质。
但在声乐教学中,由于教师错误的指导,会使学生产生很多不良的现象与恶果,如声带息肉、声带发炎、出血、松弛等,致使美妙的歌声就此断送。
或者学生学了很多的歌唱毛病如鼻音、喉音、白声、抖声、直声、沙声等。
还有的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歌唱能力低下: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不能胜任演唱。
一、关于呼吸问题的误区
良好的呼吸是科学歌唱的基础,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就不可能产生有感染力的美妙动听的歌声。
1. 不正确的“深呼吸”状态是呼吸毛病的常见问题之一。
有些声乐老师强调“吸气要吸到横膈膜,两肋要用力撑着”,很多学生就拼命的去撑开横膈膜,导致了不该有的局部肌肉紧张,反而使气息吸不进来,以致使他们的声音不流畅,甚至出现喉音僵硬,声音位置低不具备穿透力,声音流动性不好,打不远,表现力受到影响,甚至损坏发声器官等一系列问题。
究其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很好的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科学的呼吸呢?笔者认
为:应在腹式呼吸为主的基础上带点胸式呼吸,即气息要吸到肺的底部,沉到腰腹部并感觉到底。
简单地说法就是想牢肚脐眼,气吸到肚脐眼的周围,也就是我们通常听到的气功上说谓的“气沉丹田”。
具体的做法就是先叹气,叹到哪从哪吸,吸到哪从哪唱。
在叹的基础上放松,让气息沉下来。
吸气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所谓的充分吸气,原则上讲多吸气不如少吸气,少吸气不如带感情下的自然吸气。
初学者不必刻意去研究横膈膜在哪里?怎么个去撑开?怎样个去吸到横膈膜?学习并领会声乐前辈所提的闻花式的呼吸(感觉用鼻子吸气加上嘴张开)、下支点吸气法(在中山装第四个扣子的地方吸)、哭泣式的呼吸以及稍加活动后的呼吸、狗喘气式的呼吸法等,对达到能正确自如的吸气很有帮助。
我在教学中主张口鼻同时吸气,快、深,这样易打开喉咙,先微笑,再微微张开嘴巴,掀起后口腔,打开喉咙吸气,不发出吸气声音。
要控制住气息,腰周围胀起来,小腹稍有力,两肋扩张,即要用腹肌顶住扩张的横膈膜,形成腹肌与横膈膜的对抗。
2.关于收小腹问题
有很多学生歌唱时气息浮在上面,也就是气吸得不够深,产生“喊叫”、“挤咔”的毛病,这主要是声乐老师要求“收小腹”所导致的。
正确的歌唱状态下吸气与呼气的肌肉群的对抗收缩,不能简单理解为“收小腹”,小腹和腰围肌的“对抗收缩”能够使横膈膜下沉,使气息能吸到肺的底部,产生深而足的气,并有控制的呼出气。
但是“收小腹”的不正确的呼吸方法,是不可能有这一“对抗保持”的,这种呼吸状态是胸式的高位状态,端肩提胸僵硬放松不下来而导致气息浮浅,憋胸,喉、下巴等高度紧张,唱歌感觉很累,声音不够流畅,表现力低等。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说过:“歌唱呼吸时腰围是弹簧,而不是铁箍”。
所以正确的解决方法应强调呼吸必须自然地吸气下沉,不要费劲,不要过分强调收小腹,让精神集中有准备又要身体放松,慢慢地作有规律的吸入和呼出。
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1)不要因为收腹,把气推出去,应该把声音坐在气上。
(2)收腹和扩张双肋可同时做,气好象在腰里换,下腹部和腰部位应该有向外向下扩张的感觉(3)不要张嘴,双肋就往内吸,反而感觉向外扩。
(4)唱高音时,小腹要收紧,后腰用力顶住,这样声音出来很结实。
(5)在发音以前提前吸气,为的是打开喉咙,口鼻吸气,同时作好位置的准备,然后唱,要使声音持久、动听,关键在于你能否掌握好吸气。
二、关于声部划分的误区
声音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这些不同的声音种类,各有其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域及适宜于演唱各种不同的歌曲。
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凭听觉确定学生声音的类别,声部的属类不是由唱的声音的高低来决定,而是由音色和换声区的感觉来决定。
女生在变声期后,声带变宽了也变厚了,如果声乐老师还单用训练童声时的那样,不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去训练,会导致学生音唱不高,音域不宽,声音较亮较刚,有些声乐教师却认
为是女中低音。
还有些声乐教师在训练男生时,不管学生歌唱呼吸是否通畅,不叫学生去看嗓音医生,也不对其音色、声音流动感加以分析,只要喊不上高音的就是男中低音,喊得上高音的就是男高音,这样就会造成“大本嗓”压喉歌唱的所谓的“男、女中低音”和喊叫式的“男高音”。
针对这种情况,声乐教师应当马上引导其用混声歌唱,女生混入假声进行练习,多用“u”母音,作从上往下的八度音阶半音练习,如果呼吸和声音协调得好,声音质量很快会发生改变。
同样,男生也是采用混声训练,中低声区很难听出有假声成分,换声区较明显,实际上我们在训练时要做到假声位置真声唱、保持高位置的歌唱很容易使声音通畅。
这样再通过嗓音大夫检查声带的长短、厚薄以及发声的音域、音色和声音的流动感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声部确定。
每种声音类别都有其鲜明的特点,有些声音是要经过系统专门的训练才能造就,所以声乐老师要善于分析,选择正确的的训练方法。
有些声音类别,要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反复推敲实践,根据学生的音域、音色、高、低音区演唱的容易与困难程度等方面去衡量定夺。
假如中途要转变声音类别,则必须有良师经过审慎的考虑与试验,才能作最后决定。
三、关于共鸣应用的误区
声音原来在声带里时是微弱的,但如果起了共鸣作用,音量就会宏亮起来。
声带上面的喉腔、咽腔、口腔、鼻腔、额腔、胸腔以及颧骨里的蝶窦等,都是共鸣区,这些因正确的训练而使音量加倍发展,音色优美宏亮。
伊丽莎白·舒曼时常告诉学生:共鸣不是只在一个地方,每个音均须应用口、面、鼻部、前额部等共鸣区。
著名声乐教育家库瑞指出:“声音共鸣是通过附加的振动,对一个乐音进行的丰富和加强,它是一些同时产生的振动混合到发音体初始振动所产生的结果。
”由此可见,歌唱的共鸣腔只有充分运用得当,才能够产生圆润、、甜美、高亢嘹亮的声音。
有些初学者为了寻找良好的声音共鸣,把声音唱明亮,故意压着喉、缩着舌唱;更为严重者,下巴紧张,脖筋暴露,使歌声变得粗涩,毫无美感可言。
其实,歌唱共鸣要想通畅自然,首先要充分打开喉咙,感觉把声音象海豚顶球的样子从后口腔小舌头附近向眉心方向往前方送,同时感觉声音往头顶上方直插云霄。
喉咙打开了,声音自然也会通到胸腔。
再感觉气息象洒水一样往地下四散洒下,调动身体全部的肌肉与器官,全身心投入歌唱,这样,就会把头腔、鼻咽腔和胸腔的共鸣很好地运用起来,正如我国已故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所说:“在歌唱时,该打开的腔体不能垮塌,该放松的肌肉不能紧张,只有这样才能调整出歌唱者最美的音色和最好的共鸣。
”赵梅伯在他的著作里也写到:“一个只靠声带发出而不起正确共鸣的声音,虽用强力,不但不能传远,而且也不悦耳;反之,一个微弱的声音,通过共鸣之后,就能不费力地传达给广大的听众。
”
四、关于高音从头顶射出去的误区
在声乐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声乐教师这样大声对学生说到:“声音从头顶射出去!”许多学生听到这话都感到迷惑,头腔是满的,上面是头盖骨,声音又怎么能从头顶穿出去呢?
从生理角度讲,人的头部除了咽腔、口腔和鼻腔以外,还有三个鲜为人知的三个窦穴,即两个额窦和一个蝶窦。
额窦位于鼻梁的两边,眼睛的下方一边一个,里面是空的,它与鼻腔相通,蝶窦位于鼻梁上方两眉之间,里面也是空的,它也与鼻梁相通。
那么高音是怎么形成的呢?气从肺叶通过气管到声带口,由声带振动形成音波,通过咽腔的扩大,一部分直接进入口腔,另一部分音波经过咽腔壁的折射进入鼻腔共振,进入鼻腔后的音波的一部分通过通道的折射,又进入蝶窦和两个额窦,从而引起它们的共振,额窦、蝶窦以及鼻腔的共振波又回到咽腔,再经过口腔喇叭口的扩大,与原来咽腔直接进入口腔的声波汇合而成为我们平常能听到的这个包括咽腔、鼻腔、额窦、蝶窦、口腔等共鸣的高音,音越高,额窦与蝶窦的共振也愈强烈,以至于我们把手指轻放在眉心与两个颧骨表皮上都能明显地感觉到手指在振动,所以说,高音从头顶出去它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加强额窦、蝶窦的共鸣,共鸣越强烈,泛音越多,音色也越美。
五、关于后咽部咬字的一些误区
有些声乐老师强调“用咽部咬字,好的声音会产生好的咽部共鸣”,或说在大牙根靠后些咬字,有些人尤其是初学者会觉得这是声音的发源地,在这个部位花了很大的功夫,包括咬字,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应该是进入了误区。
歌唱中的咬字应保持自然处理也就是嘴巴咬字,基本上是唇、齿、舌用的多,喉、咽、鼻是为咬字的声音提供共鸣的,并不能用来咬字。
后咽是提供共鸣的地方,且后咽咬字会使吐字含混不清。
如果学生在开始阶段就要用后咽来咬字,势必给呼吸的通畅带来困难,使本来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变成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从歌唱的角度来讲,用后咽咬字将会给呼吸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如:腹部紧张,僵硬,气息始终不能吸的充分,尤其不利于高音的解决。
这样形成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将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呼吸和放松问题。
其实,后咽须在放松的前提下打开且应通向头腔,后咽的共鸣是不可放弃的必须加以充分利用。
在歌唱时,要取得更纯净的母音,就必须在咽管形成母音,由咽管控制泛音形成,这绝不是挤压咽腔,相反倒是充分利用咽腔的共鸣的结果。
实际上生活中我们的咬字是前后都用的,都在前或都在后皆是片面的,字头在前,字尾在后,这样不是前后都可以利用吗?其实,元音(a、e、i、o、u及复合元音)应该是在头腔高位形成的,在喉咙充分打开后,把字从上腭高位置向面罩两眉间清晰地送出去。
咬字的时候,不能去撑喉咙,这样才不会产生“喉音”,从高位置送出去的声音,才会明亮高亢,咬字的部位不能低,如果咬在口咽或喉咽部位,容易产生挤卡、发闷、无光泽的声音。
同时要确保咬字在咽管内形成,喉咙和咽管要充分打开,这样才不会出现白声与发直的声音。
声乐教学是一个抽象的、反复实践、不断摸索的过程,随着教学的革新,传统声乐抽象的教学方法正在慢慢的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体形象教学法,它不但要求声乐专业教师懂得发声原理,更要了解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知识,从而对人声进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更明了,更容易接受。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会有多种不同的问题存在,而上述几种在教学中经常遇见,在以后的实际学习和教学中,希望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得法,避免少走弯路,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好的发声效果。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
[2]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金铁霖.金氏教学法[M].北京:黄河音像出版社,1989.
[4]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东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