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区域农业发展 一轮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高二地理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1
高二地理区域农业发展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状况,掌握该区各类农业区的分布状况。
3、通过对比和分析,在了解东北农业布局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和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包括①__________三省和②__________东部。
2、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③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④__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⑤__________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a、地形类型齐全;b、⑥________、黑钙土分布广泛。
(3)社会、经济条件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⑦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⑧________农业的发展。
c、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利于⑨____________和⑩________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⑪______平原、⑫______平原、辽河平原。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⑬____________、⑭________山区。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⑮__________、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⑯________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1)⑰__________生产;(2)⑱____________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不同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⑲________________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⑳____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________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______________;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__________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____________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____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____________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半山区实现“__________”,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________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问题思考】1、为什么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与南方地区一年两熟及一年三熟相比,相差甚远,但为什么还称“东北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高二下学期 农村地理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农村地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农村地理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其演变;
3. 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 了解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二、导学内容
1. 农村地理基本概念和特点
1.1 农村地理定义
1.2 农村人口分布特点
1.3 农村经济结构特点
1.4 农村社会结构特点
2. 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其演变
2.1 中国农村现状
2.2 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
2.3 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
3. 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3.1 中国农村经济现状
3.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4. 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4.1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
4.2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现状
三、导学要求
1. 预本课程相关知识点,对农村地理基本概念和特点、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其演变、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及其演变进行深入了解。
2. 准确掌握研究重点和难点,注意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知识的联系和实用性。
4. 自主研究和探究,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完成相关作业。
祝学习愉快!。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导学目标: 通过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使学生对国内外的地理特点和优势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区域发展现象。
导学内容:一、国内特殊地域的地理特点中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地理特点的特殊地域。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地理特点:1.高原地区中国拥有辽阔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些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且地势起伏不平,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使得其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工业发达地区华东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工业发达地区的代表。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国内外区域发展现象的解释1.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繁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相对较早地引进外资和优势港口的存在,使得该区域经济迅速崛起。
同时,政府对该地区的政策支持以及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促进了该地区的繁荣。
2.美国的硅谷现象美国的硅谷地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集聚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
这得益于当地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氛围的培育。
3.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经济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其石油资源的丰富使得该国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
石油产业成为了沙特阿拉伯经济的支柱,也带动了该国其他产业的发展。
4.巴西的亚马逊雨林经济巴西拥有广阔的亚马逊雨林,该地区的热带气候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和木材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巴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总结:通过学习中国特殊地域的地理特点和国内外区域发展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和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地理特点为各个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带来了差异。
了解这些地理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国内外的地理优势和劣势,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地理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新编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和突出特点2 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知识清单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大规模②机械化生产,地区③专业化生产二、农业发展方向1.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坚持开发、利用与④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⑤生态效益的统一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1)平原区:强化⑥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向⑦规模化、专业化和⑧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西部草原区:围绕⑨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大力发展⑩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山区:以⑪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①耕地面积广阔②粮食单产高③土壤肥沃④劳动力丰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小,因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③大规模商品化生产④大规模国家经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东北地区土地连片,地形平坦,故商品粮基地的机械化和区域专业化程度高考查点二农业发展方向3.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是( )A.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 B.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C.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D.进一步提高粮食商品率答案 A解析东北农业资源类型多,从发展方向看,应以综合开发为主4.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B.便利的交通条件C.农业生态环境较好 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答案 C解析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因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方法技巧练】框图法分析区域农业开发问题的分析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2)如何解决?(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答案 (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作物的生长(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做好农业灾害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解析甲图中A表示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表示鄱阳湖平原;甲图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图中C表示松嫩平原,D表示三江平原,乙图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中的中温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特别是春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可采取的措施有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还可以做好农业灾害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如灌水保温,放烟防冻等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优势区位条件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组织答案方法技巧综合提升一、选择题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1~2题1.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2.B区域与A区域相比(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答案 1 A 2 D解析第1题,图中农作物优势产区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应该为玉米和小麦第2题,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故该区农作物以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亚麻为主而华北地区主要为盐碱地,水源紧张,与东北地区相比热量较丰富,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3~4题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 3 A 4 D解析本题组以统计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3题,由左图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对应的农业用地应为林果业;但右图中显示此地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畜牧业比重偏小,即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第4题,丘陵地区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种植业的比重已过大,不应继续扩大种植业面积;全面封山育林,不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5~6题5.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答案 C解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破坏及黑土流失红壤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为严重6.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答案 D解析注意题干是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选项只有D项是产业结构调整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7~8题7.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答案 D解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8.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答案 C解析两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交通运输便利二、综合题9.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广泛和全国一样,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图示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有哪些?(3)结合国外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谈谈你对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答案 (1)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的食物来源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于寒冻,生产比较稳定;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③还能防止环境污染(2)①有效地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②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③中、西部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发挥(3)①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畜种;②将草场划片管理,轮流放牧,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④延长生产链,加强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解析第(1)题,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有:①饲料丰富东北地区的玉米、糠麸、秸秆、豆饼等农副产品以及饲草来源广②农区人口众多,经济技术条件较好,发展畜牧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益③农区经营畜牧业一般以舍饲为主,经营管理的集约化水平较高,生产比较稳定④在饲养的同时积攒了大量优质的有机粪肥第(2)题,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形成一个良性的生产系统,一个延长了的产业链条第(3)题,结合大牧场放牧业的做法,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①变粗放自给自足经营为集约化和商品经营;②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并加强对草场资源的管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③延长生产链,加强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④改良、培育优良品种;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14[区域农业发展复习]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三地理DL-013-03-032第四章《区域农业发展》复习导学案编写人:李群审核人:高三地理组时间:2013-12-16 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复习目标】1.能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2.能说明区域农业布局的特点。
3.能了解区域农业生产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复习重难点】1. 具体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2. 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课标链接】《地理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复习过程】知识点一: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一)基础梳理:简要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A级)(二)能力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何分析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
(B级)(三)挑战高考:(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
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6分)(2)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
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6分)41°00′N41°30′N42°00′N河 流图 例200/m 123°00′E123°30′E124°00′E 图10 我国某地区略图知识点二:区域农业布局特点(一)基础梳理:表格整理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A 级)(二)能力提升:以美国为例说明区域内部的农业布局要因地制宜。
(B 级)(三)挑战高考:(2009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之 区域农业发展 导学案设计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农业发展【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要点梳理】1.知识梳理(1)农业区位:包括两层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类型:指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
如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等。
(3)农业布局:指农业各部门(农、林、牧、渔业)的种类和数量,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4)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①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等确定具体位置,依据位置和等高线等信息确定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
②分析农业发展条件时一般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去考虑,在分析具体区域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针对具体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
③评价一个区位的发展条件时,一般需分析其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不利因素是今后改造的对象,并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
④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5)区域农业布局一般规律水资源丰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富地区气候相对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干旱地区城镇周边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地区(6)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根据区域特征,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要根据区域内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农业;二要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
①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生产基地)。
②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③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④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⑤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⑥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⑦保护生态环境。
2.知识导练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回答(1)~(5)题。
新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农业专题复习导学案
专题农业【思维导图】【互动导学】导学1 农业的区位(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各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具体如下:(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变化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例题11 红枣果肉肥厚,色美味甜,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我国是红枣的原产地,在8000年前就已采集利用枣果,两千年前在中国广大地域已大量栽培枣树。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故有“铁杆庄稼”之称。
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A.水热充足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A.冷藏保鲜技术差B.交通运输困难C.贸易壁垒森严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8)。
奇异果生长怕早、怕风。
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导学2 农业区位的选择(1)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①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高二地理学业复习导学案8
高二地理学业复习导学案
8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制作王国青审核高二地理组编号438 2018.04
班级姓名学号小组
一、易混点辨析
易混点1 :不能正确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易混点2 :混淆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
二、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 1 :分析和评价农业区位因素的思路不清晰。
错误纠正:一般从自然条件(土地 ― 地形、土壤;气候一光照、热量、降水;水源一灌溉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和工业基础)和地区特色因素等方面进行。
易错点 2 :错误地对来自农业活动的季节信息提取。
易错点 3 :不能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易错点 4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判断出现错误。
错误纠正:判别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即生产对象一生产目的一生产规模一地域
探究活动:图l 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 2 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 ) ? ( 3 )题。
( l )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a
B . b
C . c
D . d
( 2 )若图2 中箭头线q 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 a B . b C . c D . d
( 3 ) m 、n 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 地的区位优势是
A .交通便捷
B .市场广阔
C .鲜果上市早
D .技术条件好。
【第1课时】高二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无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导学案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班级: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和农业布局特点。
【自主学习】一、地理条件1.东北地区概况项目内容范包括①______________、吉林、辽宁三省及②______________东部围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③__________完整、④__________类型多样点地我国重要的⑤_____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⑥________生产基地位2.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a.气候类型及特点:大部分属于温带⑦__________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80~1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雨热⑧________ b.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耕作制度:⑨—生长季节:4~10月—作物品种:喜⑩作物—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2)地形、土壤条件a.地形条件:包括高原、⑪________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b.土壤条件:⑫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了⑬__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⑭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⑮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1.区域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⑯______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分布地区:⑰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主要作物:玉米、⑱、小麦、水稻(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大、小兴安岭和⑲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特产:长白山区——⑳、人参等珍贵药材;延边——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柞蚕茧;辽南——苹果(3)畜牧业区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良种:三河马、三河牛、○21发展趋势:○22养畜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图中①是春小麦区,④是冬小麦区。
【走心】高二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无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导学案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班级: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2.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学习重难点】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自主预习】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①________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1)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2)大型②________农场,经营规模达上万公顷,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成为我国农业③________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地区专业化生产:(1)④______________是商品化的前提。
(2)北部主要种植⑤________。
(3)中部主要种植⑥________。
(4)南部主要种植⑦________。
二、农业发展方向1.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1)产生原因:自20世纪以来,由于⑧__________,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⑨__________利用,导致农业⑩__________退化。
(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和⑪__________严重,土地沙化、⑫__________和草场退化加剧,⑬__________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2.发展方向:(1)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⑭__________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保护⑮_________,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预习中的困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上图为我国南方的稻田农业和东北地区的机械化农业比较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0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案(学生版)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30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案,学生版)【细化考纲预测】大关于区域开发的决策等背景材料,考查区域自然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地貌、和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分布在 A 平原,B 平原,C 平原;作物主要有、大豆、、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E ,F 。
(3)畜牧业区:分布在、及部分林区草地。
四、农业发展方向1.发展问题及影响(1)问题:、高强度农林开发。
(2)后果:农业退化。
2.发展方向及重点;②【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读局部地区水系图,回答1~3题。
1.甲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带2.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发展(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3.甲、乙两地自然带呈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因素读下图,回答4~6题。
【设置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1.为什么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2.东北地区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2012天津卷)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3题。
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2012浙江卷)37.(26分)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0分)(2011年高考全国卷)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学案课件第部分第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区域农业发展
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1.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退化,如水土流 失和黑土退化严重(yánzhòng)等。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改善农业_______ 。 (2)开发、利用与_______ 、保护相结合。 (3)经济效益、效益相统一。 3.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1)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 家_______需求。 (2)山区——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_______农业产品。 (3)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_______农业和_______ 畜牧业。
第十六页,共33页。
2.东北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fāngxiàng)与重点
第十七页,共33页。
第十八页,共33页。
【例2】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tóufàng)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 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 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3.2-4-3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问题。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3.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日、年较差小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xùnqī)长,封冻期长 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1—3.ABD(本题组考查(kǎochá)我国东北地区的 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与农业的关系。第1题,A、B、C选项的影 响因素分别是地形、纬度、海拔;选项D中丁地7月均温应高 于丙地,因丁地海拔较低。第2题,甲地为呼伦贝尔草原,宜 发展畜牧业,而不是面向城市市场、布局在城市附近的乳畜 业;乙地为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广阔,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 产;丙地为大兴安岭,宜发展林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东 北平原地区;丁地为小兴安岭,宜发展林业。第3题,东北地 区气温年较差大,河流汛期短,山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图中松嫩平原面积广大,根据图中冬季等温线走向可确 定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
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学习重点】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
【学习过程】
一.知识储备
农业的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也是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例如: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独学
1.结合东北地区的位置图||,找出东北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东北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对东北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3.东北以大米优质广受欢迎||,是什么原因?东北土壤肥沃的原因?
4.结合东北地形图||,描述东北地形的特点||。
地形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类型有什么影响?
5.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6.东北地区能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7.东北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8.结合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思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
温的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及其原因?
9.东北地区形成哪三大农业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耕作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以及产区分布特点?
10.水稻种植能扩展到东北地区50°N黑龙江沿岸的原因?
1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出现了哪些生态问题||,东北地区未来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东北地区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分别是什么?
13.如何努力实现把“北大仓”变为“北大商”?
14.如何保持东北地区土壤肥力?
三.对学小对子相互检查标划的重点||,看看你们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四.群学针对预习、独学、对学中存在的疑问||,小组内进行讨论||。
五.展示展示本组学习成果与学习存在的疑问||,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补充或者质疑哦||。
六.学习反馈
1.课堂小结用知识框架图、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当堂检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
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图6示意我国2019年与2019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
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3.自我反思(我的收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