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的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和关键技术;2. 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及特点;3. 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加工中常见的误差类型及影响因素;4. 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制造中质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加工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运用测量工具进行误差检测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质量意识;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4. 培养学生遵守工艺纪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概述: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制造概述2. 机械加工工艺:讲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工艺参数选择及工艺路线设计;- 教材章节:第2章 机械加工工艺3. 机械制造材料:分析常用机械制造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制造材料4. 机械加工误差及质量控制:探讨机械加工中常见的误差类型、产生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 教材章节:第4章 机械加工误差及质量控制5. CAD/CAM技术:介绍CAD/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应用领域及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5章 CAD/CAM技术6. 机械制造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 教材章节:第6章 机械制造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安排进行,共计18个课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生产纲领: 10万件/每年 ) 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 选择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 2. 选择定位基准; 3. 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等); 4. 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和公差; 5. 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四、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设计3周时间集中安排,对各步工作不作统一规定
,建议指导教师可按以下进度进行辅导:
课程设计内容
时间
熟悉课题、查阅资料
2天
零件分析,画零件图
1天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4天
填写工艺文件
1天
夹具设计,画夹具装配图
3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
2天
答辩、修改
2天
合计
21天(3周)
五、其它说明
■ 1、每个小组分别设计一套工艺加工方案,再将设计 出来的两个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和完善,形成一个 相对理想的方案。
■ 同一大组(4~5人)一起设计出一个理想的工艺路线 方案。
■ 2、每大组针对不同工序设计出设计出两个夹具。
■
即2~3人设计一套夹具。
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 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 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 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 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 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设计的题目和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及常用机械加工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加工中材料、刀具、机床的性能及其选用原则。
3. 学生能够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表面质量等关键技术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并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造型、编制加工程序,具备初步的数字化制造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概念:介绍机械制造的定义、分类、工艺过程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分析车削、铣削、磨削、钻孔、镗孔、刨削等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3. 机械加工材料、刀具与机床:讲解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介绍各类刀具的结构、性能及选用原则;阐述机床的类型、性能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4. 机械制造精度与表面质量:探讨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5.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学习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
6. 数字化制造技术:了解CAD/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零件造型、编制加工程序,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字化制造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机械制造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选材选工艺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制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先修课程是《机械制图》、《金工实训》,后续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顶岗实习》等。
2.课程专业定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和机械加工基础三大部分的内容。
主要介绍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和选用原则;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以及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工程材料、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其他成型加工方法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质、毛坯成型工艺和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艺基础。
3.课程思政定位: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育人作用,融合专业知识和育人元素,实现“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的有机统一。
将制造学科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之中,使用诸如“大国重器”、“大国工匠”之类的素材丰富、完善课件,分析诸如“大国重器”使用到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在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典型机械零件热处理工艺选用、典型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的选择等课程主要内容方面,选取企业实际的产品零件案例,实施项目化教学,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具有认识常用的工程材料、正确选材、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艺和妥善安排工艺方案的能力,掌握冷热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加工的各种常见的操作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实验操作的效果评估和总结
实验目的:验证机 械制造基础课程的 理论知识在实际操 作中的应用
实验方法:按照课 程设计的要求进行 实践操作,记录实 验数据
实验结果:分析实 验数据,评估实验 操作的效果
总结:总结实验操 作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改进建议
课程设计的成果和 评价
设计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成果展示:展示设计成果,包括图纸、模型、实物等 交流方式:通过报告、讨论、演示等方式进行交流 评价标准:根据设计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交流反馈:听取他人意见,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评价标准和方法
设计成果的质量:包括设 计图纸、计算书、实物模 型等
设计过程的表现:包括团 队合作、沟通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成果的创新性:包括 创新点、创新程度、创新 效果等
设计成果的可行性:包括 制造成本、生产效率、市 场前景等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包括 实际应用效果、用户反馈 等
设计成果的环保性:包括 材料选择、能源消耗、废 弃物处理等
问题:操作失误 解决方案:仔细阅读操作手册,按照规范操作 解决方案:仔细阅读操作手册,按照规范操作
问题:数据误差 解决方案: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解决方案: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问题: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 解决方案:分析原因,调整实验参数,重新实 验 解决方案:分析原因,调整实验参数,重新实验
机械系统的装配与调试
装配过程: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零件装配,确保精度和稳定性 调试方法:通过调整参数和测试性能,确保机械系统正常运行 常见问题:装配错误、调试困难等 解决方案:根据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和优化,提高装配和调试效率
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设计阶段:包括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等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
2.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及其工作原理。
3.了解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和工具。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a.锻造工艺b.焊接工艺c.切削工艺d.冲压工艺3.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4.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具5.机械制造实际操作三、教学重难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及其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来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示范法:通过示范来展示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及其工作原理。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组织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机械制品,引起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兴趣。
2.知识讲解1)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及其工作原理。
3)讲解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和工具。
3.示范实践1)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及其工作原理。
2)学生观摩示范并模仿教师进行实践操作。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和指导,进行机械制造的实践操作。
包括使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加工、装配等。
5.总结归纳教师对本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2.布置作业,希望学生能够总结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
七、教学资源1.机械制造教材及PPT。
2.机械制造相关的实物展示。
八、课后作业1.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
2.研究一种新型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和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但实践环节时间较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下次可适当增加实践时间,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
2. 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分类和应用。
3. 熟悉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等制造工艺。
4. 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切削、磨削、钻孔等。
5. 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精度及其检测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概述: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
2.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分类和应用。
3. 制造工艺: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等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机械加工:切削、磨削、钻孔等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5. 机械零件加工质量与精度:加工质量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精度的分类、检测方法和误差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
2. 演示:展示金属材料的性能、制造工艺的操作过程和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
3. 实践: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室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视频:收集相关的制造工艺和机械加工的视频资料,用于演示和讲解。
4.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4.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2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机械制造概述(2课时)金属材料(2课时)制造工艺(4课时)机械加工(6课时)机械零件加工质量与精度(4课时)实践活动(10课时)期末复习与考试(4课时)七、实践活动:1.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或工厂,了解实际生产过程。
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和常用设备,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 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掌握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3. 引导学生认识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了解其性能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基本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熟练使用机械制造相关设备,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
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激发创新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明确,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概述: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常用设备及其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制造概述2. 金属切削加工:讲解车削、铣削、磨削等金属切削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2章 金属切削加工3. 特种加工:介绍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 教材章节:第3章 特种加工4. 零件加工质量:分析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因素,阐述提高加工质量的措施。
- 教材章节:第4章 零件加工质量5.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讲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6. 机械制造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 教材章节:第6章 机械制造实践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831003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831003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零件分析:根据给定的零件图,分析其结构、材料、精度要求等,确定加工方法。
2. 工艺规划:根据零件的结构和精度要求,规划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包括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等。
3. 设备选择:根据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合适的机床和辅助设备,并进行设备调整和试切削。
4. 加工实施:按照规划的工艺路线和设备调整,进行实际加工,记录加工过程和数据,分析加工质量。
5. 总结报告:整理加工过程中的数据和问题,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三、设计要求1. 确保零件加工精度符合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2. 合理规划加工工艺路线,减少加工时间和成本。
3.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保证加工效率。
4. 注重安全操作,遵守机床操作规程。
5. 注重环保和卫生,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四、设计步骤1. 准备阶段: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纸,了解机械制造基础的基本知识。
2. 零件分析:根据图纸,分析零件的结构、材料、精度要求等。
3. 工艺规划:根据零件的结构和精度要求,制定初步的加工工艺路线。
4. 设备选择和调整:根据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合适的机床和辅助设备,并进行设备调整和试切削。
5. 实际加工:按照规划的工艺路线和设备调整,进行实际加工。
6. 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加工过程中的数据和问题,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
7. 总结和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五、参考资料1.《机械制造基础》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
2. 相关机床操作手册及切削参数表。
3. 课程设计指导书及相关资料。
六、注意事项1. 确保人身安全,遵守机床操作规程。
2. 注意环保和卫生,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3. 注重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2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2一、课程背景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机械工程师所需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机械制造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的机械工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基础教育的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零件制造。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其特点;3.熟悉机械零件制造的流程和要点;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制造任务。
1.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的概念和分类–切削加工工艺–成形加工工艺–切割加工工艺–其他常见机械加工工艺2.机械零件制造–机械零件制造的流程–机械零件制造的要点–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介绍机械加工工艺及机械零件制造的相关知识;2.实验实践: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加工设备进行实践操作;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五、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制造基础教材(可自行选用)2.实验设备:数控机床、车床、铣床等常见机械加工设备六、教学评估1.平时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2.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综合考核;3.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其他要求1.学生需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2.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如安全操作、仪器使用等;3.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图纸阅读和绘图能力。
以上为机械制造基础教案2的大致内容和要求,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零件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的机械工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1. 引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机械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方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项目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设计和制造简单机械零件;•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相关机械加工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图和设计;•学生能够进行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机械制造问题。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和机械装配等方面的知识。
3.2 机械加工实践操作学生将进行机械加工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铣削、车削、钻削、刨削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悉不同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3.3 CAD绘图和设计学生将学习和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图和设计。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理解CAD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和二维绘图。
3.4 机械零件装配和调试学生将进行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实践,学习和掌握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和调试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理解机械零件的装配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装配调试的基本技能。
3.5 实际机械制造问题解决学生将面临一些实际机械制造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与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与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与数据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2.设计的题目与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通常定为:制定某一零件成批或者大批生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也可针对一组零件进行成组工艺与成组夹具设计。
2.1 设计应完成的内容:1)制定指定零件(或者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2)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与计算;3)确定毛坏制造方法及要紧表面的总余量;4)确定要紧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与技术要求;5)对要紧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6)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与要紧零件图;7)编写设计说明书。
2.2课程设计实例3.制定工艺规程步骤与方法1 .分析设计对象阅读零件图,熟悉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
分析时着重抓住要紧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与要紧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确定毛坯种类与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习惯。
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与夹紧点时有所根据。
查手册或者访问数据库,确定要紧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与公差。
如若对查表值或者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
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
2023年电大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概况《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中央电大数控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72, 4学分, 开设一学期。
先修课程为数学、机械制图, 后续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数控工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 冷热加工和热解决基本知识;具有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互相配合的知识;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加工的方法和常用机床的基本知识。
■课程重要内容金属材料及热解决的基本知识、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及检测、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教学特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广泛, 并且目前高校中还没有将这样多课程整合在一起的成型课程可供借鉴, 具体表现为:(1)学科内容的整合创新。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涉及的材料、公差测量、热解决、刀具与切削加工、工艺的多学科内容。
需要将各个相关学科的内容重新整合、贯通, 对学生的能力规定比较高, 存在原定的教学难度。
(2)各个学科内容互相独立有互相联系, 因此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保证学生达成教学规定、具有相应的能力, 需要认真、准时完毕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规定教学内容:介绍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涉及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大分类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这部分内容是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为后面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具体涉及以下内容:1.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铁碳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含碳量对铁碳含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合金相图的应用教学规定·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各状态的组织结构。
·掌握金属的强度、硬度、韧性, 并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机械性能的优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结构设计课程设
计
1. 课程设计简介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研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机械结构设计案例的解决。
2. 课程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
- 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
- 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机械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
- 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实际机械结构设计案例分析与解决
4. 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 研究和分析所给的实际机械结构设计案例
- 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结构设计原理,提出设计方案- 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 撰写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
5. 课程设计评估
本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设计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
-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设计计算和绘图的准确性
- 对设计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6. 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本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
- 机械结构设计教材
- 相关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手册
以上是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35调速器操纵手柄院别:机电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学号:同组人员:指导教师:日期:目录一、零件的主要技术条件分析 (2)二、确定毛坯及其尺寸 (2)1、零件生产类型 (2)2、毛坯的材料及制造方法 (2)3、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2)三、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3、制定工艺路线 (4)四、工序设计 (4)1、选择加工机床 (4)2、确定工序尺寸 (5)五、确定切削用量 (7)六、参考文献 (10)操纵手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零件的主要技术条件分析操纵手柄是种常见的传动件,长度大于直径,主要加工表面有面、孔、键槽、螺纹。
由图可知:孔Φ12、Φ16、Φ9、键槽以及相关的面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故在加工的过程中应选用合理的基准,确保加工精度。
由图分析,可选用右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出孔Φ12并保证一定的精度,再以孔Φ12为精基准,依次精加工右端面及其他结构。
最后再以精加工后的右端面和Φ24外表面为基准加工出孔Φ9、Φ16。
这符合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三原则,易于保证各结构之间的位置、精度误差,同时可以减少夹具类型及数量,减少成本。
二、确定毛坯及其尺寸 1、零件生产类型根据题意,确定零件为中批生产。
2、毛坯的材料及制造方法操纵手柄是种常见的传动件,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
零件材料采用45钢,由于零件成批生产,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也不复杂,在使用过程中不经常变动,只是起支撑作用,受到的冲击力不是很大,只是纵向上受到的压力比较大,并且该零件为中批生产,采用模锻成形生产方法提高生产率,提高零件精度。
3、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估算毛坯质量为1.5kg 最大直径为28mm,长度179mm 则N m =621085.74.1784.274-⨯⨯⨯⨯π=8.25kg S=Nf m m =1.81 属于3s 级零件表面粗糙度Ra>1.6,查[1]表5-9得单边余量在厚度方向为1.7-2.2mm,水平方向为1.7-2.2mm ,即锻件各外径的单面余量为1.7-2.2mm ,各轴向尺寸的单面余量也为1.7-2.2mm查表确定各表面机械加工总余量,确定毛坯尺寸,及偏差,填写下表 零件尺寸 单面加工余量偏差毛坯尺寸根据175mm 2.0.1.15.06.1+-179mm [1]表5-6、5-9Φ24mm 2.0mm.2.14.06.1+-Φ28mm [1]表5-7、5-9Φ18mm 2.0mm.2.14.06.1+-Φ22mm [1]表5-7、5-9Φ12mm 1.8mm.1.15.06.1+-Φ8.4 mm [1]表5-6、5-9Φ10mm 1.7mm.1.15.06.1+-Φ6.6 mm [1]表5-6、5-9M6 1.7.1.15.06.1+-Φ2.4键槽 16×8mm1.8.1.15.06.1+-12.4×4.4 [1]表5-6、5-9Φ9mm 1.7.2.14.06.1+-Φ5.6mm [1]表5-7、5-9Φ16mm 1.7.2.14.06.1+-Φ12.6 mm [1]表5-7、5-9三、加工工艺过程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车Φ24外圆面,车右端面,以右端面为工序基准、Φ24外圆为定位基准,车Φ18mm 、扩孔Φ12mm 、Φ10mm 并保证一定的精度。
精基准的选择: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等原则,以Φ10外圆为定位基准、孔Φ12为工序基准,半精车Φ24mm 、铣键槽16mm*8mm 及其它结构。
反过来再以以Φ24外圆为定位基准、孔Φ10mm 为工序基准精加工孔Φ12mm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175mm右端面,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未注,直接粗车2、Φ24mm公差等级IT10,表面粗糙度Ra=12.5,粗车,半精车3、Φ18mm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未注,直接粗车4、左端面8mm,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未注,粗铣5、D端面、螺纹台面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粗铣,半精铣6、Φ12孔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6.3,扩孔,铰孔7、Φ10孔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扩孔,铰孔8、键槽16mm×8mm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未注,粗铣9、M6螺纹孔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未注,丝锥攻螺纹10、Φ9孔公差等级IT13,表面粗糙度Ra=12.5,扩孔11、Φ16孔公差等级IT11,表面粗糙度Ra=6.3,扩孔,铰孔3、制定工艺路线工序Ⅰ:模锻工序Ⅱ:退火,消除内应力工序Ⅲ:车右端面,车Φ24外圆,以右端面为工序基准、Φ24外圆为定位基准车Φ18mm,倒角3×45°、4×45°工序Ⅳ:以Φ24外圆为定位基准,端面上下表面互为工序基准铣D端面到18mm,铣左端面到8mm,螺纹台面至15mm工序Ⅴ:以右端面为工序基准、Φ24外圆为定位基准,扩孔Φ12,以Φ24外圆为定位基准、孔Φ12为工序基准,扩孔Φ10工序Ⅵ:以Φ10外圆为定位基准、孔Φ12为工序基准,铣键槽至尺寸工序Ⅶ:以右端面为工序基准、Φ24外圆为定位基准,扩孔Φ9,再扩孔Φ16工序Ⅷ:倒角0.5×45°、1×45°,丝锥攻螺纹工序Ⅸ:去毛刺工序Ⅹ:终检,入库四、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机床:①工序Ⅰ:(选择依据,零件形状、大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等)工序Ⅰ:模锻工序Ⅱ:退火,消除内应力工序Ⅲ:粗车与半精车,零件要求表面粗糙度Ra=12.5 ,精度IT12即可,零件轮廓尺寸不大,选用车床C620-1工序Ⅳ:粗铣与半精铣即可达到精度要求,选用铣床X51工序Ⅴ:孔Φ12表面粗糙度为Ra=6.3,要求相对较高,需扩孔、铰孔,选用摇臂钻床Z35工序Ⅵ:键槽精度要求不高,选用铣床X51工序Ⅶ:孔技术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选用车床C620-1 工序Ⅷ:选用车床C620-1 工序Ⅸ:钳工去毛刺 工序Ⅹ:终检,入库 2、确定工序尺寸(1)确定各圆柱面的工序尺寸 加工表面 工序名称 工序双边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 右端面粗车4.0mm 175033.0-(IT11) Ra12.5 车Φ24外圆面 粗车2.5mm Φ25.5033.0-(IT13) Ra12.5 半精车1.5mm Φ24084.0-(IT10) Ra25 车Φ18外圆面 粗车 4.0mmΦ18027.0-(IT13)Ra12.5加工表面 工序名称 工序双边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 Φ12孔铰孔 0.2mm Φ027.0012+( IT8) Ra6.3 扩孔3.4mmΦ07.008.11( IT10)Ra12.5加工表面 工序名称工序双边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 Φ10孔扩孔 3.2mm 058.008.9+( IT10)Ra12.5 铰孔0.2mm036.0010+( IT19)Ra6.3键槽 16mm ×8mm 铣槽 3.6mm 16×8( IT12) Ra12.5加工表面工序名称 工序双边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 M6 扩孔 2.6mm Φ048.005+mmRa12.5 攻螺纹1mm M6 Ra6.3Φ9孔 扩孔 3.4 Φ2.009+ Ra6.3 Φ16孔粗铰孔 0.2 Φ12.0016+ Ra6.3 扩孔3.2Φ2.008.15+Ra12.5(2)轴向尺寸确定未注公差等级为IT14A0=68-35-16=17mm ES1=0.87-0+0.3=1.17mm EI1=0-0.16-0.3=-0.48mm未注公差等级为IT14A1=175-68-80=27mm ES1=1-0-0=1mmEI1=0-0.87-0.87=-1.74mm未注公差等级为IT14A1=14-8=6mm ES1=0.165-0=0.165mm EI1=-0.165-0.43-=0.595mm五、确定切削用量一、工序Ⅲ是粗车与半精车Φ24外圆,车Φ18倒角3×45°、4×45°。
查阅《机械加工实用技术手册》,选择YT5硬质合金刀片,车床为C620-1。
1、背吃刀量:粗车双边余量为2.5mm ,半精车双边余量为1.5mm ,背吃刀量为单边余量,故背吃刀量p a =(2.5+1.5)/2=2mm2、进给量:根据[1]表5-114,选择f=0.4mm/r 。
检验:查表[1]表5-55车床C620-1进给机构允许进给力ma xF =3530N ,[1]表5-123当钢料b σ=570-670Mpa p a ≤2mm f ≤0.53mm/r 进给力f F =630实际进给力f F =f kT F k f s F k λf r F k 0<max F 故进给量f=0.4mm/r 可用3、切削速度v :查表[1]表5-120,合金钢刀加工b σ=570-670Mpa 钢料,p a ≤3mm f ≤0.53mm/r 切削速度v=123m/min,修正速度v=v sv k tv k kTv k Tv k Mv k =123×0.8×0.65×0.81×1.15=59.6m/min n=(1000×v)/πd=677.9r/min 按C620-1选择n=760r/min 实际v=66.8m/min二、工序Ⅳ铣D 端面,左端面,螺纹台面。
选用X51铣床本工序选高速钢三面刃铣刀。
铣刀直径 d=80mm,宽度L=16mm,齿数Z=10。
钢料b σ=570-670Mpa ,铣削深度=p a 2mm,铣削宽度=e a 15mm1、每齿进给量z f :由 [1]表5-73查X51铣床功率为4.5kw ,根据表[1]表5-144,铣床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每齿进给量z f =0.04-0.06mm/z,取z f =0.05 mm/z2、背吃刀量:=p a 1.7mm3、切削速度:查[1]表2-17得 v C =43,v q =0.25,v x =0.1,v y =0.2,v u =0.3,v p =0.1,m=0.2T=120min, =p a 2mm, =e a 15mm, =z f 0.05mm/z,z=10,d=80mm, =v k 1.0mmv pvuve yvz xvp mqvv k za f a T d C =υ=29.6m/mindvn ⨯⨯=π1000=117.8r/min根据x51立式铣床主轴转速[1]表5-72选择n=125r/min=2.08r/s,则实际切削速度v=0.52m/s ,3、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Mz f ⨯z f z ⨯60=30mm/min ,根据[1]表5-73选=Mz f 30mm/min 工序Ⅴ:选用摇臂钻床Z35对零件进行扩孔、铰孔,刀具选用硬质合金直柄扩孔钻,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