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及干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LDL-C沉积是斑块进展,继而导致事件的重要病因
泡沫 细胞
脂纹
中间病变
粥样硬化
纤维 斑块

卒中 TIA
复杂病变/破裂

• •
心肌梗死I 心绞痛
• •
高血压 肾衰
内皮功能失调
从第一阶段 主要为脂质沉积 从第三阶段 从第四阶段 平滑肌细胞和 胶原 血栓形成 • 周围动脉病
Pepine CJ. Am J Cardiol. 1998;82:23S-27S.
血沉加快、血清酶(SGOT)增高及心电图变化。梗死面积大病情重时可
伴发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 心肌梗死病理临床联系: A、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 心肌坏死物及酸性代谢物剌激致。 B、SGOT增高 — 心肌细胞坏死释放 C、发热、白细胞升高 — 坏死物吸收入血,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梗死过程中的并发病变及后果: A、心力衰竭及休克:心肌梗死达40%可发生心源性休克。 B、心律紊乱:梗死累及传导系统。 C、心脏破裂:常见于透壁梗死,多位于左室前壁下1/3。 D、心室壁瘤形成:梗死区壁薄,在心室内压增高时局部膨出似瘤。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
舒血管 活性物质 内皮舒张因子(EDRF/NO )、 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 前列环素(PGI2 ) 内皮缩血管因子(EDCF)、内皮素( ET-1)、AngⅡ、 血栓素 A2 (TXA2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前列腺素 H(PGH2 ) Von Willlebrand 因子( vWF)、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 P 选择素(P-selectin)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王新;李春阳;苏立平;周阳【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尽管研究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炎性病变,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危险因素(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重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Atherosclerosi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although it is confirmed that atherosclerosis is one of inflammatory lesion of arterial wall,but the definite mechanism is still no very unclear so far.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familyhistory,hypercholesterolemia,smoking,hypertension,diabetes and obesity,etc.)ar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mphasis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o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25)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治疗;综述【作者】王新;李春阳;苏立平;周阳【作者单位】0100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0100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100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华校区基础医学实验室;0100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华校区基础医学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进展机制与临床干预(最全版)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进展机制与临床干预(最全版)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进展机制与临床干预(最全版)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快速进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早期AS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晚期AS斑块容易出现跳跃式阶段性生长,即从轻度损伤迅速发展为重度损伤到极高危状态,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

全面了解AS易损斑块的特征、快速进展机制及相关调控因素,早期识别并干预AS的发生、发展,有利于合理评估AS相关风险因素,早期阻断AS向晚期进展,进行精准医疗。

1易损斑块的概念和特征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临床恶性事件之一,易损斑块破裂是其主要病理机制(60%~80%)。

既往研究证实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通常占斑块总面积的30%~40%),还富含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及少量的平滑肌细胞[1]。

传统观点认为,轻-中度狭窄处易损斑块更危险。

近期研究发现,部分斑块"静态"评估时虽未处于高危状态,但能快速进展、迅速达到极高危状态。

因此,既往尸检研究构建的易损斑块特征在活体内是否适用,哪些易损斑块能破裂,且能导致临床事件?目前很多专家认为易损斑块概念应该包括"动态"快速进展的斑块[2]。

那么,"动态"易损斑块特征是什么?快速进展机制是什么?如何有效干预?阐明这些科学问题有利于弄清AS导致心肌梗死的机理,精准诊治高危斑块,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2 易损斑块形成的分子机制大量病理生理学研究证明,AS斑块破裂及稳定与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斑块侵蚀、微小钙化、细胞自噬、血管新生、斑块应力和血流剪切力等密切相关,但其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

2.1 微小RNA(micro RNA,miRNA)在过去十几年的研究中,miRNA在AS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作为一种非编码RNA,miRNA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近三年进展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近三年进展

1、炎症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因子、炎性 介质和氧化应激等炎症因素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促进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此外,炎症反应还可 促进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破裂,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对AS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有了新的认识。 研究发现,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巨噬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斑块中的浸润和活化导致炎症反应和血 栓形成,从而加速AS的发展。因此,针对炎症反应的靶向治疗成为防治AS的新策 略。
研究方法
然而,目前研究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存在 差异,可能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其次,当前研究多单个因素或信号通路,而动脉 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要求研究应更全面、系统。
主要成果与不足
主要成果与不足
近三年,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人员在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个层面揭示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此 外,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手段和治疗策略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2、动脉粥样硬化对炎症反应的 促进作用
2、动脉粥样硬化对炎症反应的促进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本身可促进炎症反应的进展。斑块内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 细胞可分泌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 等,进一步刺激炎症反应。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氧化应激也可促进炎症 反应,导致病情恶化。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 近三年进展
01 引言
03 研究方法 05 结论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4 主要成果与不足 06 参考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脂质和复合病变在动脉内膜和中膜的积聚,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

这一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脂质代谢异常、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对治疗药物的开发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脂质代谢、内皮功能、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关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本文还将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炎药物、抗氧化药物等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综述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异常、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等。

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当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时,过量的LDL会沉积在动脉内膜下,经过氧化修饰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早期事件。

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血栓、抗炎和维持血管稳态的作用。

内皮细胞损伤后,其功能会发生变化,促进单核细胞粘附、迁移和转化为巨噬细胞,进而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

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

内皮细胞损伤后,会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等,这些炎症因子会进一步促进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的聚集和活化,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活性氧(ROS)的产生过多。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实用 心 腩 肺 m 管 病 杂 志 2 0 1 7年 2月第 2 5卷第 2期
投 稿 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s y x n  ̄n e t

前 沿 进 展 ・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发 病 机 制 及 治 疗 的 研 究 进 展
王 新 ,李春 阳 , 苏立平 ,周 阳
( 2 ) :1— 4 .[ W W W . s y x n L n e t ] WA N G X,L I C Y,S U L P ,e t 1.P a r o g r e s s o n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J ] .P r a c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ZHOUn g o l i a Me d i c a l Un we si r  ̄ ,Ho h h o t 0 1 0 0 3 0, C h i n a
2 .D e p a r t m e n t o fN e u r o l o g y ,t h e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I o n er n Mo n g o l i a Me d i c a l U n i v e m i q,H o h h o t 0 1 0 0 3 0 ,C h i n a
3 .B a s i c M e d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X i n h u a B r a n c h ,B si a c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o h h o t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可增加血管壁压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年龄增长和男性性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等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高血压
年龄和性别
其他因素
吸烟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
02
脂质浸润是AS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涉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浸润和聚集。炎症反应在AS的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在AS的进展中,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可以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些因子的表达和调控机制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
氧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簇(ROS)和活性氮簇(RNS)的产生和清除失衡,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AS进展中,多种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过多的ROS和RNS,进而促进AS的进展。抗氧化治疗是AS防治的重要方向之一。
临床症状
检测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B型尿钠肽等,辅助诊断。
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影像学检查
采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并控制病情发展。
药物治疗
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措施进行干预。
定义
根据病变性质,动脉粥样硬化可分为动脉硬化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分类
定义与分类
动脉粥样硬化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性别差异

动脉粥样硬化亮点研究及疗法研究进展汇总

动脉粥样硬化亮点研究及疗法研究进展汇总

2023动脉粥样硬化亮点研究及疗法研究进展汇总•动脉粥样硬化概述•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疗法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目•研究前景展望•相关文献推荐录01动脉粥样硬化概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可导致动脉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和血管破裂。

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动脉粥样硬化可分为心外膜下冠状动脉、主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等类型。

定义与分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脂质浸润、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等环节。

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病理机制动脉粥样硬化在西方国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也逐渐增多。

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02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多个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肌梗死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

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和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03动脉粥样硬化疗法研究进展0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药物治疗01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02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进展1904年,德国莱比锡病理学家Marechand首次提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一词,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沿用至今。

AS发病率与致死率甚高,发病历程缓慢,治疗甚难。

因此,一直受到世界医学工作者关注和重视。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由于其病因复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缓慢,过去多是对其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进行研究) ,后来才逐步转向对动脉壁的有关细胞成分(内皮、平滑肌及单核/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這方面歾的研究发展迅速。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就己肯定胆固醇,尤其是LDL胆固醇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子。

80年代末,LDL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取得重大突破,LDL的氧化焂饰假说及炎症假说已被公认。

从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进行的众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认为,降低血LDL胆固醇水平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冠心病的死亡率。

这不仅在人群水平验证了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而且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AS慢性炎症学说,认为炎症反应贯穿AS病变全程,是对AS病变的新认识,使人们由重视斑块大小衍为重视斑块性质。

1976年, Rusell提出损伤——反应学说,他认为各种危险因子(血压变化、血糖波动、过度紧张、抑郁、高血脂等)造成动脉内膜损伤,为AS始动阶段,渐渐斑块形成致血管狭窄而致供血之远端缺血。

该理论强调冠心病发病与斑块大小有关,因此临床上按斑块大小来确定病变严重性。

1989年,Muller研究证明斑块稳定性是急性冠状动脉病变主因。

提出“斑块稳定”一词,并提出AS斑块由寂静向不稳定、易破原因为:(1)危险因子在破裂部位致炎症反应。

(2)1995年,shah 证明巨噬细胞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溶解细胞外基质,致斑块破裂。

因此,对AS发病由重视斑块大小到注重“斑块稳定性”是近年来的重大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应和细胞凋亡等过程。
氧化应激与自由基损伤
要点一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 化的一种状态。在AS中,氧化应激可以促进脂质过氧 化、蛋白质氧化和DNA损伤。这些氧化产物进一步促 进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促进AS的发展。
要点二
自由基损伤
自由基是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具有很高的 化学活性。在AS中,自由基可以攻击细胞膜、DNA和 蛋白质,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自由基的产生 和清除失衡在AS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在AS 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斑块 的形成和发展。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和T淋 巴细胞在血管壁中聚集,分泌多种炎症因子 和化学物质,进一步促进脂质沉积和斑块形 成。
免疫应答
AS的发病过程中也涉及免疫应答。免疫细 胞如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通过识别和清除 外来物质(如脂质和受损细胞),参与AS 的发病。同时,免疫应答也可以促进炎症反
血栓形成
斑块破裂后,暴露出的内膜会引发凝血反应,形成血栓,进 一步阻塞血管。
血管重构与动脉硬化进展
血管重构
为了适应血液流量的变化,血管会经历 重构过程,包括血管腔的扩大和血管壁 的增厚。
VS
动脉硬化进展
在AS的发展过程中,血管重构会导致动 脉硬化的进一步进展,使得血管壁更加厚 重且弹性下降。
06
详细描述
预防和干预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积极控制高血压和高 血脂等慢性疾病;对于家族中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 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 疗。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及干预治疗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及干预治疗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及干预治疗进展2010年07月29日18:42来源:好医生网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对易损斑块以及易损患者(vulnerable patients)的早期准确识别以及积极干预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上,诊断多采用血清学指标以及无创性诊断技术如多层CT、体表超声、内皮功能的检测等。

二级预防上主要集中在易损斑块以及易损患者的识别和治疗上。

1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1.1 易损斑块、易损患者的概念“易损斑块”已经成为不稳定斑块的较为严格的术语。

所谓易损斑块是指易于形成血栓或可能迅速进展为罪犯病变的斑块[1]。

“高危斑块”、“危险斑块”和“不稳定斑块”是可以接受但不推荐的术语。

“软斑块”、“无钙化斑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IV型斑块”是不能接受的术语,建议不再采用。

虽然缺乏心血管事件的前瞻性研究证据,但研究者通过对罪犯斑块的回顾性病理学分析,仍然发现了易损斑块的多种病理类型:(1)易于破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脂核增大、纤维帽变薄、巨噬细胞浸润;(2)已破裂或愈合中的易损斑块:表现为血栓形成和早期机化以及管腔的部分阻塞;(3)易于糜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内皮功能严重不良、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和蛋白聚糖基质增多以及斑块表面的血小板聚集;(4)已糜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第3型的特征以及非阻塞性斑块表面的纤维蛋白性血栓;(5)斑块内出血的易损斑块:表现为完整的纤维帽、继发于血管再生或血管滋养管渗血的斑块内出血;(6)伴有钙化结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斑块内的钙化结节突入管腔;(7)严重狭窄的易损斑块:表现为管腔偏心、严重钙化和包含陈旧性血栓的慢性狭窄斑块。

研究发现易损斑块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为:“发炎的”薄帽的纤维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 TCFA),约占60%~70%。

另外30%~40%为蛋白多糖丰富的糜烂斑块,多发生于年轻女性。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被认为是与血管内膜的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这篇文章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探讨。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1.1. 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发机制主要和血管内膜的慢性炎症有关,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血管功能异常。

在病理生理上,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的参与。

1.2.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氧化应激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细胞反应,例如细胞的黏附、血小板聚集以及血脂代谢的异常等。

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3. 脂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正常情况下,LDL会被肝脏摄取并转化为胆汁酸,但当LDL水平异常升高时,就会导致其在血管内壁上沉积,进而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一系列的细胞反应,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降脂药、降压药、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等。

目前,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酯转移酶抑制剂、泛素脂酸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药物都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清脂质水平、控制血压和减少血小板聚集等。

此外,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也可以配合使用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2.2.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重、戒烟、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心脏搭桥或者动脉血管成形术等,这些手术都能够切除或者修复血管狭窄部位,使血管再次通畅。

2.3. 综合治疗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患者,综合治疗可能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HMGCoA还原 酶 是 脂 类 合 成 的 限 速 酶。 目 前 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就是通过抑制 HMG CoA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与此相似,AMP激 活的蛋白激酶(AMPK)可以通过磷酸化修饰来降低 HMGCoA还 原 酶 的 活 性,减 少 脂 蛋 白 生 成,降 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8年 4月 第 35卷 第 2期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引起人类死亡的头号疾病杀 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其中常见 的一种血管病变,人类对它的研究由最初的血脂变化 逐步发展到管壁细胞学、免疫反应、代谢综合征等多 个方面。本文就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分 子机制以及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18·
InternationalJournalofPharmaceuticalResearch 2008Apr;35(2)
前,以此为靶点的 TF抑制剂———rTFPI已经出现, TF作为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切入 点也有相当诱人的前景 。 [14]
4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氮合酶 在 AS的早期,炎性刺激因素导致内皮功能异
Abstract:Recentreportsaboutcholesterol,inflammation,oxidativestress,immunomodulation,throm bosis,diabetesandmetabolism syndromerelatedtothemechanism ofatherosclerosiswerereviewedin thisarticle.ThepotentialtherapeutictargetssuchasacylcoenzymeA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high densitylipoprotein,lectinlike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 tissuefactor,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ofatherosclerosiswerealsodiscussed.Theaimis toofferaliteraturesupportfordiagnosis,therapyofatherosclerosisandpharmaprojects. Keywords:atherosclerosis;molecularmechanism ofaction;drugtherapy

(完整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完整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仍不能全面解释,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学说,脂代谢紊乱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壁面切应力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1、脂质代谢紊乱学说高血脂作为AS的始动因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

在高血脂状态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携带大量胆固醇的LDL-C 在血管内膜沉积,并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携带胆固醇进入细胞内。

同时血液中及血管内膜下低密度脂蛋白(LDL)经过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其对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如: CD36,SR-A,LOX1)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导致Ox-LDL 被迅速捕捉并被吞噬。

然而Ox-LDL 对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毒害作用,可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快速激活增殖聚集退化,然后凋亡为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的大量聚集便形成了As 的脂质斑块。

此外,Ox-LDL 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LOX1 结合导致细胞内信号紊乱并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Ox-LDL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断增殖并向外迁移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

从脂代谢紊乱学说的病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

同时对于AS 动物模型的诱导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促使脂代谢紊乱。

2、内皮损伤学说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内膜是调节组织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屏障。

由于多种因素(如: 机械性,免疫性,LDL,病毒等)刺激内皮细胞使其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其发生功能紊乱与剥落,进而改变内膜的完整性与通透性。

血液中的脂质会大量沉积于受损内膜处,促使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并大量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不断累积便形成脂肪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9-04-17T15:21:04.1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2期作者:巩祥文[导读]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人民医院 323600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血管内皮粘附因子的发病机制已被认识。

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他汀类药物和ASI的确切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治疗;药物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在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有脂质沉着,其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久同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增生,使内膜增厚,形成黄色或灰黄色状如粥样物质的斑块。

AS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已成为各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基本病灶。

AS最常累及心脏、大脑和肾脏,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高度相关。

AS是各种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与颅内动脉瘤和慢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大脑血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颅脑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恢复。

动脉粥样硬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在动脉内膜上出现结缔组织脂滴的黄色条纹。

第二阶段:随着脂质(磷脂、脂蛋白、胆固醇)的积累,条纹变大变软,形成斑块。

III期:斑块表面纤维改变,呈灰白色或珍珠白色,内膜内部肿胀增厚,且内部蛋白常含有胆固醇结晶,斑块向中间发展。

第四阶段:斑块表面受损脱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钙盐沉积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器官缺血和功能障碍。

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动脉壁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是目前公认的AS的起始因子,其基本过程如下:血管内皮细胞在受到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一定因素的损伤后,功能发生改变,通透性增加。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血管病变,它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分子机制,并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策略以及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分子机制1.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基本过程之一。

当体内自由基数量过多或者抗氧化系统功能出现异常时,细胞无法清除自由基,导致氧化损伤加剧。

这些自由基会对细胞壁结构造成直接损害,并促使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ox-LDL可被摄取并在血管壁内积聚,从而诱导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2.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或受刺激时,会分泌多种炎性因子,如细胞间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等,吸引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并逐渐转化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会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内皮细胞发生功能异常,加速斑块的形成。

3. 脂质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高水平的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会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并促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进而加速斑块的形成。

此外,一些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增加。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策略之一。

其中,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其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降低血浆LDL-C浓度,并通过其他机制减少氧化和炎症反应从而阻断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如PCSK9抑制剂和中性粒细胞减数离子器4(NLRP4)激活剂等也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及干预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及干预措施
活性氧
活性氧可以在体内产生并攻击细胞成分,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它们还可以促 进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抗氧化系统
抗氧化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剂(如 维生素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等)。它们可以清除活性氧和其他氧化物,保护 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改变生活方式
01
02
03
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 样硬化的风险,限酒可以 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增加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壁的 压力,有助于预防动脉粥 样硬化的发生。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控制体重可以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 展。
饮食调理
低脂饮食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 醇的摄入,多吃蔬菜、 水果、全谷类等低脂肪 、高纤维的食物。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危害及干预措施
汇报人: 2023-11-19
目录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 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血脂异常
胆固醇
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时,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内壁, 形成斑块,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甘油三酯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吸烟
吸烟会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如 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 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高血压
高血压会使血管承受较大的压力,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 损,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葡萄 糖代谢异常,使内皮细胞受损,进 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对其发生机制已有较新的认识,血管内皮勤附因子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而,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确切作用得到充分证实。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治疗;药物【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011-02【Abstract】Atherosclerosis is a major disease that endangers human health.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there i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its occurrence,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has become a new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anti atherosclerosis side, the exact role of statins and ACEI is fully confirme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The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drug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Atherosclerosis; Mechanism; Treatment; Drug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可累及全身的各个器官,已成为多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基础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综述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LI Mei ZHAO Xue-qin WANG Tong-zhao WANG Lei*(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China)Atherosclerosis;Pathogenesis;Treatment;Research progress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对其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直到1990年Ross才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種炎症性疾病”,并且各种炎症细胞及炎性因子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内皮的损伤、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损伤、遗传、物理化学损伤,多种复杂因素网络交叉作用于血管壁,最终导致血管壁慢性炎症的发生,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1.1 内皮细胞的损伤各种危险因素都可能损伤血管的内皮,内皮细胞一旦损伤或过度凋亡,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强,低密度脂蛋白(LDL)随即渗入并积聚在内皮下,被脂氧合酶及反应性氧集团氧化成氧化的高密度脂蛋白(OX-LDL),由于LDL的氧化修饰触发内皮细胞释放细胞间粘附分子、巨噬细胞趋化因子,使单核细胞穿过血管内膜募集到被修饰的LDL,分化为巨噬细胞,利用清道夫受体SR-A1和CD36,巨噬细胞吞噬更多的LDL,进而发育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或坏死,吸引更多的巨噬细胞前来吞噬清除,从而形成更大的斑块,与此同时,坏死的泡沫细胞释放大量的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

大量的炎性因子增强临近细胞对凋亡小体的吞饮,进而达到激活临近细胞的目的,LDL的氧化产物本身就是潜在的促炎症因子,OX-LDL还可以进一步刺激产生许多促炎症细胞因子,以上反应可以产生级联放大的效应,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及干预治疗进展2010年07月29日18:42来源:好医生网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对易损斑块以及易损患者(vulnerable patients)的早期准确识别以及积极干预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上,诊断多采用血清学指标以及无创性诊断技术如多层CT、体表超声、内皮功能的检测等。

二级预防上主要集中在易损斑块以及易损患者的识别和治疗上。

1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1.1 易损斑块、易损患者的概念“易损斑块”已经成为不稳定斑块的较为严格的术语。

所谓易损斑块是指易于形成血栓或可能迅速进展为罪犯病变的斑块[1]。

“高危斑块”、“危险斑块”和“不稳定斑块”是可以接受但不推荐的术语。

“软斑块”、“无钙化斑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IV型斑块”是不能接受的术语,建议不再采用。

虽然缺乏心血管事件的前瞻性研究证据,但研究者通过对罪犯斑块的回顾性病理学分析,仍然发现了易损斑块的多种病理类型:(1)易于破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脂核增大、纤维帽变薄、巨噬细胞浸润;(2)已破裂或愈合中的易损斑块:表现为血栓形成和早期机化以及管腔的部分阻塞;(3)易于糜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内皮功能严重不良、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和蛋白聚糖基质增多以及斑块表面的血小板聚集;(4)已糜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第3型的特征以及非阻塞性斑块表面的纤维蛋白性血栓;(5)斑块内出血的易损斑块:表现为完整的纤维帽、继发于血管再生或血管滋养管渗血的斑块内出血;(6)伴有钙化结节的易损斑块:表现为斑块内的钙化结节突入管腔;(7)严重狭窄的易损斑块:表现为管腔偏心、严重钙化和包含陈旧性血栓的慢性狭窄斑块。

研究发现易损斑块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为:“发炎的”薄帽的纤维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 TCFA),约占60%~70%。

另外30%~40%为蛋白多糖丰富的糜烂斑块,多发生于年轻女性。

目前,大部分的诊断技术主要用于检测TCFA,而尚缺乏糜烂斑块的识别手段,因此,这些诊断技术在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方面尚显不足。

同时,由于并非所有的TCFA 都发生破裂,并且发生破裂的斑块并非都可以导致心血管事件,因此,这又限制了诊断技术的特异性。

这提示,单纯根据易损斑块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还必须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斑块破裂的部位、大小和数量、冠脉痉挛、血液高凝状态(易损血液)、侧枝循环、心肌损伤程度(易损心肌)等。

因此,晚近学者们提出根据三个易损——易损斑块、易损血液和易损心肌预测易损患者。

易损患者定义为 1 年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心脏性猝死的危险≥5%。

所以,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及时发现易损患者并采取系统和局部的治疗。

由于易损斑块是易损患者的根本,所以识别易损患者应首先识别易损斑块。

1.2 AS是一个弥漫性病变还是局灶性病变AS 是一个弥漫性病变还是局灶性病变?假如AS 是个弥漫性病变,那么同一患者可能会同时存在多个易损斑块,或者在炎症刺激的情况下短期内可能出现多个易损斑块,治疗的重点应进行全身性治疗而不是仅仅针对个别斑块的局灶性处理。

AS 尸体解剖亦发现同一患者的多个血管床存在斑块,同时血清学检测也发现患者全身存在着较强的炎症反应。

最近的研究也显示,在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中存在着>1 个易损或已破裂斑块。

这些均提示斑块易损性可能是一种累及多血管、多病灶的系统性疾病。

然而,同样有证据表明,局灶性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了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心脏介入治疗学专家发现ACS 主要是由于局部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所致。

Kolodgie 等研究发现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虽然存在较为广泛的粥样硬化病变,但每个心脏上仅有 1.3±1.4 个TCFA。

所以高危的TCFA 往往是孤立的,虽然有时存在一个以上的易损斑块,通常较为集中在某一血管段。

TCFA 常见于冠脉的近心段,主要是由于近心段的血流剪切力较小,易于形成易损斑块。

以上的证据表明,AS 是一个以局部突出表现为主的全身系统性疾病,TCFA 是导致ACS 罪犯病变的核心。

因此,对局部易损斑块的早期准确诊断以及积极性干预,对于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3 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随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

近年来国外学者主要应用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以及球囊损伤血管内皮+高胆固醇饲养+野生型p53 基因转染的新西兰兔作为易损斑块动物模型进行易损斑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是AS的核心因素。

1.3.1 炎症与斑块易损性通过对ACS 病人的尸检中发现冠状动脉斑块中存在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其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是破裂斑块中细胞的主要成分。

斑块的纤维帽中侵入的巨噬细胞越多,斑块就越脆弱,这与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降解细胞外基质导致纤维帽变薄有关。

在斑块破裂过程中,巨噬细胞、VSMC 及内皮细胞上有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IFNγ等的分泌及细胞黏附分子CAM-1、VCAM-1、P-选择素、E-选择素、NF-κB、CD40L-CD40 等的表达。

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同时发现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表达的CD11b/CD18 整合素受体增高,而中性粒细胞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明显降低。

最近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等分泌的趋化因子MCP-1(CCL2/CCR2)、RANTES(CCL5 /CCR5 ) 和Fractalkine (CX3CL1/CX3CR1) 与TCFA 的形成关系密切。

1.3.2 LDL 和oxLDL 与斑块易损性LDL 与AS 的形成和发展高度相关。

oxLDL 是LDL 超氧阴离子、金属离子或其他致氧化因子作用形成的,在AS 斑块的形成和易损中起有重要作用[29]。

Holvoet 和Toshima 等发现oxLDL 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关系密切,可作为AS 病情的标志物。

进一步研究显示,oxLDL 可促进AS 过程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与炎性因子C-RP、IL-6 及TNFα的表达高度相关。

我们利用野生型p53 基因转染的新西兰兔建立了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研究氧化应激与斑块破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oxLDL 在斑块破裂前已经升高,说明oxLD 与斑块易损性关系密切,可作为斑块易损性的一项标志物。

斑块破裂后,oxLDL 水平明显升高,这与斑块破裂后,脂质核成分大量释放入血,激发了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1.3.3 细胞凋亡与斑块易损性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参与了AS 斑块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斑块中已检测出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 等的表达产物。

Kolodgie 等利用poE-/- 小鼠研究发现细胞凋亡是猝死小鼠破裂斑块中突出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Zadelaar 等在ApoE-/- 鼠中转染Fas 配体,结果发现基因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和斑块破裂数明显增加,斑块纤维帽中细胞凋亡数是为转染组的3 倍。

本实验室通过转染p53基因诱发斑块破裂,TUNEL 检测发现破裂的斑块中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并且发现当斑块中侵入较多的巨噬细胞时,VSMC 凋亡增加,分泌的胶原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纤维帽变薄,这可能与巨噬细胞分泌IL-1、TNFα等细胞因子促进凋亡的发生有关。

1.3.4 斑块所受的应力和血流剪切力与斑块易损性斑块的破裂与斑块所受的外力关系密切。

Cheng 等通过尸检研究发现,斑块破裂区与应力集中区高度相关,从而认为周向应力对斑块的破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Loree 等发现当细胞外脂质池超过管周45%时,在纤维帽上形成一个应力集中区,若此区域胶原含量减少且富含巨噬细胞时纤维帽极易破裂。

此外,斑块纤维帽的厚度与周向应力密切相关,纤维帽越薄,周向应力越易集中在斑块的肩部,而“肩部”是斑块破裂的好发区域。

研究发现,斑块的形成与斑块所受的剪切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剪切力降低可导致脂质沉积和TCFA的形成。

高血压时血流剪切力增加,可促使斑块破裂。

湍流时压力的波动和冠脉痉挛对斑块的挤压作用也不容忽视。

1.3.5 新生血管与斑块的易损性Moreno 等研究发现在人的主动脉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密度随着斑块中炎症反应、斑块内出血以及TCFA 的增加而增加,认为新生血管与TCFA 的形成与破裂关系密切。

Kolodgie 等发现在猝死患者冠脉的破裂斑块脂质核中存在斑块内出血,认为出血为新生血管破裂所至。

斑块内出血后导致红细胞增加,红细胞膜富含胆固醇,斑块内出血后红细胞释放脂质,可使斑块内脂质增多。

红细胞的脂质氧化物和铁催化的反应产物是强力的炎性细胞化学趋化物,可导致巨噬细胞聚集,诱发炎症反应。

同时,AS 患者的红细胞膜对氧化反应较正常人更为敏感,这可能与红细胞分解后经氧化修饰等反应产生的HbLDL、血红素、氧化磷脂、游离铁等物质有关,以上因素促进脂质的沉积和TCFA的形成和破裂。

1.3.6 血管重构与斑块易损性病理检查发现ACS 多发生于冠脉病变较为严重处,但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斑块破裂多发生于冠脉轻中度狭窄的血管中,原因是存在血管的重构现象。

Losoodo 等提出正性重构(positiveremodeling)是指随着斑块负荷的增加,管腔发生代偿性扩张。

病理学及IVUS 研究发现血管正性重构不仅仅是血管面积代偿性扩张的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而且与斑块的易损性关系密切。

Pasterkamp 等将血管的扩张性重构形容为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看似能够减少管腔狭窄程度,实则与临床预后无益。

Varnava 等病理学研究发现正性重构斑块具有易损斑块的特征即较大的脂质核和较多的巨噬细胞浸润,破裂斑块多发生于具有较大的血管外膜面积的正性重构部位,并且偏心的脂质性斑块最为常见。

Fussl 等应用IVUS 研究发现,与纤维性斑块和钙化性斑块相比,软斑块的重构指数明显增大,具有显著性差异,软斑块主要表现为正性重构,而前两者为主要表现为负性重构。

Birgelen 等用IVUS 比较ACS 患者同一血管段中的破裂与非破裂斑块,发现前者具有较大的偏心性,血管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

Gyongyosi 等发现血管的正性重构是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独立指标。

1.4 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标志物随着血清中越来越多的炎性因子的发现,通过检测血清中敏感炎性标志物预测斑块的易损性成为可能。

1.4.1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sC-RP 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ACS的炎性标记物。

hsC-RP 具有独立的预测能力,与其他心肌损伤指标如肌酸磷酸激酶(CK)或肌钙蛋白(TnT、TnI)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估测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