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通信干扰问题的探索
浅谈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超短波通信抗干扰措施
浅谈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超短波通信抗干扰措施随着电磁环境的逐渐复杂化,超短波通信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干扰挑战。
为保障通信质量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抗干扰措施。
本篇论文将从通信干扰的分类、超短波通信干扰的特点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对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的超短波通信抗干扰措施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通信干扰的分类广义上的通信干扰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种。
自然干扰包括雷电、电离层扰动等等,而人为干扰则包括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故障电流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超短波通信干扰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超短波通信干扰分类如下:1、人为干扰人为干扰是指由于技术和设备的不规范使用,以及新闻、舆论、情报等各种原因产生的非电磁环境因素干扰。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电子设备的强电磁场干扰;(2)电子故障的强电磁干扰;(3)不规范的电子设备安装或使用,如距离太近等。
2、自然干扰自然干扰是指以大气环境为主要的干扰因素。
主要行为有:(1)电离层扰动;(2)闪电干扰;(3)电磁波干扰。
在实际使用中,应当考虑到不同干扰因素对超短波通信的影响,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超短波通信干扰特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超短波通信面临许多干扰特点,具体如下:1、频谱多样性由于不同干扰源对超短波频段的影响不同,因此产生的干扰频谱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要求在设计超短波通信系统时,应考虑到不同频段之间的交叉影响,从而保证整个频段的抗干扰性能。
2、无规律性不同干扰源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产生干扰,并且在波动强弱方面极为不规律,这给抗干扰措施的制定带来了困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防干扰策略。
3、时变性超短波通信干扰不仅频谱多样,而且在不同时刻上产生的干扰也是不同的。
例如,干扰在日间可能会较为强烈,夜间则会比较弱。
因此,在设计抗干扰策略时,应时刻关注不同时间段对超短波通信的影响,及时制订应对策略。
无人机通信链路抗干扰手段探析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地 面站 产 生 电磁 辐 射 基 于 以 下 两 个 原 因 :(1)传 统 的
应 答 式 测 距 要 求 地 面 站 进 行 电 磁 辐 射 ;(2)即 便 采 用 无 源
1 无 人 机 通 信 链 路 模 型
定 位 技 术 .定 位 时 不 再 产 生 辐 射 .但 在 大 多 数 场 合 .无 人 机
以及 其 他 作 战 系 统 间 的 对 抗 。在 可 以预 见 的 将 来 ,各 种 类 任 务 机 和 任 务 机 群 内 等几 个 通 信 链 路 。【 ]
型 的 无 人 机会 广 泛 运 用 于 作 战 .而 无 人 飞 机 的 工 作 离 不 开
GPS导 航 和 无线 遥 测 遥 控 系 统 ,而 GPS导航 和 无 线 遥 测 遥 2 无 人 机 通 信 链 路 面 临 的 干 扰
测 控 站 。 图 1给 出了 一 种 基 于 分 层 结 构 的 UAV 通 信 中 继 抗 环 境 中 ,无 人 机 不 可 避 免 的 面 临 着各 种 强 电磁 干 扰 ,而 这
链 路 模 型 。
些 干 扰 主 要 包 括 以下 两个 方 面 :
2.1 对 遥 测遥 控 信 号 的 干 扰
子 对 抗 中 重头 戏 的通 信 对 抗 也 愈 来 愈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一 些 重 信 链 路 主 要 包 括 :卫 星 与 地 面 控 制 站 、卫 星与 中 继 机 、高 空
要 领 域 如 ;侦 察 和 反 侦 察 .导 航 (GPS)对 抗 、遥 控 遥 测 对 抗 中 继 平 台 与 地 面 控 制 站 、高 空 中 继 平 台 与 中 继机 、中继 机 与
控 系 统 又 离 不 开 通 信 系统 。所 以研 究 无 人 机 的 通 信 抗 干 扰
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无人机作战应用探讨
样 战 术 战 法 的创 新 应 用 也 是 应 对 复 杂 电磁 环 境 的
有效 手段 。结合 无人 机 系统属 性特 征 来分 析复 杂 电
磁环境下无 ^ 机j ; h 彳 亍 作战任务的方式方法意义重大。
自然电磁源如雷电、静 电等也不 同程度影响着战场
电磁环 境 。研 究 战场 复杂 电磁环 境对无 人机 系统 的
J u n e 2 0 1 3 V o 1 . 4 4 No . 2( s e r i a l No . 1 5 2 )
航 空 电 子 技 术
A VI O NI CS T E C H NO L O G Y
影 响首先 要从干 扰源 入手 。干扰 源可 分 为有意 干扰 源和 无意干 扰源 两种 ,在 实际 作战 中,其主要 干扰
A bs t r a c t : Co mp l e x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e nv i r o n me n t f r o m w a r f ie l d i s a n a l y z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a n d a l l s o r t s of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i n t e r f e r e t o UAV i n 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i s e x p l a i n e d , .I d i o g r a p h i c wa y s a n d me a n s a b o u t Ca mpa i g n Ap pl i c a t i o n a r e g i v e n, a s a r e s u l t t he a b i l i t y o f c a mp a i g n a nd s u r v i v a l i n b a t t l e ie f l d s wi l l b e i mp r o v e d.
复杂环境下无人机控制技术
复杂环境下无人机控制技术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和军事等。
无人机的出现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增加了人类在特定领域的可控性。
然而,由于复杂环境的存在,无人机的控制技术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复杂环境下无人机控制技术方面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二、复杂环境对无人机控制技术的影响复杂环境对无人机的控制技术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气象环境因素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遭遇到大气环境的影响。
例如,风速、温度和气压等因素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
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无人机的姿态稳定性退化、能量消耗量的增加以及飞行器的可靠性下降。
因此,在复杂气象环境下的针对性控制算法研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地形和障碍物因素地形和障碍物的因素是无人机控制技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障碍物会使无人机产生避障问题,如何解决避障问题成为了研究方向之一。
同时,地形因素也对导航和姿态控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电磁环境因素电磁环境因素是无人机控制技术必须关注的因素之一。
无人机可能会遭遇到信号干扰和故障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无人机的控制性能。
如何解决电磁环境干扰问题是无人机控制技术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1.气象环境因素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气象环境的影响,可以使用一些针对性的控制算法,例如反向风预测和动态调整等。
通过这种算法,无人机可以根据气象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姿态稳定性和能量消耗等方面的问题。
2.地形和障碍物因素的解决方案地形和障碍物因素是无人机控制技术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非线性控制系统、三维视觉感知等技术实现无人机避免障碍物的控制。
非线性控制系统可以保证飞行安全性和有效的导航性能,而三维视觉感知可以在有障碍物的场景中以更高的精度确定无人机的飞行路径。
3.电磁环境因素的解决方案电磁环境因素是无人机控制技术中也十分重要的问题。
小型无人机通信干扰系统的研究
小型无人机通信干扰系统的研究小型无人机通信干扰系统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日益增多的小型无人机造成的通信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分析了小型无人机对通信的干扰机理,发现其主要是通过频率干扰、信号干扰和电磁辐射干扰等方式对周围通信设备造成影响。
随后通过实验设计,测量了不同类型的小型无人机对通信干扰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其对信号质量、传输速率和距离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小型无人机通信干扰的解决方法,包括信号频率优化、抗干扰信号处理、电磁辐射屏蔽等方案。
关键词:小型无人机;通信干扰;频率干扰;信号干扰;电磁辐射干扰;解决方案1.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无人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虽然小型无人机在军事、民用和商业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但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通信干扰,即小型无人机对周围通信设备造成的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表现为频率干扰、信号干扰和电磁辐射干扰等形式,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和通信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小型无人机通信干扰问题,需要对其干扰机理和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小型无人机对通信设备的干扰机理和影响程度,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干扰机理分析2.1 频率干扰频率干扰是指小型无人机对通信设备使用的频率进行干扰。
通常情况下,小型无人机所使用的频率与通信设备使用的频率相近,因此容易对其产生影响。
例如,在使用航拍无人机进行拍摄时,其所占用的频率会与周围的通信设备发生冲突,从而导致通信的中断或质量下降。
2.2 信号干扰信号干扰是指小型无人机对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产生的影响。
例如,在使用定位设备时,小型无人机的电磁辐射会对其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下降或完全无法定位。
2.3 电磁辐射干扰电磁辐射干扰是指小型无人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通信设备的影响。
由于小型无人机的轻便特性,其所搭载的电子、电路和电池等设备往往设计得精简简洁,导致其产生的电磁辐射较为明显。
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通信系统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通信系统问题.txt 1.1强电磁干扰制约通信系统的稳定局部战争表明,谁能破坏对方的电磁频谱使用权,保护己方的通信电子设备正常运行,谁就拥有制空权、制海权乃至战争的主动权。
因此,制电磁权已成为现代战争交战双方争夺的“制高点”。
在制电磁权的作战中,最重要的行动就是电磁干扰。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手电磁干扰呈现干扰方式增多、干扰范围扩大、干扰强度增大、干扰速度加快等特点。
对手电磁干扰威力的急剧增大,使我防空兵通信系统反干扰难度加大,我防空兵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2多样化电磁摧毁手段导致生存困难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作战,对手采取各种手段对我通信系统实施摧毁性攻击或永久瘫痪性破坏。
其主要威胁:1)精确制导武器。
未来战场,对手大量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是对我防空兵通信设施实施火力摧毁的主要威胁。
2)高功率电磁脉冲武器。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的高功率电磁脉冲武器,是比现有电子干扰机有效功率大得多的武器,可在高空爆炸并产生强大的脉冲功率,能将作战对手各类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烧毁、线路烧断、焊接点熔化、计算机储存的信息抹掉,并且其攻击目标不仅是某种电子设备,其破坏的已是一定区域内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
3)计算机病毒。
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把计算机病毒通过各种途径注入对方的计算机系统,干扰、破坏、瘫痪对方的信息系统,使其无法正常发挥效能。
在这种情况下,我防空兵通信自身生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1.3复杂电磁环境对我防空兵通信人员的影响在信息化条件下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不仅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发挥,而且对人员的作战能力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对人员心理有明显的影响。
在对手多样化的攻击手段下,由于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人员普遍会产生担忧、不安等恐惧心理,使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精力难以集中,反应不够敏捷,不能准确判断识别信息。
其次,对人员生理有很大的影响。
快速的作战和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一些生理机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对敌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无人机抗干扰控制技术研究
无人机抗干扰控制技术研究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技术与应用越来越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空、农业等多个领域,然而,无人机飞行中的干扰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
当前无人机技术研究中,抗干扰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一、干扰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干扰是指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阻碍、干扰和干扰。
无人机如能够有效抵御干扰,将极大地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电磁干扰对无人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电磁信号是必要的,如导航、控制等,而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包括雷达干扰、通信干扰、电源噪声等,这些干扰源会导致无人机的电磁信号出现丢失、变形等情况,从而影响无人机的导航和控制。
其次,气动干扰也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气动干扰是指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气流干扰,如气流涡、颠簸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性。
再次,磁干扰也是无人机抗干扰控制技术中的难题。
地球正南北极附近的磁场强度很弱,有可能会对无人机的磁力计造成干扰,从而影响飞行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此外,光学干扰、地形干扰等也是无人机飞行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无人机抗干扰控制技术研究现状针对上述干扰问题,国内外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电磁干扰抵御无人机电磁干扰主要来自雷达、通信、电源等方面。
目前,针对无人机电磁干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例如,在无人机的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加入滤波器,有助于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此外,通过信号处理和天线阵列技术,也能够有效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2. 气动干扰防御为了抑制气动干扰对无人机的影响,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改进飞行控制算法、增加通信和数据传输频率、增加传感器的采集频率、改进机载传感器的计算方法等。
3. 磁干扰处理针对磁干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例如,在无人机的陀螺仪中加入地磁传感器,对磁场进行监测和测量,能够有效地抵御磁干扰的影响。
噪声对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
噪声对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一、无人机通信系统概述无人机通信系统是无人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的信息传输。
随着无人机在事侦察、环境监测、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通信系统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甚至导致通信中断。
本文将对噪声对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干扰进行深入分析。
1.1 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无人机通信系统通常由发射端、接收端和传输介质三部分组成。
发射端负责将控制指令或数据信息编码后发送出去;接收端则接收来自发射端的信号,并进行解码以获取原始信息;传输介质则是信号传播的通道,常见的有无线电波、卫星信号等。
1.2 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通常在UHF(超高频)、VHF (甚高频)或更高的频率范围内。
这些频率的选择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通信距离以及抗干扰能力有关。
1.3 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无人机通信系统在多种场景下都有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事侦察、环境监测、农业喷洒、物流配送等。
在这些应用中,通信系统需要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噪声对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2.1 噪声的来源与分类噪声是无人机通信系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可能来源于自然环境、电子设备、人为干扰等多种因素。
根据噪声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白噪声、脉冲噪声、窄带噪声等类型。
2.2 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噪声会对无人机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主要表现为信号的衰减、失真和延迟。
这些干扰会影响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而影响无人机的控制精度和任务执行的可靠性。
2.3 噪声干扰的机理分析噪声干扰的机理可以从信号与噪声的叠加、信噪比的降低、信号检测的困难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信号与噪声叠加的过程中,噪声会掩盖信号的某些特征,使得信号难以被准确识别。
信噪比的降低会减少信号的有效信息量,增加误码率。
信号检测的困难则可能导致信号无法被正确解码,影响信息的传递。
微波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扩大,无人机通信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要。
而微波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高频电磁波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为无人机通信提供稳定、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微波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并讨论其在无人机通信中的优势和挑战。
引言:无人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无人机在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无人机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保证无人机飞行安全、实时数据传输以及通信距离的延伸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微波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通信中的应用也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微波通信技术具有高频、高速、高带宽等优点,能够满足无人机通信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研究微波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通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无人机通信技术概述无人机通信技术是无人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和交换数据和信息。
无人机通信技术可分为地对空通信、空对空通信和地对地通信三种形式。
传统的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LTE等在无人机通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而微波通信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微波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通信中的应用1. 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控无人机通信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控。
微波通信技术能够提供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从而满足无人机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测和遥感图像传输的需求。
微波通信技术的高信号质量和低传输延迟使得无人机能够及时接收到地面控制中心下达的指令,并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回来,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应用效果和能力。
2. 通信距离延伸微波通信技术具有较长的通信传输距离,可以满足无人机的远距离通信需求。
通过建立稳定的基站和终端通信设备,无人机可以在较远的距离范围内与地面控制站进行通信,实时传输数据和接收指令。
这对于无人机在边远地区、海上巡航等特殊环境中的任务执行至关重要。
3. 抗干扰性能微波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有效传输数据。
无人机抗干扰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无人机抗干扰飞行控制技术研究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无人机抗干扰飞行控制技术成为了无人机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
干扰源种类繁多,包括天气、电磁干扰、风场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也会威胁无人机的安全性。
因此,研究无人机抗干扰飞行控制技术显得尤为必要。
一、干扰源对无人机的影响天气因素是影响无人机飞行稳定性的主要干扰源之一。
在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中,无人机飞行会出现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从而让无人机的操控者非常难以掌控。
电磁干扰也是影响无人机飞行的主要干扰源之一。
如在雷达或船只雷达附近等高电磁场环境中飞行,无人机的指令和传感器信号会因为电磁干扰而出现异常,因此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也会大大降低。
另外,风场也是干扰无人机飞行的一个因素。
风的方向、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特别是在低空飞行的情况下更加显著。
二、提高无人机抗干扰能力的技术手段为了提高无人机抗干扰飞行的能力,需要从飞行控制技术和传感器等方面入手。
在飞行控制技术方面,需要研究具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控制算法。
如基于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控制信号,对干扰信号进行实时补偿,从而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在传感器方面,需要选用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传感器。
如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等传感器能够提供无人机的飞行方位、速度、高度等信息,从而更加精确地实现飞行控制。
三、已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无人机抗干扰能力的研究。
已有不少研究表明,采用基于自适应控制算法的飞行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另外,针对不同的干扰源,还有许多专门的抗干扰技术被开发出来,如抗风扰技术、抗雷达干扰技术等。
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如在强电磁环境下,无人机传感器信号和指令很容易出现干扰和失真,从而导致无人机的飞行不稳定。
无人机电磁干扰与抗扰技术研究
无人机电磁干扰与抗扰技术研究近年来,无人机的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随着无人机数量的增多,电磁干扰问题也愈发成为研究的焦点。
无人机电磁干扰不仅可能影响其本身的飞行状态,还会对周围的通信、雷达等系统造成干扰。
因此,无人机抗扰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人机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无人机本身的电磁辐射。
由于无人机的电子设备会频繁发射信号,并会产生电磁辐射,从而影响周围的电子设备。
二、无人机接收到的外部电磁干扰。
当无人机接收到外部电磁信号时,如果信号强度太大就会造成干扰,可能导致飞行器出现故障。
三、无人机所在的场所环境。
比如说,赛事现场、大型停车场等地的电磁干扰非常显著,对无人机的影响也更大。
针对这些问题,无人机抗扰技术的研究可分为以下方面:一、无人机电磁辐射控制技术无人机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其本身的电磁辐射。
因此,探究电磁辐射的规律和机理,制定合适的电磁辐射控制技术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控制无人机的电磁辐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无人机电子系统的结构。
合理设计无人机电子系统的结构可以避免电磁干扰问题的发生。
无人机主要的电子系统包括电池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传感器系统等等。
在设计这些系统时应充分考虑无人机的飞行环境和所需功能,以防止电磁辐射引起干扰问题。
2.选择合适的电磁辐射屏蔽材料。
选用合适的电磁辐射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对电磁辐射进行屏蔽,从而控制无人机的电磁辐射。
一般来说,屏蔽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吸收和反射特性,才能达到控制电磁辐射的效果。
二、无人机电磁干扰检测与监测技术为了避免无人机的电磁干扰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无人机周围的电磁环境,及时发现并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通过电磁干扰检测与监测技术,可以对无人机周围的电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无人机能够稳定飞行。
检测与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人机电磁辐射检测技术无人机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导致电磁干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战场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系统的干扰分析
信 息化 战争所 形成 的复杂 电磁环 境 已成 为制 约 高技术 装备 发挥作 战效能 的瓶 颈难题 。无人 机作 为 信息化 战争 的主战 装 备 , 广 泛 运 用 于作 战 的 全过 将
1 战场 电磁 干 扰 分析
根 据 电磁 波 产 生 的 机 理 , 战 场 电 磁 干 扰 划 将
ma n t n i n n a ay e n g n r r m h s e t o n e fr ni on ,i tr r n i q i me t a d it r rn i g ei e vr me t w s a l z d i e e a fo t e a p s f it r e t p i t n e f e t e u p n , n n e f e t c o n l c e l a e l a e l a a e u 、T e me h n s w s d s r e ,t e p tn i s s e au td,a d t e ee t ma n t ee dn a u e wa r s n e v n e h c a im a e c b d h o e t r k Wa v a e i l ai l n lcr h o g ei d fn i g me s r sp e e t d c Ke r s n n e e a e i l ;e e to g ei n e e e c ;ee t ma n t hed n ;ee t ma n t o a ii t y wo d :u ma n d a r v h ce l cr ma n t it r rn e lcr i l c f o g ei s il i g lcr c o g e i c mp t ly c bi
A s a t Ii ncsa poeteat—e c o g ecit eec blyo m n e e a vhc U V yt b t c : ts eesr t i r ni l t mant n r rneait f n andar l ei e( A )ss m t r y om v h er i e f i u i l e o
无人机飞行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无人机飞行中的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无人机与周围环境中的电磁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无人机的性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干扰的能力。
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电磁环境复杂多变,包括各种无线电信号、电力线路、雷电等。
如果无人机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就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飞行不稳定、通信中断、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那么,无人机飞行中存在哪些电磁兼容性问题呢?首先,无线电信号干扰是无人机飞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无人机通常使用无线电遥控和导航系统进行飞行控制和定位。
如果周围存在其他无线电设备,如无线通信基站、雷达、导航系统等,这些设备可能会对无人机的无线电信号产生干扰,导致无人机无法正常飞行或控制。
其次,电力线路干扰也是无人机飞行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无人机通常需要电力来驱动其电机、电池等部件。
如果无人机附近的电力线路产生电磁干扰,可能会影响无人机的电力供应,导致电机失控、电池过热等问题。
此外,雷电也是无人机飞行中面临的重要电磁干扰源之一。
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可能会对无人机的电子系统造成破坏,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无人机的电磁兼容性。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使用低干扰的无线电设备和技术,如专用的无人机通信协议和频段,以减少与其他设备的干扰。
其次,我们可以采取屏蔽措施,如使用金属屏蔽罩或导电涂层来减少电磁干扰对无人机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滤波技术来减少电力线路干扰对无人机的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加强无人机的电子系统和控制算法的稳定性设计,以提高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
总之,无人机飞行中的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无人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无人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影响无人机安全飞行的环境因素及案例分析
影响无人机安全飞行的环境因素及案例分析---引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无人机安全飞行的关键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响无人机安全飞行的环境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无人机安全飞行的认识。
影响无人机安全飞行的环境因素1. 天气:天气是影响无人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恶劣天气条件如强风、大雨、浓雾等不仅会影响无人机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还会降低飞行的可见性和探测能力,增加飞行事故的风险。
天气:天气是影响无人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恶劣天气条件如强风、大雨、浓雾等不仅会影响无人机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还会降低飞行的可见性和探测能力,增加飞行事故的风险。
2. 空域管理:不合理的空域划分和管理不仅会导致无人机与其他航空器发生冲突,还会限制无人机的自由飞行。
因此,合理的空域管理是保障无人机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
空域管理:不合理的空域划分和管理不仅会导致无人机与其他航空器发生冲突,还会限制无人机的自由飞行。
因此,合理的空域管理是保障无人机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
3. 电磁干扰:电磁信号的干扰会影响无人机的通信和导航系统,可能导致通信中断、自动驾驶系统失效等问题,增加飞行事故的风险。
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电磁干扰更加明显。
电磁干扰:电磁信号的干扰会影响无人机的通信和导航系统,可能导致通信中断、自动驾驶系统失效等问题,增加飞行事故的风险。
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电磁干扰更加明显。
4.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
起伏的地形、复杂的地貌会对无人机的高度控制、地面测绘等任务产生挑战,增加飞行的风险。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
起伏的地形、复杂的地貌会对无人机的高度控制、地面测绘等任务产生挑战,增加飞行的风险。
案例分析:无人机冲突事故2019年,美国一所大学发生一起无人机冲突事故。
一架无人机在校园附近空域飞行时与一架直升机相撞,导致直升机坠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无人机巡查设备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研究
无人机巡查设备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研究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其中,在巡查领域,无人机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巡查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然而,无人机巡查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电磁兼容与抗干扰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它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研究无人机巡查设备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
一、无人机巡查设备电磁兼容性问题无人机巡查设备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工作。
对于无人机巡查设备来说,电磁兼容性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辐射问题:无人机巡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辐射水平超过了一定的安全限值,就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2. 电磁感受性问题:无人机巡查设备本身也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电磁兼容性,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3. 电磁传输线路问题:无人机巡查设备中的电磁传输线路容易受到外部电磁场的辐射和干扰,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无人机巡查设备的抗干扰技术为了解决无人机巡查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兼容性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干扰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措施:1. 屏蔽技术:通过在无人机巡查设备的关键部位加装屏蔽材料,减少对外部电磁场的感受和辐射,从而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2. 隔离技术:将无人机巡查设备的敏感线路与外界隔离,避免外部电磁干扰传入设备内部,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滤波技术:在无人机巡查设备的电源供应线路和信号传输线路上安装滤波器,抑制或消除干扰信号,保护设备正常工作。
4. 接地技术:合理地布置和连接设备的接地系统,降低设备的接地电阻,有效地减轻外部干扰对设备造成的影响。
5. 故障检测与排除技术:无人机巡查设备应具备自动故障检测与排除功能,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
三、无人机巡查设备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无人机巡查设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解决方案探究
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解决方案探究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是指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信号传输出现中断,造成无人机失去遥控能力,无法继续飞行或进行其他任务。
这种情况对于无人机安全和任务的完成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困难。
因此,解决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问题对于提高无人机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环境干扰、信号干扰、电磁干扰、遥控器故障等。
针对不同的中断原因,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避免或应对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问题。
首先,对于环境干扰引起的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飞行环境:避免信号干扰较强的环境,例如高楼、高压电线、电磁辐射强的区域等。
2.规避天气因素: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飞行,例如大风、暴雨、雷电等天气情况容易造成信号传输中断。
3.使用抗干扰功能:选择具备抗恶劣环境干扰的无人机和遥控器,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其次,针对信号干扰引起的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频率跳变技术:无人机和遥控器可以采用频率跳变技术,通过在不同的频率之间切换信道,避免被特定频率的信号干扰。
2.使用高功率信号发射器:增加发射功率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穿透能力,减少信号被干扰的可能性。
3.使用编码解码技术:采用编码解码技术可以有效抵御干扰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针对电磁干扰引起的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电磁屏蔽:对无人机和遥控器进行电磁屏蔽处理,减少外界电磁场对无人机信号传输的干扰。
2.使用抗电磁干扰设备:选择具备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无人机和遥控器,以提高信号的传输稳定性。
最后,针对遥控器故障引起的无人机信号传输中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备用遥控器:为无人机配备备用遥控器,以备遥控器故障时的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遥控器进行操控。
2.故障检测和预警系统:在无人机和遥控器中集成故障检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遥控器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实现
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实现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实现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电磁信号干扰、天气条件变化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制定了一项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方案实施、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环节。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创新,提出了一种新的无人机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方案1.1 问题提出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中,由于电磁信号干扰、天气条件变化等原因,导航系统常常出现失灵或干扰的现象。
目前,无人机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相对较弱。
需要对无人机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和实现,以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和定位精度。
1.2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无人机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实现和验证。
具体的研究目标如下:1) 分析已有的无人机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成果;2) 提出一种新的无人机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3) 实现并验证该无人机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4)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
2. 方案实施2.1 数据采集需要选择一款具备较强定位能力的无人机,并搭载相应的导航系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分别采集无人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飞行数据。
具体的数据采集步骤如下:1) 在无遮挡的开放区域内,设置飞行任务点和航线,并记录无人机飞行的姿态数据、姿态传感器数据、GPS信号数据等;2) 在不同天气和复杂环境条件下(如森林、建筑密集区域等),分别进行无人机飞行实验,并采集相应的数据;3) 通过无人机上安装的传感器模块,获取附近的电磁信号信息。
2.2 数据整理和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无人机飞行数据和电磁信号数据,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具体的步骤如下:1) 对无人机飞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和校准等;2) 对电磁信号数据进行采样和特征提取,获取干扰源的位置和频率特征;3)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建立模型并对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以获取无人机在不同干扰源下的飞行状况和定位精度;4) 分析数据,评估无人机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无人机操控常见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无人机操控常见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航空器,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和使用,一些常见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出来。
本文将就无人机操控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飞行安全问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问题是无人机操控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首先,无人机操控人员需要具备充足的飞行知识和技能,了解各类无人机的特性和飞行规则。
其次,对于初学者来说,控制无人机的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飞行失控的情况。
因此,建议初学者在开展实际飞行前进行充分的模拟训练,熟悉无人机的操作流程和飞行特点。
同时,使用可靠的遥控器和飞行器件,确保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信号干扰问题在无人机操控过程中,信号干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无人机的遥控器和无人机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如果周围环境中存在强电磁干扰源,会导致无人机的信号接收不稳定,从而影响到操控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选择无干扰的飞行环境,远离高压电线、电视塔等干扰源。
其次,使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遥控器和无人机设备,以减少外部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最后,及时更新遥控器和无人机的固件,以提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飞行时间和续航能力问题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和续航能力是制约其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市面上的无人机续航时间普遍较短,一般在20分钟左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选择具有较长续航时间的无人机型号,例如一些专业级的无人机可以实现飞行时间超过1小时。
其次,合理规划飞行任务,避免频繁的起降和转场,以减少能量消耗。
最后,选择合适的电池容量和电池类型,以提升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四、飞行高度和空域限制问题在无人机操控过程中,飞行高度和空域限制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航空法规,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随意飞行。
为了避免违反法规和造成安全隐患,无人机操控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飞行规定,并选择合适的飞行区域。
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技术挑战
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技术挑战在当今的军事领域,无人机协同作战正逐渐成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作战方式。
无人机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如无需考虑人员伤亡、能够执行危险任务、具备长时间续航能力等,在侦察、打击、通信等多个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并非易事,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
首先,通信问题是无人机协同作战中的关键。
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如何确保无人机之间、无人机与指挥控制中心之间的稳定、高速、低延迟的通信至关重要。
一方面,战场中的电磁干扰可能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导致数据传输中断、指令延迟甚至错误。
另一方面,随着参与协同作战的无人机数量增多,通信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对通信带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发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如抗干扰能力强的频段、高效的编码解码算法以及智能的通信网络管理系统。
其次,协同控制技术也是一大难题。
多架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需要紧密配合、协调行动,以达到整体作战效能的最大化。
这就要求精确的任务规划和分配,以及实时的动态调整。
例如,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如何合理安排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既能覆盖目标区域又能避免相互干扰;在进行打击任务时,如何根据目标的特性和威胁程度,分配攻击任务,实现最佳的打击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无人机在遇到突发情况,如故障、遭遇敌方攻击等时的应急处理和重新协同策略。
无人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同样面临挑战。
要实现有效的协同作战,无人机必须能够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包括敌方目标、友方无人机的位置和状态,以及地形、气象等因素。
然而,当前的传感器技术在精度、范围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光学传感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性能下降,雷达传感器可能受到敌方的电子干扰。
此外,无人机在获取信息后,还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这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如何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实现高效的感知与决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者,能源供应也是限制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通信干扰问题的探索作者:张海燕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年第25期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复杂电磁环境与无人机通信干扰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无人机抗干扰性能的提高提出一系列的借鉴与参考。
研究发现,复杂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与通信手段、电磁通路以及无人机导航均有着直接的关系。
基于此,研究进一步提出扩频抗干扰的技术、自适应干扰技术以及信息源编码技术等三个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无人机;通信;干扰问题中图分类号:V279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編号:2095-2945(2020)25-0075-02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of UAV, in order to provide a series of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UAV.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n UAV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lectromagnetic path and UAV navig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spread spectrum anti-jamming technology, adaptive jammi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ource coding technology.Keywords: complexity;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UAV;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problem无人机以其体积小、起降便捷、机动性能高、隐蔽性较优,可多次重复使用,而为现代人所喜爱,尤其是对于在超人体生理极限的工作环境中,无人机以独特的性能优势为各个领域所青睐,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中继、环境评估、情报收集等多种场合。
近年来,随着国际时局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无人机也被运用于武装攻击、战场干扰等一系列场合。
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即电磁环境。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无人机是离不开电磁环境而存在的。
当然,也正是由于无人机对电磁环境的高度依赖,而导致了无人机有了这个致命的弱点。
在现代信息化的场域下,面对日趋复杂的电磁环境,如何来降低各种对电磁干扰对无人机造成的影响,已成为当下无人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意在从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因素入手,对降低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干扰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以期为工业生产、军事准备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1 复杂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现代信息化的环境,造成电磁环境异常的因素较多,其中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诸多不可控的自然因素。
人为的因素包括有军用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
人为的因素则分为敌我双方的电子对抗,也有敌方的故意干扰。
总体上来讲,复杂的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通信手段因电磁环境受干扰而失效通常情况下,无人机是受到定向的电磁信号而支控的。
而若在其他信号背景的噪声提高时,无人机本身的定位信号受到严重的干扰,尤其是无人机本身的定向信号相对较弱时,传输信道数据失误码频率会增高。
在这种情况下,轻的话会影响的测控的距离,从而影响了无人机可支持与操控的半径,严重的信号干扰,还会使得无人机与控制站失联,控制站对无人机失去控制,无人机变成了断线的风筝,不受控制站的操作而坠落。
1.2 无人机因电磁链路受损而出现情报失真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背景噪声严重或有特异性干扰信号的话,支配与管控无人机的通信链路的建构会出现断开的现象,这样一来,会造成无人机检测不到相应的指令而不做动作,或者接受到不对称的错误代码而执行错误的动作。
也可能会出现动作间断,行进方向或对目标的锁定出现严重的失误,进而会导致无人机收集到的信息失真,甚至收集到的数据也无法传回控制站,最终导致无法完成提前给无人机设定的任务,无人机也便成了无的之矢。
1.3 导航失误致使无人机参照坐标失准众所周知,对于无人机来说,导航是无人机操作的命门。
无论是起降、航行还是翻转,无人机的任何动作都需要导航为其提供精准的坐标,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
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尤其是战时,空中的信号中继站可能无法依赖,由于卫星、陆基导航等系统均可能会受到干扰,依赖陀螺仪的惯性自主导航方式,无法提供精准的定位,则将会致使无人机在放出后,无法精准地定位自身的目标,从而无法修正其行进路线,无人机便成了“无头苍蝇”。
2 电磁对无人机干扰的剖析根据电磁波产生的机理,可以将电磁干扰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电磁环境,另一类是人工电磁环境。
自然电磁环境则涉及到自然辐射与雷电干扰。
而人工电磁干扰则如辐射干扰与传导干扰。
具体剖析如下:2.1 自然电磁干扰在自然电磁干扰环境中,静电、自然辐射与雷电等3种因素是对无人机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其中,雷电和自然辐射对无人机的影响更多。
雷电是云层携带静电而产生的放电现象,呈现为直击雷或感应雷两种形式。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发生的放电的现象,而感应雷则是直击雷发生后产生的,地面产生较大的局部电压,或者出现强电电流脉冲现象,产生高压电流。
无人机机体本身是由大量的微电子元件所构成的,这类微电子材料的绝缘性是相对较低的。
在一定程度上,过电承受能力差,尤其是其天线系统更为脆弱,遇到雷电击打便非常容易击中,雷电的电流从天线上传到其机身内部,超过微电子负荷能力时,电子元件则会出现破坏。
除了雷电的影响外,自然辐射包括电子噪音、空间辐射、大气电流场等因素,都会对无人机系统造成影响。
其中,电子噪音主要是源自机体内部,取决于机体本身对噪音的处理能力。
无人机有大量的电子元件,有电源线、壳体、信号线与控制线等元件,这些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电磁系统。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无人机本身的电磁场的有序工作能力也是影响其免除干扰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人工电磁干扰在无人机干扰上,人工电磁干扰则主要有干扰源与传导干扰源两个方面受影响。
其中,具体表现为核爆脉冲干扰、电磁脉冲弹干扰、高功率微波干扰。
核爆脉冲主是由内核爆炸的R射线而形成的,形成的电离场。
电磁脉冲弹干扰是以炸弹为载体,在既定干扰区进行的散射强的电磁脉冲。
与雷电干扰相比,电磁脉冲弹的作用范围更为广泛、频率相对较宽、作用时间较短等特点。
电磁弹所产生的脉冲能够通过设备天线与接触点进入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适时间内失效或者完全被破坏。
对于无人机而言,电磁弹可以使其存储电子元件失去记忆,导致无人机处于失灵状态。
高功率微波的干扰是人为干扰最为强力的干扰手段。
从微波的破坏效应来看,高功率微波的破坏效应要比其他方式的更为严重。
从机理上来看,高功率微波是将高能源产生的微波经过一个高增益的天线定向辐射,而后再通过将微波能量汇集在窄化的波束内,使其以极高地强度照射目标,而实現其干扰。
通常由主功率源、射频产生器、天线波束定向器来组成。
而其强大的脉冲功率,则对无人机的电子元件系统以及操作人员的目标定位都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损伤,其机理则是使无人机或操作系统电路呈现出功能混乱、记忆信息断裂、电子元件损伤等等问题,甚至会出现在短时间内有一系列元件内聚烧坏的现象产生。
3 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抗干扰措施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无人机可以采用诸多强化性措施,来有效降低或防止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干扰。
主要包括扩频抗干扰的技术、自适应干扰技术以及信息源编码技术等三个方面。
3.1 采用混和方式,强化扩频抗干扰技术当下,扩频抗干扰已在各类电磁环境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军事通信中运用的更加广泛。
无人机系统中多采用直接序列的扩频(DS-SS)技术。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直接序列扩频的主要机理是将传输信息的频谱用伪随机二进制扩频码扩展后成为宽带信号再进行传输,通过相应的设置,在接收器对扩频信号进行还原出信息码,增强其抗干扰的能力,使得大部分的干扰能量得到抑制。
在扩频方式上也可以有一系列的调整,可以采用直扩信号,也可以采用跳频技术。
从技术对比上来看,直扩信号则由于其功率谱度低,这种方式抗侦察效果比较好。
但其缺点在于这种技术受限于远近效应。
跳频技术则具有保密性强的优势,但其缺点是信号隐蔽性相对较差。
因此,显然二者均有优势,也有缺点。
因此,在无人机通信链路中,通常为了发挥其抗干扰的优势,采用直扩与跳频相融合的方式是极为妥当的,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提高无人机的总体抗干扰的能力。
3.2 综合多种导航方式,增强精确导航能力只有保证无人机导航系统的实时定位精度,才能保证全系统的探测精度。
单独使用任何一种导航系统,都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从技术防御准备角度,应综合考虑多种导航技术结合,增强精确导航能力。
导航系统可采取的抗干扰技术有:无源定位技术、无线频率干扰(RFL)源控制技术、导航卫星信息冗余技术、GPS/惯导综合导航系统、惯性/天文/GPS综合导航、惯导/GNSS/罗兰-C/航姿系统组合导航等,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抗干扰体制,应综合考虑作战需求、自身体积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可以采取自主导航方式和被动导航方式结合,以某一种卫星或无线导航为主导,以联合惯导技术、地理信息自主导航技术等自主导航方式为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为克服GPS等国外定位技术存在的受制于人、易受干扰等问题,特别要积极开发利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二代北斗卫星的性能接近GPS,一旦部署完成,将大幅提高精准打击能力,这样战时无人机导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才能有所保障。
国外成熟的无人机都采用多种导航技术,美“全球鹰”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参考文献:[1]杨建永,邸成良,庞骥庭.无人机电磁域安全策略研究[J].无线电工程,2020,50(05):390-394.[2]李海,谢文强,周林.无人机技术在通航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轻工科技,2019,35(12):68-69+84.[3]李艳.无人机探测技术研究[J].电子世界,2019(21):10-12+18.[4]张冬晓,陈亚洲,程二威,等.无人机信息链路电磁干扰效应规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39(07):756-762.[5]张海燕,唐学明.电磁环境下无人机干扰雷达通信效用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9):164-168.[6]朱煜良,赵智全,姚长虹,等.无人机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半实物仿真系统[J].电讯技术,2019,59(04):47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