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

合集下载

积极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 扎实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服务蓝色

积极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  扎实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服务蓝色
l 期 I海洋开 O 发与管理
青 岛市 海 洋与 渔 业 局积 极 服务 蓝 色经 济 区建 设 纪 实
周 健 伟
青 岛市 海洋 与渔 业局 以邓 小平理 论和 “ 三个代 表 ” 要思 想为指 导 ,深入贯 彻 落实科 学 重 发展 观 ,紧紧 围绕 蓝 色经 济 区建 设 大局 ,扎 实 推进 “ 环湾 保护 、拥湾 发展 ”战 略 实施 ,着
加 强 海 洋 重 大 专 题 研 究 ,积 极
服 务蓝 色经 济 区建 设
产 业 聚 集 区 ”等 四 大 海 洋 经 济 产 业 区 ,优
▲青 岛市海洋 与渔业 局党 委书记 、局长 黄聿 颂作客 《民生在线 》
栏 目与 网 民 在 线 交 流
青 岛 市 海 洋 与 渔 业 局 成 立 了 重
海 域动态监视 监测管理 系统建设 , 重 点 开 展 三 期 前 端 视 频 点 位 建 设 和 附 加 系 统 软 件 开 发 ,全 面启 动 实 施 沿 海 区 市 监 控 中心 建 设 ,进 一 步 完
海 域使用 权档案做 到了一证一 档 、 专 人 负 责 , 实 现 了办 证 率 、海 域 使
力推 进全 省领 先 、全 国一流 的海 域使 用管理 示范 区 、海洋 生态 文 1 , 范 区和现 代 渔业发 展 t- l, f7 示范 区 建设 ,连续 四年被评 为 “ 国海域使 用 管理先 进单位 ”“ 国海洋环 保先 进集体 ”“ 全 全 国
家级 海域 使用 管理 示范 பைடு நூலகம்” ,荣 获 “ 国海洋 综合管理 特 等奖 ” 0 8年 因海域 管理和 海洋 全 。2 0 环保 工作 成效 显 著 ,被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授予 北 京奥 运会 残 奥会 先 进 集体 。2 0 0 9年完 成 主 要海 洋产业 总产值 1 0 亿 元 ,比 2 0 年 增长 35 ,居 山东 省城 市之 首。 0 0 以来 , 50 08 .% 2 1年 根 据 中央和省 、市 关于 加快 转方 式 、调结 构工作 部 署 ,青 岛市 海洋 与渔 业局 党委 带领广 大

即墨市华山镇

即墨市华山镇

即墨市华山镇规划:即墨市华山镇作为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内圈层和“轴线辐射”的重要节点,如何对接省“一体两翼”和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发展战略?注重规划先行!即墨市委书记郑明辉说:即墨市华山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实施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

”华山镇在产业规划上,即墨市华山镇提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优惠政策引导同类项目向符合产业定位的同一区域聚集,科学配置、合理布局各类要素资源,打造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即墨市主动与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kw对青岛主城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相对接,积极完善产业规划体系。

东部华山镇重点发展高端旅游、IT服务外包、科研教育和临港等产业;西部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先进制造业和综合配套服务业,并预留空间为青岛高新区发展搞好服务配套;中部依托环保产业基地、经济开发区、青岛北部工业基地和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区位及产业优势,即墨市华山镇重点规划建设青烟一级路沿线工业带,着力发展汽车相关产业;华山镇城区重点发展市场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西北部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与大青岛主导产业配套联动的产业发展框架。

即墨市华山镇立足基层、突出重点,始终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特别是在今年中央和省、市委作出全面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部署后,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公开的质量和效果上,有效的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3年我镇获得市级“村民自治模范乡镇”,即墨市华山镇盖家沟村、还乡店村被评为市级“村民自治模范村”。

kw华山镇城市低保工作真正实现了在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近年来,我华山镇的城市低保工作逐渐得到了完善。

通过入户调查、三次张榜公布、负责人签字盖章等程序,层层把关,做到了低保户有出有进,低保金有增有减,并通过农行实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使低保户每月及时、足额、方便的领取低保金。

加大投入跨越发展和谐共进全力打造“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核心圈层重要一极

加大投入跨越发展和谐共进全力打造“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核心圈层重要一极

量 ,膨 张 总量 。所 谓 “ ” 即 突 大
出大 项 目 ,坚 持 领 导 精 力 、工 作 重 点 、优 势 资源 向规 模 大 、质 量 高 的 项 目集 中 ,市 级 领 导靠 到招
同步 ,实现 “ 集聚 、集群 、集约 ” 布局 三提 高 ,推 进 “ 务 、政 务 、 商
共 进 ,全 力打 造 “ 湾 保 护 、拥 环
湾发 展 ”核 心 圈 层 重要 一极 。把 握 ~ 个 基 调 :转 方 式 、调 结 构 、 重 民 生 、保 稳 定 ; 突 出 三 大 任 务 :加 大 投 入 .拓 展 融 资 渠道 . 扩 大 有 效 增 量 ,推 动 持 续 增 长 ;
级 ,推 进 全 市经 济 社 会 又 好 又 快
发展。
少 海 投 资 发 展 公 司 等 平 台作 用 ,
为 重 点项 目建 设 、基 础设 施 建 设
4 带济蟹奔03 8山经战唰 2. 1 0
Xl ANYUJ NGJ I




×A Y JN J lN U lG
提 供 重 要 保 障 ; 在 培 育 融 资 市 场
服 务 ”功 能 三 配 套 ,继 续 加 大投
商 一线 ,提 高 招 商 突破 力 。重点 推动 美 国容器 等 3 0个 投 资过 干万
美 元 外 资大 项 目 、格 伦 特 电动 车 等2 9个 过亿 元 内资大 项 目签 约落 地 。 所 谓 “ ”即 专 业 化 招 商 , 专 加 强 信 息 化 和 人 才队 伍 建 设 ,抓 牢 定 向招 商 ,突 出 重点 行 业 ,提
X N UJNG Y J J




X A U } GJ I Ny JN j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增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增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部份战略的提出进程,重大战略,大体描述(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提出进程2021年04月07日阎启俊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把青岛建设成为强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坚持依托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和组团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城市群的思路。

坚持科学布局、组团发展,加速东西部新城区和环胶州湾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动滨海城市组团建设,扶持发展卫星城镇,形成各具内涵特色的城市组团,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框架。

”2021年8月24日阎启俊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念书会上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把老城区精心打造成为高品质的核心主城区,繁荣壮大崂山、黄岛、胶州湾北岸三个辅城区,加速建设重点卫星城镇,形成多个各具内涵特色的城市组团,不断完善现代化国际城市布局。

”2021年11月16日阎启俊在市委十届二次全部会议上的发言提出:“加速推动城市布局调整,做好胶州湾北岸高新区启动工作。

计划建设高新区是青岛在新世纪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对青岛实施“拥湾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城市框架相当重要。

”2021年12月28日中共青岛市委十届三次全部会议阎启俊发言提出:“最近市委提出了优化调整城市布局、构建“一主三辅多组团”城市框架的重大战略,实施好这一战略构思,将会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缩小南北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对于青岛的久远发展具有超级重要的意义。

明年要依照这一思路切实抓好落实,加速大青岛建设,力争早见成效。

2021年1月5日夏耕市长在第14届人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空间战略,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城市框架,打造环胶州湾地域核心圈层,在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1年8月12日青岛市委正式下发青发[2021]11号文件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正式成为市委重大战略决策。

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专访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书坚

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专访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书坚
【 对话 】
专访青岛市委常委 、常务副 市长 王书坚
推 进 “ 湾 保 护 拥湾 发 展 ” 环
日 立头 岛群体 ” 确龙市 市“两战 岛为半内着 翼略 ,山,面结 整 作 东城临构和 的城对 一调产
业 升 级 的重 任 ,对 外则 担 负着 在 整 个 山东 半
性 矛 盾依 然 较 为 突 出 , 三 次 产 业 中 , 管第 三 产业 这 几 在 尽 年 得 到快 速 发展 ,但 4 .% 的 比重 在 1 个 副 省 级城 市 中 41 5
推 动 自由贸 易港 ( ) 区 发展 。
随着 城 市经 济 社会 的 发展 和城 区 资源 环境 承载 力 的减 弱 ,青 岛市 城 市南 北 差距 、生 态环 保 、空 间布 局 和 产业 升 级等 方面 的矛 盾逐 渐 显现 。 近 两 年 来 , 委 、 政 府 提 出 实施 了 “ 湾 保 护 、 市 市 环 拥 湾 发 展 ”的重 大 战 略 , 是 产 业 布 局调 整 、 造 半 这 打 岛 高 端 产业 集 聚 区 的重 大 举 措 , 青 岛 未 来 1 为 O一2 0 年 建 设 现代 化 国 际海 湾 城 市 描 绘 了 蓝 图 。 其 中 , 这 大 力 发 展 先 进 制 造 业 、 现 代 服 务 业 和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带
也 只 排第 1 位 。在 服 务 业 中 , 融 、物 流 、信 息 等现 代服 2 金
岛城 市 群 的 引领 者 角 色。 在 中 国新 一 轮增 长 极格 局 中 , 岛如 何 来 确定 自身 的产 业 布局 ? 如何 依 靠 这 青
务 业 比重 偏 低 ,只 有 4 % 左 右。 同时 ,在 工 业 中 ,纺 织 、 5 服装、 橡胶 、 铁 等传 统 工业 仍 占有较 高 比 重 , 钢 石油 化 工 、

城市规划与青岛生态文化建设

城市规划与青岛生态文化建设

济湾 ” 青 岛与胶 州湾休 威与 共 。但 随着工业 化 和城 , 市化 的进展 , 胶州 湾 的经 济价 值被无 限扩大 , 美丽 富
饶 的胶 州 湾 正 经 历 着 不 能 承 受 之 重 。 随 着 对 胶 州 湾
化 , 生态 文明 的灵 魂与 核心 , 表着 先进文 化 的前 是 代
省 社 会科 学 规 划 研 究 重 点 课 题《 山东 蓝 色 经 济 区 文化 建 设 研 究 》 项 目号 : 9 Z J 5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 0B X 0 )
收 稿 日 期 : 0 0 0 —6 2 1 —8 2
作者简介 : 华章 琳 , 岛 理 工大 学 人 文 学 院 副 教 授 , 士 。 青 博
华章琳
( 岛理 工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青 山东 青 岛 2 6 0 ) 6 0 0
[ 摘
要 ] 和谐 、 义为理念 的 生态文化被 称 为 2 正 1世 纪的 新文 化 。“ 湾保 护 , 湾发展 ” 环 拥 战略 为 青 岛
市 的生态文化 建设提 供 了契机 , 青岛 市生态 文化建设 应依托 “ 湾保护 , 湾发展 ” 环 拥 战略 来开展 。为此应 加 强 宣传教 育 , 育青 岛市 民的“ 培 保护理 念” 严格执 法 、 真 落 实, 力把“ 湾保 护” 实、 大 、 强 ; , 认 努 环 做 做 做 进行 体 制
生 态 文 化 的形 成 与 发 展 是 在 批 判 工 业 文 化 的反 生态 性 、 旨在 建 立 一 种 全 新 的 人 地 关 系 的 过 程 中 形 成 的一 种 新 文 化 , 人 类 在 “ 自然 报 复 ” 的 一 种 是 大 下 自我 解 救 。“ 湾 保 护 , 湾 发 展 ” 略 规 划 的 出 台 环 拥 战

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规划简介

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规划简介

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规划简介“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是青岛市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其目标为:以胶州湾生态保护为核心,积极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胶州湾区域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协作,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将环胶州湾区域规划建设成以轴向发展、圈层放射、生态相间为空间结构的国际化、生态型、花园式的环湾城市组群。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清晰地勾勒出环湾保护的宏大蓝图,描绘出拥湾发展的战略路径。

整个城市以胶州湾为中心,以青岛、黄岛、红岛三点形成“品”字形构架,这个战略性抉择决定着青岛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走向的战略蓝图。

其中,“环湾保护”注重环胶州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拥湾发展”突出环胶州湾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两者高度有机融合,将形成环胶州湾区域蓝色经济发展模式。

附录:青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三个主要阶段简称“东扩、西进、北上”。

1992年5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发出“东扩”令:出让位于老市区繁华地段的市委机关办公楼,到东部建新的行政中心。

和很多城市的市政府搬迁工程一样,行政中心的东移带动了新区的发展,5年后,新区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城区面积已经扩大了12倍,由此,中心城市由沿海“带”状结构变成“品”字型状,“东部”也成为青岛崛起的新象征。

“东扩”成功后,2001年青岛提出了“西进”战略,即在胶州湾西岸构筑以港口为支撑、产业集群配置合理的新产业发展空间。

如今,位于这个区域的前湾港、开发区、保税区、前湾保税港区和胶南市发展迅速,仅1984年成立的青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批准外商和港澳台投资项目2074个,总投资160亿美元。

现在,东西两方面都已经饱和,整个青岛城市的发展需要向北,借此打通胶州湾,实现拥湾发展的大战略。

2007年8月份,在市委读书会上,陶瑞平(时任青岛市规划局局长)作了一个发言,最早提出了青岛拥湾发展的战略,市委领导对此非常认可,于是有了影响整个青岛发展走向的拥湾发展战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北上”战略由此高调登场。

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 帆般之都 魅力青岛

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 帆般之都 魅力青岛
r i



随 荷 200

8
f
印奥
运 会 帆 Ij }} 比 赛 的 成 功 举 力 历 叱 f II其 他 兄 弟 地 『 j f
m 迈 向 ㈦ 际 化 人 郜 I If

叻 批 奥 运 会 协 办 城 I Ir 之 荣 耀
々岛 的




儿 嘲 见 证 币 浓 缩 r l f I华 民 暇 近 代 以 水 的 沧 桑 h 变 币 ¨ lI伟 人 岫 起 £ Ii 政 府 认 ^ 仃 彻 落 实 党 巾 央
温润 的海 洋忭 气 候

深厚独
特的人文景观



卜南 的 资 源 币I 蓬 勃 发 腱 的 经 济 活 力 使 青 岛 I If 成 为 IIf … 弛 具 特 色 乖 魅 力 的 地 rj( l ¨

“ 印 fl l …

盯 午 舆运

占 岛 I l f 作 为 r f … 东 b 沿 海 最 嘤 的 战 略 和I 经 济 婴 地
统 筹城 乡发 腱


环 湾保护

拥 湾 发腱

的发腱
正逐 步
战略

和 努 力 建 设 竹 会 卞 义 币 社 会 进 程 If I II谐

经 济 社会■现 ¨又好 又怏 的发腱态协 j


沿 着科 学 发腱
率 先发眨

和谐发腱之 路

向更 人的 }I标 俞进 !
甾-
_ - _ ■- 瞳 醚

≮妒


近午术

f

7.7亿打造橡胶“硅谷”青岛软控巨资拥湾发展

7.7亿打造橡胶“硅谷”青岛软控巨资拥湾发展
参加奠基 的有关领导表示 ,0 5 20 年中国 轮胎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 再有三年的时 间,中国的轮胎生产将 占全球的 4 %, 0 青岛 作为中国老牌的’ 橡胶城’ ,在 经过像高校软 控这样的企业研发、生产、软硬件 结合的发 展后 , 将会有更大的发展。青岛软控此次在 胶州 市这个拥湾发展 的重点 区域进行相 关 产业的战略转移并投资建设 , 也是青岛市区 企业往城市外 围搬迁 、拥湾发展的排头兵。
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环湾保护、拥湾 发展”的城市发展新 战略, 标志着青岛从此
进入了拥湾时代,而在此之前 , 青岛软控早 就意识到青岛市未来工业发展战略走向, 提
前进行 了战略布局规划。 他透露 , 为打造中国橡胶行业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使青岛成为中国橡胶城,青岛软
控初步规划 了环胶州湾重点 区域的产业布 局: 除位于胶州湾东岸的公司总部及科教基 地以外 , 在胶州湾底部、胶州工业区建造中
暇 务 哺 机 硅 氟 嚣 业
开 铂 信 息 传 箍 新 天 地
专 盛产 品 锭合 年广 东省 蓄批 高崭丝 术 户 品籀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日前发布公告 , 吉必 盛生产的“ 气相二氧化硅” 产品荣获 2 0 0 8年 第一批“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称号 。 这是该 公司自20 年首次荣获“ 05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 品” 称号以来 ,再次获此殊荣。 多年来 ,广 州吉必盛瞄准 国际先进 技 术, 重视产 品的研制开发, 坚持实施新 品开
77亿扔适橡 媵 “ 谷” 请 岛软 . 磊
近 日,中国最 大 的智能 化橡 胶机 械 、压
拥 湾崖展
力容器科研制造 基地和亚洲最高水平 的 自 适用物料输送及配料实验室在胶州奠基 。
该 基地 位于 胶州 的胶东 镇 ,总 占地 70 2

青岛市拥湾发展战略中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解析

青岛市拥湾发展战略中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解析

43 主 期间可能高达1 0 )/ m , 0 ̄ k 高于全省 60 kk 更 达标 率 仅 6 . % , 要 污 染 物 为 总 磷 和 化 学 需 0 3 / m , J 高于全 国 ; 市化水平将 达 到 7% , 城 2 高于全 省 5 % 的 氧量 。 5
水平; 经济 总量 大 、 推进速度快 , 重化工 所 占的 比重 仍 然 较大 。“ 十二 五” 废水 和 污染 物排放 量将 维 持较 高 水平, 环境形势 依 然严 峻 , 胶 州 湾 的环境 压 力会 进 对
Sp e .2 1 0 2
1 战 略 引起 主 要 环 境 问题 筛 选
1 1 填海 造 地引起 岸 线变化 .
胶州 湾 填海造地 引起 的岸 线 变化 、 水动 力变 化 、
型变 化主 要受 人类 活 动影 响 。胶 州 湾 经历 了 2 0世
纪 5 代 的盐 田建 设 ,0年 代 中期 至 7 0年 6 0年代 的围
第3 7卷第 9期
21 0 2年 9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 R0NM ENTAL CI S ENCE AND ANAGEM[ M ENT
Vo . 7 1 3 No 9 . Sp e .2 2 01
文章 编号 :6 4- 1 9 2 1 ) 9— 1 3-0 17 6 3 (02 O 0 6 3
切 实 体现 。

收 稿 日期 :0 2— 6— 5 2 1 0 0
作者简介 : 付会 (9 1 ) 女 , 18 一 , 博士 , 程师 , 工 主要从事 海洋环 境保护
工作 。
1 . 63

付会等

青 岛市拥湾发展战略中重大环境制约 因素解析

青岛市战略规划

青岛市战略规划

青岛市战略规划青岛市战略规划⼀、青岛市经济发展的背景⾃然条件与城市历史:位于胶东半岛的南端,三⾯环海⼀⾯靠⼭,地域相对窄⼩,属典型的海洋性⽓候。

青岛的农业社会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如⼤汶⼝⽂化和龙⼭⽂化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形成只有⼀百多年,经历过德国和⽇本的侵略。

解放前的发展特点:是⼀座单纯的商业城市,具有零星⼯业。

计划经济下的发展特点:青岛成为国内重要的轻⼯业基地,城市功能单⼀。

⼯业中形成四⼤⽀柱⾏业:纺织、机械、化⼯和⾷品。

纺织业素有“上青天”之美誉,“三⼤件”和轻⼯产品深受群众欢迎。

⼆、青岛市的⼈⼝结构根据《青岛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为871.51万⼈。

其中,男性为439.18万⼈,占总⼈⼝的50.39%;⼥性为432.33万⼈,占总⼈⼝的49.61%。

总⼈⼝性别⽐(以⼥性为100,男性对⼥性的⽐例)为101.58;0-14岁的⼈⼝为117.17万⼈,占13.44%;15-64岁的⼈⼝为664.95万⼈,占76.30%;65岁及以上的⼈⼝为89.39万⼈,占10.26%;具有⼤学(指⼤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129.54万⼈;具有⾼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150.82万⼈;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334.22万⼈;具有⼩学受教育程度的为170.77万⼈(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肄业⽣和在校⽣)。

三、青岛市⽬前发展状况据数据显⽰,“⼗⼀五”前四年,青岛经济年均增长14%。

2005年,全市实现GDP为2695.5亿元。

“⼗⼀五”第⼀年的2006年,全市GDP突破3000亿元,达到3183.18亿元。

2008年,全市GDP跨越4000亿元⼤关,2009年达到4853.87亿元,进⼊全国⼤中城市10强⾏列。

青岛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是⼭东省最⼤的⼯业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品牌之都”。

⼯业有纺织、机车车辆、机械、化学、⽯油化⼯、钢铁、橡胶、家⽤电器、啤酒、卷烟等。

青岛城市形象宣传的战略定位与创新

青岛城市形象宣传的战略定位与创新

传 普及 工 作 。青 岛的新 闻媒 体应 以饱 满 的热情 投身 于“ 湾保 护 、 湾 发展 ” 略 的宣 传工 作 , 这 一关 环 拥 战 把
系 到 青 岛 科 学 发 展 、 谐 发 展 的 重 大 决 策 深 入 人 心 和 地 传 达 到 最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中 去 , 足 广 大 市 民 关 心 满


围绕 “ 湾 保 护 、 湾 发 展 ”。 定 宣 传 战 略 环 拥 确
围 绕 “ 湾 保 护 、 湾 发 展 ” 一 总 目标 , 们 必 环 拥 这 我 须 要 有 统 一 的 策 划 和 部 署 , 立 新 的 整 体 格 局 和 工 建
署 , 保 口径一 致 、 调 一 致 。三要 保 证 权 威性 , 确 步 作 为青 岛主流 媒体 的党 报党 刊 、 播 电视 , 报 道青 岛 广 在 新 闻事件 方 面具 有 当然 的权威性 , 做到 先声夺 人 , 要 对 于重 大决 策 、 大 事 件 , 动 地 进 行 客 观 准 确 报 重 主
得 到 充 分 的 宣 传 , 得 广 泛 的 共 识 , 且 要 为 这 一 战 赢 而
略 的顺利 实施 创造 有利 环境 。
第一 , 实 传达 市委 市政 府 的各 项决 议决 策 , 忠 使
收 稿 日期 : 0 0 0 — 6 2 1 81
作 者 简 介 : 寰 , 岛 日报 报 业 集 团 主任 编 辑 , 学 博 士 。 朱 青 哲
1 5 1
中共青 岛市委 党校 青 岛行 政 学院 学报
JUN L FTEPRYS H L F I DOM N I L O MI 匪 0 R A H AT C∞ PCQN A UI P M T O OC G CAC T

青岛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

青岛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

青岛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口岸是指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等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及跨境通道,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进出境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和发散的枢纽。

口岸的开放程度、通关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密切相关,对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市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

青岛口岸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也是沿黄流域重要的出海口和区域性航空枢纽。

科学编制和实施青岛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青岛口岸优势,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加速推进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青岛口岸拥有青岛港水运口岸、青岛机场空运口岸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青岛胶南积米崖港水运口岸、即墨女岛港水运口岸两个二类口岸,另有北海重工、4808厂、青岛船厂、黄岛船厂、现代船厂等多家修造船作业点。

青岛港水运口岸:青岛港水运口岸由青岛港大港港区、前湾港区、海西湾修造船基地、黄岛油港区、积米崖港和女岛港等组成。

青岛海港口岸现有开放码头20余座,泊位7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2个,五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开通外贸集装箱航线140余条,连接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台湾等地区,每月航班600多个。

国际客货班轮航线通达韩国仁川和日本下关等城市。

青岛机场空运口岸:青岛机场空运口岸位于青岛市北部的城阳区,飞行等级为4E级,现有3400米跑道1条、滑行道1条、联络道6条,最大可起降机型B747-400。

航站楼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地上部分), 登机桥14部,客机停机坪44万平方米,停机位41个;货机坪3.2万平方米,停机位4个;货运库面积达到1.98万平方米,各种配套设施完善。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高新产业发展规划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高新产业发展规划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序言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开发建设(以下简称高新区)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构建“一主三辅多组团”现代化城市框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环节,也是我市实施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

高新区应坚持高端引领、集约发展、生态优良的产业导向,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产学研合作发展基地和自主创新技术孵化基地,成为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高水平发展,合理产业布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编制依据市十次党代会、市十四届人代会、市委有关会议决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青岛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青岛市高技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

规划范围为海玉盐场(不含女姑养殖区)、东风盐场东半场,面积41.4平方公里(简称高新区一期),包括国家批准的高新区扩区面积9.95平方公里及周边区域。

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20年,近期为2008年至2012年。

第一章宏观背景和发展条件一、宏观背景(一)我国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高新区更高水平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国家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支持自主创新,鼓励和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进入“十一五”时期,国家高新区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

在新时期、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要坚持“六项原则”,实现“五个转变”,做到“四个提升”〔1〕,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青岛李沧规划

青岛李沧规划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正式设立青岛李村区,沧口地区仍隶属四沧区。
1951年5月,沧口地区从四沧区析出设立沧口区;是年7月,李村区划归崂山办事处。 1953年6月崂山办事处改称青岛市崂山郊区。 1958年成立李村人民公社,隶属崂山郊区。
1961年崂山郊区建制为崂山县。1984年撤销李村人民公社,设置李村镇。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沧口区,将李村镇之大部与沧口区之大部合并建立李 沧区。
经济概况
2012年,李沧区完成生产总值272.69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 133.83亿元,同比增长7.8%,对GDP的贡献率为36.8%,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第 三产业增加值138.86亿元,同比增长15%,对GDP的贡献率为63.2%,拉动GDP增长7.1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二产,较2011年末上升了2.9个百分点。
青岛市及李沧区宏观投资环境研究结论
青岛市
青岛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引擎.作为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和国际门户,青岛拥有较高的城市平 台.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是青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发展战略,青 岛将沿着胶州湾由南向北,拉大城市骨架。青岛市区四区将定位 于发展现代都市高端服务业,带动青岛成为国际化都市。
交通情况
李沧区距青岛流亭机 场有10分钟车程。国 家一级枢纽站——铁 路青岛北站选址李沧 西海岸,2010年4月开 工建设,2014年1月投 入运营,短期年客流 量925万人次,规划远 期至2020年客流量 1800万人次。全市规 划的8条地铁线,有4 条经过李沧,其中M1、 M3、M8线与青岛北站 实现垂直换乘。胶州 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在 李沧落地。进出青岛 的五条纵向主干道 (环湾大道、重庆路、 黑龙江路、青银路、 滨海大道)均经过李 沧。

胶州市总体情况介绍

胶州市总体情况介绍

青岛胶州市总体情况介绍一、青岛市概况青岛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南端,东、南濒临黄海,于东北经济区跨海相连,并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是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位居中国三大适合人类居住城市之首。

同时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发展,青岛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拥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多家名牌企业,并通过做大做强船舶、机车、家电、汽车、石化五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橡胶、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能源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青岛海、陆、空交通发达,有着便利的交通优势,对内地、海外的辐射范围广阔,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和信息、金融、货物集散中心之一,以其所具有的港口贸易、海洋科研、现代工业、发达农业、金融服务、旅游度假等优势与开发潜力,成为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二、胶州市概况胶州市属青岛市所辖的县级市,位于胶州湾畔,青岛市近郊。

全市现辖1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80万人,流动人口约40万人),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公里。

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

胶州市是山东半岛与内陆连通的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

铁路胶济铁路、胶黄铁路以、胶新铁路和蓝烟铁路交汇于此,横贯境内;胶济高铁在胶州马店镇设客运北站(青岛地区除青岛客运总站外,唯一的高速铁路客运站)。

落户在胶州国际物流园的青岛中铁物流集装箱中心站是铁道部在全国设立的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是山东境内唯一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也是江北最大的集装箱中心站。

项目建成后,每天有直达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各大城市的货运列车。

主要服务对象是青岛港和山东沿海各港,其功能主要是承接青岛老港区、青岛前湾港区以及烟台、威海、日照、石岛等港口集装箱铁路车流的储存、编组,班列始发。

青岛港介绍资料

青岛港介绍资料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着中国第2 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青岛港,不仅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更是大陆桥物流运输的主要经营港之一。

长期以来,通过内陆港建设,青岛港带动大陆桥物流运输的发展,为大陆桥运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全港现有72个泊位(商用泊位46个),分布在七大装卸区(北港公司、大港公司、中港公司、油港公司、集装箱公司、前港公司、西港公司)按照物流系统建设的要求和相关规划,确定各港区与相关物流园区的定位与功能划分,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确、能够顺畅协调与协作的设施集群,并以此为依托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体系。

1.港区布局。

以环胶州湾港口集群为中心,以前湾港区为主体,董家口港区、鳌山湾港区为南北两翼,黄岛油港、青岛老港区及其它地方港区和专业港为辅助,相互联动、共同发展。

2.港口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布局。

以前湾国际物流园、保税港区物流园、董家口物流园、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胶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构成港口物流设施系统。

1、青岛港40万吨铁矿石专用码头投据青岛港铁矿石流量流向的预测,考虑装船港、卸船港的作她条件和运输船舶情况,参考近期航运瓷料,对各航线进行了合理运输船型论证,以建设2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较为合理。

设计船型主尺度:船长322m,型宽50m,型深27.3m,满载吃水19.0m。

建设规模为20万吨级矿石专用泊位1个及相应的水域、引桥、引堤、陆域堆场、道路、装卸工艺和配套的土建、给水排水、消防、供电、照明、自控、通讯、环保等工程。

设计年吞吐量最近期1100万吨,远期1500万吨。

工程总投资160825亿元2、青岛港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结构兼顾40万吨)铁矿石码头,建全球最大铁矿石码头万邦集团拟投资3.5亿美元在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一座40万吨铁矿石码头,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达到2000万吨。

在董家口港建设的40万吨铁矿石码头将充分发挥集团在散杂货运输、油品运输等领域的经营优势,加快推进董家口港区“一枢两中心”的建设步伐。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若干土地扶持政策的意见-青政发[2008]40号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若干土地扶持政策的意见-青政发[2008]40号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若干土地扶持政策的意见正文:----------------------------------------------------------------------------------------------------------------------------------------------------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若干土地扶持政策的意见(二○○八年八月十四日青政发〔2008〕40号)为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的“五统一”原则和“搬一批、留一批、破一批”的要求,现就土地扶持政策提出以下意见:一、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证用地计划指标(一)加快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根据“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规划,结合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胶州湾各项产业规划,尽快对拥湾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积极开展拥湾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前期调研和修编工作,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统筹兼顾,优先考虑,保证“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的用地需求。

(二)优先保证用地计划指标。

根据拥湾区域内项目用地及搬迁企业用地需求,在年度计划指标使用上予以适当倾斜,在保证全市重大项目用地基础上,优先保证拥湾区域用地计划指标。

对因实施拥湾发展规划企业外迁到指定区域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随项目下达,保证外迁项目落地。

二、统一土地补偿标准,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为促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在总结推广已有的土地成片开发经验基础上,由国土部门会同规划部门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计划、相关区域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科学划定成片开发区域,并报市政府批准。

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构想

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构想

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构想杨硌堂(中共胶州市委党校,山东胶州266300)[摘 要]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是一个战略问题。

在初步成就基础上,恰逢“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新格局、新世文艺复兴和全球文化力主导时代三大历史机遇,必须围绕青岛“和信”之魂、“自然”之脉及“纯洁性”之神,实施实体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协调并进,打造以“全球新世文艺复兴研究传播中心”为品牌的新城市历史文化精神。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胶州湾历史文化资源 青岛之魂 青岛之脉 青岛之神[中图分类号] G 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09)09—0058—04收稿日期:2009207208作者简介杨硌堂,中共胶州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和文化国际研究传播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胶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青岛市不仅是现代化国际城市,而且还是丰厚而博大的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青岛市荣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市随着历史的变迁与行政区划的变化,在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已成为古、近、现代文化资源丰厚与文化精神积淀浓郁的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以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叠加的三里河文化为特色和母体,成为世界上著名城市中有如此悠久历史文化精神的佼佼者,青岛现代文化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正在于此。

如何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独有的古今文化资源,成为青岛市发展的头等大事和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

对此,本文做初步的探讨和勾勒,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初步成就青岛解放以来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呈现出先“现代文化”而“近代文化”而“古代文化”而“现代文化”的阶段性特征的轨迹嬗变。

从德国风情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到近代旅居青岛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建设,再到周边县市的古文化资源初步开发与利用。

与此同时,青岛名牌企业的成长也有着历史文化精神的注入。

从1994年“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战略口号提出,到2005年取得44个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初步形成了古———近———现代三类历史文化资源共存共融的和谐格局,给青岛城市精神层面注入了特殊的内涵与气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2012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摘要:大连港、青岛港、天津港三大主出海口,成就了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环渤海湾地区要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再者,区位优势,也使其成为对外贸易的一大重要枢纽。

毋庸置疑,环渤海湾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又一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关键词:胶州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前景;弊端一、海洋文化产业与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曲金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是海洋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他站在战略的高度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向导,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这无疑为山东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进行了明确的战略定位,为山东办到海洋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发展山东海洋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区,必须把海洋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允许发挥海洋科技又是,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推动海洋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改善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渤海湾自然条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为依托发展海洋经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过程中,陆地污染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港湾建设、石油开采、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与其他海域相比,山东半岛濒临的海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海洋生态环境较脆弱,容易受到污染,难以治理与恢复。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接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环渤海经济圈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而狭义上来说,它主要由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京津冀地区组成。

环渤海湾地区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环渤海地区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交往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作为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连接枢纽。

具体就青岛而言,在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文化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1.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

青岛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经济腹地延伸至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拥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滩涂375.3平方公里,海岸线711公里,海岛69个,天然港湾49处。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山、海、城、文、商"完美结合,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海洋科技力量雄厚。

青岛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28家,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有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17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我国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都在青岛发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洋科技城。

3.海洋产业初具规模。

多年来,我市海洋渔业、港口物流、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药物、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特别是海洋生物产业迅速崛起,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已占全国的40%,是我国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4.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青岛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列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三、渤海湾发展现状1.海洋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我国海域辽阔,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

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其中: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滨海旅游景点1500多处;深水岸线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处;滩涂面积380万公顷,水深0~15米的浅海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此外,在国际海底区域我国还拥有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环渤海经济圈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而狭义上来说,它主要由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京津冀地区组成。

环渤海湾地区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更是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

2.海洋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日趋完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措施,对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海洋管理和海洋事业的投入逐步加大。

为规范海洋开发活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全民海洋意识日益增强。

沿海一些地区迈出了建设海洋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步伐。

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渤海湾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3.海洋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

近20年来,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海洋产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为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渤海湾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海水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主攻养殖, 拓展远洋, 深化加工, 搞活流通, 发展旅游休闲渔业”字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针的实施, 渤海湾海洋渔业的捕养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但与全国一些省市比, 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占海洋渔业的比重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洋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

2.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尚无实质性进展。

渤海湾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总产值已经有长远的发展,但是人就存在更大的发展潜力。

3.远洋运输能力不强。

近几年渤海湾远洋运输发展较快, 年远洋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 但与全国及其他沿海省市相比, 能力还不强, 所占比重仍较低。

4、海洋科技人才缺乏。

“九五”以来, 浙江省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 浙江省海洋科技现状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特别是作为海洋资源大省, 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

目前, 浙江省专门的海洋学院及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仍较少。

海洋科研机构、院校以及海洋科技人才的缺乏,将影响浙江省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5、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渤海湾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 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程度未见好转, 清洁较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达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和平方公里, 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 但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增幅较大, 较上年增加了平方公里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一般, 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居中。

底栖环境质量堪忧, 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偏低。

近岸海域贝类综合质量一般, 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普遍较高重点入海排污口污水超标排放现象严重, 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堪优。

海水增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未见缓解。

杭州湾和乐清湾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年际变化趋势基本稳定,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营养盐比例失衡,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海洋赤潮频发, 有毒有害赤潮和多藻种赤潮并发的趋势明显上升。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理顺海洋管理体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和组织实施海域权属管理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完善海洋经济统计制度。

加强科技研发,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一是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 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加强海洋科技研究, 重点是海洋活性物质利用技术,海底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海洋观测和监测技术, 海水淡化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深海资源研究与利用技术, 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风能等的综合利用技术等等;三是进一步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港口、码头、储运中转仓库、电力设施、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 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加强海洋生态建设, 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将直接影响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海洋生物数量减少, 影响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严重的还会影响人类健康。

针对海洋环境恶化的态势, 要系统研究海洋生态保护的政策措施, 建立海洋环境监测、观测系统, 严格控制排海污染物排放, 加大污染源的源头治理, 减缓和遏制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势头,逐步改变污水超标排放、海水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加强海洋保护区管理, 切实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维护海洋健康, 保证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国际国内合作。

世纪, 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竟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洋经济发展也需要扩大开放。

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需要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吸纳发达国家技术, 联合开发海洋资源另一方面, 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发展外向型海洋产业, 更多的海洋产业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长远发展。

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加大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力度。

参考文献:1.许实波《生物工程进展》1996 第6期2.张耀光崔立军《地理研究》2001 第3期3.张广海董志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 第3期4.李芬邹早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 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