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精华)
《文学改良刍议》读后感
《文学改良刍议》读后感《文学改良刍议》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真的是感触颇多呀!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啥新鲜的?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啦!胡适先生提出的那些观点,就像是一道道光照进了我心里。
他说要不用陈词滥调,这可太对啦!想想咱们平时看的那些文章,动不动就是老一套的话,多无聊呀!就像天天吃一样的饭菜,早腻歪了。
所以呀,写东西就得有点新意,别老是翻那些旧账。
还有提倡用白话文,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想法!以前那些文言文,虽说很有韵味,但是太难懂啦,感觉就像隔着一层雾看东西。
白话文多好呀,简单明了,人人都能看懂,能把心里想的直接说出来。
读完这篇文章,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以后我写东西的时候,可得记住胡适先生的这些话,不能再随随便便应付啦。
要让我的文字变得新鲜、有趣、大家都能喜欢!这《文学改良刍议》可真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让我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我得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文学之路越走越顺!《文学改良刍议》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我读《文学改良刍议》的感受哦!哇塞,刚翻开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有点小紧张,怕自己看不懂。
但没想到,越看越有意思!胡适先生说文学要改良,我举双手赞成!就说那不用典吧,以前好多文章里都是各种典故,读起来费劲不说,还感觉作者在故意显摆学问。
其实啊,能把平常的话说明白,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那才叫厉害呢!还有主张不讲对仗,这可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
为了对仗工整,有时候硬凑词句,反而失去了本意。
简简单单、自自然然地写,多好!而且呀,他提倡的新文学形式,让我觉得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
就好像文学从神坛走下来,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和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啦。
读完之后,我就在想,以后我也要大胆地尝试新的写作方式,不再被那些旧规矩束缚。
要写出属于我自己风格的文字,让大家读起来觉得亲切、舒服。
这《文学改良刍议》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文学的新大门。
《先生》胡适观后感
《先生》胡适观后感第一篇:《先生》胡适观后感《先生胡适》观后感看了《先生胡适》我深刻的感受到文化是不应当和政治牵扯到一起的,一个文人,思想巨匠,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遭到莫须有的曲解与责难。
人们很喜欢带着政治立场去看一个人,只要政治观点不同,其思想,人格,文化便全盘否定,不留余地。
我一直不太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做选择题,连人都是要非此即彼,鲁迅还是胡适,一看这样的文字,我就异常郁闷,就如非让我选择是吃萝卜还是白菜一样。
在鲁迅所有文字中我最推崇的是《死后》,鲁迅生前即想到了死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尴尬与耻辱,那些任意歪曲和篡改着他文字的人,是他死后所不能控制的,生前尚且有申辩的可能,死后是断无申辩的机会了。
我常常以为他们是很悲剧的,如胡适,如鲁迅,尽管内心是多么的不情愿,他们丝毫不能阻挠死后被人利用,而且被利用得如此彻底,如此纯粹。
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被无限上纲上线,就可以作为养活别人的工具,杀死对手的利器。
胡适教导学生,不要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他人的信仰为信仰。
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论调。
当大部分人教你应当如何如何时,胡适教你不应如何如何。
当别人强调某某主义,某某路线时,他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有人认为这是他的局限性,不重视世界观的建立。
我却要说,这正是胡适的高人之处:不灌输教条,只教你独立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今天看来,非常的理性而温和。
这就是胡适先生。
胡适是爱国的,胡适报效之国,并非所谓的某个政府掌控之国,而是中华民众之国。
当这个国家遭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个人的政治观点与哲学理念是要和国家当时的环境相靠近或者暂时妥协的,因此一个一向坚持自由之灵魂的胡适接受了蒋介石政府的驻美大使之职。
为国家存亡行路万里,演讲百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样的人格,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胡适曾说我宁可保持我无力的思想,决不肯换取任何有力而不思想的宗教。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之前读过不少名人的自传,了解了名人的一生。
这本书却有所不同,是通过第三人的角度去诠释另一个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胡适先生的政治路途。
胡适先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一次次的演讲,在演讲的期间,胡适先生几乎跑遍了美国,将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传播。
经过各种学生组织的锻炼,熟练地掌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套会议流程,在今后组织国际性组织和国内组织加以应用,自成一套民主系统。
胡适先生一生主张“新和平主义”,所谓的“新和平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不抵抗主义或者是反战主义。
最明显地体现在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上。
日本在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候,胡适极力反对中国对日宣战。
当然中国对日宣战的确是拿鸡蛋碰石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无能领导之中,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胡适先生算对了一次。
在二战时期,胡适依然反对中国抗日,原因是中国的经历实力落后、武器硬件实力不够。
但是,八年抗战,中国战胜了日本,这次胡适先生算错了一次。
其实无论是算对算错,都没有必然联系,根源在于胡适先生顽固的思想,一生执着地追求着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这种主义就是反战,不抵抗。
所以胡适对于战争都是持反对的态度,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印度的甘地“非暴力不抵抗”主义。
其实这种思想存在局限性,尤其在世界大战期间,除了日不落的英国在维护自己的地位,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列强都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版图,与这些国家谈判等于慢性认输,他们会贪婪地无限之地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伸出罪恶的爪牙。
在二战时,中国对日宣战是必然,此时的中国是资本主义政党主导,与社会主义政党合作,领导思路先进,兵器设备虽无法与日军匹敌,但完全是现代化军备。
关键这一次是全民抗战,万众一心。
所以,笔者对于胡适先生一贯追求“新和平主义”不敢苟同,胡适先生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辨性。
为何安吉尔和杜威两人会提出这种主张,原因在于第一,他二人都是白种人。
胡适读后感(共6篇)
胡适读后感(共6篇)第1篇:《胡适散文》读后感《胡适散文》读后感《胡适散文》。
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就不能绕过一个人。
这个人掀起了一场白话文革命,有趣的是,这场革命的起因竟然是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产生的。
胡适将中国的文字分为死的文字(书面的文言)与活的文字(口头的白话),而书面的活文字必须替代死文字,这样才可以使得文化普及,古代的白话小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于是我们所阅读与学习的大量书籍就变成了浅显易懂的白话,也有了标点的断句,至于那些彰显文化的古文,自然可以留给爱好者们沾沾自喜去了。
有意识的是,这么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竟然在我们的所有文化学习中消失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主义”,而胡适的著名文章之一就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于是,靠主义发家之人必视之为大敌,封锁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那么这篇《胡适散文》又是如何出土的呢?编者狡猾的在前言中提到:他的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政治上的主张改良和反对革命,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会在所选文章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了保留历史原貌,我们收入了作者的主要散文创作,并将收入的作品全文出版,相信读者对文中的错误观点能够加以鉴别和批判。
(2001年出版)于是我们就有机会,以批判的精神,拜读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
主义的危险和弱点,就在这里。
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含在里面),“名教”(口号标语正是名教的正传嫡派。
名教扫地,中国有望!),“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孔圣人是无法帮忙的。
开倒车也绝不能引你们回到那个本来就不存在的“美德造成的黄金世界”的),“差不多先生传”(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
然而中国就从此成为一个懒人国了),“漫游的感想”(世间的大问题绝不是一两个抽象名词(如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等)所能完全包括的),“我的信仰”。
捂住双眼,不仅看不见世界,甚至看不见自己了。
第2篇:胡适文章读后感胡适文章读后感大家对胡适此人一定比较熟悉,他1891年12月17日生于安徽绩溪,卒于1962年2月24日,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文章读后感(四篇)
十五岁,似乎还在徘徊,然而毛泽东于十六岁便发出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言,周恩来十三岁时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那么,是时候用我们的青春筑起通向梦的阶梯,在梦实现的地方,有你,有我……
去年,唐德刚先生故去,作为胡老夫子的关门弟子,他所有关于胡适的著作中没有粉饰老师为“圣人”,反而客观中肯,毫无隐晦之意,在今天漫天飞的传记里,怕是少有的极品了。唐德刚说胡适是“近代中国惟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但是又说其:“搞政治胡适后天不足,在主观条件上,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与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这样的论断,胡适先生听了也许只是笑而不语,因为他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何惧这点小小的评论?
虽然没有精读,通过课堂学习和一些资料翻阅也了解到胡适是一个注重个人独立,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人。个人首要的是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并且入世以实际行动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大声疾呼男女平等,反对愚忠愚孝,强烈反对伪善的表面文章。坚持无神论,反对迷信,崇尚西方自由、平等、宽容和科学主义精神,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教导的一味信天安命,只求诸思想以得安逸。
然而,却又是如此的熟悉,你信么?你我都离胡适很近。有几句话,你一定听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我们一定能够耳熟能详,但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胡适说的。“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激情岁月远离的今天,又似乎有些现实的味道。这就是胡适先生,陌生而又熟悉。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
粗读胡适这两天集中时光看了《胡适文集》的一些篇目。
有的是重读,如《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文学改良刍议》;有的则是看题目好玩,便看了,如《时光不值钱》;还有的是先看文中资料,有我熟悉的一些东西,再从头看起,如《〈水浒传〉考证》等等。
总之,是凭着情绪来的。
胡适文章的一个特点是清楚明白。
但凡讲一个什么事,都叙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你觉得没有一丝遗憾。
《我的母亲》说到上早学:“每一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明白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日我做错了甚么事,说错了甚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悲哀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这段话何等细致,完整,充实,没有漏下一点情节,有什么就说什么,是怎样样就怎样说,绝不随便加以添削。
好的文章就应如此,丰盈,自然,不雕饰,一字一句见出作者的性情。
第二个特点是说理透彻。
他说一件道理,透彻,丰满,你孤傲的灵魂,你顽固的脾性,一下子就臣服于他的理论之下了。
《容忍与自由》里这样讲:“我自我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也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
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
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能够感激的。
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
《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的作品,这样的一本书,自然是有很多的感悟给读者的,在写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时需要写出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同时这些故事又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要注意的。
下面就是一些好的范文。
篇一: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今天,我读了作家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差不多先生传》。
这个题目十分有趣,我带着一丝好奇读完了全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差不多”的人,他看不清,听不明,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去帮妈妈买红糖,结果却买成了白糖,他妈骂他,他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上学时,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
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
”他说:“山西同陕西,不是差不多吗?”他长大后在店铺做伙计,做事总是不精细,“十”跟“千”常常写错。
掌柜的生气了,骂他不仔细。
他只是笑嘻嘻的赔小心道:“千与十只差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嘛!”有一次,他有事要外出,慢悠悠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他不满地说:”八点三十分开,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
谁知家人弄错了,喊来了西街的牛医王大夫。
他说:”汪大夫跟王大夫不是差不多吗?就让他试试吧!“王大夫走上前,用医牛的方法替他治病,不一会儿,他便一命呜呼了。
他临死前,说:”活人同死人也差。
差不多,。
凡事只要。
差。
差不多就。
就好,。
何。
何必太。
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说他看得破,想得开,于是,人人都象他学习,中国很快变成了一个”懒人国“。
读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了懒惰和做事马虎的危害。
我们绝不能像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一样,不求上进,马虎行事,这样只会让我们一事无成。
篇二: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文章有感前不久,我从三联出版社订购了一本《国文百八课》,并从中拜读了近代大文学家胡适先生的小品文《差不多先生传》,感慨万分。
最近拜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
最近拜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不必拜倒在孔圣人脚下》,言语微(微妙)词之间却也是显得眼界开阔,不同凡响。
只是仔细读来略有对先生的不同之处,然胡适先生曾经却也说过学习要有怀疑之类的话,于是便发表一下个人感想。
国民时期,当执政府推出万世师表,在社会上大兴中国文化,加强礼教,形成一种浓厚的儒家气息。
然阴谋、意图是何等的明显,未免也脱不了“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在这里胡适先生是睿智的,思维是清晰的。
然对先生的《不必拜倒在孔圣人脚下》作为文章的题目却感到不为苟同。
第一点;考虑不当,圣人的思想历经千年是值得历史考究的,只是当时政府断章取义,统治思想,是妄人之举,是站不住脚的。
作为中华名族的文化财产,实为有所不当第二点;言语过于激烈,作为智者是不会如此极端的,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否认,是缺少创新的,与时俱进的。
更何况自己是名人,对新一代社会积极人士是有影响的。
在文章中先生谈到人格上的问题后,指出东林诸君子的慷慨献身不如革命青年的杀身成仁。
在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社会提倡的是人人平等,不分职业的高低。
为人生的理想而献身,为自己的正义而献身,何来高低比较之分,当然这是要排除那些无谓的牺牲,毕竟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毕竟胡适先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然如今社会不同了,在物质空前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精神文化支柱,用来增强名族的人文情怀,增强名族的精神厚土,文化底蕴。
如今海内外兴办起“孔子学院”是值得令人自豪与鼓舞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目前太需要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也是一条很长的路,此时的我期待着“文化振兴30年”
2013年9月24日
药学院值班室。
读胡适先生有感5篇
读胡适先生有感5篇第一篇:读胡适先生有感读胡适先生《什么是文学》有感,胡适先生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当我反复读着胡适先生《什么是文学》时,依据胡适先生的说法看来只能是非文学了,比如说:一篇文章,胡适先生在文中指出:“······这一类文学,”胡适先生批判了“碑版”文学,正像胡适先生说的,甚至写的与胡适先生举得《老残游记》中的一段关于美的例子不差上下,读胡适先生《什么是文学》有感胡适先生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读胡适先生《什么是文学》有感胡适先生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
”此言甚准确。
他又说:“这文学有三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
”他在此文最后说:“无论什么文(纯文与杂文、韵文与非韵文)都可分作‘文学的’与‘非文学的’两项。
”当我反复读着胡适先生《什么是文学》时,我确实敬佩他的思维清晰和敏锐,他的知识的博大与精深。
当然,在读《什么是文学》时,我有一种不安和畏惧感。
以至不敢去爬此“文学高山”,原因是文学有“三要件’。
因为我不愿“一贯制”,这“一贯制”就是框框。
我这人愿突发奇想或漫无边际。
如果我只做了“二要件”或“一要件”,依据胡适先生的说法看来只能是非文学了。
非文学就非文学吧,我这人不想勉强自己。
反正文学因为与非文学的比较而存在,那我就做文学的“比照”吧。
因为我写的东西不能符合“三要件”,有时甚至“一要件”都没有做好。
我不是因“三要件”而又想法,而是因为文学有了固定模式而有所后怕。
比如,大家都按照“三要件”去做,文学一律:“明白清楚、有力动人、美。
”这有健康向上之感。
但是,与大千世界相比就显得呆板、局限,千篇一律。
他的“清楚明白、有力动人”让我不安,让我思考:一、文学本质上是创造精神世界,理想的精神世界由于“三要件”是相对的,比如说:一篇文章,有人看明白了,而有的人没看明白;有人动情,有的人不动情;至于美就更难说了。
胡适散文读后感3篇
胡适散文读后感3篇下面是整理的胡适散文读后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
胡适散文读后感1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
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
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
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
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
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
“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
”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
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
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作者胡適,字適之,提倡文學改良的新文化運動領袖人物,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方面有深入研究。
本書集合了胡適先生的演講、信件、發表於雜誌中的文章等等,從五個方面--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青年與讀書、科學的人生觀、問題與主義、整理國故與全盤西化介紹了與當時內外交困的社會環境下息息相關的一些問題,現在看來也依然值得當代大學生的思考。
我想就讀後感觸頗深的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見解。
首先,就讀書本身而言,書中就專有一部分提及。
胡適先生答清華學校胡君敦元等四人,為將往外國留學的少年所擬的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叫我們羞愧,儘管也有人主張先生要求過高已經超過普通非專業學生的接受範圍,但作為當代中國的大學生我們連國學的皮毛都算不上接觸過,又怎能有足夠的民族自信心呢?當然,讀書也不能一味的趨於功利性,讀書本身就是一件愉悅之事,把讀書當成任務甚至負擔,讀書就顯得不那麼美好單純了。
作者對於為什麼讀書有自己富於經驗的深刻理解:讀書便是接受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的記錄;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讀更多書;讀書能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對環境,並獲得思想的來源。
讀書時我們還得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驗證,對既有知識的批判理解是活躍思維的絕佳途徑,順民和奴隸不能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擴展到充滿朝氣的青年人的思想活動中。
書中《信心與反省》一篇我有一些感觸。
作者對壽山先生《我們要有信心》中提出的中華民族還是有生存權的這一觀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認為中國的固有文化並不如壽山先生所說太過豐富,我們缺少近代的科學文化、工業文化,而我們所獨有的--駢文、律詩、八股、小腳、太監、姨太太、貞節牌坊……卻都是落後於西方使我們抬不起頭的文物制度。
我想,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應該是從文藝復興後發生的巨大轉變。
古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思潮使西方將眼光關注到具有張力,更加世俗化的物件以至於擴展到科學領域,創造了更符合人的發展與利益化所需求的工具、技術等等。
胡适文集读后感
胡适文集读后感胡适文集读后感导语:胡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也是一名有影响力的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胡适文集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
胡适文集读后感【1】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
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
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
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
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
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
“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
”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
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
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胡适,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启蒙运动的倡导者。
他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胡适为什么读书以及他的读书心得。
1. 胡适的读书态度胡适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读书是扩展自己思想和知识的最佳途径。
他坚持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才能充实自己的内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胡适鼓励每个人要保持求知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2. 道德修养与读书胡适相信,读书对于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和教诲,提高我们的人格素养,塑造我们的内在品质。
3. 学科知识与读书胡适还认为,读书是学习各种学科知识的基石。
他强调知识的广博性和综合性,鼓励人们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的阅读。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不同学科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
4. 读书的影响力胡适深信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他相信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改变。
5. 胡适的读后感胡适在读书后常常有着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他的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通过读书,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种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
同时,他的读后感也让他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悟,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总结起来,胡适为什么读书的原因有很多。
对于他来说,读书是提升自己的途径,是拓展思想的舞台,是培养品质和修养的必经之路。
通过阅读,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素养和思辨能力。
胡适的读书心得也让他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与启示。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炼。
希望我们能像胡适一样,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的态度,用心去阅读,用心去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胡适《治学方法》感悟
胡适《治学方法》感悟
在我读到胡适先生的《治学方法》时,我深受启发,对于我的学术研究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胡适先生强调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他认为,治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而应该深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物。
这种思考方式对我影响很大,我开始更加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其次,胡适先生强调了实验和实证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验和实证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我对待学术
的态度,我开始更加注重实证和研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己
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胡适先生还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深刻认识
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我开始更加注重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观点
和证据,以避免陷入盲目相信和盲从的境地。
最后,胡适先生还强调了学习和求知的态度。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积极的、探索性的、谦虚的。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我对待学习的
态度,我开始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同时也保持谦虚和
谨慎的态度。
总之,胡适先生的《治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实验、实证、批判性思维和积极求知的态度,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生活质量。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精选5篇)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3071字)最近在看蒋经国的传记,想起了蒋家偏安台湾后,胡适每次回台湾蒋经国必去机场迎接,名曰“代表父亲欢迎你”。
于是就想写些关于胡适的东西。
胡适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建国前,在学术上,我对胡适是及其崇拜的,胡适及其时代的人能取得那样的成就,和他们的教育水,胡适一生坚持做无党派人士,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当然胡适先生还是国民党政府有头,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最近在看蒋经国的传记,想起了蒋家偏安台湾后,胡适每次回台湾蒋经国必去机场迎接,名曰“代表父亲欢迎你”。
于是就想写些关于胡适的东西。
胡适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建国前他应该是中国学术界当之无愧的领袖之一。
但胡适究竟是学术明星呢,还是政治明星呢?我想胡先生肯定坚持他是前者,而且是不承认后者。
其实我很想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想的,胡适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对美国应该是有很亲近的感情,属于我们所说的“亲美派”。
但我想如果他被美国普通人熟知的话,应该是在八年抗战期间作为中国驻美国大使的影响力吧。
那么,在美国普通人眼里应该是政治人物吧。
我所读的胡适传总的来说,就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中立的。
但是我还是有点疑问,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有没有遭受到钱学森等人遭受到的那样的白眼呢?作者没有说。
别处也没找到。
但我不认为胡适有什么不同于当时其他的在美中国人,那么胡适后来及其推崇美国的做法就让我有点费解了,人性使然吗?言归正传,对胡适一生的总结,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学术和政治了。
在学术上,我对胡适是及其崇拜的。
胡适回国后曾担任北大的教授,有人说胡适每开一门课,其上课的讲义就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这一点我是很相信的,这从他的治学态度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胡适当时在中国学术界的朋友,笔友,随便拿出一个到现在应该都是“国宝级”的人物吧。
那时候,貌似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有时候我在想,物以类聚,难道天才也是一样的吗?先秦的百家,唐代的诗人,宋代的词人,明代的小说家哲学家,近现代的学者,随便那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胡适先生二三事读后感
胡适先生二三事读后感1. 读了 《胡适先生二三事》,我就寻思,胡适先生那么有学问,是不是像我们班的学霸小辉呀?小辉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大家有不会的题都去问他。
我问小辉:“你咋啥都懂呢?”小辉挠挠头说:“我就是平时爱看书,多琢磨。
”胡适先生肯定也是天天钻研学问,才那么厉害,这是不是告诉咱,只要肯努力,就能变聪明呢?2. 胡适先生倡导白话文,他是不是心里想着,要让所有人都能轻松读懂文章呢?就像我给奶奶讲故事,奶奶年纪大了,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话。
我就用大白话讲,奶奶听得可开心了,一个劲儿夸我讲得好。
胡适先生推广白话文,是不是也想看到大家都能愉快地交流知识,没有隔阂呢?这让我明白,说话做事简单点,大家都轻松。
3. 我在想胡适先生面对困难时,会不会像我学跳绳那样?一开始我怎么也跳不好,急得都快哭了。
我对自己说:“我就不信我学不会!”然后不停地练。
胡适先生说不定也有这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是学术上的难题,还是生活里的困境,都不退缩。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他这样,遇到困难勇敢向前吗?4. 胡适先生和朋友们交流学问的时候,是不是像我们小组讨论作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有次我们讨论一道数学题,小明说一种解法,小红又提出另一种。
胡适先生和他的朋友们肯定也争得面红耳赤过,但都是为了把事情弄明白。
这说明有交流才有进步呀。
5. 胡适先生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像我写作文一样,有时候灵感突然就来了?我写作文时,正发愁没啥可写,看到窗外的小鸟,一下子就有了思路。
胡适先生的那些好文章,是不是也是某个瞬间灵机一动,然后赶紧写下来的呢?这告诉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哦。
6. 我好奇胡适先生对待不同观点的人,是啥态度呢?就像我和小刚下棋,小刚总爱用一些怪招,我开始很生气,觉得他不按套路出牌。
后来我想,他有他的想法嘛。
胡适先生肯定也能包容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让思想碰撞出火花。
要是大家都只听一种声音,世界不就太单调了吗?7. 胡适先生做演讲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有激情?我在学校演讲比赛时,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同学,心里可紧张了,但又想把自己的想法大声说出来。
读胡适先生文章
读胡适先生文章,颇有感慨。
读胡适先生文章有感他那种容忍的自由主义,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中国几千年来最缺乏就是包容和宽容,也缺乏容忍的海量。
以致皇权专制根深蒂固,内战不止,毁掉了多少历史遗产,让我们后人寻不到中国人的源头,不知道中国人来自哪里,怎么来到亚洲最东端这块肥沃的土地繁衍生息。
秦始皇和项羽放的火烧得惨。
民国时期,胡适先生已经谈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一文中,提到新材料及新工具的重要性。
正如先生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用于治学,还可以用于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然而,为何如我,也算接受过中国的一流教育,九十年代初接受了一流大学本科的教育,后又读过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但,在处理事情时,却往往是提出假设,然后直接把假设当作结论呢?而在我周围,像我这样的人很多。
这种现象可能是有以下原因所造成:1)首先,原因可能还是在自己。
虽好读书,但多喜欢读轻松的书。
日常生活中,不爱思考,虽喜欢提出问题,但不爱深究答案。
2)其次,尚无法确定目前的教育体系如何,但九十年代我所受到的教育好像没有足够的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
教学课程往往还是以记忆类为多,思考训练类为少。
这可能是教育界人士能力问题。
民国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大家,可惜这些大家或去了台湾,或留下来但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过右派、牛棚这些事情,留存下来的教育界人士或人云亦云,或有能力但不再发挥。
胡适先生的思想。
胡老的思想是最难得的,本书的最后附录一部分都在写胡适的思想,读的酣畅淋漓。
这里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适看问题的角度,直击要害,从不拐弯抹角,找的准,说的狠。
比如在《旬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一篇《苟且》,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名族精神都瘟死了。
别说当时,就在当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继续,吾国吾民何时能够被唤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国。
再比如,他形容中国文学的病症,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
胡适散文读后感
胡适散文读后感胡适散文明白晓畅。
读者对他散文又是如何看的呢?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胡适散文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一今日重阳节!爸爸不到七点电话询问我“中午回家吃饭否”尽管我没有睡醒,白天还有好多闲事,但是我还是毅然答应父亲回家。
爸爸高兴地嘱咐我勿忘带“菜刀”回去,他给我们磨磨。
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这个世界最终真心关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九九重阳父母节,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谁人报完哺育恩?日月星辰似流滢,少小轻狂游子心。
古人教人尽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您:父亲、母亲,您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儿子一定会孝敬你们二老,同时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送上一句祝福,写下您的动人诗篇:祝他们心旷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乐同在!胡适的父亲在他五岁过世,他母亲23岁时守寡,承担者操持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
作者着重描写的就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
胡适开篇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写自己童年中的几件小事(前后跨越九年),看似无意,实则为下文写好母亲做铺垫。
当顺势转为正题,选取几个与母亲有关的重点事例作陈述,以委婉平实的言语描述了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温柔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将一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篇尾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脉络层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母亲对胡适“做人的训练”这对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临收笔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默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谨以此篇读后感敬献给我的父母大人!胡适散文读后感篇二大家对胡适此人一定比较熟悉,他1891年12月17日生于安徽绩溪,卒于1962年2月24日,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1世纪12年了,让人越来越感到这世纪与上个世纪的不同。
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已由个别国家(美国、法国等)奉行的真理,发展成为普世的真理,人类精神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站在这个高度回看历史人物,也会有一番新的认识。
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生于19世纪末,成名于20世纪初,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我对于他俩都有了新的认识。
我更加佩服鲁迅先生的远见卓识和阳刚硬气,而对于胡适先生的软弱和“中庸”看的也更清楚了。
本文只谈对胡适先生的新认识。
胡适先生出生于19世纪末(1892年),4岁丧父,被母亲送到私塾读书。
他母亲加倍付费给这私塾先生,精心培养灌输传统文化。
20世纪初,他19岁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从师于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先生,从此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熏陶。
这旧与新两种文化教育深刻影响了胡适先生的一生,使他的精神游荡在这两者之间。
胡适先生26岁(1917)回国任北大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杂志,开始对中国文化思想界发生重要影响。
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新诗,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
他发表《文学革命》文章,使他成为中国新文化的领军人物之一。
但他继而提出“整理国故”,将满怀热情、渴望学习西方文化的青年人,引到传统
文化的垃圾去寻找“国粹”。
这标志着他放弃文化革命,成为文化改良主义者。
他逝世的时候,蒋介石送挽联说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简而言之,说他是优秀的“中庸”人物。
在政治方面,胡适先生主张民主自由,国家实行宪政。
1922年,他曾起草《我们的政治主张》,提出“政治改革的三个基本原则”:“宪政的政府”,“公开的政府”;“有计划的政治”,得到蔡元培、李大钊等16位名人连署发表。
1932年,他创办《独立评论》,发表保障人权文章。
这些主张并没有被当政者采纳,他也没有坚持宪政理想和独立见解,形成第三种力量,与专制独裁者采取不合作。
却一直依附于当政的军事强人,甘做花瓶装饰品。
1945年,在美国的调解下,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开启了在中国实行民主宪政良好时机。
胡适先生却出任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到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并没把中国宪政放在心上。
国共重开战,他袖手旁观,仍无所作为。
1948年,蒋介石军事频频失利,危难之时,想让胡适竞选总统,当选后,再任命自己为行政院阁揆,掌握实权。
他与胡适商量,胡竟然表示同意。
由此看出,他的骨头是多么软。
北京解放前夕,毛泽东要胡适留任北大校长,胡随蒋介石去了台湾,却留下小儿子胡思杜在大陆。
1954年,这儿子被迫与他
断绝父子关系,但仍被斗争,后于反右运动中自杀身亡,年仅3 6岁。
胡适为何要将小儿子留在大陆,这值得历史学家研究探讨。
1950年,美国对蒋介石完全丧失信心﹐希望建立第三势力以对抗一党专制。
这可以让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独立站起来,对于中国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美国助理国务卿鲁斯克(Dean Rusk)约见胡适,想说服胡适出面组织领导这第三力量,以取代蒋介石政权,胡适对此表示全无兴趣。
1960年,台湾《自由中国》杂志负责人雷震,与台、港党外人士共同连署,反对蒋介石违背中华民国宪法三连任总统,胡适为连署人之一。
雷震被捕入狱,判刑10年,胡适一度受到株连,却仍然保留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
他也没有提出辞职以示抗议。
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看出,胡适的宪政理想是真,但骨气太软,行动无力,使得理想成为空想。
他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想嫁给一个理想的美男子,却被拿枪的恶男人劫持强奸了。
他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甘愿顺从这恶男人,与其同床共枕,却心里常常想着那美男子。
中国文人普遍有这种女人心态,胡适表现的比较突出。
说到底,这不是人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
中文的“文”字和“女”字的形状也很相似,大多数男文人都没有男人该有的阳刚硬气。
胡适不仅在政治上如此软弱,在婚姻上也是优柔寡断。
他妻子小脚,无文化,嗜好打麻将,与他兴趣爱好格格不入,他和她却能一起共同生活了四十五年。
因为这妻子是母亲送给他的活“礼物”,他为孝顺母亲完全接受了这“礼物”。
胡适寂寞时也会寻花问柳,曾与几位才女暗中交往,如同今天“红旗不倒,彩旗飘飘”一样,他是“旧旗不倒,新旗飘飘。
”鲁迅先生原配妻子也是母亲送的活“礼物”,鲁迅却断然还给母亲,与知己才女结婚,过上爱情生活,被传为美谈。
胡适的一位情人叫徐芳,她说胡适的白话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的妇人”,“未能尽脱文言窠臼”,不过,“头一个放脚人的功劳,对于后来的影响是深而且大的”。
何止是新诗,胡适的头脑也像女人被裹缠过,又放开的小脚,头一个放脚人的功劳很大,毕竟他的脑留下曾被裹缠过的伤残。
人19岁之前正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大脑吸取知识的关键时期,胡适的大脑在19岁之前被旧文化仅仅裹缠着,后来放开了,难免留下伤残。
这伤残导致了他后来不能成为独立的知识分子,不敢组织领导第三力量。
这就像小脚女人放脚后仍不能奔跑,不会独立谋生,必须靠男人供养一样。
我无意贬损胡适,而且仍然愿意称他为先生,因为他毕竟对中国文化作出过较大奉献。
他出生在有皇帝的19世纪,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可以原谅。
所以,对他宽容应该大于指责。
我写这篇
文章不是为了指责胡适,而是因为他留下大量文章书籍,至今仍然在影响中国。
我希望看他书的人能够认识到胡适的软弱,不要自己跟着他软下去。
我曾参加复旦大学“‘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国际的多位学者都提到胡适一句名言:“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发言时说:这句名言使打扮历史成为合理,人们不再感到奇怪。
我认为“历史应该是一个裸体大姑娘”,研究历史人应该独立研究,唯一追求是历史的真实和完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未来是否能够和平转型,建立宪政,在于知识分子是否能够站起来,形成独立的第三种力量。
那么,对于胡适先生的再认识,再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我写本文做一个初步尝试,希望网友们多提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偶获一本胡适先生谈治学的书籍,正在读中,颇有感慨。
民国时期,胡适先生已经谈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一文中,提到新材料及新工具的重要性。
正如先生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用于治学,还可以用于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然而,为何如我,也算接受过中国的一流教育,九十年代初接受了一流大学本科的教育,后又读过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但,在处理事情时,却往往是提出假设,然后直接把假设当作结论呢?而在我周围,像我这样的人很多。
这种现象可能是有以下原因所造成:
1)首先,原因可能还是在自己。
虽好读书,但多喜欢读轻松的书。
日常生活中,不爱思考,虽喜欢提出问题,但不爱深究答案。
2)其次,尚无法确定目前的教育体系如何,但九十年代我所受到的教育好像没有足够的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
教学课程往往还是以记忆类为多,思考训练类为少。
这可能是教育界人士能力问题。
民国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大家,可惜这些大家或去了台湾,或留下来但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过右派、牛棚这些事情,留存下来的教育界人士或人云亦云,或有能力但不再发挥。
当然,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原因,或许并不希望高校培养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学生,因而在教材的设计上思考训练类的课程较少。
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做事情的结果有很大差异。
公司中有一同事,很优秀,从小在美国受教育,虽然很年轻,但是适应环境能力很强,情商也很高,面对困境能够挣扎出一
个新的局面。
这位同事所表现出来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又岂能与他从小所受的训练没有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