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留学原因
百年留学风云路
【链接】1872年,广东青年何启自费赴英,成为自费留英第一人。
他先在英国阿伯丁大学医学院学习,1879年又转入林肯法律学院学习法律;1882年回国,在香港成为一名律师。
此后他在香港捐建了一所医院。
为纪念早逝的英籍爱妻,他以妻子之名将医院称为“玛丽医院”。
他又在玛丽医院附近创设西医书院,孙中山正是从这所医学院毕业的。
何启还与孙中山成为密友,共同策划了广州起义。
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着美国的富强、中国时的贫穷、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当中的原因。
陈衡哲是清华第一届庚款女留学生,在1914年抵达美国,学界两件文化革新运动。
的科学救国运动,运动。
这两大运动发端于康奈尔大学内,后在国内掀起浪潮。
的地理环境同美国相似,的原因在于没有先进的科学。
个国家的盛衰1909年8月间,庚款留学第一次招考举行,从应考的630名学生放榜录取了47人,当年10月赴美。
这批学生中包括日后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1910年8月,庚款赴美第二次招考在史家胡同再次进行,400多人应考中,70人获得录取资格。
其中,胡适名列第55名,与他同期渡洋的还有赵元任、竺可桢。
1911年,第三批庚款留学招考举行,63人赴美。
1911年4月29日,北京西郊清华园,礼乐齐鸣,468名青少年学生与身着朝服的游美学务处总办、会办、学生监督,以及美胡刚复(左三)与姐姐胡彬夏(左一)、堂弟胡宪生(左二)、弟弟胡明复(左四)在哈佛大学合影,姐弟四人均公费留美【链接】留学法兰西1907年,蔡元培与同学自费赴德,实行俭学,一时俭学风在留法界兴起。
但政府财政紧张,无法官费派遣,1912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之后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华法教育会,到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20多个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极大促进了中国学生留法潮流。
留学莱茵湖畔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作为战胜国废除了过去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于1921年重新签订平等的邦交协定。
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及影响-最新文档
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及影响-最新文档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及影响中国留学教育历史悠久,但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留学教育政策,派遣学生店铺,始于19世纪中后期的清朝末年。
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对后来的社会发展变革在思想启蒙、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后世留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
在民族和社会的双重危机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西方社会和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奏。
1872年,清政府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从上海乘船赴美,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序幕。
也有人将容闳、黄宽、黄胜于1847年在传教士的带领下赴美留学,作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始,但是容闳等人留学美国,只是一种小规模的个人行为,并不是有组织的政府行为。
在晚清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留学运动应该包括派遣留美幼童、派遣留欧学生、留学日本浪潮和派遣庚款留美学生。
1854年,容闳作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耶鲁大学)的中国人,从纽约启程回国。
他回国后始终坚持“当使后予之人以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教育理想,推动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形成。
1870年,容闳通过丁日昌向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
曾国藩当即表示同意。
从这个时候起到1872年3月曾国藩病逝,为派遣留学生一事,容闳积极倡导,竭力主持,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选拔及管理办法,后又多次与李鸿章联名上奏清政府,终获批准。
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在留学生监督刑部主事陈兰彬、江苏候补同知容闳的带领下赴美留学。
此后三年,每年均按计划派出幼童留美,这四批幼童共120人,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代公派留学生。
然而,由于清政府接受封建守旧势力陈兰彬及其后继者吴子登的意见,以留美幼童腹少经书、囿于异学、沾染外洋恶习为由,将其提前撤回,绝大多数幼童没能按计划完成学业(仅2人大学毕业)。
晚清烟台籍留日学生与近代烟台社会变迁
晚清烟台籍留日学生与近代烟台社会变迁作者:王华东于向宁张美容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05期摘要:晚清时期,烟台籍留日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多种方式推动了烟台社会的近代变迁。
关键词:晚清烟台留日学生社会变迁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32-0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逐渐转向邻国日本,烟台籍学生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本文尝试探索其留日的原因、在日本的活动以及对近代烟台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晚清烟台学生留学日本的原因首先,烟台籍学生留学日本顺应时代潮流。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认识到对外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性,颁布了留学章程和自费留学的政策,鼓励学生留学日本,使得越来越多的烟台学生留学日本。
此外,当时日本的宽松政策也促进烟台学生选择留学日本。
其次,烟台自身的便利地理交通。
烟台与日本隔海相望,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19世纪60年代,烟台开埠通商,开辟了去日本的航线,这为赴日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章宗祥在《游学日本指南》中写道:凡吾国至日本,分为南北二大道……北省以芝罘为出发之地,共约七八日。
由于路程短,所需经费少,甚至比国内同距离旅行费用还低。
许多学生选择留学日本就是地理交通便利的因素。
二、烟台籍留日学生在日本的境况烟台学生在留学日本期间主动接受新文化、新思想,但也不同程度地改变自身传统生活方式,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
烟台虽然开埠较早,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仍然根深蒂固。
由于双方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日本异国的生活及日本逐渐西化的生活产生冲突和碰撞,深刻影响了烟台籍留日学生的生活方式。
烟台学生带着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使命,东渡日本学习。
烟台学生在日本所学专业以文科为主,尤其以政法科为主,适应了清末新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此外,学习师范类的学生也很多,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清末新政后各种新式学堂师资短缺的情况。
烟台籍学生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清斗争活动,加入各种反清革命团体。
袁世凯与清末留学热潮
袁世凯与清末留学热潮笔者按: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很独特的人物,众所周知的是他篡夺了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而后逆着历史潮流自称皇帝,成为历史的罪人。
同时,在他长达数十年的晚清为官经历中,又在各方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变革,使其主持的北洋地区尤其是天津一带成为清末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值得注意的还有,当年容闳促成的百余名留美幼童的归国后虽有李鸿章的暗中提携,但大都挣扎在社会的基层,对晚清社会的转型作为有限。
袁世凯接收李鸿章成为北洋大臣后,慧眼识珠,提拔或支持詹天佑、唐绍仪、蔡绍基、蔡廷干等当年的留美幼童,使他们地位日高,最终成为清末民初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
此外,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的作为还有很多,刘启强耿化敏二人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六期中的《袁世凯与清末留学热潮》一文,对此进行了比较翔实的记叙和中肯的分析,原文录于下:袁世凯是清末民初极具影响的历史人物.多年来史学界将其定性为一个出卖维新派,复辟帝制的政治反面人物。
但近年一些学者开始运用大量的史料论证了袁世凯在清末民初这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在客观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目的并不是为其作历史的翻案,仅是研究在清末新政这一时期,袁世凯利用自己显赫的地位,在主观认识和客观形势的推动下,力主废科举,倡留学,参与留学政策的制定与完善;积极选派和资助学生出国,重用归国之士。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末留学热潮的出现及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而这些推动留学教育的措施,至今仍具有值得借鉴的作用。
一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
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因两次科举不中,投笔从戎,成为淮军将领吴长庆手下的一员将官。
后在朝鲜“壬午兵变”中崭露头角,深得权臣李鸿章的重用,曾任驻韩商务委员,总理对韩交涉通商事宜。
在韩期间,受韩国王之托编练新军。
他“草创章制,编选壮丁”,并延请曾在德国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留学生王得功为教练,经过月余的训练,这些兵士就“技艺娴熟,步伐整齐”。
清朝对留学的看法
清朝对留学的看法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这个时期,中国的封闭和保守使得对外交流变得极为有限。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清朝政府开始意识到学习西方科技和文化的重要性,对留学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起初,清朝对留学持谨慎甚至反对的态度。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无需向“蛮夷”学习。
此外,清朝统治者担心留学会导致国内人才流失,影响社会稳定。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朝政府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并逐步改变了对留学的看法。
洋务运动期间,清朝开始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通过引进西学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到了晚清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清朝政府更是大力推行留学政策,鼓励青年才俊出国深造。
这一时期的留学生不仅学习科技知识,还接触到民主、自由等现代思想,为后来的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埋下了伏笔。
清朝对留学的看法经历了从反对到支持的转变。
这种转变反映了清朝在面临内外压力时的应对策略,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开放和进步。
尽管清朝最终未能挽救其衰败的命运,但留学生的派遣无疑为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浅谈“留美幼童”
浅谈“留美幼童”晚清时期,清政府决定挑选120名幼童留学美国,这是近代史的一件新事,洋务运动的一件大事。
从近现代史来看,中美两国友好合作远远长于矛盾冲突时期。
毛泽东、周恩来1972年迎来尼可松总统的中美关系破冰之旅,很快,经毛泽东批准,选派了4名幼童到美国学习语言翻译,其中有章启月、洪晃等。
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首次选派留学生,据幼童留美整整一百年。
邓小平、江泽民等政治领袖都对中美关系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经邓小平批准的首次公派留学生51名,首选仍是美国。
而要追溯中国留学美国的源头,自然应从晚清时期的幼童留美说起。
派遣幼童赴美留学这一事件主要是由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毕业生容闳发起并推动的,容闳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留学生,自幼赴美留学,又长期在美国生活,从启蒙到中学、大学,受的都是完整、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目睹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的成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他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科技层面上,而是从政治制度、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向西方学习。
而清政府派遣留美幼童的用意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但事实证明,这是不现实也根本行不通的。
各方关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不同动机也是导致后来这些幼童被中途撤回这一历史遗憾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派遣幼童赴美留学这一事件最终以大多数幼童中途被召回国而告终,但我们不能否认幼童赴美留学具有积极地历史意义。
派遣幼童出国留学,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在风雨飘摇的清末政治风云中,这些已学成归来、正处于人生岁月黄金期的年轻小伙子们,胸怀天下,饱含激情地投入到时代赋予他们的大任中去。
其中,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为大家之最熟悉,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他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
晚清至五四时期出国留学潮的特点及影响
晚清至五四时期出国留学潮的特点及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晚清以来出国留学潮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且取得了诸多重要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涉及出国留学潮的起因,出国留学潮的人员构成,出国留学的目的,出国留学的学习内容,出国留学的资金,出国留学潮对中国社会有关领域的影响等许多具体方面。
但是,有些研究还显得肤浅,对于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探讨得还很不够。
本文力图在有关研究基础上对晚清至五四时期出国留学潮的主要目的、学习对象演变的内在原因以及留学潮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作一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出国留学学习内容的演变晚清出国留学潮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经历了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阶段。
(一)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物质文化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老百姓和政府官员,尤其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的巨大威力。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应运而生。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认为“夷之长技”便是西方的军事技术和近代工业。
曾国藩曾提出要“师夷智以造炮制船”,认为“欲求自强之道,莫如制器造械”。
因此,这一时期的留学生主要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制造之术和“养兵练兵之术”。
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关于派遣游美幼童的奏折中说:“……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造船、制器等事,无一不与用兵相表里。
凡游学他国,得有长技者,归即延入书院,分科传授,精益求精,其军政船政,直视为身心性命之学。
今中国欲仿其意而精通其法,当此风气既开,以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
其所谓算术、天文等都是为军事服务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军政、船政方面。
这也是洋务运动早期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目的——唯在强兵,造就军事人才。
后来,洋务派在实践中逐渐知道了“强”与“富”是不可分割的,明白了西方列强之强是由于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中国必须走“寓强于富”、“先富后强”的道路。
这样,光绪初年渐渐兴起了“重商富民”思潮,提倡和大力发展工矿、贸易、交通、电讯、金融等实业。
晚清留学教育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晚清留学教育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作者:周钥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摘要:自1847年中国民间第一批学子留学美国到辛亥革命爆发,晚清知识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留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洋务时期的官派欧美留学教育以及甲午战争后的日本留学潮。
晚清的这两次留学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晚清;留学教育;近代化;影响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017-03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民富国强的道路,这些知识分子日益深刻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从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进入20世纪后清末新政,无一不是在学习西方。
在晚清七十余年的历史中,中国政治、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近代化发展和留学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晚清两大留学教育运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使中国一些进步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清政府的衰弱和西方国家的强大,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危害,于是有了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这时许多国人并没有认识到留学的重要性,甚至以“天朝上国”自居。
美国为了在中国宣传布道培养牧师,1847年香港马礼逊学校的校长、美国牧师布朗带领容闳、黄宽、黄胜3位学生赴美国学习,这是中国第一批出国留学者,开启了中国留学教育之路。
(一)洋务期间的欧美留学教育留学先驱者容闳极力倡导留学教育,并为此而奔走呼号,但是,在学成回国后他的主张并没有被世人所接受,甚至他本人也受到国人歧视。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为了培养洋务事业所急需的外语、军事、科技等人才,容闳的留学主张被洋务派官员所采纳,他被曾国藩、李鸿章所看重而被找去当幕僚,并且在他的推动下,清政府批准从1872年开始派留学生赴美学习,直到1875年由于顽固派官员的阻挠这批留学生于1881年被迫回国而中断。
留美幼童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晚清留美幼童——走出国门的第一步晚清时期,一群中国少年不远万里,踏上异国他乡,留学美国多年,以求学得先进的知识强国富民。
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按计划完成学业便被迫返乡,但在留学期间学习到的现代科学技术、接触到的民主自由思想以及养成的良好品质,,己经使他们成为远远有别于中国旧式官员、士子的现代化人才、他们的现代先进思想和卓越能力使他们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起步的重要力量。
一、留学幼童产生的的原因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的打开国门。
各种新兴事物的不断涌进,自洋务运动以来,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措施,开始了大规模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洋务运动。
在这个情况下,清政府深感西学人才的匮乏,开始着手实施了留美幼童的计划。
其次,作为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的容闳,在接受了西方先进知识的熏陶,深感中国的落后,国人的麻木,立志要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并认定引进西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才是中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不受列强欺侮的重要途径。
因此,回国后,他不辞劳苦的四处活动,游说当时的清政府高级官员及地方大吏派员前往国外留学,并最终获得了清政府的允许。
二、留美幼童的成就在派遣幼童出国时,时任总理衙门的李鸿章就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厚望,希望游学的幼童们能竭尽所能的学习西方的技术知识,归国之后,能报校朝廷。
虽然中途留美幼教被迫召回,但它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
他们活跃在航海、造船、电信铁路、商业、教育等各个领域,他们是古老帝国中最早一批掌握先进国外技术的科技人才,也是积极倡导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走在时代先列的精英,他们给那个早已腐朽发霉的古老帝国带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虽然不足以驱散满屋的霉气,却引导更多的人呼吸到了自由、公平、博爱的空气,他们中国近代化的一群伟大开拓者。
积极活跃在晚清政坛的,唐绍仪是其中最为出名的杰出代表。
在清末当过南北议和的总代表,并出任第一任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国务总理;蔡廷干是著名的海军将领;钟文跃是有名的外交官和沪杭甬铁路总局局长等等。
由“狼桃”上位看晚清出国留学兴起论文
由“狼桃”的上位看晚清出国留学的兴起摘要近代以来,国人对出国留学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从谈虎色变、到将信将疑再到趋之若鹜的变化与人类逐步认识与食用“狼桃”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以此实例作一类比,梳理了晚清出国留学兴起的不同阶段并分析了其处于各个阶段的原因,此问题的研究对当下人们树立正确理智的教育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出国留学容闳近代狼桃一、新鲜事物的初始状态(一)“狼桃”的发现“狼桃”的原籍在南美洲的秘鲁,是原始丛林中的野生果实,全株身披绒毛,枝叶中分泌着难闻的液体,加之它和颠茄、曼陀罗花等有毒植物有亲缘关系,同属于茄科而受到“株连”,当地印第安人认为是有毒的果实,就给它取了个吓人的名字“狼桃”,使人谈虎色变,不敢问津。
(二)“留学生”的由来唐朝时的中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特别繁荣,与之相邻的各国又敬畏又羡慕,纷纷派外交使节到中国来,那个时候还没有大使馆这些常设机构,日本政府派出的“遣唐使”在中国也不能停留太长时间,学到的知识很有限。
于是,日本政府决定在派“遣唐使”的同时,随同带来一批青年学生,长期留在中国学习,这就是最早的“留学生”了。
二、敢于作“第一”的人(一)第一个吃“狼桃”的人据说有位秘鲁姑娘,身患贫血病久治不愈,再加上失恋带来的极大痛苦,她忽然想起传说中能毒死人的“狼桃”,便横下心采来几个吃了,决心了此一生。
奇怪的是她吃了以后并没有发生中毒的迹象,于是她又再吃,而越吃脸色变的越红润,身体也越发健康了起来。
消息一经传开,人们才在惊异之余开始改变了固有的看法,摈弃了之前的偏见。
(二)第一个出国留学的中国人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
家境贫寒的容闳因为交不起私塾的学费来到了食宿全免的马礼逊学堂。
1847年,时任马礼逊学堂的校长,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美国人赛缪尔·布朗因健康原因决定离职回国,容闳因此被带往美国深造,先读预科,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晚清留学活动的困境及影响自我解惑
题目晚清留学活动的困境及影响自我解惑姓名与学号黄翰仪 ********** 专业工科(建筑与土木)上课时间周一3/4/5节序号 34晚清留学活动的困境及影响自我解惑前言:在外国列强入侵,社会格局动荡的时期,总有一些人站在时代的前沿,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时代的指路明灯。
在日本被迫打开大门之后,涩泽荣一率先走出了原来的视野,游学世界,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反观中国,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这“千古未有之变局”,政府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远渡重洋,赴日本欧美留学。
那么这些有过国外学习经历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没有能扭转当时的国势呢?他们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关键词:晚清留学活动困境影响研究综述(一)困惑产生:最初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在课上观看《大国崛起》的时候。
中日两国面临着相似的历史危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也由此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微观到出国学习的问题上看,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为向西方取经,两国都派出了各自的队伍前往西方学习考察,然而收到的结果却迥乎不同。
在明治维新中,日本留学生成为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者之一,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成功转变。
如伊藤博文、井上磐等人明显地感受到了西方的先进之处,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倡导者与推行者,为日本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在相似的历史情境之中,中国的这一批先行感受到西方冲击的留学生们虽是现代化的积极传播者,却并未促成社会的重大变革,使得旧中国走上强盛之路。
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困惑,晚清的留学活动为什么没有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呢?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思考,我又想到:作为晚清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留学活动又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使我感到想要更深一步地对晚清留学活动的困境及作用做些了解。
(二)困惑解决:为了解决以上困惑,我阅读了胡代聪的《“教育使节”容闳和近代中国首批留学生的派遣》和周钥明的《晚清留学教育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对晚清留学活动的发展历程有了大致的了解。
“留学”一词的词源及其演变历程
“留学”一词的词源及其演变历程
王豪杰
【期刊名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5)4
【摘要】晚清时期,由于“西学”的传入,国人对许多词语的词意有了新的认识。
“留学”一词直到民国成立后才正式成为现代意义的“留学”。
“留学”一词本义的演变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的“出洋”;戊戌变法至20世纪初,官方专
用词为“游学”,而此时的民间却多用“留学”一词,形成了“游学”“留学”并用
时代;民国成立后,对于“游学”的使用基本消失,彻底被“留学”所取代。
窥一斑而知全豹,“留学”一词使用的历程,正是中国近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人学习“西学”不断深化的过程。
【总页数】3页(P83-85)
【作者】王豪杰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
【相关文献】
1.近代中国人对于留学的认识演变与发展历程
2.国际留学教育功能演变历程
3.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演变历程及反思
4.试论同源词构词法提出的合理性——以“存在”一词形成演变的历程为例
5.近代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清贵胄留学述略
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交融 的过程 中, 留学教育 年至 11 年为第三阶段 ,97年《 胄游学章程》 91 10 贵 和 留学 生充 当 了重 要 的媒 介 和 载 体 。近 年 来 , 留学 的颁 布标 志着 贵 胄留学政 策 的成熟 。 问题成为学界涉猎较多的领域 , 舒新城 的《 自 近代 中 国留学史》 问世至今 , 有关近代留学史的学术专著二
些许涟 漪 , 随即 被 淹没 在八 国联 军 侵 略 中 国 的枪炮 贵 胄留学 触及 的范 围 、 面不断 扩大 。 层
声中之 中。因此这一阶段只能算是贵 胄留学思想的
初倡 、 发萌 阶段 。
( 9 1— 9 6 10 10 )
3、 胄留学 政策 的成熟 (9 7—11 ) 贵 10 9 1
不仅可 以带动 民 间学生 出 国 留学 , 而且 还 可 以为 清 贵 ” 认 为俄 国之 所 以强大 在于 彼得 亲 自到英 国等地 ,
廷 提供 国家建 设所 必须 的人才 。 贵 胄 留学 政 策形 成 学 习 , 西方先 进的 工艺囊 为 己有 , 国之后 学 以致 把 归
大体 经 历 了三 个 阶 段 :88年 至 10 19 9 0年 为 第 一 阶 用 ; 日本 由弱变 强也 在 于把陆 奥宗 光 、 伊藤 博文 这样 段 , 出 了富绅 留学 和 亲贵 留学 思 想 , 志着 贵 胄留 提 标
十余 部 , 文数 千篇 , 论 但学 界对 留学 生 群体 来 源 的多 元化重视 不够 , 于晚清 贵 胄留学 的研 究 尤 其薄 弱 。 对
晚清出国留学对探索救亡之路的关系考证
晚清出国留学对探索救亡之路的关系考证一、出国留学学习内容在晚清时期的出国留学热潮中,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是以西方物质文化的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学习及西方先进精神文明的学习为主。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西方的物质文化比当时的中国有着诸多先进之处,因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救亡运动口号。
洋务运动时期向西方学习主要局限于学习其近代军事技术及工业技术。
曾国藩曾经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智慧用来制造中国自己的战舰,“欲求自强之道,莫如制器造械”,因而这一时期的出国留学人员所持有的出国目的也就是学习西方的造船之术和养兵练兵之术[1]。
李鸿章与曾国藩在所拟奏的关于赴美幼童奏章中写道:“例如画图、算术、制造船只、测算海里、天文历法、制造兵器等事项都是与军事建设有着直接关系的。
对于那些游学西方国家、有了西方的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应当立即招入书院开设学科,讲授西方的先进知识,做到精益求精,所肩负的军政、船政要务要作为一生赖以存在的资本。
现在的中国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与技巧,并将这种风气打开而后保持下去,挑选聪明、优秀的子弟到国外深造,以图兴国。
”奏折中所提及的天文、算术等都是服务于军事战争的,因而海外留学人员必须将船政、军政的学习放在首位,从此也可以看出早期的洋务运动将造就军事人才、壮大国家的军事力量作为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目的。
之后的探索使得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的安全是建立在富强基础上的,西方列强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才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因而,中国也必须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富强并举”是中国摆脱被奴役、被压迫命运的唯一道路。
因而,在光绪年间清政府提出了“重商富民”的国家建设思想,将国家的金融、电力、贸易、工矿、交通通信等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在洋务运动后期的出国旅游中也加强实业学习[2]。
二、出国留学对中国近代社会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中国近代的出国留学热潮对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使得中国历史向前迈出了很大一步。
晚清早期官派广东留美生的研究
晚清早期官派广东留美生的研究作者:刘松来源:《中国市场》2010年第48期[摘要]目前关于晚清早期官派留美生的研究有不少,其中李喜所的《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一书从整体上分析了晚期早期官派留美生的影响,书中对晚清广东留美学生有所关注。
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晚清早期官派广东留美生的论著。
晚清第一次官派留学生中广东籍占大多数,并且这些首批广东籍留美生回国后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总结晚清早期官派广东留美学生的相关情况,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早期中国留学生的相关情形。
本文试图以1872—1911年这个时间段来探讨晚清广东早期留学生的特点及其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晚清;留美生;广东留美生[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209-031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原因与概况1.1 社会各阶层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声讨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击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之梦,士大夫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摒弃传统的科举取仕与陈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制的观点成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共识。
一些新潮之士大夫翻译和撰写了大量关于西方文明的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的科技文化,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奕和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更是打着“自强”和“求富”口号,创办了晚清中国第一批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
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清政府从1862年开始先后在北京、广州等地建立了同文馆和军事学堂,并将它们作为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根本,从此拉开了晚清教育改革的序幕。
但是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只在国内的新式学堂雇用外国教师讲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沈葆桢在《奏请分遣学生赴英法两国学习造船驶船折》就觉得“欲日起而有功,在循序而渐进。
将窥其精微之奥,宜置之庄岳之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等奏请选子弟留学》一文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或谓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已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师设同文馆,选满汉子弟,延西人教授,又上海开广方言馆,选文童肄业,似中国已有基绪,无须远涉重洋。
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流变与影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4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Apr.2023 收稿日期:2022-12-23 作者简介:曾雯苹(1978-),女,讲师,硕士㊂主要从事日本学研究㊂鄢玲(1978-),女,副教授,硕士㊂主要从事日本学研究㊂任江辉(1979-),男,教授,博士㊂主要从事日本学研究㊂ 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日语专业毕业生流向分析视角下的课程改革探析(JAS180270)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㊁流变与影响曾雯苹1,鄢 玲2,任江辉3(1.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漳州363000;2.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龙海363105;3.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 要: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历史状况下形成和产生的㊂教育改革的推动㊁学校和学生数量的激增㊁教师人才的不足㊁邻国日本师范教育的先进性构成了该政策特殊的历史背景㊂清政府的积极鼓励㊁有识之士的极力提倡㊁公费私费留日方式的拓展逐步形成了其特定的历史流变㊂而解决师资人才的不足㊁促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㊁创办新式教育㊁传播近代教育理念㊁促进中国近代学制的形成是其积极的历史影响,但是其消极的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㊂因此,应立足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坚持辩证统一的分析法,才能客观地分析其历史影响的深刻内涵㊂关键词:留日师范速成教育;历史背景;历史流变;历史影响;晚清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3)04-0106-04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f Crash Course in Normal Education Studying in Jap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ZENG Wen -ping 1,YAN Ling 2,REN Jiang -hui 3(1.School of Foreign Langunges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2.Tan Kah Kee College,Xiamen University,Longhai Fujian 363105,China;3.School of Foregin Langunges,Jimei University,Xiamen Fujian,361021China) Abstract :The policy of the crash course in normal education studying in Jap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formed and produced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fficulties of the Qing government.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reform,the surge in the number of schools and students,the shortage of teachers,and the advanced nature of normal education in neighboring Ja⁃pan constitute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is policy.The Qing government actively encouraged,people of insight strongly advoca⁃ted,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way of public expense and private expense gradually formed its specific historical changes.The positive historical influence is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modern normal education system,estab⁃lish new education,spread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modern school system.However,its negative influence also exists at the same time.Therefore,we should base on its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and adhere to the analysismethod of dialectical unity,so as to analyze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its historical influence objectively. Key words :The crash course in normal education studying in Japan;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historical changes;the in⁃fluence of history;the late Qing Dynasty 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是在清朝末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是指清政府颁布的留日师范速成教育的相关法令及政策㊂从广义的范畴也包括清政府官员㊁先进的有识之士的奏折㊁倡议㊁地方性的相关规定等㊂这一特殊的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是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洗礼后中国教育觉醒的重要表现,当时清政府内部统治集团的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洋的先进科学技术以 西夷之技以制夷”,提倡走出去留学海外向外国学习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清政府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制定了不同的留日政策㊂其中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是该时期清政府留学日本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政策的变化和发展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国内外形势等所决定㊂这一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㊁特定的历史流变㊁深远的历史影响形成了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建构㊂一㊁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从宏观的历史背景观之,根据当时社会教育状况的特点和教育改革的困境分析,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由以下三个层面的因素构成㊂其一,教育改革的推动和普及,学校和学生不断增多,急需师范毕业的师资力量㊂清朝的教育改革是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总共经历了洋务教育㊁维新教育和新政教育三个阶段㊂其中新政教育是最具有突破性的改革,其制定了普及教育制度㊂1902年张百熙等拟定了‘壬寅学制“,开创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新学制,该学制规定:儿童自六岁起受蒙学四年,十岁入寻常小学堂修业三年,矣各处学堂一律办齐后,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七年教育㊂首次提出了7年教育普及制度,但是该学制要求学生入学需要缴纳一笔 束装费”,由于各种原因该学制并没有在全国实施㊂1903年张之洞等人拟定了‘癸卯学制“,得到奏准并在全国实行,其规定: 初等小学教育为教育普及阶段,共五年,令凡国民七岁以上者入焉,永不令学生贴补学费,力求达到家无不学之童㊂”[1]293-300与1902年的‘壬寅学制“相比,既减少了入学年限,又是义务免费的㊂1907年3月学部在‘咨行各省强迫教育章程“中明确要求各省广泛设立蒙养学堂,幼童满7岁必须入学堂接受教育㊂在学制的颁布和实施的过程中,各个地方府州县的学堂也纷纷成立起来㊂据统计,1902年在校学生为6912人,到了1903年,在校学生人数升到了31428人,仅一年就明显增加了四倍,显然,近代学堂的大规模兴起也是势在必然㊂从1902年到1911年,近代学堂由原来的700多所发展到52500多所,在校学生最高时达到了163万多人㊂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增多,也带来了学堂设立的增多,师范毕业的教师不足㊁师资短缺便成为一大难题㊂其二,晚清时期中国培养师范生的院校数量不多,师资供不应求㊂当时师资的培养是一大难题,师资的缺乏是该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困境和障碍㊂而国内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阻碍了当时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近代化的推进㊂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师范教育的严重不足,纷纷倡议创办师范教育㊂梁启超在其‘论师范“一文中就论述到: 欲革旧习,兴智学,必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2]16;盛宣怀则提倡 惟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3]164;张之洞则发表评述曰: 查各国中小学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故师范学堂为教育肇端之地,关系至重㊂”[4]1489从这些有识之士的认知和倡议中可以窥见当时师范生的严重不足,中国师范教育的缺陷㊂因此,在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下,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便应运而生㊂其三,通过留日培养师范生是弥补国内教师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㊂晚清时期中国国内师范教育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师范毕业生严重缺乏,成为当时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拦路虎㊂而近邻日本师范教育的制度化和先进性吸引了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眼球,他们积极提倡实行留日师范速成教育㊂其中,‘日本学校述略“‘东瀛学校举概“‘壬寅东游日记“‘东游丛录“‘扶桑二月记“便是当时提倡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重要论著㊂张之洞等人的奏折中也论述到: 学堂固宜速设矣,然而非多设不足以济用,欲多设则有二难㊂经费巨,一也;教习少,二也㊂求师之难尤甚于筹费,天下州县皆立学堂,数必逾万,无论大学小学断无许多之师;是则唯有赴外国游学一法㊂而教法尤为日本最为善,文字较近,课程较速;其盼望学生成就之心,至为恳切㊂传习易,经费省,回华速,较之学于欧洲各国者其经费可省三分之二,其学成及往返日期可速一倍㊂并宜专派若干人入其师范学堂专学师范,以备回华充各小学中学普通教习尤为要著”[5]12㊂可见,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推出既可以解决师范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消弭师资匮乏的特殊困境㊂所以接受走在中国前面的日本教育,派遣学生赴日学习师范成了当时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留学日本教育救国也成了当时的重要思潮㊂二㊁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流变中日甲午战后,中国以惨痛的失败告终,同时也给洋务运动画上了休止符㊂大国被小国战胜,日本如何能战胜中国,中国如何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了当时中国人急需思考的首要问题㊂经过激烈的论争,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就是:在科学立国㊁实业壮国㊁立宪强国等各种论争中,最主要的是近代化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就需要建立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则需要强有力的师资力量㊂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诏令各地方要设立学堂,同时下令 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6]319㊂1903年,中国颁布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第一个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随后又正式宣布了完全废除科举制度,一直以科举为仕途的唯一路径的中国人开始涌向新式学堂,中小学堂就应运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㊂新式学堂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㊂但是当时中国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而且教育经费也十分不足,大大制约了中小学堂的发展,为此,1901年6月,张之洞㊁刘坤一在其‘奏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论述了此缘由㊂[5]13从该奏折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当时为学习师范知识留学日本有内外因:内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教育改革㊁学堂兴起㊁师资严重缺乏㊁经费十分不足;外因则是日本教法最好㊁文同㊁费省㊁路近㊁可速成㊂这样,以师范为目的的中国学生就纷纷赴日留学㊂可见,文字相似㊁费用颇省㊁路途较近的日本留学,是当时非常明智的判断和抉择㊂1902年,四川官员在其奏折‘四川学政吴奏陈筹款派生出洋游学折“陈述到: 窃维学堂兴设之难,一曰无款,一曰无师,二者相衡师范教难,而通知西学者尤难㊂蜀地偏僻,乏才更甚,自去岁奉旨选派学生出洋,风气渐开,士知墨守为非,各属举贡生员等于省城创设游学公会,拟集资斧就学东瀛,期于速成师范为学堂教习之用,合词具禀臣衙门请为立701 第4期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㊁流变与影响案并筹给津贴前来”[5]14,鲜明阐释了以培养师范生而留学日本的原因及其紧迫性和必要性㊂同年,1902年3月9日,张之洞在其‘致京张治秋尚书“论述到: 师范生宜赴东学习㊂师范生者不惟能晓普通学,必能晓为师范之法,训课方有进益,非派人赴日本考究观看学习不可㊂现与日本文部商酌办法,若派人往学速成者八个月可毕,回华后令其教师范生四个月可毕㊂每一人可教六人,若派五十人赴东,回华后四个月可教成三百人,再四个月可教成一千八百人㊂学浅者赴东学寻常师范以充小学教习;学深者学高等师范以充中学教习㊂”[5]338-339张之洞基于实用的视角论述了以培养师范生留学日本的社会效益和必要性,非常详细地阐明了以培养师范生为目的的留日效果和回国后的实际影响和成效㊂翌年,1903年12月21日,张百熙等在‘奏派学生赴东西洋各国游学折“中不仅陈述了留学日本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且对大学堂教师的提早培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㊂ 上年百熙于召对时曾蒙懿训,深以教习乏才为念㊂当经奏陈京师大学堂宜派学生出洋分习专门,以备教习之选㊂计自开学以来将及一载㊂臣等随时体察,益觉咨遣学生出洋之举万不可缓,诚以教育初基,必从培养教员入手㊂而大学堂教习尤当储之于早,以资任用㊂上谕军机大臣等:本日张百熙等奏选派学生前赴东西洋各国游学一折,师范学生最关紧要,著管学大臣择其心术纯正,学问优长者,详细考察,分班派往游学㊂”[7]113-114从张百熙等人的主张中可以看出:对留日师范生的思想及学问的监督和考察,有利于培养有质量的师范人才㊂1904年1月,张之洞在与学部大臣张百熙的信函中曾论述到: 中国学生到日本所学之业,大半皆速成科也㊂方今国势危急,如救焚拯溺,夜以继日,犹恐不及,至师范速成科由我重要,若待完全师范毕业必须五年,各省小学堂将待五年后再开乎?”[8]77㊂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国内师资严重缺乏,师范毕业生供不应求情况十分严峻,而留学日本的师范速成科正好可以及时有力地解决当时中国的教育困境㊂由于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地方官员的积极响应,接受留日师范教育的中国学生日益增多㊂据不完全统计, 赴日留学生在1903年4至10月共毕业(不包括入其他学校继续深造者)175人,其中读师范者71人,占40.6%,全部为宏文学院速成师范毕业生㊂1903年10月至1904年4月共毕业124人,读师范者86人,占69.4%,其中宏文学院速成师范毕业者41人”[9]123-126㊂与此同时,张百熙㊁荣庆㊁张之洞提出的‘学务纲要“中也极力提倡师范教育,呼吁各省各地方积极派遣学生赴日学习师范科, 各省城应即按照规定初级师范学堂,优级施法学堂及简易施法科,师范传习所各章程办法,迅速举行㊂若无师范教员科请者,即速派人盗外国学师范教授管理各法,分别学师范速成若干人,学完全师范科若干人”[5]22㊂该‘学务纲要“提倡:各省均遵照该纲要,积极地派遣赴日师范留学生㊂根据‘东方杂志“各期不完全统计的部分官派留日师范生状况如:1904年,山西10人㊁直隶10人㊁福建22人㊁江苏40人等;1905年,山西12人㊁直隶10人㊁福建40人㊁安徽100人等,可以看出1904年度和1905年度各省和各个地方均根据自身的需要派出相应的赴日留学师范生㊂显然,在清政府和各级官员的积极努力下,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和发展中,接受留日师范速成教育的中国学生也在不断增加㊂到了1906年,在日中国留学生大量增加,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的8000多人,而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以师范生为目的的中国留学生,这一数量已经可以满足中国学堂师资的需求,而且在中国的日本教习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1906年8月7日,学部出台了‘通行各省限制游学并推广各项学堂电“,提出停止留学日本师范速成科的官费私费派遣㊂ 顷查日本学生一万二三千人,习速成者最占多数,已足以应急需㊂嗣后此项速成学生无论官费私费师范政法应即一律停派不予给咨㊂并经电知出使日本大臣,有学生无乱官费私费非由本部既各省将军督抚给咨,或已经给咨而本人欲改习速成者,概不送学㊂其给咨游历者不得于到东之后又改游学”[5]76㊂‘通行各省限制游学并推广各项学堂电“的出台,严格禁止了以师范速成为目的的日本留学,彻底清除了当时速成师范的弊病和危害,同时对于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㊂虽然以师范速成为目的的留日学生派遣被停止,但是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㊂三、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影响处于特殊背景的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相对于落后的晚清中国教育而言,其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的一面㊂但是由于其速成㊁人员庞杂㊁管理松散,具有消极的历史影响㊂从积极的历史影响观之,清政府的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在当时学堂林立㊁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严重地阻碍了当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情况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㊂主要影响表现在:其一,及时地解决了当时中国国内师资的严重不足,消除了清政府自己培养师资的巨额经费紧缺问题,满足了日益增多的初级中等学堂师资的需要,及时地促进了学堂教育的顺利改革,推动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力发展㊂其二,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㊂这些留日师范生在日本掌握了专业的师范知识,回国后积极地传播先进的教育制度㊁教育理念和进行教育实习,同时参与了各地的教育改革㊁师范学校的设立㊂从师范知识的教授到师范教育体制的设立,从师范实习的践行到师范思想的传播,他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师范教育从普通教育逐步独立出来,形成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实践者和重要的推动力量㊂其三,大部分留日速成师范生回国后投身新式学堂,传播新式教育,改革传统教育㊂很多留日速成师范生回国后参与家乡教育办学的情况非常普遍,各个省各个地方的兴学,留日速成师范均成了主力,不仅担任学堂教师,还积极筹建学堂,认真参与学堂教育的管理,培训各地师资力量等㊂如:宏文学院师范科毕业的胡元炎在长沙创办了私立明德学堂,经纬学堂速成师范科毕业的尚光霖等11人共同筹办了山西公立中学㊂其四,留日速成师范生回国后又一重要作用就是编译新式教科书,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传播近代教育理念,如留日学生陆世芬创立教科书译辑社,以翻译欧美和日本的教科书为主,主要是为中国国内学堂提供新式教80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材㊂留日师范生还翻译和出版了大量的日本和西方的教育理论书籍,如日本中野礼四郎的‘东西洋教育史“,熊谷五郎的‘教育学“等等,有力地传播了近代教育观念,促进了清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对中国的近代教育起到了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㊂”[10]98-100其五,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建立中国近代学制起了重要作用㊂由于留日师范生积极参与传播日本的教育制度和理念,促使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样本,修订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㊂该学制无论从学校的编制学生在校的时间㊁教育宗旨㊁办学方法上,均大部分模仿日本学制㊂该学制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第一次将学校教育制度化㊁系统化,使全国分散的学校成为一个整体,并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引进了先进的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㊁教育管理方式,促进了教育的量的发展和质的飞跃,对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起了深远的影响㊂当然,由于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特性,也决定了其具有消极历史影响的一面㊂其一,留日门槛不高,留日学生素质参差不齐㊂由于当时中国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清政府又积极鼓励留学日本学习师范知识,没有对留日资格作出严格的规定,导致了很多留日学生素质低下, 出现很多学生为了文凭混学历的状况,甚至买学历文凭的现象”[11]273-277,不良的学习风气一时在留日师范生中形成,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㊂其二,教学时间短,教育质量差㊂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师范学习时间一般为3年,而留日师范速成科乃为1年,更有甚者半年即可㊂如:实践女校的师范速成科修业期限为1年,而弘文学院的师范速成科修业期限为6个月㊁8个月㊁1年不等㊂由于学制时间短,学生日语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学习效果差㊂其三,部分日本学科开办的师范速成科其教育方式极为不负责任㊂该时期师范速成教育是日本教育界特意为中国留日学生制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㊂有的日本学校为了迎合中国留日学生学习师范知识的需求,极力招收中国留日学生,从不过问学生的资格问题,也不问是否对学生有益,单纯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其教育质量差是不言而喻㊂其四,接受留日师范速成教育的部分学生纯粹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动机不纯㊂由于清政府对于通洋务㊁懂西学的留学生采用 破格录用”等优待措施,部分留日学生在留学日本之前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只为追求留日文凭而东渡日本,真正为求得师范知识的留日学生只占其中的一部分㊂大部分接受留日师范速成教育的学生只为求得回国谋求功名和好职业,助长了当时中国留日的不良风气㊂显然,晚清中国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导致了留日学习师范的速成科学生的增多及弊端凸显,但是其益大于弊㊂其 从勃然而兴至悄然而息,虽一起一蹶不过仅数载而已,其间又有诸多弊病,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新政之初国内师资匮乏的断层,培养了一批教习人员,为清末国内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㊂”[12]1-6该政策主要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留学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㊂综上所述,晚清的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虽然弊端剖多,留日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留日学习的动机不纯,教育效果不佳,教育质量差,政策大多体现了以功利和速成为导向,具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㊂但是,这主要是由 当时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学生和学习剧增,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㊂从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成效观之,其促进了晚清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变更,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初步发展㊂因此,在探讨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时候,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客观解析到该政策消极的一面,也要详尽探讨到该政策积极的一面,才能比较全面地科学地分析该时期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全貌和要义㊂ 参考文献:[1]璩鑫圭,康良炎.学制演变[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M ].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6.[3]汤志钧,陈祖恩.中国近代教育资料汇编㊃戊戌变时期教育[G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4]苑书义等.张之洞全集(第2册)[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5]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㊃留学教育[G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汤志均㊃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G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7]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58.[8]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9]石静.清末的师范教育[J ].天府新论,2006(06).[10]任江辉.在日华人留学生状况研究(1896-1911年)[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2).[11]任江辉.晚清中国学生赴日留学政策特征探析[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2]苏全有,李伊波.清末留日师范速成教育补议[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6).(责任编辑 董翔薇)901 第4期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㊁流变与影响。
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旨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升中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
以下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 引进外国科学技术:洋务运动主要通过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包括引进西方文化、教育、军事、医学、工程和制造业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派遣留学生去海外学习,同时聘请外国专家来中国传授知识。
2. 建立现代化工业:为了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洋务运动致力于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这包括修建新的造船厂、机器工厂、纺织厂、铁路和煤矿等基础设施,以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工业项目是中国第一艘现代战舰“定远舰”的建造。
3. 改革军事体系:为了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洋务运动还推动了军事改革。
派遣留学生到海外学习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引进西方军事制度和战略战术。
同时,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体系,制造了新式火炮、军舰和军械,以提升中国的军事实力。
4. 推动教育改革:洋务运动还重视教育改革,通过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来改革中国的教育系统。
这包括建立新的学校和大学,编纂新的教科书和教材,培养新的教师和学者。
5. 加强外交关系:为了支持洋务运动和吸引外国投资,中国积极发展外交关系。
派遣使节到西方国家,签订贸易和技术合作协议,吸引外国专家和资本进入中国。
此外,中国还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培养外交人才。
总的来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现代化的工业发展和军事改革,以及教育和外交方面的改革。
尽管洋务运动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内外部的阻力和限制,运动的效果有限,未能实现预期的现代化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清末新政十年间,留学欧美逐渐兴起,究其原因:一是清末新政政策的推动;二是留学救国意识的内在驱动;三是欧芙各国对留学生的吸引;四是清政府政策导向的转移。
[关键词]清末新政;留学生;欧美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人京师;辛丑约签,九亿白银赔列强。
一时间,中华大地,仁人志士,热血沸腾,激情满腔,俱思报国。
风雨飘摇中的清廷,罹此大祸,西出避难,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痛定之余,图谋振作。
从此筹划新政,开张变法,意欲自强。
一、清末新政留学政策的推动
清政府最早派到欧美的留学生可追溯至19世纪70年代。
1872年,在容闳的倡导下,曾国藩派出了第一批30名留学幼童。
随后每年派一批,到1875年共派出五批120名幼童留学美国。
这些留美学生由于多种原因于1881年先后全部撤回国内。
正式选派到欧洲留学的是1876年和1877年李鸿章、沈葆桢从福州船政学堂挑选的几十名学生。
他们在国外的优异表现给欧美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国后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大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新政伊始,清政府“着军机大臣、在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工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第一次会奏变法事宜,其中一条就是奖励游学,随后的第三次会奏变法事宜中有广派游历的条款。
张之洞极力推荐日本,加上日俄战争中新兴的日本打败了传统欧洲强国俄国,还有更早的中日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水师的惨败,都刺激了大批人留学日本。
这也就是留学日本人数居多的原因。
二、留学救国意识的内在驱动
甲午战争后,尤其是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救亡图存的思潮牵动着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心。
如何去救亡图存?这是一切爱国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而出国留学就被当时人们视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之一。
他们认为:“望中国之日新,必不能不望留学生之日众。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讲,《辛丑条约》签订后。
“清室衰微益暴露,青年学子,相率求学海外”。
留学生们自己也认为:“他日立中国强固之根基,建中国伟大之事业,以光辉于二十世纪之历史者,必我留学生也。
”当时的留学生还向国内大量散发劝人留学书,几乎把出国留学看作是爱国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游学译编》曾刊登过一篇《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和盼望通过派留学生来爱国救亡的急切心情,书中明确提出:“惟游学外国者,为今日救吾国惟一之方针。
”这是时代的共同呼声——留学救国。
三、欧美各国对留学生的吸引
清政府推行的留学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和帮助。
列强们洞悉了日本大量吸收中国留学生的深远的政治意图,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也竞相吸引中国的留学生。
随着日本对华扩张的加剧,日本与欧美列强的矛盾逐步上升。
为了更好服务于国内对华政策,在对待留学生问题上,欧美列强与日本展开了争夺。
美国本是最早吸收中国留学生的,但在20世纪初却显得落后了。
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下,意识到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用美国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渗透来改变中国,从而把中美关系建立在更有利的巩固基础上。
美国政府和教育界人士不断向中国表达好意,
力劝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
1903年12月,管学大臣张百熙奏准从京师大学堂速成科成绩优良的毕业生中,挑选16人,赴美留学。
清政府出洋考察宪政大臣端方和戴鸿慈在美考察教育时,他们与各校长“情意大为款洽”。
耶鲁大学愿每年捐赠学额十一名,干尼路大学愿赠六名,威尔士利大学愿赠三名。
均免收学费,意在“辑睦邦交,广敷教育”。
1906年,美国伊里诺大学(University of IUinds)校长詹姆士(Edmund J.James)给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份“备忘录”中这样说:“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那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
”“我们相信,只要花极小的努力,就可极大地而且是极为满意地赢得中国人的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