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衔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衔接

就贫困农村的现状和扶贫政策做了研究和分析,并就后扶贫时代扶贫政策的去留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结论,最终给出了由扶贫政策向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过渡的路径和实现的现实基础。

标签:扶贫政策;社会保障;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

随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加之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各项民生工程的同步进行,特别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新时代的贫困农村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后扶贫时代的中国农村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后扶贫时代的扶贫政策如何与社保体系进行有机衔接,正是當下亟待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1后扶贫时代的问题及解决

1.1扶贫政策的基本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扶贫政策是否延续,其实是个两难问题,一方面,如果政策不延续,实际上,在贫困户群体内部同样存存在着不均衡性矛盾,还有人们由于长期享受扶贫政策而固化的价值观念、思想认知上的问题,另一方面,既然脱贫了,如果继续享受扶贫政策,那么对非贫困户来说就产生了新的不平衡,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鸿沟。本来,在扶贫脱贫的过程中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就因为政策上的差异而存在着些许怨气和矛盾,如果脱贫后继续保留这种政策上的差异,显然有悖于社会公平的理念,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在扶贫实践中,人们也在担心扶贫政策的去留问题,从理论上或者逻辑上说,没有贫困人口的小康社会,当然也就不会再有扶贫政策,正是那句俗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一方面,从社会实践看,后扶贫时代,也不宜继续保留扶贫政策,精准扶贫不仅是不能承受的社会之重,同时也暴露出了些许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后扶贫时代的根本要务,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上来,这才是更具广义的、可持续的扶持。

就目前农村的现实来看,如何变扶贫政策为社保制度,在覆盖范围和水平上,相对城镇人口,就扶贫政策与社保的比较来看,不但已不存在落差,而且有些还有所超出。那么,后扶贫时代,一旦扶贫政策断奶后,尚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2相对稳定的收入问题

农民的收入不固定、不稳定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历史性问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的产业振兴,产权制度改革,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变改革,农民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保

障,问题会逐步自然消解。

1.3价值观问题

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人们从贫困走向小康,但仍掩盖不了某些价值观扭曲的现实,仍存在某些塌陷的精神洼地。脱贫攻坚过程中及战后的乡村社会重建,尤其是价值观的重建,同样是我们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如果扶贫政策断奶,思想上的落差,特别是扶贫过程中形成的依赖思想和扭曲的价值观,农村社会将面临着断崖式的思想变革。人们能否适应和顺利过渡,是焦点所在。可以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有效的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及文化建设等逐步实现思想的转变和升华。

1.4扶贫经济与市场经济

输血式的扶贫,政策性的扶贫,政府产业发展扶持,帮扶单位或帮扶人进行农产品高价收购,银行小额贴息贷款以及其他的扶贫工程项目等帮扶措施,从根本上说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无不担心后扶贫时代,农村、农民能否适应并承受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

1.5各项扶贫政策的不均衡问题

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其政策将延续20余年,小额金融贷款支持扶贫项目也有其滞后性,而其他产业扶持政策仅限于当年,更没有明确到脱贫后,因此,对享受不同产业政策的贫困户来说,将来难免存在产业政策不均衡的矛盾,当然,这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来解决。

2后扶贫时代的扶贫政策

2.1后扶贫时代的中国农村

从国际上看,关于贫困没有统一标准,因为各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和消费水平等都没有可比性。每个国家对贫困的定义和标准是大不相同的,按照美国的标准,美国尚有四千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那中国的贫困人口将达到百分之七十。因此,从国际上看,各国的贫困人口是相对的,但从中国的人口贫困和扶贫实践看,既存在着相对贫困,也存在着绝对贫困。

在扶贫的实践中,脱贫后的中国农村,应该怎样巩固、建设和发展,不过,这一问题,十九大报告中已经作了明确回答,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战略、生态工程、文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正在与扶贫同步进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指日可期。

2.2后扶贫时代的扶贫政策

那么,一旦扶贫政策不再延续,对贫困农村或者是贫困人口是否能够承受,是否能够适应。从现有的扶贫政策看,可以分为几大类。

现有的教育扶贫政策,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又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资助和奖助制度,同时还享有绿色通道政策、雨露计划、少数的减免学费等民生工程政策。该项政策可以从义务教育立法上,扩大范围,或者从民生工程上解决。

健康扶贫政策,虽然全国各地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已经达到城镇基本社保水平,合规的基本医药费、住院费等报销比例和水平基本达到体制内员工的水平,还有家庭签约医生,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并享有免缴住院费及绿色通道等优先政策。随着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养老保险等日益普及,这些,都为从产业扶贫政策向全面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支持。

2.3社会性政策

其它的金融扶贫、危房改造、易扶搬迁、光伏发电、产业扶贫等的补贴及扶持等政策具有行业性和社会性,且目前均已经超出了社会保障的范围。这方面的扶贫政策,可以走市场化运作或者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来完善。没有贫困人口的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五保、低保政策的取消,因为五保、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是不同的概念。五保是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施行的,该政策不会因为脱贫而取消,至于低保政策,是城乡居民共有的政策,同样是继续施行的,这也是城乡融合的一部分。

3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衔接

目前的扶贫政策与其说是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持和帮扶,倒不如说,是为了城乡融合发展、体现社会公平、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的衔接。

3.1党的领导

扶贫着重的是经济发展,让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生活,扶贫更是党心的集中体现。

扶贫是党的宗旨在中国大地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强大动员能力,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再平衡。

基于党的指导思想,基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后扶贫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仍将在中国大地光大,这是后扶贫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基础。

3.2中国农民的优秀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