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过程涉及的各种言语单位_与曾利沙先生商榷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关于理论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传统观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是无用的。
是理论就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
申报基础理论项目一定要回答“该项目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现代观点: 理论“虚用”说。
“理论实用”论使得许多有前途的基础理论研究搁浅。
翻译界同行拿不出与国外同行挑战的实力的理论来,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论实用论禁锢,他们认为是理论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目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理论总是出不来。
中的翻译理论从总体上看是注重“实用”的,是解决翻译具体问题的,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相比,在体系上相对较弱。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理论当然应该受到鼓励,但对理论的要求不应该以是否有实用价值为前提。
在科学史上,有些重大理论在一开始并不表现出实用性,后来才引起大规模的应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问世时人们看不到它的实用价值,在部分理论得到应用后,甚至在新的理论出现后(霍金),其余部分的实用价值还未显现,但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成熟的理论总是在等待着实用出现的契机,或者它引导出一种是用契机。
我们不能因等不到这种契机就指责这种理论无用。
许多翻译工作者不愿阅读翻译理论文章,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理论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当有外在要求时才勉强看一些理论,比如职称要求。
翻译工作者要有理论意识。
人们主动认识规律的倾向就是理论意识。
又有些理论可能永远找不到实用契机。
这种空头理论具有不显形的性质,但能使我们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素质得到根本的提高。
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理论也是理论。
对理论的首要要求应是该理论能不能逻辑的认识和解释对象。
能不能在别的方面派上用场,那不是它们的事。
“用”有“实用”也可有“虚用”。
翻译理论既鼓励“实用”也鼓励“虚用”,实用理论的威力自不待言,虚用理论可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放飞我们的心智,使其抵达极限之极限。
关于翻译理论翻译学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构成。
我们在第一讲关于翻译学的框架中可以看到,翻译理论是构成翻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知识《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翻译定义:1. 张培基——翻译是⽤⼀种语⾔把另⼀种语⾔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翻译是将⼀种语⾔⽂字所蕴含的意思⽤另⼀种语⾔⽂字表达出来的⽂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种语⾔,以使译⼊语所属国家的本地⼈能明⽩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原作语⾔的⼈所领悟、所感受的⼀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种语⾔把另⼀种语⾔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种语⾔(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另⼀种语⾔(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然对等物,⾸先就意义⽽⾔,其次就是⽂体⽽⾔。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个⽂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式移译⼊另⼀种⽂字(语⾔)。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翻译标准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格高雅,而把译文必须朴素、通顺、准确当作衡量译作的标准。
(二) 翻译的重点,很明显地突出对近代和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北欧各国作品的译介。
(三) 开始较多地翻译中国作品,出现汉学热潮。
(四)里,其中集中反映他翻译理论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是《语言学与翻译》,另一篇是《语言分析与翻译》。
在这些文章里,弗斯着重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 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
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先决条件。
(二)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
(三) 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语言的。
卡特福德指出,他的理论叫翻译的"描写理论" 。
即是说,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 级阶与范畴语法"(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 ) 来描写翻译。
作者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一) 翻译的性质。
据卡特福德所下定义: 翻译乃是"把一种语言( 摞语) 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 目标语) 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
(二) 翻译的类别。
就其程度而论,可分为" 全文翻译( full translatìon ) " 和" 部分翻译" ( partialtransla tion) 。
(三) 翻译的对等问题。
这是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所在,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
另→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目标文本和摞文本是否具有相同或至少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
(四) 翻译转换。
(1) 层次转换; (2) 范畴转换。
(五)翻译的限度。
指的是不可译性的问题。
翻译中有两种类型的不可译: (1)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如英语的Time f1ies ,其中flies可以是动词f!y( 飞行)的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也可以是名词f !y (苍蝇) 的复数形式,等等。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整理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2012年第01期国家机构对外翻译规范研究——以“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为例耿强会讯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王晓元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国外“本地化”翻译研究学术话语的构建李广荣《道德经》英译研究在中国文军;罗张回顾与反思:国内翻译伦理十年研究(2001-2010) 吴慧珍;周伟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陈小慰科技翻译研究近些年相对停滞的原因探析范武邱政治文本翻译探析杨大亮;赵祥云科普翻译的挑战徐彬;郭红梅论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关联性——以无锡市为例赵芝英涉华文献翻译中的回译问题——《我们如何进入北京——1860年在中国战役的记述》译后叶红卫谈MTI培养体系中的本地化课程设置冷冰冰意境原则指导下的中国画画题翻译——以《毕瑞画集》为例刘继华会通中西的文化阐释——以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为例谭晓丽对联翻译的抗译性和可译性王志娟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格言翻译卜爱萍“译才”不只是“通才”——与何刚强教授商榷——兼评《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张霄军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著作英译本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许瑾;杨秀文2012年第02期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一个译学中哲学误读的纠正吕俊西方译论与《圣经》教义的思想关联李龙泉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会议通知定量乎?定性乎?——对构建翻译标准的理论思考刘峥贾文波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赵联斌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 方梦之地名标志译写亟待国家规范乌永志论旅游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杨萍贺龙平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毛梅兰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卢小军MTICAT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张政杨义宽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詹成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杨玮斌中国传统译论对于译学建设的积极意义——以“信达雅”翻译标准为例陈飘平POSSIBLY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的生成为例万兆元平行文本与网络旅游广告英译梁君华第六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获奖名单“天下奇书”《山海经》及其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本出版王宏出版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研究郑艳杰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题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2012年第03期论翻译矛盾——从《德译中国成语故事》谈起桂乾元翻译中的认知视角——概念结构与翻译(3) 王斌动态投射与译者主体性束慧娟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策略与元理论向度探讨方仪力从母语译入外语:国外非母语翻译实践和理论考察马士奎白皮书英译文本中动宾搭配调查与汉英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对比语料库唐义均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王树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上海楼盘案名英译策略研究陈珊珊;高嘉正中西方修辞传统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张雯;卢志宏MTI教学:基于对职业译者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丁大刚;李照国;刘霁制度文化话语口译认识论与方法论包通法;魏星妮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王斌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姜倩当代译论的探索者——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王晓凤;张丽娟;张建青论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误读熊宣东化境:译作应比原作更好——从《林纾的翻译》说开去贾兴蓉众包翻译模式研究陆艳简评《翻译写作学》郭建中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第二号通知本刊稿件体例及相关要求2012年第04期论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体系整合与拓展的逻辑基础曾利沙对立与统一排斥与互补——翻译的语言学视角冯奇万华翻译选择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宋志平论译者隐身——一个社会性视角周红民程敏《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巫和雄英汉翻译中的褒贬词语选择杨平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仿拟辞格及其翻译研究刘金龙戴莹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研究吕健吴文智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曾利沙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李静民族侮慢语——国际现场口译无法回避的领域刘夏青刘白玉基于云服务的校企合作翻译教学生产平台设计研究曾立人肖维青闫栗丽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王宏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Díaz Cintas访谈董海雅ASSURE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浅谈中国社会变迁下“农民工”一词的英译刘洪泉专有名词的汉译与译者的素养杨清波杨银玲论全球化语境下科技翻译的文化共享与渗透——《时报信息》翻译个案研究吴波“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彭文青一本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中心的MTI教材——《高级汉英翻译》评介苏艳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公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吕俊信息化时代应用翻译研究体系的再研究王华树冷冰冰崔启亮苏、俄翻译理论文艺学派的思想演变及其研究毛志文论语境类型与翻译刘英蘋耿智《中庸》英译研究在中国陈梅文军多元互补、和谐共进——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综述王宏罗修筠译创:一种普遍的实践黄德先殷艳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翁凤翔且编,且译,且写——论形象片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吴自选专利文件要点分析及其对机译校改的启示罗建华何以用“独立成篇”取代“忠实”?——试谈翻译教学理念的创新刘季春试论宗教词汇隐喻的英译汤金汶学术模因跨语际复制的变异和对策樊林洲“邓小平理论”就是Deng Xiaoping Theory吗?——从词语搭配的视角谈唐义均语料库和应用翻译——以蚕学馆旧址纪念碑碑文的翻译为例黄海军王昌米翻译记忆系统的语境观王正《华英翻译捷诀》——近代第一本翻译教材刘明孙增德简评几本警务英语教材的翻译实例杨廷友翻译策略的理据、要素与特征方梦之和合翻译思想之整体模型研究途径钱纪芳释“对译”黄忠廉贾明秀翻译批评模式多元互补刍议——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启示李和庆薄振杰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 崔启亮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1993—2012) 宋庆伟匡华吴建平中国周边涉美军事协定的“模糊战略”与翻译陷阱孟祥春全球化背景下财经报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黄樱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英译专门科技文本——以航海技术领域论文为例汪洋彰现特色,知行并举——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何刚强关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以评注式翻译和同伴互评为例李小撒柯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李昌银谈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英译张顺生《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王宏ORDER用法译评吴国良张瑜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试题伦理回归后的汉字术语译介思考——以《中国园林》英译本为例梁君华翻译研究中的词语误判与误评——以翻译与意识形态的研究为例李贵升罗国青李艳冰Translation Peripheries:Paratextua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述评——翻译研究的副文本视角张玲2013年8月教育部高校外语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在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黄友义应用翻译学理论逻辑范畴拓展方法论——兼论译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和价值论曾利沙复杂性科学观照下翻译标准问题的再探讨——论底线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和合法李春芳吕俊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方梦之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王传英翻译项目管理实务(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l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王华伟王华树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2012年中国翻译研究评析王祥兵邹兵伍志伟国内翻译竞赛综述吕立松穆雷2013年第五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隆重召开应用翻译研究的新起点方梦之简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雕塑群说明文字的英译居祖纯国际会展名称英译:问题、模式与译名建构罗国华基于概念整合,追求地道译文朱音尔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张媛梁霞第四届“学府杯”科技翻译大赛翻译专业教学的国际化经验:来自澳大利亚的启示王非陈向京韩翀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课程设置为例吴自选也谈“邓小平理论”的英译——兼与唐义均先生商榷朱明炬云计算下的翻译模式研究陆艳国外机辅条件下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王娟影视翻译中情色禁忌语的归化策略彭典贵浅谈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曾薇薇对“标本”的标本兼治——《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有关问题稽考杨全红曾咪学好中文,做好翻译——翻译专业本科生《中文读写教程》评介王冬梅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2013年第04期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思创·哈格斯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张美芳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傅敬民浅谈汉语对联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吴伟雄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以晚清法律翻译实践为例吴苌弘文本类型学视角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英译研究石秀文吕明臣词源学视角下的奥巴马演讲辞翻译策略研究李国华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顺利换届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以TEM8(2013)汉译英试题邵惟韺邵志洪一项中国EFL学习者英译汉笔试成绩预测因素的实证研究张新玲刘君玲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张琳琳从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看“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翻译策略扈珺刘白玉APPEAL用法译评吴国良吴雷《上海翻译》扩版、编辑部迁址启事法律语篇中shall和may的翻译对比研究王子颖电子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刘稳良《老子》汉英翻译平行语料库建设汪定明李清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翻译研究立项10年观——基于翻译研究分类的统计分析年晓萍2000—2012年间西方视听翻译的研究吕洁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评述程敏刘金龙《商务英语翻译》的失范与误译梁雪松“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论坛通知2014年第01期研究接地气,文章追技道——《上海翻译》不变的办刊追求何刚强先行者、推动者、建设者——方梦之教授对我国译学建设的贡献郭建中方家译道、梦而圆之任东升翻译研究三人谈(上)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语义透明与汉语熟语的直译趋近万华国际公示语误译举隅王树槐Keith Wood 商务信函翻译探究慎丹丹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王少爽高乾语篇语调翻译李发根龚玲芬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滕梅商务翻译策划——以蒙牛广告语英译失误为例周剑波蒋璐吕和发译笔带批判锋芒,阐述现宗教偏见——高大卫《论语》英译本特色评析张晓雪论早期《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伪翻译现象——以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的译本为例李海军论清末民初的译名统一及其学术意义张景华论中国政治术语英译再创建的三个维度冯雪红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李跃平医学冠名术语的转喻及其翻译研究冯梅第四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边立红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卜爱萍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圆满落幕口译课堂训练中的“非常”之道赵燕明清译者的构成及其地域分布李亮亮贺爱军“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徐正威Whistleblower or Leaker?——管窥语言的意识形态之维潘平亮美国密苏里州别名Show Me State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李应清浙江省翻译协会年会暨浙江省第七届高校翻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冯春灿中国各种山名翻译背后的学问连真然翻译的功能视角——从翻译功能到功能翻周红民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一号通知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如何自我定位与发展——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访谈录黄新炎许钧经典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翻译与经典:文化历史中的身份变化》评介张汨文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招聘计划《上海翻译》(2014起)主要栏目设置说明“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研讨会通知2014年第02期应用(文体)翻译学的内部体系方梦之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译者的母语对英译文本的影响王建国何自然翻译研究三人谈(下)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功能决定形式——探讨港澳地区诗型公示语英译陈曦第九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决赛落下帷幕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程维翻译与“国家富强”:析严复翻译之用意李涛社会学视阈下的林纾现象解读张祝祥刘杰辉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介绍蒲欣玥高军在线教翻译——基于QQ即时通讯软件的实证研究陈凌陈广益本刊开通网上投稿系统(试运行)启示网络翻译社区初探马旭燕海外《论语》漫画英译评鉴强晓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纪蓉琴《中国翻译家研究》组稿工作接近尾声述往事思来者明道理——有关翻译史编写的思考贾洪伟姜闽虹方梦之译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兼论翻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路向曾利沙从迁移理论看鲁迅的翻译语言对创作语言的影响朱湘军康翠链翻译资质认证identification of translator大学英语需要从“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过渡——评析“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陆仲飞《译林回望》方梦之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舒晓杨ARGUE的用法与含义种种吴国良吴雷雷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李海清刘华文国际组织中的职业译员——对布莱恩·福克斯和安妮·拉费贝尔的访谈戴惠萍曹嬿《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被大幅剽窃——析剽窃者的卑劣手法王冬梅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外语学科多模态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CHL系统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吕俊书讯翻译中的“共注观”王斌钱锺书“化境”翻译思想新探王军平赵睿语义指向分析与翻译研究陈洁陈粤变译伦理:“舍”与“得”思考胡东平喻艳立法文本中模糊性语词的翻译原则吴苌弘英语影视剧剧本的语类及其翻译处理孔倩海关条法的语篇翻译策略探究韩健谈谈焊接标准文献中几个常见词的译法刘榴何德孚试析方梦之教授的译学思想线路图钱纪芳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付智茜商务翻译项目化教学设计蒋阳建网络环境下口译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陈卫红“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通知翻译教学:继承与创新丁卫国从佛典译场管窥提高当今翻译质量的途径熊宣东第六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对王尔德作品的不同评判袁丽梅《鹿鼎记》英译本中的语境重构与译者显形刘雪岚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本、文体与翻译方法的选择梅阳春试论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局限付仙梅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之偏差吴育红刘雅峰一场瞎子和聋子的对话——重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的翻译过程刘黎历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综述贾文波《马赛克重构——翻译研究的构式语法途径》述介杨子王雪明跨界的感觉林巍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高层论坛”如期召开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通知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王建开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傅敬民许志芳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译论现代化新论陈达龚小萍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赵艳秋“外宣”宣何?“外宣翻译”译何? 吕和发邹彦群“非常+名词”结构的语义特征与英译策略周永模《外语与翻译》公开发行启事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译主体性徐岚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邢杰甘露汉译英误译现象剖析单伟龙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究吕亮球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苏广才李双娟视译教材的编写:现状与问题许庆美刘进第三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从施莱辛格的学术轨迹看国际口译研究的发展态势王斌华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王华树张政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黄忠廉孙秋花李亚舒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红楼梦》英译乔小六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苗福光王莉娜翻译与守土有责——从钓鱼岛争端中的翻译事例谈起杨全红欢迎订阅2015年度《上海翻译》杂志翻译的语义探索与语用意识——吴国良教授访谈录吴国良刘欣对一起一稿两投事件的谴责和处分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年会纪实李正栓李娜《上海翻译》投稿系统及用稿体例说明2015 TESOL国际研讨会通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译论——探索构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郭建中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中观翻译研究——宏微之间的探析方梦之译学理论何为——对我国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思考蓝红军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林元彪译事双“无”议左飚翻译与中国文化外交:历史发展及策略分析孙三军文军“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在海口经济学院成功举行法律英语中的隐喻研究及其汉译王骞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维波王宏印李正栓认知-功能视角下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耿智马慧芳论手语新闻节目中手语译员的角色定位倪兰从默会性知识论翻译教材的范例李洪金《心经》英译释要安全勇尊重史料,还原《毛泽东选集》英译历程潘卫民董维山《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意识形态操纵之分析潘苏悦西方语用翻译研究:述评与前瞻李占喜2004—2013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与走向王茜刘和平续说“镣铐”与“跳舞”——对“翻译研究三人谈”的延伸思考刘爱兰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通知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翻译与社会导论》述介覃江华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看山看水”的启迪潘文国走向复杂性科学范式的翻译学吕俊侯向群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刘敬国公示语翻译质量评价探索冯奇第十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成功落幕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研究王吉会中国电影字幕翻译之“切”的原则高红“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李红霞张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功举办翻译技术沙龙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宁立正汉英数字口译的极限取整策略和模糊介词的妙用王小济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与技能体系研究黄海瑛刘军平探索翻译教材建设,促进翻译专业教育——《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理论构建与对策研究》述评张美芳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崔启亮第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通知本地化翻译规范研究王传英卢蕊《孟子》译本精神构式比较研究刘翌包通法“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5)通知《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李宁CLAIM用法译评吴国良中-英译写要兼顾“达意”与“漂亮”——Shanghai Daily原主编张慈赟访谈录袁丽梅何刚强记老当益壮的翻译学者李亚舒教授刘金龙姜闽虹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学科介绍华东政法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简介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全国ESP高端学术论坛一号通知从“异语写作”到“无本回译”——关于创作与翻译的理论思考王宏印上海翻译技术沙龙举办第三次活动王启华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韩子满翻译行为研究评述与展望钱春花徐剑李冠杰网络流行语认知价值及翻译谢之君杨月华法治关键词汇及若干重要提法的译研屈文生汉英认知模式的异同与翻译的转换王子颖从语态选择的编译改动看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徐英多维整合原则关照下的时政党政话语翻译周丽译者主体性在“对话”与“视域融合”中的彰显余斌翻译学博士生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借鉴穆雷邹兵董冀卿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潘卫民基于培养职业意识的翻译教学思路李艳翻译教学与地方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模式探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贺义辉李春慧吕毅国内外译员角色研究的进展与思考(1976—2014)——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邢星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2016年招聘计划MTI口译课程设置反思——以教学实践为例朱珊刘艳芹本地化技术研究纵览王华树刘明刘殿爵典籍英译述评王亚光不可译性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刘成萍陈家晃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闫晶晶司耀龙《上海翻译》创刊30周年座谈会征稿。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摘要本文从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的三次翻译论争出发,通过对论争的详细梳理,理清中国译论的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和代表当时最先进水平的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译论的发展做出预测。
第一次论争是二十世纪初的“直译、意译”之争。
这次论争以汉语的发展为焦点,让一向被视为“小辨”的翻译第一次高调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场论争实现了翻译的自觉,让其逐渐脱离了译者随意删改原著的编译阶段,让人们对于译本的态度从一味求“顺”转移到了求“信”;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于翻译、语言及思想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以翻译更新思想,用翻译改造汉语的理论;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神形说”,并从汉语的特征出发,对如何在语言层面上实现“神形兼备”的忠实进行了探索。
有研究者论述“绝对忠实”的不可能,甚至与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二次论争是开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的“异化、归化”之争。
这次论争围绕翻译的文化内涵进行。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直译、异译的讨论有了新的内涵,翻译理论从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日益关注,到最终将翻译视为文化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开始了译论研究的“文化转向”。
在这个转向之后,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文本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和扩展到文化、文学、政治、经济领域,成为国际政治交往、学术交流、文化比较的重要课题。
在借鉴和思考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翻译研究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异化归化做出了全新的阐释。
在我国译论中,异化归化已经脱离了后殖民主义的狭隘视角,甚至可以说具有了更广泛深远的意义。
同时作为一种交往活动,译者的伦理性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新的背景和形式下对译者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次论争以“翻译学”的构建为中心,通过对“翻译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讨论,破解了常年困扰译坛的“科学主义迷思”;通过对翻译学学科性质的争论,驳斥了“理论无用”论,解开了“综合性学科”之惑,逐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并尝试从哲学高度对我国现当代译论发展做出了总结;在建构翻译学的努力中,批判性地重新对西方理论进行了评价,在与其对照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明确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从本国、本民族的翻译实践现状出发,在重新评估和吸收传统译学中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西方译论,以系统化、科学化的翻译理论推进翻译学科的全面建设,建为世界翻译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翻译的语言学问题罗曼雅各布逊(Roman Jackoson,1896-1982),美国著名语言家。
雅各布逊是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翻译的主要贡献是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主要体现在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一书中。
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逊的《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雅各布逊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的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雅各布逊是用信息论和交际学的观点来看待语言和翻译的。
在他的这篇文章中,主要谈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论述了语言符号的问题。
②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把翻译分为三类,既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和符际翻译。
③诗歌的翻译问题。
一、从语言符号的角度看翻译《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一开始,就直接论述了语言符号的问题。
雅各布逊不同意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ell)对语言的看法。
罗素认为,要理解词的意义,必须要有认知经验。
没有人能够理解奶酪一词,除非他见过奶酪。
雅各布逊从符号学出发,认为人们对词意的理解,并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世界的认识,而首先取决于人们对赋予词的意义的理解。
词是语言的一个语言符号(code),其意义是人们赋予给它的。
理解了人们赋予该词的意义,也就理解了语言。
这就是语言的符号学观点。
雅各布逊以奶酪一词为例。
要知道奶酪的意义,并不一定需要吃过奶酪,而只要知道赋予奶酪的意义是什么就行了。
他进一步指出,“没有符号就没有意义。
”(There is no signatum without signum)所以按照雅各布逊的观点,意义是与符号有关,而不是与所指事物或现象有关。
例如,谁也没见过龙(dragon),麒麟(unicorn),神吃的食品(ambrosia)或神喝的酒(nectar),但我们知道这些词的意义。
雅各布逊采用皮尔士(Perice)的符号和意义的理论,指出不论是作为语言学家或普通的语言使用者,任何语言符号(linguistic sign)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把它翻译成其他可替代的符号,尤其是翻译成更为发达的符号。
翻译之争——译者当何去何从?———有感蒋坚霞与辜正坤两位教授的批评与反批评
这次辜教授没有 出面 , 其学 生张政发 文再反驳 : 《 简论 辜正坤先生 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兼 与< 对 “ 英汉 诗 歌 翻译批评与学术道德规范 ” 一文 的回应 > 作者商榷》 。内 容 主要还是维护 和强化辜先生 的主张 , 对蒋先生 的批判 进
行反驳 。
评, 如认为辜先生 A n d s h a l l n o t t h u s t i m e ’ s e d d y i n g l f i g h t
广泛的关注 。 二、 争论 个人 资料
个 译本 逐一批评 。并 把 自己的译本与辜译进行 比较评判 。
客观来 看 , 有些批评有理有 据 , 令人信服 。如 : 对 于原诗 的
第一句 I h a v e b e e n h e r e b e  ̄ r e辜译 成 “ 似曾浪迹此邦 ” ,
2 0 1 3年 6月
黑 河 学 刊
He i h e J o u r n M
J u n . 2 0 1 3
S e ia f l No . 1 9 1 N 9 . 6
总第 1 9 1 期 第 6期
翻译之争——译者当何去何从 ?
— —
有 感蒋 坚霞与辜正坤 两位教授 的批评与反 批评
惑众 , 其实他对莎翁戏剧 和十四行 诗的理解相 当肤浅 。他
的英汉诗 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理论十分 荒谬 , 他 的诗 歌美 学知识欠 缺 , 英汉水 平低下 , 文学鉴赏 能力 有限 , 翻译水 平
法传达 出原诗 的真 实意蕴和 体现原诗优 美凝 练的语言 风 格。” 自此展开了一场 持续 了三 四年 的翻译批评 口水 战。
【 中图分 类号】 H 0 5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3 0 3 6 ( 2 0 1 3 ) 0 6 — 0 0 3 5 — 0 2
论翻译观和翻译策略在译作中的作用
论翻译观和翻译策略在译作中的作用《威尼斯商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之一,也是其喜剧作品中最富有社会讽刺意义的作品。
叙述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好友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转借现金。
夏洛克出于对安东尼奥的报复,假装这次不收利息。
但他乘机提出苛刻条件,如果到期不还就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
安东尼奥的货船失事未归,不能按期还钱,夏洛克要履行借约条款,开庭当日,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女扮男装,假扮律师,以才华和机智击败了凶狠的夏洛克。
该剧以皇家商人安东尼奥与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的冲突为主要线索,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对金钱的崇拜,高利贷者惟利是图,贪婪自私,丧尽天良,阴险毒辣的种种丑恶行径,热情讴歌了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以及代表这种新型思想的一代新人。
一、朱生豪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莎士比亚的戏剧在我国有不少译本,本文选用的分别是朱生豪的散文译本(以下简称朱译)和梁实秋的译本(以下简称梁译)。
朱生豪在他译著的开篇就说过,第一在于求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
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
由此可见,朱生豪的翻译不只是将原文思想译出,他还要在最大可能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
他在翻译中追求的是莎翁的“神韵”和“意趣”,而反对逐字逐句对照式的硬译。
朱生豪在翻译中充分利用了汉语表达的优势,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细节,将原文的词,句子结构,句型等加以溶化,分解,重新组合,再创造,产生出自然,通畅的译文。
就本剧而言,朱生豪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对原文内容的挖掘和移译上,不受原文音节的束缚,完全依照汉语的习惯,长短不一,没有因音节而害义。
朱生豪是优秀的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有自己信奉的翻译原则,并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追求目标。
所以在朱生豪的译本中,体现了译者本人的创造性叛逆,尤其是有意识型创造性叛逆中的个性化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它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缩,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它的表面现象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的内容,但是在深处却程度不等地都存在着一个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
文学翻译过程 中的问题
— —
以莎 士比亚作 品为例
刘冬妮 辽 宁对 外 经 贸 学 院
摘 要 :在将 异 国的文 学作 品加 工成 德语语 言 时,基于 翻译过 程 的将 原语 文本 的转化 是应该 引起 人们重视 的 。本 文 是 以莎士 比亚作 品为例 ,将 翻译 中存在 的 f . - j 题 一一展 现。在 翻译 时必须 明确 的是 ,要翻译 的和原语 风格 一 致。修辞 , 内 容 ,功 能都 必须在 翻译 中被考 虑 到, 因为 德语 翻译是 将一部 使用其 它语 言的作 品转换 成符 合德语语 言 形式 的现代 翻译 文 本 。 以德语 翻译研 究为 切入 点 ,可 以总结 几个在 文 学翻译过 程 中 出现 的 问题 ,也 能够为翻 译人 日后寻 求解决 方案提 供 一
定 的研 究基 础 。 关键词 :文学翻译 ; 问题 ;语言形 式 ;译 者
翻 译,确 切地 说是 文学翻 译是 “ 对 于另一 种语 言 的艺 要将 原文 的风 格 ,押 韵 ,心境 和 内容相应 的进 行呈 现和 重 术 作 品 由 内而 外 的重 新创 作 ” 【 1 】 。这 一过 程本 身 是极 其 复 构 。因此 他必 须一 方面娴 熟地 掌握 相应 的外语 ,另 一方面 杂 的 ,并且在 翻译 史 中被分 为若干 阶段 。翻译 的第 一 阶段 本 国语 言 ,特 别是 文学语 言 也要非 常 的精通 ,这样 才能 使
( 三) 保持诗 行 的语 言技巧 莎 士 比亚 的戏 剧 中的诗行 语 言技巧 以及经 常被运 用 的
于 翻 译 语 言 的进 步 而 形成 的。 因为 语 言 是 随着 时 代 而 变 押 韵 ,很 可能 构成 了翻 译 中的大 问题 。其 一 ,这两种 因素 化 的 ,2 0 0 年 前 的翻译 方 法是 与现 代 的翻 译方 法不 相适 应 关 系到作 品的风格 和情 感抒发 ;其 二 ,另一种 语 言中 的押 的。或 者 就像 翻 译学 家 克 吕佩 夫所 说 的那 样 :“ 翻 译 的发 韵 模式 是很难 强压 进德 语 中的 。最主要 的原 因在 于,德 语 展 是永 远不会 停止 的。 ’ , I ” 与 英语之 间存 在着许 多的差 异 。 与 德语相 比,英语 中有很 多 的单音 节词 汇 。这 些词 汇 歌 德对 于这 三种 阶 段作 出了如 下 的总 结 :“ 第 一阶 段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一)翻译标准问题1.严复的译事楷模---“信”“达”“雅”这个问题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来的。
当时他把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
所谓“译事楷模”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翻译标准。
这个标准在当时的译界备受推崇。
梁启超认为“标信达雅三字,可谓知言”,还有人说这是评定译文的唯一标准,是译界的金科玉律。
2.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的质疑1)瞿秋白首先对“雅”提出了疑问。
他说:“其实,他是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达’”。
2)赵景深在《翻译论》一文中提到关于信达雅顺序的问题,他认为“....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其顺序应该是达,信,雅。
”3)林语堂提出与信达雅相符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标准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忠实标准,二是通顺标准,三是美的标准。
3.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三者关系的进一步说明1) 艾思奇从哲学的角度对信达雅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他说:“然而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基础,‘达’和‘雅’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与本质的关系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2) 鲁迅特别注意译文中的“信”,1935年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一文中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3) 朱光潜1944年在《谈翻译》一文中,使信达雅的讨论又加深了一步,他认为,译一本好书比写另外一本书要难的多,难就难在一个“信”字。
原文“达”而“雅”,译文没有做到“达”而“雅”那就是不“信”。
原文不“达”不“雅”,而译文“达”而“雅”,也是不“信”。
(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才能使译文做到信的问题。
梁启超曾经把我国整个佛经翻译是历史归结为此消彼长的历史。
刍议“手术室”的翻译
刍议“手术室”的翻译陈沂【期刊名称】《科技信息》【年(卷),期】2011(000)027【摘要】中英双语标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双语标识.然而,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性与特殊性,以及标识语言的独特文体,现实生活中某些双语标识存在一些翻译上的语用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即使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的"手术室"的英文翻译也是多种多样的.最近,笔者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发现该院不同位置的标识中关于"手术室"的翻译竟然有四种:(1)住院部手术室的标识翻译为Operation Room;(2)门诊手术室翻译为Operating Room;(3)急诊手术室翻译为Operating Theatre;(4)在急诊的楼层索引上,急诊手术室又译为Operation Theatre.这些翻译在医院双语标识中很常见,在一些学术文献上也不少见.如《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2期关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为"Application of SEVER method in the nursing for patients in operation room",其中关于手术室的翻译即为operation room.俞康民等《重视中英文对照医院标牌管理》一文中,门诊手术室的翻译为"Minor Operation Theatre".上述四种翻译在国内都有一定的使用,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或者是否四种翻译皆可?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翻译讲究简洁明了、合乎文法和符合英美的语言习惯,关键在于传达正确的信息,让外国人看得明白,起到提示和帮助的作用.上述四种翻译,从文字上看,似乎都能传达出"手术"的概念,但是细究起来,其中一些译法还是存在文化背景差异和语用理解错误的.【总页数】1页(P220)【作者】陈沂【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应用翻译学系统理论建设刍议——评广外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曾利沙教授的应用翻译系统构成 [J], 戴光荣2.刍议归化与异化翻译方法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J], 段新和3.刍议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 [J], 潘旭4.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翻译活动、翻译观与翻译策略刍议 [J], 王银泉5.民族志翻译的分类与距离刍议——以黑格尔翻译中的中国形象为例 [J], 孔艳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马建忠“善译”翻译观
19世纪末马建忠基于比较语言学提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观的“善译”翻译理论。
但是没有得到当局和当时中国知识界的重视,然而马氏的翻译观点已涵盖等效翻译理论的全部内容,并与语用翻译有相通之处。
本文拟从语用语言等效、社交语用等效角度,探讨马建忠“善译”翻译观的实用性。
[关键词]:善译等效翻译语用翻译一、马建忠“善译”翻译观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于1898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用西方语法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古代汉语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对中国语言学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成为积极借助西方语言学来阐释汉语语法的中国首批语言学家中的第一人。
他1894年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明确指出了翻译对中国反抗外国欺侮,并最后战胜外敌的重大意义和创设翻译书院、展开翻译活动、培养翻译人才的紧迫性。
在该文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善译”翻译观:“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
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覆,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
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这段话的义蕴相当丰富全面,涉及语义学、语用学、文法学、修辞学,以至进入了文化研究的领域。
他看来:翻译是很难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翻译呢?平时在翻译训练中就应该培养自己对两种语言的浓厚兴趣,用心思考,一定要先将所要翻译的语言和用来翻译的语言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比较,以考察两种语言文字产生的渊源,领悟两种语言相同或相异的缘由。
对两种语言相当的意义应加以反复推敲,务必探究其语调的高低,分析其字句的繁简,弄清其文体的变异,了解其内涵细微差异的由来。
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
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翻译标准不一,评论流派各异,依然不能否认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作为印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对于外国文学的本土化以及中国的文学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朱生豪的译作受到了中国古诗传统与新文化运动中新旧矛盾的波及,对卞之琳、英若诚翻译家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通过其在普罗大众中的广泛传播,对于建国以来的文学精神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关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规则与技巧的分析,还是对于译文文体的讨论,都很少考察朱生豪译文所受到和产生的影响,而这却正是译文的核心价值。
朱生豪译文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其独特的音乐性,与其他译本相比具有高度区分性。
译文中具有多种韵律节奏的平行与偏离,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词的韵律特征都参与到译作多重节奏的构建中。
朱生豪使用了平仄、长短句、节奏级差等多种方式,确立了意组节奏单位。
叙事节奏和用词方式与此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译作的韵律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遣词用句的翻译策略。
然而,朱生豪的意组与卞之琳的“顿”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节拍组往往不是由两三字构成,而是大量使用了四字结构,不仅够成了别具一格的音乐特征,而且为大量四字短语进入诗化语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意组节奏的长短收缩,也如平仄变化一样构成了另一种有规则的韵律,隐隐呼应着素体诗的抑扬格律。
朱生豪曾经在《书信》中坦承:“音乐是最高级……Rhythm(韵律)的贫乏乃是生命中的根本问题”。
这种对于音乐性的追求,决定了朱生豪翻译的基本风格,也影响了翻译中的方方面面。
意组节奏的确立使朱生豪的译文中出现了大量形态各异的四字结构,有添加虚词凑成的四字短语,有来自古代诗词话本的四字熟语,也有临时组合改编的四字词与缩字句,这种对于四字结构的偏好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译者与研究者,强化了这种现代汉语修辞方式。
有规律的节奏起伏中,大量在白话文中拗口的欧化句式变成了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翻译复习攻略-YEAH4全明星阵容!
第一章知识要点:1.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2.刘宓庆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将“语际意义”概括为六种:概念(主题)意义、语境意义、形式意义、形象意义、文化意义。
3.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奈达将翻译的意义概括成:语义和问题。
“translating consists in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4.翻译的定义: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
5.翻译的分类:1.首先:就涉及的语言而论,翻译大体上分为:一:语内翻译,是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二:语际翻译,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
2.第二,就其活动方式而言,分为:口译和笔译。
口译就是“口头翻译”,基本方式分两种:连续传译,又称即席翻译,发言人讲完部分或全部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二是同声传译,口译员利用专门设备,边听边译。
笔译就是笔头翻译。
3.第三, 就翻译材料的文体而言,可分为应用文体、科技文体、论述文体、新闻文体、艺术文体。
4.第四,就处理方式而言,翻译可以分为全译、节译、摘译、编译和译术。
6.英国翻译家、学者乔治·坎贝尔率先提出了翻译三原则:首先,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思;第二,在符合译作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一直坐着的精神和风格;第三,也是最后,使译作至少具有原创作品的特性,显得流畅自然。
7.英国翻译家泰特勒:一,译作应该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三,译作应该具备原创作品的通常。
8.中国:释道安“案本”;严复“求信”;傅雷“神似”;钱钟书“化境”。
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_许钧
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南京大学 许 钧 提要:本文从翻译活动的实践性出发,考察翻译活动的动态过程,认为翻译活动是翻译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它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文章从翻译的意愿、现实和道德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翻译活动的多种因素,认为“要怎么译”、“能怎么译”和“该怎么译”是翻译活动中所必然面临的问题。
它们分属三个不同层面,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在进行翻译或翻译研究时应对之加以全面的观照与审视,辩证地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 翻译,就其含义而言,有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之分,前者指翻译活动的结果,后者指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
对翻译的理论研究,自然应包括上述两个方面。
在以往的探讨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对翻译结果的评论,还是对翻译过程的剖析,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众多牵制、影响乃至决定翻译活动的内部要素或外部因素。
在《翻译层次论》中,笔者曾着力探索与分析翻译活动的内部要素,指出翻译在思维、语义与审美三个层次有着相对独立的活动内容、表现形式和规律,这些要素自身的特征与活动规律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翻译层次存在的客观性,进而揭示出任何翻译从本质上看都是一致的,但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翻译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并要受到不同层次的活动规律的约束(许钧,1992: 15)。
本文试图从意愿、现实与道德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影响翻译主体的诸多因素进行宏观的考察与具体的分析,以有助于翻译主体在翻译中清醒地认识、把握好可能面对的各种关系与因素,克服顾此失彼的片面倾向,减少翻译活动的盲目性。
一、要怎么译——翻译的意愿层面翻译是人类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它试图跨越不同话语传统,使各民族的思想与文化得以沟通与交流。
从某种角度说,翻译这项实践活动,是因人类思想与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一开始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为着满足某种意愿或需要而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活动的目的对“翻译什么”与“为谁翻译”以及“为什么翻译”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翻译立场、翻译方法也有制约,通过对翻译目的与结果的对比分析或考察,往往可揭示出在翻译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译者难以自主的一些因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语言差异障碍_以译文_当代的简_奥斯汀_为例_张兴权
作者简介:张兴权(1988—),男,安徽马鞍山人,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孟庆升(1952—),男,河北南皮人,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8卷2011年11月浅谈英汉翻译中的语言差异障碍———以译文“当代的简·奥斯汀”为例张兴权孟庆升摘要:本文以“当代的简·奥斯汀”为例,从形合与意合、抽象与具体、动态与静态以及语义重心的分布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差异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语言差异;形合与意合;抽象与具体;动态与静态;语义重心近日,笔者有幸拜读了《英语世界》2008年第6期上发表的一篇翻译佳作,原文题为:“The New Jane Austen ?”译文题为:“当代的简·奥斯汀?”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发现一篇作品的成功翻译绝非易事,其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原语和译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一、原文及译文简介英语原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格雷戈里·基尔希林。
他在文中对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阿利格拉·古德曼的文学创作、家庭生活以及她对18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热爱做了简要评论。
阿利格拉·古德曼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88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哲学,而后又取得斯坦福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作为20世纪末崭露头角的美国新生代犹太裔作家,古德曼的崛起犹如一道闪亮的彗星,在极短暂的时间内便绽放出璀璨的光华。
她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从写作手法和写作主题等多方面继承和发扬前辈的文学传统,描述不同年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犹太移民的精神生活,特别是第三或第四代犹太移民向传统文化的回归,其主要作品包括《马科维茨一家》、《卡特斯基大瀑布》、《天堂公园》、《直觉》以及新作《食谱收藏家》等。
古德曼曾被《纽约客》杂志列为40岁以下最优秀的20位作家之一,并获得怀丁作家奖与《沙龙》杂志文学奖提名。
从美学角度比较ofstudies的三种译本
从美学角度比较ofstudies的三种译本从美学角度比较of studies的三种译本摘要:《培根论说文集》是少数“世界书”中的一部,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引起各翻译家的广泛兴趣。
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对王佐良、曹明伦、水天同三位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展现王佐良先生在对原著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加以修饰,使其译文再现原著之美,也表露出他的翻译美学思想。
关键词:Of Studies;翻译美学;王佐良;曹明伦;水天同Abstract:Bacon’s Essa ys is one of the minor Word Books. It has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creation of later literature .And countless translators has risen highly interested in it. 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per studies on the comparation of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Wangzuoliang’s , Caominglun’s,Shuitiantong’s . According this,it w ill show that Mr.Wang has a fully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riginal prose and then develop it so that the essences of the origin can be presented in his Chinese version. Also the papper can show his thoughts about aesthetics.Key words: Of Studies; translation aesthetics ;Wangzuoliang; Caominglun; Shuitiantong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1)。
译文_异文_易文_翻译行为的第三个度向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0No.3[收稿日期]2010-03-09[作者简介]褚孝泉,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译文·异文·易文———翻译行为的第三个度向褚孝泉(复旦大学,上海200433)[摘要]目前流行的翻译理论和对于译作的评介都着眼于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上,较少有人注意翻译行为的另一个度向,即翻译对译入语的影响甚至改造。
然而翻译史上一直有大家把改造或重塑语言作为翻译工作的主要目的,这种翻译目的论要么得不到翻译界的认可要么遭遇误读,比如鲁迅的翻译观。
但是,如果我们审视当代汉语发展过程,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无论是现代汉语政治话语的形成还是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演化都受到了翻译文本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译入语;媒介;翻译目的;语言改造[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0)03-0001-05译者是媒人,译者的理想是促成郎才女貌的天合一对。
译坛论争纷纷,也是因为有的人喜欢新娘质朴诚笃,有的人则偏爱新娘风姿卓绝。
无论是实践的译者还是评判的翻译学家,在论述翻译时实际上都是在比较原文译文之间的匹配性。
我们熟知的翻译理论中有的主张译文必须在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中具有和原文在其自己的语境中同等的美学价值和认知内涵;有的则相信翻译应该以传达原文的风格面貌为宗旨。
侧重点不同,共同关心的还是如何把原文传达到译文中去。
翻译理论界目前比较引人注目的释意学派和文字翻译论之间的争论,一方主张得意而忘言;一方强调展示原作的文字特色,这两派翻译理论其实并不是像有的评论家认为的那样是截然对立的。
两派理论试图回答的是一个同样的问题:对原文的忠实度应该体现在哪个层面上?或者说,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原文的合格的对等物?然而,翻译工作还可以有另外一个目标,翻译理论或立场还可以有别的立足点。
以异于常规的目标为出发点的翻译工作,常常是一些目光超常的人物在进行。
浅议赛、沙《水浒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语的翻译
浅议赛、沙《水浒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语的翻译[摘要]:《水浒传》中的一些词语具有浓重的文化和地域色彩,它们大都在英文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
基于对源语文化的不同理解及对目的语文化的不同感知,不同译者会有不同的译法。
这一点在赛珍珠和沙博理两人的译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当然,也有一些民族色彩强烈的词语在英文中可以找到内涵相近的替代词,因此,读二者的译作,有时会感受到不谋而合的乐趣。
[关键词]:水浒传;文化;翻译1多义词语“江湖”作为一个词,在先秦就出现了。
在中国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有着较高的出现频率,特别是经常出现于新派武侠小说中,但其中的“江湖”被浪漫化、文人士大夫化了,给读者展现的是不同于江湖本貌的另一种社会生活。
其实,“江湖”最初的本义是江河湖海,后来泛指五湖四海,许多非官方的场合都被称作江湖。
而《水浒传》中的“江湖”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特指一群人,即“有武有勇的,一个流动的群体”。
这群人“与正统的政治伦理观念背道而驰。
远寓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教养”,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宗法网络的羁绊,充满了刀光剑影,与主流社会迴然不同,也不同于厌倦了鸡争鹅斗的文人士大夫用来隐居的”江湖”。
因此,要把“江湖”这个“文化词”译成对等的英语并非易事。
赛珍珠将“江湖好汉”译作“good fellow of the rivers andlakes”,其采用的是“异化”的翻译策略,好的是这样译很形象,突出了小说故事主要的发生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没有揭示出“江湖”最本质的文化內涵,而且是片面地反映了江湖人四海为家的游荡生活,因为“江湖”是因江湖人而存在的,江湖在城镇,在乡村,在繁华的市井,也在荒僻的山野湖海。
另外,赛珍珠对“好汉”的翻译也不准确,因为她忽略了一点,即小说中把无正业为生、流浪四方,甚至落草为盗的“江湖人物”以及给予他们同情或资助的人统称为“好汉”,但这并不表明小说作者对“好汉们”的态度是相同的,是一味加以肯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9-06作者简介:彭长江(1942-),男,湖南邵东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现受聘于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论翻译过程涉及的各种言语单位———与曾利沙先生商榷彭长江(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0)摘 要:“巴氏翻译单位”理论不够完备,但未能证伪;“话语/语篇翻译单位”理论倒是极易证伪,“概念的动态性”与“不同的理论层次”不能作为提出“话语/语篇翻译单位”的依据。
为了消除“翻译单位”问题上的混乱,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言语单位应该各有其名,“翻译单位”则应是它们共同的上位概念。
关键词:翻译过程;言语单位;翻译单位中图分类号:I 351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5)0420046205On Speech Un its I nvolved i n Tran sl a ti on:A D iscussi on w ith M r .Zeng L ishaPE NG Chang 2jiang(Foreign Languages Depart m ent,Hengyang Nor mal University,Hengyang,Hunan Pr ov .,421000,China )Abstract:I n s p ite of its deficiency,Barkhudar ov πs theory of “unit of translati on ”(UT )has not been falsified .The theory of a“discourse /text unit of translati on ”,on the contrary,can be easily falsified .The “dyna m ic nature of concep ts ”and “difference intheoretical levels ”cannot serve as the basis of postulating such a unit .To eli m inate the confusi on over the p r oble m of UT,the vari ous s peech units involved in translati on should have na mes of their own,with UT as their super ordinate concep t .Key words:p r ocess of translati on;s peech unit;unit of translati on 读了《外语教学》2004年第l 期发表的曾利沙先生的《论“翻译单位”研究的动态观》一文,十分钦佩曾先生冷静、认真的态度。
但对曾先生就“巴氏翻译单位”提出的批评、关于“话语/语篇翻译单位”的论述以及以“概念的动态性”和“不同的理论层次”作为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单位存在的依据则未敢苟同。
1.国外翻译单位研究概况“翻译单位”这个概念,其实不是巴尔胡达罗夫而是维内(J 1V inay )和达贝内特(J 1C .Darbelnet )于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其定义为“语符之间结合紧密、不能分开翻译的言语片断”。
哈斯(W 1Haas )于1968年就这种单位到底应该有多长,做了简短精辟的表述,“能多短就多短,需多长就多长”。
纽马克认为,这是长期以来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冲突的具体反应———愈是意译,翻译单位愈长;愈是直译,翻译单位愈短,愈接近逐词翻译,甚至逐词素翻译。
(Ne wmark,2001:54)1971年,罗加诺娃称这种单位为“转换单位”。
(1971:30)1973年前后话语分析兴起,试图在话语中找到规律,其主要概念是衔接和连贯。
此后,许多译论工作者将翻译单位的长度推至极端,声称只有整个语篇才是真正的翻译单位。
他们做出这种结论的方法,不管讲得多么曲折,骨子里是类推法:既然作者创作的对象、语篇分析者分析的对象都是整个语篇,那么真正的翻译单位也只能是整个语篇。
巴尔胡达罗夫于上世纪70年代末出版的《语言与翻译》中说:“‘翻译单位’这个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而言的,更确切的说法,应是翻译等值单位,即原语中在译语话语里等值的单位。
”但他继承了维内和达贝内特关于翻译单位的定义,只是具体说法不同,也接受了哈斯关于翻译单位长度的选择原则,同时认为话语也可能成为“原语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的语言单位”,第28卷 第4期2005年7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8 No .4July 2005但并不赞成“只有整个语篇才是真正的翻译单位”的观点。
(1985:145-160)至于翻译单位定义的理据,并非如曾先生所说的“巴氏所给”,而是笔者在《也谈翻译单位》一文中提出的见解(彭长江, 2001)。
“翻译单位”本是维内与达贝内特首先提出的,本应称为“维氏翻译单位”,但由于巴氏论述最为详细,本文也姑且称为“巴氏翻译单位”。
2.为巴氏辩护曾先生的文章肯定“巴氏翻译单位”是一种阶段性研究成果,但认为“从翻译学系统理论看”,这个理论有4个局限性:(1)没有进一步解决或说明:若那些被排除在转换单位之外的低层级的没有对应物的组成成分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文化意义或交际性含意等,能否在一定条件下做有效的横向语际转换,而非简单地将其融入上一级接受纵向意义重构,如下例: (W hatπs that ga me at f orfeits?)I l ove my l ove with an E,because sheπs e 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πs e ngaged.I t ook her t o the sign of e 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 l ope ment,her na meπs E m 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 ast?(D avid Copperfield,XX II)曾先生共引了4种译文,为节省篇幅,本文只引其中第4种:我爱我的那个“丽”,可爱迷人有魅力;我恨我的那个“丽”,要和他人结伉俪;她文雅大方又美丽,和我出逃去游历;她芳名就叫爱弥丽,家住东方人俏丽。
原文的特点是E,enticing、engaged、exquisite、el ope ment、Em ily、east都以E/e开头。
巴尔胡达罗夫根据符号学理论称之为“语言内部意义”,即“语言体系内部符号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语言内部意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必也不可能传达的,但这种类型的意义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时,如诗歌中由行尾韵母的重复构成的韵,就应尽可能传达。
必须指出,这种审美效果,并不是单个的语言单位(比如说单个的音位)产生的,而是由几个具有相同特点的词的并置关系产生的。
曾先生所举例子就具有这种“语言内部意义”:许多词都以e开头。
这些词在译文中的对应语则大多以同音字结尾,少数的以同音字开头(如另一种译文中的“爱弥丽”与“爱仁里”)。
曾先生认为这种译法不符合从巴氏定义中能够推出的“当下一级单位在译入语中无对应物时,应融入上一级单位进行重构性转换”的规律,成了例外,因而构成对巴氏翻译单位理论的“证伪”。
曾先生说:“不同译者……并未简单地寻求微观层次单个音位的硬性对应性转换(即将英语中的字母e所表示的音位/i /、/i/或/e/转换成与之严格对应的汉语音位———笔者),亦未简单地将其融入上一级单位予以纵向意义重构(即并未只简单地将以字母e开头的词为翻译单位,转换为意义相对应的词语———笔者),而是……将8个音位形式E/e 全部转换成与原文近似音位e(丽、俪、力、里等),或有异于原文的音位i(爱)或n(人)等。
”“每个音位上级单位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向下级单位迁移,或下级牵引上级向它靠拢,并给予必要的增删,从而使得译文通顺可读。
”(即以e开头的词的意义服从于这些音,为了具有这些音,不惜改变这些词的意义)。
如果笔者这种理解不错的话,那么曾先生的证伪并不成功,因为这个例子并不构成例外。
其实,上面译文的产生,是靠挑选那些能够与其他的词语共同产生相似的审美效果的词语。
翻译单位,仍然是这些词语。
比如说,译者是将is engaged作为一个翻译单位,进行整体转换,转换的结果可能是“已经订婚”“已有婚约”“要和他人结伉俪”“已有未婚夫婿”,甚至“名花有主”“花落旁人家”等等中任何一种。
但这种选择,受到“同其他词语一道产生与原文相似的审美效果”这个条件的制约,于是在这个译文中,选中了“要和他人结伉俪”,因为这个词组与其他有关词组一样,都以“丽”或其同音字结尾。
如果像曾先生所说的那样,译者将(比如说) is engaged中的第一个e转换成i,再让这个i“牵引”is_ngaged向其“靠拢”,转换成“要和他人结伉l”,再与i合成通顺可读的“要和他人结伉俪(l+i)”,那么笔者按此办法将上面的例子再“翻译”一遍:我爱我的小母鸡(j+i),长着黑花尾(we+ i);我恨我的小母鸡(j+i),不会呜呜啼(t+i);它会生蛋肉又肥(fe+i),和我远游去巴黎(l+ i);它芳名就叫珍珠鸡(j+i),家住美国夏威夷(y+i)。
相信曾先生是不会承认这是原文的译文的。
这只能说明,曾先生所说的译法至少不能说是对这个译例的客观真实的描述,不能说是对巴氏翻译单位理论的“证伪”。
(2)巴氏理论侧重于说明语言中那些仅为直觉・74・ 第4期 彭长江 论翻译过程涉及的各种言语单位或语感所确定的对应性单位,但在转换过程中主体有多大的主观性或客观性?对应与否有什么判断标准?何以检验?这第一问,实际上是要求巴氏对翻译转换过程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做出定量的规定,笔者认为这有点强人所难,也许永远也没人能做出这种规定。
至于第二、三问,可以这样回答:大多数精通双语者认为二者对应就对应。
其实,巴氏对此早就有所预见:“翻译理论要研究的不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一切关系,而仅仅是两者之间的带有规律性的即典型的反复出现的关系。
把原文和译文加以对比分析便可看出,两者之间除了具有规律性的关系外,还有大量的非普遍性的、无规律而仅仅见诸某个具体情况的关系———对应现象。
由于这些无规律的对应现象无法加以归纳总结,翻译的语言学理论自然也就不能将之纳入自己的范畴。
然而,正是这些‘无规律的’对应现象构成了翻译实践中最大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