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认物体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3)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3)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对数的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11-20的数的读写方法,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数的顺序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的数。

2.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11-20的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的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11-20的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1-20的数的卡片,用于课堂上的操练和巩固环节。

2.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情境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环节。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片,呈现一个场景,场景中有一些物品,每个物品上都有一个11-20的数。

让学生观察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些数。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数?它们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读出这些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拿出11-20的数的卡片,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读出这些数。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是怎么写出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11-20的数的写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认识和大小关系,为如下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数字感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学会理解对数和量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1.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关系。

2.懂得对数、量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掌握11-20各数的名称、读法、写法和大小关系。

2.理解对数、量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

2.图片、图表教学法。

3.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1 以图表的形式呈现11-20各数的认识教师通过图片、图表和单数呈现11-20各数的认识,如下表所示:数字11121314151617181920名称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1.2 识别11-20各数教师展示11-20各数的图片或数字,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各数的名称和读法。

1.3 了解11-20各数的顺序教师通过游戏或绘图告诉学生11-20各数的顺序,如先画11,再画12……直至画完20。

1.4 学习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教师通过手势、游戏、比较让学生学会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2.1 培养对数、量的概念教师通过集体活动,如算珠运算、运动游戏等,让学生培养对数和量的概念。

2.2 认识对数、量的含义教师通过数学教材,让学生认识对数和量的含义,并给出例子,如手指的个数、纸张的厚度等。

2.3 学会说出对数和量的名称教师通过图片和卡片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对数和量的名称。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针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九单元,通过图片、图表、游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名称、读法、写法和大小关系。

同时,让学生孵化对数和量的概念,认识对数和量的含义,并学会说出对数和量的名称。

教学中,我通过手势、游戏等内容,让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游戏中,我也结合自身经验,将困难慢慢加大,既能避免让学生过于轻松,也避免让他们感到难以承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的认识1120各数。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的方法来找出1120各数。

3.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以及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通过数数的方法找出这些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数量为1120的物品,并试着读出来。

2. 数数练习:让学生从1数到20,注意数的顺序和每个数的读法。

3. 讲解:通过教学卡片,向学生展示1120各数,讲解每个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试着读写1120各数,并找出两个数,进行比较。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数的比较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1120各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铅笔在练习本上正确地写出新学的1120各数。

答案: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 作业题目:找出你认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最大的数是20,最小的数是1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和数的比较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能够认识11-20各数,并能够正确地读写这些数。

2. 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能够用实物或图片表示这些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1-20各数的认识2. 11-20各数的读写3. 11-20各数的组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够正确地读写这些数。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能够用实物或图片表示这些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实物或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实物或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然后引出11-20各数。

2. 认识11-20各数: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并能够正确地读写这些数。

3.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用11-20各数来表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数的组成。

4.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六、板书设计1. 11-20各数的认识2. 11-20各数的读写3. 11-20各数的组成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实物或图片表示11-20各数,并让家长签字。

2.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包括引入、认识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巩固练习和总结。

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

2.能够正确快速将11-20各数读出来。

3.能够准确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4.能够识别并简单使用11-20各数进行加减运算。

5.了解11-20数的构成方式。

二、教学重点1.认识11-20各数。

2.技能操作:快速读出、简单加减。

三、教学难点1.理解11-20各数之间大小关系。

2.进行简单加减运算。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并准确读出来。

2.让学生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初步了解11-20各数的大小规律,例如12比11大,15比13大。

教师提示:在易混淆的数字间,要排列组合,在图表中加强差异化,以便区分。

步骤二:新课讲解1.向学生介绍11-20各数的构成方式,例如11是十位上有1个10,个位上有1个1。

2.向学生展示一些11-20各数的加减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比如16=10+6,13=12+1。

教师提示:在示范性计算中,要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方式和图片来展示加减的过程,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步骤三:新课练习1.让学生互相模仿读11-20各数,听出数学家长的读数是否有错,出现错误即可予以纠正。

2.让学生进行数的对比、排序等活动,通过不同方式理解11-20各数之间大小关系。

3.让学生尝试简单的加减运算,例如:15-4=、20+1=等。

步骤四:巩固和拓展练习1.微课堂巩固训练:学生观看本课巩固训练的视频,巩固11-20各数的学习。

2.课后拓展:将11-20的数列填充完整,如11,__,13,__,15, (18)__,__,20。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性,师生互动是提供学生个性发展必备的条件,也是提升教学无形境界的保障。

针对学生个别差异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在适合的教学区域读、写、算,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但对11~20各数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数的读写方法掌握得较好,有的学生可能对数的组成和大小比较理解得不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3.培养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运用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图片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10各数的读写方法。

然后提问:“谁能来说说11~20各数怎么读写呢?”让学生尝试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图片,图片中有一些物体,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物体。

引导学生发现,数到10个物体后,就需要用到11~20各数。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11~20各数是怎么读写的吗?”让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分享答案。

3.操练(15分钟)(1)数字接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

教师规定,每个小组成员必须说一个11~20的数,下一个同学再说一个比上一个数大的数,依次类推。

(2)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准备一些小棒,每根小棒上都有一个11~20的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概念,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但对11~20各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认知,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特别是对十几数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计数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购物、排队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11~20各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11~20各数,让学生观察并读一读、写一写,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十几数的读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数数接龙”、“数的大小比较”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让学生进行数数、识数练习,如“找出missing number”、“数位的认识”等。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法,理解数位的概念,能够正确快速地数数和写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的基础,对于数字0-10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数位概念理解不清晰,对于11-20的数的读写法还不是很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法,理解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快速地数数和写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法,理解数位的概念。

2.教学难点:对于数位概念的理解,以及11-20的数的读写法的熟练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11-20的数的读写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准备与11-20的数的读写法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3.教学场地:教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游戏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接触11-20的数。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找出11-20的数,并读出来。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11-20的数的读写法,引导学生理解数位的概念。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12,十位是1,个位是2。

同时,让学生试着读写11-20的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11-20的数的读写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数数,从11数到20。

- 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数量的对应。

- 学生能够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能够进行基本的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初步的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概述- 学习数数,从11数到20。

- 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

- 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数数,从11数到20。

- 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

- 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正确数数,特别是从19数到20的过渡。

- 理解数的组成,如“13”是由一个十和三个一组成的。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计数器、数卡、挂图。

- 学具:小棒、小石头、小玩具等可以用来计数的物品。

教学过程导入- 通过唱数歌或数数游戏,引起学生对数数的兴趣。

- 展示一些11-20的数的实物,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数。

新课导入- 用教具展示11-20的数,让学生观察并跟着数。

- 讲解11-20各数的含义,让学生用学具进行对应。

- 引导学生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进行验证。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11-20的数卡。

- 小组内共同数数,讨论数的含义和大小比较。

-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讨论结果。

总结与讲解- 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11-20各数的认识。

- 讲解数的组成,如“13”是由一个十和三个一组成的。

- 强调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数数和大小比较的练习题。

-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解。

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用大字写出11-20的数。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识11~20的数字及其数值。

2.在教室、家庭和生活中发现和了解11~20的数字。

3.通过数字连线和写数字等活动,初步掌握11~20的数字写法。

教学重点:认识11~20的数字及其数值。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11~20的数字写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粘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通过听音乐、做游戏等方式热身。

2.复习小学一年级上册已学的数字1~10。

二、学习新知(10分钟)1.出示数字卡片11~20,让学生依次念出来,并带领学生一起念几遍。

2.教师解释11~20的数字及其数值,并在黑板上写出来。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具体物品,让学生算数出数量,并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贴在物品上。

2.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贴在图片上。

四、拓展活动(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分别在教室、家庭和生活中找出11~20的数字,并记录下来。

2.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数字,并向全班汇报。

五、总结反馈(5分钟)1.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强调11~20的数字及其数值。

2.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掌握11~20的数字写法。

六、作业布置(2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

2.回家观察、记录并写出家庭中能找到的11~20的数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11~20的数字及其数值,并进行了巩固练习和拓展活动。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数字和数字写法。

同时,也提醒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及时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大小关系以及数的组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数数、识数、说数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但对于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和组成可能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大小关系以及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说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大小关系以及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11-20各数的图片、数轴等。

2.教学道具:小卡片、小棒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1-20各数的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数轴展示各数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抓取小卡片、排列小棒等实践活动,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解答,如:“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比15大几的数是哪个?”等。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11-20各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2个苹果,小华给了他3个,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18个同学去公园,每辆小车可以坐6个同学,至少需要几辆小车?”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的各数认识》|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的各数认识》|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认识并读写11-20的各数。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数和计算能力。

3. 通过对11-20各数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和减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发现和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同伴一起完成数学任务。

教学内容1. 认识并读写11-20的各数。

2. 学习11-20的数的顺序和大小。

3. 学习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学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1-20的数的概念。

5. 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认识并读写11-20的各数,能够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11-20的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发现和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1-20的数的概念。

2. 认识并读写11-20的各数: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认读,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写。

3. 学习11-20的数的顺序和大小:通过比较和排序活动,让学生理解11-20的数的顺序和大小。

4. 学习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

5. 游戏和活动: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11-20的各数,让学生一起认读。

2. 用彩色粉笔标出11-20的数的顺序和大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用图表或图片展示11-20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练习。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11-20的数进行数数和计算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苏教版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预设与点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鸭子: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你们愿意吗?小鸭子: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鸭子得到了多少铅笔,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

[数到10][电脑演示10支,第11支打问号]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铅笔数完。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师:今天,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

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初步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3.学生初步了解数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11~20的数数和认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和数的构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单根20根、橡皮筋1根、直尺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大屏幕出示小熊和文具店背景)老师: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

今天,他非常高兴,因为他的文具店开张了。

(点击课件展示柜台上的小熊和一些铅笔,包括2捆,还有几支装在大笔筒里的铅笔。

)老师:看,商店里有许多漂亮的铅笔。

所有的小动物都在这里。

看,小松鼠!(课件:小松鼠说:“小熊,我要买一枝铅笔。

”)(老师示范操作,从笔筒里拿出一个):小熊给了它一个,小松鼠满意的离开了。

(课件:小兔也来了:“小熊,我要买5枝铅笔。

”)师:我们来和小熊一起数,1、2、3、4、5。

(课件演示:从笔筒中数出5枝)二、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认识“10个一是1个十”1.提供探索机会师:小兔刚走,大象伯伯走了过来。

他想考考小熊,(课件播放:“小熊,我想买10枝铅笔。

”)小熊有点为难了,他该怎么拿呢?谁愿意来帮帮小熊?指名回答,估计有两种情况①从笔筒中一枝一枝地数出10枝铅笔。

②直接拿一捆铅笔。

无论哪种学生先出现,老师:有什么不同的捧法吗?)2.比较中体会新知(课件上只剩下一捆铅笔和10支单支铅笔):刚才我们小朋友有的从笔筒里数出了10支铅笔,有的直接拿了一捆。

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再举几个人的名字)老师:大家都喜欢直接拿一捆。

那包是10块吗?让我们一起数数。

(从课件中去掉单根,演示展开一捆铅笔的过程。

学生一起数)师:果然是10枝,把10枝铅笔捆成一捆,这样拿起来很方便。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对1120各数的认识。

学生将学习如何数数、写数以及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数数,从11数到20。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1120的各数。

3. 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顺序和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和书写。

难点: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顺序和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数轴。

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数量,并鼓励学生用数词表达。

2. 数数练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1数到20,特别强调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写数练习:教师给出112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写数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理解数的关系:教师利用数轴,引导学生理解1120各数之间的顺序和关系。

如,11到12是进一,12到13也是进一,以此类推。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15减去8等于几?”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有关1120各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1120的各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1120的各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找零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数量,并鼓励学生用数词表达。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数数的实际意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11-20这些数的大小关系。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11-20之间的大小关系,掌握大于和小于的意义。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类与概括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

2.数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请学生打开课本P9页,用指头数数11-20这些数字。

2.老师抽出几个数字,让同学们说下这个数字大于还是小于这个数字,并解释一下比较数字的方法。

2. 讲解新知识1.请同学们看P10页,画糖果和用数字表示糖果的数量。

2.请同学们看P11页,发现11-20糖果数量的不同。

3.请同学们看P12页,理解11-20数字大小的规律。

3. 同步练习1.请同学们用转语言把11~20这些数字排一排。

2.请同学们完成P12页的练习。

3.请同学们比较12个数字中哪些数字是大的,哪些数字是小的。

让同学们在同桌之间交流,然后选出几名学生表演一下。

并鼓励学生们用大于和小于来表达数字之间的比较。

4. 拓展练习1.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拿出图书写下5个11-20的数字,并画出相应的糖果数。

2.请同学们完成P13页的练习。

3.请同学们看课堂板书,几个糖果的图形,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把糖果数量写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四节课,也是难度较大的一节课。

在课前,我对同学们的数学基础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刚刚接触到这些数字,对数字的大小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课堂上,我注重通过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口算能力。

在布置练习时,我选择了针对性强,有难度的习题,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内容。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11-20之间数字大小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以及逻辑思维方面还有所欠缺,下一步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加强训练。

此外,我还会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形式,增强同学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11-20的各数认识》教案 (2)一. 教材分析《11-20的各数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写这些数,并掌握它们的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顺利地数到10。

但他们对11-20的数的认识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认识它们的数位,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数、识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写这些数。

2.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数位。

3.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写这些数,掌握它们的数位。

2.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数位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小棒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小棒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赛跑”的故事,引出11-20各数。

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认识的数,并试着读出来。

2. 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一呈现11-20各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能够正确读写。

同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数位,发现数位的规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用小棒摆出11-20各数,并互相检查,看哪个小组摆得又快又正确。

然后,让学生进行数数游戏,比一比谁数的又快又准确。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数,另一组写出对应的数。

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巩固练习。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1-20的数,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教案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教案

认识11-20各数教材简析: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及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要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因此,教材先联系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再利用计数器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

通过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认识“10个一是1个十”: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有顺序地说一说,同桌之间先说,点名说。

(电脑演示)。

生回答。

(同桌之间说一说,小组合作雏形)2、摆出10根小棒(电脑演示)3、如果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老师带来了几个一,我们一起数一数。

4、变魔术(此处老师语言要有神秘感),10根捆成1捆,电脑演示。

师接着问,一捆里面有多少根,一捆里有几个十。

5、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贴10根小棒,下面写10个一)捆成一捆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贴一捆,1个十,最后在中间加上“是”)。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

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

(把“一”和“十”描成红色)(此处时间不用长,6分钟左右结束)二、认识12: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卡纸上摆一摆?听清楚老师的口令,说开始摆再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认物体教案苏
教版
认物体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意思。

2、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
3、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
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
的立体图形
5、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6、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
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总结拓展
四、能力检验:练习与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