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融形势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金融形势展望
【摘要】
本文对本年度金融形势做如下几点展望:
一是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货币政策依旧稳健。有关机构统计,75%的经济学家预测2014年GDP增速位于7%-7.5%区间。预计货币发行增速不会超过2013年水平(13.6%),流动性将依然偏紧;利率水平将保持稳定但存在升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短期将由单边升值态势转变为贬值通道下双向波动态势。
二是去杠杆防范局部风险,调结构重塑经济引擎。一方面,中央继续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另一方面,中央将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适当允许部分行业和地方城投债务出现违约。
三是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保障性制度蓄势待发。预计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短期内利率波动性将会加大,利差将收窄。第一批民营银行将获批牌照,第一家民营银行可能正式成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可能加快推出。
四是对外开放搭建新平台,区域整合提出新高度。自贸区方面,上海自贸区已有10家中外银行获准新设分支机
构,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已呼之欲出。区域经济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珠江三角洲都市生活圈建设也将加快。预计不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规划将出台,但一体化进程仍面临不少课题。
五是互联网金融渐起波澜,监管定调规范性支持。预计2014年互联网金融将在移动支付、信贷投资平台、金融代理平台甚至银行牌照等领域继续发力。互联网金融企业业绩将出现分化,行业内整合将进入常态化。监管方面,人民银行已表态支持互联网金融,但同时强调加强对其的监管规范。
六是同业业务监管加强,综合化经营布局加速。有堵有疏,规范转型将成为2014年监管部门指导同业业务的主要方向,监管套利空间将明显收缩。同业存单将加快发行,资产管理、投行、债券交易等中间业务将获高速增长。综合化经营趋势不可扭转,未来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将仍以金融控股集团形式为主。
【正文】
2014年金融形势日趋复杂,基于各种现象得出不同判断的各种观点分歧较大,这对于我行科学研判并适应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严守风险底线,创新转型发展”提出了挑战。结合近年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借鉴有关机构的统计分析,本文对2014年中国金融形势做出如下六点判断,仅供决策参考:
一、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货币政策依旧稳健
(一)经济增长继续放缓
虽然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7%并超过预定目标,但2014年经济增长形势并不容乐观。从经济景气指数看,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PMI创近7个月来新低。从行业看,国内存在大量的过剩产能,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而战略性新兴行业尚未开始发力,尚不能构成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从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来看,一是中央将强调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地方债务膨胀,由此必然带来政府投资的影响弱化;二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慢于房价增速,住房医疗支出挤压其他消费空间,消费增长形势也不乐观;三是世界经济虽有恢复,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净出口已难大幅增长。基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引擎的利好因素均有限的原因,中央已主动放弃过去十年经济增长的高速目标,并提出努
力将经济增长稳定在保增长下限和防通胀上限之间。据有关机构调研结果显示,75%的经济学家预测2014年GDP增速位于7%-7.5%区间。
(二)货币政策依旧稳健
李克强总理最近表示“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表明中央将继续采取“紧平衡”的稳健货币政策。过去十年广义货币发行量(M2)增加了5倍,限制了未来依靠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空间。另外考虑到“稳定经济”和“严防系统性风险”的需要,紧缩的货币政策短期也不太可能推出。预计2014年货币发行增速不会超过2013年水平(13.6%),流动性将依然维持偏紧;利率水平将基本保持稳定,但资金期望回报率有可能被货币基金、余额宝之类产品被动推高,从而给升息带来压力;人民币汇率短期将由单边升值态势转变为贬值通道下双向波动态势。
(三)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对银行的影响
宏观经济增速和货币政策方向是银行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将导致社会有效融资总需求的下降。考虑到银行表内外业务在全社会融资比重仍占80%以上,银行信贷业务增速也将因此收到限制。“紧平衡”的货币政策还将限制银行在货币市场的操作空间,这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宏观经济增长
的放缓则对银行资产质量提出了挑战,银行必须先“守住风险底线”成为后续发展的最重要前提。
二、去杠杆防范局部风险,调结构重塑经济引擎
当前中国经济宽货币、高利率的扭曲态势充分证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201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结构调整的两个方向是化解过剩产能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化解过剩产能重点通过理顺市场竞争机制和强化环保安全约束来压缩“两高一剩”行业产能。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强调支持战略性新兴行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此,银行需要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执行“绿色信贷”的要求和指引,执行差异化信贷管理政策,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前期高速的信贷扩张及投资拉动促使经济持续在高杠杆状态下运行。至2013年底中国的债务总额(非金融部门)占GDP的比重达到120%(12万亿美元),5年内增长了60%,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达到了GDP的20%-30%。大量负债或者被投入固化产能,或者未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很难在短期内消解。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高杠杆所附带的高风险因素逐渐暴露。预计中央
政府将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适当允许部分行业和地方城投债务出现违约。
据了解,建材行业杠杆率居各行业之首,而钢铁、煤炭、机械、造纸等行业也均出现产能过剩,经营效益下滑的问题。地方债务方面,1000亿元城投债券也在2014年面临到期兑付。2014年以来,各类债务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在信贷领域出现多单信托产品兑付危机。
2014年,银行、持债金融机构及信托投资者有可能面临交易对手违约而承担损失,预计银行业不良资产率将进入上升通道。为此,银行应当积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证券化等形式盘活存量,及早从高风险行业和企业退出,通过优化信贷结构用好增量,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保障性制度蓄势待发
银行业的市场化体现在利率市场化(价格)和民营银行设立(准入)放开等多个层面。
第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2013年内,政策层面上,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利率改革进程明显加快;操作层面上,理财业务和互联网金融已经在实际上推高了资金期望收益率并超出了存款利率上限。2014年利率市场化的重点一是通过扩大Shibor定价适用范围并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