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化学PPT6

合集下载

第7章 地衣(Lichens)

第7章 地衣(Lichens)

• 二、形态构造 • 1、地衣中真菌占控制地位,藻类处于是被抑制状态, 、地衣中真菌占控制地位,藻类处于是被抑制状态, 地衣的形态,由真菌决定,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地衣的形态,由真菌决定,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 (1)壳状(crustose):地衣紧贴基物上,以菌丝 )壳状( ) 地衣紧贴基物上, 与基质紧密连接, 有的还生出假根伸入基质中, 很 与基质紧密连接 , 有的还生出假根伸入基质中 , 难剥离, 大多数地衣属此类。 eg: 岩石上的茶渍衣 难剥离 , 大多数地衣属此类 。 : 属(Lecanora)树皮上的文字衣属(Graphis) )树皮上的文字衣属( )
• 三、地衣的繁殖 • 1、营养繁殖 、 • • 是最普遍的繁殖形式: 是最普遍的繁殖形式: 地衣体断裂: 个地衣体分裂数个裂片 粉芽、 个地衣体分裂数个裂片。 地衣体断裂 : 1个地衣体分裂数个裂片。 粉芽 、 珊瑚芽、 小裂片等营养繁殖构造。 借助于水、 珊瑚芽 、 小裂片等营养繁殖构造 。 借助于水 、 风 、 动物传播。 动物传播。
• 2、 有性生殖:指地衣体中的子囊菌、担子菌进 、 有性生殖:指地衣体中的子囊菌、 行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 行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敏感,要求新鲜空气,是环境监测 、 对大气污染敏感,要求新鲜空气, 生物。 生物。 • 2、 生长很慢,生长周期长。 、 生长很慢,生长周期长。 • 3、 耐旱,耐寒性极强,能在其它植物不能生存的 、 耐旱,耐寒性极强, 地方生长。峭壁、沙漠、极地、冻土带。 地方生长。峭壁、沙漠、极地、冻土带。
地卷衣属
梅衣属
• ( 3) 枝状 ( fruticose) : 地衣体树枝状 , ) 枝状( ) 地衣体树枝状, 直立或下垂,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 : 直立或下垂,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eg:直 立于地上的石蕊属( 立于地上的石蕊属( Cladonia),悬垂于动 ) 冷杉树枝上的松萝属( 物、冷杉树枝上的松萝属(usnea)。 )

第一章-地衣的形态与结构-幻灯片(1)

第一章-地衣的形态与结构-幻灯片(1)
粉芽聚生在一起形成粉芽堆 (soralium)。
Soredia in Nephroma parile
裂芽(Isidium)
裂芽是地衣体表面上的小突起
小裂片(Lobule)
呈小叶状,有明 显的背腹之分, 常发生在叶状地 衣的边缘上。
杯点(Cyphella)
假杯点(Pseudocyphella)
衣瘿(Cephalodia)
external cephalodia
衣瘿是地衣体表面上含有蓝藻的瘤状 突起,与地衣体是不相连通的。分外 生衣瘿和内生衣瘿。
internal cephalodia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同层地衣和异层地衣、假薄壁组织、假根、茸 毛、缘毛、杯点、假杯点、粉芽、裂芽、小裂片、衣瘿
2.地衣的生长型有哪些?并说明其各自的形态特征。 3.什么是异层型地衣和同层型地衣? 4.典型的叶状地衣体的组织结构有哪些? 5.地衣的附属结构有哪些?哪些为地衣所特有?有何意义? 6.常见的地衣体光合共生物有哪些?
亚型三:灌木状
鹿蕊属(Cladina sp.) [武夷山]
亚型四:带状体
树花属(Ramalina sp.)[泰山]
亚型五:线状体
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
[九寨沟]
亚型六、丝状体
小笠原绒衣(Coenogonium boninense)
担孢子
担子
担子地衣
Omphalina encetorum (left) Cora montana
一、地衣的外部形态
(一)壳状地衣
亚型一:菌丝缠绕的藻细胞群排列成而成。 亚型二:地衣体完全生长在它的基物内部。 亚型三:地衣呈痂状。
亚型一:菌丝缠绕的藻细胞群排列成而成。 癞屑衣属(Lepraria)[武夷山大王宫]

-菌类与地衣ppt课件

-菌类与地衣ppt课件
• 羊肚菌属
• 为腐生菌,如羊肚菌
青霉
图示:虫草属
羊肚菌的子实体
7.3.2.4担子菌亚门
• 本门的主要特征:
• 多细胞有机体,菌丝有横隔
• 产生担孢子、具有典型的双核菌丝和特殊的锁 状结合。
• 是一群与人类关系较大的高等真菌。是寄生菌 和腐生菌,生长在活立木、枯立木、倒木、伐 桩或林地等。
• 生活史:担子果〔子实体,即常见的菌体〕— —担孢子〔埋在担子果中,是有性生殖器官, 具双核〕——双相合子核〔减数分裂〕——产 生担子〔单相〕——初生菌丝体〔单核〕—— 次生菌丝体〔双核〕——担子果〔双核〕 ……
菌丝组织体〔菌丝体变态〕,在环境条件不 良或繁衍的时候,菌丝相互密结,菌丝体变 态构成菌丝组织体。常见菌丝组织体有三种:
根状菌索〔rhizomorph〕:菌丝体密结呈绳 索状,外形似根。 子座〔stroma〕:包容子实体的褥座,是从 营养阶段到繁衍阶段的过渡方式。 菌核〔sclerotium〕:由菌丝密结成颜色深、 质地巩固的核状体。
菌〕、家畜家禽和农作物。
7.2 黏菌门
粘菌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 在生长期或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 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其营养体 的构造、运动和摄食的方式,与原生动 物的变形虫很类似,具有运动性的特点。 但在繁衍时,能产生具有细胞壁的孢子, 又具有植物的特点。
7.2.1特征 无细胞壁〔营养期〕 多核 蠕动 吞食 繁衍时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 多数为腐生菌,少数寄生在植物体上。 7.2.2代表植物:
麦角菌:寄生于大麦、小麦、燕麦 等许多禾本科植物子房内。
子囊菌*图
青霉属
• 青霉多生于橘子、苹果等水果的伤口处, 导致果实腐烂,其菌丝体淡绿色;也损 害皮革、衣物和纺织品等。P244图

地衣植物概述课件

地衣植物概述课件
叶状地衣的横切面构造, 可分为上皮层、藻 孢层、髓层和下皮层。
根据藻细胞在地衣体中的分布。可分为:
(一)异层地衣:在上皮层之下, 集结多数 的藻细胞, 成藻胞层, 其下方为髓层, 最下面为 皮层。
(二)同层地衣: 藻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 地分布, 无单独的藻胞层。
❖ 叶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衣;
❖ 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 也有异层地衣。 壳状地衣多无下皮层, 髓层与基质直接相连。
❖ 枝状地衣为异层地衣, 内部构造呈辐射式, 外皮层致密, 藻层很薄, 包围中轴型的髓层, 如 松萝科, 或髓部中空的, 如石蕊属。
第四节 地衣植物的分类
地衣植物约有25000种,一般分为3个纲: (一)子囊衣纲—真菌为子囊菌。 (二)担子衣纲—真菌为担子菌。 (三)半知衣纲—真菌为子囊菌某些属。未见它们产
第二节
一、地衣的形态 1、壳状地衣:地衣 体是彩色深浅多种多 样的壳状物, 菌丝与基 质紧密相连接, 有的还 生假根伸入基质中, 很 难剥离。壳状地衣约 占 全 部 地 衣 的 80% 。 如生于岩石上的茶渍
属 (Lecanora) 和 生 于
树皮上的文字衣属
(Graphis)。
地衣的形态和结构
2叶状地衣: 地 衣体呈叶片状, 四 周有瓣状裂片, 常 由叶片下部生出一 些假根或脐, 附着 于基质上, 易与基 质剥离。如生在草 地上的地卷属
(Peltigera)、脐衣 属 (Umbilicaria)
和生在岩石上或树 皮上的梅衣属
(Parmelia)。
3枝状地衣:地衣体树枝状, 直立或下垂, 仅基部
附着于基质上。如直立地上的石蕊属(Cladonia)、 石花属(Ramalina)、悬垂分枝生于云冷杉树枝上 的松萝属(Usnea)。

地衣化学PPT6

地衣化学PPT6

1.试液及提取器 (1)G. E液:甘油:冰醋酸=1:3 (2)G. A. W液:甘油:乙醇:水=1:1:1 (3)G. A. An液:甘油:乙醇:苯胺=2:2:1 (4)G. A. O-T液:甘油:乙醇:邻-甲苯胺=2:2:1 (5)G. A. Q液:甘油:乙醇:喹林=2:2:1
2. 方法: (1)取地衣体碎片置于微量提取器内 ; (2)微量提取器内加入几滴丙酮或氯仿; (3)将盛有样品及溶剂的提取器置于酒精灯火苗上方文热稍微浓缩 后,通过毛细管尾滴注于备用的载玻片上,待提取液挥发变干;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上述结晶。
第六章 地衣化学
• 地衣体内所含的多种为主。 •它们几乎都是胞外的,聚积在菌丝表面的水不溶性晶体物 质。
一、地衣化学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二、地衣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含量 三、地衣化学成分微量综合检验法
一、地衣化学物质及合成途径
一、地衣化学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9)萘醌类:座盘衣酸(chiodectonic acid)(=pyxiferin)
(二)甲羟戊酸途径
大约60种不同的五环三萜系化合物在地衣中被发现。它们 主要存在于蜈蚣衣科及肺衣科的地衣中。 三萜系化合物:
泽屋萜(zeorin)
(三)莽草酸途经
有三苯醌类及枕酸衍生物 (1)黄花衣酸(pinastric acid) (2)狐衣酸(吴尔品酸:Vulpinic acid)
2.溶剂系统
A系统(T-D-A):roluene:dioxan:acetic acid =甲苯:二氧杂环己烷:乙酸 =180:60:8 ml B系统(H-E-F):hexane:diethylether:formic acid =(正)己烷:乙醚:甲酸 =130:100:20 ml C系统(T-A):toluene:acetic acid =甲苯:乙酸 =200:30ml 补充溶剂系统:专门用于茶渍酸(lecanoric)和三苔色酸(gyrophoric acid)分离的 E.A.溶剂系统:diethylether:acetic acid =乙醚:乙酸 =200:2ml

地衣PPT课件

地衣PPT课件
• 子囊盘曲线形(文字),陷于基质表面或突出,盘面 狭缝形,有时盘面较宽,子囊内含4-8个孢子,孢子无 色,熟后暗色,2-多个细胞构成,长椭圆形或蜡肠形。
31
32
地卷衣属
• 叶状地衣,子囊盘生于裂片的顶端表面或叶缘表面。
地卷衣属
33
石蕊 属石蕊科。枝状
地衣,高5~10cm,为 不等长多叉假轴型分枝 状体,干燥时硬脆,潮 湿时膨胀成海绵状。 全草能祛风,镇惊止血 凉血。
28
29
梅衣属(Parmelia)
• 叶状地衣,较薄,上表面灰色、灰绿色、黄绿色至褐色, 有时具粉芽或裂芽,下表面淡色转变褐色至黑色,边缘淡 色,具假根。
• 子囊盘散生于上表面,子囊内具8个子囊孢子。
30
文字衣属(Graphis)
• 壳状地衣,生于树皮上,表生或内生,无皮层或具微 弱皮层
9
地衣门 Lichens
10
地衣
11
3、形态
① 壳状地衣crustose lichens:彩色壳状,菌丝与基
物紧贴,不易分离,如文字衣,茶渍衣。
12
13
② 叶状地衣 foliose lichens:扁平叶状体,四周有瓣状
裂片,具背腹性,以假根或脐固着在基物上,易采下, 如石耳、梅衣。
14
梅梅衣衣属属
34
2)担子衣纲 如:扇衣属
蓝藻
3)半知衣纲 如:地茶属——丝状分枝 35
现代地衣研究: ① 地衣酸等抗菌成分研究:300多种地衣酸, 50%以上有抗菌作用。 ② 地衣多糖的抗癌活性。 ③ 高级香料的原料,如云南扁枝衣、尼泊尔的 星冰岛衣。 ④ 地衣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山上生长繁茂,对核 爆炸后散落物具惊人的抗性。
藻菌共生体

3-地衣

3-地衣


药用;
化学试剂和染料:石蕊试剂作化学指示剂;梅衣等用作自然染 料。 香料植物。

岩 耳
• 生长在石岩壁上的黑色地衣植物,体呈叶状,大 的象一顶草帽,重175克,小的也有手掌那么大, 岩耳背面大都为灰色或黄褐色,腹面中央有一块 象肚脐一样的突出物,岩耳就靠它吸附在石壁上, 并借此吸收营养,繁殖生长。 • 岩耳,它味美且营养丰富,并有消炎滋补的特效 功能,经常吃,对降低血压有互助作用,对脱肛 病与肝癌也有一定疗效,所以它即是珍贵的食品, 又是奇特的药品。
③ 生命力顽强:据实验在-273℃还能生长,在真空条件下 放置6年还保持活力,在比沸水温度高一倍的温度下也 能生存。
④ 先锋植物:分泌的地衣酸,可腐蚀岩石,对土壤的形成 起着开拓先锋的作用。
⑤ 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喜光,要求空气清洁新鲜, 特别对SO2非常敏感,所以城市、工业区难以见到。
因此,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 到荒漠,都有地衣存在,唯独城市、工业区难 以见到。
④ 地衣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山上生长繁茂,对核 爆炸后散落物具惊人的抗性。
7、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先锋植物
指示植物
经济价值:

食用和饲料用:药用;
化学试剂和染料:香料植物。
不利方面:防碍寄主生长。
复习题
1. 地衣植物有何特征?
2. 地衣的构造?
第三章 地衣
第一节 地衣植物概述
我们已知木耳、银耳等生于树上,腐生,依靠 腐树提供营养,这是一类真菌植物。而在一些 名山,风景区,往往有一种名菜“石耳”,生 于悬崖之上,贴于石壁,山农攀绳采集。 大家想一想,这是一类什么植物? 在石上依靠什么提供营养?

藻类、菌类和地衣、苔藓38页PPT

藻类、菌类和地衣、苔藓38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
藻类、菌类和地衣、苔藓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菌类.地衣幻灯片

菌类.地衣幻灯片
本次课内容:
1、细菌的一般特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2、粘菌门一般特征、代表植物
3、真菌的一般特征:营养体,繁殖,生活史
重点内容:
1、粘菌门兼有动物的特征和植物的特征
2、真菌的一般特征(营养体、繁殖和生活史)
第二章 菌类植物(Fungi) 菌类植物主要特征 1、形态多样,差异很大。 2、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大多数种类没有光合色素, 生活方式异养 4、生殖中不产生胚 第一节 细菌门(Bacteriophyta) 一、细菌的主要特征: 1、结构简单(单细胞),无根、茎、 叶的分化 2、绝大多数无叶绿素,生活方式 是异养 3、无性分裂繁殖 4、分布极广,生活环境多样。
生菌丝
组织并发育
担孢子
无性芽
初生菌丝-
1核形成, 另1核继续 分裂形成担 孢子
危害:寄生于禾本科,形成病瘿(突起,内充满菌丝体)。 防治方法:1、三年以上轮作; 2、秋收后及时翻地; 3、粪肥要充分腐熟。
②柄锈菌属(Puccinia)-禾柄锈菌(P.graminis) 生活史:冬孢子(厚垣孢子)
越冬核配,来年萌发,
(2)赤霉菌属 (Gibberella):
习性:寄生禾本科cotina 危害粮食作物。 生殖:分生孢子,子囊孢 子感染萌发成菌丝体。 经济意义:生产赤霉素。 (3)麦角菌属(Claviceps) 习性:寄生小麦穗 生殖: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借风传播感染 萌发成菌丝体。 子囊 经济意义:含麦角碱,药用, 感染萌发 止痛、止血有特效。 子囊孢子
3、有性生殖:产生多种性孢子(5种)。
卵孢子:先形成卵囊和精囊,然后精、卵配合形成的性孢子。 子囊孢子:子囊菌有性配合后形成子囊,子囊内产生的有性孢子。 担孢子:担子菌有性生殖后,在担子上形成的有性孢子。 还有:接合孢子:+.-配子囊接合后发育成多核的性孢子。 休眠孢子:有休眠特性的卵孢子,接合孢子等有性孢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综合检验法
• 有些化合物在薄层色谱法中难以辨认,如茶渍酸与三苔色 酸遇C分别变红色及蔷薇红色,在TLC的A、C溶剂系统的 色谱上都处于同一Rf区,而且其Rf值也及其接近,因而实 难区分。可用B溶剂系统;微量结晶检验法。 • 此外,还可以三用紫外线分析仪检验其是否有荧光现象, 以帮助鉴定某些含有荧光化合物的种类,如含有鳞片衣酸 的地衣种类等。 • 总之,在确定某些疑难成分时,应该实行显色检验法、微 量结晶检验法,薄层色谱法(A. B. C.三个溶剂系统同时使 用)以及荧光检验法等的综合使用。
(二)微量结晶检验法(microcrystal test,MCT)
地衣微量化学结晶检验法:将下列试液中的一种滴 入载玻片上干涸了的地衣化学提取物上,使其溶解后 重新结晶为盐类。不同的地衣酸所形成的盐类结晶形 体不同。对于这些不同形体的重结晶必须在显微镜下 观察检验。此法在灵敏度和精确性上远比显色反应法 高。
B. 间(位)-缩酚(羧)酸 地茶酸(thamaolic acid)
C. 苄基酯(benzyl-ester) 坝巴醇酸(barbatolic acid)
D. 缩酚(羧)酸环醚
该类化合物为β-地衣酚类化合物,迄今已知月40种,其中 绝大多数遇氢氧化钾或对苯二胺呈正反应。
a. 降斑点酸(norstictic acid) b. 牛皮衣酸(stictic acid) c. 水杨嗪酸(salazinic acid) d. 富马原岛衣酸(fumarprotocetraric acid) e. 原岛衣酸(protocetraric acid) f. 袋衣甾酸(physodalic acid) g. 茶痂衣酸(psoromic acid)
(9)萘醌类:座盘衣酸(chiodectonic acid)(=pyxiferin)
(二)甲羟戊酸途径
大约60种不同的五环三萜系化合物在地衣中被发现。它们 主要存在于蜈蚣衣科及肺衣科的地衣中。 三萜系化合物:
泽屋萜(zeorin)
(三)莽草酸途经
有三苯醌类及枕酸衍生物 (1)黄花衣酸(pinastric acid) (2)狐衣酸(吴尔品酸:Vulpinic acid)
思考题: 1. 地衣所特有的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 有哪些? 2. 简述地衣化学物质的三大生物合成途径。 3. 常用的化学显色反应法有哪些? 4. 什么是微量结晶法?简述其操作步骤。 5. 简述TLC的基本操作步骤。
谢谢大家
• 在用K进行地衣皮层显色试验时,可用一根纤细的玻璃针 将氢氧化钾水溶液轻轻滴在地衣体皮层表面,观察其是 否显色。为了精确辨认反应结果,还可将一片滤纸条浸 于地衣体表面的氢氧化钾小滴中,从洁白的滤纸条上便 可精确的辨认出反应结果。 • 对于髓层的显色试验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只是为使髓 层露出而用小解剖刀或小刀片轻轻剥去地衣体皮层,须 仔细进行,一定不能使皮层碎屑粘留在待试的髓部。
1.试液及提取器 (1)G. E液:甘油:冰醋酸=1:3 (2)G. A. W液:甘油:乙醇:水=1:1:1 (3)G. A. An液:甘油:乙醇:苯胺=2:2:1 (4)G. A. O-T液:甘油:乙醇:邻-甲苯胺=2:2:1 (5)G. A. Q液:甘油:乙醇:喹林=2:2:1
2. 方法: (1)取地衣体碎片置于微量提取器内 ; (2)微量提取器内加入几滴丙酮或氯仿; (3)将盛有样品及溶剂的提取器置于酒精灯火苗上方文热稍微浓缩 后,通过毛细管尾滴注于备用的载玻片上,待提取液挥发变干;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上述结晶。
袋衣酸
D. 缩酚(羧)酸酮
苦苔地衣酸(picrolichenic acid)
2)β-地衣酚系
A. 对位-缩酚(羧)酸类 a. 黑茶渍素(atranorin) b. 羊角衣酸(baeomycesis acid) c. 巴巴酸(barbatic acid) d. 环罗酸(diffractaic acid) e. 鳞片衣酸(squamatic acid)
(一)乙酸酯-多聚丙二酸酯途径
1.高级酯(肪)酸及酯类 (1)皱梅衣酸 (2)地衣硬酸 (3)原地衣硬酸 2.烷类
3.酚(羧)酸衍生物 (1)单环衍生物 苔色酸(orsellinic acid)
(2)二芳基,三芳基,及四芳基酯类 1)地衣酚系 A. 对(位)—缩酚(羧)酸类,三缩酚(羧)酸类,四缩酚(羧)酸类迄今已知的
地衣化学物质的三大生物合成途径: • 乙酸酯-多聚丙二酸酯途径:是缩酚(羧)酸类及其衍生物、 松萝酸及其相关产物,蒽醌类以及高级酯(肪)酸及酯类。 • 甲羟戊酸途径:主要形成萜类、类胡萝卜素及甾醇类。 • 莽草酸途径:许多黄色素。 按照地衣化学物质的三大生物合成途径对于地衣的主要产物 作一简要介绍。
第六章 地衣化学
• 地衣体内所含的多种独特的化学物质是以次生的脂(肪) 族的和(苯)酚的代谢产物为主。 •它们几乎都是胞外的,聚积在菌丝表面的水不溶性晶体物 质。
一、地衣化学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二、地衣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含量 三、地衣化学成分微量综合检验法
一、地衣化学物质及合成途径
一、地衣化学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松萝酸
(6)色酮类:色酮类(siphulin) (7)氧杂蒽酮类: 地衣黄(lichexanthone),该化合物
是较常见的地衣皮层中的物质。它在长波紫外光下呈 鲜橙黄色。
(8)蒽醌类:在地衣中已有约40种蒽醌类化合物被提取。它
们都是浅黄色至深橙红色色素。 1)石黄酮(parietin) 2)石黄酸(parietic acid)
茶痂衣酸
(3)二酚基类,5.5’-=-Cl-取代了β-地衣酚对(位)-缩酚(羧)酸 (4)二苯并呋喃:下列两种化合物为石蕊属地衣所特有。此
类化合物往往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小红石蕊酸(didymic acid) 链丝素(strepsilin)
(5)松萝酸及其有关产物:松萝算是广布与地衣皮
层中的淡黄色化合物。它对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尤其 是结核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是著名的地衣抗生 素。 松萝酸[(+)-usnic acid]
B. 间(位)缩酚(羧)酸类有15种之多。 a. 包宁酸(boninic acid) b. 隐氯地衣酸(crygtochlorophaic acid)
C. 缩酚(羧)酸环醚
缩酚(羧)酸环醚为地衣酚类化合物,在生物发生学上可能 是由缩酚(所)酸衍生物而来的。它们是地衣成分中第二 个最大的化合物类群。 a. 树发衣酸(alectoronic acid) b. 肺衣酸(lobaric acid) c. 袋衣酸(physodic acid) d. 颗瘤衣酸(variolaric acid)
D-葡萄糖残留物
次生代谢产物 • 次生代谢产物是储存于地衣菌丝细胞表面的化学组分, 往往为水不溶性的胞外产物。这些地衣次生代谢产物开 始是在菌丝细胞内合成,而最后则以结晶形式增大为不 定形物而聚积于菌丝表面。 • 草酸盐及碳酸盐 • 缩酚(羧)酸类化合物, 其中绝大部分,尤其是 地衣二酚及β-地衣二酚 衍生物几乎只存在于地衣 内。
三 地衣化学成分微量综合检验法
(一)化学显色反应法 (CT) 1.试剂
(1)C.次氯酸钙 (2)K. 10%~25%的氢氧化钾 (3)KC. 氢氧化钾与漂白粉(KC)联合反应 (4)P. 对苯二胺 (5)I. 1%碘溶液
2.基本方法
• 将上述试液分别滴入地衣体皮层或髓层部分并观察有无 显色反应。
本系统应在使用是随配随用。
3.基本方法
(1)溶剂的配制于准备。 (2)硅胶板。 (3)分区标准样品的选用。选用同时含有黑茶渍素及降 斑点酸的地衣杯褐梅或穿孔大叶梅作为分区标准样品。 (4)样品的制备与提取 (5)点样和展层 (6)成分鉴定:常见地衣化学成分在TLC中的分区资料
点样和展层: 1)检查层析缸是否置于水平面上 2)将点样的层析板置于层析缸液面以上10分钟,使之饱和, 在置于溶剂液面以下1厘米,使样品原点于溶剂液面相距 约0.5厘米,并使原点线于液面线平行。 3)当走至8厘米或9厘米时可取出层析板并用吹风机吹干。 4)用紫外线分析仪看是否有荧光现象。 5)对标记进行显色反应并纪录。 6)喷雾10%硫酸后趁无脂肪斑时作记录,110度烘干 10~15min。 7)分区。
初生代谢产物 / 次生代谢产物
初生代谢产物 核酸、蛋白质以及类胡萝卡素、多元醇、多种游离氨基酸 由地衣藻或蓝细菌细胞所合成的B、C族维生素等之外 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石耳多糖以及其它多糖与几丁质 • 地衣初生代谢产物主要是包含在细胞璧及原生质内糖
β -D-葡萄糖
黄花衣酸
狐衣酸
二、地衣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含量
(一)在体内的分布 • 具有高度专化性的。如具有各种颜色的绝大部分蒽醌的 衍生物,淡黄色的松萝酸以及无色的黑茶渍素等则储存 于地衣的假皮层组织内,因而使地衣呈现为各种不同的 色彩;而绝大部分缩酚(羧)酸及缩酚(羧)环醚则储 存于地衣的髓层内。 (二) 含量 • 地衣酸在地衣体内的含量是相当高的。作为地衣抗生素 的松萝酸在松萝科、梅衣科及石蕊科地衣中的含量一般 占地衣体干重的0.2%~4%,但在金黄树发中则其含量 可达8%。茶渍酸在梅衣中的含量竟高达23.5%。
该类化合物约60多种,主要存在于地衣中,其中很多化合物遇次氯酸 钙或次氯酸钠呈正反应。
a. 绵腹衣酸(anziaic acid) b. 柔扁枝衣酸(divaricatic acid) c. 去甲环罗酸(evernic acid) d. 茶渍酸(lecanoric acid) e. 三苔色酸(gyrophoric acid) f. 石花酸(hiascic acid) g. 橄榄陶酸(olivetoric acid) h. 石耳酸(umbilicaric acid)
(三)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二)微量结晶检验法 • 薄层色谱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灵敏快速,因而已 成为现代地衣分类实验室的常规技术。 1.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