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技术创新战略决定和统帅创新行为。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技术、科学技术落后,科技投入少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宜实行以模仿创新为主,率先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战略。
一、率先创新战略与模仿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从创新的时序上看,可分为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相应的,有率先创新战略与模仿创新战略。率先创新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追求技术领先、产品领先、市场领先,确立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就是干方百计获取(购买、破译等)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加以研究、改进,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率先创新者竞争,获取经济效益的创新战略。
率先创新战略的优点是,在技术上遥遥领先,在一段时间内可获得垄断利润。但实施率先创新战略,需具备一系列条件。
1.科技投入强度大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的重大技术创新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占全世界的90%以上,而这些国家的跨国大公司的科技投入一般超过本国科技投入的60%以上。科技投入强度大,是这些大公司率先创新的基础。如IBM,60年代初,向第三代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进军,一共投资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首批三颗原子弹的科研经费。投资之大,史无前例,以至\"研究开发一旦失败,IBM将不复存在\"。IBM以血的代价开拓创新,奠定了在计算机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科技实力雄厚
率先创新是~种前无古人的工作,从设想、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一批优秀人才,形成完整的创新链。对率先创新来说,研究开发更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各大公司都建立了庞大的科研机构。美国贝尔研究所有2万名员工,博士占科研人员的20%以上。自建所以来,取得两万多项专利,50多项重大发明,七人四次获诺贝尔奖。这些大公司聚集了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具备了率先创新的科技实力。
3.技术积累丰厚,科研、试验、生产条件优越
率先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设想、研究、设计、制造到销售和售后服务名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实践证明,技术积累的水平决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成败。只有技术积累丰厚,才能保证重大创新的成功。技术积累稀薄,很难保证重大创新的成功,充其量只能昙花~现,很快被技术积累丰厚的企业所超越。
4.信息系统发达
信息是进行技术创新决策的依据,也是保证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要站在世界前沿进行率先创新,必须对全世界的科技动态、经济动态、市场需求了如指掌。因此,这些大跨国公司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建立了庞大的信息系统。
5.有具有战略眼光、敢冒风险的企业家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和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中,只有那些具有战略眼光,能够见到别人见不到的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敢冒风险的企业家才能领导和组织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灵魂,没有这样的企业家,就难以进行率先创新。
北大方正是我国率先创新的典型。1976年,他们跳过第二代、第三代,直接研制激光照排系统,一到市场上就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占领了国内外中文照排的大部分市场,使我国印刷行业告别了铅与火而进入信息时代。北大方正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直接关怀,国家投入巨资,在北大建立了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市场观念强、水平高的科学家,一批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艰苦创业20载,终于使我国的印刷技术在汉字领域称雄世界。
国内外实践证明,率先创新都是高技术与高投入的有机结合,是具有市场观念的科学家与具有科学观念的企业家的有机结合,是市场机会(需求)与技术机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我国现阶段宜实行模仿创新为主,率先创新为辅的创新战略
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战略由该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在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总格局中的地位所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技术水平决定我国只能实行以模仿创新为主的战略。
1.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薄弱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很大。如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产值和劳动生产率,1993年,我国人均国民产值490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1/50,日本的1/65。以1990年我国劳动生产率为1,美国则为36.5,日本为40.8。我国人口多,受教育程度低。1992年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为2%,印度为32%、美国为76%,加拿大为99%。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如公路密度(千米/百万人),1994年我国为931,法国为13008,美国为14453。人均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矿物能源为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等等。基础薄弱,制约了我国的技术创新。
2.企业研究开发力量薄弱,生产技术落后
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只管生产,不搞或很少搞研究开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迅速发展,但终因起步晚,底子薄,人数少、素质低,难成气候。1994年,武汉市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只占全地区技术开发机构数的20.1%,技术开发人员占21.5%,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仅占12.6%,60-70年代的设备成为主体设备。据对武汉市机械工业十二项基础
工艺调查,金切加工和焊接工艺相当于国际60年代初期的水平,大件和模具制造技术相当于国际60年代末期的水平,铸造、锻压、热处理、表面涂装、装配工艺只相当于国际60年代初的水平。在数控机床等十二项主导产品的62项主要工序中,产品工艺只有两项达到国际80年代的水平,14项具有70年代的水平,26项相当于60年代中的水平,还有20项停留在60年代初的水平。由于装备陈旧、工艺粗糙,设计落后,我国产品水平低。目前,我国每年开发约6万项新产品、达到国际水平的只有1500项左右,仅占2.5%。
3.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率先创新的技术源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指出:\"我们的研究成果不算少,但很少是国际上首先想到或首先突破的\"。如果说世界科学技术成果似天上的星星,繁星灿烂。那么,属于中国的星星。只有那么几颗。在绝大多数领域,尤其是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还处在学习、掌握世界上已有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阶段。据对武汉市1993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70种主要工业产品的技术来源调查,全套引进和关键技术引进占67.2%,企业模仿创新占28.6%,两者合计占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