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会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湘教版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是生命的载体,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生物体的总称,是我们研究和认识生命的基础。

而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内部结构、功能、生活方式等问题的科学。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而生地会考是我们检验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一种考核方式,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湘教版生地会考的知识点。

一、生物基础知识1.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生物体是由生物分子组成的,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

而生物体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细胞器和组织器官等。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2. 生物的生活活动生物具有很强的代谢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裂、发育等。

3.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的遗传是指生物通过遗传物质(DNA)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

而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方式,实现了进化的过程。

二、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生物在分类学上可以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等。

而在每个界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门、纲、目、科、属和种等。

2.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多样性,包括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

生物的多样性丰富了生物世界,也为我们认识和探索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生物的生态环境1.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和空气中等。

这些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因素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活动。

2. 生物的生态关系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生态关系,包括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

这些生态关系在生物群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维持着生物生态平衡。

四、生物的发展与利用1. 生物资源的利用人类可以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利用植物和动物等生物资源,满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生物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

2. 生物工程及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包括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都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点整理一、土地利用1.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包括集约性、多功能性、地域性和分散化等。

其中,集约性是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集约利用;多功能性是指城市土地被用于居住、工业、商业、农业等多种不同的用途;地域性是指城市的土地利用受到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分散化是指城市土地利用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呈现出分散化的特点。

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利用集约度较低和土地利用不平衡等。

2.农田利用和农田保护农田利用主要是指将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包括耕地、园地和林地等。

农田保护是指保护耕地资源、改善农田质量、防治土壤退化和合理利用农田等。

农田利用与农田保护的关系紧密相连。

农田利用应以保护农田为前提,合理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农田保护也要重视农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3.城乡土地利用差异城乡土地利用差异主要体现在用途、利用效益、利用方式等方面。

用途上,城市土地利用主要以工业、商业、建筑等非农业用途为主,而农村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为主。

利用效益上,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一般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大;而农村土地利用的效益相对较低。

利用方式上,城市土地利用多样化,可以通过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农村土地利用相对简单,主要以人工农业为主。

4.土地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土地承载力是指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上能承受人口、经济和环境需求的能力。

土地承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土地承载力的核心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

为了提高土地承载力,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整治等。

二、水资源与水问题1.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全球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雪资源中。

其中,河流是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地,湖泊是水资源的集水和调度地,地下水是重要的储备水源,冰雪资源则是重要的淡水储备。

湘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湘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湘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空间分析方法:地图与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在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3.地理论证和地理论述方法:地理学研究中的归纳法、演绎法及地理论述的逻辑。

二、地球的层次结构1.地质概念:地球的组成、内外层结构和变动原因。

2.大洲及其构造地貌:大洲概念、大洲构造演化、大洲东西缘及其环境问题。

3.海洋地貌的特点及成因:海洋地球构造演化、海底地貌特点、海岸地貌形成成因。

三、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的影响、季节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时区划分及其影响。

2.地球的倾斜和地理区划:地球轴倾斜的影响、地球的纬度区划、地理气候带的特点。

3.地震与火山:地震形成的原因和分布、地震破坏性及防灾措施、火山的形成和类型。

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1.自然地理要素:水资源与水循环、土地资源与利用、植物资源与保护、动物资源与保护。

2.人文地理要素:人口与人口分布、城市与城市化过程、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

五、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自然灾害与人类:自然灾害的类型、发生原因和危害、灾害管理与减灾措施。

2.城市化与环境:城市化的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环境污染与改善。

3.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的类型、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与生态环境。

六、区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区域发展概念和方法:区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区域发展的基本模式。

2.区域差异与区域规划:区域差异的类型和原因、区域规划的目标和实施。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措施。

七、地理技术与地理教育1.地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地理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2.现代地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地理观察力、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3.地理文化传承与地理教育:地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地理教育的重要作用。

地理会考高一湘教版知识点

地理会考高一湘教版知识点

地理会考高一湘教版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掌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湘教版地理会考的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的构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文化、经济、交通、城市等人文因素。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非常重要。

1.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

地理学研究地球的构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文化、经济、交通、城市等人文因素。

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使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地理学家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为地理研究提供便利。

第二章:地球的构造与地壳演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演化对于理解地球的奥妙和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其中,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表层,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

地幔是地壳的下方,地核则位于地幔之下。

2.2 地壳的演化地壳的演化经历了远古、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四个阶段。

远古时期,地壳主要由岩浆喷发和火山活动形成。

古生代时期,地壳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许多的山脉和高原。

中生代时期,地壳继续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的裂谷和火山。

新生代时期,地壳继续运动,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地形地貌。

第三章:地表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水是生命之源,地表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地表水资源和维护水环境的健康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地表水资源分布广泛,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地球与地理坐标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理坐标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外壳,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固体层,地核则是地幔下面的液态层。

2.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描述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系统。

常用的地理坐标系统有经纬度坐标和UTM坐标。

- 经纬度坐标:以赤道为基准,将地球划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地球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例如,长沙市的经度为112.9388°E,纬度为28.2282°N。

- UTM坐标:是一种投影坐标系统,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一个区域使用不同的投影方式进行坐标表示。

UTM坐标常用于大规模地图制作和导航系统中。

二、地理要素与地理景观地理要素是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总称,地理景观则是由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球表面的具体形态。

1.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陆地、海洋、气候、水文、生物等。

- 陆地:地球表面的固态部份,包括大陆和岛屿。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以湖南盆地为主要地貌类型。

- 海洋:地球表面的水体,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 气候:地球不同地区的长期气象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

湖南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 水文: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和运动状况,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湖南省有湖南湖、洞庭湖等著名湖泊。

- 生物: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群落和物种。

湖南省是中国的南方重要农业省份,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2. 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文化等。

- 人口:地球上的居民数量和分布情况。

湖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数量众多。

- 城市:人口会萃、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

湖南省的省会是长沙市,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初二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要点湘教版

初二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要点湘教版

初二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要点湘教版(下)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中国地理位置: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2)、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⑶、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中心。

(2)、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⑶、最东: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⑷、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从五带来看,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

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太平洋的一部分)。

(2)、两个海:渤海(辽东半岛的半岛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岛之间)。

(3)、两个海峡:海峡(省和省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岛之间)。

⑷、三大岛屿:岛、岛、崇明岛。

5、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基本轮廓、位置、简称、行政中心,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1、到第六次人口普查为止,中国共有13.76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省)腾冲和(省),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容。

地理湘教版会考总结知识点

地理湘教版会考总结知识点

地理湘教版会考总结知识点一、地理学基础知识1. 地理学的概念和内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相互关系的综合自然科学。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层的形态、地貌、气候、生物、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等。

2. 地理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地图观察、实验研究和模型模拟等。

3.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有社会科学的特点,有理论性研究,也有应用性研究。

4.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球体,它由地球核、地球幔和地球壳三部分组成。

5.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轴转动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运动。

6. 地球的时间及其计算:地球的时间主要有普通时间、日常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和国际时间等。

7. 场地分布对比的方法:场地分布对比的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法、卫星遥感法和模拟实验法。

二、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纬经线网:地球的纬线是上下分布的,赤道是0度,北纬90度到南纬90度,共181条。

2.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用经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3. 地址坐标和坡度地貌:地址坐标是用来定位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脉度表。

坡度地貌是由地势起伏形成的地表形态。

4. 地球的地图: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是用图形、符号等方式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表现出来的。

5. 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的制图要素包括地图表头、比例尺、方向标、图例、纬经网、地图投影等。

6. 场地图的投影方法:地图的投影方法主要有等经纬度投影、等角性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距离投影等。

7. 场地图的缩尺和放大尺:地图的缩尺是地图上的距离要缩小,地图的放大尺是地图上的距离要显得更长。

8. 地图的特点和作用:地图是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反映地表形态和地理分布特征的特点,具有定位、量度、查找和研究的作用。

三、中国地理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中国位于东亚,东邻韩国和日本,北邻朝鲜、蒙古国和俄罗斯,南临菲律宾和越南。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点提纲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点提纲

一、地球的动态1.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1)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2)地壳运动: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2.板块构造和地震1)板块构造:板块的运动方式和结果2)地震:地震的发生原因、震中、震源和震级3.火山与火山爆发1)火山的形成原因和类型2)火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4.地球的变动与变迁1)地球的重要变动:地质变迁、气候变迁二、气候与环境1.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1)气温:温度带、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2)降水:水气循环、降水类型3)大气压力和风:风的形成和分类,风向和风力的测定2.气候与植被1)气候对植被的影响2)植被的分布规律与特点3.气候与人类活动1)气候与农业:农业区位选择、气象灾害的影响2)气候与人类居住区:人类的适应和调节三、土地资源1.土地利用和耕地资源1)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2)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农田水利与水资源1)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利用2)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3.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1)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影响2)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四、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自然灾害的类型与特点1)水灾:洪水和干旱2)气象灾害:台风、龙卷风和冰雹3)地质灾害:地震和火山爆发4)生物灾害:虫灾和病害2.灾害的成因和影响1)气候、地壳、生态等因素的作用2)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3.防灾减灾工作1)灾害预警和监测2)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五、人口与城市1.人口增长与分布1)人口增长的因素和类型2)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2.人口问题与控制1)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2)人口控制的政策和措施3.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六、经济地理1.农业与工业1)农业的发展形式和现代农业2)工业的分类和工业区位选择2.交通与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2)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影响3.商业与商业区1)商业中心和商业区的特点2)商业的类型和发展七、资源与环境保护1.资源的分类和分布1)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2)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2.资源开发与利用1)资源开发的方式和影响2)资源利用的技术和措施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类型2)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八、地理信息技术1.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1)地图的制作和使用2)遥感技术和GPS导航技术2.地理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1)气象预报和灾害监测2)旅游和城市规划以上是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点提纲,可以根据这个提纲进行复习。

地理湘教版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湘教版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湘教版会考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1、地球基本知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直径约为1.274×10^7m,赤道和极轴长度相差很小。

地球大气:由接近原始的非稀薄气体组成,球面重力不同所致的压强和温度差异。

地球大气层:对流层、高空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内层。

2.地球的地貌特征地壳构造和地形特点:介石圈、地壳板块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以及地表特征如岛屿和山脉等。

3、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气象要素和气候类型;水文:江河湖泊、地下水资源;土壤:土壤的类型和分布;植被: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分布和绿化概念。

4、自然地理灾害干旱、水灾、暴雨、雾霾、台风、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等天灾地害的形成和对人类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1、居民与人口世界人口与国内人口:人口分布规律、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人口平衡与人口调控;民族与民族分布:民族的基本概念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

2、人类的聚居生活居住的类型和分布:居住类型、居住地域差异;聚居地与城市:基于地理环境条件和经济活动的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化进程。

3、人类生产活动农业: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农业地理环境的组合和农业发展模式;工业:工业化的背景和原因、工业区位因素和分布规律;交通运输: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交通设施与国民经济发展。

4、人类与环境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原因、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资源利用:资源的利用模式、资源保护、节约型社会建设;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三、湖南地理特点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湖南省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东经108°47′39″至114°15′30″,北纬24°38′31″至30°08′45″。

境内有潜江水岭、巍峨群山,自然风光优美,气候温和湿润。

2、资源与经济发展湖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资源储量丰富,是全国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的主产区;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水稻和猪肉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高一地理会考湘教版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湘教版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湘教版知识点高一地理是学生们接触地理学的第一年,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教材是高一地理的主要教材之一,其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湘教版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为线索,来介绍一些高一地理的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科学,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分支。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壳、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多样的地理特征。

其中,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球影子,形成了地球的气候带和季风气候。

同样,地球被赤道纬线和南北极圈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分别有着不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其中有五大洲,即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这些大洲具有各自独特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除了陆地,地球还有广大的海洋。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其中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一半。

海洋资源丰富,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一地理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地球的内外关系。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则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

另外,地球还和其他星球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影响。

研究地球的宇宙地理关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知识视野。

最后,在高一地理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地球上一些重要的自然现象和地理问题。

例如,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同样,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会考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涉及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地理湘教版作为中国湖南地区的地理教材,总结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湖南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貌。

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其自转和公转运动决定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和地球上的气候差异。

2. 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外面的电离层,大气圈的厚度和气候特点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水循环将地球上的水源不断地进行交换和转移,保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4. 地球的岩石圈地球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的构造和地形地貌决定了地球上的山脉、平原、丘陵和盆地的分布。

5. 地球的生物圈地球的生物圈是各种生物在地球环境中的分布和演变,包括动植物的分布、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形地貌复杂,有湘江流域、洞庭湖流域、西南山区和岭南地区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的分布和结构。

2. 农业与农村农业与农村是地理学关注的重点领域,土地利用、农作物的种植和农田的水利设施对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村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3. 工业与工业城市工业与工业城市是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对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工业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地区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

4. 交通与交通枢纽交通与交通枢纽是地理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地区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枢纽的位置和功能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便利程度。

湘教版地理会考复习总结提纲

湘教版地理会考复习总结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简要七年级 第一章 走进地理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 北方;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字母代码:东E 、西W 、南S 、北N4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5、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1)赤道是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

纬线向南北极方向逐渐缩短。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北纬用N 和南纬S 表示。

(2)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 和W 表示。

7、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 和160°E 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011“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12、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面积最大。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连接红海与地中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

1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八年级会考重要知识点过关(湘教版)

八年级会考重要知识点过关(湘教版)

(本提纲只包括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平时复习应以课本和地图册为主)一、地图1.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

2. 比例尺计算: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1 km= cm,1m= cm)(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表示的实地距离越,比例尺越)比例尺表示的三种形式:数字式、、线段式。

3. 范大尺小内简单(相同图幅的地图,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简单;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小,比例尺大的,内容详细。

)4. 方向的判断:(8个基本方向见P8)方法一:无经纬网或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法二: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方向为正北方法三:有经纬网——纬线指示方向,经线指示方向。

5. 判断A点在B点什么方向(理解)步骤一:先找到北方,画好十字架;步骤二:把十字架平移到点上再判断。

6. “西风”是指从西方吹来的风。

7. 地图的选用:A 山上做野外活动和勘查用图。

B 找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哪里用政区图。

C 去某个景点旅游用导游图。

D 从某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怎么走用图。

8. 地图上常见的图例,见课本P10二、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的形状:两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赤道长度:约 km,平均半径千米,表面积亿平方千米3.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4. 运用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

(3)卫星照片。

(4)登高望远。

0°经线往东是东经(E),往西是西经(W);180°经线则相反。

经线经纬线比较:纬线经线形状特点(除两极)半圆长度特点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线圈间关系纬线之间相互所有的经线相交于指示方向东西南北5. 经纬度比较纬度经度表示符号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起始线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划分方法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全湘教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全湘教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全湘教版(总3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解开地理之迷: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

系辞》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3、地图的种类:(P7)二、地图三要素:1、方向:(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2(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2)常用图例符号(P10)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33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1519-1522)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湘教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1、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湖南位于祖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是祖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

现行行政区区划: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

2、地势特点: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山岭相连。

中部是低山和丘陵,北部是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阔平原,即洞庭湖平原。

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雪峰山是湖南东西两部分自然和经济的重要界线。

3、主要的地形区:湖南地形大致可分成四部分:①西部是湘西山地分布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②南部、东部分别为湘南、湘东山地。

湘南山地包括南岭的主体部分及其附近的山岭。

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③中部是湘中丘陵。

④北部是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4、亚热带季风气候: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雨热同期。

5、洞庭湖位于湖南的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6、湘、资、沅、澧四水:湘江流域面积约占湖南总面积的40%,是湖南重要的河流。

沅水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干流上修建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7、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湖南主要的气候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冰冻等。

8、铁路干线:四纵四横:三纵是指焦柳线、京广线、洛湛线、武广客运专线。

四横是指浙赣——湘娄底市的是:湘黔线。

9、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公路(长沙——浏阳永安)、衡枣高速公路(衡阳——永州枣木铺)常张高速公路(常德——张家界)等。

10、湖南航运的北大门——城陵矶。

城陵矶位于岳阳市区的北端,洞庭湖水在此汇入长江。

它是湖南航运的北大门。

11、主要旅游景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因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和保护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湘教版初级中学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doc

湘教版初级中学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doc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巴西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

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2.首都:首都:巴西利亚。

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a.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气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

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语言: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每年还有狂欢节。

语言葡萄牙语。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

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9.工业:a.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东南部是铁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

交通便利。

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

其中,3/4的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

圣保罗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11.热带雨林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

②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

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

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北极地区1、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考内容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实验)第一阶段实施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及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科书确定会考内容条目。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①可见宇宙的含义( 考试要求a)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可见宇宙的半经为140亿光年。

②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考试要求a)距离单位为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1光年=9.4608*10 千米▲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考试要求b)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恒星和星云是宇宙存在的主要物质)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考试要求c)(小行星带)八大行星:水星、_金星、_地球_、_火星_木星、土星_、_天王星_、_海王星_行星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从北极上空看,九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九大行星公转轨道的特点“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木星的卫星数目最多▲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考试要求b)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

原因:外部:太阳的光照很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内部: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15摄氏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2.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并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结晶水汽化转化为液态水形成了原始的海洋,为单细胞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

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之为“金锁链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辐射与地球①太阳辐射的组成及热量分配(考试要求b)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考试要求b)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5.太阳活动与地球①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考试要求a)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

光球—太阳黑子;周期11年,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和日珥;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层—太阳风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考试要求b)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变化关系密切,使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异常⑵对地球大气电离层的影响:磁暴现象,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3)带电粒子流与大气摩擦,两极产生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6.地球的自转晨昏线的含义:白昼与黑夜的界线昼夜更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学会判断晨线与昏线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处不偏转。

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c)地方时:任意一条经线上的时间。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每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区时:国际上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同一个时区的区时相同,相邻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 E地方时≠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区时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面,取”+”号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西面,取”-“号⑤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b)地球上有一条大体沿180度经线穿行的折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线之西面(左面)日期早,线之东面(右面)日期迟如,西面的日期为5月22日,线之东面为5月21日.▲7.地球的公转.这个轨道面称为黄道面.②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b)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5,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周期为一回归年形成了四个节气.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23.5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23.5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④昼夜长短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⑤四季和五带的划分(a)⑴天文四季:夏天为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为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为过渡季节。

(2)南北极圈为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与寒带之间为温带第四节地球的结构▲8.地球的内部圈层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a)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俩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壳的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壳的元素组成和分层地幔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地核是气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内核与外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②岩石圈的范围(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9.地球的外部圈层①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a)外部圈层包括三个: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组成①地壳的物质组成(a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圈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有用矿物在自然界中富集到开采价值时,就是矿产。

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是: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结合矿物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③三大类岩石的成因(b )岩浆岩喷出地表 喷出型岩浆岩(火成岩) 如:玄武岩岩浆 侵入地壳上部 侵入型岩浆岩 如:花岗岩沉积岩①形成过程: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砾石、沙子、泥土) 沉积岩 ②沉积岩按沉积物分: 颗粒由大到小分有 砾岩、砂岩、页岩等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是石灰岩。

③沉积岩的特征:岩层和化石 →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可确定地层顺序和时代;还可重塑古地理环境 变质岩已成岩石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变质岩变质作用如花岗岩变质片麻岩 石灰岩变质大理岩 砂岩变质石英岩 页岩变质板岩▲2.地壳的物质循环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b )②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c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 风化、侵蚀 压紧固结作用 搬运、沉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形成(c)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①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如平整田地、修筑梯田、挖河沟渠、填还造陆、毁林开荒等,人类对地表的改造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

第三节大气环境▲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相互关系(b )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纬度因素由于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地面辐射表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