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教授辨治不寐经验拾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 o1.18 No.45
214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中医中药·
0 引言
名老中医李培,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导师,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
李师潜心研读经典,对中医古籍研究颇深,从使临床、科研及教学40余载,对内科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诊治不寐见解独特。
笔者有幸随诊恩师,获益良多,现将其辨治不寐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不寐,亦称失眠,《内经》中载“不得眠”、“目不瞑”、“卧不安”、“少卧”,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含酣,时寐时醒,或醒后
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
《内经》以营卫之气的运行论寤寐,认为阴阳失调、营卫失常是总病机。
《灵枢·邪客》云:“厥气客于五脏六腑, 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指出邪气内扰, 卫气奋而抗邪于外,不能由阳入阴,导致夜晚阳盛,精神亢奋,故失眠。
《灵枢·营卫生会》又言:“老者之气血衰…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明确提出老年人失眠,多由于年老体衰,营阴不足,夜间卫气不能随营气循行于内,而致睡卧不宁。
《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二》言“是以壮年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阴气衰弱,则睡轻而短”。
说明不寐与肾阴盛衰有关。
戴元礼《证治要诀》又有“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
《素问·逆调论》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意指脾胃不和,痰湿饮食积滞以致心神不安,故不得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表明肝血不足,虚热内生,故而烦躁,不易入眠。
明代徐春甫提出“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者,亦不得眠”。
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
李师潜心研究中医古籍,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不寐病因不外感邪、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及素体阴虚
血弱五类。
认为不寐病机可归为阳盛不能入阴、阴虚不能纳
阳,临证可根据不同表现分为痰热、食滞、肝郁化火、心肾阴亏、心肾不交等证型。
然李师结合地域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病不寐者多压力大、易思虑,导致肝气不疏,且四川盆地多湿,川人尤喜油腻、辛辣,易致脾胃损伤,脾失运化,脾胃不和,痰湿内生;熬夜者,元气多耗,渐渐气阴两亏,久则阴损及阳,故肾水内亏、肾阳不足所致心肾不交,亦不少见。
因此,李师强调,不寐中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及心肾不交者众多,临证常以疏肝健脾、化痰安神,滋阴养心、交通心肾为大法,疗效甚佳。
2 辨证要点
2.1 辨生理病理、新病久病
不寐是一种疾病状态,以持续的、较严重的失眠为主症,严重者影响次日白天的精神状态,进而使生活质量日趋下降。
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琐事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在此讨论范围。
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无需过多干预。
李师认为,根据患者发病时间辨新病久病,再追溯其病因,可窥治疗效果及预后。
新病者,病程短,多属实,治疗收效快,预后佳;久病者,病程较长,病情相对复杂,多属虚或虚实夹杂,且易生情志之变,治疗难以速效。
因此治疗不寐,辨清生理与病理、新病及久病确为必要。
2.2 辨虚实、寒热
《寿世保元》认为,“人身…阴阳标本,五运六气,亢则害,承乃制,虚实寒热,受病之源…知病之原,而生死吉凶可概见矣”。
经过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所言病原,非指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而言。
家师强调,“知其病原”重在论阴阳,临证需辨清虚实寒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勿犯“寒寒热热”、“虚虚实实”之戒。
不寐总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因此治疗不寐当以“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为原则。
李师认为,不寐新病者多实,责之肝郁化火、痰湿、食滞;久病者多虚或虚实夹杂,责之心肾阴亏、心脾血
虚、阴虚火旺。
亦有报道显示[2]
,不寐患者中阳虚阴浮、真阳下虚者亦不少见,尤见于中年女性。
临证时,家师强调虚实同治,平调寒热,忌一味补泻及一派寒凉或温热,常于寒凉药
李培教授辨治不寐经验拾零
黄鑫1,杨晓艳1,朱禹1,陈念芝1,汪晓敏1,李培2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李培教授精读经典,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辨治不寐思路奇特。
李师认为不寐病机责之心肾阴亏、心肾不交、痰热内扰、
情志不畅及脾胃不和,强调辨生理病理、新病久病,辨虚实寒热,辨情志致病;诊治以调和阴阳、重视脾胃、重视生活方式调摄为特
色,临床疗效颇佳。
关键词:李培;名医经验;不寐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5.111
本文引用格式:黄鑫,杨晓艳,朱禹,等.李培教授辨治不寐经验拾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5):214-215.
Analects of Professor Li Pei'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Insomnia
HUANG Xin 1, YANG Xiao-yan 1, ZHU Yu 1, CHEN Nian-zhi 1, WANG Xiao-min 1, LI Pei 2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Sichuan 610075; 2.Mian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 Professor Li Pei has read up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s good at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the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especially in insomnia. Professor Li thinks that the majority of diseases come from deficiency of Kidney-yin and heart-yin, disharmony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phlegm-heat attacking internally, internal injury, and insuf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 are main pathogeny. The sort is very peculiar. He emphasizes that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distinguish physical and pathology, neopathy and prolonged illness, deficiency and excess, cold and hot, and diseases due to emotions. His clinical diagnosis characteristics consist of regulating yin and yang, protecting the spleen and stomach, paying attention to life style intervention, which often has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 Professor Li Pei ;Insomnia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45期 215
中加少许肉桂、桂枝、吴茱萸之类反佐,补益药中佐少许行气导滞之品防雍滞等。
李师临床常用验方“心肾阴亏失眠方”以酸枣仁汤加减而成,处方如下:酸枣仁30g 知母15g 茯苓25g 川芎15g 炙甘草6g 龙骨30g 牡蛎30g 熟地黄25g 百合25g 丹参25g 法半夏25g 夏枯草25g。
水煎服,两日三剂。
方以滋阴养血为主,辅以潜阳安神,加半夏、夏枯草兼化痰散结导滞,整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以补为主,滋肾养心,以治心肾阴亏,心肾不交之失眠,安神助眠之效甚是满意。
2.3 强调情志致病
中医强调形神一体观,认为情志变化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变化,喜怒哀乐等情志过及,可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不寐。
过喜则心神激动;郁怒伤肝化火,耗伤肝血,火扰心神;过度焦虑、忧思,暗耗阴血,则心神难安;或受惊吓,神魂不安等,均可导致夜寐不宁。
有研究表明[4-5],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与失眠密切相关。
因此赵欢欢等[6]强调关注健康,不仅要关注“形”,更要关注“神”,特别是与精神意识思维等情志相关的狭义之神。
《类证治裁·不寐》中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思虑劳倦惊恐犹疑~~常多不寐者”,“惊恐伤神,心虚不安”等。
说明情志致病在失眠的作用不容忽视。
刘英杰等[3]提到失眠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情志伏邪有密切关系。
李师常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逍遥散、越鞠丸等成方治疗情志不畅所致失眠。
3 诊治特色
3.1 平衡阴阳,和法调之
《素问玄机原病式》云“医者,唯以别阴阳虚实,最为枢要”,指出疾病的发生,皆由于阴阳的失调。
而健康是指一种阴阳平和的“和谐”状态,即如《内经》所言“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若阴阳不调和,失去平衡,则易致疾病内生,即所谓“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灵枢·邪客篇》对于不寐提出了“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 调其虚实, 以通其道, 而去其邪”的治疗原则,简言之即补虚泻实、调和营卫。
李师勤求古训,十分惊叹古人的智慧,临证常借鉴古代大家的经验,因此诊治不寐崇尚“和法”,使气血、阴阳、寒热及五脏失调归于平衡,重达和谐态,则阴阳协调,神志安宁。
提出滋肾清心、交通心肾、清热化痰、消食导滞、调和脾胃诸法。
用药灵活多变,根据兼证及体质不同,随证加减。
失眠证见肾水亏耗于下,心火亢盛于上者,常投“交泰丸”滋肾水,降心火,交通心肾,水火相济,则神安眠宁。
3.2 五脏相关,脾为中心
普遍认为,不寐主要病位在心脑,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
然李师尊崇东垣之说,尤其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素问·逆调论》中言“胃不和则卧不安。
”亦可见,脾胃不和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历来强调,人体为一
个整体。
从中医五行理论可窥一二,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从而化生气血,为心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
同时,脾胃为一身枢纽, 脾主升,胃主降,如《素问释义》所注“水木因之而左升,火金因之而右降”。
因此李师临证,结合四诊资料,详辨病因病机,属饮食积滞,脾胃不和者,常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之类消食导滞,恢复脾胃升降之功能,以滋心血安眠。
属脾失运化,痰热内扰者,拟柴胡香附方(柴胡15g 香附25g 茯神25g 炒白术25g 黄连6g 吴茱萸5g 竹茹15g 法半夏25g 枳壳25g等),方以黄连温胆汤加减,兼顾疏肝健脾,使气机畅,心神安。
家师常教导,唯有调和脾胃升降,则全身气机顺畅,各脏功能协调,可致心血得养、心神得安。
3.3 重视生活方式调摄
李师诊治疾病,既详辨疾病病机,亦不忘关注生病的“人”本身,认为。
提倡移情易性,舒畅心情,忌思虑太过。
正如《理瀹骈文》中云: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提出作息规律,避免熬夜暗耗阴血,避免睡前过喜过思致精神兴奋,从而睡眠倒置,恶性循环。
建议适度运动,结合清淡及规律饮食,睡前3小时禁食,剂生冷硬、辛辣刺激之品,以养脾胃。
4 总结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医书[7]记载了“一夕不卧,百日不复”的观点,明确提出不寐对人体伤害的严重性。
因此,辨证治疗不寐,解决病患疾苦,值得每一位中医师深入研究探讨。
李培教授从事临床多年,诊治不寐经验丰富,崇尚“和法”,以调和阴阳为总纲,以人为本,重视脾胃为中心,注重生活方式调摄,尤其重视舒畅心情,调畅情志,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新世纪第三版.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12:149.
[2] 廉晓博.郭立中教授运用温潜法辨治不寐的病案研究[D].南京中医药
大学,2017.
[3] 刘英杰,齐向华.从情志伏邪理论探讨失眠症的病因病机[J].湖南中医
杂志,2014,30(10):124-125.
[4] 袁小如,马俊,张建明.专业运动员失眠的相关心理因素分析[J].福建
体育科技,2012,31(2):50.
[5] 徐碧云,李艳,欧碧阳,等.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情绪特征及其与个性
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0):972.
[6] 赵欢欢,黄俊山,沈银河,等.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的失眠与情志的关
系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7):1698-1700.
[7] 周一谋,萧佐桃.马王堆医书考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8:238,14,33.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