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臭氧污染

合集下载

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原因

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原因

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原因臭氧(O₃),是氧气(O₂)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35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

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纯净物)氧气通过电击可变为臭氧。

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原因新华网太原2013年9月21日电(记者晏国政、王井怀)今年夏天,一向被认为是“地球卫士”的臭氧突然摇身一变,以“污染者”的姿态“入侵”全国许多城市。

人们不禁纳闷,同样的物质为什么会被环保专家们称之为“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环保专家介绍,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集中在中高空平流层,还有约10%的臭氧集中在地表对流层。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臭氧这种物质,我有一句话来评价它叫做‘在天是佛,在地是魔’。

”所谓在天是佛,是指集中在中高空平流层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从太阳来的紫外线,就像撑了一把伞一样保护着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为此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发起下于1985年制订了《保护臭氧层公约》,接着于1987年制订了关于处理某些耗损臭氧层物质的议定书。

所谓在地是魔,就是指近地面的臭氧成为一种强大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温彦平说:“近地面的臭氧多属于二次污染物。

臭氧是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在高气温和强太阳辐射等适宜气象条件下,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说,臭氧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强氧化性上,可以破坏细胞壁,引发的危害都是急性的。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呼吸系统,容易对肺脏产生急性危害,比如肺气肿,还有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哮喘病,都与臭氧污染有关。

晴空下的臭氧污染

晴空下的臭氧污染

臭氧污染有多严重 2 0 1 2年颁布的新版 《 环境质量空
气 标 准 》纳 入 了两 项 新 的数 据 :P M 2 . 5 和臭 氧 8 小 时 平 均浓 度 。从 2 0 1 3 年 1 月 1 日起 , 臭 氧 浓 度 监测 已在 7 4 个 城 市 启 动 , 根 据 广 东 省 环 保 厅 和 香 港 环保署共 同公布 的 《 粤 港 珠 江 三 角
里 的臭 氧层 ,而 人类活 动在地面 形成
的 臭 氧 是 一 种 污 染 物 ,对 动 植 物 都 有
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V O C s )在阳光作用 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
作 为 强 氧 化 剂 ,臭 氧 几 乎 能 与 任
何 生 物 组 织 发 生 反 应 ,它 是 光 化 学 烟
温 的 长 夏 季 节 , 天 空 湛 蓝 如 洗 , 北
京 、 上 海 、 南 京 、 天 津 、 宁波 等 地 却
爆 出不 同程 度 的臭 氧超标报 道 ,空气 质量 出现轻 度甚至 中度污染 ,污染物
正是 这 看 不见 摸 不 着 的 臭氧 。
臭氧是一种怎样的污染
在大多数 人 的印象中 ,臭 氧层是
《 中 国 气 象 报 》 报 道 , 在 其 他 环
境要素基 本为 自然的条件 下 ,臭氧 浓
度达 到 食 作 物 和 大 部 分 蔬 菜 作 物 就 会
雾 ( 即 因 光 照 反 应 而 形 成 的 有 害 混 合 烟 雾 )的主 要 成 分 。 潘 小 川 教 授 介 绍 说 , 目前 我 国 城
年均值 ,分别较监控网络启动的 2 0 0 6
年 下降 4 9 % 、1 3 %和 1 4 % ,但 臭 氧 浓 度 却上升 了 2 1 % , 成 为 唯 一 上 升 的 大

臭氧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臭氧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臭氧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有什么危害臭氧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人为和自然来源。

人为来源
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和木材燃烧等活动,这些活动会释放
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而自然来源则包括闪电、植物
挥发物和大气化学反应。

臭氧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严重危害。

首先,臭氧污染物对人体
健康有直接影响。

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喉咙疼痛、咳痰、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病人呼吸困难和气管炎。

长期暴
露于高浓度的臭氧环境下,还可能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加重已
有的呼吸道疾病。

其次,臭氧污染物对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臭氧
会破坏植物的叶绿素,导致叶片发黄和凋落,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影
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些农作物对臭氧的敏感性较高,例如小麦、
玉米等,受到臭氧污染后产量会显著下降。

此外,臭氧污染物还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臭氧会损害大气中的臭氧层,使得地球表面受到更多的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有
损害,并可能导致皮肤癌等疾病。

此外,臭氧还会与其他污染物发生
相互作用,生成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和细颗粒物,对空气质量
产生进一步的破坏。

综上所述,臭氧污染物的来源包括人为和自然来源,对人体健康、
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以及环境都有严重的危害。

为了减少臭氧污染的危
害,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人为排放,提高工业和交通的排放标准,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臭氧层空洞的成因

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臭氧层空洞的成因

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大气臭氧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十分活跃的一个科学领域。

目前地球两极高空出现了臭氧空洞,引起了全球环境的变化,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

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臭氧层损耗是臭氧空洞的真正成因,那么,臭氧层是如何耗损的呢?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一些物质进入平流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就会导致臭氧耗损,使臭氧浓度减少。

人为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是:广泛用于冰箱和空调制冷、泡沫塑料发泡、电子器件清洗的氯氟烷烃(CFxCl4-x,又称Freon),以及用于特殊场合灭火的溴氟烷烃(CFXBr4-x,又称Halons哈龙)等化学物质。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在大气的对流层中是非常稳定的,可以停留很长时间,如CF2C12在对流层中寿命长达120年左右。

因此,这类物质可以扩散到大气的各个部位,但是到了平流层后,就会在太阳的紫外辐射下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活性很强的游离氯原子或溴原子,参与导致臭氧损耗的一系列化学反应:CFxCl4-x+hv→•CFxCl3-x+•Cl•Cl+O3→•ClO+O2•ClO+O→O2+•Cl这样的反应循环不断,每个游离氯原子或溴原子可以破坏大约10万个O3分子,这就是氯氟烷烃或溴氟烷烃破坏臭氧层的原因。

国际组织《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了15种氯氟烷烃、 3种哈龙、40种含氢氯氟烷烃、34种含氢溴氟烷烃、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CH3CCl3)和甲基溴(CH3Br)为控制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也称受控物质。

其中含氢氯氟烷烃(如,HCFCl2)类物质是氯氟烷烃的一种过渡性替代品,因其含有H,使得它在底层大气易于分解,对O3层的破坏能力低于氯氟烷烃,但长期和大量使用对O3层危害也很大。

在工程和生产中作为溶剂的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H3CCl3),同样具有很大的破坏臭氧层的潜值,所以也被列为受控物质。

环境化学---臭氧层空洞

环境化学---臭氧层空洞

全球瞩目------臭氧层空洞姓名:时永祥学号:101103119摘要:臭氧层空洞形成原因臭氧层空洞危害臭氧层空洞解决办法关键字:臭氧空洞紫外照射氟利昂生态影响臭氧空洞:臭氧在大气中从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布,其最大浓度在中纬度24千米的高空,向极地缓慢降低,最小浓度在极地17千米的高空。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

关于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活动化学假说: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为此,于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订了限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等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

另外还有太阳活动说等说法,认为南极臭氧层空洞是一种自然现象。

关于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8年形成的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到9月第二个星期就已达2700万平方公里,而2007年的臭氧空洞面积只有2500万平方公里。

2000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创记录的28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澳大利亚。

科学家目前尚不清楚2008年的臭氧空洞面积是否会打破这个记录。

科学家认为,去年臭氧空洞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而不是因为破坏臭氧层的化学气体排放减少。

英国南极考察科学家阿兰·罗杰说,去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缩小在历史记录上应被看作是个别现象。

因此,臭氧层空洞面积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臭氧层空洞的危害:10多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

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

为什么世界上臭氧空洞最严峻的是两极和青躲高原地区?[技巧]

为什么世界上臭氧空洞最严峻的是两极和青躲高原地区?[技巧]

为什么世界上臭氧空洞最严重的是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

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

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

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

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

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

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

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

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为什么“三极”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20%。

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10年 2.7% 的速度减少。

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1991年总臭氧每10年间就减少1%-5%。

臭氧污染ppt课件

臭氧污染ppt课件

个人便携式监测仪
为公众提供个人使用的便携式臭氧监 测仪,方便居民自行监测。
臭氧污染的防治措施
减少排放源
控制工业、交通等主要臭氧前体物排放,推 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区域联防联控
建立区域性的臭氧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协同 各地区共同应对臭氧污染问题。
绿化植被
增加城市绿化植被覆盖,吸收空气中的污染 物,降低臭氧浓度。
臭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期暴露在臭氧污染的环境中会
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儿童和老年人等敏感
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
03
环境影响
除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外,臭氧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损害
植物、影响生态平衡等。
建议
加强监测与预警
政府应加大对臭氧污染的监测力度,及 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防护措
某企业臭氧污染案例
01
02
03
企业概述
某大型化工企业,生产过 程中产生大量废气。
污染事件
企业废气处理设施故障, 导致臭氧排放超标。
案例分析
分析该企业臭氧污染事件 的原因和过程,探讨企业 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和应对 策略。
某区域臭氧污染案例
区域背景
某工业园区集中了大量重 工业企业和化工企业。
污染情况
夏季臭氧浓度严重超标, 影响周边居民健康。
施。
加强工业治理
对排放大户进行严格监管,推动企业 进行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减少工业
排放。
优化交通结构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出行 ,减少私家车使用,从而降低汽车尾 气排放。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臭 氧污染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臭氧污染的来源及产生

臭氧污染的来源及产生

臭氧污染的来源及产生1、臭氧的“双重身份”臭氧(O3)有“亦正亦邪的双重身份”,一个是始终保护着地球的卫士,另一个则是污染物。

这是怎么回事呢?平流层O3(距地面约20~30km)能够强烈地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像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地球生物圈,使动植物免受危害,因此平流层O3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也被称为“好臭氧”,需要加以保护。

但是在对流层中,O3却是一种污染气体,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

对流层O3不仅能吸收地气系统的长波辐射从而加热大气,还可以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进而改变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和分布,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特别是高浓度的近地面O3(地面至2 km左右)将引发城市光化学烟雾,影响人类健康,对植被和农作物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流层O3被称为“坏臭氧”,需要降低其浓度。

目前针对O3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O3。

平流层O3和对流层O32、O3污染从何而来?对流层O3污染一方面来自于自然界。

其中,平流层O3入侵是重要途径之一,但其平均贡献不足10%,且主要影响的是对流层上部,对低海拔地区近地面O3的影响很小。

其次,自然界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土壤、闪电等)与植物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烷、萜烯类化合物)反应也会生成O3。

对流层O3污染更重要的来源是人为源排放前体物的化学生成。

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NOx和VOCs,和天然源一起在环境中通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O3。

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O3的机理较为复杂,但是目前有关其机理的认识基本明确。

下面这张示意图中,红色的“NOx循环”(主要由NOx参与)和绿色的“ROx”循环(主要由VOCs 参与)相互作用,导致环境中O3积累、浓度上升。

O3生成机制简化示意图3、O3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受什么因素影响?环境空气中的O3浓度受到背景值、区域和局地化学生成、沉降以及化学去除的综合影响,攻关研究结果表明,O3污染的形成可以从前体物排放、化学转化、气象影响和三维传输等方面进行解析。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污染防治对策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污染防治对策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污染防治对策摘要:臭氧是大气中氧分子受到太阳辐射,在分解为氧原子后和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化学式为O3,有着较强的氧化能力,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在燃料、涂料的大量使用和工业的发展下,也会提高臭氧的浓度,能造成臭氧污染。

因此有必要做好臭氧污染物的防治工作,在提高空气环境质量下,满足社会中的环境保护需要。

关键词:环境空气;臭氧污染;防治对策一、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的危害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低浓度下无味。

对于臭氧,人们更熟悉的可能是距离地面20公里至25公里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防止大气层臭氧空洞的扩大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一旦进入近地面,臭氧就马上会由“地球卫士”变成“健康杀手”。

不同于PM2.5,臭氧污染并非来自直接的污染源排放,其生成主要与两类污染物有关——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

这两类物质可以在高温强日照的情况下加速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及其他有害气体。

以挥发性有机物为例,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工业过程排放,机动车尾气和油品蒸发排放都是重要来源。

臭氧能刺激粘液膜,它对人体有毒,长时间在含0.1ppm臭氧的空气中呼吸是不安全的。

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呼吸短促、疲倦、鼻子出血;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二、臭氧监测与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臭氧监测与防治过程中,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下,需要政府发挥臭氧监测与防治的主体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生态环境安全保护责任意识不到位,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臭氧监测与防治工作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存在问题,如在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常规的臭氧监测防治标准已然不适用,考核过程中形式主义问题等。

臭氧的危害及其治理

臭氧的危害及其治理

臭氧的危害及其治理
一、臭氧的危害
臭氧(O3)在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被吸入呼吸道后,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发生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出现咳嗽、呼吸短促、鼻咽刺激,甚至在呼吸时有不适或痛感。

较高浓度的臭氧会损伤儿童的肺功能,引发胸痛、恶心、疲乏等症状。

臭氧还会破坏人体免疫机能,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过量臭氧,胎儿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二、臭氧的治理
大气平流层集中了约90%的臭氧,对流层臭氧仅占10%左右,除了平流层输入,近地臭氧大部分是由人为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二次转化而成的,一般5—9月浓度比较高,强烈的太阳辐射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大气光化学反应,从而生成地面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强氧化剂,因此在夏季臭氧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增多。

臭氧污染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臭氧污染外因是气象,内因是排放,防治的唯一出路是抓好臭氧光化学反应的前驱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的减排,主要通过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削减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加油站等油气挥发、减少溶剂使用、淘汰高污染车等方式来进行。

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包围地球并保护地球的大气层,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1%的其他气体组成,其中包括人们知之不多的“臭氧”。

臭氧层被称之为地球的“保护伞”,只是半个多世纪来,保护伞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一)臭氧的分子式为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有特殊的臭味,故得其名。

臭氧若处于大气低层地球表面则十分有害,危及人畜和整个生态系统。

幸好,臭氧的处所是离地面15至4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形成严密包围地球的臭氧层,具有大量吸收过滤太阳紫外线辐射的特殊功效。

太阳紫外线辐射按波长分为三个区:波长315—400nm(1nm=10-9m)为UV—A区,既不能被臭氧有效吸收,但也不损害地球生物圈;波长280—315nm为UV—B区,可以达到地表并对人类及生态系统造成最大危害;波长为200—280nm 称UV—C区,可被氧气和臭氧完全吸收,即使臭氧遭到破坏,C 区线也不会到达地表。

所以臭氧吸收紫外线,主要是对波长280—315nm的B区紫外线的拦截、过滤和吸收。

可是,半个多世纪来,由于“氟里昂”的广泛应用,生产制冷剂、气雾剂、清洗剂、发泡剂和灭火剂等排放大量的氯氟烃类气体CFC S。

(CFC S即氯氟烃同系物,氟里昂是氯氟烃的商品名)。

1928年,美国人发明了CFC S用于制冷。

从60年代开始,人们利用CFC S稳定、无毒、无腐蚀性和不可燃等特性,便在发达国家中大量生产,广泛应用。

但是,当释放在大气中的氯氟烃类气体上升到平流层时,会分解掉那里的臭氧分子。

而且,氯氟烃中的一个氯原子,足以破坏上万个臭氧分子,部分氯氟烃的破坏力可以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从而导致整个臭氧层密度减小,厚度变薄,甚至发生大面积穿孔现象。

据测定,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经稀薄了40%,出现了宽如美国国土、深如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大空洞。

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减少了20—30%,极点上空差不多薄了40%。

另据报道,有科学家在我国西藏高原的天空亦发现第三个臭氧空洞。

臭氧密度变小,造成紫外线的过强辐射危害极大:其一,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它能引发皮肤癌并损伤眼睛及人体免疫系统。

臭氧层空洞(Ozone depletion)_PPT课件

臭氧层空洞(Ozone depletion)_PPT课件

南极臭氧空洞是指在南极地区出现的臭氧总 量低于全球平均值30-40%的闭合低值区(通 常这个值为220多布森单位)。这个闭合低值 区常被人们称作南极臭氧洞。
随后的几年里臭氧洞的面积不断 扩大,洞内的臭氧含量不断降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臭 氧洞继续发展,臭氧洞的最大面 积已由80年代末的2000万平方公 里左右扩展到目前的大约2900万 平方公里。
CFC中释放出的Cl自由基 与臭氧反应生成ClO和O2
ClO(氯的氧化物)存在时 间很短,它与自由氧原子 结合释放出Cl原子和氧气 ,又可以接着破坏另外一 个臭氧分子
土地沙漠化
臭氧层耗减对人类健康?
•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DNA改变,免疫机制减退
麻疹、水痘、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 皮肤癌
基底细胞癌、 鳞状皮肤癌 恶性黑色素瘤

根据《议定书》的要求,发达国家已经于 1996年1月1日基本完成了主要臭氧层损耗物 质的淘汰。 《议定书》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于2010年实 现对主要臭氧层损耗物质的全部淘汰。由于 多边基金所提供的财务支持,在国家方案已 获执委会批准的100个第五条款国家(即发 展中国家)中,70多个国家承诺在2010年前 提前实现臭氧层损耗物质的淘汰,同时还有 很多国家承诺对部分受控制物质提前淘汰, 这将直接减少对臭氧层的损害。
平流层中ClOx· 对臭氧层破坏的影响
氯氟烃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观测,是臭氧层损耗 现象最直观的证明,也是研究臭氧层损耗成 因最重要的自然背景。 基于大量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已基本上取 得了共识,即认识到南极臭氧洞是人类活动 造成的,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化合 物(CFCS)等导致了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层空洞 (Ozone depletion)

空间三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空间三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空间三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摘要: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光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困扰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以空间传播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光污染三大主要污染阐述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环境污染;人体健康;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光污染是目前影响人们生活最密切最直接的三大环境污染,由于他们是无形的,肉眼看不见或者不易看见的,或者我们难以抵挡的的污染,他们几乎无孔不入,充斥在我们身边和发生在我们周围。

因此,这三大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以下就这三大环境污染简述他们对人们健康的主要危害。

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颗粒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氯气、硫化氢、臭氧等。

很多都是有害气体,如SO2、NO x、CO、CO2、F2、Cl2、H2S、RSH和NH3等[1]。

有些气体如SO2、NO x、CO2在空气中形成H2SO4、HNO3、H2CO3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1.1大气污染的来源a.燃料燃烧。

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黑烟,同时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气,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环境。

b.交通运输尾气排放。

从目前来看主要为汽车尾气排放,而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c.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

1.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已经引起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加严重。

温室效应也会诱发许多疾病的发生,如发烧、中暑;臭氧层破坏使人收到更强的紫外线辐射而伤害皮肤,酸雨也会腐蚀建筑物和人的皮肤。

臭氧空洞的形成与防治对策

臭氧空洞的形成与防治对策

臭氧空洞的形成与防治对策近年来,臭氧空洞已经成为了全球环境保护的热门话题。

尽管我们不时听到它的名字,但如果你问一下身边的人臭氧空洞究竟是什么,他们大概也只是想到了几个词汇——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等,而真正了解它的原理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又有多少呢?所谓臭氧空洞,是指大气中的臭氧层由于人类的污染活动和天然因素而被破坏,形成一种空气层缺口,这种缺口可能给人类的健康、生态系统、农作物产生极大的威胁。

下面,我们将介绍臭氧空洞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一、臭氧空洞的形成原因1. 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并向大气中释放热量、进而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这类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氟利昂(CFC)、甲烷、一氧化二氮等。

其中,CFC是人类活动产生的重要温室气体。

CFC经由大气的对流层达到臭氧层,进而通过紫外线的作用将臭氧分解,导致臭氧层损失,从而形成臭氧空洞。

2.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也将对臭氧层造成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会增加,而水蒸气是臭氧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大气中水蒸气的增加导致臭氧分解速度反而加快,那么就会加速臭氧层的破坏。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来尽量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二、臭氧空洞的防治对策1.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减缓臭氧层的破坏的最佳方式。

因此,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环保,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减少开车、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等等。

2. 推广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指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且能够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等。

由于清洁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因此减少了使用化石能源的必要性,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环保减排的目的。

3. 减少CFCs使用CFCs是影响臭氧层的主要嫌疑犯。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提出了限制工业使用CFCs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带有CFCs的产品。

臭氧层消失现象

臭氧层消失现象

臭氧层消失现象臭氧层消失现象是指地球上的臭氧层遭受破坏,致使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显著下降的现象。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和同温层之间,主要由臭氧分子组成,它起到过滤紫外线的重要作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臭氧层的重要性。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中的大部分紫外B(UV-B)和全部紫外C(UV-C)辐射,只有极小部分紫外A(UV-A)能够穿透臭氧层到达地球表面。

臭氧层的消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紫外线辐射增强导致的健康问题。

紫外线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可能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系统削弱等疾病。

其次,紫外线的增强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紫外线会损害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臭氧层消失还会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因为臭氧具有温室气体的特性,能够吸收和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

那么,臭氧层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人为活动导致的大气中臭氧破坏物质的释放。

其中,最主要的是氯氟烃类化合物,常见的代表是氯氟烷(CFCs)。

CFCs主要被用于空调、冰箱和喷雾剂等产品中,这些化合物会随着使用后进入大气,最终被风带往高空,然后经过化学反应与臭氧发生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

为了解决臭氧层消失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是《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和执行。

该议定书于1987年启动,旨在控制和逐步消除包括CFCs在内的臭氧层破坏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减轻臭氧层的损害。

通过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的提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物质的排放。

其次是推动环保意识的普及和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大家意识到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

同时,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也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寻找更环保的替代品和技术,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臭氧层消失现象有所好转。

研究数据表明,在CFCs的大规模使用减少后,臭氧层开始逐渐恢复。

这说明我们的环保行动是有效的,让我们对保护臭氧层有了更多的信心。

近地表臭氧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控对策

近地表臭氧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控对策
三、中国臭氧污染状况
近年来,中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清洁空气政策,
全国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大部分空气污染物浓度 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NOx浓度未出现显著改善,臭 氧浓度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图1)。
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了空气中臭氧浓度的上限值:8小时滑动平均为 160μg/m3,1小 时 平 均 为200μg/m3。从 中 国 臭 氧 浓度空间分布(图2)来看,臭氧的生成潜势呈东高 西低分布,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 地区及汾渭平原是中国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其 中,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的臭氧浓度年 评价值,均比2015年上升了40%。
晴空万里也有污染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不是所 有的污染都像雾霾那样肉眼可见。今天,我们来谈谈 看不见的代表性空气污染物——臭氧。
一、臭氧的性状、在大气中的分布和生成机理
臭氧,化学分子式为O3,因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而 得名。它天然存在于大气之中,其中90%以上的臭氧 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km。 它 在 平 流 层 可 以 阻 挡 高 能地面,成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保护层。如 果平流层的臭氧含量减少,地面受到的紫外辐射强度 会增加,将导致皮肤癌发病率的增高。
然而,在平流层中充当生物保护伞的臭氧,到了 接近地表的对流层,却成了六大空气污染物之一。这 部分近地表臭氧位于距地面1-2km的近地层,除少量 由平流层臭氧向近地传输外,绝大部分近地表臭氧是 二次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通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 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发生光化学氧化反应,从 而生成了近地表臭氧。简单来讲,大部分近地表臭氧, 是由VOCs和NOX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的。因此,阳光照射越强,越容易生成臭氧。

南极臭氧层空洞有什么危害

南极臭氧层空洞有什么危害

南极臭氧层空洞有什么危害在地球大气层中有一种气体能够阻挡宇宙射线对地球生命的危害,那就是臭氧。

自然界中臭氧(O₃)的含量极少,仅占空气的几百万分之一,主要集中在离地面10~50km的平流层,臭氧和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构体,呈淡蓝色,因有一种鱼腥臭味,故名臭氧。

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然而科研人员在近些年的观测中,20世纪70年代,当时英国的科学家通过观测首先发现,在地球南极上空的大气层中,臭氧的含量开始逐渐减少,尤其在每年的9-10月(这时相当于南半球的春季)减少更为明显。

美国的“云雨7号”卫星进一步探测表明,臭氧减少的区域位于南极上空,呈椭圆形,1985年已和美国整个国土面积相似。

这一切就好像天空塌陷了一块似的,科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南极臭氧洞。

那么,南极臭氧层空洞有什么危害呢?臭氧层空洞会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量辐射到地面。

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

有人估计,如果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10%,地面不同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9%~22%,由此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15%~25%.另据美国环境局估计,大气层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就会增加10万人,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将增多。

系外线辐射增强,对其他生物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也令人不安。

有人认为,臭氧层被破坏,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

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

紫外线辐射增强,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幸运的是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着手采取一些措施恢复臭氧层。

更多大气臭氧层有哪些作用,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臭氧脱硝弊端

臭氧脱硝弊端

臭氧脱硝弊端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臭氧脱硝弊端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有关“污染”的新闻不断爆出,“臭氧”这个之前大家比较陌生的污染物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信息,2017年,全国臭氧超标率明显增加,峰值浓度出现明显抬升。

更惊人的是,环保部上月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显示,竟在5月内,338个城市臭氧浓度上升。

6种主要污染物中,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指标上升幅度最大。

与雾霾不同的是,臭氧我们看不见,但绝不应该被轻视,严重起来,它的危害性堪比。

臭氧污染对人体伤害按照空气质量标准,当臭氧1小时平均浓度超过m3、或8小时滑动平均值超过m3时,意味着开始造成污染,也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而一般监测值超过m3时,人体就能明显感觉到不适。

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

根据加拿大职业健康与安全中心(CCOHS)的介绍,“臭氧轻则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重则引发哮喘,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而且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修复的。

”臭氧也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

当臭氧浓度在m3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

此外,臭氧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

臭氧脱硝的弊端弊端:1.运行费用太高生产一公斤臭氧要用10kw的电和1公斤液氧。

2臭氧的利用率不高而且臭氧也会逃逸 3.产生的硝酸盐废水没有办法处理是二次污染;因此采用传统SNCR工艺更加稳定且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耗能少没有二次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不见的臭氧污染
作者:哲晓
来源:《中学科技》2016年第12期
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大家对雾霾的极大重视,但在加大治理力度,渐渐赶跑雾霾,让晴空再现的同时,看不见的臭氧却成了新的“捣蛋鬼”。

在2016年的夏秋季节,臭氧污染席卷了整个中国,成为很多城市和地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一向正义的“地球卫士”臭氧怎么会摇身一变,以污染者的身份出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臭氧其实有两副面孔,一张是天使面孔,另一张是魔鬼面孔。

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则取决于臭氧在大气中所处的位置。

高空臭氧,地球的忠诚卫士
高空臭氧是氧分子在太阳辐射下形成的,它存在于离地面25千米左右的大气平流层中,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臭氧层,是忠诚的地球卫士。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高空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

但不知不觉中,臭氧层已经受到了来自人类的伤害,南极上空便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高空臭氧层被破坏会严重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臭氧层被破坏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我们的免疫系统。

不仅如此,过量的紫外线还会使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高。

导致臭氧层“生病”的主要“病毒”是氟利昂,这种物质常被我们用来做清洁溶剂、制冷剂、保温材料、喷雾剂和发泡剂等。

氟利昂性质稳定,在平流层受到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后分解产生的氯原子会持续破坏臭氧层。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氟利昂的危害,世界各地已纷纷停止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

对于一些老旧的家电产品,使用过程中仍要定期进行维护以确保制冷剂不会释放到大气中,在处理废旧电器时也要注意先除去其中的氟氯烃制冷剂。

有了科学的方法,再加上我们的实际行动,臭氧层会逐渐恢复,继续呵护地球上的每个人。

有研究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9月间,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已减少了400万平方千米。

高空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卫士,为什么近地臭氧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可怕的大魔鬼?
近地臭氧距离地面1~2千米,是由少量的天然源以及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大量的人为源,在太阳光照射下,经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二次污染物。

近地臭氧对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尽管危害颇大,但近地臭氧对能见度没有影响,看不见、不易被发觉的特征让它有了“隐形杀手”的称号。

臭氧污染常常发生在春末、夏季和初秋阳光灿烂的高温天气里。

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和高温环境下,NO2分子释放出氧原子的速度和数量会大大增加,这些氧原子会攻击氧分子,从而形成臭氧。

与此同时,生成的NO又能够与空气中的氧分子重新结合生成NO2,并且此过程会循环往复进行。

因此即使是在看似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也要提防臭氧污染的危害。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会强烈刺激我们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我们每天咳个不停。

更可怕的是,它还会造成我们神经中毒,令我们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聪明的大脑可能都要因此变傻了呢!还有,它会破坏我们皮肤中的维生素E,使皮肤起皱、出现黑斑,加速衰老,同时它还会破坏人体免疫机能。

臭氧不仅对人体的影响巨大,还会加速农作物叶片的老化,造成农作物减产。

此外,它还能够较快地与含有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化合物反应,而这些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室内的装修材料(如乳胶涂料等表面涂层)、家居用品(如软木器具、地毯等),以及橡胶、棉花、尼龙和聚酯的制品中。

因此,含有此类材料的物品很容易被臭氧氧化,从而造成褪色、脱色、老化等现象。

了解了上述内容,你是不是觉得对于近地臭氧,“隐形杀手”这一称谓也名副其实了呢?既然近地臭氧的危害这么大,那怎么才能赶跑这个大恶魔呢?
事实上,造成臭氧污染的主力军是人为源,人为源主要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
等排放出的NOx等一次污染物。

这些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在近地范围内生成大量臭
氧。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到并且能最大程度赶跑近地臭氧的方法就是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做到绿色出行。

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车以节能减排。

这些举措都会有效减少环境空气中的过量臭氧。

近地臭氧,环境的隐形杀手
大气中的臭氧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高空臭氧,我们要学会去保护它;对于近地臭氧,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减排以努力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用好臭氧这把双刃剑,地球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