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殿试文章
古代状元文章
古代状元文章中国科举存续时间长达1300年,其间出现的状元作文差不多在1300篇上下,加一些中榜的优秀“满分作文”,数量多得不计其数。
这些状元作文是中国考试史上极为珍贵的文字材料,古代有人专门将这些试题、作文收集起来,编成类似今天的示范作文,供学子们学习、收藏。
可惜在1904年光绪朝废除了科举制后,大多佚失了,特别是宋、元、明三代的试题、作文,佚失最严重。
正如中国最后一位探花商衍鎏所说,这些作文“藏书家不重,目录学不讲,图书馆不收”。
因为存世不多,外界能看到的古代状元作文更少。
这里,将刘春霖的作文和主考官给的评语,完全地披露于下——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试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造就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
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
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
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神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
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
三者孰为最急策。
中而不倚、强哉矫义---------------------------------------------------------------------------------------------------------------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
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
嗣世之主、昧于时变、因循荒怠、不思所以持之、欲无中于祸败、岂可得哉。
清朝状元答卷
清朝状元答卷: 字迹堪比印刷如今状元看
了会脸红
2017-05-29 14:28:09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中国的科举制起于隋朝终于清朝,科举制的历史有1300多年,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第一届科举是在605年(隋朝大业元年),最后一届科举是在1904年(光绪三十年),当时的状元是刘春霖。
图为刘春霖的照片。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殿试答卷,他在中了状元以后,没有当官就直接到日本留学,3年后回国。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刘春霖尤为擅长小楷,在书法上有非常高的造诣。
图为刘春霖用小楷书写的两幅字,现在的状元看到这个有什么感想?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书写的纸张,字迹堪比印刷版。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字。
很难想象人能把字写成这样。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塑像。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图为刘春霖的小楷经书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在1944年的时候,刘春霖因为心脏病突发离世了,享年73岁。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我国自隋开始有科考,但是隋朝没有留下一个状元的名字。
自唐武德五年(六六二年)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一九0四年)的刘春霖止,在漫长的一千三百年间的科考中,所取状元有姓名可考者,据一九九五年上海文化出版社《中国历代状元录》载共六百零二人。
众多状元中,留下诗歌、词赋、对联、文章、书画不少,但殿试状元卷却是凤毛麟角。
笔者存有一份刘春霖状元卷,共有两千零五十九字。
如扣除答卷所列三代及履历八十四字,只有一千九百七十五字,足见炉火纯青,字字珠玑。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的状元殿试卷第一场,史论5篇:“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1题藩镇,第2题平戎,第3题举贤,第4题变法,第5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最后一题不太吉利,有亡国之兆。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末代状元”刘春霖的故事
精心整理“末代状元”刘春霖的故事“末代状元”刘春霖的故事。
有关刘春霖高中状元之事传闻甚多。
据说是由慈禧太后钦定的。
殿试后,主考大臣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
当时内外交困,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儿吉兆。
她先看了几个人的卷子,觉得都不合自己的心意。
当看到刘春霖的考卷时,卷面上那清秀隽丽的小楷字,使慈禧眉宇舒展,又一端详“刘春霖”三个字,更是频频点头。
原来,这一年大旱,慈禧联想到“春霖”即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加之刘春霖籍贯直隶肃宁,更。
关心。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步步升级。
在日伪的黑暗统治下,很多仁人志士不甘沉沦,不当亡国奴,奋起抗争,表现出中国人不屈的民族气节,“清末状元”刘春霖就是其中的一位。
日伪汉奸曾多次以高官厚禄邀刘春霖为日伪政权效力,但都遭到他的严词拒绝和怒斥……平,并携带了许多东北特产作为见面礼,想以重金聘请当时已63岁的“末代状元”,出任伪满洲国“教育部长”。
他们在正阳门东站下了火车后,便坐上一辆汽车,直奔位于城西的西智义胡同刘春霖府邸。
先是将带来的东北特产送上,随后说明来意,并取出溥仪签署的“诏书”,递到刘春霖面前。
刘春霖看了两眼,言道:“而今我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难以胜任这‘教育部长’之职,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郑孝胥与刘春霖同为书法名家,但他比刘大12岁,故称其为“贤弟”。
见面后,郑孝胥并不提及请他任职之事,而是谈论起书法艺术,从唐宋元时的四大名家,聊到前朝四大名家,滔滔不绝。
刘春霖只是附和着,但对他的真正来意心知肚明。
突然,郑孝胥话锋一转:“贤弟,您是老佛爷慈禧皇太后钦点的状元,而今满洲国仍是大清的天下,康德皇帝对您厚爱倍加,特派我请您到满洲国任要职,您可不能辜负圣上的厚望?”闻听此言,刘春霖义正词严道:“如今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七·七事变”不久,日军占领了北京城。
保定故事(127)末代状元刘春霖
保定故事(127)末代状元刘春霖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
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家道贫寒,世代为农,其父先后在济南、保定府衙当差。
其母亦在知府家中做女仆。
刘春霖幼年时跟随父母在济南,因生活困难,6岁时被送回老家,托靠哥嫂抚养。
好在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润琴在8岁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进入私塾之后,更是让老师都为之震惊。
一个8岁的孩子,就可以出口成章,和大人品评天下大事。
当时老师就断定,这个娃娃将来前途无限。
时间过得很快,经过了十余载的寒窗苦读,润琴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一家人都满怀期盼,希望孩子可以高中。
然而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袭来。
原来官府查出润琴的父母属于贱民,因此润琴不具备考试的资格。
为什么说润琴的父母是贱民呢?根据古代科举制度规定,家中三代之中有人从事仵作、皂隶、仆人、妓女等职业的后代,就属于“下九流”的贱民。
润琴的父亲就是皂隶,而母亲则在大户人家做仆人,所以润琴一辈子都没有参加科举的机会。
作为润琴的父母何尝不知自己的工作会拖累孩子,所以他们才跑到外地去做事情,但最后还是被查了出来。
现在孩子无法参加科举,后悔也晚了。
润琴一听自己一辈子无法参加科举,顿时心灰意冷,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苦读十余载,最后竟成空?现在的我们或许体会不到润琴的绝望,科举是古代读书人唯一的信念和希望,当希望之火永远熄灭之后,人的精神信念也就随之崩溃。
此后父母一边想办法来弥补过错,一边鼓励润琴振作起来,若是能找到保举之人,这件科举的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但润琴明白,能保举贱民参加科举的人,都是达官贵人,他们这种社会底层的人,谁会保举他?润琴也就不再奢望,于是他整日与书画作伴,没事就练字,再也没了往日的心气。
柳暗花明又一村,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之后父母通过关系认识了一位名叫胡光签的乡绅。
“末代状元”刘春霖
“末代状元”刘春霖文丨张玮1OA/I年7月°日’对于中国历史而1VU t-w,这应该是可以留下-笔的一天。
这一天清晨,273名表情肃穆且略显紧张的男子,由专人带领,从紫禁城的中左门进入保和殿,然后经过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一系列仪式礼节后,屏息凝神、蓄势待发地准备参加殿试。
彼时,这273名贡士谁都不知道,究竟“状元”的桂冠会花落谁家。
他们更不可能知道,这次殿试是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一年后的1905年9月,清廷正式下诏,废除科举、推广学堂。
所以,这一届科举就成了“末代科举”;这一届状元便成了“末代状元”,或许有个更意味深长的称呼——“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
回到这一天的殿试考场。
考生在保和殿内从上午写到傍晚,终于交卷,答卷收到了读卷官的手里。
读卷官一共8人:大学士王文韶、鹿传霖,尚书陆润庠、张英麟、葛宝华、陈壁,侍郎李殿林、绵文。
他们第二天会在文华殿里将所有考生的考卷阅毕,分出高下。
转眼到了两天后的7月7日。
这天黎明,所有参加考试的贡士在乾清门外的台阶上集结,恭听最终名次的宣读,即所谓的“小传胪”。
读卷大臣立于台阶之上,捧着一张写满名字的黄纸,开始高声宣读。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第一个被报出的名字——那就是这一科的状元郎,读卷大臣的声音刺破了黎明的寂静——“刘春霖”。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刘春霖得的这个状元,背后一直有一些传闻。
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那个“状元”原来并不是刘春霖的。
按照殿试的规则,在宣布名次之前,还有一个必经步骤——面呈钦定。
但考虑到光绪当时的处境,在面呈他之前,是要先给慈禧太后看的。
传闻由此而来:按照排列顺序,第一名的卷子放在最上面,那是一个叫“朱汝珍”的考生的。
但慈禧一看这个名字,不禁眉头一皱。
首先,“朱汝珍”犯了一个“珍”字的忌讳——慈禧对光绪当年的宠妃珍妃可谓心怀怨恨,以至于在庚子年逃难前,要让人将她投入井中溺毙。
其次,朱汝珍来自广东。
刘春霖——高风亮节的末科状元
刘春霖——高风亮节的末科状元刘春霖——高风亮节的末科状元肃宁文化广场西侧的刘春霖雕像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
青年时即以诗文、学识称道于士林。
清光绪三十年(1904)殿试夺魁,此后第二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取士的制度,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为了纪念他,在沧州名人植物园、肃宁文化广场、河间一中均建有刘春霖的雕像,在肃宁人民公园建有润琴湖,县城的育才街更名为春霖街。
在肃宁的文物保护所,还保存着刘春霖的团扇书法真迹。
在状元家乡北石宝村,至今仍保存着刘春霖出资捐助学堂时门口的《劝学篇》石碑。
【刘春霖中得科举状元的典故】原来,朱汝珍本来应该是清代末科的状元,但是由于姓名和籍贯的缘故而与状元无缘——按照惯例,甲辰恩科的主考官在阅评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后,从参加殿试的273名考生的试卷中挑选出10份,并按名次排列好(其中朱汝珍第一,刘春霖第二),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
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见该卷虽然文词畅顺华丽,但字体却为粗笔楷书,因慈禧性喜疏淡清新字体,故看后不禁连连摇头。
当她看到“朱汝珍”这个名字时,心中更是不由得陡然升起一股厌恶之感: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不禁让这位老佛爷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人都出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是出叛逆的地方。
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与“诛”同音。
珍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改良,被推入井中溺死,“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就触动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经。
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状元之门对他关闭了。
相反,慈禧觉得刘春霖这个名字有吉祥之兆,又是直隶(今河北省)人,“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
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
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朱汝珍只好屈居榜眼了。
刘春霖:中国最后一个状元
刘春霖:中国最后一个状元核心提示:晚清时代,法国官员非常蛮横,动辄提出无理要求,然而他每每正义凛然,寸土不让。
一刘春霖,字润琴,河北肃宁人,自幼聪慧过人,读过的书,一遍就能背诵。
光绪三十年,他在殿试中获得一甲头名,也就是状元。
次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我国古代盛行千年的科举寿终正寝,这让刘春霖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
二刘春霖自幼熟读兵法,并赢得了“知兵之名”。
滇(di ān)南地区,张登发联合少数民族起事,声势极为浩大。
刘春霖“抄间道,出奇兵”,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迅速平息,从而维护了云南南大门的安定,避免了英国的入侵企图。
光绪二十九年,旧会党首领周云祥率众连陷各地,响应者众多,省城震惊。
刘春霖采取分路进攻的策略大败周云祥。
三此时,法国对云南虎视眈眈,越南人阮朝宗在边境滋事,刘春霖软硬兼施,使得越南人心悦诚服,接受招抚。
在边界问题上,法国迫于刘春霖态度坚决,以及他的威名已经传遍边境,只得“定线立牌”,这次立碑让中国土地无任何损失。
事实上晚清时代,法国官员非常蛮横,动辄提出无理要求,然而刘春霖每每正义凛然,寸土不让。
四清朝灭亡后,袁世凯等鉴于刘春霖杰出的政绩,曾任命他为总统府内史,但刘春霖毅然隐退。
1935年,伪“满洲国”带着溥仪的诏书拜访刘春霖,并许以教育部长的官职,刘春霖严词拒绝;不久“七七”事变爆发,汉奸王揖(yī)堂以北平市长一职请他出山,同样被拒。
王揖堂本就是小人,受此羞辱自然不甘心,他鼓动日本兵,把刘春霖赶出家门。
刘春霖愤概不已,但仍然态度坚决的说:“宁作华丐,不当汉奸!”1942年1月18日,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走完了他风雨飘摇的一生。
刘春霖: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第一人中最后人第一人中最后人,只今四海剩孤身。
平生竞曲沂公志,忠直难稽宋代臣。
这是刘春霖《六十自述诗》中的四句。
“沂公”指北宋名相王曾,王曾中状元回乡时,刻意躲开迎接他的官员与百姓,后任宰相。
王夫之说:“王曾,宋之君子也。
”刘春霖是科举状元,他这么写,乃自谦成就不如王曾,但王曾当年科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廷试均考第一名),也非刘可比。
曾有人撰文称张謇是中国末代状元。
张謇是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恩科考中的,且不甚光彩,据王伯恭《蜷庐随笔》称:“翁师傅(指翁同龢)得张季直(即张謇)卷必欲置第一,张子青(即张之洞的堂兄张之万,曾考中状元,后入值军机处,兼吏部尚书)不许,几欲与忿争。
”刘春霖则是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恩科考中的,比张謇晚了10年,第二年清廷便正式废科举。
显然,刘春霖才是末代状元,故自称“第一人中最后人”,其实他不具备参加科举的资格,靠冒考取得成功。
靠关系勉强获得资格1872年,刘春霖生于河北肃宁农家,父刘魁书在保定府衙门当差,母在知府家当女仆。
刘春霖14岁才到保定陪伴父母,此前在乡间由祖父母抚养,传说祖母见黑豆里杂有高粱,只好一一分拣,刘春霖则直接将它们喂鸡,因鸡只吃高粱不吃黑豆,自然分拣完成,村人无不称奇。
刘魁书是皂(即旧官府中的非正式员工),收入多靠盘剥,属“下九流”。
据当时规定,皂“例不准为官,其子孙亦不准应试”,需“下逮四世,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应试”。
刘魁书的两个儿子刘春堂与刘春霖均好学,按当时规定,参加科举必须廪生担保才行。
所谓廪生,又称廪膳生。
明清时期,县府3年召集全县秀才,岁考一次,成绩好的补为廪生,按月享受政府津贴。
此制创于朱元璋,到清代时,廪生每年可领4.8两白银。
廪生担保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冒考和冒籍。
冒考指考生身家不清白,贱民后代冒充良民后代。
当时各地科举录取名额不一,常有人跨县考试,即冒籍。
自雍正以后,清廷废除了贱民、贱籍制度,但冒考仍在严禁之列。
咸丰八年(1858年),河北乡试,满洲人平龄考中举人,他喜欢唱戏,偶尔登台表演,“京师议论哗然,谓优伶亦得中高魁矣”,结果平龄不仅被革去功名,还被判死刑。
慈禧钦定的状元刘春霖命运多舛字却书如其人
慈禧钦定的状元刘春霖命运多舛字却书如其人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
刘春霖的一生丰富多彩,他端庄醇厚的书法,其实只是诸多余好之一,因为他很善于写楷书,加上他的高风亮节和非常经历,所以,现在我们反而认为他是一个书法家了。
刘春霖的文化造诣之高,可以说是自古以来非常少见的,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
对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造诣深邃,并对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研究有素,颇多见解。
他不但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状元,他还是中国最早一批精通中西文化的大学者。
尤其对日本很有研究。
要了解他,我们还是大体了解一下他的人生吧。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
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授以翰林院修撰,不久被派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刘春霖家道贫寒,世代为农,其父先后在济南、保定府衙当差。
其母亦在知府家中做女仆。
幼年的刘春霖跟随父母在济南,因生活困难,6岁时被送回老家河北,依托哥嫂抚养,8岁时入私塾读书。
刘春霖天资非常聪颖,学习非常刻苦,深受老师喜爱。
后来,父亲把他带到保定,送入莲池书院读书。
在莲池书院十余年中刘春霖的学业长进很快,颇得院长吴汝纶赏识。
这个莲池书院的院长,可不是一般的一个院长,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一大批人物都出自他的门下。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
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
光绪十四年(1888年),张裕钊转任江汉书院教习,吴汝纶向直隶总督李鸿章毛遂自荐,辞去冀州知州,接任莲池书院山长之职。
当时住在北京城的日本和西方文人学者也常往保定向吴汝纶请教,相互切磋。
特别是日本教育界人士与他来往频繁。
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吴汝纶对西学的了解,萌生了兴办新式学堂的主张。
清朝最后一位殿室状元作文
清朝最后一位殿室状元作文
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贤用能的一种择才方式,沿袭了很多年,它为天下人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能够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壮举。
科举制从开创到清朝末年的结束,为中国提供了很多有能力有才学的能人。
那么,在历史上的这最后一位科举制的状元是谁呢?他就是一个名叫刘春霖的人。
作为慈禧太后钦点的一位甲辰科状元,他的字体堪比印刷体,反观现在留存下来的当时科举考试时刘春霖的试卷,我们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惊讶和不可思议。
如同印刷体的试卷给人的第一眼就是赏心悦目,甚至很多人会拿他的字迹来和很多书法大家来对比。
而他能够成为状元也并不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的,因为他家境贫寒,是当时劳苦大众的典范,他世代皆为农民,而能够完成如此美妙的试卷完全得益于刘春霖后天的不懈努力。
但是可惜的是,变法失败的光绪帝加上当时混乱的格局,留学归来的刘春霖已经没有清政府了。
而这位学识渊博的科举制度最后一位状元在经过近代先进知识的洗礼后,他毅然地拒绝了日本的高官邀请,历尽艰辛才回到了家乡。
历史上最后一科状元刘春霖的书法
历史上最后一科状元刘春霖的书法封建社会考状元,书法是极其重要的。
1904年甲辰恩正科刘春霖考中了状元,其书法艺术自然是出类拔萃。
刘春霖自幼喜爱书法,少年时便打下深厚的基础,尤其是小楷写得更好。
因此,他很早就考中拔贡(拔贡科的考试非常注重书法)。
他的小楷清秀挺拨,柔中有刚,浑然一体。
刘春霖在他考中状元前的几年间,住在北京准备参加科考,通过一位王爷的关系,时常为慈禧太后抄写佛经,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许和赏赐。
考中状元的当年,好友雷雨琴将刘春霖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和《灵飞经》四种小楷墨迹,带到上海石印,印成《小楷字帖》。
这四部佛经类小楷,都是刘春霖在中状元前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1899~1903)之间,给慈禧太后抄录佛经时的副本。
《小楷字帖》一出版问世,即销路颇畅,流传甚广。
刘春霖书法在一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有些不法之徒,便私自翻印出售。
于是,雷雨琴请求清政府保护出版权益,予以查办。
为此,清政府于光猪三十一年(1905)衣历十二月十一日,专出告示,警告不准翻印。
告示中称,“据北京职员雷雨琴禀称:窃职存有甲辰科状元刘春霖殿撰所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灵飞经》亲笔四种,干光绪三十年带沪付诸石印,装订成帙,批销发售。
与书局订定版权,不准私自代人翻印,诚恐渔利之徒,翻本冒印图利,有碍销售。
附呈书样,禀乞备案,布示严禁翻印,以印利权,等据。
特此,除批示并予备案外,合行给示谕禁为此示,仰各书坊铺贾人等,一体知悉。
尔等毋许私自翻印前项书籍。
如敢故违,一经告发,定予究惩不贷。
”刘春霖行书手札当雷雨琴呈请清政府保护权利时,除将四种小楷字帖送上备案外,还特别强调了每册前第一页有雷雨琴的半身道装肖像,最后一页印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字样,以防盗版。
刘春霖后来又出版了《朱买臣传》《洛神赋》《兰亭序》三种小字帖。
民国四年(1915),他又将殿试一场考中状元的文章(四道策论作品)重新整理,用工笔小楷写出,付诸石印,成为《殿试帖》。
慈禧钦定清最后状元试卷清晰如印
慈禧钦定清最后状元试卷清晰如印
导语:中国从实行科举制开始到结束将近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状元人数仅仅六百多位,可见考取状元是十分不容易的。
光绪三十一年为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今天就来说说在这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中取得状元的人。
他叫刘春霖,字润琴,号石筼,肃宁人。
他的父亲原本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民,之后投靠亲戚被介绍去衙门当差,才有钱给刘春霖读书,他从小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深受老师喜爱。
最值得一提的是刘春霖的字体非常好看,当时的人们都说的:"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
说回考试,当时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慈禧太后想从入选
的试卷中找点吉兆。
翻开当时被考官命为第一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欣喜。
但一看考生名字—朱汝珍时,就想到当初支持光绪改良的珍妃,顿时不悦。
再一看此人还是广东人,更是气愤,因为从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到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再到反清的孙中山都是广东人。
所以直接把此人试卷丢到一边,拿起第二份看。
这一看,喜上眉梢,因为考生名字叫刘春霖,“春霖”春风化雨,甘霖普降,因为当年大旱,急盼春雨。
而且刘春霖是肃宁人,“肃宁”肃静安宁太平景象,让慈禧对当时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怀有一丝希望,于是直接把刘春霖写在第一位。
而刘汝珍虽然被主考官多次保奏,依然被排在第二写在刘春霖之后。
据说当时刘春霖的考卷十分出色,文章行云流水,排版清晰犹如印刷体一般,字迹力透纸背,而且一字不错。
虽然他得状元有幸运偶然的成分,但不可因此而否定他的才华。
到了第二年就彻底废除了科举考试,所以他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任状元。
高中作文状元
女婿徐枕亚 刘春霖为前清最后一科廷试中试的一甲一名,因此 人家称他为“末代状元”。而号称鸳鸯蝴蝶派的领袖文人徐 枕亚,却是他的东床快婿。 枕亚江苏常熟人,以民初撰著 玉梨魂 小说而成名。 其时有些人认为这本书哀感顽艳,值得一读。 刘春霖有个女儿,读过了更是着了迷,不觉恹恹生 起病来,刘觉得蹊跷,要女儿直说。女儿没说什么,只在枕 头边取出一本 玉梨魂 扔给他父亲看,眼里却流出泪来。老 状元从没读过这种书本子,翻了几页,不禁拍案叫绝说:“不 图世间还有如此才子。”立刻托出人来替女儿做媒。 一个状元的女婿,谁肯推辞不要,不久,徐便人赘 刘府。那时枕亚前妻已卒,年已将近 50
刘春霖: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大清灭亡后过得如何?
刘春霖: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大清灭亡后过得如何?1904年7月4日紫禁城保和殿,光绪望着殿内参加殿试的众学子,心里百感交集,大厦将倾,连他这个皇帝都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人真的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吗?光绪看了眼主考官呈递上来的殿试卷宗,又把卷宗呈到了慈禧太后面前,慈禧太后看着卷宗先是摇了摇头,接着眼前一亮,御笔一勾,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就此产生了,他就是刘春霖。
刘春霖刘春霖的考状元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戏剧性,他原本不是殿试第一名,最后却阴差阳错成了状元。
中状元之后,刘春霖尚未来得及大显身手,清朝就灭亡了,他顶着名存实亡的“状元”名号,在战乱不断的民国受到了怎样的待遇呢?刘春霖,1872年出生于直隶省肃宁县(今河北肃宁),自幼家贫,父母忙于生计,只能将年幼的他寄养到乡下的伯父家。
伯父是私塾先生,整日将刘春霖带在身边亲自教诲,他生性聪慧,四五岁时就能认字读书,八岁时就能品评实事,成为了乡亲们眼中的“天才”。
刘父得知此事,觉得不能埋没了儿子的才华,就把他送进了私塾。
刘春霖十分珍惜这珍贵的学习机会,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卷不离手,成绩也非常优异,经常考第一名,就连私塾里的先生都说他有“状元命”。
从结果来看,先生可谓一语中的,但当时刘家所有人都认为刘春霖考状元简直是痴人说梦,因为发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
刘春霖带着全家人的希冀去报名考试,结果得知他根本没有考试资格。
原来他的父亲曾担任皂隶(旧时衙门里的差役),母亲给富人家做奴仆,他们一家都属于当时最卑贱的“下九流”,根据科举制规定,这种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考试。
十年寒窗,满腹经纶,难道要就此埋没吗?纵然他万般不甘心,个人力量也无法与朝廷制度抗衡,心灰意冷之下,刘春霖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
父母也是非常难过,因为自己的身份毁了儿子的前程,他们到处托人帮助,终于找到了弥补的办法。
刘春霖有一位乡绅愿意做刘春霖的担保人,让他进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
莲池书院又被称为'直隶书院',是由清朝名臣李卫创建的,曾经培养出多位名士大家,进入莲池书院,就等于一只脚踏上了仕途。
科举第三级:殿试
科举第三级:殿试古代学生为科举而付出的努力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三更,指的是子时,相当于现在的半夜11点到凌晨1点;而五更则是寅时,凌晨3点到5点。
鸡鸣声响,人就要开始读书,每天可以睡觉的时间最多不超过6小时,除去吃喝拉撒外,其余十多个小时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对于他们来说,如此的辛苦努力,目的正是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想要天下,只通过乡试、会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努力,向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殿试发起冲刺。
【殿试】看罢杏榜,名列其中的贡士还来不及庆祝,就得为接下来的殿试做准备了。
不过殿试不像之前的乡试和会试那样压力巨大,因为殿试不再会有人落榜,也就是所有的贡士们的名字都会出现在最后的金榜上。
只是,这次的考试,考生们将直接面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
殿试,顾名思义,就是在皇宫大殿举行,并由皇帝亲自命题并主持的考试,所以也叫御试、廷试或廷对。
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意在突出皇帝“天下宗师”的地位,而考生经过这次考试,地位也上升为“天子门生”。
清代殿试的时间一般紧随在会试放榜之后的四月下旬,地点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里。
考试以一日为限,考生按照规定是凌晨入场,历经一系列繁琐礼节后颁发试卷。
考试内容只有策问,一般是从《四书》《五经》中抽出一些章句作为题目,只有三四道。
题目是以皇帝名义发问,考生则以臣子身份应答。
应答的文章格式有严格的规定,称为“八股文”。
八股文是由八个部分组成的。
最开始先揭示题目的主旨大意,称为“破题”。
接着承上文而进行阐发,叫“承题”。
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
再后是“入手”,是引出后面内容的突破口。
接下来就是文章的主文部分,分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中,都要使用两股并排对偶的文字,一共为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这种文体要求考生要用孔子、孟子等人语气说话,不允许自由发挥。
而句子的长短、字数的多少、声调高低等也都要一一对仗。
末代状元刘春霖的传奇
末代状元刘春霖的传奇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不过这位状元既没有考第一名,不是表现最突出,也没有“拼爹”、“走后门”,那他是怎么当上状元的呢?真正的“第一名”又去哪了?是谁转动历史的车轮,修改了他们的命运?八年后的他们何去何从?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唐到清朝光绪年间的最后一届,持续了13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官方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甲三名,俗称状元、榜眼、探花。
1904年,朝廷照常举行科举考试。
考试在皇宫举行,考官将试卷呈给皇帝,但光绪皇帝一生被慈禧太后挟持,不掌握实权,所以每次都是将试卷送到慈禧那里。
当时,清朝内忧外患,慈禧正准备过七十大寿,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
慈禧的'审查'非常严格,首先打开头名考生的试卷。
在试卷的最后,慈禧注意到这个人的名字是 '朱汝珍',她不高兴地发现,她想起了支持光绪改革而死于井下的珍妃。
当她进一步阅读时,发现他是广东人,就像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一样,于是一怒之下把朱汝珍的考卷扔到一边。
据说还有一个倒霉的考生叫'谭延闿'。
有人说,他被老佛爷pass 掉是因为他的名字太难听了。
另一种说法是,这是因为他与谭嗣同同姓。
他批判封建旧文化和旧思想,领导百日维新,协助光绪实施改革,处于对立阵营,对慈禧不利。
慈禧打开刘春霖的试卷,觉得 '春霖 '二字有 '春风化雨 '之意,而这一年正是大旱之年,她急切地等待着一场春雨。
这对当时濒临崩溃的清朝来说是个吉兆。
于是大笔一挥,刘春霖成了状元。
不久之后,清廷发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改革学制,废除科举制度。
在刘春霖成功后的第二年,科举考试被废除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招募了许多清朝的遗民,以实现其恢复帝国的野心。
清末最后一个状元,试卷保存完整,其字不亚于颜真卿,堪比印刷体
清末最后一个状元,试卷保存完整,其字不亚于颜真卿,堪比印刷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一如'横渠四句'所言,古时候天下读书人的重任正是弘道立德,救济万民。
作为读书人的一致信仰,晚清的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身体力行,实践着这句被奉为圭臬的名言。
'品诗益德身合雅,读书守廉气自华',刘春霖写下的这幅对联,也预示着这清朝最后一位状元的一生,德艺双馨,清正廉明。
被后人景仰的,不仅有刘春霖'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的书法,还有他的铮铮铁骨与气节。
寒门子弟,末代状元刘春霖,字润琴,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
他出身贫寒,家中世代都务农为生。
父亲因为贫困后到县衙当差,母亲则在知府家当女仆。
刘春霖兄弟二人虽家境贫困,读书却格外认真刻苦。
在光绪十一年,刘春霖考中拔贡生,进入保定的莲池书院学习,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院长刘汝纶对他青眼有加,十分赏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春霖在光绪二十七年考中举人,并在三年后,迎来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光绪三十年科考。
光绪三十年,正逢慈禧太后70寿辰,主考大臣将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由慈禧太后钦定。
当时外有八国联军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明治维新等'逆反'运动,内忧外患的慈禧太后正希望从科举中得到吉兆。
原本夺魁的考生名为朱汝珍,但其名字中的'珍'字让慈禧太后想起了那个宠冠后宫的珍妃,自然心下不悦,又想起作乱的洪秀全、梁启超等人都来自广东,因此慈禧太后更加不喜广东出身的朱汝珍,便暗自将他从状元名单中除去。
当慈禧太后拿起第二份试卷细细观看时,只觉该卷文采斐然,尤其是字迹娟秀端庄,圆润平正。
太后对其赞不绝口,又认为春霖二字是天降甘霖、春风化雨的寓意。
加之刘春霖是肃宁人,'肃宁'有肃静安宁、天下太平之意,慈禧太后因而认为刘春霖正是上天降下的吉兆,于是在看完后立马钦定刘春霖为状元,朱汝珍作为榜眼次之。
一时声名显赫。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只是用来收揽人心的工具,职位也不过是一个闲职。
刘春霖生于1872年正月初三,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衙门里的一个普通差役,母亲则到知府家中当女仆,以换取银钱生活,家中十分穷苦。
到了冬日里,天气异常寒冷,尤其是在北方,年幼的刘春霖冻得受不了。
当他知道知府家有取之不尽的炭火取暖时,他想让母亲去知府家偷点炭火回家,供家里人取暖。
这件事被刘春霖的父亲发现,打了刘春霖一巴掌,并对他谆谆教诲道:“穷也要穷得有志气。
”父亲还教导他,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微小的利益就丢掉了自己的气节。
这件事后,刘春霖的父亲决定把他送到自己的哥哥家里抚养,让他能够吃饱穿暖,不必跟着自己受苦。
刘春霖在大伯家乖巧懂事,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于是大伯又将他送到私塾念书。
刘春霖到了私塾后刻苦学习,并且天资聪颖,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私塾先生对刘春霖十分赞赏,经常在他大伯面前夸奖他有状元之才。
他大伯觉得应该把刘春霖送到更好的学堂学习,不能让他在这小地方埋没了,连忙联系在保定的弟弟把刘春霖送到当时很有名的莲池书院读书。
这个决定显然非常正确,刘春霖不负家人期望,在光绪十六年就中了秀才,后来又接连考中了拔贡和举人。
光绪三十年,刘春霖在殿试中一举拔得头筹,成为了状元,自此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一年后,刘春霖被派去日本留学。
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大多被派去日本,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当然这只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的一个幌子,被逼无奈实行的一个举措。
刘春霖到了日本后,深受日本东京政法大学老师的赞赏。
学校的老师听到刘春霖对中国古典文学很有研究,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有关中国的文学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他总是能凭借广博的知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老师对他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颇为赞赏。
刘春霖也在日本受君主立宪观点的影响,准备回国进行革新运动。
大清灭亡后,刘春霖的生活然而没等实现君主立宪,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了,他成了前清遗老。
那时他39岁,正当是立业的时候,这个打击对他太大,他一时不知道该效忠谁了,整个人陷入了迷茫,在北京终日吟诗下棋,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4年末科状元刘春霖殿试策(全文)
刘春霖殿试策末科状元 1904年科举改革皇帝策问分类:名篇品读
应殿试举人,臣刘春霖,年三十岁,直隶河间府肃宁县人,由拔贡生应光绪二十八年顺天府乡试中式,由举人应光绪三十年会试中式。
恭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永生,未仕,故;祖昆仪,未仕,故;父魁书,未仕,故。
臣对:臣闻王者不吝改过,故盛世有直言极谏之科,学者义取匡时,故贞士有尽忠竭愚之志。
昔汉文帝除诽谤之法,而后贾山、贾谊争致其忠谠之谟;武帝崇尚儒术、诏举贤良,而后董仲舒、严安、徐乐之徒群集
于阙下;宋仁宗复制举诸科,除越职言事之禁,而后苏轼、苏辙对策极言时政阙失。
其于任官治兵主要,裕财正俗之方,类能指陈利害,上广人主聪听,下系四海安危,非仅在词章之末也。
夫殷忱所仪启圣、多难所以兴邦,势有必然,理无或爽。
钦惟皇帝陛下践阼以来,勤求治道,惟日孜孜者三十年矣,然而治效未彰、外患日亟,意者固时制宜之道或有未尽欤。
乃者临轩试士,冀得嘉谟,举察吏、治军、理财、励士诸大政,进臣等于廷而策之。
臣愚陋何能与此,顾自幼学以来,亦尝究心于治忽之原,考求于中外之故,怀欲陈之而未有路。
兹承大对,谕旨勉以直言无隐,何敢饰辞颂美,而不竭其款款之愚。
伏读《制策》有曰:君人之道予育为心,而因求简贤辅治之法,此诚安民之急务也。
臣惟民间疾苦惟守令知之最真,故欲平治天下,必自重守令始。
昔汉以六条察二千石,而以察令之权寄之于守,此与今制用意相同。
然汉代循良之吏后先相望,而今治效不古若者,岂非粉饰欺蔽之习有所未除乎?欲杜粉饰欺蔽之习,在通上下之情。
长官勤求民隐不敢自尊,则属吏清慎自持不敢作伪,自然之理也。
且夫今之守令,其任较前世为尤重,其事较古时为更繁,何也?世局日变,万政待兴。
举凡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
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是在长官加意陶成,俾咸具溥通之知识,而后委之以任而不惑,责之以事而不迷,纲举目张不劳而
理。
今各省虽设馆课吏,多属具文,岁月一试,不过较文字之工而已,政绩何由而成,循声何由而著耶?
汉制县邑丞尉多以本郡人为之,利弊其所夙悉,故治效易彰,此周官遗意,其法似可仿行。
果能博采公论,慎选贤绅,于治必有裨补,不必过为疑也。
皇上澄清吏治,必先通上下之情,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一也。
《制策》又以三代之制寓兵于农,因详究历代兵制之得失。
臣谨案:井田沟洫之法废,遂专用征兵。
汉高祖设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秋后讲肄,课试各随其地之所宜;唐初置府兵,中叶以后专用征兵;宋韩琦之议养兵。
苏轼之言定军制练军,实皆深切著明。
今日环球列邦多以尚武立国,知兵之选遍于士,夫体育之规基诸童稚。
夫兵凶战危自古为戒,故孔予以军旅未学辞卫灵公,诚以穷兵不已终至于乱。
左氏亦言;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
然自有国家以来,必不可一日去兵,此非第羽翼爪牙之说也,如人身然,血肉既具,必有气力以贯注之,而后足以发挥其精神,以生存于万类竞争之世。
人身之气力不足,则血肉有雍滞溃败之忧,而精神亦无所附丽,是以由唐虞三代以至于宋明,数千年来无不以兵制为急务,乃世之论者动是古而非今,辄谓人民岁输数千万之资财以养此坐食骄惰之兵,固不如古者寓兵于农之善,不知天下之事皆日趋于变况,以今日群雄角逐战术之变幻、器械之精利,虽日召其兵而教练之,犹未必胜人,而谓集氓隶于行间,驱之以临战阵,庸有幸乎?然则,兵者固必教之于
平时而又精且多,然后可并立于群雄之间,所谓气力充而精神焕矣。
皇上整军经武,士卒知学为先,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二也。
《制策》又曰:《周礼》太宰以九式均节用,而因求节流之法。
臣谨案:职内掌邦之赋入,职岁掌邦之赋出。
此即近世各国所谓豫算、决算也。
昔苏轼之策理财,谓天下之费有去之甚易而无损,存之甚难而无益;曾巩之议经费,谓浮者必求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约者必本其所以约之由而从之,皆扼要之论。
然臣谓理财,于今日节流不如开源之尤要,盖自通商以来,利源外溢,虽百计节省而无救于贫。
开源之道在振兴实业,中国神皋沃壤幅员纵横寥廓,且地处温带之下,百物皆宜,则当讲求农事。
人民四百兆善耐劳苦,而且心思聪敏。
中外交通以后,闽粤濒海之人类能仿造洋货,果其加意提倡,不难日出新制,则宜振兴工艺。
欧西以商业之胜哀为国力之强弱,轮帆交错以争海外利权。
中国商业不兴,漏卮日巨,欲图抵制之道,则宜扩充商务,如此则野无旷土,市无游民,精华日呈,然后利权可挽。
皇上慎乃俭德,而尤必广辟利源,此不得不国时制宜者三也。
《制策》又以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因欲范围多士,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此今日学界之要图也。
臣惟古者司徒修明理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
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而不免清议标榜之病;唐初文字最盛,中叶而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而士习大坏;宋世名儒辈出,各有师承,至于崇廉耻、敦气节,流风所被,迄有明而未—衰。
虽
其人能自树立,亦以教学相勉,师道立而善人多也,夫大道载于六经,而伦理先乎百行。
今日浮荡之士,未窥西学已先有毁裂名教之心。
故欲正人心、端士习,必以明伦为先,欲明伦理必以尊经为首,此即国粹保存之义。
皇上倡明文教,必以经学正其趋,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四也。
凡此四者,皆保世之闳规,救对之要务。
苟予曰法后王,董仲舒曰为政不调甚者更张,乃可为理。
夫使时移势异,而犹拘守成法,此《吕氏春秋》所讥病变而药不变者也。
自古有治人无治法,故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臣尤伏愿皇上懋学修身,以为出治之原,然后用人行政,天下可以安坐而理也,故有汤、武而后有伊、吕之臣;有尧、舜而后有勋、华之业。
由是以课官而官无不职,以治兵而兵无不精,以理财而度支无匮乏之忧,以励学而士林作贞之气,则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基此矣。
臣未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臣谨对。
附: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
直隶肃宁人,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其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
光绪33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继而出任袁世凯大总统府内史,从事些文字应酬;1917年12月,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
在徐世昌、曹锟当大总统期间,被授予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
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
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
礼,并因此名噪一时。
1928年愤然辞官,在上海、北京以诗书自慰。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后,均能保持晚节。
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