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篇 专题26 中国地理分区 考点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点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的空间分布。
由题中信息可知,该地受西风带影响,①、②、③地都受其影响,但③地地势高,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④地受地形阻挡,降水较少,故C项正确。
2.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而结合地形分布,该地荒漠面积广大,不宜发展种植业,耕地面积小,山麓地区有水源,草场面积较大,因此,C项正确。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
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
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
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青藏高原地势高而气温低,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热量不足,谷地海拔较低而热量条件较好,利于农业发展;河谷地带由于流水堆积而土层较深厚,利于农业发展。
注意此地热量只能满足一年一熟。
4.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
B.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
C.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
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
答案 A
解析油菜花期早晚取决于气温高低,气温高的区域花期较早。
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从图中看该地纬度高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海拔高因素,可判断该地气温要低于长江流域,油菜花期较迟,故A项正确。
注意湟水谷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油菜应春季播种,夏季开花,故花期不会是4~5月。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答案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
解析根据图中河水流向和灌渠的走向就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地势特点。
6.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
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
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以甘肃省的中药材和甘肃省位置图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农业区位及工业的影响,同时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阐释与表达能力。
(1)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来说明。
甘肃地理位置独特,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结合图形分析其过渡性特征是关键。
(2)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验、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两大方面分析区位优势,分析时要结合上题和材料中的信息。
(3)发展工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从环境、经济(经济效益、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等)和社会(增加就业、脱贫致富等)三大方面来分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西辽河流域。
材料二下图为西辽河流域某村1997~2002年地下水水位变化及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对比图。
材料三下图为西辽河流域某村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该流域的地形特征及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该流域地下水水位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流域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
[错答]
[错因分析] 该题出错主要是因为对图中的信息把握不准确,不能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推理,尤其是回答第(2)(3)问时,没有把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结合起来,不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正答] (1)西部高,东部低,西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2)1997~2002年地下水水位呈波动下降趋势,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水位均波动下降;除1998年外,丰水期地下水水位高于枯水期(枯水期地下水水位低于丰水期地下水水位)。
(3)该地区河流众多,地下(泉)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加之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和大豆等。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水稻(因单产高)种植比例上升,大面积种植水稻后,用水量增加,地下水资源减少,导致灌溉水源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玉米(需水量较小)重新回到粮食生产主要地位,以减少农业生产用水量,避免农业生态的恶化。
[解析] (1)从河流与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
西辽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从图例可以看出该区域有大面积的沙丘分布,河流含沙量大。
(2)从材料可以看出地下水埋深数值呈增长趋势,说明地下水水位下降;从枯水期井埋深与丰水期井埋深的变化可以看出,丰水期地下水水位一般高于枯水期地下水水位,1998年较特殊。
(3)该流域自然条件较优越,适宜种植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玉米种植为主,90年代以种植需水较多、单产较高的水稻为主,因为水稻需水量大,水资源出现短缺,同时也出现一些生态问题,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到21世纪初又以种植需水量较小的玉米为主,从而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