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以浙江省衢江区为例
衢州市衢江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衢州市衢江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茶产业是衢江区特色农业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十年来,衢江区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从总体来看衢江区茶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品牌偏弱,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衢江区茶产业面临较大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衢江区茶产业经营现状、产业发展优劣势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衢江区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加快衢江区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对促进衢江区茶产业发展和茶农致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茶作为一种最古老的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21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猛。
衢江区有着悠久的茶叶产销历史,对茶产业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衢江区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基地建设为抓手,茶叶品牌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积极开展初制茶厂优化改造,使全区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日益成为山区库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1 发展现状衢江地处浙江生态绿茶产业带。
2022年衢江区茶园面积33100亩,其中采摘面积31000亩。
全年产茶1726吨,总产值21746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751吨,产值17096万元,名优茶产量、产值与全年占比分别为43.5%、78.6%。
1.1 茶区分布较广作者简介:金昌盛(1989-),农艺师,从事农业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研究工作,手机152****7589,E-mail:****************。
通讯作者:李建忠(1968-),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技推广、植物保护研究工作,E-mail:****************。
主要分布于衢北、衢南和衢东三个茶区:一是南部乌溪江库区生态茶产区。
包括湖南、岭洋、举村、黄坛口4个乡镇,茶园面积12500亩,主产扁形茶类和针形茶、毛峰类茶。
该区域山清水秀、光热充足、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产生态有机茶优势明显。
二是北部千里岗山区高山茶产区。
衢州市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衢州市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衢州市充分利用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积极推进“资源与产业合作”,大力开展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在连续1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力促进衢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还为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累计接受省委托造地2.4万亩,已完成1.9万亩;接受杭州、宁波委托造地2.2万亩,已完成0.5万亩。
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低丘缓坡开发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一、主要做法1、高度重视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作,把好“组织关”。
一是领导重视,有力推进。
衢州市高度重视土地开发利用工作,2007年成立了市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市区土地资源开发的协调工作,各县(市、区)、乡镇都相继成立了土地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级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导工作。
二是科学规划,有序实施。
在对低丘缓坡资源状况调查摸底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各地结合县(市)域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科学制定了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
三是政策扶持,有效保障。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资源指标调剂资金使用管理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健全了低丘缓坡垦造耕地工作机制,有效地保证了低丘缓坡垦造工作顺利实施。
2、严格低丘缓坡垦造耕地项目立项管理,把好“立项关”。
严格把好五个环节:一是资料审查关,坚持对所有申报立项项目逐项审查,做到申报材料齐全,内容填报规范、符合要求,图、数、实地相一致;二是地类认定关,对所有低丘缓坡垦造耕地项目,其实际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图)都必须是未利用地或废弃园地;三是面积确认关,低丘缓坡垦造耕地项目面积测算必须由具有测绘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并且与土地变更调查成果面积基本一致;四是群众自愿关,项目立项遵循群众自愿原则,不搞强迫命令、“形象工程”,对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村项目优先立项,项目立项前,要求项目所在村召开村民代表或骨干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作为立项申报材料;五是规划设计关,立项项目必须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地区和村镇规划非建设区域,项目设计既要对项目建设标准严格要求,又考虑因地制宜。
衢州市衢江区农居改造控制指引
衢州市衢江区农居改造控制指引一、建筑风貌分类及住宅设计要求1.1、衢江区建筑风貌类型现状分析衢江区,属于浙江省衢州市,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素有“衢通四省”之称,区位优势明显。
衢江穿境而过,东临龙游县,附近还有开化县,南接丽水的遂昌县,北接杭州的建德市,西于市内的常山县、柯城区、江山市相依。
衢江区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
衢江区是金衢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以衢江为底轴,成南北对称阶梯式过渡,依次为平原、低丘、高丘、低山、中山。
北部山区系怀玉山支脉的千里岗,南部山区为仙霞岭余脉,两山夹峙形成一江(衢江)十八溪的羽状水系,衢江接纳常山港、江山港贯穿中部,自西向东出境。
衢江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浙赣铁路以北为平原,以南为低丘地域;中有衢江流淌,西依乌溪江,东部有上山溪、下山溪,中部有红凉亭水库等水域,水资源丰富。
传统农村建筑风格呈现徽派民居特点,地域特色显著。
建筑风貌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建筑、传统乡土建筑、近现代建筑三种类型。
(1)历史文化建筑:建筑采用青砖、黑瓦、实木、粉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部分有设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黑瓦门罩等建筑元素。
优点:具有江南传统建筑历史的深厚内涵,造型美,工艺美。
不足:建筑的保护欠缺,风貌有所受损,维护不到位,部分残缺。
(2)传统乡土建筑:采用石材、黄泥、黑瓦、实木等建材,以黑白灰为主色调 优点:乡土材料与色彩具有辨识度和归属感。
不足:内部通风采光较差,起居环境较为欠缺。
(3)近现代建筑:建筑采用外来建材,以油漆、贴面砖、玻璃瓦、不锈钢等现代建材为主,色彩缤纷复杂。
优点:建筑形式更丰富,具有时代气息,且实用性强。
不足:材料与色彩的滥用导致整体风貌不协调,现代构筑物泛滥。
针对衢江区三种不同建筑风貌,设计了两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民居,现代徽派建筑风格及中式乡土建筑风格。
两种不同建筑风格各适用于衢江区的不同村落。
农居改造住宅设计风貌控制设计中,建筑风格强调符合衢江区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风貌。
衢州市创新耕地保护实现占补平衡的实践与思考
衢州市创新耕地保护实现占补平衡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同时,耕地又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创新耕地保护实现占补平衡意义非凡。
关键字:衢州市创新耕地保护实现占补平衡实践与思考中图分类号:S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耕地占补平衡的重大意义耕地占补平衡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面积需要是18亿亩, 保住18亿亩耕地,就有了粮食安全基本基础。
耕地占补平衡是严格耕地保护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要求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以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正是着眼于解决发展用地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保发展、保红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浙江省衢州市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耕地保护方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全面落实占补平衡,积极探索出一条保护耕地、保障民生的“双赢”的新路子。
2008年,衢州市提出了耕地数量、质量占补“双平衡”理念,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达218万亩,不仅连续15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占补平衡,而且耕地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改变观念,占补平衡要数量也要质量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在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省,属于欠发达地区。
近年来,衢州市加快了工业的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10项经济指标中有7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这其中,耕地面积占补平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2003~2007年,全市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6.95万亩,通过土地开发,全市新增耕地面积6.35万亩。
2005~2007年建设用地复垦1.5万亩,获取复垦指标1万亩。
211072467_打好“组合拳”_守好“饭碗田”_衢州市柯城区为耕地蓄能积势_助力耕地增值增效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55JICENGCHUANZHEN基层传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近日,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万田乡万田村等地千亩油菜花海盛放,这道靓丽风景线的背后,是柯城区为守好“饭碗田”、提升耕地质量、压实耕保责任作出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耕地提质,耕种增效衢州市柯城区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耕地资源匮乏。
近年来,该区通过全面摸排耕地要素资源的类型、数量、潜力,合理安排垦造耕地、“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百千万”工程等项目实施,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有效增加水田面积、确保区内水田总量占补平衡,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耕地轮作、水稻生长提供了基本保障。
2022年下半年,为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确保来年能顺利种植水稻,该区还专门建立网格化责任机制,多部门集中会审、办理、验收,项目公示到田头,建立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监管长效机制。
“一亩油菜,肥三亩水田。
”冬季是耕地的蓄能期,只有攒够了劲儿、铆足了力,才会有新一年的勃勃生机。
2022年冬季,衢州市柯城区利用“冬闲田”和轮作时间差,在秋收后萧疏的耕地上大力翻耕种植油菜、小麦等冬季作物,来年再经过翻耕发酵就有了天然的有机肥。
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减少耕地在冬季的地力流失、预防病虫害发生、增强耕地土壤肥力,还可以降低耕地利用强度、优化种植结构、让耕地顺利过冬。
压实责任,耕地智保近年来,衢州市柯城区不断完善耕地保护体系,加强耕地执法监督力度,通过落实补助资金,提升巡查员、网格员待遇,充分调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保护耕地的主动性、积极性。
全面推行“田长制”,依托“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完善“人防+技防”耕地保护体系。
全区共设立各级田长、副田长及村级巡查员488人,布置铁塔监控149个,充分利用视频监控、遥感检测等数打好“组合拳” 守好“饭碗田”衢州市柯城区为耕地蓄能积势 助力耕地增值增效□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城分局 吴郁芊 黄奎鑫▲▲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万田村油菜花开(朱欣慰▲摄)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56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字手段,全天候全方位监督永久基本农田。
衢州市衢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衢州市衢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作者:乔婉霞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20年第10期摘; ;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衢江区作为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變传统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衢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在传统产业转型、区域品牌培育、农业人才引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立足传统产业转型提质,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农业公用品牌培育,提升区域竞争力;立足农业主体和农业人才引培,提升持续竞争力”等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农业产业;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 DOI:10.19415/ki.1673-890x.2020.28.02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新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路径[1]。
衢江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亟需突破旧思维,努力探索现代农业的衢江模式。
1 发展现状近年来,衢江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发力点,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绿色化建设、现代化建设、集约发展均走在全国前列[2]。
在粮食、生猪、柑橘、毛竹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衢江区积极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开拓蔬菜、瓜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以特种养殖等产业领域,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截至2019年底,衢江区农业总产量59.69万吨,较往年增产2 750 t,增幅0.5%。
其中粮食12.75万吨,蔬菜35.23万吨,柑橘8.54万吨,小水果1.99万吨,茶叶0.118万吨。
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市级粮食生产功区17个;建有规模生猪养殖场102家,生猪存栏12.62万头;养禽场(户)1.7万家,存栏家禽218.35万羽。
“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普通
亩产值万元以上的示范基地占
林农不能承受;四是示范基地
和林长制考核,在制定“三
比 不 到 1/3。 花 木 产 业 由 于
业主以自己经营为主,订单林
农”领域战略规划、安排重大
“非 粮 化 ” 和 “ 非 农 化 ” 整
业和股份制林业尚处于起步 ,
项目、谋划扶持政策时给予更
治,年亩产值超万元的小苗繁
宅;德清县要求:在实现“户
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初步形
有所居”的基础上,进一步放
成一批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
活宅基地使用权,允许将最长
1.主要做法
30 年的“双使用权”流转盘活
(1) 稳慎开展宅基地使用
权流转探索
用于农村新业态,配套建立宅
试点地区积极探
基地基准地价体系,作为宅基
索区域内跨集体经济组织实现
“一亩山万元钱”数字化应用
事林业产业的带头人主要为有
场景和“林农百事通”小程序
经济实力的村干部或是返乡创
刚开始试运行,需要不断迭代质量基地,打造一批山区特
业的工商业主。省级乡土专家
升级,才能满足产业管理和林
色、浙江先行的“一亩山万元
平均每个县(市、区)不到 5
农需求。
钱”技术集成标志性成果。
人。据调查,30 家新型主体的
的林技推广云平台——“林技
通”,覆盖所有县市区。目前
“林技通”微信公众号注册 用
户 3 000 人以上,实现了专家
在线“云服务”、林技“云推
广”。打造 “一亩山万元钱”
科技富民应用场景,实现示范
基地“落地上图”,建立基地
“一张网”,探索智慧物联网+
以农房整治为抓手深化“千万工程”的衢州实践
以农房整治为抓手深化“千万工程”的衢州实践作者:暂无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6期浙江省衢州市农业农村局(324000)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把群众愿望最迫切、环境整治最困难、触及问题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大花园建设的“牛鼻子”来抓,以农民建房服务好、农村风貌提升好、资源转化利用好为目标,重构农民建房服务管理体系、乡村特色风貌体系、资源转化利用体系。
其具体做法如下。
1.推进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化一是完善“1+4+1”乡村规划体系。
建立“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的“1+4+1”乡村规划体系,提升乡村规划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市本级制定了浙西乡村风貌特色营造技术指南和导则,衢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市区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常山县、开化县分别制定了农房建设风貌特色管理导则及办法。
二是明确“一张图”乡村布点规划。
各县(市、区)基本确定了适建村、限建村、禁建村名单和农民集聚点建设计划,全市8 258 个自然村,适建村为914个、限建村4 553个、禁建村2 791个,农民集聚点87个。
三是严格执行“六不能、四必须”优化规划选址。
“六不能”即:不能在沿路沿河沿岸控制区建房,不能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房,不能在风景名胜区建房,不能占用优质耕地建房,不能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建房,不能圈占大围墙建房;“ 四必须”即:必须块状集中建房,必须限制建筑高度,必须统一建筑风貌,必须美化绿化庭院。
各地均将“六不能、四必须”列入规划编制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照执行。
四是积极探索农民建房新模式。
各地积极探索“跨村建房”“坡地村镇”“移房出村”等建房新模式,打破乡镇、行政村界限,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破解农民建房“选址难”问题。
如龙游县湖镇镇建设高坪桥水库安置小区,集体安置560 户约1 420人。
衢州市三管齐下抓落实 耕地保护显成效
衢州市三管齐下抓落实耕地保护显成效作者:方之铮赖俭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21年第8期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方之铮赖俭2016年以来,衢州市始终秉持“节约集约优先、合理规划利用”的理念,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在“造地”“节地”“管地”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耕地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努力高效破解人均耕地少、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
目前,衢州市耕地保护面积从229.46万亩增加到237.9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78.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8.2万亩,每年违法用地比例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1年6月,浙江省保护耕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2020年度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衢州市为考核优秀单位,名列第一,实现三连冠,连续五年获评优秀。
一、开源式“造地”,做大耕地总量(一)高规格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衢州市通过统筹空间、要素、区域,形成集聚效应,全面打造“衢州模式”,制定下发《衢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形成资金指标“一本账”、智慧管理“一个库”和资源分布“一张图”。
在此基础上,各地按照“多规融合”要求,健全了“1+4+1”乡村规划体制,谋划项目144个,涉及71个乡镇、427个行政村,整治范围总面积428.6万亩,占市域总面积32%。
其中,多个项目已在《“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概念规划》中布局,逐步实现“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
2018—2020年,全市列入省计划72个,涉及行政村178个,区域总面积103743公顷,总投资202.8亿元,列入省计划项目数位列全省第二。
衢州市绩效评价全省排名前列,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奖励,6个项目入围部试点项目,项目数全省第二。
(二)高标准推进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衢州市全面整合土地整理、路网和沟渠建设,实施土壤改造,提升保水保土保肥,实施土地连片流转,提高耕地管理效率。
衢江区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总结
衢江区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总结第一篇:衢江区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总结衢江区万亩油菜高产创建工作总结2009年,我区被确定为全国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区。
在省、市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下,根据项目要求,我们“早动手、强组织、抓落实”,以提高油菜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为重点,以节本增效,主攻单产,创建高产为目标。
通过区农业部门、乡镇村广大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显著增产增收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实施成效今年我区以开展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为工作重点,已建成示范片1个,建设地点为衢江区杜泽镇,涉及36个行政村,8127户农户,示范面积10260亩。
(一)产量提高。
经过测产验收,示范片实收产量194.1公斤/亩,较项目区上年增产10.2公斤/亩,增幅达5.55%。
(二)效益显著。
项目区亩产值776.4元,较项目区上年亩增收40.8元。
项目区总产值796.59万元,总增收41.8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三)节本增效。
通过引进示范油菜新品种,推广应用油菜秋冬发栽培、免耕直播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化服务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较非项目区节约生产成本54元/亩,项目区共计节本55.4万元,节本增效作用明显。
(四)辐射带动。
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强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全区油菜生产的发展。
2010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达8.3万亩,比上年增0.7万亩,增幅达9.2%。
二、具体做法(一)加强领导。
一是及时制定了《衢江区油菜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二是成立了衢江区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领 1 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杜泽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是明确工作责任,做到区、镇、村三级联动、协调一致,任务层层分解,并建立了严格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
衢州市衢江区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索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13JUZHANGLUNTAN局长论坛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衢州市衢江区在开展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
通过织密耕地保护网络、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创新耕地保护制度、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并为其他县(市、区)提供可复制的“衢江样板”。
一、衢州市衢江区耕地利用现状及问题衢州市衢江区位于浙江省钱塘江上游,自然资源禀赋良好,农业发展优势突出。
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该区现有耕地33.2万亩,其中水田29.36万亩,占88.44%;旱地3.84万亩,占11.56%。
耕地质量良好,产能较为突出。
在潜力资源方面,耕地补充与整治潜力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目前,衢州市衢江区在耕地保护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耕地保护意识有待增强。
根据现有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永久基本农田每年补偿60元/亩,一般耕地30元/亩,对促进农民耕种积极性作用不大。
二是绿色生产理念有待深化。
化肥和农药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包装不能全部回收,仍产生一些污染废弃物。
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工产品的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以及耕地质量下降,对耕地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是后期管护力度有待加强。
新垦造耕地通过施用有机肥、覆土、清除砾石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耕地的要求,但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地力培肥。
四是资金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该区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较重,项目工程量大,在实施耕地整治项目过程中资金支持不足,导致部分工程推进困难。
二、衢州市衢江区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一)织密耕地保护网络,守住耕地红线1.确定耕地保护目标。
为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衢州市衢江区通过开展耕地保护三年行动(2022—2024年),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和目标,规划耕地功能恢复目标,制定阶段性恢复任务。
衢江紧扣一个“农”字 打造康养大花园
2021年第04期·浙江经济/专题衢江:紧扣一个“农”字打造康养大花园“活力新衢江,康养大花园”,这是衢江区结合自身优势锚定的大花园建设目标定位。
主打“农业”牌,以“标准+品牌”打造放心农业,以数字化赋能高品质农业,深挖农村产业融合潜能,大花园建设的“衢江味”正日渐浓厚作为大花园核心区的“天之骄子”,独特的文化底蕴、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全域旅游基础,无疑是衢江区争当大花园建设“优等生”的先天优势。
如何将这种“天资”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大花园建设成果?衢江区给出的答案是:紧扣一个“农”字,打造康养大花园。
近年来,新田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荷鹭牧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莲花省级现代农村综合区、阿里数字农业示范区等一批农业发展创新载体正崭露头角,加速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赋能衢江大花园示范县建设。
环境整治擦亮生态底色华东地区最好的Ⅰ级地表水,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森林康养试验区……凭借“山”与“水”的天然优势,衢江区收获了许多与“生态”“绿色”有关的名号。
不过,历史上的衢江区也曾遭遇生态难题。
“化工企业、生猪养殖、矿山开发,曾经是衢江区的三大污染源。
”衢江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世纪初开始,衢江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环境整治,对化工企业进行了整体搬迁关停,开展了生猪整规行动,同时深入开展钙产业综合整治、产业提升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生态整治工程。
”仅是新昌文化旅游的“形象代言人”,更标志着新昌在挖掘“浙东唐诗之路”历史文化内涵中的一次现代价值转换实践。
同时,新昌在对“李梦白”IP的运营方面也进行了有序规划,包括IP表情包、IP漫画、IP主题网络产品、游戏、景区IP植入、文化活动IP 推广等方面,将浙东唐诗之路形象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推向年轻群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循环。
如果说文创产品牢牢抓住了游客的心,那么“新昌天姥唐诗宴”就是紧紧抓住了游客的胃。
衢江区畜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措施
櫇櫇櫇櫇櫇櫇櫇櫇殱殱殱殱专题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论述[3]PRUDENA,PEIRT,STORTEBOOMH,etal.Antibioticresistancegenesasemergingcontaminants:studiesinnorthernColorado[J].EnvironSciTechnol,2006,40:7445-7450.[4]HUANGY,CHENGM,LIW,etal.Simultaneousextractionoffourclassesofantibioticsinsoil,manureandsewagesludgeandanalysisbyliquid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spectrometrywiththeisotope labelledinternalstandardmethod[J].AnalyticalMethods,2013,5:3721-3731.[5]ZHUYG,ZHAOY,LIB,etal.Continental scalepollutionofestuarieswithantibioticresistancegenes[J].NatureMicrobiology,2017,2:16270.[6]张树清,张夫道,刘秀梅,等.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主要有害成分测定分析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6-123.收稿日期:2023 04 07衢江区畜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措施吴鹏举,舒菊英(衢江区农业农村局,浙江衢州324022)中图分类号:S8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23)05-0012-002 衢江区是浙江省大花园示范县建设单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绿色发展贯穿落实农业生产全生命周期,做强生态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放心农业、数字农业、农业产业融合,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绿色化、融合化和品牌化的华丽转型,向高质量发展推进。
关于建设未来乡村 打造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实践与思考
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
样板区”。
(5) 坚持城乡联动,打
造“共享乡村” 统筹未来
乡村与未来社区,城乡风貌
整治联动实施、同推共谋、
共促共享。以党建联盟、创
业联盟、服务联盟为载体 ,
形成未来社区与未来乡村的
紧密融合。按照“自治、法
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
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网格在
力强、参与度高的乡村经营
项目,通过开展“线上+线
下”同步招商,面向全社会
引入具备乡村建设方案、集
聚资源能力、市场运作能
力、乡村情怀和工匠精神的
专业运营商。倡导合作方式
多样性,通过市场主营、平
台合营、三方合营、股份合
作等多种村庄经营模式。
(本栏编辑:路 仁)
新农村 2022.10
7
(本栏编辑:周慧华)
新农村 2022.10
5
工作研究·共同富裕·
业,整合滩涂地种植甘蔗
500 余 亩 (1 亩 =667 平 方
米),建设“蔗创空间”“蔗
里 工 坊”, 推 动 发 展 制 糖 、
制酒产业;讲好节节高—状
元文化故事,导入研学人
流,打造集甘蔗种植、加
工、研学等为一体的三产融
合体系,使未来乡村“含金
件,形成资源开发“标准
地”。二是经营方案整体设
计。由有意向参与乡村经营
的主体提出经营方案,组建
评审小组,对村庄经营方案
的合作方式、产业方向、经
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通
过定位差异化、表现符号
化 、 品 牌 IP 化 提 升 村 庄 价
值。三是一村一品整体经
营。突出“建设”向“经
浙江衢江区 法治铺就乡村振兴通衢大道
622021.12浙江衢江区法治铺就乡村振兴通衢大道浙江省衢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惠文衢江区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域面积1748平方公里,人口41万。
2018年9月16日,栗战书委员长曾专程到衢州调研指导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还到衢州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指导“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
如今,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的“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改革已全面向乡村延伸,惠及所有乡村。
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和施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好事。
对于基层来说,主要有三方面意义:一是提振了信心。
衢江是典型的三农大区,农村人口占四分之三,发展最大的短板在农村,但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衢江立足实际、率先行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区,也是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
这次全国人大把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更加坚定了基层抓好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衢江在放心农业、土地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是还不够系统、不够充分。
如衢江在全国首创放心农业八大体系,2016年有8种农产品直供G20杭州峰会,但是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三产融合等方面发展不够充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不够健全。
乡村振兴促进法从8个方面为基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遵循和指南,既是规范、更是指引。
三是强化了保障。
近年来,衢江探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房和宅基地活权等改革,着力破解乡村振兴“钱、地、人”问题。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缺乏法律依据、法律支撑与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
如,衢江搭建了生态资源收储、整合、交易平台——“两山银行”,寓意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但乡村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生态资源评估难、抵押难、交易难的问题还亟需制度支撑。
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将四个优先以法律形式固化下来,为推进乡村振兴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施行,让基层吃上“定心丸”,有了定盘星。
衢州市衢江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议
衢州市衢江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议摘要结合当前衢州市衢江区粮食生产情况,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包括保护耕地、良种良法配套、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支农力度、强化体系建设等内容,以期为衢江区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建议;浙江衢州;衢江区粮食生产是农业基础性生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笔者提出了衢江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1 严格耕地保护,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要生产粮食就要有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只有确保足够的耕地面积才能促进粮食生产安全。
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护耕地,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
保护耕地并不是保持耕地面积不变,而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的平衡。
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保护耕地,做好用地规划,避免耕地数量减少。
在实际生产中,不允许在农田保护区种植多年生作物或修建永久性的生产设施。
要重视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产量。
要将保护基本农田工作放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生产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地力水平、平衡土壤养分为核心,组织指导标准农田地力培肥工作。
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培肥、增厚耕作层等措施,加强标准农田地力监测与管理,建立区域标准农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升衢江区标准农田地力等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
2 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结合衢江区粮食生产实际,每年引进2~3个水稻新品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农业生产中遵循“环境友好、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选用优良品种,优化配套生产技术措施,使农机和农艺紧密结合。
良种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示范种植的作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集成推广与良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在衢江区粮食生产中主要推广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水稻轻型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 疏枝 、 树 、 土 和改 水) 技术 核 心 的柑橘 产业 疏 改 为 转 型提 升工程 ,产 精 品柑橘 750 k/m ,收入 2 0 gh 4
万 元 /m 。 h
4 “ 万元 田” 设 的主要 制约 因素 建 41 资源 约束 .
一
2 “ 元 田” 万 的主 要 实现形式
形式 , 极具发展前景。集观光 、 闲、 休 采摘为一体 的
2 8
园 艺 与种 苗
44 投入 约束 .
包 经 营权 , 而 实现农 业规 模经 营 。同时 , 励经 济 进 鼓 能人 实 行 规 模 连 片 开 发 种 植 , 展 特 色高 效 “ 元 发 万
田” 业 。 产
大 棚 、喷滴灌 等 基 础设 施 一 次性 投 资 较 大 , 一
加信 贷 和社 会 力量 广 泛参 与 的 多元 化投 入 机 制 , 做 到 扶 持政 策 更 优 惠 、 金保 障 更有 力 、 型 宣 传 更 资 典 到 位 , 一 步 激 发 广大 农 民建 设 “ 进 万元 田” 的热 情 ; 探 索 政 府搭 台 、 业运 作 、 企 大户 领包 、 小户 联包 的经
新 增 20 h “ 0 W 万元 田” 到 “ , 十二 五 ” 末 , 区 “ 期 全 万
元 田” 面积 可达 到 3 0 m 。 0h 0 53 加快 推进 土地 流转 .
t eo o h go t ad yed f t h o [.A r utrl e rp n te rw h n il e sot J r o a 1 gi l a c u Sine & T c nl y 2 1.22:3— 3 . c c e eh oo . 0 1() 3 26 g 1 2
21 0 1年总 产超 过 5 0t销 售 额 2 0多 万元 , 0 , 0 收入 1 5
万 元 /m 以 上 。 h
年 二熟 、 三熟 , 至 四熟 , 熟 种植 , 合 开 发 , 年 甚 多 综 常
产 出高 。 33 产业 体 系逐步 完整 .
多数“ 万元 田 ” 营 者加 入 了农 民专 业 合作 社 , 经 并 与农业 龙头 企业 相对 接 , 体化 发展 。 一 34 效益 明显 高于 普通 田 . 现有“ 万元 田” 以较 高 的投 入 , 得 均 常年 产 均 取 值 1 5万元 /m 以上且 均常 年纯 收益 9万元 /m 以 h2 h 上 的 回 报 , 着 极 为 显 著 的效 益 , 有 而普 通 农 田均 常
1 3 9 .
科学 谋划 , 强化 规 划引领 , 化产业 布局 。创建 优 “ 元 田” 范 区 , 衢 州 农 业 对 外 综 合 开 发 区 ( 万 示 将 浙
江 台 湾农 民创 业 园 ) 造 成 “ 打 万元 田” 规模 化 示 范 中 心 , 出 发展 玫 瑰 、 突 百合 、 兰 及 蔬 菜 、 瓜 、 萄 、 剑 西 葡
23 休 闲观 光型 .
多 以本 土 市 场 为 销售 区域 的作 物 市 场 容 量 局 限性 较 大 , 别 是 大棚 蔬菜 , 特 种植 规模 一 旦 扩 大 , 效
益就难 以保 障 , 仅适 宜一定规模发展 ; 柑橘是 以异 地 市 场 为 主销 区 的农 产 品 , 易受 邻 省 、 同产 业 发 市
k/m 收入 2 . g h , 0 5万 元 /m 。 2 h
当前多数 “ 万元 田” 基本上搭建 了钢架大棚设 施, 为作 物创造 良好 的温度条件 , 保障作物越冬栽 培 或早 春栽 培 , 早 成熟 , 开农 产 品上 市 旺季 , 提 避 从 而获得较高效益。 32 复种 指数 明显提 高 . 现有 “ 万元 田” 出现 了很 多新 的种植 模 式 , 如
I] 刘艳辉, 1 侯希明, 刘洪涛奇 . 问作小麦 高产 高效栽培技 术初探 大豆
[l 粮 作 物 , 0 ,93:1- 1 . J杂 l 2 92 () 8 29 0 2 【1胡仲 明, 2 温闽赘, 戴天放, 大力发展高效 生态农业 一 鄱阳湖 生 等. 态经 济 区现代 农 业发展 思考 I. J 江西农 业学报 , l 36:9 一 1 2 , () l Ol征
园 区 内林 氏精 品西 瓜合 作 社 采 用周 年生 产 , 品 种 为早 佳 82 , 为 冬 季 育 苗 , 接 苗 大棚 避 雨 栽 44 多 嫁
31 农 业装 备水 平较 高 .
培, 春提前 、 秋延后 西瓜采摘期 , 拉长 了市 场供应 期 。2 1 年 , 0 1 建有 西 瓜基 地 5 m , 西 瓜 9 0 5 h 产 900
5 . 强化技 术服 务支撑 5
充 分运 用 财政 资 金支 持 、 府 贴息 贷 款 和银 行 政
信贷等经济手段 , 支持“ 万元 田” 开展标准农 田和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升 “ 元 田” 业 装 备 和 信 息 化 水 提 万 农 平 ; 成 政府 增 加投 入 、 民增 加 投 资 、 形 农 金融 机 构增
是气 候约 束 。衢 州 市 属 亚热 带 季 风气 候 区 ,
21 自产 自销 型 .
降水 丰 沛 且季 节 分配 不 均 , 进入 梅 雨季 节 后 持续 强
在 大棚 蔬 菜生 产模 式 中多 为 自产 自销 型 , 不少 农 户 租赁 1~2 h m 土地 , 以家 庭作 业 为 主 , 佣农 雇 工 数个 , 种植 茄果 、 叶菜 类 等多 种 单年 生 经 济作 物 ,
“ 茄 ~黄瓜 ” 单 季稻 一蔬 菜 ” 草 莓 一番茄 ” , 番 “ “ 等 一
15 大 棚蔬 菜 . 大 棚蔬 菜是 分 布 最 广 泛 , 式 最 灵 活 的 “ 元 模 万
田” 产模 式 。由于通 过 大棚进行 越冬 栽 培 , 准越 生 选 冬 季主 导作 物 后 , 夏秋 季 问 、 、 作搭 配 种 植 的作 套 连 物选 择 空 间很 大 , 青菜 等 叶菜 类 , 茄 、 瓜 等茄 小 番 黄 果类 均 可周年 生产 。莲花 郑建果 蔬 合作社 建 有蔬菜 大 棚 1. h 3 m ,种植 西 兰 花 、 白辣 椒 等 特色 蔬 菜 , 3
以缓 冲单 一种 植 经 济作 物 的市 场 风 险 ,技术 成 熟 ,
降雨使梅汛期收获的作物存在 自然风险。二是土地
资 源约束 。该 区可 以集 中连 片多年 租赁 的 田地 比较
缺 乏 , 以形 成连 片规模 种 植 ; 难 有些 田块 逐 年租 赁 ,
使 企业 或农 户 不 敢大 胆进 行 设施 投 人 ; 西瓜 等 一年 生 经济 作 物还 面 临 “ 地 ”指 3 内未 种该 作 物 ) 新 ( 年
[]D IT F H G Z F td n rg nl a o o ih f — 7 A ,Z AN .Su y o ei azt n fhg e i o i i cec c- giu uei c —cn nc zn fPyn  ̄eJ. i yeo ar h r n eo eool o eo oag L k l1 n e i A r utrlSine & T c nlg. 1 .l8:7 6 . gi l a c c c u e eh o y2 01 ( 5 ~ 0 o 0 )
I]刘钧 霞. 4 玉米大豆间作 条件 下钾素吸 收利 用研 究l. J 宁夏农林科 1 技 . 1 . () — . 2 5 6: 6 012 4 I1谢运 河, 小红, 5 李 王业 建, 玉米大豆间作行 比对早 熟春 大豆农 艺 等.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Ⅲ. 湖南农业科 学,0 1 ) 6 2 ,1 2 1( : — 8 . 52 3 【1辛 鑫 . 寒 山 区马 铃 薯 玉 米 间 作 生 产 技 术 操 作 规 程 _l 粮 作 物 , 6 高 J杂 l 2 1,03:1- 2 . 0 03 () 9 2 0 2
匮乏 的难题 。
自产 自销 , 零 兼 营 , 点 是 多 作 物 多 熟 制 灵 活 布 批 特 局, 自产 自销掌握 市场 脉搏 , 规模 适 中 , 益稳 定 。 收
22 品牌 附加 型 .
42 市场 约束 .
柑 橘 、 萄等 多 年 生果 品 实现 “ 元 田 ” 品牌 葡 万 与 密 切 相 关 , 加一 葡 萄 、 水 瓜 果 及 耀 飞 柑 桔 生 产 一 清 基 地 均获 得 省级 无 公 害基 地认 证 , 品拥 有 自有 商 产 标 , 获 得 无 公 害农 产 品 或绿 色 认 证 , 品 的知 名 并 产 度和美 誉 度不 断提 高, 品牌效 应在 市场 中得 到体 现 。
年纯 收益一 般 在 3 元 /m 左右 。 万 } a
16 精 品柑 橘 .
清 水瓜 果 合作 社 的 7 m 早熟 温 州 蜜 桔 和耀 0h 飞 柑桔 合作 社 的 1. h 象 山 红 , 出“ 化 品种 、 47 m: 突 优
优 化 品 质 、 化 品 牌 ” 全 面 实 施 以 “ 疏 二 改 ”疏 优 , 三 f
展对 市场 份额 冲击 的影 响 。
43 品质 约 束 .
休 闲观光 型是 集 中 了多种 要 素 的 “ 元 田” 万 实 现形 式 , 第 一 、 产 业 紧 密 整 合 的 “ 元 田” 现 是 三 万 实
尽 管 该 区农 业 品牌 林 立 , 是 品牌 特 别 是名 牌 但 覆盖 面并 不广泛 。同时 , 由于技术 与 管理等 原 因 , 不 少农产 品无 法 实现优 质 , 更谈 不上优 价 。
和带 动 作 用 , 由点及 面 ; 尚处 于起 步 状 态而 前 景 对 看 好 的企 业要 千 方 百计 地 给予 大 力扶 持 和 帮助 , 促
使其 快 速 “ 大 ” 增 强 组 织 “ 元 田 ” 设 的能 力 ; 长 , 万 建 带动周 边农 户参 与 “ 元 田” 万 建设 。
营模 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