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压轴题鉴赏
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与试题评价(天津、山西卷)报告
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与试题评价(天津、
山西卷)报告
赵庆生
【期刊名称】《化学教育》
【年(卷),期】2001(022)010
【摘要】@@ 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理综)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第二次面世,由于今年参加<理综>、<文综>和<大综>高考科目改革的省份由去年的4省市增加到18省市,而2002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将采用这一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天津、山西两省市单独命制<理综>试题,主要是为支持两省市已完成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而课改已在全国普遍推开.且<理综>山西卷与其他省市试卷相比只是Ⅰ卷中少数题目不同,Ⅱ卷试题都完全相同.因此,这份试卷受到广泛关注是很自然的.
【总页数】5页(P29-32,41)
【作者】赵庆生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西区)化学系,山西,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9
【相关文献】
1.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试卷分析与试题评价报告依托基础考查能力结合实际定制试题 [J], 赵庆生
2.新高度新水平新要求山西省2003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试卷分析与试题评价报告 [J], 赵庆生
3.高考理科综合测试是能力、素质的真实检验--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 [J], 吴鑫德;黎红辉
4.200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试题评价与试卷分析 [J], 赵庆生
5.2012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卷分析 [J], 孙鸿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人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100米跑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Array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对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天津_山西卷_试卷生物学科试题的分析_1_
谈个人意见。
[ 考试 目标] 1) 理解 肾上腺盐皮 质激素( 醛固 酮)
试题 1 答案: B
对 N a+ 、K+ 代谢 调节作 用的规 律; 2) 理解 抗利尿激 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不同 作用规律; 3) 理解
[ 主要知 识] 对过敏反应、血 浆蛋白质 性质、毛细 题目对实验变量观测结果的图示。
“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而 A 、C、D 3 项首 先都要求该序列能表达, 所以这 3 项均可否定。如果用 于 B 项目的, 则只 需明确 测定 个体相 应的 DN A 序 列, 便 可根据序 列本身的个 体特异性( 或“指纹性”) 特征即 可达到目的, 而无需表达, 所以, B 项为所选答案。
这符合醛固酮作用的特点, 所以选择 C 项。抗利尿激素
[ 答案理 由] 血浆蛋白质 作为大分 子亲水 性胶体 是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 它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
物质, 在组织 液中较多 地出现, 必然会导 致许多 水分在 管 对水的重 吸收, 因而“抗利 尿”, 对 N a+ 、K + 排 出没有
试题 6 答案: D [ 主要知 识] 对变异、可遗传 变异、性腺切 除与移 植、第二 性征、果 树整 枝、生长 素对 无籽 番茄 培养 的作
2001年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1年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生物部分试题分析大庆石油高级中学怀颖03.3山西省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为3+文综/理综,山西省是基础教育高中课程改革的试点地区,考生使用的是新教材,其他实行这一方案的省市使用的是旧教材。
为了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从2000年开始国家分别编制了两类试卷:一类是新课程卷,供学习新教材的考生使用,如山西、天津卷;一类是旧课程卷,供学习旧教材的考生使用,如全国卷。
山西、天津卷理综合命题生物部分依据的是新的教学大纲,考试范围包括生物新教材的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
一、知识点分布及所占比例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总分为300分,其中生物部分占79分,比例为26%。
必修内容占56分,选修内容占23分,两部分比例为2:1,与课时比例吻合。
本试卷生物部分的试题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考核能力,体现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命题知道思想。
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多种题型为工具,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有利于考核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题比例。
下面从题型、知识、能力三方面对生物试题加以分析。
题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题型不完整陈述类知识该题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为命题内容,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等物质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在两者之间交换,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水分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
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使组织液浓度升高,水分向血浆和淋巴的渗透受阻,组织液增加。
能力该题考察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中注意把握因果关系。
题2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题型直接提问类知识该题以兴奋的传导为命题内容,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高考物理重点压轴题分类解析解析
高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一、力学2001年全国理综(江苏、安徽、福建卷)31.(28分)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
它主要是由电子和H 11、He 42等原子核组成。
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e+4H 11→He 42+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
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H 11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垦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
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H 11核组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 。
已知地球半径R =6.4×106 m ,地球质量m =6.0×1024 kg ,日地中心的距离r =1.5×1011 m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年约为3.2×107秒。
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
(2)已知质子质量m p =1.6726×10-27kg ,He 42质量m α=6.6458×10-27kg ,电子质量m e =0.9×10-30 kg ,光速c =3×108 m/s 。
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 =1.35×103 W/m 2。
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参考解答:(1)估算太阳的质量M设T 为地球绕日心运动的周期,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①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2R mGg ②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③以题给数值代入,得M =2×1030 kg ④(2)根据质量亏损和质能公式,该核反应每发生一次释放的核能为 △E =(4m p +2m e -m α)c 2 ⑤ 代入数值,解得△E =4.2×10-12 J ⑥(3)根据题给假定,在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内,发生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的次数为pm MN 4=×10% ⑦ 因此,太阳总共辐射出的能量为 E =N ·△E设太阳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则每秒内太阳向外放出的辐射能为 ε=4πr 2w ⑧ 所以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的时间为εEt =⑨由以上各式解得以题给数据代入,并以年为单位,可得 t =1×1010 年=1 百亿年 ⑩评分标准:本题28分,其中第(1)问14分,第(2)问7分。
对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天津_山西卷_生物学科试题的分析_2_
对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山西卷)生物学科试题的分析(2)刘启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100088)(续2001年第10期第32页)试题25答案:(1) 最高。
光照强度>b 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光照强度<b 时,光合作用随光强度减弱而减小。
不能。
由于光强度为a 时,植物吸收的CO 2量与释放的CO 2量平衡,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相当,且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过程仍不断发生,所以,时间一长,有机物总的消耗量会大于光合作用合成量,因此,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左移。
因为阴生植物适应较暗光照的环境,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光照强度应比阳生植物要低。
(2)补充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对照原步骤(二)之方法,另取一相似胚芽鞘中间部分,将顶端切面向下、基端切面向上,应该是: 对照原步骤(三)之方法,另取一相似胚芽鞘去尖材料,将 之琼脂块(b)的一部分放在切面一侧,应该是: [主要知识]1)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生长和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的认识;2)对植物生长素性质与作用、胚芽鞘形态与生长特性和琼脂块性质的认识。
[考试目标]1)理解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原理;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理解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光合作用适应不同光照条件的规律;理解题目中图示的变量关系及其反映的有关信息。
2)理解植物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生长的规律;理解琼脂块在实验中携带生长素的原理;理解题目以文字和图示所表述的实验内容;能对题目给出的实验内容进行逻辑判断;根据以上认识,按题目要求作出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对可能结果作出推断。
[答案理由]1.B2.C3.C4.B5.A6.D7.B8.D 15.C 25.(20分)(1) 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仅答“最高”给满分)(3分)不能。
光照强度为a 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江苏卷)——跨学科综合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策略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江苏卷)——跨
学科综合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策略
术性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江苏卷)的命题特点与解题策略
2001年江苏卷的高考理科综合卷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卷,它开创了跨学科综合题的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考生的综合素质。
2001年江苏卷的跨学科综合题的命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强调了跨学科的综合性,要求考生在解答跨学科综合题时,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综合分析问题的目的。
其次,它强调了实践性,要求考生在解答跨学科综合题时,要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把理论
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最后,它强调了创新性,要求考生在解答跨学科综合题时,要有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出发,
把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创新解决问题的目的。
解答跨学科综合题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握题意,仔细阅读题干,弄清题目的要求,明确解题的思路,以便更好地解答题目。
其次,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综合分析问题的目的。
再次,要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最后,要有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出发,把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创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2001年江苏卷的高考理科综合卷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卷,它开创了跨学科综合题
的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考生的综合素质,为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题策略,使考生能够更好地解答跨学科综合题。
探索自然 推动技术—析2001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
第 1 题 源 于课 本 “ 小 万有 弓 力定 律 在 天 文学 上 1
的应 用 ” 学 生答 得 轻 松 只 要 建 立 起 地球 绕 太 阳 做 , 匀 速 圆 周运 动 的模 型 , 由万有 引力 定 律 和 牛顿 第 二
试卷第 3 题( 1 原题 略 ) 物 理学 和 天 文 学 由来 已 久 的 血 缘 关 系 是 有 目 共 睹 的 当今 物 理 学 研 究 领 域 的 尖 端 之 一 . 在 最 是
年上 海 高 考 压 轴 题 则 是 介 绍 黑 体 辐 射 、 收 能 量 , 吸 从 而 估 算 每 小 时 太 阳 表 面 辐 射 的 总 能 量 和 火 星 的
核 能 , 循 的规律 是 爱 因 斯坦 的质 能 方程 . 遵 即
蛆
: ( m。+2 4 m 一m。 , )
第 3 题要 估 算 太 阳继 续 保 持 在 主 序 星 阶 段 小 的寿 命 , 关键 是 太 阳从 “ 目前 ” “ 开 主序 星 阶段 到 离 时 , 能够 发 生 多少 次 棱 聚 变反 应 共 由题 意 , 定 目 假
就解 决 了恒 星 离开 地 球 的 距离 的测 定 方 法 , 据 万 根 有 引 力 定 律 和 牛 顿运 动 定 律 可 以 巧 妙地 测 定 恒 星
为: H核质量为电子质量 的 1 3 倍, m 《 m . 5 即 。 8 所
以 _ 进 一步 简 化 为 太 阳全 部 由 : 棱 组 成 . 样 『 H 这
目从 现有 数 减 少 l % . 阳将 离 开 主 序 星 阶 段 . 0 太 因
阳继 续 保 持 在 主序 星 阶段 的 寿命 这 些 题 材 都 是 一
百 年 来 灭 文 学 中最 重 大 、 响 最 深 远 的 科 技 成 就 影
2001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读后感
唯有努力方可成就,唯有惜时才能成功!题记:努力吧,年轻的鹰;奋斗吧,年轻的鹰;惜时吧,年轻的鹰: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读后感王云生仔细读了测试题后,觉得试卷的形式和结构,试题涉及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与考试说明是一致的。
和去年江苏、浙江、吉林三省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相比,今年的试题更好的体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特点,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一、重视对化学基本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化学试题强调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并不忽视也不会排斥化学基础知识。
试题更注重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否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的含义、适用条件和它的前因后果;是否知道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否懂得定量地描述化学现象和变化规律;是否能从化学视角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是否能从各种新闻媒体中了解化学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关心化学科学发展。
第10题,以几种化石燃料燃烧为题,不仅考查“清洁能源”、“温室效应”、“酸雨”等知识的含义,还顺带考查考生是否掌握“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这两种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15题,用实例考查有关“反应速率”、“转化率”、反应过程、反应物浓度变化计算等知识。
在第11,14,27题中,试题要求考生应用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基本知识分析、判断课文中未学到的新的有机物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这套化学试题,十分重视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化学基本知识“定量描述化学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试题中涉及的化学基本计算内容范围较广,包括了溶液体积计量、物质质量和物质的量换算、物质纯度、中和反应计算、反应速率与反应转化率计算、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计算(含多步反应、转化率与纯度数据的处理)、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确定等等。
二、注重实验特别是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全面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选择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能解释实验结果(或得到的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
2001年_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生物学题型分析
的特征, 进而选择或提供有关问题的答案。因此, 资料信 息题的结构主要是由“事件、信息、问题”三部分 组成的。 如对 2001 年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的资料信息题 分析如下:
题目编码 事件
信息类型
问题
2 5 25( 1)
骨 骼肌 的 能量供应
功 能类 群 之 间的 营 养联系 影 响光 合 作 用的 外 界因素
( 供答题) 26
材料解析类
运用概念原理于新情境 25
从 上述 分析中 看出, 在“理 科综合 能力 测试 ”试卷 中, 生物学部分为 75 分( 占试卷总分的 1/ 4) , 其中资料
信 息 类( 24 分) 和材料 解析类 ( 25 分) 题 目各占 约 1/ 3, 实 验类题 目( 8 分) 则朝着探 究性实 验方向 逐步完 善和 扩展。因此, 在“综合理科”的 备考复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 认识这些题型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是十 分必要的。 2 资料信息类题型分析
材 料解析题的 结构特点 在于“新”, 即新 情境、新材 料、新信息和新问题。所谓“新情境”是指学生从未接触 过 的问题情境, 如啤 酒的酿造; 所谓“新材料”是 指学生 未 知的事件或 事实, 如啤酒的生 产过程; 所谓“新信 息” 是指学生在已往学习过程中尚未获得的 知识信息, 如在 发 酵罐中 啤酒 酵母种 群的 数量 动态 和物 质转 变; 所谓 “新问题”是指学生面对的问题通常是来源于学生 自身、
试题及编号 1 2
选择题 3 4
题型 不完整陈述类
数据信息类 不完整陈述类
直接提问类
能力考查水平 把握因果关系 新情境下使用概念 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识别适合的具体事例
分数 6 6 6 6
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分析
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分析孙会敏(四川师大附中,成都 610066)通过对2001年的全国3+X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生物试题的分析,并与2000年江苏、浙江、吉林三省的3+X高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以下简称三省卷)中生物试题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2001年的生物试题与2000年相比,稳中有变。
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共勉。
1 题型分数及比例2001年高考3+X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共31题,满分300分,与2000年高考三省卷相比,总分增加了40分,但题量没变。
其中第 卷为选择题共24题,共144分;第 卷为非选择题共7题,共156分。
两卷的分数比例接近1 1,与去年三省卷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5 5接近,并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 考试说明 中的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各约占50% 相符合。
2 内容比例2001年高考3+X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中单属于物理学科知识的题目有第16~24题、第29题、第31题;单属于化学学科知识的题目有第6、7题、9~15题、第27题、第28题;属于生物学科知识的题目有第1~5题、第25题;属于生、化两科的综合题有第26题;属于理、化两科的综合题有第8题、第30题。
三科所占分数比例接近4 4 2,这一比例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 考试说明 中 理、化、生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致相当 相符合,并且与去年高考三省卷中物理、化学、生物各占40%、40、20%接近。
其中生物试题约占65~70分,选择题30分,简答题35~40分,受题量的限制,分值很大。
3 生物试题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表科目目标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试题总分比率/%学科间综合14(第26题、 小题)6(第3题)2026 67%学科内综合18(第1、2、4题)8(第25题小题)18(第5、25题 小题)5573 33%试题总分4382475比率/%57 33%10 67%32 0%100%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中学科内综合共55分,占生物学科总分的73 33%,学科间综合共20分,占生物试题总分比例为26 67%,这充分体现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呈现形式 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学科间知识综合所占的比例较小 。
2001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评析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评析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再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纵览全卷,让人感受到命题者“立足能力、不断完善”的追求。
不少教师评价说,题目越出越好,综合越来越像了。
现就试卷的化学部分作一简要评析。
1.全卷化学学科的权重合理化学学科的权重统计化学学科考查的知识内容统计3.加大化学实验考查比例本次试卷化学科实验考查有第7、8两个选择题,第28题简答题,计42分,占化学科权重的34.15%。
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科实验考查有第8、12、13、14四个选择题,计24分,占化学科权重的24%。
与此相比较,加大化学实验考查比例,是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第7、8两个选择题的考查,体现了对实验常规的重视。
第28题以改进启普发生器的简易实验装置有关问题设问,要求学生理解实验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突出了对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1)、(2)两问考查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3)、(4)两问考查了学生实验评价和应用能力。
4.注意化学与STS的联系随着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者互动关系的增强,相当数量有应用背景情境题的出现,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化学试卷的鲜明特色。
综合能力测试中如何继续加强化学与STS的联系,本试卷也作了成功的努力。
化学与STS联系的试题试卷在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如第14题,试题给出苯和硼氮苯的分子结构,确定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前者既是提示,又是干扰,解题关键要求考生敏捷地意识到硼氮苯环上有二种不同的位置,即B位和N位。
又如第27题,该题以同分异构体的观察为明线,以醇、醛、酸相互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为暗线,综合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第30题则以质谱法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为问题情境,在理化综合的背景下,利用数据信息推测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思维先发散后收敛,假设与验证相结合,对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作了充分的考查。
一道令人深思和回味的高考题
42
数 学 通 讯 2001 年第 19 期
构 造 图 形 解 竞 赛 题
石 珂
( 武钢三中 , 湖北 武汉 430080)
中图分类号 :O12 - 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88 - 7395 ( 2001) 19 - 0042 - 03 构造法 , 是高中数学竞赛的重点和难点 , 下面谈 谈构造图形解题的一些技巧 . 构造图形解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直观 , 它能使抽 象的数量关系在图形上表达出来 , 使问题变得简单 . 而构造图形的关键在于敏锐的观察和合理的联想 . 看下面几道例题 : 例1 已知 v ∈R+ , u ∈[ - 2 , 2 ] , 求证 : 9 2 ( u - v ) 2 + ( 2 - u2 ) ≥ 8.
即
) , + ∞
ln a
a
=
ln b
b
, 也考虑函数 f ( x ) =
ln x
x
(0 < x <
( x) = 求导 , f ′
1 - ln x
x
2
( x) > 0 , , 在 ( 0 , 1) 内 f ′
∴ f ( x) 在 ( 0 , 1) 上是增函数 .
收稿日期 :2001 - 07 - 27 ) , 男 , 湖北汉川人 , 湖北孝感市教研室特级教师 , 学士 . 作者简介 :万新才 ( 1965 —
∴ 6 m i Cin > 6 ni Cim .
i =0 i =0
即得 ab > ba ; b 2) 由 ab = ba 得 bln a = aln b , ∴
>
ln b
于是 ( 1 + m ) n > ( 1 + n ) m . 其实 , 这道题真正的障碍点在于考生阅读理解 发生困难 , 甚至有的学生对于符号 “ Pim ” 突然不认 识 , 怀疑它不是排列数符号 ! 另外 , 对于 2 ) 的不等 式结构也感到陌生 , 用证明不等式的一些常用方法 ,
2001理综高考试题与解析答案汇编 地方版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I卷包括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1.C 2.A 3.B 4.D 5.D 6.D 7.D 8.B 9.A 10.C 11.D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18.A 19.C 20.B 21.C 22.B 23.D 24.AII卷包括7个小题.共156分。
25.(20分)(1)①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仅答“最高”给满分)(3分)②不能。
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4分)③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
(5分)(2)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一):(4分)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倒放。
上面放含IAA 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二):(4分)取补充步骤(一)下面琼脂块(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注:考生只用文字或图示答题均给满分。
26.(25分)(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4分)(2)出芽生殖(2分)(3)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5分)(4)C12H22O11 + H2O 2C6H12O6(2分)C6H12O62C2H5OH + 2CO2(2分)(5)C2H5OH的分子量为46.0500 t ×8.00%×98.5%×34240.46⨯×0320.01== 662 t (10分) 27.(9分)(1)B 和C (2分) (2)E ,(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共5分)还原(或加成、加氢、催化加氢等)(2分)28.(30分)(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6分)(2)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浅析2001年高考(全国卷)物理压轴题
浅析2001年高考(全国卷)物理压轴题作者:左茂雄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6年第12期摘要:这道高考物理题是以当年的“和平号”空间站的成功坠落为背景,综合考核了圆周运动、机械能、物态变化和能量守恒等高中物理主干知识。
题目立意新颖,侧重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颇具选拔性。
但此题的参考解答存在一处知识错误。
关键词:高考物理题;解答;建议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48-2题目“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大部分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
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通过其他方式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
1)试导出下列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2)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1.17×105 kg;轨道离地面的高度h=146 km;地球半径R=6.4×106 m;坠落空间范围内的重力加速度可看作g=10 m/s2;入海残片的质量m=1.2×104 kg;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ΔT=3000 K;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声速v=340 m/s;空间站材料每1 kg升温1 K平均所需能量c=1.0×107 J;每销毁1 kg材料平均所需能量μ=1.0×107 J。
参考解答 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从近圆轨道到地面的空间中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坠落过程开始时空间站在近圆轨道的势能以v表示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速度,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定律得由(2)式可得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动能为由(1)(3)式得,在近圆轨道上的机械能为在坠落过程中,用于一部分销毁所需的能量为以E′表示其他方式散失的能量,则由能量守恒得将(4)(5)(6)(7)式代入(8)式整理得2)将题目所给的数据代入(9)式解得讨论笔者认为:这道高考物理题的参考解答存在着错误。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津晋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津晋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3.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液排出的Na+、K+量,结果如右图。
注射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肾上腺素C.醛固酮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如果一定重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A.多、多B.少、多C.多、少D.少、少5.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癌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癌细胞融合的是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6.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7.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B.侦察罪犯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D.基因治疗8.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9.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10.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12.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3.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超导材料K3C6014.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第16题的严密性商榷
作者: 张志锋
作者机构: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726300
出版物刊名: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页码: 33-33页
主题词: 2001年 高考 理科 综合能力 测试 试题 物理
摘要: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16题为: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在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过, 出题方式各不相同, 现摘录一道与高
考压轴题较为接近的题目, 仔细比较这道题与
高考压轴题, 分析这两道题的出题方式及解题
方法, 会发现高考压轴题设计的独到之处.
高考相似题: 已知太阳每秒辐射出 318×1026 J 的能量, 问:
(1) 太阳每秒钟损失多少吨质量?
(2) 假设太阳 放射出的能量是由于“燃烧
氢”的 核反应 4 11H + 2e
42H e + 28 M eV 提
供, 且原始的太阳全部由21H 和电子组成, 仅有
10◊ 的11H 可供“燃烧”. 日地中心距离 r = 1 15
×1011 m , G = 6167 ×10 - 11 N ·m 2�kg 2, 试估算
太阳寿命.
解 (1) 太阳每秒损失质量为
(本刊资料室供稿)
秒太阳的辐射能, 这样就可以在考生的答题中
考查其简化物理模型的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 知识的能力. 当然, 今年高考压轴题也不是尽善尽美,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两方面不完善之处:
(1) 从 19 97~ 2000 年, 连续四年的高考试 题中, 频繁应用 Gm = g R 2 恒等式, 每次应用自 有其应用的必要性. 运用恒等式的目的, 一般 是利用地球重力加速度 g , 地球半径 R 地, 万有 引力常量 G 等熟知数据或常数替换地球质量 m 地 等陌生的物理量. 而今年的高考压轴题中 估算太阳质量时, 却反其道而行之, 用陌生的 m 地 数据及地 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地 球半径 R 地 数据来替换早已测出、众人熟知的引力常 数 G , 这样生硬套用 Gm = gR 2 恒等式, 从题目 设计上看不仅没有必要, 而且大大增加了解题
由于太阳“燃烧”总共亏损的质量为 ∃M , 所以
∃M =
(M ×10◊
)
×
∃m mp
′=
M 1 331
,
此过程太阳寿命
t=
∃M ∃m
=
1
M 331×∃m
,
代入数据, 时间以年为单位, 得
t≈ 1 百亿年.
将高考压轴题与这道高考相 似题进行比
较, 从中可பைடு நூலகம்看出:
( 1) 高考相似题对太阳的原始质量的求解
过于复杂, 难度过高, 一般中学生难以承受, 而
高考压轴题巧妙地采用假设的方法, 简化太阳
演化过程, 使学生无需经过判断分析, 就可以
直接利用地球公转周期估算出太阳的最初质
量, 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从而大大降低了
题目的难度系数.
( 2) 高考压轴题不直接给出太阳每秒辐射
能的数值, 而给出在太阳光入射方向上通过地
从总体上看, 今年理科综合高考压轴题不 仅是集万有引力与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两章内 容的综合题, 同时又是天体物理研究方面的应 用型科研题, 它从多方面对考生能力进行综合 考查, 其题目不仅设计巧妙, 同时又对今后考 题的热点和出题方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7· ©
9
●物理·科技·社会●
美科学家确信火星存在生命
曾在美国宇航局 (NA SA ) 工作的一 名科学家今年 7 月 28 日提出, 火星上确实应有生命存在, 而这个结论 早在 25 年前就应被发现, 但就是因为美国宇航局的工作 疏忽导致这个发现“迟到”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
目前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的美国神经生 物学家约瑟 夫·米勒在 80 年代 初期曾为 美国宇 航局 工作, 当时专门研究猴子在太空的睡眠周期. 米勒曾于 1999 年要 求美国 宇航局 重新研 究二 十几年 前的 试验 结果. 米勒认为, 美国宇 航局 1975 年发射 的海盗 号火 星探测器曾 经收集到能 证明火星上 存在生命 的证据, 但由于有关资料丢失, 致使这个发现在 25 年后才为人 所知. 迄今为止, 美国宇航局的研究只能证明火星表面 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痕迹. 米勒说: “我认为, 是他们 (宇 航局) 把试验的数据弄丢了. ”在收到米勒的要求后, 美 国宇航局对 其档案室进 行了详细彻 底的查找, 终于 找 到一份被忽 视已久的电 脑记录. 但由于这 份记录的 编 码格式过于 陈旧, 能 识别这种编 码的程序 设计师都 已 作古. 因此, 米勒的研究工作只能靠美国宇航局人员保 留下来的数 据备份进行. 尽管那 些数据仅 仅是原来 的 三分之一, 但米勒通过将资料集中进行分析, 仍得出火 星上很可能有生命出现的结论, 并于 7 月 28 日在圣迭
何宏忠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一中 245600)
今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最后一道
题, 是能让人反复回味的一道好题, 同时又是 易引起人们争论的一道试题 (原试题及原解详
见本期第 43~ 44 面). 这道题其中要求估算太
阳的寿命. 笔者在研究这道题时, 回想在高考
前夕, 有关太阳寿命估算题在某些资料上偶尔
球每秒每平方米截面的辐射能 w , 迫使考生不
得不构建太阳光照模式, 运用几何知识计算每
·46· ©
第
30 卷 第 9 2001 年 9 月
期
P
h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ysics T each ing in M iddle S choo
l VoSl. e3p.0 20N0o1.
第
30 卷 第 9 2001 年 9 月
期
P
h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ysics T each ing in M iddle S choo
l VoSl. e3p.0 20N0o1.
9
●高考研究●
2001 年 高 考 理 科 综 合 能 力 测 试 压 轴 题 鉴 赏
∃m =
∃E c2 ,
代入数据得 ∃m = 412 ×10 6 t.
(2) 一个质子质量 m p 与一个 原子质量单
位的质量 1 u 几乎相等, 即 m p≈ 1 u. 每一个11H 核参加核反应后质量亏损 ∃m ′,
由于原子核 1 u 质量的亏损相当于原子核释放
93115 M eV 的能量, 所以
戈召开的科学研讨会上将他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美 国宇航局于 1975 年 发射过 两艘海盗 号火星 探
测器. 经过历时一年的“长途跋涉”, 探测器进入火星大 气层, 并分别在火星成功着陆. 这两个着陆器携带了许 多精密仪器, 对火星的土壤进行了分析, 还测量了火星 上的 风速、气压、温 度等指标, 并确定 了火星 的大气成 分. 其中的一些实验是为了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在这些试验中, 机械手臂挖掘采集了火星的土壤样本, 并对 土壤样本进 行了实验研 究, 结 果发现火 星土壤释 放气体的明确证明. 但是, 当时的科学家却认为这只是 化学反应.
不必要的运算量. 若是题目省去 g、R 地、m 地 等 已知条件, 直接给出 G 常数值, 题目的设计会 更为简单, 更合乎常理一些.
(2 ) 从解题过程、难度上看, 高考压轴题第 一问比第三问的解答要简单一些, 得分也容易 一 些, 而 赋分 值却 是第 一问 14 分, 第三 问 7 分. 若将这两问的赋分值对调, 即第一问 7 分, 第三问 14 分, 这样赋分更趋合理, 而且会加大 考生成绩的区分度, 对人才的选拔较为 有利. 当然, 这也许是一种不够全面的假设.
∃m
′=
28 M eV 4 ×931 15 M
eV
×1
u=
93
7 115
·m
p
,
∴
∃m ′= mp
9 37115.
设太阳原始质量为M ′, 太阳中 1 0 ◊ 的11H
全部“燃烧”, 其质量亏损总共为
∃M ′= M ′×10◊ ×( ∃m ′) , mp
∴
∃, M
′=
1
3131.
可见 原 始太阳 10◊ 的11H 核全 部“燃烧”
米勒经过对宇航局取得的部分档案进行的反复研 究, 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果: 火星土壤释放出的气体循 环周 期和地球气 体循环的周 期非常相似. 这 说明火星 上可能出现过生命. 米勒说:“我从根本上认为, 这是生 命的迹象. ”
米勒认为, 这些年来, 宇航局一直都致力于对火星 地理方面的研究. 米勒还希望, 他的意外发现能够坚定 美国宇航局和欧洲研究人员利用新一代火星探测器进 行外星生命研究的决心.
完, 其质量的减小量不足原始太阳质量的一千
三百分之一, 可以认为太阳在“燃烧”过程中其
质量几乎不变, 用今天的太阳质量M 替换原
始太阳质量M ′ . 设地球公转周期为 T , 地球质
量为m ,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G
mM r2
=
m
( 2TΠ) 2r ,
4Π2 r 3 M = GT 2 ,
代入数据得M = 2×103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