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的概念
衣原体
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因素:
1.内毒素样物质
2.主要外膜蛋白
阻止吞噬体和溶酶体融合: 表位突变:致衣原体逃避免疫反应
3.Ⅳ型超敏反应 4.IL-1:炎症与瘢痕
致病机理
衣 原 体
宿主细胞
抑制 大量繁殖 细胞代谢
细胞溶解
主要外膜蛋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超敏反应
所致疾病:
只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 沙眼亚种 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肺炎衣原体 所致疾病: ① 眼部疾患 ② 泌尿生殖道疾患(性病) ③ 呼吸道疾患 引起人兽共患病的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 部分成员
(一)直接涂片镜检 Giemsa染色,包涵体含糖原,被碘液染为棕褐色 沙眼还要做碘液染色,查包涵体
(二)酶抗体法检查抗原
用抗衣原体抗体、酶标抗体IgG
(三)分离衣原体
小鼠腹腔、鸡胚卵黄囊或培养细胞
(四)血清学诊断 鹦鹉热和LGV的诊断。 常用CF试验。抗体效价增高4倍或4倍以上 (五)检查核酸
PCR,杂交等,特异性及敏感性高
衣 原 体 目
衣 原 体 科
衣 鹦鹉热 原 衣原体 体 种 属
至少有 8 个 鸟 类 、 家 免疫型 禽和家畜 等各种动 物 人
1 3
牛、羊
4.抵抗力
对热敏感 60℃仅能存活5-10分钟 对消毒剂敏感 2%来苏仅5分钟或75% 乙醇30秒失活 耐低温 -70℃可保存数年,冷冻 干燥30年 抗生素 四环素、红霉素等
第21章 衣 原 体 (Chlamydia)
概念: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细胞
内寄生,有独特生活周期的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
1.圆形/椭圆 2.核酸为DNA+RNA,有核糖体 3.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4.二分裂方式繁殖(可形成包涵体) 5.有似G-菌的细胞壁(粘肽组成) 6. 具有独立的酶系统,但缺乏产生代谢 能量的作用,缺乏能量来源,需在宿 主细胞内寄生 7.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0衣原体21支原体22立克次体汇总
3.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1)、肺炎支原体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
占非细菌性肺炎的二分之一
飞沫传播,夏末秋初为好发季节 症状较轻,发热、咳嗽、有时有呼
吸道外并发症
(2)、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性传播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二十章 衣原体
概念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有 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 核细胞型微生物
1.
生物学性状:
G-,Giemsa染色呈紫色; 圆形或椭圆形;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原体:较小,0.2~0.4m,发育成熟, 有细胞壁;有致病性; 始体:网状体;较大,0.5~1 m,无细 胞壁, 繁殖期,无感染性。
殖的最小微生物
1. 生物学性状: 无细胞壁,形态多样性,G-,一般 用Giemsa染色;营养要求较高;菌落呈 荷包蛋样;抵抗力较弱。
荷包蛋样菌落
2、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支原体 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 细胞膜含高浓度固醇 在一般培养基中稳定 生长慢,菌落小, 直径0.1~0.3mm 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 细菌L型 与原菌相关,常可以回复 细胞膜不含固醇 大多需高渗培养 菌落稍大, 直径0.5~1.0mm 液体培养有一定混浊度, 可粘附于管壁或管底
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Giemsa、碘液或荧光抗体
染色,检查有无包涵体 分离培养 刮取物或分泌物接种鸡胚卵黄 囊或传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酶联 免疫法检测 核酸检测
包涵体含糖原,被碘液染为棕褐色
第二十一章 支原体
生物学特性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细胞壁 细胞膜含固醇 二分裂方式繁殖 目前所知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H.T.Ricketts 1909年,
首次发现洛杉矶斑疹伤
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
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
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
病原体作为纪念。
2. 特 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 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 基上生长繁殖。 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 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 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
(6)衣原体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被灭活,
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多年。对红
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特
征
细
菌
支 原 体
0.2-0.25 光镜勉强可见 能过滤 阴性
立克次氏体
0.2-0.5 光学显微镜 不能过滤 阴性
衣 原 体
0.2-0.3 光镜勉强可见 能过滤 阴性
病
毒
直径 ( μ m) 可见性 过滤性 革兰氏染色 细胞壁
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 害疾病 5)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 常被支原体污染;
二、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1. 概 念
立克次氏体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
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立克次氏体: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G-原核生物
始体(initial body)or 网状体(reticulate body): 无感染力的细胞
⑥细胞裂解后释放原体
① 原体攻击宿主细胞
⑤ 始体转变成原体
② 原体借吞噬侵入
衣原体概念
衣原体概念
……
衣原体( Chlamydia )是一种比细菌小但比病毒大的生物,具有两相生活环。
即具有感染性的原体(elementary body,EB)和无感染性的始体(initial body, 亦称网状体 reticulate body, RB)。
EB颗粒呈球形,小而致密,直径0.20.4μm,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EB是发育成熟了的衣原体,主要存在细胞外。
RB是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发育周期的幼稚阶段,是繁殖型,不具感染性。
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近似细菌与病毒的病原体,属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仅有一个科)、衣原体属(Chlamydia),有四个种(即:C. pecorum ,C. psittaci, C. trachomatis , C. pneumoniae )。
其特点如下:①具有脱氧核糖核酸和 RNA 两种核酸,二分裂增殖,有核糖体和近似细胞壁的膜;②细胞内寄生,完全依赖宿主细胞供应能量(因缺乏 ATP 酶);③其生活周期分为细胞外期(即具有感染性的原始小体)和细胞内期(即增殖性的网状小体)两个时期;④用 Giemsa 或荧光抗体染色可在细胞核附近原浆查见衣原体包涵体;⑤衣原体基因组的Mr为660×106,比除支原体外的任何原核生物都小。
对人类有致病力的衣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和近年来发现的肺炎衣原体等三种;⑥除可作涂片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及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等检测方法外,还可直接作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⑦四环素族,红霉素治疗效果好,喹诺酮及其他抗菌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微生物学-第1章4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太原科技大学生物技术系
李增波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 体和衣原体
一、 支原体(Mycoplasma) 1. 概 念
支原体又称类菌质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
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多数为致病菌。
支原体:人或动物的致病菌
类支原体(MLO):侵染植物的支原体
2. 特 性
H.T.Ricketts 1909年, 首次发现洛杉矶斑疹伤 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 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 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 病原体作为纪念。
2. 特 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 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 基上生长繁殖。
鞭毛
细胞质
菌毛
核区
芽孢等
各种内含物等
复习思考题
1. 设计一张表格,比较一下6个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 特性。
2. 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 明其异同。
3. 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4. 什么是菌落?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
间的相关性。
(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
主要以节肢动物 (虱、蜱、螨等) 为媒介,寄生在 它们的消化道表 皮细胞中,然后 通过节肢动物叮 咬和排泄物传播 给人和其他动物。
有的立克次氏体酿成严重疾病,如人类的流行性斑 疹伤寒、恙虫热、Q热等,并常伴随着灾害、战争和饥 饿,曾长期与人类的痛苦、灾难联系在一起。 防治:预防为主。
1)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态多变;
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 的可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球3)状可体进:行0.2人-0工.25培m养m,最但小营达养0要.1求m苛m;刻丝,状菌体落最微长小可,达 15呈0典mm型,的因“细油胞煎柔荷软包且蛋具”扭形曲状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 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 害疾病
第20章 衣原体
噬菌体
Pmp基因
-
9
+
21
+
10
+
?
注:Pmp:Polymorphic membrane proteins(多形态膜蛋白)
一、生物学性状
(一)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原体(Elementary body, EB):呈球 形、椭圆形或梨形,直径0.2~0.4 µm,是 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具有强感染性,在宿 主细胞外较稳定,无繁殖能力。Giemsa染 色呈紫色,Macchiavello染色呈红色。
•生物分型
沙眼生物型(Biovar trachoma)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 biovar lymphogramuloma
venereum, LGV)
(一) 生物学性状
1. 形态染色 • • 原体为圆形或椭圆形,Giemsa染色呈紫红色。原 体能合成糖原,故被碘溶液染成棕褐色。 网状体核质分散,Giemsa染色为深蓝或暗紫色。
防治原则
– 严格控制传染源,对饲养的鸟类与禽类加强管理, 避免鹦鹉热嗜衣原体的传播和流行。 – 从事禽类加工和运输的人员应注意加强防护,对进 口的鸟类和禽类应加强检疫。 – 鹦鹉热确诊后,宜及早使用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 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彻底治疗。
复习思考题
1. 衣原体与细菌和病毒有何异同点?
2. 简述人类致病性衣原体的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网状体(Reticulate body,RB) ,亦称 始体(initial body): 圆形或椭圆形, 直 径0.5~1.0 µ m,无细胞壁,代谢活跃。网 状体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不具 感染性,Macchivello染色呈蓝色。
原体和始体的比较
性状 大小(µ m) 原体 0.2~0.4 始体 0.5~1.0
支原体衣原体?衣原体和支原体区别
支原体衣原体?衣原体和支原体区别今日给各位共享支原体衣原体的学问,其中也会对衣原体和支原体区分进行解释,假如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头吧!本文名目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什么概念,严峻吗猫咪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区分衣然体与支原体的区分衣原体和支原体区分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怎么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可以检测出来吗人类感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症状表现一、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什么概念,严峻吗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是一种确定的病原体造成人类感染之后导致的病情,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有可能是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肺炎支原体,这些病原体的感染可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这时并不严峻甚至仅仅造成了隐匿性的感染,没有任何的症状,当然不属于严峻的范围。
二、猫咪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区分1、区分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原体。
衣原体主要寄存于猫咪的眼部、咽喉部、宫颈内和尿道内;支原体多寄存于猫咪腔道黏膜中。
2、区分二:感染部位有所不同。
猫咪衣原体感染严峻,常会导致眼角分泌物超多,生殖系统感染居多;而支原体感染多表示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
三、衣然体与支原体的区分1、衣原体和支原体都属于病原微生物,可以感染人体!衣原体主要存在于人体的眼睛,咽喉部,宫颈,以及尿道黏膜,而支原体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腔道黏膜当中。
2、衣原体是特别小的,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
四、衣原体和支原体区分衣原体和支原体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接触病原体以后传播引起的传染病,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是性病的范围,它们主要的区分,第1个就是症状,衣原体可以消失腹股沟位置的淋巴结肿大,假如是支原体的话,主要是以尿道口红肿痛瘙痒不舒适为典型表现。
五、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怎么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可以检测出来吗抽血化验检查抗体,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不出来的。
抽血化验抗体是一个初筛。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21章 衣原体
2.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沙 眼衣原体L(L1、L2、L2a、和L3)血清型引起。
男性——侵犯腹股沟淋巴结,引起化脓 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肿,常形成 瘘管。
女性——侵犯会阴、肛门和直接,可形 成皮肤瘘管。也可引起会阴—肛门—直 肠狭窄和梗阻。
C.桑椹型包涵体
由始体及原体堆积而成。圆 或卵圆。
似桑椹较大、单独或一面依 附细胞核上。
D.填塞型包涵体:绝大部分由 原体堆积而成,把整个细胞填塞
完。而将C核压挤成梭形或其它 形,为巨大包涵体。
分型
沙眼衣原体
沙眼生物型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LGV)
根据主要外膜蛋白(MOMP)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异 沙眼衣原体共有19个血清型。其中沙眼生物型有15个血清型;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有4个血清型。LGV的4个血清型均与沙眼 生物型的E型和C型有交叉抗原。
2.按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
以16S和23S的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类。
在衣原体科的水平上,可分为1~4个科。
衣原体(Chlamydie)
第1科又分为2个系统9个群(cluster)
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第2科:只有2株一种。 第3科:为副衣原体科,新种为棘阿米巴副衣原 体 。 第4科:含有尚未定名的WSU86-1044株。
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CF)——常用。 间接血凝试验(IFA)。 ELISA——常用。
防治原则
预防: 严格控制传染源
治疗: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奎诺酮类,磺胺类无效。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衣原体、原体、始体
问答题: 1.试述衣原体的共同特征。
2.试比较原体和始体的生物学性状。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知识点整理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知识点一、螺旋体1.概念1)⼀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利用细胞壁和细胞膜间的轴丝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物2)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2.螺旋体的科和属3.钩端螺旋体1)钩端螺旋体属⼀属钩端螺旋体科,简称钩体。
2)常⼀的有问号钩端螺旋体、双曲钩端螺旋体、亚历⼀⼀钩端螺旋体及其他13个新种。
3)代表菌种为问号钩端螺旋体4)形态结构a)螺旋盘绕细致⼀规则,形似细⼀珍珠排列的细链。
⼀端或两端呈钩状。
b)电镜下钩端螺旋体为圆柱状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鞘膜、胞壁和浆膜。
鞘膜由脂多糖和蛋⼀质组成。
胞壁与浆膜之间有⼀根由两条轴丝扭成的中轴,位于菌体⼀侧。
钩端螺旋体是以整个圆柱形菌体缠绕中轴而成c)运动活泼,常呈C、S或8字型d)Fontana镀银染色法背景为淡棕色,钩端螺旋体染成棕褐色e)其胞壁成分与革兰阴性杆菌相似,革兰染色为阴性5)培养&抵抗力a)营养要求复杂,常用Korthof培养基b)适宜生长温度28~30°Cc)人工培养基生长缓慢,液体培养基中呈半透明云雾状生长。
d)水或湿土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
e)对干燥、热、日光直射的抵抗力较弱,56 °C10min或60°C1min死亡6)抗原a)与分型有关的抗原存在于螺旋体表⼀的表⼀抗原(P抗原),为蛋⼀质多糖的复合物,具有型特异性,是钩端螺旋体分型的依据。
b)存在于螺旋体内部的内部抗原(S抗原),是类脂多糖复合物,具有属特异性,为钩端螺旋体分群的依据7)致病性a)致病物质●类似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内毒素样物质(ELS)或脂多糖样物质(LLS)●溶血素细胞毒性因子(CTF)●细胞致病作用(CPE)物质b)疾病后可获得抗同型钩体的持久免疫力,细胞免疫为主c)人兽共患:传播途径经破损⼀肤或粘膜进⼀d)进⼀⼀液⼀量繁殖,引起钩体败⼀症,随后钩体侵⼀肝、脾、肾、肺、⼀、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引起相关脏器和组织的损害和体征e)临床上常⼀流感伤寒型、⼀疸出⼀型、肺出⼀型。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
的可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球状体: 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 0.2-0.25 mm,最小达0.1 mm;丝状体最长可达 150 呈典型的 mm,因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 “油煎荷包蛋”形状; 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0.5-0.2 光学显微镜 不能过滤 阳性或阴性
<0.25 电子显微镜 能过滤 无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 有坚韧的细胞壁 缺 与细菌相似 与细菌相似 无细胞结构
二均分裂 人工培养基 DNA 和 RNA 有 有 有 保持 二均分裂 人工培养基 DNA 和 RNA 有 有 有 保持 二均分裂 宿主细胞 DNA 和 RNA 有 进行 有 保持 二均分裂 宿主细胞 DNA 和 RNA 有 进行 无 保持 复制 宿主细胞 DNA 或 RNA 无 只利用宿主机器 无 失去
质,但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则易死亡
大小介于病毒与一般细菌之间,其中伯氏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burneti)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一般个体:球状体:0.2-0.5 mm; 杆状体:0.3-0.5 x 0.3-2 mm;
(2)从一种宿主传物
(虱、蜱、螨等)
类立克次氏体细菌(RLB):侵染植物的立克次氏体
H.T.Ricketts 1909年,
首次发现洛杉矶斑疹伤
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
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
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
病原体作为纪念。
2. 特 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 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 基上生长繁殖。 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 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 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为了便于叙述,也为了方便记忆和比较,我把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10类,分别是:1、病毒(virus) 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非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体微小,用于测量的单位为纳米(nm),最大直径300纳米(如痘病毒类),最小直径20纳米(如口蹄疫病毒)。
2、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在形态上呈多形性,二分裂繁殖,也见有出芽。
与其它原核生物一样,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
目前已知80多种,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3、衣原体(bacterium)衣原体也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含有核蛋白体。
具有一些酶系统,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必须依靠宿主细胞提供。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抗生素能抑制其生长。
4、立克次体(rickettsia)立克次体是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接近细菌,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结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较复杂的酶系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5、细菌(heredity)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形体微小,以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染色体),无核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蛋白体外无其它细胞器,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
6、螺旋体(spirochete)螺旋体是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一般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原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7、放线菌属(Actinomyces)既往在医学真菌学中叙述,因为它具有细长的菌丝,有分支并缠绕成团,许多检查方法也与真菌相同,但事实上放线菌是原核细胞,无有形的核,细胞壁中含有典型细菌细胞壁的胞壁酸。
衣原体检测标准
衣原体检测标准
衣原体检测标准是指用于检测衣原体感染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
衣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可引起多种感染症状,如沙眼、尿道炎、肺炎等。
衣原体检测标准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样本采集:采集疑似感染部位的样本,如眼睛、尿道、呼吸道等。
采集方
法包括直接刮取、擦拭、抽取等,采集后的样本需妥善保存并及时送检。
2.显微镜检查:将采集的样本进行涂片,通过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衣原体包涵
体的存在。
衣原体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呈蓝色或紫色。
3.培养法: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是否出现衣
原体生长。
培养法是检测衣原体的金标准方法,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4.免疫学检测: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衣原体抗原或抗体。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或假阳性结果。
5.核酸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衣原体核
酸,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早期感染的诊断。
以上是衣原体检测标准中常见的几种方法,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应遵循相关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并进行定期质量评估和审核。
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结果现象
注意事项
➢ 1、本试验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杂菌,故 操作时请点燃酒精灯。
➢ 2、检测试剂盒都应先从保存的冰箱取出恢复 室温待实验用。
➢ 3、衣原体检测中,在测试区(T)内的红色条带可 显现可以深浅不同,只要是在规定时间内,即使非 常弱的色带也应判断为阳性结果。
肺炎支原体 、生殖器支原体 、 穿通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Mh)、溶脲脲原体(Uu)
衣原体概念和分类
➢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除菌器,专性细胞内 寄生,有独特周期生活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
支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支原体的临床意义: 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 道的非淋病性尿道炎,男性前列腺炎、附睾 炎、不育,女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 输卵管炎、流产等,还可造成新生儿感染如 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
➢ 衣原体标本
主要为无菌棉拭子采集宫颈分泌分或尿道分泌物 还可有咽拭子、眼结膜拭子、黏稠脓液、血液、 痰液等
支原体、衣原体检测的原理
➢ 支原体检测原理 Uu具有脲酶分解尿素产生NH3, Mh具有精氨酸脱 羧酶分解精氨酸也产生NH3,使培养基PH值升高, 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红色。药敏试验板上包被有抗生素, 若所测的支原体对包被的抗生素敏感,其酶活性受到 抑制,不引起颜色变化。
4、加矿物油
5、加盖标记
6、恒温孵育
7、孵育后鉴定板可出现现象
支原体检测操作简化示意图
鉴定药敏一体板的模型图
支原体检测结果判断
根据临床和标准对照试验确定解脲脲原体(Uu) <104ccu/ml、人型支原体(Mh) <104ccu/ml 为Uu、 Mh非致病值,非Uu、 Mh感染的正常人 群定性试验阴性
微生物检验学之衣原体及检验
微生物检验学之衣原体及检验一、概述(一)概念衣原体是一群体积较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胞内专性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由于它具有一些与细菌类似的生物学特性,现归属于广义的细菌范畴。
(二)分类与命名1.传统分类法按第九版Bergey细菌学分类手册,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
根据衣原体的抗原构造和DNA同源性的特点,将衣原体属分为四个种,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
能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前三种。
沙眼衣原体可分三个生物亚种,即沙眼生物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亚种(LGV)及鼠生物亚种。
其中沙眼亚种又分A~K14个血清型;LGV生物亚种又分4个血清型L1、L2、L2a和L3。
前两个亚种对人类有致病性,鼠亚种则不侵犯人类。
肺炎衣原体是衣原体属中的一个新种。
只有一个血清型,即TWAR组。
2.分子生物学特性分类法该法主要是从衣原体种系发生上分析和评价传统分类法。
二、生物学性状1.发育繁殖周期与形态染色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可见到两种形态结构不同的颗粒。
(1)原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3μm,外有胞壁,内含致密的核质,为成熟的衣原体。
吉姆萨染色呈紫色,Macchiavello染色呈红色。
在细胞外较为稳定,无繁殖能力,但有高度的感染性。
(2)网状体又称始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1μm,无胞壁,胞浆内无致密的核质,而有纤细的网状结构。
吉姆萨染色和Macchiavello染色均呈蓝色。
为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代谢活泼,不能自胞外存活,无感染性。
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原体当与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吸附后,通过细胞的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形成吞噬小泡。
原体在泡内变软,增大为网状体。
约8小时后,网状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聚集,构成各种形状的包涵体。
感染18~24小时后,网状体浓缩形成具有坚韧细胞壁的原体,最后随宿主细胞破裂而释出,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开始新的发育周期。
衣原体感染
衣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是一种由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衣原体是一种细菌,可以侵犯人体的生殖系统,引起多种症状和并发症。
衣原体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之间。
本文将介绍衣原体感染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因:衣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口腔和肛门性行为。
此外,垂直传播也可能发生,即孕妇将衣原体传递给新生儿。
衣原体可以通过粘膜接触传播,病菌进入人体后会侵入宿主细胞内,引起感染。
症状:衣原体感染的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1-3周内出现,但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下腹疼痛、性器官疼痛、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灼痛、性交痛以及月经不规律等。
在女性中,衣原体感染还可能导致宫颈炎、盆腔炎、输卵管炎等并发症。
在男性中,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尿道炎、附睾炎等并发症。
诊断: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衣原体的存在来确定。
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对尿液、生殖道分泌物或宫颈样本进行检测。
治疗:衣原体感染的治疗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清除感染。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来决定选择何种药物和治疗方案。
同时,感染者应避免性接触,避免传播给其他人,直到感染完全治愈。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衣原体感染的发生,个人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减少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2. 及时请求医疗咨询: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衣原体,应该尽早请医生帮助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可以发现和治疗性传播疾病。
4. 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性伴侣的数量可以降低感染衣原体的风险。
5. 垂直传播的预防:孕妇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婴儿出生时进行必要的治疗。
总结:衣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它可以引起多种症状和并发症。
支原体衣原体会传染吗
支原体衣原体会传染吗支原体和衣原体是生物学家们对细菌的称呼,它们常常被混淆,其实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支原体和衣原体都是一种细胞内寄生体,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等多种途径传播。
那么,支原体衣原体会传染吗?首先来说,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肺炎、结膜炎等呼吸道、眼部等症状。
支原体病目前除用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外,还没有特效药物。
一般来说,支原体不是非常传染性的病菌,容易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但人群普遍免疫力良好,感染后不会引起太大的困扰。
然而,衣原体就有一些不一样了,它是一种较为广泛的细菌,包括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生殖道衣原体等,能感染人体多个器官,常常表现为性传播病,女性易感染、易复发,而且容易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疾病难以治愈。
衣原体很容易在性接触中传播,而且性伴侣感染概率很高。
此外,衣原体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
一旦感染,要尽早检查和治疗,以避免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虽然支原体和衣原体有所不同,但二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晒被子、勤换衣服。
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霉变发酵的食物,及时消毒食具和食品。
此外,在外面要戴口罩、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和场所。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减轻病情并防止传染。
总体来说,支原体和衣原体在传染性方面有所不同,但对于我们来说,预防和防范的方式是基本相同的。
只要注意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及时发现症状并接受治疗,我们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支原体 分类学地位
支原体分类学地位
支原体是一类细菌,也被称为衣原体。
它们是一类原核生物,与细菌和真核生物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分类学地位。
支原体的分类学地位主要体现在其遗传物质和细胞结构上。
它们的遗传物质不是以DNA为基础,而是以RNA为基础。
这使得支原体在遗传学上与其他生物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支原体的细胞结构也与其他细菌有所不同。
它们不具备真正的细胞壁,而是通过外膜来保护自己。
根据这些特点,支原体被归类为一类独立的生物。
在分类学上,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又分为细菌界和古菌界。
而支原体则是细菌界中的一个分支。
支原体的分类地位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作为一类独特的生物,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特性。
例如,支原体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引起一系列疾病。
由于支原体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它们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也更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支原体的分类学地位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
通过深入研究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和细胞结构,我们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的一些奥秘,推动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支原体作为一类独特的生物,具有自己独特的分类学地位。
通过对支原体的分类学地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
进化历程。
这对于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原体的概念
衣原体(Chlamydia)是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具有独特周期。
过去误认为"大病毒",经现代技术研究归于立克次氏体类群中,分类学上监定为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
衣原体细胞比立克次氏体稍小,但形态相似,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2-0.3微米。
马基维罗染色法染色,衣原体呈红色,而姬姆萨染色呈紫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刚刚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
分析提纯的衣原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组成。
核酸有DNA和RNA两类,二者比例大约相等,DNA分子量约4×108,GC比约29% 。
衣原体具有一个特点,那蛋白质中缺乏精氨酸和组氨酸,与这种缺失现象一致的是,在增殖过程中也不需要这两种氨基酸。
它的细胞结构与细菌要相似。
具类似的细胞壁,细胞壁内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70S核糖体也由30S和50S两个亚基组成。
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
原体(elementary body)细小,呈圆形颗粒状,直径约300纳米。
在电子显微镜下,原体中央有致密的类核结构,有高度感染性。
衣原体的感染主要由原体引起;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原体,通过胞饮作用进入宿主细胞,而后被宿主细胞包围形成空泡,原体逐渐增大成为始体(initial body)。
始体比原体大,亦为圆形颗粒,直径约800-1200纳米,在电子显微镜下无致密类核结构,而呈纤细的网状,外周围绕一层致密的颗粒状物质,并有两层囊膜包围。
姬姆萨染色呈蓝色。
始体无感染性,但能在空泡中以二分裂方式反复繁殖,直至形成大量产析的原体,积
聚于细胞质内,形成各种形状的包涵体(inclusion body),姬姆萨染色呈深紫色。
当宿主细胞破裂时释放,重新感染新的宿主细胞。
衣原体完成一次生活周期,约需24-48小时。
衣原体虽有一定的代谢力,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和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
因此,有人称它为"能量寄生物",这是它区别于立克次氏体的最显著特征。
衣原体可能还需要从宿主细胞中获得各种辅酶和某些低分子量物质。
衣原体不耐热,在60℃中10分钟即被灭活。
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多年。
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可抑制生长。
衣原体不需媒介直接的侵入鸟类、哺乳动物的人类。
如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鹦鹉热病,有时可传至人体。
砂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这致主盲的重要原因。
另有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性病淋巴肉牙肿衣原体引起,是一种接触感染的性病,通过性交进行传染是最普遍的途径。
衣原体具有两种补体结合抗。
一种叫组别特异性抗原,抗热力强,煮沸也不致破坏,但可被过碘酸和卵磷脂破坏,它是衣原体所共有的;另一种则不怕热,溶于碱性溶液,能被番瓜蛋白酶破坏,这种抗原具种属特异性。
由于实践和理论的需求,生物学家们很重视对衣原体的研究。
综上所述,可知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三者的性质,均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表2-10是这几类微生物主要特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