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耐心、爱心的教育态度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学生
【最新】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工作总结
一年级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县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农村留守人群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部署,全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深入开展以扶贫、扶智、扶情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为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农民公子女和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1、建立健全教师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家访制度。
要求班主任每月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衡、涉嫌违法的“农民公民子女和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他们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2、注重对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XXX制定了一份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该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工作,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方案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对该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该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方案提出了主要措施。
首先,要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领导小组,加强对他们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领导小组由XXX担任组长,王朝会、XXX担任副组长,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担任组员。
其次,要真情关爱,实施“三个优先”原则。
在研究上,班级要从研究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研究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每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研究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在生活上,教师要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在活动上,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最后,要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制度。
该制度旨在鼓励教职工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研究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XXX将更好地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三小学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
第三小学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又一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关爱这些孩子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第三小学在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下是我们对此阶段工作的总结。
工作概述本学期,我校的工作主要围绕着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目标是为这些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健康成长。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心理辅导、学业帮助、文化活动及家校沟通等。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校园生活。
主要成就与亮点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一提:心理辅导我们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定期为随迁子女提供心理咨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约80%的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心理辅导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增强自信。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孩子们的情绪明显改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学业帮助针对随迁子女的学习情况,我们组织了“学业帮扶计划”。
在每周的周末,老师们自愿加班,为这些孩子提供补习和辅导。
统计数据显示,参与辅导的孩子,在期中考试中的平均成绩提升了15%。
这一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信心。
文化活动为了让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我们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
比如,组织了“我的家乡”主题征文比赛,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家乡文化。
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关心和重视,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当然,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部分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
我们通过家长会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第三小学社会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
第三小学社会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本学期,第三小学积极开展社会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旨在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提升研究能力,并提供心理支持。
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与家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二、关爱措施1. 提供个性化辅导: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研究辅导方案,包括提供额外的辅导课程和研究资源,帮助他们弥补研究上的差距。
2. 心理疏导服务:设立心理疏导室,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并提供家庭问题和适应学校生活的建议。
3. 社会交流活动:组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参与各类社会交流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增加彼此的友谊。
4.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家校合作会议,分享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成绩,并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三、工作成效本次社会关爱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学生研究成绩有明显提升:经过个性化辅导的帮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研究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研究动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2. 心理状态改善:通过心理疏导服务,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地调整和改善,他们更加积极面对研究和生活的困难。
3. 社会交流增加:参与社会交流活动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并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4. 家校合作密切:通过家校合作,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建立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在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个别学生的辅导需求个性化不足:虽然我们提供了个性化辅导,但仍有部分学生的特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个性化辅导方案。
2. 家庭沟通不畅:部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不够了解,与学校的沟通不够顺畅,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3. 心理疏导室资源不足:目前心理疏导室的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需求,需要增加心理疏导室的资源。
进城务工子女帮扶计划
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帮扶计划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进城务工农民工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我省务工人员已达2155万人。
而由于传统的户籍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农民工收入较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一些列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生活、学习状况堪忧,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现将本学期我校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进行帮扶活动计划如下: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一、“微笑面对、和谐先锋”(大手牵小手,关爱农民工子女)子女活动的开展。
(一)活动意义。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单是城乡差异的问题,更是对农民工子女权益的尊重,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通过此活动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上的排异芥蒂。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让农民工子女了解他们的教师就像自己的亲父母,帮助他们树立志愿服务理念,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建立长期性的志愿服务机制。
我校进城务工子女签定“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阳光行动“一帮一”结对卡,双方互留对方详细信息“爱心联络卡”。
将农民工子女的基本信息以及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制作成信息卡,成为教师与孩子们沟通的桥梁,根据他们自己的特点进行心理、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关注和帮助。
对他们的成长情况进行长期的“一对一”帮助。
(三)活动的预期成效。
通过这种方式不定期的为帮扶对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提供长期的帮扶服务,为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进一份力,让他们快乐学习、阳光生活,争做文明、优秀的小公民。
二、“牵手民工子弟,共创美好未来”(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种阳光)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进行学习上的无偿辅导。
(一)活动意义的已落实。
农民工子女经常随着父母各地流动,许多孩子都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而教师们很难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实行筹划(2016-2017学年)依据上级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有关请求,联合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成长状态及实际需求,更好地施展先生和黉舍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功效,更好地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存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健康成长,深刻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心理健康教导,特制订本实行筹划.一.指点思惟建立“以工资本”的教导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优越气氛,切实抓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关爱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健康成长.二.工作目的经由过程对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根本情形及广泛问题的查询拜访.剖析与研讨, 找到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用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营造健康.快活.平等.协调的成长情形.同时,要加强引诱,形成合力,大力宣扬,建立目的义务制和完美的工作考评轨制,不竭进步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的水温和成效.三.重要措施(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引诱.1.成立引诱小组,明白职责分工.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引诱小组,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同一引诱和治理,包管各项工作请求周全卖力落实到位.组长:凃义安副组长:毛克武.杜登共.唐鸿组员: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1)进修上优先指点.班级要从进修方面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一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剖析学生的学业情形,制订进修帮扶筹划,明白帮扶时光.内容和阶段性后果.每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由教师牵头确立一逻辑进修辅佐,教师要对结对帮扶后果进行按期检讨.(2)生涯上优先照顾.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高兴.家长宁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患病时,要实时诊治,悉心照顾.(3)运动上优先安插.高度看重并卖力组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介入集体运动,或依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运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造就自力生涯才能.3.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轨制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交心,随时控制留守学生的思惟动态,引诱他们健康成长.促使更多的帮扶先生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按期访问与暂时监护人交换,实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形,帮忙做好儿童的思惟工作.对已缺掉的家庭教导进行抵偿,使他们走出孤单和愁闷的暗影,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先生和同窗的关怀和爱护下健康成长.4.建立健全教师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交心交心轨制黉舍要按期召开帮扶教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请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交心交心一次,具体填好记载卡.对少数进修不卖力.人格成长不健全.道德成长掉衡的“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要制订个体教导治理筹划,侧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5.开展人文关爱运动.经由过程按期举办主题班会.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各类运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介入,使他们生涯在欢快.和气的气氛中,找到家的感到,加强进修.生涯的信念,领会到进修的快活.成长的快活.6.重视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心理健康教导.针对品格行动误差和心理障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班级要侧重上恶意理教导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改正运动,按期开展思惟教导.情绪教导.自力生涯教导和谅解怙恃教导等,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觉得备受关爱,体验到性命成长的快活与痛苦,清除不良情绪体验,建立乐不雅向上的生涯立场,造就准确的人生不雅.价值不雅.让留守学生经由过程教师和集体的暖和填补亲情缺掉对其人格成长的消极影响.(二).不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刻高效开展.1.全部教职工要充分熟悉这项运动的重要性.紧急性和实际意义,要从办人平易近满足教导.进步全平易近本质.构建协调社会.办事新农村扶植,保护社会稳固的大局和高度动身,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2.各年级要联合本筹划制订响应的运动筹划,确保运动有序进行.3.宽大教职工要积极合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运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情势,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4.不竭总结经验,凸起特点,大力宣扬,扩展运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石门县思源试验黉舍。
如何尊重和关爱外来务工子女
如何尊重和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尊重和关爱外来务工子女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我对如何尊重和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的一些建议。
首先,教育机构和学校应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外来务工子女应该享有与本地子女相同的教育权益,无论是进入学校还是参加兴趣班,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
同时,要注重对外来务工子女的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例如提供语言班、托管班等,确保他们能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教育机构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和关爱。
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系统,确保外来务工子女的个人信息得到保护,同时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一些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题的课程和活动,加强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和帮助。
政府应该加大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社会组织可以发起一些公益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例如义务辅导、招聘推荐等。
企业和厂商也可以为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提供更好的福利和工作条件,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和关爱自己的子女。
家庭是外来务工子女成长的起点和归宿,家长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在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多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增强亲子关系。
最后,媒体和公众也应该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权益和需求。
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外来务工子女问题的关注度,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进。
公众可以多了解外来务工子女的处境,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的良好氛围。
总之,尊重和关爱外来务工子女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充分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权益,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关爱务工随迁子女方案
精品文档关爱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制度和措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精神,落实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措施: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让他们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努力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服务。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 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工作对象与主要目标(一)工作对象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二)主要目标1.建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档案;2.调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情况、父母工作情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情况。
3.开好一次座谈会,通过交流,向农民工朋友宣传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政策,介绍学校情况,了解农民工朋友在教育方面的困惑以及对学校的要求。
四、工作措施与办法1、密切关注、增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2、对这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精品文档4、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他们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
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6、健全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信息。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感情沟壑。
五、制度与方案1、启动关爱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主题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2、各班教师要随时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ZZ027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婴幼儿保育赛项案例分析第06卷(含答案)
202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ZZ027 婴幼儿保育模块一“职业素养测评-案例分析”赛卷(主观题)1.试卷序号:第 06 卷2.内容:妈妈老师案例材料:赵老师在幼儿园是公认的好老师。
她工作特别认真,每项工作都认真细致完成,参加各级各类保育工作相关比赛也屡屡获奖。
她充满爱心,总是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一名幼儿,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妈妈老师”。
她所在班级有几名外来务工子女,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经常不能准时接走孩子,赵老师总是毫无怨言义务照顾,还经常给孩子们买图书画笔等学习用品。
问题:请结合案例,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赵老师的行为。
答:赵老师在幼儿园中展现了出色的职业道德,她的行为值得我们深入评析和赞扬。
首先,赵老师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
她对每项工作都细致入微地完成,这体现了她对职责的高度重视和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专业态度。
她参加各级各类保育工作相关比赛并屡屡获奖,这不仅是对她辛勤努力的认可,也是她对自身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追求。
其次,赵老师展现了充分的爱心。
她对每一名幼儿都耐心、细心地对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妈妈老师”,这说明孩子们对她的信任和依赖。
赵老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照顾更是让人动容。
她无怨言地义务照顾这些孩子,理解他们父母忙于工作的困境。
而且她还会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这体现了她对他们学习成长的关注和支持。
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赵老师的行为是积极的典范。
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备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关爱心,而赵老师无疑做到了这些。
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展示了她的责任感;对幼儿的耐心、细心照顾以及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爱体现了她的奉献精神。
赵老师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幼儿们的成长和发展,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综上所述,赵老师以她的行动展示了一名优秀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她的认真工作态度、充满爱心的照顾和关怀,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增添了温暖和正能量。
班主任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班主任在教育外来务工子女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孩子通常面临着语言、文化、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挑战,因此班主任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加强他们的教育。
本文将探讨几种班主任可以采取的策略,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一、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外来务工子女。
班主任可以通过和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父母的工作状况、家庭生活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状况。
班主任还可以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
二、创设充满包容和温馨氛围的班级为了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班主任需要创设一个充满包容和温馨氛围的班级。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长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由于外来务工子女的文化背景和学习习惯可能与当地学生不同,因此班主任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安排课外辅导班,或者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
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四、注重语言和文化教育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来说,语言和文化可能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班主任需要注重语言和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学校文化周和语言角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班主任还需要鼓励学生学习当地语言,提供相应的语言培训和指导。
五、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长参与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关爱流动儿童策划书3篇
关爱流动儿童策划书3篇篇一《关爱流动儿童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儿童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支持和关注,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融入社会。
二、活动主题“用爱温暖流动儿童,让梦想展翅飞翔”三、活动目的1. 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增强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和理解,营造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氛围。
3.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流动儿童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信心。
4. 促进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1. 流动儿童及其家长2. 志愿者团队3.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六、活动内容(一)前期准备1. 与流动儿童学校联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需求。
2. 招募志愿者,进行培训和分工。
3. 筹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书籍、文具、体育器材等。
4.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单,进行活动宣传。
(二)活动实施1. 学业辅导组织志愿者为流动儿童进行功课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2. 兴趣培养开展绘画、手工、音乐、体育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流动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3. 心理疏导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流动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4. 亲子活动举办亲子游戏、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增进流动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
5. 社区融入组织流动儿童参观本地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让他们了解本地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整理活动照片和资料,制作活动纪念册。
3. 与相关部门和学校保持联系,持续关注流动儿童的发展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七、活动预算物资采购费用:[具体金额]志愿者补贴费用:[具体金额]宣传费用:[具体金额]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八、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流动儿童的人身安全。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案例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案例李燕我校处在城郊结合处,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外来务工的子女比较多,这些学生中有成绩优异的,但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成绩差和能力差,还有部分学生是双差生,不仅是成绩和能力差,品质也很有问题,老师对他们很是头疼。
分析原因有下:首先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安徽泗洪等偏僻的农村,他们原本学校的教育能力就薄弱,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比较差。
其次,家庭缺乏教育观念,这些学生的家长从外地来到南京就是来打工,他们没有什么知识文凭,只能做些苦力或者做些小买卖,每天很辛苦没有时间管理孩子,有的家长想教育孩子可是也力不从心,况且有的外来务工人员身边带有三四个小孩,根本无暇顾及小孩的学习,只能听之任之。
最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很强,他们有时半年在这里工作,半年在那里工作,孩子就跟着他们读书,有可能一学期就转两个学校,大多数务工子女都是插班生,很少从初一就来读书,这就有一个适应问题,频繁的调动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学习。
在我工作之初2001年时,我班的外来务工子女只有2-3个,而到现在2008年,我班外来务工子女已经达到12-15人,他们变成了班级的中流砥柱,虽然他们的成绩和学习能力差,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和接触,务工子女们其实很单纯,只是学习习惯差,长时间无人管理,教师如果善用得法,还是很容易教育好他们的。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在教育务工子女方面的一些做法,希望各位教师多指教!一教育入册“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他们一进入学校,我就为他们成立档案入册,先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以前的学习情况,还有他们喜爱的运动和科目等等。
将他们的情况写成册,专门管理他们。
然后跟他们的家长接触,了解他们家长的为人,从而确定孩子的品性和本质,找到这个孩子身上的毛病和缺点的解决口,对症下药. 在他们一入校就关心研究他们,会让孩子们和家长首先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在新学校里是个新的开始,他们会有新的面貌面对学习。
同时也让教师的管理做到有备而来。
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精选5篇)
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精选5篇)第一篇:关爱外来民工子女关爱外来民工子女奏响校园和谐乐章岱山县东沙镇泥峙工业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的校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子女的身影,他们的数量已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活动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大部分班级的外来民工子女的人数达到了班级的三分之一,有的班级甚至在一半以上。
这些外来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与本地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
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关怀,所以我们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对特殊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关爱,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更健康,才能让他们把这儿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
一、重视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缺乏学习进步的根本。
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往往会成为其他学生印象中“不好学,不上进”的代名词。
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民工子女学生也将成为同班学生潜意识里排挤嘲笑的对象。
作为低年级学生来说,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端正应该是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项。
因此,我把“作业的完成”作为突破口。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每个学生发一本家庭作业记录本,每天的家庭作业都记录在上面,让学生和家长一目了然。
让家长在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之后签好名,以保证作业的数量。
第二步,我要求班级学生每人选出自己作业中自认为最出色的一页。
撕下,并装订成两个分册,由学生轮流将展示册带回家,让家长与学生共同评选出分册佳作五份。
这一活动让民工家长同他们的孩子在比较中知道差距,确定了学习赶超的目标。
第三步,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
如果说第一步做法的最终追求是学生学习的量,第二步做法的最终追求是学生的质,那么,第三步则是引导学生学习时追求效率。
以作业为依托,要求学生在某一个时段内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戒除外地民工子女在完成学习活动时常见的拖延和磨蹭的坏习惯。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范文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范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范文篇1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
一、爱教育。
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
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二、爱自己。
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
三、爱学生。
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
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
新规范还规定: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
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
爱教育、爱自己、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
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范文篇2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
古今往来,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受人无比敬重的职业。
所以,师德师风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身为一个教育者,我们更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同时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
教育是我们的职业,而成功的教育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们不能仅仅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完成教学任务上,育人才是关键。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在城市,却常常感觉像个“局外人”。
这些孩子面临着很多挑战,教育、心理、社交,这些都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我们的实施方案,就是要为他们铺平道路,让他们在城市中茁壮成长。
1.1 教育支持首先,教育是重中之重。
要确保随迁子女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很多时候,家长为了生计辛苦奔波,孩子们却因为户籍问题而无法上学。
咱们要积极协调,让这些孩子能够入学。
比如,学校可以开放部分名额,给他们提供一些优惠。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玩耍,彼此之间也能增进了解。
1.2 师资培训当然,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上学。
我们还得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那些教导随迁子女的老师。
专业的师资培训非常重要。
老师们要懂得如何关心这些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温暖,而不是压力。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心理关怀2.1 心理辅导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随迁子女常常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医生,为孩子们提供帮助。
通过倾诉、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
就像那句老话,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理健康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础。
2.2 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是孩子们锻炼自我的好机会。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交到朋友,增强自信心。
人际交往的能力,关乎他们未来的发展。
2.3 家庭支持家庭的支持也不可忽视。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互相分享经验。
亲子活动同样重要,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参与游戏、学习,拉近彼此的距离。
家庭的温暖,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社区参与3.1 社区服务社区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二个家。
要通过社区服务,帮助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在我们城市的角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追求更好的生活。
孩子们随父母而来,这是一种希望的延续,却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坎。
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有限,学校的班级拥挤,师资力量薄弱。
想象一下,课堂上挤满了渴望知识的眼睛,但却没有足够的老师来关注每一个孩子。
真是让人心痛。
接着,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
离开家乡,缺乏支持,这些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渴望友情,却往往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感到难以融入。
我们要建立心理辅导机制,让孩子们能够倾诉心声,找到情感的寄托。
其次,生活环境的改善也至关重要。
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往往简陋,孩子们的玩耍空间也少之又少。
我们需要在社区内打造安全、卫生的活动场所。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嬉戏,笑声响彻天际,那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再来,家长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同样重要。
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若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的未来就会摇摇欲坠。
我们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和法律咨询,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这样,家长才能安心工作,孩子才能安心学习。
最后,我们还要关注文化传承。
虽然孩子们身在异乡,但他们的根依然在家乡。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传统,增强文化认同感。
也许在某个节日的庆典上,他们会自豪地穿上民族服饰,跳起家乡的舞蹈,展现那份独特的文化自信。
总结来说,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教育、心理健康、生活环境、家长保障和文化传承,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我们要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毕竟,孩子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
葵花朵朵向阳开——带班育人方略
葵花朵朵向阳开——带班育人方略我是个有着十年带班经验的班主任,我带过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葵花儿。
我希望能用我的爱心、耐心、诚心、恒心,让我的每朵“葵花儿”都能扎根成长,向阳绽放!育人理念:“四心”并举真诚以待活动育人自主成长“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践行陶行知先生这句名言的十年里,我充分感受到,唯爱心使教师体验教育幸福,唯耐心让教师走近学生心灵,唯诚心令教师保持终身学习,唯恒心助教师超越教育困境,真诚对待学生,创设活动情景,助力学生成长。
班情分析所带的班级共有学生46人,男生23人,女生23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绝大多数,13%为单亲家庭。
学生角度: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些相对稳固的习惯,课堂常规表现好,大部分学生喜爱阅读、学习态度认真,能积极参加文艺、体育活动和劳动,知礼懂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拥有集体荣誉感。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一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成绩不理想,因此对学习有些丧失信心。
家长角度:从家庭状况来看,由于学区、地段特点,班级绝大多数学生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对子女教育无暇顾及。
经过多次的家校沟通,20级“向日葵中队”已经组建了一个团结、和睦、高效的家委团队,同时也很好地在家校间建立信任,家长们理解、支持学校与老师的工作,能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在进步的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班级目标根据班情分析以及育人理念,我制定的班级发展目标是:让每朵“花儿”都能向阳而生!围绕学生班情、年段特点,制定的阶段发展目标是:低年段——以活动促习惯养成中年段——以活动促心智发展高年段——以活动促能力提升实践做法一、建立制度抓习惯,培土育苗待“花”开制定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入学之初,对学生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性格差异,给他们划分学习小组,设置组长负责监督和管理,小组成员一起设计自己的组徽,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带领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浅谈外来务工子女的特点与教育
浅谈外来务工子女的特点与教育一、外来务工子女的特点1、外来务工子女中的单亲学生特点:(1)父母双方离异后,与父亲或母亲单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学生;(2)父亲或母亲单方去世,与父亲或母亲单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学生;(3)父母离异或父亲或母亲单方去世后有继父或继母,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学生;(4)父亲或母亲有一方在外地打工,与父亲或母亲单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学生;(5)有其他原因只能和父亲或母亲单一方生活在的学生。
2、外来务工子女中的无亲学生特点:(1)亲生父母双亡的学生;(2)父母双方离异后,不能与父亲或母亲双方或单方生活在一起的学生;(3)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不能直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学生;(4)父母单方死亡,另一方在外打工,不能直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学生;(5)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和父母双方或单方生活在一起的学生。
二、外来务工子女存在的问题分析1、亲子教育的缺陷亲子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他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也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
很多事实证明,如果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超凡卓越的成功人士,并不需要孩子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商和天赋,更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情商”。
情商是需要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慢慢培养的,而这些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严重弱化,甚至缺失。
2、“隔代教育”的弊端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无父母在身边,就长期和祖(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祖(外)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根本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龄又比较大,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不能胜任教育孩子的责任。
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得不到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找不到人倾诉。
慢慢地,学生的性格上有了扭曲、心理上有了创伤。
3、学生自身的不良差异(1)、失落心理。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妻离子散的家庭,留给孩子的是心理失衡,给孩子留下的是失望和怨恨。
关爱务工随迁子女方案
关爱务工随迁子女方案关爱务工随迁子女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解决务工随迁子女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和出台众多的关爱方案,以确保这些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机会。
首先,从政策层面上,各级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对务工随迁子女的关爱和保障,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医疗、居住等权益。
在教育方面,对于务工随迁子女,政府推行了“任学校、一户考生”政策,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不因户籍限制就学。
此外,各级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务工随迁子女就业、户籍落户等方面的政策,力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
其次,在就业层面上,各地积极探索和推进务工随迁子女就业工作。
一方面,加强对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培训,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推行帮扶政策,引导企业在招聘中优先考虑务工随迁子女,鼓励和支持他们就业创业。
同时,推行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形式的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家庭也是关爱务工随迁子女的重要力量。
家长要关心、支持和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并且,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总之,关爱务工随迁子女是一个涉及政府、社会、家庭多个层面的问题。
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提供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为这些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家庭要成为孩子成长的坚强后盾,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务工随迁子女的真正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 他 们 感 到 自 己与 当地 孩 子 有 很 大 差别 , 充 满 自卑 感 , 感 情 敏 感
容 易与 其 他 同学 产生 隔 阂 , 部 分外 来 务 工 人 员 子 女 感 到 自己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苏 州 市 吴 江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经 济 发 展 脆弱 , 外地人 ” 而被本地入看不起 , 因 此 在 心 理 上 他 们 的归 属 感 进 入 了一 个 快 速 成长 期 , 开发 区 成 为 了 流 动 人 口 的 主要 集 聚 地 之 因 为 是 “
P o p u l a r S c i e n c e
科 学大众 ・ 科 学 教 育
2 0 1 7 年 第l 2 期
以耐心 、 爱心 的教 育态度 , 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学生
盛 春 梅 ( 苏州市吴江经济技 术开发 区实验初级 中学, 江苏省 2 1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0 0 )
摘
要: 随着城 市化的发展 , 越来越 多的外来务工人 员子女 随父母进入城 市, 他们 的教育 问题 引人关注。 笔者以大教育 背景为 出发 点,
一
,
成 长 ? 如何 尽 快 扭 转 这 一 不 利 局面 , 让外来务工者安心 。 更 全 身 心 正 效 果 。 为此 , 要 求 教 师 必须 要 做 到 两 点 : ( 1 ) 教 师 要 懂得 欣 赏 学 生 , 信 心、 耐心、 细心 、 恒心 、 尽心。 要求 教 师 用 敏 锐 地 投 入 到 地 方 经 济社 会 建 设 中 来 ? 是我 们 迫 切 需要 解 决 的 问题 。 对 待 学 生 要 有 爱心 、 二、 成 因 剖析 的眼 光 去 观 察认 识 自己 的 学 生 。 挖 掘 每 一 个学 生 的 闪光 点 . 并 给 予 让 每 一 个 学 生 通 过 自 己 的努 力 , 发挥 优势, 去找到成功和 自 要想治病 , 就要找准病根 。 办校十二年来 , 外来学生与 曰俱增 , 鼓励 , 我 们 为 了 摸 清 外 来 务 工子 女 真 实情 况 , 每年组成以学籍管理员 、 教 信 。 f 2 1 教师 处 理 事 情 要公 正 、 合理 。 在对“ 学 习行 为 偏 差 生 ” 的教 育 务 主 任 、德 育处 主任 、办 公 室 主任 及 班 主任 为主 要 成 员 的调 查 小 过 程 中 , 要 求 教 师 一 定 要注 意 尊 重 孩 子 的 人格 和 尊 严 , 防 止 将 学 生 组, 通 过 问卷 调 查 、 召开 座 谈 会 、 家访 、 家长会和学生会等方式 。 深 被 批 得 体 无 完 肤 、 名 誉 扫地 , 从 而使 学 生 撕 破 脸 皮 , 破 罐 子破 摔 。 入学校周边企业 、 社区 , 走访摸排获取第一手资料。 调查发现 , 造成 3 . 个体疏导 , 实施 校 行 政 领 导 、 班 主任 、 任课老师德育导师制 。 这 个 现 状 的 原 因 不 是 外来 学 生 智 商 差 ,而 是 有 内 因和 其 他 外 因造 为每 一 位 外 来 务 工子 女 配 备 导 师 , 实行结对帮教 , 为学 生 的健 康 成 成 的。 长保驾护航。 学校 德 育 处 联 合教 导处 加 强 个 案 研究 , 对 个别 心 理 障 内 因是 : 这 些 学 生 家 庭长 期处 于 贫 困状 态 , 眼 里 的 世界 就 是 贫 碍 的 学 生 , 从心理 上开导 , 生 活 上指 导 , 学 习上 辅 导 , 行为上引导 , 穷饥饿 , 他们 的世界观 、 价值观 、 人生观必然受影响 , 看不到未来 , 减 少 和避 免 对 他 们 心理 健 康 的各 种 不 利 影 响 ,使 孩子 真 切 地 感 受 找 不准 方 向 。人 一 旦 失 去 了 向上 的 动 力 , 意 志懈 怠 了 , 自然 也就 没 到 学校 和 老 师 的 温 情 。 有 高 尚 的追 求 了 。因 此在 行 为 习惯 上 他 们 表 现 出 来 的 养成 问题 较 4 . 生 生 结对 , 构 建和 谐 、 互 助 的生 生 关 系 。( 1 ) 组 建 假 日活动 小 多, 在 品 德行 为 习惯 方 面 , 他 们 往 往 不 太 愿 意 接 受 学 校 各项 规 章 制 组 : 以 外 来 务 工人 员所 在 的 企业 为单 位 , 组 织 临近 企 业 的本 地 学 生 度 的约束 , 法 治和纪律观念都比较淡薄 ; 在 学 习行 为 习惯 方 面 , 他 组建 假 日活 动 小 组 。活 动 包 括 : 文体娱乐活动和兴趣实践活动 , 通 们 态度 随便 , 上课 注意 力不 集 中 , 作业马虎 , 草草 完成 ; 在 生 活行 为 过 活 动 , 充实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 加强兴趣爱好的培养 , 减 轻 外 习惯方面 , 他们的卫生意识很差 , 乱吃零食乱扔东西 , 做 事 常 常 缺 来 务 工人 员子 女 在 假 日里 的孤 独 感 。 ( 2 ) 组 建 双 休 学 习小 组 , 突 出
对外采务 工人 员子女行 为习惯矫正策略进行 了探 索。
关键 词 : 耐 心 ; 爱 心 ; 纠 正 ; 行 为 偏 差
中图分类号: G 4 7
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3 3 1 5 ( 2 0 1 7 ) 1 2 - 0 2 8 — 0 0 2
、
现 状分 析
表现 得 比 较 孤 独 、 敏感 、 自卑 和 易受 伤 害 。 而 吴江 经 济 技 术 开发 区 实 验 初 级 中 学 又 地 处 开 发 区 的核 心 地 并不 强 , 以耐 心 、 爱 心 的教 育态 度 。 纠正 外 来 务 工子 女 行 为 习惯 偏 差 带, 周 边 租 住 着很 多 的外 来 务 工人 员 , 这 就 使得 外 来 务 工 人 员 的子 三 、 女 就读 数 与 日俱 增 。目前 , 我校 的外 来 务 工 子女 与 本 地 学 生 人数 比 ( 一) 创新人性化教 育管理模式 例 已达 9 : 1 。这 就 不得 不使 我 们 更 加 重 视 对 外 来 务 工子 女 的 教 育 1 . 摸底调查 , 建 立特 殊群 体 学 生 档 案 。学 校 德 育 处 牵 头 , 针 对 不 同群 体 制 定 系 统 的 心理 干 预 指 导 计划 ; 学校教务处牵头 , 针 对 不 工作。 外 来 务 工 子 女 有 明显 的特 殊性 : 首先 , 流动性较强 , 孩 子 接 受 同群 体 制 定 系 统 的 学 习指 导 计 划 。 各班 建 立 成 长档 案 , 进行 个 案 跟 的 起 始 教 育 不均 衡 , 并 且 差 距 大 。 其次 , 外 来 务 工 人 员 地 域 文 化 差 踪 研 究 , 根 据 不 同年 龄 段 孩 子 的发 展 特 点 及 行 为 习 惯 的 需 求 , 定 期 异 影 响 着他 们 子 女 的 认 知水 平 、 行 为 习惯 和 思想 意 识 。第 三 , 外 来 召 开家 长 会 , 向家 长 们 介 绍 一 些教 育 方 法 及 成 功 经 验 , 形 成 家 校 教 务 工 人 员 自身 文化 素 质 相 对较 低 , 加 上 生 活压 力 大 , 所 以 对 子 女 的 育 合 力 , 共 同 培 养 孩子 的 良好 行 为 习惯 。 2 . 欣 赏 学生 , 建 立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学 校 定 期 召 开 教 师 会 , 要 教育显然是“ 心 有 余 而 力 不足 ” 。 最后 , 异 乡求 学 使 得 刚入 学 的外 来 1 导 感化 孩 子, 从 而 赢得 孩 子 的信 任 和 尊 重 , 让 孩 务 工 人 员 子女 对 学 校 很 不 适 应 , 具 体 表 现在 孩 子在 校 行 为 习惯 差 、 求教师要用爱来弓 亲其师 , 则信其道” , 建 立 良好 的师 生 关 系 , 从 而 取 得 较 好 的矫 作风散漫 、 性格孤僻。 所 以, 如 何 让 这 些 孩 子 接受 良好 的教 育 , 健 康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