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培训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焦化概述
第一部分焦化知识
炼焦化学工业是煤炭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煤炭主要加工方法是高温炼焦(950~1050℃)和回收化学产品。

产品焦炭可作高炉冶炼的燃料,也可用于铸造、有色金属冶炼、制造水煤气;可用于制造生产合成氨的发生炉煤气,也可用来制造电石,以获得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

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品经过回收、加工可以提取焦油、氨、萘、粗苯、硫化氢、氰化氢等产品,并获得净焦炉煤气。

煤焦油、粗苯经精制加工和深度加工后,可以制取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三甲苯、古马隆、酚、萘、蒽、吡啶盐基等,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和国防工业。

净焦炉煤气可供民用和作工业燃料。

煤气中的氨可用来制造硫酸铵、浓氨水、无水氨等。

炼焦化学工业的产品已达数百种,我国炼焦化学工业已能从焦炉煤气、焦油和粗苯中制取100多种化学产品。

第一章煤的成因及种类
煤是焦化工业的主要原料,是由古代植物残骸堆积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演变最后转变成的。

根据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分为两类:由高等植物生成的煤为腐植煤,由低等植物生成的煤为腐泥煤。

而腐植煤占绝大多数,根据变质程度的深浅,腐植煤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烟煤根据煤化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和贫煤。

一、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一种烟煤,是煤化程度仅高于褐煤的最年轻烟煤,从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的都有。

其中时间短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植酸。

贮存时易风化碎裂。

其中煤化度较高的年老煤,加热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含氧量高,
高沸点的液态产物很少,胶质层厚度小于5mm。

单独炼焦时也能结成细小的长条形焦炭,但强度极差,粉焦率很高。

二、气煤:气煤的变质程度比长焰煤高,热解过程中可产生较多的胶质体,但其热稳定性差,易于分解,胶质体粘度小流动性高,在生成半焦时胶质体易分解并析出大量气体,固化的部分较少。

气煤单独炼焦时能形成焦炭,但焦饼收缩大,焦炭纵裂纹多,焦块细长易碎,气孔大而不均匀,反应性强。

气煤的结焦性较差。

配煤中配入气煤,可以降低炼焦过程中的膨胀压力,对焦炉有利;可以增加焦饼的收缩度,有利于推焦,能增加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的产率,但多配入气煤将使焦炭的块度变小,强度降低。

三、肥煤:肥煤是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其煤化程度比气煤高,其分子结构中所含的侧键数量较多,长度适当,含氧量少,热解产物中一部分的分子量较大,在320~450℃时呈现液态。

因此肥煤的胶质体数量多(最大焦质层厚度Y>25mm)流动性好,热稳定性高。

决定了肥煤的黏结性最强,是炼焦煤的基础煤种之一。

但肥煤的挥发份高,半焦的热分解和热缩聚比较聚裂,收缩量和收缩度较大,故单独炼焦时,焦炭裂纹较多、较宽、较深,又因其粘结性墙,焦炭熔融性好而焦炭强度高。

当相邻层温度不同而收缩速度不同时,相邻层间的内应力增大,所以焦炭的横裂纹多,易碎成小块。

还因其胶质体数量多且有一定的粘度,膨胀压力较大,单独炼焦时易发生焦饼难推,其焦炭气孔率高,焦饼中心有海绵焦。

所以说肥煤粘结性强,但结焦性不如焦煤。

四、焦煤:焦煤的煤化程度比肥煤稍高,大分子侧键比气、肥煤少,含氧量更低,热分解的液态产物比肥煤少,但热稳定性更高,胶质体数量多,粘度大,固化温度较高,由此膨胀压力很大,其半焦的收缩量小,收缩速度也小,所以炼出的焦炭不仅耐磨强度高,且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好。

五、瘦煤:瘦煤的变质程度较高,挥发分低,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少,且粘度大。

单独炼焦时,焦炭裂纹少,块度大,但焦炭熔融性能差。

从外观看有粒状物质存在,焦炭的耐磨性差,在配煤中配入瘦煤可以提高焦炭的块度。

六、贫煤:贫煤的煤化程度比瘦煤高,属于高变质程度的煤。

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没有粘结性,不能单独炼焦,在配煤中配入少量的贫煤可作为瘦化剂使用(因其硬度大应单独粉碎)。

煤分类指标
第二章煤的性质
煤的化学组成一般用煤的工业分析和煤的元素分析来测定。

第一节煤的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中,煤主要有灰分、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组成。

一、灰分:
煤和焦炭燃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包括矿物质)。

灰分高的煤发热值都比较低,因此灰分是鉴定煤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煤中灰分的测定方法:煤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固体物占原试样的重量百分数表示煤的灰分含量,以(A)表示。

煤中灰分和矿物质组成十分复杂,含量变化很大,主要由Fe、Al、Ca、Mg等元素的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和硫化物的形式存在,煤中矿物质含量和成煤过程有关。

对炼焦用煤来讲,灰分是有害的,在炼焦过程中灰分全部转入焦炭,不但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也降低了焦炭的固定碳成分。

配合煤的灰分全部转入焦炭中,一般配煤的成焦率为70~80﹪,焦炭的灰分为配煤灰分的1.3~1.4倍。

灰分是惰性物质,配合煤灰分高则粘结性降低。

灰分的颗粒较大,硬度大,它与焦炭之间有明显的分界面,而且膨胀系数不同,当半焦收缩时,这个界面上应力集中,成为裂纹的中心,灰分颗粒越大则裂纹越宽、越深、越长,故配合煤的灰分高,则焦炭强度低。

我国规定一般一级焦炭的灰分小于等于12﹪,按成焦率75﹪计算,配合煤的灰分应不大于9﹪,即配合煤的灰分等于全焦率乘以焦炭的灰分:75﹪×12﹪=9﹪。

焦炭中灰分的主要成分是:SiO
2、Al
2
O
3
等酸性氧化物,熔点高,只能用CaO等溶剂
与它们反应生成低熔点的化合物才能以熔渣的形式排出炉外。

焦炭在高炉内被加热到高
于炼焦温度时,由于焦炭与所含灰分的膨胀性不同,焦炭沿灰分颗粒周围产生大裂纹,使焦炭碎裂和粉化。

此外焦炭灰分高则要求适当提高高炉炉渣碱度,高炉煤气中钾、钠
反应而消耗。

含量也增高,这些均加速焦炭与CO
2
因此一般焦炭灰分每增加1﹪,高炉溶剂消耗量增加4﹪,炉渣量约增加3﹪,焦比增加1.7~2﹪,而生产能力将降低2.2~3﹪。

综述:灰分的不利影响有:
1、增加运输负荷:无效运输。

2、增加焦炭消耗: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矿物质不但不能产生热量,且其煤灰外
排要带下次显热。

外排煤灰时还可能夹带一部分未燃煤,造成机械性燃料损失,因此动力煤灰分每增加1﹪,约多消耗2.0~2.5﹪的煤炭。

3、影响生产操作和产品质量:煤作为燃料和气化原料时,煤中的某些低熔点灰分
易造成锅炉和气化炉的结渣和堵塞。

高灰煤制得的焦炭强度差,某些灰分还使
焦炭的反应性异常增大,反应后强度降低;用高硫或高磷煤炼制的焦炭炼铁,
会使钢铁发脆;煤在液化加工时,煤中矿物质使溶剂精制煤的过滤发生困难;
煤中碱金属和碱金属的化合物会使加氢液化过程中使用的钴钼催化剂活性降
低;煤中的含铁化合物对煤的氧化和自燃具有催化作用。

4、腐蚀设备和装置:煤中的PB和BI随燃烧气体带走,若沉积在金属表面会产生
颗粒边界脆化作用导致金属损伤;煤中的黄铁矿使燃烧粉煤的锅炉炉底因发生
硫化作用而损伤;烟道气中的含硫成分使过热器、省煤器外部腐蚀;煤中的氯
离子是奥氏体钢的一种主要腐蚀剂。

5、造成环境污染:锅炉与气化炉产生的灰潭与粉煤灰如不能及时利用,会占用大
片土地并造成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煤中的含硫化合物和微量的贡在燃烧时生
X等有毒气体和汞蒸气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可能形成酸雨。

成SOX、COS、H
2
二、水分:
煤中水分有内部水分和外在水分两种,内在水分系煤风干后加热至102~105℃时逸出的水分,是依靠吸附的方式存在于煤粒内部气孔之间的水分;外在水分系开采运输及煤的洗选过程中以侵润的方式存在于煤粒表面和煤粒之间的水分。

前者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化度加深则含水量减少;后者自燃风干时则可以除掉。

两者之和为总水分。

水分是煤中无利有害的无机物质:在运输时煤的水分增加了运输负荷,在寒冷地带水分易冻结,使煤在装卸时发生困难,解冻则需增加额外的能耗;储存时煤中的水分随空气湿度而变化,使煤易破裂,加速了氧化;对煤进行机械加工时,煤中水分过多将造成粉碎、筛分困难,降低生产效率,损坏设备;炼焦时煤中的水分蒸发需消耗热量,增加焦炉能耗,延长了结焦时间,降低了焦炉的生产能力。

水分过大时还会损坏焦炉,使焦炉使用年限缩短。

此外,炼焦煤中的各种水分包括热解水全部转入焦化剩余氨水,增大了焦化废水处理的负荷;气化与燃烧时煤中的水分降低了煤的有效发热量。

三、挥发分和固定碳:
煤样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一定时间的加热,煤中的有机质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是气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煤的挥发分。

挥发分是煤的重要指标,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挥发分有规律的减小。

固定碳指从煤中除去灰分、水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

第二节煤的元素组成
煤的元素组成,是组成煤的有机质的一些主要元素,即碳、氢、氮、硫和氧等五种元素。

一、碳
煤中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成组分,是组成煤的大分子的骨架,是煤在燃烧过程
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之一。

二、氢
氢元素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煤中的可燃成分,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能。

是判断煤质量的重要元素。

三、氮
氮是构成煤中有机质的次要元素,煤中含氮较少,约为1~3﹪,且变化不大,氮在燃烧时常以游离态分解出来,炼焦时因高温转化为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

四、硫
煤中的硫以两种形态存在,有机质中的硫称为有机硫,在矿物质中存在的硫为无机硫,二者之和为全硫。

煤中全硫含量大约在0.1~10﹪之间,不同矿区不同煤层的煤含硫量差别很大。

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在炼钢生铁中硫含量大于0.7﹪即为废品。

由高炉炉料带入炉内的硫有11﹪来自矿石,3.5﹪来自石灰石,82.5﹪来自焦炭。

所以焦炭是高炉内硫的主源。

煤在炼焦时,约60﹪的硫进入焦炭。

硫的存在使生铁具有热脆性,用这些生铁炼制钢不能轧制成材。

为了除去硫,在高炉生产中需要增加石灰石和焦炭的用量,因而导致高炉生产能力降低,焦比升高。

焦炭中硫含量每增加0.1﹪,炼铁时焦炭和石灰石将分别增加2﹪、3.7﹪,矿石增加0.3﹪,高硫生产能力降低2﹪~2.5﹪。

因此炼焦配合煤要求硫分小于1﹪
煤中的硫分有60﹪~80﹪转到焦炭中,因配合煤的全焦率为70﹪~80﹪,故焦炭硫分约为配合煤硫分的80﹪~90﹪,由此可见根据对焦炭含硫量的要求,算出配合煤硫分的上限。

配合煤的硫分可由各单种煤的硫分按加和性计算。

配合煤的硫分应控制在1﹪左右。

煤气化时,由硫分生成的二氧化硫不仅腐蚀设备,而且易使合成催化剂中毒,
影响操作和产品质量。

煤燃烧时,煤中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排入大气,腐蚀金属设备和设施,污染环境,造成公害。

硫铁矿硫含量高的煤,在堆放时易于氧化和自燃,使煤的灰分增加,热值降低。

第三节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是炼焦用煤最重要的工艺性质,炼焦煤(或配合煤)必须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才能炼出优质的焦炭。

煤的粘结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经过胶质状态生成块状半焦的能力。

有的煤不仅自身有粘结能力,而且还能将其他惰性物体粘在一起。

煤的这种性质叫做煤的粘结能力。

有粘结性的煤不一定有粘结能力,而有粘结能力的煤一定具有粘结性。

煤的粘结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或模拟工业炼焦条件下),单种煤或配合煤生产出优质焦炭的能力。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密切相关,粘结性是结焦性的前提和条件,结焦性好的煤,粘结性一定好,而反过来粘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

有的煤粘结性好,而炼出的焦炭强度低,块度小,其结焦性不太好(如肥煤)。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是评价炼焦用煤的重要指标。

测定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指标的方法很多,我国目前主要是用煤的胶质层指数测定法。

胶质层最大厚度是我国煤炭分类和评价炼焦用煤及配煤炼焦的主要指标,以y 值表示;测定胶质层最终收缩度用x值表示。

第三章煤的配备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气煤占58.17﹪,肥煤、焦煤和瘦煤合起来的储量还不到炼焦煤总储量的1/2。

同时炼焦煤资源分部极不平衡。

这种分布及储量的不均衡以及炼焦煤中高挥发分煤储量大的情况,使得单一煤种炼焦不可能得以实现,成本控制工作也不允许。

因此加强配煤管理,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项基本工作。

为了给焦炉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合格的煤料,我公司设立了备煤车间,担负炼焦用煤的准备工作,即完成来煤的装卸、贮存、倒运及煤的配合、粉碎、输送等任务,同时负责产成品---焦炭的凉焦、输送、过筛、贮存、装运等工作。

第一节工艺流程
伊力特煤化工备煤车间一般工艺流程为:
洗精煤到煤场---卸车上垛---入受煤坑---预粉碎机室---配煤室---粉碎机室---贮煤塔
凉焦台---筛焦楼过筛---入焦仓(或分类堆放)---装车发运
备煤车间的主要岗位有:煤场管理员、受煤坑工、皮带工、配煤工、粉碎机工、凉焦工、筛焦工、铲车司机等。

备煤车间的主要设备设施有:煤场、受煤坑、运煤皮带、配煤槽、粉碎机、煤塔、运焦皮带、筛焦楼、焦场、铲车等。

第二节煤场管理
受煤是备煤车间的第一道工序,为保证煤料质量,接受来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每批来煤应按规定取样分析,并与来煤单位的煤质分析数据对比,煤种核实后方可接受。

如果来煤质量不符合要求,应特殊处理。

二、来煤按使用的煤种分别接受,并卸到指定地点,防止不同煤种在卸车过程中互混。

三、各种煤的卸煤场地必须清洁,更换场地时要彻底清扫,受煤坑更换煤种时,也
要清扫干净。

按上述各点有秩序的接受外地来煤,就可以做到煤种清楚,质量保证,配煤质量稳定。

四、煤场管理要确保不同煤种的煤单独存放,而同一种煤,为了消除或减少由于不同矿井或矿层来煤所造成的该煤种的煤质差别,在贮煤的存放过程应尽量混匀,通常采用“平铺直取”的操作方法,即在存煤时,沿该种煤的整个场地由低向高逐渐地平铺堆放,取煤时由该煤堆的一侧由上而下直取。

五、煤的存放时间不能太长,因为煤在空气中能吸收氧气形成煤氧络合物使煤温升
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络合物分解生成CO、CO
2、H
2
O等。

低变质程度的煤气孔率高,吸
附氧多,更易被氧化,使其结焦性变坏,对炼焦不利。

甚至因存放时间过长,会引起煤的自燃。

因此对各种煤应规定允许的堆放时间,并按计划取用。

单种煤的贮存期限:
单位:(天)
六、为控制氧化,应定期检查煤堆温度,发现温度迅速升高接近50℃时,就尽快取用。

高于50℃的煤不能随便配用,应及时将煤堆散开以防自燃。

为避免空气在煤堆中流通,煤堆表面应压实,并消除煤杂物及残煤。

第三节煤的配比
一、原料煤的性质和配合
焦炭的强度取决于煤的结焦性,而煤的结焦性又受煤化度和煤的粘结性这两个因素
的制约。

气煤加热时能产生较高的挥发分和较多的焦油,胶质体的热稳定性低于肥煤,可单独结焦。

但焦炭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均较其他炼焦煤稍差,焦炭多呈细长条而较易碎;肥煤加热时能产生大量胶质体,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好、强度高的焦炭,耐磨强度比焦煤炼出的焦炭还好,是基础煤。

但单独炼焦时焦炭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常有蜂窝焦;焦煤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单独炼焦时能获得块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焦炭,耐磨强度也很高。

但单独炼焦时,膨胀压力大,易产生推焦困难;瘦煤在焦化时能产生胶质体,单独炼焦时也能得到块大、裂纹少、抗碎强度较好、耐磨强度稍差的焦炭。

二、配煤管理
配煤是备煤车间的关键岗位,也是保证焦炭质量的关键岗位。

因此加强配煤管理是备煤车间的重点工作。

配煤盘是配煤的主要设备,设在配煤槽下部,用来控制下煤量,以保证各种煤按规定的配煤比配合,其由圆盘、加减筒、刮煤板及减速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配煤比的准确与稳定焦炭质量有密切关系。

为了保证煤量稳定,配煤槽的装满高度应保持在2/3以上,并防止一个煤槽内同时上煤和放煤。

配煤比是根据对配煤的质量要求而确定的,通常用百分率来表示。

在实际生产中,只要检查落在0.5m长配煤胶带上各种煤的重量(即单种煤的配煤量),即可检查配煤比是否准确,这一过程称为跑盘。

生产上一般每小时检查一次配煤量。

其方法是用放在配煤胶带上0.5m长的铁盘来测量,多次取样称量算出实际的平均配煤比,一般要求实际配煤量与规定的配煤量之差小于配煤胶带上该种煤配入量的2﹪,超过此值时应及时调节。

在检查配煤比的同时,要对配合煤的灰分和挥发分进行检查,以评定配煤操作的好坏,其方法是理论计算出配合煤的灰分和挥发分值与实际配合煤的灰分和挥发分相比较,要求其差值挥发分应小于±0.7﹪,灰分应小于±0.3﹪。

第四节煤的粉碎
为了保证焦炭质量,提高焦炭强度,必须对配合煤进行粉碎。

我公司配煤的粉碎细度应为>80﹪,水分达到10±1﹪。

煤料粉碎度和焦炭强度呈如下关系:同一种煤粉碎度增加,焦炭强度增加,当煤粉碎度达到某极限值后,继续增加时焦炭强度反而降低。

对不同的煤种,和其焦炭强度的极大值对应的粉碎度取决于煤的粘结性,粘结性越好的煤,与其焦炭强度极大值对应的煤粉碎度越高。

这是因为粉碎度提高时,煤粉的分散表面积增加,由于固体颗粒对液体的吸附作用,使胶质体粘度增加,不利于气体析出,使粘结阶段的膨胀压力增大,因而使煤的粘结性提高。

煤料越肥,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趋于收缩应力的降低,故细粉碎有利于得到裂纹少、块度大、质量均一的焦炭。

但对配煤而言,应根据单种煤的特性,确定粉碎度。

一般情况为增加弱粘结煤的用量,则应对强粘结煤细粉碎以保持其粘结性,弱粘结煤细粉碎以利于分散。

确定合理的备煤粉碎工艺,使原始煤料组成最佳化是提高焦炭质量和增加焦炭产率的措施之一。

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对扩大炼焦煤源和改善焦炭质量关系很大。

其关键在于煤料及其组分的粉碎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通过控制各种变质程度和各种煤岩组分的粒度,以及按产品质量要求和具体资源条件增减某种成分,便可达到增加弱粘结性煤的用量而又能确保焦炭质量的目的。

由于煤的惰性组分粘结性差,受热不软化,难于粉碎,因而要求煤要经过适当细粉碎并使该组分均匀分布于煤料中,它在炼焦过程中起骨架作用,使焦炭气孔壁厚度增大,使焦炭强度提高,惰性组分和活性组分要有一定的比例,以保证煤料中的惰性组分能适当的被润滑、分散和粘结。

活性组分粘结性好,受热软化,流动度大,它的细粉碎将导致煤的结焦性变坏,因惰性组分中丝碳的相对硬度最小,过度粉碎会显著增加煤料的表面积,使活性组分被过度吸收,也有不良后果,此外,各种煤的硬度不同,气煤、瘦煤硬度较大,难碎。

肥煤、焦煤较脆易碎,为改善配合煤的结焦性,均要求弱粘结的气煤瘦煤细度大一些,粘结性好的焦煤肥煤则不宜粉碎过细。

第四章炼焦知识
第一节焦炭
一、评价焦炭的好坏,首先要看焦炭能否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焦炭在高炉冶炼中的三个作用:
1、高炉冶炼的能源: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所消耗的热量有一半以上来自焦炭。

2、冶炼过程中的还原剂:无论在温度较低的区域(小于900℃)的间接还原,还是在温度较高的区域软焙带(大于1100℃)的直接还原,均靠焦炭或由焦炭提供的CO作为铁矿石的还原剂。

3、对高炉料柱起支撑作用,保证高炉料柱有透气性和液性的疏散骨架。

这一点特别重要。

二、评价焦炭质量的常规指标:
1、硫分:规定不大于1﹪,大中型高炉使用的冶金焦含硫量小于0.4~0.7﹪。

2、磷分:冶金焦含磷应在0.02~0.03﹪以下。

3、灰分:小于12.5﹪。

4、挥发分:根据焦炭的挥发分含量可以判断焦炭的成熟度。

如挥发分大于1.5﹪,则表示生焦;挥发分小于0.5~0.7﹪,则表示过火,一般成熟的冶金焦挥发分为1﹪左右。

5、水分:水分波动会使焦炭计量不准,从而引起炉况波动。

此外焦炭水分提高会使M25偏高,M10偏低,经转鼓带来误差。

一般不大于4﹪。

6、筛分:焦炭粒度要求为:大型高炉(1300~2000立方米)粒度大于40毫米;中小型高炉焦炭大于25毫米。

但以25~40mm为佳。

7、焦炭落下强度试验。

8、焦炭常温转鼓试验。

现行冶金焦质量指标如下表:
注:水分只作为生产操作中控制指标,不做质量考核依据。

第二节焦炉
一、焦炉的发展史
焦炉是焦化工业的核心设备,自出现至今,经历了四代变迁。

1、土法炼焦:出现于明代,类似于堆式炼制木炭,将煤置于地上或地下的窑中,依靠干馏时产生的煤气和部分煤的直接燃烧产生的热量来炼制焦炭。

其成焦率低、焦炭灰分高、结焦时间长、化学产品不能回收、综合利用差、对环境污染大。

2、倒焰式焦炉:19世纪中叶出现将成焦的炭化室和加热的燃烧室分开的焦炉,隔墙上设有通道,炭化室内煤干馏时产生的煤气经此流入燃烧室内,同时来自炉顶的通风道内的空气相混合,自上而下的边流动边燃烧,故称为倒焰式焦炉。

干馏时所需热量从燃烧室经炉墙传给炭化室内的煤料。

3、废热式焦炉:1881年,德国出现第一座回收化学产品的焦炉。

由于煤在干馏过程中产生的煤气量及煤气组成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炼焦炉必须由一定数量的炭化室组成,个炭化室按一定的顺序装煤出焦,才能使全炉的煤气量及煤气组成接近不变,以实现稳定的连续生产。

这就出现了炼焦炉组,其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直接排入大气,故称为废热式焦炉。

4、蓄热式焦炉:为减少能耗,降低成本,1884年第一座蓄热式焦炉出现。

其焦炉所产生的焦炉煤气,用于自身加热时只需煤气产量的一半左右,还可用贫煤气加热,将焦炉产生的全部煤气作为产品供给其他部门使用,从而更好地利用了资源。

自1884年以来,焦炉在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在筑炉材料、炉体构造、炭化室有效容积、技术装备等方面有了显著改进。

目前焦炉向大型化、高效化发展。

二、焦炉的基本结构
焦炉主要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炉顶和基础部分组成。

1、炭化室:
增大炭化室的容积是提高焦炉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我公司为5.5m的大型捣鼓焦炉。

我公司的JNDK55-07型捣鼓焦炉基本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