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学 课件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ppt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分类
X射线检查技术
包括普通X射线摄影、 计算机X射线摄影 (CR)、数字X射线 摄影(DR)等。
CT检查技术
利用X射线旋转扫描 和计算机重建图像, 可得到人体横断面图 像。
MRI检查技术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 冲,使人体内的氢质 子发生共振并产生信 号,经计算机处理得 到图像。
US检查技术
CT设备构成
主要包括X射线管、探测器、 扫描架、计算机系统等部 分。
CT设备类型
根据扫描方式和探测器类 型,可分为单排、多排螺 旋CT等。
常见CT检查方法及应用
平扫CT
常规CT检查方法,用于 发现病变和评估病情。
增强CT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 提高病变与正常组织的 对比度,用于更准确地
诊断疾病。
CTA/CTV
图像。
MRI设备组成
包括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 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等。
MRI设备分类
根据磁场强度可分为低场、中场和 高场MRI;根据成像方式可分为永 磁型和超导型MRI。
常见MRI检查方法及应用
常见MRI检查方法
包括常规MRI、功能MRI(f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等。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折射、散射等物理特性,通 过接收和处理回声信号,获得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的信息。
超声设备
包括超声探头、超声发射/接收电路、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等部 分。超声探头是核心部件,负责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常见超声检查方法及应用
A型超声
显示回声信号的幅度与时间关系, 用于测量组织器官的大小和距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发展趋势
多模态融合成像 将不同影像检查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 实现多模态融合成像,提高诊断的准确
医学影像技术学--CT扫描技术 ppt课件
3.体素(voxel)
CT图像是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如1mm、5mm、 10mm)的体层像,把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 很小的体积单元,这些体积单元称为体素。
体素是三维的,每个体素中的μ是一致的。
人眼不能分辨微小的灰度差异,为了提高组织结
构的细微显示效果,分辨相邻组织的差别,突出显示
诊断需要的图像信息(感兴趣区),通常通过调节图
像的对比度和亮度来完成,这种技术称为窗口技术,
窗口技术分为窗宽和窗位。
13
(1)窗宽(windows width,WW)
窗宽表示的是图像上包含的16个灰阶的CT 值的范围。
窗宽主要影响CT图像的对比度,窗宽窄图 像的层次少,对比度强,每级灰阶代表的 CT值幅度较小,可分辨密度差异较小的组 织结构,如脑组织的WW(80~100)。窗宽 增大,每级灰阶代表的CT值幅度加大,图 像对比度差,但轮廓光滑,适于分辨密度 差别较大的组织,如肺组织的WW为1300~ 1800。
14
空气约为0(实际为0.0013),水的CT值为0HU,
人们将-1000~+1000分为2001个等级来表示
CT值的差别。
9
10
2.矩阵(matrix)
在CT技术中,矩阵的大小影响着图像质量,矩 阵大,象素数量相应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就高,图 像质量越好,512×512、1024×1024最为常用。
医学影像技术学--CT扫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
2
第四章 CT扫描技术
内容提要:
第一节 CT成像系统概述 第二节 CT扫描技术概述 第三节 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第四节 CT图像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人体各部位CT扫描技术
2024版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全套课件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应用前景
自动化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医学影像进行自动解读和 诊断。
病灶定位与分割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精确识别和分割病灶区域。
预后评估
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和患者预后 情况。
面临挑战及解决策略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加强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确保患者信息安全。
标准化与规范化
制定统一的影像采集、存储和传输标准,提高影像质量和可读性。
脑肿瘤
01
通过CT、MRI等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脑血管疾病
02
利用DSA、MRA、CTA等技术,可以准确诊断动脉瘤、血管畸
形、血管狭窄等病变,指导临床治疗。
颅脑外伤
03
CT检查可快速诊断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病变,为
急救争取时间。
胸部疾病诊断中应用
做好检查记录
认真记录检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患者体位、 曝光条件等,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操作后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要求
及时处理检查数据
检查结束后,及时将检查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处理,确保数据完整 性和准确性。
认真撰写检查报告
根据检查数据和临床需求,认真撰写检查报告,描述病变部位、大小、 形态等信息。
安排合适的检查体位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为患者安排合适的体 位,确保影像质量。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导致 设备损坏或影像质量下降。
调整合适的曝光条件
根据检查部位、患者体型等因素,调整合适的曝 光条件,确保影像质量。
ABCD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2024版年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ppt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ppt课件•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概述•X线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目•磁共振检查技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比较与选择录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研究医学影像形成、处理、存储、传输和显示等技术的科学。
发展历程从早期的X线摄影、超声成像,到现代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X线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核医学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分类包括普通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等。
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等。
包括B型超声、M型超声、多普勒超声等。
包括常规MRI、功能MRI (fMRI)、扩散张量成像(DTI)等。
医学影像检查能够提供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形态、功能等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早期筛查医学影像检查可以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医学影像检查能够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030201医学影像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正逐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图像质量和传输效率。
数字化和网络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化和自动化多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融合成像,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多模态融合成像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减少了对患者的辐射损伤和不良反应。
安全性提升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发展趋势X 线由高速电子撞击靶物质产生,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等特性。
X 线产生与性质包括X 线管、高压发生器、控制台等,现代设备还具备数字化成像功能。
X 线设备X 线穿透人体后,不同组织对X 线的吸收和散射程度不同,形成密度差异的影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CT检查技术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七章 CT检查技术
CT图像的特点——分辨率
• 密度分辨率(contrastresolution;densityresolution)
– 又称低对比分辨率 – 它表示CT设备对于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以
百分数表示。如CT的低对比分辨率为0.35% ,即表示两个物质的密度差大于0.35%时, CT即可将它们分辨出来 – 噪声和信噪比是影响密度分辨率的重要因素 – 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照片高得多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七章 CT检查技术
• 这样该范围内每个灰阶涵盖的CT值范围大 大减少,组织结构的差异就易于显示了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七章 CT检查技术
CT图像显示技术——窗口技术
• 窗口技术(window technology)
– 将CT值有选择的进行适当的灰阶图像表达,提供最 大诊断信息的技术
• 窗宽(window width,WW)
空气
-1000
血浆 3~14 甲状腺 50~90 渗出液 >15 脑白质 25~34
脑灰质 28~44 低密度组织
脂肪 -20~-120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七章 CT检查技术
CT图像显示技术——CT值
• 可以根据CT值
– 选择阈值进行图像后处理 – 实时增强监视 – 骨密度测定 – 组织或病变的定性、定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七章 CT检查技术
CT图像显示技术——CT值
• 影响CT值的因素
– 球管老化程度 – 管电压 – 电源状况 – 扫描参数 – 温度 – 邻近组织的影响(容积效应)
医学影像技术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医学影像技术学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学基础知识 • 医学影像技术学在临床中的应
用 •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质量控制与
安全防护 •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未来发展趋
势与挑战
01
医学影像技术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利用各种影像 技术来观察和记录人体内部结构 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图像质量评估
建立图像质量评估标准,对医学影像 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图像质量 符合诊断要求。
持续改进
通过收集反馈、分析问题,持续改进 医学影像技术的质量控制,提高诊断 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安全防护
辐射防护
信息安全
对医学影像技术人员进行辐射防护培训, 确保在操作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减少辐射对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影响。
的。
介入治疗
通过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将导管 或其他治疗器械插入病变部位,
进行药物灌注、栓塞等治疗。
核医学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对肿瘤或其他病 变部位进行照射,达到治疗目的
。
预防性医学影像技术学应用
健康体检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健康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发 现潜在疾病或病变。
疾病筛查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肺癌 、乳腺癌等。
医学影像技术学基本设备
01
02
03
X射线机
包括普通X射线机和数字 化X射线机,能够产生X射 线并记录人体内部的影像 。
超声诊断仪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 的反射和传播特性,产生 人体内部的影像。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对 氢原子进行激发,产生人 体内部的影像。
《医学影像技术学》PPT课件
鉴别诊断思路与方法
病史与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强调病史和临床表现对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信息。
分析不同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特征,包括 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信号等信 息。
实验室检查
诊断性治疗
介绍实验室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如血 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等结果对诊断 的提示作用。
X线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04
X线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X线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X线防护与安全措施
CT成像设备与技术
CT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CT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CT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CT图像后处理技术
MRI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MRI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02
MRI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方法
包括透视、摄影、造影检 查等。
X线检查应用
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等部位的检查。
CT检查方法及应用
01 02
CT成像原理
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循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疾病
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技术可观察心 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对心脏病、血
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疾病
通过X线钡餐造影、CT、MRI等技术,可 以检测食管、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病变, 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
医学影像技术学培训课件ppt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实现医学影像的远程传输和诊断,为
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医学影像技术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医学影像涉及患者隐私,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一个重 要问题。
标准化和规范化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尚未完全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同设备和系统之 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有待提高。
人才短缺
02
医学影像技术学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的种类与原理
X线影像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 织,不同组织对X射线 的吸收程度不同,形
成图像。
超声影像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 织中的反射和传播,
形成图像。
核医学影像
利用放射性物质在人 体内的分布和衰变,
形成图像。
磁共振影像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 ,在人体内形成图像
。
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
MRI成像技术
MRI成像原理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某一部位 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重建图像,形 成三维图像。
MRI检查技术
MRI图像特点
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 尤其是对于神经系统、肌肉等疾病的 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头部MRI、脊柱MRI、关节MRI 等,能够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
超声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培训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医学影像技术学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学基础知识 • 医学影像技术学实践操作 •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医学影像技术学概述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利用各种影像设备和技术,对人体的 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二、X线基本知识_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本科课件
(二)增感屏的种类 增感屏可分为钨酸钙和稀土两大类。 1.钨酸钙屏:这类增感屏使用已久,以增 感速度的不同又分为:①低速增感屏②中 速增感屏③高速增感屏④超高速增感屏、 高电压增感屏、一次多层摄影增感屏等。 钨酸钙屏是在X线激发下,转换成蓝色 谱段可见光,对感蓝胶片敏感,亦称蓝敏 胶片用增感屏。
(二)增感屏的种类
六、光学密度与感光效应
(一)光学密度 胶片中的感光乳剂(卤化银)在光(或 辐射线)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为照片的密度, 又称光学密度或黑化度。 光学密度是由于胶片上乳剂感光后,光 量子被卤化银吸收,经过化学处理,使卤化 银还原,构成黑色金属银的影像。吸收光线 越多,卤化银沉积越多,照片就越黑;反之, 卤化银沉积越少,照片越透明。
2、增感速度 增感速度是各种增感屏之间增感率的 比较。影响增感速度的因素: ①荧光 颗粒的大小;②荧光体层厚度;③不 同类型的荧光物质;④温度对增感速 度的影响。
3、荧光体的光扩散 增感屏的结晶体颗粒在受到X线照射后, 每个晶体均成为一个发光光源向外散射 荧光,使影像清晰度降低,称为“荧光 的光扩散”。此现象与荧光结晶体颗粒 大小及涂布厚度有关,结晶颗粒越大, 涂布厚度越厚,则荧光的光扩散现象也 越显著。
4、余辉现象 当X线照射停止时,增感屏上仍然继续 有荧光作用存在,这种荧光的继续滞留 称为“余辉”。
5、分辨率 是表示增感屏能清晰反映影像细节的最大 能力的指标。由于增感屏的材料和荧光性 能的制约,增感屏分辨率远低于胶片分辨 率,故对X线照片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其次, 采用不同荧光颗粒的增感屏,其分辨率也 有差异,选用时应加以注意。
(二)化学效应
2.着色作用 某些物质如铂氰化钡、增感屏、铅玻 璃、水晶等,经X线长时间照射后,其结 晶体脱水渐渐改变颜色,发生脱水、着色, 称为着色作用(脱水作用)。
医学影像技术学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学课件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通过使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如X射线、MRI、CT等,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的检查和诊断,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医学影像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X射线技术。
当时,医生们发现通过用X射线透过人体,可以观察到体内的结构和异常。
这项重大发现为医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MRI和CT技术相继问世,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二、医学影像技术的分类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分为放射学、超声学和核医学三大类。
1.放射学:放射学主要利用X射线或其他高能量射线来观察人体的内部结构。
例如,通过X射线拍摄,医生可以看到骨骼、肺部、消化道等部位的情况。
放射学还包括了介入放射学,通过X射线引导下插入导管,对患者进行治疗。
2.超声学:超声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结构。
超声波的特点是无辐射、无创伤和图像清晰。
它常用于检查妇科、肝脏、心脏等器官的情况,并广泛应用于产前检查和妊娠监护。
3.核医学: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药物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生物代谢过程。
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一种常见的核医学技术,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代谢活动,帮助医生对肿瘤进行定性和定位。
三、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领域1.临床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生可以通过对病人进行CT、MRI等检查,获得患者体内的详细信息,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定位,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肺癌患者,医生可以通过CT检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分布,为手术治疗提供基础数据。
2.疾病预防和筛查:医学影像技术也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筛查。
例如,乳腺X射线摄影和乳腺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治疗成功率。
同样,胸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3.教育和科研:医学影像技术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学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学课件xx年xx月xx日•医学影像技术学概述•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本原理•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常用设备•医学影像技术学的临床应用目•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未来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实际操作教程录01医学影像技术学概述医学影像技术学是利用非侵入性的方法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学科,包括X线、CT、MRI、超声等多种影像技术。
定义医学影像技术学具有无创性、准确性、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特点定义与特点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历史与发展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逐渐发展成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础。
X线影像技术的发明和发展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豪斯菲尔德发明了CT,能够对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进行精细的三维成像。
CT技术的诞生和发展19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博格等人发明了MRI技术,能够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MRI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学也正在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数字化趋势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医学影像技术学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准确发现和诊断多种疾病。
临床诊断手术导航疗效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医学影像技术学能够为手术导航提供高精度定位和实时成像,提高手术效率和准确性。
医学影像技术学能够对治疗效果进行准确评估,指导医生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学能够对大范围的人群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和疾病筛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02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本原理1 2 3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可以穿过人体组织并被记录下来,形成可见的医学影像。
X线成像原理利用强磁场和高频电磁波,产生人体内组织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形成影像。
MRI成像原理X线管环绕人体旋转,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X 线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形成横断面图像。
CT成像原理03存储和备份医学影像可以通过不同的存储方式进行备份,包括本地存储、云存储和光盘存储等。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减影方式: 光学减影法(传统):蒙片 → 注入造影剂后照片 → 相重叠 → 曝光 → 负片 → 正片(已淘汰) 时间减影法(现代):上面所描述过程。 能量减影法(现代):技术不成熟,未能全面开展。
5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高千伏摄影 (High kilovolt photography) (1)120KV↑,∵散射线 ↑,∴采用12:1↑滤线 栅和r值↑的X线胶片, mAs量↓,辐射线量↓。 (2)常用于胸部、心脏、胸 部肿块的检查。
(二)普通X线摄影(Plain film radiography) 1、照片空间分辨率较高,不受体厚或密度影响,X线量较透视↓,有 永久记录; 2、静态、费时。
4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阳性造影剂
↓ 氧气、二氧化碳
↓ 钡剂、碘剂
4、对比剂引入人体内方法有直接引入(逆行造影、经皮肝穿 等)和生理积聚(如IVP、胆道静脉造影等),使用对比剂 应注意药物反应。
20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医学影像技术学》课件
核医学技术
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功能成像 等。
应用
核医学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 统等部位的检查中广泛应用。
03
医学影像技术学实践与应 用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实践操作
01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
好地掌握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种技术。
03
现代化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学 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
化方向发展。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应用领域
03
临床诊断
疾病治疗
医学教育和科研
医学影像技术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观、 准确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医生对疾病进 行准确诊断。
医学影像技术学不仅用于诊断,还可以为 疾病治疗提供支持,如放疗和介入治疗等 。
医学影像技术学分类
医学影像技术学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 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成像 等多种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发展历程
01
初始阶段
X线成像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 医学影像技术学的起点,它为 医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02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 像技术学不断发展,相继出现 了超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
应用
MRI在脑部、脊髓、关节 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检查中 广泛应用。
超声影像设备与技术
超声影像设备
包括黑白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
超声技术
包括常规超声、介入超声和超声造 影等。
应用
超声在腹部、妇科、心血管和肌肉 骨骼等部位的检查中广泛应用。
核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二节:X线摄影方向及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二、X线摄影体位
(一)、基本体位
1、站立位 2、坐位 3、仰卧位 4、俯卧位 5、侧卧位 6、斜位 7、侧卧水平正位 8、仰卧水平侧位
二、X线摄影体位
(二)根据X线摄影方向命名的体位
1、前后位:受检者后面紧贴探测器,矢状面与探测 器垂直,X线中心线由前至后的摄影体位。
2、后前位。前后位和后前位也称之正位。 3、左侧位:受检者左侧贴紧探测器,矢状面与探测
9、轴位: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X线中心线方向与身 体或器官长轴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摄影。
10、切线位:X线中心线与检查部位边缘相切,与探 测器垂直的摄影体位。
二、X线摄影体位
(三)根据受检者姿势命名的体位
1、前弓位:为胸部摄影的一种特殊体位。 前后方向前弓位:身体前弓,后背上部靠近
探测器,X线中心线从前至后射入。 后前方向前弓位:身体前弓,前下胸部靠近
一、摄影方向
3、水平方向:X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摄影。
一、摄影方向
3、水平方向:X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摄影。
一、摄影方向
3、水平方向:X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摄影。
一、摄影方向
3、水平方向:X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摄影。
一、摄影方向
3、水平方向:X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摄影。
一、摄影方向
6、切线方向:
一、摄影方向
6、切线方向:
一、摄影方向
6、切线方向:Biblioteka 总结摄影方向的种类:
1、矢状方向 2、冠状方向 3、水平方向 4、斜方向 5、轴方向 6、切线方向
二、X线摄影体位
定义:X线检查时受检者身体的姿势 重点
二、X线摄影体位
摄影体位分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ppt
01
02
03
初始阶段
X线检查的发明和应用, 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 学影像检查技术逐渐向数 字化、高分辨率和高灵敏 度方向发展。
创新阶段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 术的应用,为医学影像检 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 机遇和挑战。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范围
临床诊断
定位诊断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提供病变 部位的具体位置和范围,有助于
医生制定准确的诊断方案。
定性诊断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提供病变 的性质和特征,有助于医生判断
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提供病变 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依据,有 助于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知情同意书。
02
医学影像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明确医学影像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03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监管与规范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规范标准,确保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谢谢
THANKS
02
CT检查技术对病变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尤
其适用于颅脑、胸部、腹部等实质脏器疾病的诊断。
CT检查技术操作简便,辐射剂量相对较低,但价格相对较高。
03
MRI检查技术
MRI检查技术即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组织产生共振,通过 检测共振信号形成图像。
MRI检查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尤其适用于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诊断。
MRI检查技术操作复杂,价格较高,但无辐射损伤风险。
超声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X线摄影方向、体位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胸部后前位
心脏后前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
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一、X线摄影方向 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投射于被检部位的方向
1. 矢状方向 X-ray中心线与人体矢状面平行的投射方向 前后方向(anteroposterior;A-P) 头部也叫额枕方向 后前方向(posteroanterior;P-A)
胫腓方向 腓胫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3. 背底方向 X线束由足背射入,从足底射出。 4. 底背方向 X线束由足底射入,从足背射出。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背底方向 底背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三、头部摄影方向
4 俯卧位 被检者的面部及腹侧朝下,贴床面。身体矢状面及水平面(横断面) 与床面垂直,冠状面与床面平行,平卧于床面上。
5 侧卧位 被检者身体一侧朝下,贴床面上。身体矢状面与床面平行,冠状面 与床面垂直,侧卧于床面。左侧朝下为左侧卧位,右侧朝下为右侧 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被检者的身体直立,垂直轴与地面垂直。 坐位 被检者的身体呈坐的姿势。躯干部分后仰时
称为半坐位(半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坐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技术学培训课件ppt
放疗定位
放疗定位是医学影像技术学的 重要应用之一,为放疗提供了 精确定位和剂量计算的基础。
医学教育和科研
医学影像技术学为医学教育和 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和 数据,有助于推动医学领域的
发展。
02
CATALOGUE
医学影像设备与成像原理
X线成像设备与原理
X线成像设备
包括X线机、增感屏、胶片、洗片 机等。
MRI成像操作与实践
总结词
MRI成像是一种基于磁场和射频脉冲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多角度的图像。
详细描述
MRI成像操作包括选择扫描序列和参数、固定患者位置、调整磁场等步骤。实践内容包 括掌握MRI成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如何正确操作和解读MRI图像。
超声成像操作与实践
总结词
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 成像技术,通过高频声波显示人体内部 结构。
多模态成像
将多种成像模式融合,实现更全面的医学影像信息获取,提高诊断效 果。
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与作用
疾病诊断 治疗方案制定 ,能够直观地显示病变部 位和程度,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为医生提供病变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医生制 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合规范。
质量控制指标
设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如 图像的曝光量、对比度等,以
确保图像质量。
医学影像技术安全防护的原则与措施
辐射防护
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如使用铅 衣、铅围裙等防护用品,以减少辐射 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信息安全
加强医学影像信息的安全管理,采取 加密、备份等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 被篡改。
X线成像原理
利用X线穿透人体组织,不同组织 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在胶片上 形成灰度差异,从而形成影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心线
垂直于窗口中心的那条X线。 三、斜射线
X线束中,中心线以外的X线,用于 某些特殊摄影体位。
影像光学密度(照片密度)与灰度
• 照片密度: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 度,也称黑化度。而如果在透视显示器上 显示黑化程度称影像灰度。
• 传统照片密度的由来: X线→X线胶片→胶片内卤化银被感光,形 成潜影→显影→还原成银原子→形成照片 影像。(还原的银原子越多,照片越黑, 密度越大)
• 应用
X线束
• 每个电子撞击阳极靶面后都会各产生一 条X线,X线束是有无数条X线组成的锥 样束。
一、照射野
• 通过X线管窗口的X线束 入射到肢体,其曝光面 的大小称照射野。
• 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的 密度、对比度影响较大。 照射野过大,照片灰雾 增加,对比度下降;同 时患者接受X线量增多。
• 照射野的控制:多用活 动遮线器,并设有灯光 模拟X线束照射野。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 1.管电压(Kv) 管电压↑,密度↑ • 2.管电流量(mAs)管电流量↑密度↑ • 3.摄影距离 • 4.增感屏(增感率)-胶片(感光度)系统 • 5.被照体厚度、密度 • 6.照片后处理技术
影像对比度:五种
• 1.物体对比度:人体内不同组织间存在一定密 度、厚度、原子序数等差异。
• 二、焦点极限分辨率 用星形/矩形测试卡进 行测试
ω (L.P/mm)
• 三、X线管焦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 • 四、X线管焦点的散焦值
• 照片影像的密度,可以根据照片透光率 与阻光率来测量。
当观片灯入射光强度为i。,经照片密度 吸收后的光强度为i时,透光率为T=i/i。
阻光率为O=i。/i,密度D=lgi。/i
密度=1表示测试标准密度;密度=2表示 强光灯阅片密度;密度=3表示直接曝光 密度。
• 一般适合人眼观察的X线照片密度范围在 0.25~2.0,而最宜于医生识别的密度范 围为0.7~1.5
• 一、被照体因素 被照体间密度、
厚度、院子序数间 差异大,X线对比 度大。
二、射线因素,主 要使管电压
影响胶片对比度因素
• 胶片对比度系数(r值) • r值越大,对比度越大
X线焦点成像性能的主要参量
• 一、X线焦点尺寸 • F-焦点 G-物体
S-本影 H-半影(模 糊阴影) a焦-肢距b-肢片距 a+b-焦片距 H=F×b/ a
• 在管电压低的时候产生
• 优点(对于照片质量而言): 增加天然组织间影像对比度。
• 缺点(对于被检者而言): 增加其吸收剂量。
• 康普顿效应(康普顿 吸收)
• 具有一定子将部分能 量传递给该电子后, 频率发生改变且与入 射方向成某一角度散 射。
X线成像
X线发现
• 1895年11月8日 •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X线产生条件
• 1.电子源。 • 2.高速运动的电子。
①高电压产生的电场 ②真空状态 • 3.阳极靶面。
X线的组成:连续X线和标识X线
• 连续X线(连续放射、 轫致辐射)
• 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 撞进靶原子核附近时, 在核电场的作用下, 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 向,电子离开碰撞点。 在此过程中,该电子 损失的能量变为连续 放射。
• X线波长有管电压决定。
• 标识X线(标识放射、 特征放射)
• 一定能量的电子撞击 靶面时,原子内层轨 道电子受击脱出而留 下一个空位,高能级 轨道上的电子就会填 充,电子在发生跃迁 时将多余能量以X线 光子的形式放射。
• 其波长有靶物质决定。
• 在X线球管内,产生的X线谱由连续放射和标
识放射叠加而成。标识放射仅占小部分,在实 际工作中不重要。
X线强度
• 垂直于X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目和能量总和。在
实际工作中用量和质来表示。
• X量:管电流mA×嚗光时间S • X质:管电压Kv
X线与物质作用后结果(发生衰减)
• 光电效应(光电吸收)
• X线光子与物质原子内层轨 道电子碰撞时,将全部能量 传递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 子摆脱原子核的吸引成为自 由电子,而X线光子本身消 失。
• 2.X线对比度:X线通过被照体后形成的X线强 度差异。
• 3.胶片对比度:胶片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 4.照片对比度:照片上组织影像的光学密度之
差。 • 5.人工对比度:使用阳性或阴性对比剂 • 6*.照片对比度依存与被照体不同吸收所产生
的X线对比度,以及胶片对X线对比度放大的 结果。
影响X线对比度因素
• 阳极倾角:X线管阳极 靶面与X线管长轴的垂 直面成一定角度。
• 有效焦点:由于阳极 倾角存在,实际焦点 在不同方位上大小不 同。
• 在平行于X线管长轴 方向上,近阳极端有 效焦点小,X线量少; 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
X线量多,称为阳极 效应。
• 在垂直X线管长轴方 向,有效焦点大小相 等,线量分布相等。
• 管电压越高,产生机 会越大
• 缺点:产生散射线, 造成灰雾
• *X线距离衰减:
• X线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举例:X线摄影距离从200厘米减至
100厘米,X线量应有原100mAs 减至
25mAs
人体对X线吸收
• 由大到小
骨骼 软组织
脂肪
气体
X线焦点
• 实际焦点:X线管阳极 靶面接受电子撞击的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