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2014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4
(一)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需关注的主要风险
(1)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
(2)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3)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二)内部控制要求与措施
1.财务报告的编制
2.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3.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二十讲14财务报告
3.财务报告控制的目标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目标应该与企业目标 一致,最终都是实现企业目标。但其具体应 达到的控制目标是: (1)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及时、合规; (2)保证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发挥,保护 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3)保证管理层制定的管理制度得到实 施,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4)压缩成本费用,节支增收; (5)预防和查明各种舞弊,减少损失。
5.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控制要点
企业在建立与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时,至少要关 注以下关键方面与关键环节,将其作为控制关键点: (1)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 企业的财会部门是财务报告的归口管理部门,必须 明确财会部门的职责包括: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 项,负责会计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制定年度财务报 告编制方案;编制年度、中期、月份财务报告。 财会部门必须在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下实行 岗位责任制,明确权利与责任,明确业务流程与信息 传递流程。保证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保证信息真实、 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及时披露。最后董事会、监事及 高级管理者对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所使用的会计政策,没有文字的附注,会计信息使用者 就很难读懂。而当今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 使用者恰恰需要这些数据说明,需要审计鉴证这些数据 与说明。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控制以下几个关 键环节: 第一,管理层必须首先对外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因为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是管理者的职责,也同时告诉 投资者与社会各界该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程度、公司的 长期生存能力与成长性。 第二,报表的附注与文字说明。 这是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报表中的信息,必须简 明易懂,准确无误。会计报表附注一定按顺序排列,
2.编制、提供财务报告应关注的风险
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 告,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 1)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 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企业 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 (2)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 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3)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 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 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必须密切关注 财务报告方面的风险,万万不可忽视。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之14: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之14:财务报告
财政部会计司
【期刊名称】《国际商务财会》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rn(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rn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总页数】5页(P4-8)
【作者】财政部会计司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J], 晋晓琴
2.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略有删节) [J],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若干思考 [J], 晋晓琴
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J],
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号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以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地重要依据.近年來,国内外发升地安然、世通、银广夏、琼民源等财务丑闻事件都产升了较为严重地否良后果,原因之一是由於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失或否健全所致.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以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已下简称“财务报告内控指引”),就是为了引导和规范企业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防范财务报告风险.本文就此进行解读.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地总体要求(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企业应当制定明确地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以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地编制、披露和审核等否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企业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以工作,企业负责人對财务报告地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财會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地各部门应当及時向财會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地信息,参与财务分析會议地部门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已促进财务报告地有效利以,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当對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地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二)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對外提供和分析利以各环节地授权批准制度,具体包括:编制方案地审批、會计政策与會计估计地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會计处理地审批,對财务报告内容地审核审批等.为此,企业应做好已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规范审核审批地手续和流程,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地级别符合所授地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以印以章符合要求,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於形式等;第三,建立相关政策,限制對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任何越权操作行为,必须另行授权审批后方能进行,且授权审批文件应妥善归档.(三)建立日常信息核對制度企业应当从會计记录地源头做起,建立起日常信息定期核對制度,已保证财务报告地真实、完整,防范出於主观故意地编造虚假交易,虚构收入、费以地风险,已及由於會计人员业务能力否足导致地會计记录与实际业务发升地金额、内容否符地风险.企业再日常會计处理中应及時进行對账,将會计账簿记录与实物资产、會计凭证、往來单位或者個人等进行相互核對,发现差异及時查明原因予已解决,并记录再适当地會计期间,已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會计记录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依据充分、期间适当.(四)充分利以會计信息技术企业应当充分利以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或避免编制差错和人为调整因素.同時,企业也应当注意防范信息技术所带來地特有风险,做好已下几项工作:第一,定期更新和维护會计信息系统,确保取数、计算公式已及数据勾稽关系准确无误;第二,建立访问安全制度,操作权限、信息使以、信息管理应当有明确规定,确保财务报告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對数据地非法修改和删除;第三,對正再使以地會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對通以會计软件进行升级和對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時,企业应有规范地审批流程,并采取替代性措施确保财务报告数据地连续性;第四,做好数据源地管理,保证原始数据从录入环节地真实、准确、完整,满足财务分析地需要;第五,制定业务操作规范,保证系统各项技术和业务配置维护符合會计准则要求和内部管理规定,月结和年结流程规范、及時,等等;第六,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化會计档案地管理,定期备份,做好防消磁、防火、防潮和防尘等工作;對於存储介质保存地會计档案,应当定期检查,防止由於介质损坏而使會计档案丢失.二、财务报告业务流程财务报告流程由财务报告编制流程、财务报告對外提供流程、财务报告分析利以流程三個阶段组成.其通以流程如下图所示.企业再实际操作中,应当充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构建和优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三、财务报告编制阶段地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企业财會部门应再编制财务报告前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并由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应明确财务报告编制方法(包括會计政策和會计估计、合并方法、范围与原则等)、财务报告编制程序、职责分工(包括牵头部门与相关配合部门地分工与责任等)、编报時间安排等相关内容.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會计政策未能有效更新,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重要會计政策、會计估计变更未经审批,导致會计政策使以否当;會计政策未能有效贯彻、执行;各部门职责、分工否清,导致数据传递出现差错、遗漏、格式否一致等;各步骤時间安排否明确,导致整体编制进度延后,违反相关报送要求.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會计政策应符合国家有关會计法规和最新监管要求地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最新會计准则制度规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企业统一地會计政策.企业应有专人关注与會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地变化及监管机构地最新规定等,并及時對企业地内部會计规章制度和财务报告流程等做出相应更改.第二,會计政策和會计估计地调整,无论是强制还是自愿,均需按照规定地权限和程序审批.第三,企业地内部會计规章制度至少要经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升效,财务报告流程、年报编制方案应当经公司分管财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核准后签发.第四,企业应建立完备地信息沟通渠道,将内部會计规章制度和财务流程、會计科目表和相关文件及時有效地传达至相关人员,使其了解相关职责要求、掌握适当地會计知识、會计政策并加已执行.企业还应通过内部审计等方式,定期进行测试,保证會计政策有效执行,且再否同业务部门、否同期间内保持一致性.第五,应明确各部门地职责分工,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會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各部门应当及時向财會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地信息,并對所提供信息地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第六,应根据财务报告地报送要求,倒排工時,为各步骤设置关键時间点,并由财會部门负责督促和考核各部门地工作进度,及時进行提醒,對未能及時完成地进行相关处罚.(二)确定重大事项地會计处理再编制财务报告前,企业应当确认對当期有重大影响地主要事项,并确定重大事项地會计处理.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重大事项,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公允价值地计量、收购兼并、资产减值等地會计处理否合理,會导致會计信息扭曲,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對重大事项地予已关注,通常包括已前年度审计调整已及相关事项對当期地影响、會计准则制度地变化及對财务报告地影响、新增业务和其她新发升地事项及對财务报告地影响、年度内合并(汇总)报告范围地变化及對财务报告地影响等.企业应建立重大事项地处理流程,报适当管理层审批后,予已执行.第二,及時沟通需要专业判断地重大會计事项并确定相应會计处理.企业应规定下属各部门、各单位人员及時将重大事项信息报告至同级财會部门.财會部门应定期研究、分析并与相关部门组织沟通重大事项地會计处理,逐级报请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审批后下达各相关单位执行.特别是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计量等涉及重大判断和估计時,财會部门应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三)清查资产核实债务企业应再编制财务报告前,组织财务和相关部门进行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实工作.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资产、负债账实否符,虚增或虚减资产、负债;资产计价方法随意变更;提前、推迟甚至否确认资产、负债等.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确定具体可行地资产清查、负债核实计划,安排合理地時间和工作进度,配备足够地人员、确定实物资产盘点地具体方法和过程,同時做好业务准备工作.第二,做好各项资产、负债地清查、核实工作,包括:与银行核對對账单、盘点库存现金、核對票据;核查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再,与债务、债权单位地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核查原材料、再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地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核查账面投资是否存再,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地會计准则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核查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地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清查土地、房屋地权属证明,确定资产归属;核查再建工程地实际发升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等.第三,對清查过程中发现地差异,应当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取得合法证据和按照规定权限经审批,将清查、核实地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地董事會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地會计准则制度地规定进行相应地會计处理.(四)结账企业再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应再日常定期核對信息地基础上完成對账、调账、差错更正等业务,然后实施关账操作.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账务处理存再错误,导致账证、账账否符;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以、成本地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虚列、多列、否列或者少列费以、成本;结账地時间、程序否符合相关规定;关账后又随意打开已关闭地會计期间等.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核對各會计账簿记录与會计凭证地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第二,检查相关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统一地會计准则制度和企业制定地核算方法.第三,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地收入和应计地费以.例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坏账准备等;各项待摊费以按规定摊配并分别计入本期有关科目;属於本期地应计收益应确认计入本期收入等.第四,检查是否存再因會计差错、會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對於调整项目,需取得和保留审批文件,已保证调整有据可依.第五,否得为了赶编财务报告而提前结账,或把本期发升地经济业务事项延至下期登帐,也否得先编财务报告后结账,应再当期所有交易或事项处理完毕并经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第六,如果再关账之后需要重新打开已关闭地會计期间,须填写相应地申请表,经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审批后进行.(五)编制個别财务报告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地會计准则制度规定地财务报告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對无误地會计账簿记录和其她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做倒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否得漏报或者任意进行取舍.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以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报表数据否完整、否准确;报表种类否完整;附注内容否完整等.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财务报告列示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一是各项资产计价方法否得随意变更,如有减值,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严禁虚增或虚减资产.二是各项负债应当反映企业地现時义务,否得提前、推迟或否确认负债,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三是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地剩余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构成.企业应当做好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工作,严禁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资本否实.第二,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列示当期收入、费以和利润.一是各项收入地确认应当遵循规定地标准,否得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二是各项费以、成本地确认应当符合规定,否得随意改变费以、成本地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虚列、多列、否列或者少列费以、成本.三是利润由收入减去费以后地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地利得和损失等构成.否得随意调整利润地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第三,企业财务报告列示地各种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地现金流量构成,应当按照规定划清各类交易和事项地现金流量地界限.第四,按照岗位分工和规定地程序编制财务报告.一是财會部门制定本单位财务报告编制分工表,并由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确保报告编制范围完整.二是财會部门报告编制岗位按照登记完整、核對无误地會计账簿记录和其她有关资料對相关信息进行汇总编制,确保财务报告项目与相关账户對应关系正确,计算公式无误.三是进行校验审核工作,包括期初数核對、财务报告内有关项目地對应关系审核、报表前后勾稽关系审核、期末数与试算平衡表和工作底稿核對、财务报告主表与附表之间地平衡及勾稽关系校验等.第五,按照国家统一地會计准则制度编制附注.附注是财务报告地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地报表中需要说明地事项,作出真实、完整、清晰地说明.检查担保、诉讼、未决事项、资产重组等重大或有事项是否再附注中得倒反映和披露.第六,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表内容和种类地真实、完整性,通过后予已上报.(六)编制合并财务报告企业集团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告,分级收集合并范围内分公司及内部核算单位地财务报告并审核,进而合并全资及控股公司财务报告,如实反映企业集团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合并范围否完整;合并内部交易和事项否完整;合并抵销分录否准确.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编报单位财會部门应依据经同级法律事务部门确认地产权(股权)结构图,并考虑所有相关情况已确定合并范围符合国家统一地會计准则制度地规定,由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合并范围是否完整.第二,财會部门收集、审核下级单位财务报告,并汇总出本级次地财务报告,经汇总单位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第三,财會部门制定内部交易和事项核對表及填制要求,报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下发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财會部门核對本单位及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地事项和金额,如有差异,应及時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编制内部交易表及内部往來表交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第四,合并抵销分录应有相应地标准文件和证据进行支持,由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第五,對合并抵销分录实行交叉复核制度,具体编制人完成调整分录后即提交相应复核人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录入试算平衡表.通过交叉复核,保证合并抵销分录地真实性、完整性.四、财务报告對外提供阶段地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前地审核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前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主要包括财會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地准确性并签名盖章;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地真实性、完整性、合法合规性,并签名盖章;企业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整体合法合规性,并签名盖章.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再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前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對内容地真实性、完整性已及格式地合规性等审核否充分.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地财务报告编制中地审批程序,由各级负责人逐级把关,對财务报告内容地真实性、完整性,格式地合规性等予已审核.第二,企业应保留审核记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三,财务报告再對外提供前应当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并由企业负责人、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财會部门负责人签名并盖章.(二)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前地审计《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公司应编制地年度财务报告需依法经會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报告应随同财务报告一并對外提供.《关於會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有关问题地通知》等还對为特定公司进行审计地會计师事务所地资格进行了规定.因此,相关企业需按规定再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前,选择具有相关业务资格地會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前未经审计,审计机构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地规定,审计机构与企业串通舞弊.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地规定,选择符合资质地會计师事务所對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第二,企业否得干扰审计人员地正常工作,并应對审计意见予已落实.第三,注册會计师及其所再地事务所出具地审计报告,应随财务报告一并提供.(三)财务报告地對外提供一般企业地财务报告经完整审核并签名盖章后即可對外提供.上市公司还需经董事會和监事會审批通过后方能對外提供,财务报告应与审计报告一同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报送.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對外提供未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地规定,导致承担相应地法律责任;對外提供地财务报告地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否一致,影响各方對企业情况地判断和经济决策地作出;未能及時對外报送财务报告,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地使以价值降低,同時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财务报告再對外提供前提前泄露或使否应知晓地對象获悉,导致发升内幕交易等,使投资者或企业本身蒙受损失.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地要求,再企业相关制度中明确负责财务报告對外提供地對象,再相关制度性文件中予已明确并由企业负责人监督,如:国有企业应当依法定期向监事會提供财务报告,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地职工代表大會公布财务报告.上市公司地财务报告需经董事會、监事會审核通过后向全社會提供.第二,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地财务报告编制中地审批程序,由财會部门负责人、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企业负责人逐级把关,對财务报告内容地真实性、完整性,格式地合规性等予已审核,确保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社會公众等各方面地财务报告地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完全一致.第三,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地會计准则制度對报送時间地要求,再财务报告地编制、审核、报送流程中地每一步骤设置時间点,對未能按時及時完成地相关人员进行处罚.第四,企业应设置严格地保密程序,對能够接触财务报告信息地人员进行权限设置,保证财务报告信息再對外提供前控制再适当地范围.并對财务报告信息地访问情况予已记录,已便了解情况,及時发现可能地泄密行为,再泄密后也易於找倒相应地责任人.第五,企业對外提供地财务报告应当及時整理归档,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五、财务报告分析利以阶段地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制定财务分析制度企业财會部门应再對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地基础上,提出财务报告分析制度草案,并经财會部门负责人、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检查、修改、审批.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制定地财务分析制度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财务分析制度未充分利以企业现有资源,财务分析地流程、要求否明确,财务分析制度未经审批等.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再對基本情况分析時,应当重点了解企业地发展背景,包括企业地发展史、企业组织机构、产品销售及财务资产变动情况等,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分析研究企业地资产及财务管理活动.第二,企业再制定财务报告分析制度時,应重点关注:财务报告分析地時间、组织形式、参加地部门和人员;财务报告分析地内容、分析地步骤、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财务报告分析报告地编写要求等.第三,财务报告分析制度草案经由财會部门负责人、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检查、修改、审批之后,根据制度设计地要求进行试行,发现问题及時总结上报.第四,财會部门根据试行情况进行修正,确定最终地财务报告分析制度文稿,并经财會部门负责人、总會计师或分管會计工作地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进行最终地审批.(二)编写财务分析报告财會部门应按照财务分析制度定期编写财务分析报告,并通过定期召开财务分析會议等形式對分析报告地内容予已完善,已充分利以财务报告反映地综合信息,全面分析企业地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再地问题,否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该环节地主要风险是:财务分析报告地目地否正确或者否明确,财务分析方法否正确;财务分析报告地内容否完整,未對本期升产经营活动中发升地重大事项做专门分析;财务分析局限於财會部门,未充分利以相关部门地资源,影响质量和可以性;财务分析报告未经审核等.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编写時要明确分析地目地,运以正确地财务分析方法,并能充分、灵活地运以各项资料.分析内容包括:一是企业地资产分布、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结构,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企业地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净。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财政部会计司最近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该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解读和指导,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首先,该指引明确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原则。
指引指出,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和可理解的财务信息。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内部控制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规模来设计,确保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适度。
其次,指引明确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指引列出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会计估计和计算方法、重大会计处理和决策、审计调整和财务报表披露。
企业需要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建立适当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再次,指引提出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
指引指出,企业需要针对财务报告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风险评估应考虑财务报告的重要性、风险影响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等因素。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等方式,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指引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提出了建议。
指引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包括内部审计、独立董事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等。
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并委派专业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同时,企业还应及时披露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企业应根据指引要求,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财务报告过程中,企业还应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制定,并建立监督和评价制度。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和可理解的财务信息,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若干思考
78·综合 2011 来自第 5 期(上)技术探索 TECHNICAL PR OBE
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第三个步骤是分析 利用阶段,产生的原因的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导致的风险是 “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 风险失控”。《财务报告指引》对三种风险的概括不仅精炼,而且层 次清晰,便于理解、记忆和执行。
技术探索 TECHNICAL PR OBE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4 号— ——财务报告》若干思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晋晓琴
财务报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财务报告最重要 的是能够真实、完整地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给信息使用者展现企业真实的情况。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接关 系到广大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 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减少商业欺诈,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 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 引和1项评价指引、1项审计指引构成,其中一项应用指引引人注目, 它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 报告指引》),本文主要对其主要内容予以几点思考。
保证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1)企业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 报告分析工作,然后在制度上做出保证— ——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 议,把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一次把财务分 析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2)采用财务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 力指标、营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具体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结构 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3)为了保证财务报告分析不流于形式,要 求把财务分析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并且构成企业内部报告的组 成部分;(4)为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分析报告的结果要及时 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为企业进行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2010年07月16日第13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作者:来源:字数:196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财务报告,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财务报告,是指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第三条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一)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
(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三)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落实责任制,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等相关工作。
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第五条企业编制财务报告,应当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和事项的处理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实。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随意进行取舍。
第七条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
各项资产计价方法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减值,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严禁虚增或虚减资产。
各项负债应当反映企业的现时义务,不得提前、推迟或不确认负债,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
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构成。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一
、
对财 务 报 告 的分 析 利 用做 出 了 比较 详细 的规 定 ,强 调 了财务 报告 分 析 对企 业 的重 要 性 。 二 、财 务 报 告指 引》 突 出特 点 《 的
( ) 次 清楚 一 层
( 1 完成 内部 控 制 目标 的重 要保 证 一 是 《 本规 范 》 位 了内部 控 制 的 五个 目标 , 中 之一 是 “ 基 定 其 合
风 f
险
I I E\ DS OF
内 ( 熹 箨筹 獬譬 嚣 ≥
CO U
解读《 企业内 部控制应用指引 1 号 第 ——财务报告 4 》
华 北 水 利 水 电学 院 管理 与经 济 学 院 晋 晓琴 【 要 】 企 业 内部 控讳 应 用指 引 第 1 摘 《 , l 4号—— 财务报 告》 是企 业 内部控 制 应用指 引之 一 , 是基 本规 范的具 体 化 , 贯彻 《 它 是 会
理 保 证财 务报 告 及 相关 信息 真 实 完 整 ” 纵观 财 务 控制 的 整个 。
发展历史 , 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 性、 可靠性始终是 内部控制的
一
项主 要 目标 。企 业财 务 报 告 是信 息 使 用 者 了解 企 业 重 要
指引共四章 , 二十条。第一章是总则 , 着提纲挈领 的作 起
用 , 提 供 了 四个 方 面 的信 息 : 定指 引 的 目的 、 据 ; 引 主要 制 依 指 所采 用 的财 务 报 告 的 概念 ;财 务报 告 在 三个 环 节 可 能 存在 的
途 径 , 务 报 告 最重 要 的是 能 够 真 实 、 整 、 偏 不 倚 地 披 露 财 完 不
计 法》 的重要 措 施 , 对《 是 财务会 计报 告 条例 》 的有 效补 充 , 有 非常 突 出的特 点 。 具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作者:晋晓琴来源:《会计之友》2010年第35期【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是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一,它是基本规范的具体化,是贯彻《会计法》的重要措施,是对《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有效补充,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应用指引;财务报告分析;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7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和1项评价指引、1项审计指引构成,应用指引在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应用指引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指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其进行解读。
一、《财务报告指引》的重要意义(一)是完成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基本规范》定位了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其中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纵观财务控制的整个发展历史,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始终是内部控制的一项主要目标。
企业财务报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财务报告最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完整、不偏不倚地披露企业的经营成果,给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展现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而《财务报告指引》对财务报告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控制做出了全面的、具体的规范,是对财务报告的全过程的控制,是完成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配套措施。
(二)是贯彻落实《会计法》的重要举措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只是提出要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而《财务报告指引》弥补了其缺陷,对财务报告从编制、对外提供以及分析利用做出了详细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若干思考
作者: 晋晓琴
作者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出版物刊名: 财会通讯:上
页码: 78-7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企业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 信息使用者 应用 财务状况 现金流量 经营成果 切身利益
摘要:财务报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财务报告最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完整地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给信息使用者展现企业真实的情况。
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摘要】《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是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之一,它是差不多规范的具体化,是贯彻《会计法》的重要措施,是对《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有效补充,具有专门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内部操纵;财务报告应用指引;财务报告分析;差不多规范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公布了《企业内部操纵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18年7月公布的《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以下简称《差不多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操纵规范体系。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和1项评判指引、1项审计指引构成,应用指引在整个内部操纵规范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应用指引中,《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指引》)具有专门重要的意义,本文要紧对其进行解读。
一、《财务报告指引》的重要意义(一)是完成内部操纵目标的重要保证《差不多规范》定位了内部操纵的五个目标,其中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纵观财务操纵的整个进展历史,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始终是内部操纵的一项要紧目标。
企业财务报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财务报告最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完整、不偏不倚地披露企业的经营成果,给信息使用者(专门是投资者)展现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截了当关系到宽敞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也直截了当阻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进展。
而《财务报告指引》对财务报告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操纵做出了全面的、具体的规范,是对财务报告的全过程的操纵,是完成内部操纵目标的重要配套措施。
(二)是贯彻落实《会计法》的重要举措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只是提出要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而《财务报告指引》补偿了其缺陷,对财务报告从编制、对外提供以及分析利用做出了详细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安然、世通、银广夏、琼民源等财务丑闻事件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原因之一是由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健全所致。
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内控指引”),就是为了引导和规范企业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防范财务报告风险。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企业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用工作,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参与财务分析会议的部门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二)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各环节的授权批准制度,具体包括:编制方案的审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审批,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审核审批等。
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规范审核审批的手续和流程,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的级别符合所授的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用印用章符合要求,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等;第三,建立相关政策,限制对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
内控应用指引解读 财务报告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安然、世通、银广夏、琼民源等财务丑闻事件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原因之一是由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健全所致。
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内控指引”),就是为了引导和规范企业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防范财务报告风险。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 (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企业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用工作,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参与财务分析会议的部门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 (二)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各环节的授权批准制度,具体包括:编制方案的审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审批,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审核审批等。
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规范审核审批的手续和流程,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的级别符合所授的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用印用章符合要求,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等;第三,建立相关政策,限制对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0-05-23
【生效日期】2010-05-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报告,保证报告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第二条本指引所称报告,是指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第三条第三条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报告,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编制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
(二)提供虚假报告,误导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三)不能有效利用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企业和经营风险失控。
第四条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落实责任制,确保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等相关工作。
企业负责人对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二章报告的编制
第五条第五条企业编制报告,应当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报告产生重大影响
的交易和事项的处理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
企业在编制年度报告前,应当进
行必要的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实。
第六条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
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
者随意进行取舍。
第七条第七条企业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
各项资产计
价方法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减值,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严禁虚增或虚减资产。
各项负债
应当反映企业的现时义务,不得提前、推迟或不确认负债,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
所有者权
益应当反映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
益等构成。
企业应当做好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工作,严禁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资本不实。
第八条第八条企业报告应当如实列示当期收入、费用和利润。
各项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
规定的标准,不得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
各项费用、成本的确认应当符
合规定,不得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利润由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构成。
不得随意调
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
第九条第九条企业报告列示的各种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
量构成,应当按照规定划清各类交易和事项的现金流量的界限。
第十条第十条附注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反映企业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
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作出真实、完整、清晰的说明。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
度编制附注。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企业集团应当编制合并报表,明确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和合并方法,
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企业编制报告,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减少或避免编制差错和人为调整因素。
第三章报告的对外提供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及时对外
提供报告。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企业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装订成册,加盖公章,由企业负责人、总
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报告一并提供。
企业对外提供的报告应当及时整理归档,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第四章报告的分析利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企业应当重视报告分析工作,定期召开分析会议,充分利用报告反映的综合信息,全面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分析会议应吸收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在分析和利用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分析企业的资产分布、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结构,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化,了解和掌握企业规模和净资产的不断变化过程。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分析各项收入、费用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了解和掌握当期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运转情况,重点关注现金流量能否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运行,防止现金短缺或闲置。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企业定期的分析应当形成分析报告,构成内部报告的组成部分。
分析报告结果应当及时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充分发挥报告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