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中独立女人厄秀拉

合集下载

劳伦斯小说《虹》对人生意义的阐释

劳伦斯小说《虹》对人生意义的阐释
面对人类沦为工业文明的奴隶这一不良社会后果劳伦斯认为只有和谐的性爱关系才是祛除弊病的新动力他推崇直指本能的血性意识并以之来阐释人生的理想之路
第2 8卷 第 6期 2 0 1 4年 1 1月







VO I . 2 8 NO . 6 NO V .2 0 1 4
的家 , 这已足够。他们 满足 于这种 自我封 闭 的家庭 生活 , 要 他们去探究宇宙 的意义 是不现 实 的。汤姆 和莉迪 亚 的婚 姻 生活虽幸福但 圈子过 于狭小 , 对新世界 的进 一步探索 落在 了 第二代安娜 的身上 。 布朗温的第 二代生 活在较 开放 的维 多利亚 时代 。安 娜
对两性关 系与人生意义之间的问题的独特思考。面对人类沦为工业文 明的奴隶这一不 良社会后果 , 劳伦斯 认为只有和谐的性爱关 系才是 祛除弊病的新动力 , 他推 崇直指本 能的“ 血性 意识 ” , 并 以之来 阐释人 生 的理
想 之路 。
关键词 : 小说《 虹》 ; 西方文明 ; 两性关 系; 血性 意识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6 8 1 ( 2 0 1 4 ) 0 6— 0 0 7 8— 0 3
J OURNAL OF CHANGSHA UNI VE RSI TY
劳伦 斯小说 《 虹》 对 人生 意义 的阐释
朱 谷 强
( 韩山师范学院外 国语言文学系 , 广东 潮 州 5 2 1 0 4 1 )

要: 劳伦 斯的《 虹》 描 写 了布 朗温 家族三代人 在婚姻 与爱情、 人 生道路上 的不 同命 运, 凸显 了作者
是莉迪亚 的女 儿 , 威尔是 汤姆 的侄子 , 他 们一见 钟情 。汤姆 喜爱 教堂和教 堂建筑 , 但他 们结婚 不久 , 安 娜就讨 厌这 虚伪 的教堂 , 恨它不能满足 自己的任何愿 望。而威尔对 她 的思想

《虹》中的两性关系

《虹》中的两性关系

相连, 共生共存。 布朗文家族世世代代与土地 、 然和谐相处 。 自 而随后 的
工业文 明——运河 、 煤矿 、 车把这 片宁静 、 火 秀美 的土地破坏了。 此后布 朗文 家族 的三代人 开始 了他们在 现代社 会生 活 中寻 找和谐 的斗争 。 《 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叙述 自 虹》 耕农 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婚恋故事 , 体现 了三 代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 一方面 ,虹》 《 通过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叙述 了英 国从传统的乡村社会 到工业社会 的历史进程 ;另一方面它又探讨 了通过改善两性关系以挽救人类社会的可能性 。 在这部小说 中, 重点讨 论 了 男女 两 性 关 系 。 第一代人汤姆和莉迪娅 , 也是农业英 国的最后一代人, 生活在工业 文明之初, 他们与大 自 然还保持着 比较 密切 的关系; 人与人之问的关系 基本上属于和谐 , 与社会之间也没有明显 冲突 。 人 汤姆与莉迪娅 的婚姻 平淡 ,汤姆与 比 大六岁 的波兰寡妇莉迪亚 ・ 他 兰斯基的结合, 是传统婚 姻 的延续。两人没有爱情, 只是 出于各 自的需要, 男人靠女人寻求解救 而己。但莉迪亚是受过进步思想影响有个性 、 有独立人格的女性, 在她 心灵深处有带着希腊雕像 中的一种永恒 的宁静 。他们俩人的意志和思 想犹如两条平行线, 无法契合。 婚姻 的整个过程只是两个陌生人 由相识 到熟悉, 由不习惯到习惯 的时间记录 。因此, 彩虹所象征的灵与肉结合 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于他们始终是虚幻 的。 第二代人 安娜和威尔沉溺于 肉体的快乐 ,安娜和威 尔作为布兰文 家族的第二代 代表人物 , 他们生活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的时代 。 在少女 时代 , 安娜就表现 出 了与其他女孩的不 同之处 , 安娜是莉迪娅和前夫所
虹是一部反映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急剧发展变化时期两性关系的现代主义小说是劳伦斯将创作重点转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男女两性关系上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以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人生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迈向生命之虹的厄秀拉——劳伦斯《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迈向生命之虹的厄秀拉——劳伦斯《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有 任 何 自我 意 识 。 娜 作 为 布兰 文 家 族 的第 二代 女 性 , 性 安 女
写 的淋漓尽致 。小说开头所描绘的马仕农庄精耕细作 、 田园
牧歌 的景象也不 复存在 。正如其 所认为 “ 小说艺术应 为现实 生活服务 ”】 【 借第 三代女性厄秀拉之 口, 5 , 劳伦斯 表达 了自己 对工业文明 的批判与对 自然乐园的朝圣 。
拉 的描写 , 则赋予她同样的使命 。借厄秀拉之 口, 劳伦斯表
达 了自己对 资本主义大工业 的批判 和对 自然原野的缅怀与 朝圣。厄秀拉这一人物 的塑造 , 为之后风风火火的生态女性
劳伦斯认 为要想 让婚姻变得可以忍受 ,就得让灵与 肉 结合 , 男性与女性和谐 , 人类与 自然平衡。在传统的婚姻模
侵 害深 恶痛绝的劳伦斯 ,在小说 中将人类对 自然 的侵略描
国者的妻子 , 早期一 直追 随丈夫从事爱 国运 动 , 却最终都不
知道爱 国主 义的含义 。在丈夫死后 , 她不得不带着年幼 的女 儿安娜远走他乡 , 为了生计嫁 给农 民汤姆。利迪娅一生都 在 照顾 自己的两任丈夫和孩子 , 却从 没有被人照顾过。作 为男 权社 会中的传统女性 , 她一直 都在从事丈夫从事的事业 , 没
中图分类号 :164 I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3 3 3 ( 0 10 - 0 7 0 17 — 2 12 1 )7 0 8 - 2 是停 留在肉体层面 ,两人并不能达到灵魂 与肉体的 双重结
DH劳伦斯 是英 国文学 史上 最伟 大的小说 家 , 终其 .. 他
毕 生的精 力批判 资本主义大工业对人类 环境的迫害和父权
失 , 便 独 自跑 到 大 自然 的 田野 中舔 舐 伤 口 , 择 自然作 为 她 选

从《彩虹》解读劳伦斯的婚姻观

从《彩虹》解读劳伦斯的婚姻观

从《彩虹》解读劳伦斯的婚姻观劳伦斯生活的时代具有其特殊性。

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虽然工业文明还在不断的上升阶段,并且人们都非常的崇敬如此的发展,但是劳伦斯却预测到了工业文明的负面作用:人类文明在倒退。

工业革命使人失去天性,并且导致男女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

劳伦斯的婚姻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通过分析劳伦斯的主要作品,如《儿子和情人》,《彩虹》,《恋爱中的女人》以及《查泰莱夫人和她的情人们》,我们会发现,通过这些小说,劳伦斯关于婚姻的观念遍的越来越清晰。

那就是“星体平衡”,及双方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又要相互依靠对方。

这中婚姻观念对于我们现代的人,也是非常适合的,特别是在西方,已经成了婚姻的法则之一。

《虹》通过通过对布莱文家族三代人婚姻中的剧烈冲突和偶尔的细微甜蜜的生动刻画,戏剧化地展现了作者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探求。

他通过他的小说主人公布莱文一家的生活,深刻描述了三代英国人对自己婚姻的需求。

工业革命彻底摧毁了英国人原有的生活传统,所以使他们的性格和精神一代一代消弱,因此,劳伦斯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找到在人类关系不可避免的不断疏远的社会条件下,怎样才能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婚姻和家庭。

一、第一代人的婚姻汤姆和利迪娅的婚姻是劳伦斯作品中描述的第一代人的婚姻。

小说一开始,描述的就是他们的生活。

在工业革命前,农村的生活。

虽然,工业革命加速了传统农业生活被瓦解的速度,但是当时的汤姆一家人,还是保持这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且,生活蒸蒸日上,过的相当不错。

最初,布朗温一家被周围这乱七八糟的东西惊呆了:新筑起的运河坝穿过他家的土地,弄得他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家的地方了。

这座生硬的大坝把他们与世隔绝,让他们感到困惑。

他们在田野里劳动时,从远处那熟悉的大堤上传来马达有节奏的轰鸣。

最初他们只是感到惊奇,后来这声音变得让人头皮发麻。

他们心中反响着火车那令人心惊肉跳的鸣笛声,它欢快地宣布着:远方的世界不日即临。

名著《虹》读后感

名著《虹》读后感

虹QQ空间里总是看到很多关于看书的日志,比如,《大学必看的六十本书》,《大学必看的五十本书》,《二十岁女生必看的书》,《女大学生必读的二十本书》,等等,我不知道各位好友转载分享之后是不是真的去看了,还是只是预存在那里,等哪一天想起来了再去看看。

可是我却把那些书名摘抄了下来,我不知道那些书的冠以的“必看”是否够权威,但是那些书绝对是经典,再者,比起在各个社团,年级会,团学会等等工作的同学好友们,我是烂闲人一个,图书馆也就成了一个可以消遣的地方,与其没目的的去找书看,那还不如按日志上的书单去找书看,是不?不管是不是真的“必看”,反正是值得一看的。

所以,从大一到现在,我陆陆续续的从图书馆找到了图书馆收藏了的书单上的书。

很让人郁闷的是,图书馆的检索一定要输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字,劳伦斯的《虹》,我以各种方式检索都没找到。

可是不久之前,我去找《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时候,没找到它的上册却在附近看到了劳伦斯的《虹》!哈哈,这可真是叫做,“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呀!”可能很多人知道有一个改装奔驰的厂牌叫做劳伦斯,很多女孩子肯定还知道国际上的劳伦斯美容美发,同样很多人却不知道劳伦斯还是位英国文学家的名字。

“百老师”是位我们很多人依赖的好老师,问“百老师”的时候他给我的答案也有好多个。

不过我所指的这个劳伦斯是一位英国文学家。

劳伦斯的三部曲,《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在这之前,我只看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恋爱中的女人》没能找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也没有仔细看完,为什么?因为小说毫不隐晦地描写了性爱,很淫秽,用我们的话说很伤分化,所以实在看不下去,我不够成熟。

《虹》,我认认真真的看了,诚然里面也有对性爱的描写,可是没有写的那么明目张胆。

《虹》是劳伦斯篇幅最长的小说,诗意盎然小说《虹》中布朗温家的三代主角分别属于农民、小手艺人和小知识阶层,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布朗文。

从《虹》看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探索

从《虹》看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探索

2017.08文从《虹》看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庞世超摘 要:《虹》以布朗温家族三代人的婚姻追求为主线展开,劳伦斯在这部作品中主要描述了布朗温三代人在两性关系探索中遇到的迷惑,反抗,堕落和憧憬。

他旨在通过恢复人性来解救工业文明压抑下残缺的社会,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统一。

文章通过分析布朗温家族他们各自对婚姻的追求来探索劳伦斯心中对两性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虹》 劳伦斯 两性关系 探索一、作者简介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作家。

其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十部长篇小说,多部短篇小说,三本游记以及大量的诗歌和散文。

1915年出版的《虹》使他在一夜之间臭名昭著,因其中有大段的性描写而被删减或查封,一度被认为是禁书。

但在劳伦斯死后,E.M.福斯特认为他是当时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贝内特认为当时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比得上《虹》。

他在小说方面的杰出成就使他跻身于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之列,被称为“(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富有创造性的作家”(李维斯,1981),英国20世纪小说史上“与乔伊斯双峰并峙的伟大作家”。

劳伦斯生活的年代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年代,他亲眼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亲身体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惨遭破坏,工业文明越来越突显异化的本质,人类迷失了自我,精神生活成了无暇顾及的荒地。

随着维多利亚的逝世,英国的辉煌时代也成为历史。

20世纪的年轻人回顾维多利亚时代时,发现那个时代是沉闷而虚伪的,理想是狭隘、肤浅甚至是愚蠢的。

人们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对矛盾做出解释。

劳伦斯当时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将精神领域一大片不受自觉意识支配的领域称为“本我”,它集中了大量本能的冲动和原始的欲望,是非理性的,受“欢乐原则”支配。

弗洛伊德将那种受文明准则所压抑的欲望与冲动称为“力比多”,它的最基本的成分是性欲,劳伦斯将其称为“血的意识”(blood consciousness),他所谓的血的意识实际上就是古希腊人的性爱崇拜。

简说劳伦斯钟爱的女性

简说劳伦斯钟爱的女性

简说劳伦斯钟爱的女性——厄秀拉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伟大作家之一劳伦斯(D.H. Lawrence, 1885-1930) ,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白孔雀》(1911)中的莱蒂类似爱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凯瑟琳,一方面有一种追求无拘无束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又在各种社会道德的约束下求生存,在弗洛伊德所称的“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之下,选择了后者,用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来压制本能的冲动,生活在痛苦和无聊之中;《儿子与情人》(1913)中,毛耐尔太太在丈夫使她失望的情况下,将一切爱和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差点儿葬送了儿子保罗的前程,由于保罗有恋母情结,其女友密里安成了软弱的精神恋者,而另一女友克劳拉只是满足了保罗的肉体需要,与保罗并无多少爱可言。

《虹》(1915)中的安娜在年轻时曾有过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威尔成婚后,她“充满了信仰的分歧,感情的挫折,性格的冲突和争夺支配地位的斗争。

”只能从情欲和生儿育女中获得些许生活的乐趣。

《恋爱中的女人》(1921)中的古德伦则满脑子幻想,不切实际,追求冒险。

读者不难看出,作家并不赞赏他刻画的这些女性,她们身上都存在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综观劳伦斯大作,我们可以发现,劳伦斯最钟爱的,花费了很多的笔墨,跨越了两部作品,极力打造的血肉丰满的知识女性,并将个人的经历和世界观倾注在这个女人身上,极力歌颂她,赞美她。

这位劳伦斯系列作品中的女性就是厄秀拉。

虽然厄秀拉身上还存在一些缺点,算不上十全十美,但她那不向丑恶的现实妥协,敢于向旧式的传统观念宣战,看破红尘,超凡脱俗,为追求真理虽屡遭失败却永不失希望的气质,正是作家努力寻找的东西,是作家面对肮脏的西方现代文明而采取的一种人生态度和进行的探索。

作家后来的力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塑造了另一位相同气质的女性科妮,也只是厄秀拉形象的翻版。

劳伦斯的作品未被他所生活的时代所接受,在他逝世三十年后,他的作品的影响力才越来越大。

厄秀拉的成长之旅——劳伦斯《虹》的解读

厄秀拉的成长之旅——劳伦斯《虹》的解读

育, 有着中产阶级的家庭背景 。阶级差距在他们之间形成很
大 了 的 隔 阂 , 此 间 没 有 心 灵 上的 交 流 和 沟 通 的可 能 。 因此 彼 丽 蒂 娅就 把 自己 的 希 望 转 向 她 的 孩 子 : 孩 子 们 也 在 母 亲 而 的影 响下 在 心 理 上 远 离 了 自己 的父 亲 可 以说 劳 伦斯 的家 庭 是不 幸 的 , 少 父 爱 的 童 年 在 劳 伦 斯 关键 词 : 秀拉 ; 长 ; 厄 成 虹
中 图分 类 号 :16 I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2 1 (0 0 3 — 2 10 17 — 9 X 2 1 )3 0 4 — 2
大 卫 ・ 伯 特 ・ 伦 斯 是 英 国 著 名 小 说 家 , 篇 故 事 作 赫 劳 短 家 , 人 , 文 家 , 译 家 和 剧 作 家 。劳 伦 斯 出生 在英 旧 中 部 诗 散 翻 城 市诺 丁汉 郡 附近 的 一 个 矿 山小 镇 伊 斯 特 伍 德 。 的 父 亲 亚 他 瑟 ・ 翰 ・ 伦 斯 是 一 个 “ 产 者 ” 一 个 矿 丁 、 个 没 有 文 化 约 劳 无 、 一 的酒 鬼 。 而他 的母 亲丽 蒂娅 ・ 德 肖尔 却 曾受 到 过 良好 的教 伯
依靠 理 智 、 志 、 力 去 争 取 高 的 地 化 和 财 寓 , 得 承 认 卡 意 智 挟 『 1 成 功 。现 代 机 械 文 『 使 人 异 化 , 抑 1 月 乐 f 人 类 本 能 的 门然 f { 1 流露 ,J 文 明 衔 生 H 机 碱 化 和 缺 乏 气 的 人 . 铁 干煤 炭 I业 : j 钢 ¨
想 人 生 的 追 求 通 过 考 察 人 与 自我 、 与社 会 、 与 自然之 间 关 系 , 刻揭 露 了资本 主 义 工业 文 明 的 罪 恶 , 扬 了 男女 人 人 深 赞 灵 与 肉结 合 式 的 两性 关 系的 美 好 。 秀拉 是 劳伦 斯 心 目 中的理 想形 象 , 为 了摆 脱原 有 的 与社 会 隔绝 的 生活 方 式 寻 求 厄 她 反 抗 。探 讨 了厄 秀拉 的 成 长 过 程 , 在 追 寻 自我 中 实现 了 自我 的 独 立和 精 神 的成 熟 、 她

论劳伦斯《虹》中的彩虹意向

论劳伦斯《虹》中的彩虹意向

论劳伦斯《虹》中的彩虹意向作者:杜永友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2期内容摘要:劳伦斯的长篇小说《虹》中始终贯穿着彩虹意向。

彩虹象征着主人公家布朗文一家三代女人对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

在她们一生的追求中,莉迪亚和安娜所见的彩虹都只是幻影,只有厄秀拉在经历了幻灭后才看到了横架在大地上的彩虹。

通过对这三代女人与彩虹的联系来看,彩虹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一种美。

关键词:彩虹莉迪亚安娜厄秀拉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长篇小说《虹》通过一家三代女人不同的生活经历,追述了英国从乡村社会到工业化社会的历史进程,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两性关系。

小说以家族史的方式展开,叙述了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变迁:第一代汤姆·布朗文与波兰流亡贵族后裔、波兰爱国者遗孀莉迪亚结婚,虽然有过灵与肉、理智与激情的碰撞,但最后和现实妥协,生活归于平静;第二代安娜和威尔不满足于现状,他们虽曾努力追求理想生活,但仍是半途而废,以女人热衷于生儿育女,男人安于现状为生命的归宿;第三代布朗文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抛弃了许多假彩虹,终于得到了小说结尾描绘的那个美丽的真彩虹。

一家三代人在人生的追求中都为那心中的彩虹而奋斗。

“虹是圆满美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象征,它那光华熠熠、自然天成的拱形,将替代古老教堂里衰朽颓败的拱形。

[1]虹作为小说的结构意象,自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布朗文家族的第一代汤姆·布朗文和莉迪亚在马什农庄上过着简单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俩在经历了灵与肉、理智与激情的碰撞后,最终与现实妥协,不再有过高的奢望,生活平静而幸福。

他们在“天穹的拱桥是相会”,也在这“天穹的拱桥”——彩虹上生活。

虽然平静,但他们却已经安于此了,他们觉得满足了。

这就是第一代布朗文的人生意义所在。

布朗文家生活在工业社会前期的英国农村,这个物我回响交流的世界:他们能感受到“天地间的交融”和“土地的脉搏”,甚至能“意识到世界长着嘴唇,富有思想,在那儿诉说着”,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图景,可谓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厄秀拉的形象看劳伦斯的女性观

从厄秀拉的形象看劳伦斯的女性观

从厄秀拉的形象看劳伦斯的女性观摘要:劳伦斯塑造的厄秀拉,从婚姻和恋爱角度来看,她要求独立,力争与男人享有平等权利,在两性关系上追求平等。

她追求的不是单纯的、肉体的满足,而是生命的激情与心灵的归宿,是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统一,以求在两性关系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关键词:厄秀拉;形象;劳伦斯;女性观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330-02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位大师,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中最有争议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以自身生活经历为契机,借以探索整个人类性爱特征的真实面目,极具鲜明的个人特性,又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其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他的伦理观及社会观。

劳伦斯的作品之所以备受争议,一方面是由于其主要作品大多涉及性爱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理解各有不同,一些评论家认为他创造的女性角色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着女性思想意识上的觉醒,而一些评论家认为大多女性角色是其菲勒斯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物。

可以说,《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代表了劳伦斯小说创作最高成就,下面我们就以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厄秀拉,辩证分析和透视劳伦斯在创作中所表达的女性观。

一、文本的外部研究小觑——从劳伦斯的生平研究入手韦勒克认为从文学和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等维度对文学的研究为“文学的外部研究”,以“文学和传记”为例,韦勒克认为传记作为文献记录创作者的成长履历和生平事迹,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产生过程;而社会作为客观存在的因素也定然不容忽视,文学创作中所表现的大多数问题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和变形。

因此,从作者的生平,时代的背景折射到作者的创作中,再经过读者自我认识的再创作中品读创作者的内涵,正是文学欣赏的意义所在。

劳伦斯出生于诺丁汉郡一个偏僻的矿工村里,父亲是井下采煤工,这与他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家庭环境有着相似的一致,除此之外,劳伦斯的妻子弗丽达的形象,我们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重现。

伊莱娜·肖瓦尔特理论的再现——《虹》中的三位女性

伊莱娜·肖瓦尔特理论的再现——《虹》中的三位女性
等方 面 比男 人更 胜 一筹 。劳 伦 斯 赞 扬 了妇 女 , 表 现 了他 对女 性 的喜爱 , 同时 , 他是矛盾的 , 对 男人 进行批评 , 也 对 他 们 寄 予 同 情 。从 文 化 层 面来
这个 阶段 是 女 性 作 家 模 仿 占主 导 地 位 的 传 统 盛 行模 式 以及 内化 艺术 标 准 与对 社 会 角 色 的看 法 ; 第二 阶段是 “ 女权 ” 阶段 , 从 1 8 8 0至 1 9 2 0年 或者
引 言
“ 因为《 虹》比劳 伦 斯 后 期 作 品 对 妇 女 少 敌 意, 它成 为女 权批 评 家 羡慕 的劳 伦 斯 很 少几 部 作 品之一 。 ” N ] 3 7 1 笔 者认 为 , 不是“ 对 妇 女 少敌 意 ” 而 是 称赞 女性 , 特别 是 厄 秀 拉 。劳 伦 斯 欣 赏 其 寻求 独立、 自我 、 自我发 现 以 及 基 于 爱 情 与 性 爱 之 上
伊 莱娜 ・肖 瓦尔 特 理论 的再 现
— —
《 虹》 中的三位 女性
陈 文 玉
( 海 南 师范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 海南 海 口 5 7 1 1 5 8 )
摘 要: 伊莱娜 ・ 肖瓦尔特在《 她们 自己的文学》 一书 中把女性写作传统分为三个 阶段 , 即“ 女性 的” 阶段 , “ 女权” 阶段和“ 女子” 阶段 。第 一 阶段 是 女 作 家模 仿并 内化 主导 的男 性 审
分 为 三个 阶段 : 第 一 阶段 是 “ 女性” 阶段 , 从 1 8 4 0 男性 用假 名 出现 开始 至 1 8 8 0年 乔治艾 略 特 的死 ,
的和谐婚姻 , 即灵与 肉结合 的婚姻 。在《 虹》 中, 女 人 比男人 强 , 她们在性、 家 中权 利 、 性 格 及 视野

劳伦斯在《虹》中对两性伦理关系的探索

劳伦斯在《虹》中对两性伦理关系的探索
雷牧 野 张婧 婧
( 河北师范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2 4 ) 摘

要: 《 虹》 以家族三代人 追求婚姻 的方式展 开, 描 述 了劳伦斯探 索 两性 伦理 关 系中遇 到 的迷 惑、 反抗 、 堕落
和憧 憬 , 提倡建 立灵魂 与 肉体和谐统一的新型 两性伦理 关 系。在 劳伦斯的字典里 , 只有遵循 灵魂与 肉体的和谐 与统
击, 她清楚地认识 到表 面繁荣 的资本 主义工 业文 明 , 不 过是

简单 的“ 有 肉无灵” 的两性 关系 也终被 洪水吞 没 。第一 代人
的婚姻 没有达到天人 合一 、 浑 然一体 的状 态 , 劳 伦斯 对两性
伦理关 系的探索落在 了第二代人 的身 上。
2 第二代婚姻—— 安娜 与威 尔 布 朗文家族 的第二代 人安 娜是莉 迪亚 与前夫 威尔 的女
立性 , 而莉迪亚也被强烈 的欲望吞噬。
劳伦斯认 为 : “ 婚姻 是人类特有 的一种 自然的 、 本 质力 量 的结合 , 它 的前提 是双方 必须 拥有 并保 持独立 的、 充 满生 机
斯文学创作 的重要出发点 , 他 以此 为平 台来 考察心理 与现实 的关 系 , 用充满活力 与激情 的文字创作批判 现代社会 中人与 人之 间 、 尤其是两性 关 系之 间的危 机 , 尝试 通过 文学创 作寻 求理 想的解决办 法。 ” [ 1 ] 1 2 s 家族 的第一 代代 表人 物莉迪 亚 与
岁之前 , 他接 触最多 的女性 是母 亲和姐 姐 , 她 们的一 言一 行
为他 日后择偶提供 了参 照。作 为波兰大农 场主 的千金 , 莉迪
重要的作家之一 , 也是 最具 争议性 的人 物之 一 , 其作 品大 多 以探索新型 的两 性伦 理 关 系为 主 线 , 忧郁 深沉 , 隽 永深 刻 。 两性 伦理关系是一种客观 的社会 存在 , 又是一种 被压制 的社 会存在 , 劳伦 斯的作 品创新 地将性 与 思想联 系 到一起 , 始 终

《虹》中的厄秀拉和《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女性形象之比较

《虹》中的厄秀拉和《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女性形象之比较

《虹》中的厄秀拉和《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女性形象之比较王春燕(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山西阳泉045000)【摘要】本论文分析了劳伦斯和福斯特不同的女性观和两性观,比较了《虹》中的厄秀拉和《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两位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反抗传统对女性的压迫、寻求自我和独立、追求和谐两性关系的新女性精神。

【关键词】女性观;自我;独立;两性关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81(2017)01-0178-03收稿日期:2016-03-02作者简介:王春燕(1981-),女,山西昔阳人,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讲师。

一、小说两性主题比较分析劳伦斯的《虹》展现了英格兰乡村布朗文一家三代的经历,揭示了工业革命给传统的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部小说探索了工业文明社会中复杂的人物心理和两性关系。

劳伦斯生活在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的时代,工业文明摧毁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它又切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血亲联系。

人们被迫与大自然分离,导致人性的异化,两性关系扭曲。

劳伦斯痛恨资本主义文明,热爱大自然,主张人们应该回到自然原始生活方式,回归人的本性,劳伦斯认为生活是“我与我周围全部世界之间微妙而完美的关系”[1]他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伟大的关系,并且主张通过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拯救日益衰退的资本主义文明。

劳伦斯认为男人和女人应该忠实于各自的自然本性。

他认为女人不需要遵从父权制的统治,因为她们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身份和自我。

劳伦斯相信在和谐的两性关系中,男女双方的个性是平衡的,自我不是被扭曲和消融而是被放大。

劳伦斯提出术语“星际平衡”来表达和谐的两性关系。

此外,劳伦斯也强调在精神层面的“星际平衡”。

这在《虹》中足以找到例证。

厄秀拉和安东之间充满了肉体上的激情,然而他们没有其他共同之处并且无法在精神上满足彼此。

恋情最终导致双方的幻灭。

劳伦斯对女性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的态度是不一致的。

劳伦斯《彩虹》中的变奏与协奏

劳伦斯《彩虹》中的变奏与协奏

劳伦斯《彩虹》中的变奏与协奏作者:丁礼明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22期丁礼明内容摘要: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和诗人劳伦斯一生创作了两首《彩虹》诗歌。

彩虹是诗人一直吟诵不绝的主题和意象。

和小说《虹》中不断出现的意象彩虹一样,作家劳伦斯旨在借助文学意象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自己的哲学理念。

正如他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辩护》一文中传达的那样:“男人和女人是两条河,永远是并行而流淌,永远不能相交在一起。

”这体现劳伦斯有关两性关系中“星际平衡”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劳伦斯女权主义思想的具体反映。

本文研究对当下中国实现和谐社会的建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彩虹》星际平衡两性观女权主义思想一、引言劳伦斯作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声望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殊不知他创作的近千首英语诗歌在西方文学现代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学评论家普遍认为,英国著名诗人D.H.劳伦斯的诗歌更加突显现代派诗歌的风范,甚至大多数人把劳伦斯的诗歌归于美国意象派大师埃兹拉·庞德的流派。

劳伦斯创作的现代派诗歌具体表现为他在诗歌创作中创新性地使用象征、意象和比喻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冲突。

还有人评价劳伦斯的诗歌是完全个性化特点的展示,可以这样说,劳伦斯是借助诗歌创作这种独特形式向世人展示真实自我的过程。

故而有人把劳伦斯视为“不戴面具的诗人”。

劳伦斯的诗歌创作有三个阶段:早期的爱情诗,中期的自然诗和晚期的死亡诗。

纵观劳伦斯的诗歌无不主题明确,大都与爱情﹑自然﹑死亡和两性观有关。

其中有关彩虹意象劳伦斯曾经写过两首诗歌。

第一首诗歌《彩虹》选自劳伦斯早期创作的诗集《鸟·兽·花》(1920-1923),而第二首《彩虹》则被英国学者Keith Sagar编选在劳伦斯晚期创作的诗集Nettles and More Pansies(1928-1929)里。

劳伦斯早期的诗歌以颂扬欢快的爱情为主,而晚期的诗歌集中表明经历战争和被英国政府长期驱逐的作家劳伦斯已经沉淀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题,由此他的很多晚期诗歌都富有哲理意味和对人生的思考。

关于浅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观与自我意识

关于浅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观与自我意识

关于浅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观与自我意识论文摘要:崇尚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人本性的追求是劳伦斯作品的突出特点。

本文通过对劳伦斯代表小说的解读,揭示出潜藏在人物灵魂深处的自我意识经过沉沦、苏醒、直至重生的蜕变历程,以进一步体现劳伦斯倡导的和谐两性观的本质以及对此进行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劳伦斯;两性观;自我意识劳伦斯对于小说创作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小说创作是一个生动而有机的整体,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展现人内心处最真实的一面――人性。

劳伦斯敏锐的感触到了社会变革给现代人心理带来的深刻激变和精神危机,他的小说中经常存在两个互相较量、互相斗争的灵魂:一个是已被社会道德秩序规训的主体意识,另一个则是潜藏于内心深处、旨在保持个体独立并不受外界力量侵犯的自我意识。

在劳伦斯看来,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建立是解决社会问题、通向理想世界的开始,也是恢复被工业文明摧残了生机的英国乃至全人类复活的途径。

劳伦斯倡导以客观积极的态度肯定自我意识的存在及其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为以全新的视角来构建和审视他“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的理想作铺垫。

一、沉沦中的无奈在《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中,莫瑞尔太太与煤矿工人莫瑞尔结婚后,少女时代的梦想被丈夫粗暴蛮横的性格以及恶劣贫困的生活环境彻底粉碎。

绝望之余,两个儿子成为她生活全部的希望和精神寄托。

大儿子威廉在母亲的影响下,努力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地位而拼命挣钱,结果劳累致死,他还没来得及察觉自我意识的存在就已经被拖入死亡的深渊。

而小儿子保罗则不同,除了母亲这个精神支柱外,他有自己关于生活的想法和计划――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画家。

在这里,我们隐隐地听见人物内心深处自我意识发出的微弱的声音,但很快就被个体的社会主体意识淹没了。

劳伦斯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心理剖析等方式让另一个潜伏在人物灵魂深处的自我意识呈现出来,但它始终被压抑着,屈从于主人公们强烈的社会主体意识,而我们只能看得见它隐约的身影。

试论劳伦斯《虹》的创作主题与叙事策略

试论劳伦斯《虹》的创作主题与叙事策略

试论劳伦斯《虹》的创作主题与叙事策略作者:李秀萍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0期李秀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102]摘要:作为20世纪英国文坛上颇负盛名且极具争议性的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始终坚持以文学创作揭露社会弊端,积极倡导以身心和谐的两性关系恢复人的天性,激发生命个体的自然活力,实现对遭受工业文明戕害的人类的全面救赎。

问世于1915 年的《虹》被誉为劳伦斯最成功的社会批判小说,在创作主题和叙事策略方面都充分彰显着作家独特的思考与追求,在其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与意义。

关键词:自然人性救赎工业文明叙事在英国文学史上,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这位堪称20 世纪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怪杰,生前身后一直备受关注,被誉为20 世纪英国文坛上最有名气、最富创新和最具争议的小说家之一。

劳伦斯一生坎坷漂泊,但始终坚持以文学创作揭露社会弊端。

在他看来,工业化无疑是造成环境恶化、人性备受压抑以及人际关系扭曲的罪魁祸首。

工业文明的首要罪恶在于它压抑和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尤其是性和性爱的本能,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联系被破坏。

因此,他认为借由两性关系在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相融可以恢复人的天性,激发生命个体的自然活力,实现对遭受工业文明戕害的人类的全面拯救。

劳伦斯写作生涯不长,创作成果却十分丰硕,其中,早期代表作《虹》问世于1915 年,被誉为劳伦斯最为成功的社会批判小说,在创作主题和叙事策略方面都充分彰显着作家独特的思考与追求,在其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与意义。

一作为一位深具忧患意识的作家,劳伦斯一直深切关注着现代社会的诸多病症:20 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农村经济处于全面解体的边缘。

大批土地沦为矿山和工厂,田野和森林被污染和破坏,乡村生活遭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挤压。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伊甸园的失落与追寻:《虹》与《红牡丹》的共同主题

伊甸园的失落与追寻:《虹》与《红牡丹》的共同主题

伊甸园的失落与追寻:《虹》与《红牡丹》的共同主题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伟大作家。

他认为,自然是人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努力追寻的伊甸园,但是,它正日益遭受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侵袭和破坏,人的自然本性也在这种侵袭中变得萎靡不振。

重整乾坤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而这取决于两性关系的和谐。

因此,建立完满和谐的两性关系就成为这个世界获得新生的必要途径,于是性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在创作中运用大胆而普遍的性描写,试图寻求一条使人类恢复自然天性的途径。

然而,在当时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被冠以“肮脏的作家”、“性的囚犯”等骂名,作品多次因“有伤风化”的罪名而遭禁毁。

20世纪30年代,劳伦斯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备受学者关注。

林语堂就是劳伦斯的知音之一,在创作上深受劳伦斯自然观、性爱观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选取劳伦斯与林语堂颇受争议的两部作品《虹》与《红牡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深化对作者自然观、性爱观的理解。

一《虹》讲述了自耕农布朗文家族三代人不懈地探求和谐、完满的两性关系的故事。

劳伦斯把这样一个“追寻”性主题整合于圣经故事的框架中,与《旧约》中以色列人对“迦南地”的追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小说开始以牧歌式笔调描写了“伊甸园”式的沼泽农场。

在沼泽农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亲密和谐的。

然而,工业文明的入侵打破了沼泽农场的平静,“伊甸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新开的煤矿就像病人身上令人作呕的脓疮;火车像一把利剑似的深深插入农场的心脏。

机械化的矿井生活掩埋了一切有生气的事物,矿工们那僵直的身体仿佛已经提前被装进了棺材里。

就连男女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改变,男人和女人就像工作的机器,在“有欲无情”的交媾中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

布朗文家族在沼泽农场繁衍扩大着,一代代地探寻和谐、完满的两性关系,寻找那逝去的“伊甸园”,寻找那希望中的“迦南地”。

《红牡丹》中表现了同样的“追寻”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虹》中独立的女人厄秀拉摘要《虹》中的女主人公厄秀拉在男权统治的社会里,敢于冒大不韪,追求男女平等、自我、独立和自由;敢于百折不挠地探索人生真谛,她是劳伦斯所塑造的现代女性中的杰出代表。

本文试对厄秀拉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立精神的发展和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平等独立自由《虹》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作品总是会涉及到一些惹人争议的主题,让世界文坛及文学评论界为之震撼,而《虹》则反映出劳伦斯另一种新的创作风格,那是在他其他小说中所不曾看到的文学思想。

小说《虹》的结构、布局、叙述方式都带有明显的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但与传统的“家世小说”相比,它又并不注重对家族几代人荣辱浮沉的全景描绘,而是重在表现布朗文一家三代精神发展的轨迹,其中对两性关系严肃直白而又充满热情的探索,极具先锋意义。

在《虹》中,作者透过怡人心扉的自然景色,将一部人物颇多,跨时较长的缤纷之戏缓缓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个跨越了三代的家族,拥有着错落复杂的各色人物关系,却始终能让人毫无负担地俯首而读,这不得不首先佩服劳伦斯的写作功底,极为自然流畅的人物描写,井然有序的事件陈述,仿佛一面明镜将所有颜色尽收眼底。

首位出场的汤姆·布朗文是第一代家族的主要代表。

汤姆儿时被雄心勃勃的母亲送到语法学校接受文化教育,此举使他对奇怪而又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也使他向往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爱情。

而来自远方的波兰爱国者的遗孀莉迪亚,就是这样一位透着遥远气息和神秘未知感的姑娘。

她让这个一直在古老宁静的村庄生活的汤姆着迷不已,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远方的姑娘,并愿与她结为连理。

莉迪亚在汤姆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信心,走出了过去的伤痛所留下来的阴影,而汤姆也发现了妻子身上更加神秘的成分。

他们的婚姻尽管因为两人的身份终是有所差异而缺乏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但仍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侣,所以他们的感情生活还是完满的、成功的。

就在读者觉得故事就是以汤姆为重心展开时,作者却已经悄然地将镜头移至汤姆的继女安娜·布朗文身上,而这一转移却表现得没有一丝唐突惊异和矫揉造作。

安娜在幼时是个骄傲勇敢的女孩,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但随着她的逐渐成长,她的不屈不挠、敢作敢为,却逐渐被周遭的环境所打压所磨灭,内心深处所仅剩的向往与希望,也只能是被一再地搁置和压抑。

而爱情的种子在威尔的出现后,开始自然而然地慢慢萌芽长大,她以为威尔是城市来的小伙,以后会是一个不错的依靠,但结果却使她一生也无法摆脱苦恼的纠缠,因为她与维尔的婚姻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他们不仅信仰上有分歧,性格不和,思想观念也是大相径庭。

而随着这种矛盾冲突的逐步发展,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柔情与爱情,取而代之的就是不断泄欲的苟合,双方的灵魂之战不曾停止,也无法停止。

最后的让步和迁就的结果就是安娜成了生育的机器,不断地生儿育女,她也希望借此能从孩子们的身上寻找到些许的寄托与安慰;而威尔则由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满腔抱负的艺术家,沦落为一个碌碌无为、平庸无奇的木匠。

被生活所困、所逼、所束的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已经没有了幸福可言,却还是一直勉强维系着。

在作者看来,他们也只剩下肉体上相互的需求而不是心灵上的相通。

这种变形变质的婚姻是可怜可悲的,已经将人对爱对家庭的意义完全扭曲了,而这种可悲的男女关系即便对于性也是一种亵渎。

此后,安娜的女儿厄秀拉·布朗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将人们的注意力深深吸引。

而通过故事的逐渐深入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小说《虹》实质上就是以第三代人厄秀拉为作品大力刻画的人物形象。

厄秀拉身上所表现出的现代女性特点,也正是劳伦斯想要探索的。

她在童年时像极了她的母亲,不甘示弱,要强、倔强,但实际上又超出了她的母亲,因为她有更丰富的幻想和更为高尚的追求,她不满于狭小脏乱的家,到处都是吵嚷喧闹;她不满于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的社会,到处都只是带给人感情上的冷漠和虚伪的情感状态;她也不满于那种没有精神上的共鸣与相通,只追求沉溺于男欢女爱的肉欲之情;她更极力反对把爱情本身当作一种生活必有的方式,把步入婚姻当作是一种生活的目的,把生儿育女当作是一种维系生活的手段。

而劳伦斯也正是通过她的爱情观念与生活态度,来积极地探索与反映他在对待两性关系问题上的看法和理解,而这也是整部作品的艺术涵义的提升与升华。

在三代人物交替出场的过程中,劳伦斯不动声色地展开了一场跌宕迂回的时代旅程,并在这一旅程中一一解剖了三代布朗文家的女人们的内心,将她们的心灵发展轨迹交叉其中。

三代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特点,都在各自寻找着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一条彩虹。

旅程这个词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其实并不算多,但却是传递作者思想的火种、也是贯穿故事始末的主线,从来自波兰的寡妇莉迪亚与她的丈夫汤姆,到安娜与第二个维尔?布朗文,再到散发着女性精神与独立意志的最终继承人厄秀拉,无不是一场女性心灵的成长之旅。

其实在故事的起始,布朗文的女人们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她们的男人们的生活态度,她们并不甘心将自己束缚于那片土地、束缚于琐碎的家庭中,也不愿意屈服于生活的落魄和命运的阻挠。

她们想要摆脱枯燥的农场生活,去发现和了解外面的生活和人类的内心。

然而,最终只有布朗文家族的厄秀拉·布朗文勇敢地去付诸于行动,去挣脱重重的困难,去挑战种种的权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她是将理想付诸于实际的第一个女人,其勇气与胆量让人不得不敬佩赞叹。

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厄秀拉就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女孩,她经常与父亲争执得面红耳赤,只是为了征求自己想要的答案或是结果,前两代女人心中的那种渴望在她身上表现得越加明显;可是身为长女,她又不得不去照顾她的弟弟妹妹们,而这种照顾让她感觉逐渐疲惫,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或是自由,就像是为了弟弟妹妹们而存在。

慢慢地,责任变成了负担,她开始想要摆脱这种没有地位的生活,于是上学成了她的选择,也是她的唯一出路:“……她决心继承自己的地位。

学校里,每个女孩都是淑女。

在那里,她打算与自由的灵魂、与她的同伴和地位同等的人来往,所有卑鄙的东西都将远离她而去。

她对学校产生了新的幻觉。

她置身于另一座山坡,高度多少她还没有测量。

她心中总有一种惊人的渴望促使着她向上……”当厄秀拉从少女时期进入成年期后,一种自我责任感又云集于她的心中:“她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在一团不可分离的混沌之中她是个独立的实体,意识到她必须去某个地方。

她必须成为大人物。

她感到害伯、苦恼。

为什么,为什么人必须长大,为什么人一定要承担承受未知生活的沉重、麻木的责任?要从无知和无别的社会中区别自我的存在。

……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这的确是一种折磨。

”她接受教育,她渴望地位,她努力工作,她要求平等,她挣脱枷锁,而这一切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中是何其的艰难,需要何等的勇气。

她因为要去工作而惹怒父亲,幸好有母亲的默许而终于迈出家门。

通过努力,她终于获得了工作的机会,但是喜悦之情却很快就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截止,她以为只要有了工作,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就可以自由,却发现在生活中还要不断地面临各种问题;在工作上,她以为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教学思想,可以让孩子们拥有自由的学习氛围,却屡屡受到校长的阻扰——必须遵循他的教学思想,而那一切的教学方式都是死板无趣、充满限制的。

但为了保持经济上的独立,她又不得不接受事实,继续留在学校工作。

当厄秀拉困苦烦恼时,她以为可以从她的恋人身上获得些许安慰,而这却成为她必须要真正转变的开始。

从本质上说,斯克本斯基对她的吸引在于:他带给她一种外面世界的强烈感受,她贪恋着他,因为她觉得他们思想相通,在她失意疲惫之时,斯克本斯基一度是她的精神支柱,可她却绝不是想要和她母亲一样与之结婚生子,过着单调毫无生气的生活,而是想与恋人达成精神上的共识。

一旦发现斯克本斯基并不是她所想象的人,他也不过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世俗之人,两个人无法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和谐与统一时,厌倦便开始滋生侵蚀,激情逐渐烟硝云散。

而这一转变让斯克本斯基难以理解,他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厄秀拉之上,却发现一切努力与尝试都只是徒劳,厄秀拉绝不会与他一同步入婚姻的礼堂。

就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在厄秀拉难以克制的自由独立的欲望下画上句号,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常见的情景,一个年轻男人一次次求婚却被他的恋人一次次的拒绝,他失败了,他最终失去了他的恋人。

而实质上,这是一场灵与肉的较量,厄秀拉所要的不止是对性欲的控制,同时也是对男人与女人在两性关系上的控制,她想要的是一种非常规的性爱,是灵与肉、生命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相融相合的性爱。

这是一种既能保持自我独立,又能彼此和谐的男女关系。

然而,厄秀拉也曾动摇害怕过,就在斯克本斯基与他人结婚并前往印度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使她开始慌张、开始矛盾,她不知所措,尤其是当意识到她所抗争的不仅仅是斯克本斯基的俗套想法,而是整个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社会时,她想到了退步和妥协,她写信告诉了斯克本斯基自己怀孕的事,希望可以重修旧好。

可就在等待回音之时,她突然又醒悟到她无法丢弃自由,重蹈自己母亲的覆辙。

她首先想到嫁给斯克本斯基,但就这样屈服于男人的统治就此平庸生活,又是她的内心所不能接受的,“不能独立抚养吗?难道这不是她自己的事情吗?”厄秀拉又一次战胜了世俗的侵蚀,战胜了心中的恐惧,耐心地等待孩子的降临。

所以,斯克本斯基的不予以帮助对她没有任何消极的影响,但不幸的是,孩子最后流产了,但厄秀拉在这其中所经受的心理历程,也使得她更加坚韧勇敢、更加有信心地面对生活。

历经了种种的不如意、一段段的难关之后,厄秀拉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刻起来,思想也更加趋向于知性与成熟。

她清楚地意识到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里所呈现出的一片繁华似锦和欣欣向荣,不过是资本家们所表演的一场魔术,他们用绚丽梦幻的灯光来迷惑人们的双眼,使人们在那灿烂的引诱下走向无尽的黑暗。

厄休拉对爱情的追求也逐步明朗,她不想要单纯的感官或是肉体上的满足,而是追求精神与肉体关系的统一与和谐,希望建立的家庭氛围也应该是健康温馨的。

所以在小说结尾时,作者让人们与她一起充满着期待,一起仰望着天上的彩虹,也一起默许着美好的未来。

厄秀拉的心灵旅程在劳伦斯下一本书《恋爱中的女人》中得以继续。

最终,这个勇敢而可爱的女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彩虹,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统一,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劳伦斯看来,虹就像是一条美丽的纽带,这边是我们尘欲的世界,那边是天人合一的神圣境界,而一个完美的婚姻就是一条虹,带领普天下的男男女女们跨越尘俗,步入神圣境界,感受生命的真正源泉。

而缺乏和谐共性的婚姻,或是自私封闭的两性关系是不可能达到虹的彼岸的。

小说《虹》刚出版时,因其对性的大胆描写而被控“有伤风化”遭到禁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