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暨环境教育汇报材料践行绿色梦想,共筑七彩校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绿色梦想,共筑七彩校园
环境教育暨国际生态学校工作交流材料
xx县第一高级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
接到要上台作经验交流的任务后真是心怀忐忑,一方面我们xx一高是一所县域高中,从基础设施、教育理念到教学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前边几所城市学校都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教育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践行下,不断深入开展,拓展创新,这几天培训活动中和很多老师沟通,我了解到这些学校、这些老师的环境教育工作做得非常不错,很出色,那么我的交流发言就权当是抛砖引玉,请各位领导批评斧正,不吝赐教。

一、学校概况
xx县地处中原腹地,北靠祖国母亲河黄河,东接七朝古都开封,西临省会xx,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滋育着豫中名校:xx县第一高级中学。

xx一高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自1932年创办至今已走过八十余年的峥嵘岁月。

目前,有77个教学班,学生近8000人,教职员工400余人。

学校占地283亩,绿化面积达5.7万平方米,建筑雄伟,布局合理,长廊假山,仿古凉亭,流水喷泉,四时花卉,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置身其间,如在画中游,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青年人展示才华的最佳平台。

xx一高秉承“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以“践行绿色梦想,共筑七彩校园”为环境教育主题,把宣传教育融入到日常学校工作,渗透进各科课程教学,落实到师生实践活动中,并以此为契机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师生们的家庭、社区,进而影响更大的人群,普及环境知识,传播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

这些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们落实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近年来,xx一高先后荣获国际生态化学校、xx省绿色学校、xx省文明单位,xx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xx省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xx省文明标兵学校,xx 市环境教育先进学校,xx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环境教育模式
在上级环保、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精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基于地理区域特点,摸索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一个教育主题:
探索确立了“践行绿色梦想,共筑七彩校园”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即以环境教育为主线,从组织制度,校园环境,队伍建设,宣教平台,学科渗透,实践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等七个层面开展工作。

三项达成目标:
1、努力实现环境教育的现代化。

2、努力实现环境教育的人文化。

3、努力实现环境教育的生态化。

五大活动特色:
1、师生全员参与、人人受益,营造环境教育浓厚氛围。

2、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方式和手段,创新拓展环境教育途径,提升环境教育的现代化。

3、环境教育活动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发展能力,培养习惯。

4、注重实践,整合发掘区域地理、历史等资源,建立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增强环境教育的人文性。

5、努力实现“环境教育”的三个结合(即与德育结合、与日常教学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促进环境教育日常化开展,体现其生态化特征。

七个工作层面:
围绕“践行绿色梦想,共筑七彩校园”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以环境教育为主线,从组织制度,校园环境,队伍建设,宣教平台,学科渗透,实践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等七个层面开展工作。

三、环境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1、组织制度建设,保障环境教育实施
我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副校长具体抓,处室负责人直接抓,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所有处室、年级及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学校制订有中、长期创建规划,每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及各处室工作计划都把环境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内容;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各任课教师都有“环境教育”学科渗透计划。

2、加强校园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开展环境教育,首先要营造优美靓丽、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此,我校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指导下,着力构建精致优雅,人文气息浓厚,绿色环保的育人环境,因地制宜确立了“一线二园三景点四区域”的自然环境建设方案,“一线”即校园道路两旁绿化成一线深远风景;“二园”即建设生态植物园、人文地理园,美化校园,拓展环境教育途径;“三景点”即学校标志性雕塑景点、亭台回廊景点和喷泉假山景点;“四区域”即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和活动区,兼顾实用功能与绿色环保。

学校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培植草坪,栽种观赏乔木,种植四时花卉,征集环保标语警句,设置牌匾,展示风采,努力使每一处景致都会说话、都能育人。

而今,xx一高校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绿化、美化、文化,天人合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意栖居的愿景。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环境教育水平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通过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环境教育队伍。

以生物、地理、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教师,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教师,数学、微机、健康、综合实践等应用学科教师,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教师组成环境教育辅导中心,整合资源,发挥各学科特色优势,教师特点特长,专门负责环境教育的教研、培训和活动指导;同时,团委、学生会、环保社团骨干,深入团支部、班级、环保社团,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活动。

几年来,我们为提高环境教育队伍素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参加各级环保、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交流活动,经常邀请环保专家、环保部门专业人士来校讲学、指导,有效提高了环境教育队伍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水平,使我校环境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得到升华,环境教育已经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的自觉行为。

4、构建交互式宣教平台,促进环境教育成效
利用校园局域网、多媒体教学设施、班班通系统,教师网上备课,拓宽了视
野,可开发、整合资源更为丰富,有力助推了我校环境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20万册,报刊400余种,配备了智能化图书阅览系统,常年订阅《环境教育》、《中国环境报》、《绿色视野》等报刊杂志,为广大师生开展环境教育、学习和教研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学校校园网主页、广播站、社团刊物《天风》杂志,教研刊物《教研通讯》杂志中,开辟环境教育论坛、环保之声、绿色梦想、绿色追踪等环境教育专栏,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环境实事新闻动态、环境知识、环保卫士事迹环保征文选登、环境教育教研论文等。

丰富的资源,交互式的宣教平台,让我们的环境教育站上了“巨人的肩膀”;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更为便捷、畅通,这也符合当代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了学生参与环境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环境教育的成效。

5、落实学科渗透,突出环境教育过程
随着时代发展,环境问题成为教育中的热点、焦点和重点,已经取得共识。

我们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做好计划落实、教师落实、备课落实、授课落实、评价落实,紧紧抓住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找准“切入点”,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知识和内容。

如地理教学,把自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和本地的地域状况结合起来,对本县的水土保持、水文监测和防止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提出建议;生物学科以生态系统为核心,指导学生撰写生物保护小论文。

环境教育渗透各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通过经验总结,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组织力量,广泛搜集校内外环境教育素材,尝试构建了xx一高《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内容纳入课时安排,双周1次,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况,环境现状及当前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关于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形成与防治;环境保护法内容及当前人们关注突出的环境问题;了解掌握环境保护的初步监测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精心筹划活动开展,拓展环境教育途径
环境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普及环境知识,增强环保观念,落实环保活动,我校在环保实践活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以环保纪念日为切入点,利用宣教舆论平台,加强环境知识和理念的宣传教育。

在每年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环境纪念日中,开展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演讲、主题班(团)会、展览和交流研讨等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营造浓郁的环境教育氛围。

(2)、以绿色学校、国际生态化学校建设活动为契机,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活动。

近年来在学校先后荣膺xx市绿色学校、xx省绿色学校、国际生态化学校的同时,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环保教育中的一大特色,陆续开展了《节能环保型学校建设》、《贾鲁河沿岸水环境与社会发展考察》、《关于白色污染的研究性学习》、《关注PM2.5》和“国际生态化学校资金扶持项目”《垃圾减量》等课题项目的研究,均通过验收,被授予国际生态化学校绿旗荣誉,参与项目的教师马杰、董安信、魏山虎,学生王泽卿、魏书一等被评为国际生态化学校先进个人。

(3)、注重实践,强化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丰富环境教育形式,拓展环境教育途径,学校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协调建立了环境教育基地:县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雁鸣湖湿地,xx绿博园,xx国家农业公园,xx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新科技农业园。

基地教育具体办法是:高一年级的环境教育着重于对绿博园,雁鸣湖湿地、国家农业公园等进行定期参观考察,通过观感和初步分析,逐步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确生态观,进行人文环境的陶冶和自然美景的熏陶。

二、三年级在参观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通过环境监测站、县气象站进行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大气环境对比,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型论文。

学生通过开展环境调查、确定课题、定期观测、自主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撰写环保科技小论文36篇。

赵芳芳、赵素平、岳喜玲等生物、地理教师组织学生成立生态调查小组,采集植物、动物、昆虫标本100多件,有的被实验室作为实验用品,有的已收入学校生物标本室。

建立校外环境教育基地,上级主管单位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4)、努力实现“环境教育”的三个结合,促进环境教育日常化开展。

环境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学校制订有《xx一高环保行为规范》、《xx 一高学生一日常规》等操作性很强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自觉做到随手关灯、便后冲水、爱惜粮食、节约纸张,爱护一草一木,善待各种生物。

学校还制订《xx 一高教师手册》,要求老师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在言行举止、衣着服饰、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消费习惯等方面为人师表。

校领导率先垂范。

实行无烟化办公,倡导无纸化办公。

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学校规定,各教研组每月安排专题教研活动,设计环境教育渗透课教案,不定期组织环境教育观摩课;各班定期举办绿色教育专题班会;任课教师要参加每学年的环境知识测试,测试成绩纳入教师“量化考评”。

环境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一高的校训是:播下良好习惯,收获辉煌人生。

我们一直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文明的和谐园地。

因此,在环境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我校成立的“环保志愿者协会”发出倡议书,号召每个师生“杜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投放”、“不在旅游景点涂抹刻画”、“爱护公共绿地的一草一木”、“定期清理水面和河道污染”。

现在爱护生态环境,珍爱绿色和生命,节约能源,爱惜资源,保护公共环境,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7、日常管理践行绿色理念,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节约能源,控制排污。

学校加强节能、节水、节约资源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各科室、各年级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部门的节能工作,对先进科室予以表彰,对落后科室给予处罚。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节俭必须从小事做起。

为此,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节约一滴水”活动,改进厕所冲水系统。

开展节约活动以来,学校用电每月下降7000度,每月节水6000方。

在学生管理上,要求人人参与环境管理,人人献计献策,人人从身边小事中领悟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在开展节约活动的实践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选择节俭,不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追求一种精神品质,而且是确定了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

此外,学校还把以下工作列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
1、加强对排污的管理。

责成总务处具体负责,任务到人,分工明确,严禁
未经处理的污水、污物随意排向校外,严禁焚烧垃圾。

2、校内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存放。

3、对校内废旧电池进行专门存放。

4、对食堂生活垃圾、实验室废弃物进行专门处理。

5、更换以煤取暖为用气、电取暖。

四、环境教育工作的主要体会
几年来,我校扎实开展环境教育,开拓实践育人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艰辛而欣喜的历程留给我们三大体会:
1、领导重视。

多年来,省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亲临我校,对环境教育进行检查指导,我校取得的这些成绩,浸透着各级领导与专家的心血。

2、高度重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校内,设立宣传教育专栏,召开誓师大会,学生承诺签名,开展环保节日的主题活动,使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扎实有效,落地生根。

校外,深入群众,深入社区,扩大影响,辐射社会。

3、重在行动,重在落实。

教学强调学科渗透与综合,注重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管理强调关爱环保人人有责;环境教育工作力求人人参与。

五、收获与不足
随着环境教育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这项工作的无比丰富和深刻。

我们的环境教育工作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当前的一切只是过程,不是结果。

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作为一所县域高中,不断创优争先,环境教育活动的资金缺口始终是一个发展瓶颈;我校在生活设施、教学设备的改善方面还相对滞后;在环境教育方面,教育方式丰富多彩,但是各种参赛获奖、提高教育档次方面还有许多文章要做,仍然需要不断学习,积极求索,提高环境教育水准。

成绩已成为过去,未来令人憧憬。

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亲切关怀,今后,我们会不断提高学校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环境育人水平,努力开创特色教育新局面,把环境教育做得更好,更富有成效。

xx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5年9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