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煤矿初步设计方案说明书_本科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一、概述
东里煤矿位于襄垣县城西南5km,地域属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管辖,隶属襄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原崔家庄煤矿东里矿井)襄垣县古韩镇华能焦化有限公司。
东里煤矿井田系东里村安全煤柱的一部分,位于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井田范围内,是沁水煤田长治勘探区的一部分,井田面积
0.775km2,开采3号煤层,该煤层平均厚度6.39m,倾角一般小于15°,煤层结构简单,顶底板岩性良好,地质构造简单,属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相邻五阳煤矿资料,与本井田相邻采区瓦斯涌出量为6.5m3/t。
井田内3号煤层能利用储量6690kt,实际可采储量4716kt。
3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中热值—特高发热值瘦煤(SM),主要用作炼焦配煤,动力及民用煤,主供焦化厂。
焦煤和配焦煤是煤炭市场紧缺煤种,目前市场缺口很大,供不应求,即使在前几年煤炭市场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也一直是卖方市场。
随着我国化工、冶金工业对此煤种需求量的日益增大,本矿3号煤层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将会进一步体现出来,其市场潜力巨大。
鉴于东里井田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襄垣县政府决定并征得潞安煤业(集团)公司同意,将五阳煤矿井田内的东里村搬迁建矿,最大限度地开发有限的优质煤炭资源。
2005年12月1日,襄五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东里煤矿初步设计。
二、编制依据
1.襄五煤业有限公司(原崔家庄煤矿东里矿井)关于委托我公司编制东里煤矿初步设计的“委托书”。
2.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便字(2004)第14号文《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请示的意见书》。
3.襄垣县人民政府襄政函(2004)第10号文《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的建议函》。
4.潞安煤业(集团)公司潞矿办字(2004)第108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的请示》。
5.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潞矿五办字(2004)第27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建议函>的请示。
6.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14队编制的《山西省襄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里煤矿3号煤层地质报告》。
7.《襄垣县古韩镇东里村移村办矿创建小康村协议》;
8.《关于襄五煤业公司占地意向的协议》。
9.《东里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矿井设计改革的力度,在保证矿井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减少行政福利设施。
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切合实际,经济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矿井建设初期投资和缩短建井工期,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把该矿井建设成安全可靠、工程量少、投资低、工期短、见效快、煤炭资源回收率高、效益好、符合市场经济的新型煤矿。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
1.东里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0kt/a,属于新建矿井。
矿井采用一次设计、一次建成投产的移交方式。
2.立井开拓布置主立井和副立井两个井筒,主立井装备一对3.0t箕斗,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兼做回风井和安全出口;副立井担负矿井辅助运输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回风大巷兼辅助运输。
3.贯彻了多做煤巷少做岩巷的原则,井下巷道除井底车场外均沿煤层布置,矿井移交生产时,煤巷占67.9%。
开采过程基本不作岩巷。
4.全井田只布置一个采区、一个普掘工作面,一个综掘工作面,初期移交的回采工作面布置在井田西部边界。
生产系统简单。
5.选用综采放顶煤开采,生产集中、产量较大,利于稳产、超产,材料消耗少,适应性强,效率高。
6.井筒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边界附近,安全煤柱与五阳矿大巷部分煤柱重叠,占压本井田少,矿井资源回收率高。
7、地面建筑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同体联合建筑。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井田开拓方式:立井;
2.水平划分及水平标高:全井田一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389.5m;
3.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总工程量为4217.2m,其中煤巷2862m,岩巷1355.2m;煤巷占67.9%,岩巷32.1%。
总掘进体积为70109.58m3,其中硐室体积4827m3。
万吨掘进率为140.57m/万吨。
4.矿井工业场地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2976.4m2,总体积:17410.4m3。
胶带输送机走廊长度150.0m;
5.矿井工业场地行政福利建筑(含单身宿舍)总面积1900.8m2,总体积6833.3m3;
6.矿井总占地面积5.63ha(不含预留场地),其中工业场地占地面积4.43ha,排矸场地征用地1.20ha;
7.矿井原煤全员效率5.48t/工;
8.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421人;
9.矿井建设总工期19.3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2个月,建井工期17.3个月;
10.矿井共迁居民136户。
11.矿井建设总投资9303.00万元,吨煤投资为310.10元;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1.建设单位应在主立井、副立井位置施工井筒检查孔,以便为井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请建设单位尽快与有关单位签定供电电源、共用煤柱等协议。
3.本井田面积甚小,为延长开采年限,建议矿方尽早考虑扩区开发方案,及早办理有关手续。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东里煤矿位于襄垣县城西南5km,地界属襄垣县古韩镇管辖,矿区边界为不规律多边形。
其地理座标为东径113°00′07″—113°00′58″,北纬36°28′37″—36°29′14″。
井田位于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矿井田范围内。
拟选的工业场地位于古韩镇现东里村的南部。
北距襄垣县城5km,距长治45km,距太原215km。
太焦铁路从井田东北部穿过,太焦线北接石太、同浦线,南接陇海线,距襄垣县车站2.5km,距五阳车站3.5km,在襄垣县和五阳煤矿设有车站。
各乡村之间均有公路与周围的208国道、榆黄公路、长韩公路、长临公路相连,区内交通四通八达。
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井田地处太行山西麓,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类型。
井田内地面平均标高为876m,相对高差不超过20m。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区内主要河流是浊漳河西源,该河从本井田北部自西向东流过,属海河水系漳河流域,其支流有淤泥河,与南漳河在五阳井田汇合后至襄垣城东与浊漳河北源汇合流出。
浊漳河为常年流水性河流,但流量变化较大,洪水期流量大,干旱期流量较小。
位于井田西侧的淤泥河只在雨季有水流,平时干涸无水。
三、气象及地震情况
井田属东亚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
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气候温和适中。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多风、春旱频繁;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
年内常有干旱、霜冻、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据襄垣县气象站观测统计,气温-29.1℃—38.1℃,平均9.5℃;年降水量433.2—814.3mm,平均532.8mm;蒸发量为1515—1914.7mm;平均1768.1mm。
最大冻土深度0.82m。
据“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裂度为6度区。
四、矿区工农业生产概况及煤炭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处于低山丘陵地区,土地贫脊,又受干旱影响,农业生产产量较低。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小麦、棉花、蚕桑和一些油料作物。
矿区工业主要有采矿、炼铁、电力、石料、小型机械制造、农机修配和丝织等。
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深,除五阳矿外,邻近尚无小窑开采。
五、水源、电源情况
根据供电协议,矿井10kV回路电源一路拟引自110KV襄垣站,另一6kV 路引自35KV王桥站,在矿井工业广场建10/6kV变电所。
当其中任一回路发生故障时,另一回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用电。
当地农业及民用水源主要用浅井取第四系及基岩风化带水,一般含水较为丰富,单位涌水量1.38~13.94L/sm,水重碳酸硫酸盐-钾+钠型水质,矿化度小于0.5-1g/L,可作为矿井供水水源。
矿井开采后,井下水通过处理,可作为矿井生产供水水源。
经计算第四系及基岩风化带水量能够满足矿井生产生活用水。
六、四邻矿井开采情况
东里煤矿井田系东里村安全煤柱的一部分,位于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井田范围内,井田四界外均为五阳煤矿所属采区。
在井田的东南方向是五阳煤矿的主皮带巷,邻近采区工作面均已采完;西南方向为七四轨道暗斜井和皮带暗斜井,其相应采区也已采完;井田西北方向边界是以断层来划分的,未开采;井田东北方向以河流为界划分边界,也未开采。
七、征地及迁村情况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便字(2004)第14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请示的意见书》、襄垣县人民政府襄政函(2004)第10
号文件《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的建议函》、潞安煤业(集团)公司潞矿办字(2004)第108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的请示》、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潞矿五办字(2004)第27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建议函>的请示》。
本矿井属批准的移村办矿建小康新模式矿井,目前,襄垣县襄五煤业有限公司与古韩镇东里村村委会已签订《关于襄五煤业公司占地意向的协议》和《襄垣县古韩镇东里村撤村办矿创建小康村协议》。
目前,征地及迁村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一)区域地层
山西省东南部地层分布自东往西,由老到新。
主要有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
现概述如下:
1.震旦系(Z):主要分布于本区的东北隅及西南角,东侧由北往南断
续出露于沟谷中。
由较厚的碎屑岩沉积建造和巨厚的中厚的中偏碱、偏基的火山岩建造组成。
厚度从几米到数km。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寒武系(E):沿沁水盆地呈弧形带状分布。
为一套由砾岩、砂岩、灰岩、泥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岩等组成的浅海相碎屑和碳酸盐岩沉积地层。
底部有一层含砾砂岩。
地层厚一般为377~570m。
与下伏震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3.奥陶系(O):分布于本区的东部、南部及西北角。
为一套灰岩、泥灰岩和含燧石白云岩组成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一般厚476~700m。
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
分下统和中统,二者间呈中行不整合接触(怀远运动)。
(1)下奥陶统(O1):为一套白云岩沉积。
底部有一层不足一米的黄绿色页岩和白云质页岩;中、下部为厚层粗晶白云岩;上部含燧石。
厚64~209m,一般厚130m。
(2)中奥陶统(O2):
下马家沟组(O2X):底部为浅灰、黄绿色钙质泥岩;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中、下部为中层石灰岩夹泥灰岩。
厚37~213m,一般为120m。
上马家沟组(O2S):下部为泥灰角砾状泥灰岩;中、上部为灰黑色中厚层状豹皮状灰岩;顶部为白云质灰岩。
厚170~308m,一般厚230m。
峰峰组(O2f):下部为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泥灰岩中含石膏;上部为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
厚0~176m,一般厚120m。
4.石炭系(C):主要出露于沁水盆地东缘及南缘。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铁岩系组成,为本区煤、铝、铁形成的重要地质时期。
厚32~177m。
下统缺失。
与下伏中奥陶统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中统本溪组(C2b):为杂色铁铝岩,灰白、灰色粘土岩、灰岩。
底部有山西式铁矿。
全组厚0~35m,一般厚20m。
(2)上统太原组(C3t):以灰白、灰色薄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夹3~7层灰岩、5~20层煤。
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底部一般有一层灰白色石英砂岩(K1)。
厚82~142m,一般厚90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5.二迭系(P):主要分布于沁水坳陷中。
由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厚266~422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分两统四组。
(1)下统山西组(P1S):底部为灰色细、中粒砂岩(K7);下部为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线;中部以灰色泥岩夹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砂岩、粉砂岩为主,有可采煤层1~2层,其赋存于中、下部的3号煤层在全区普遍发育,层位稳定;上部为黄绿色、灰色泥岩夹煤线。
厚36~72m,一般厚60m。
与上伏地层连续沉积,整合接触。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下部为黄绿色砂岩、灰色泥岩夹薄煤层;中上部为黄绿、杏黄色泥岩、粉砂岩及砂岩,夹2~3层锰铁矿层;顶部为杂色鲕状铝土质泥岩。
厚68~361m。
(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底部为灰绿色厚层中、粗粒砂岩(K10);下部为具紫红色斑块的黄绿色砂持泥岩、紫红色泥岩,夹锰铁矿2~3层;中部为杂色砂质泥岩夹多层黄绿色含砾中粒砂岩及少量灰色泥岩,上部为杂色砂岩、泥岩及含砾中、粗粒砂岩;顶部为黄绿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夹燧石条带或薄层。
厚223~653m。
(4)上统石千峰组(P2sh):黄绿色厚层中、粗粒砂岩及石膏薄层。
厚22~217m。
6.三叠系(T):主要分布于沁水盆地的中心部位。
由砂岩、泥岩、砾岩组成。
地层厚约1850m。
与下伏二迭系地层整合接触。
分上、中、下三统共五组。
(1)下统刘家沟组(T1l):浅灰、紫红色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
下部夹有层间砾岩层;上部砂岩中有条状磁铁矿。
厚115~568m。
一般厚400m。
(2)下统和尚沟组(T1h):灰紫色薄--中层状细粒长石砂岩夹紫红色泥岩。
厚131~474m,一般厚250m。
(3)中统二马营组(T2e):下部为灰绿色厚-中薄层中细粒砂岩夹紫红色、灰绿色泥岩,底部砂岩中夹透镜状砾岩;中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夹浅灰绿色中薄层斑状中粗粒砂岩、浅灰色中细粒砂岩夹紫红色泥岩;上部为灰黄、黄绿色细粒长石砂岩、紫红色泥岩夹白色斑状砂岩。
一般厚600m。
(4)中统铜川组(T2t):下部为浅肉红、灰黄色厚层中粒长石砂岩,局部夹灰绿色砂质泥岩;中、上部为灰紫色、灰绿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夹肉红色砂岩。
一般厚550m。
(5)上统延长组(T3y):浅肉红、灰绿色中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夹透镜状淡水灰岩。
厚30~138m,一般厚50m。
7.新生界上第三系(N):在榆社、沁县、武乡、晋城-高平、黄碾 -襄垣、以及长治盆地南缘均有出露,地层为土黄、灰绿、棕色粘土地及砂质粘土,底部为砾岩,在武乡县张村为厚层灰绿、灰黑色粘土、粉砂与薄层泥质灰岩互层,并含油页岩。
厚5~268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8.第四系(Q):区内广泛分布。
主要为棕红、紫红、黄绿、土黄色粘土、亚粘土夹细砂、粉砂及中粗砂和砾石层。
厚0~330m。
(二)井田地层
本井田全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现依据钻孔资料将各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为含煤地层基底,主要由石灰岩、泥灰岩组成。
溶解中常夹后生黄铁
矿结核。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厚4.00~31.77m,平均10m。
主要与一套泻湖-潮坪沉积的灰-深灰色的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粒砂岩、石灰岩及薄煤层,底部含铁铝质泥岩。
含菱铁矿、黄铁矿结核、含动植物化石。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厚82.70~141.45m,平均119.90m。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
主要由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及石灰岩组成。
层理构造发育,动植物化石丰富。
根据岩性组合及沉积特征分为上、中、下三段。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本组厚48.33~71.89m,平均58.60m。
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本组以色浅、含砂成分较高、交错层理发育、生物扰动构造多,植物化石丰富为特点。
属滨海三角州沉积。
底部以K7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K8砂岩底—K10砂岩底,厚43.30~85.10m,平均58.70m。
主要为浅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顶部常含—较稳定的带紫斑的鲕粒铝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
以K8砂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K10砂岩底—K14砂岩底,厚94.46~567.50m,平均厚515.80m。
以杂色砂泥岩组成,依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
紫红色、黄绿色、灰绿色之泥岩夹细粒砂岩及粉砂岩。
上部常夹有透镜状、微层状硅质层,具断续水平层理及韵律层理。
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局部为细砾岩,具缓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本段厚度一般200m。
中段:
上部为紫色、绿灰色泥岩夹含砾粗砂岩、中、细粒砂岩,具板状斜层理及韵律层理。
中下部为浅灰绿色、灰白色、紫红色之粗粒砂岩与泥岩互层,以及灰色、灰绿色、紫色泥岩夹含砾粗砂岩,常见斜层理,砂岩中含团块状菱铁矿球粒。
本段厚度一般140m。
下段:
上部为灰绿色、紫色砂质岩泥岩夹中细粒砂岩;中部为绿灰、浅灰色中粒砂岩夹细粒砂岩。
下部为灰色、灰褐色泥岩夹细砂岩粒。
具断续水平层理,板状,楔形层理。
底界砂岩(K10)为浅灰、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偶夹薄层砂质泥岩,具韵律层理及大型斜层理。
本段厚度一般176m。
7.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厚度10.48~44.46m,平均厚31.33m。
岩性主要为黄、褐色粘土、亚粘土,含钙质结核,顶部为耕植土,浊漳河河床见冲积层。
(三)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在我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的中段,即太行山隆褶带。
太行山隆褶带系一西缓东陡的大型复背斜隆起。
北段逐渐往北东弯曲,南段往南西乃至往西扭转,总体延伸方向为北20—30度东。
它与其他隆起带和沉降带彼此平行,并呈雁行排列。
而且这种排列关系,不仅表现在一级构造带各段落主轴的排列方位上,其二、三、四级的隆起
与坳陷、褶皱与断裂也往往形成这种雁行式的多字型排列。
勘探区位于二级构造晋(城)-获(鹿)褶断带和武(乡)-阳(城)凹褶带之间。
现将其构造概况分述如下:
(1)晋(城)-获(鹿)褶断带
该带北自河北省获鹿,向南经左权县清城、松烟、拐儿镇、桐峪镇、石梁、潞城县城、长治市东侧、高平县城,延伸至晋城市以南,为晋东南山字型构造所载。
长250km以上,宽20~25km。
总体走向为北23~25度东。
由断裂和与之平行的褶皱组成。
石梁以北,褶断带规模很大,内部构造复杂,太古界结晶底出露于地表,断裂发育,相互交织。
其主要构造形迹有:青城向斜、麻田背斜、栗城仰冲断裂、桐峪仰冲等。
南段由石梁向晋城方向延伸,长达125km。
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奥陶统,主要构造形迹有长治大断裂、老顶山背斜、韩店—高平间褶皱群、伊侯山背斜等。
在与上述褶断带主要压性结构面斜交的方向上尚发育两组扭裂面;一组为北北西走向的张扭性断裂(大义山式)。
如曹庄断裂、王家店断裂、北天池断裂、东崖底断裂等,走向均呈北15~20度西,延伸多在5~7km;另一组为北东东向扭性断裂(泰山式),如南节上断裂、源庄断裂,其走向为北65~75度东,延伸长度可达11km。
(2)武(乡)-阳(城)凹褶带
该带分布在和顺左权、屯留、阳城—线以西,圣山、樊寺山、沁源、安泽—线以东的广大区域内。
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斜贯沁水盆地,总体为—复式向斜,出露地层主要是二、三迭系。
其主要构造形迹是一系列褶皱,局部见压性断裂,它们的延伸方向大致为北25度东。
该带褶皱虽普遍发育,但规模不大,一般10~20km。
极为开阔平缓,两翼岩层倾角在10度左右,最大20度,相对背斜而言,向斜显得更为开阔。
压性断裂不发育,
只在和顺马坊、紫罗之间,和顺县城东北李阳至左权曹家寨之间,长子县石哲和王村之间有所见及。
其走向为北25度东左右。
一般长5~8km,最大的为和顺蔡家庄断裂,长23km,这些断裂面倾角一般为50~60度,属高角度的冲断层。
除上所述,尚发育与压性结构而斜交的两组扭裂面;一组为北北西向(大义山式),一组为北东东向(泰山式)。
在该带的漳河和沁河河谷及其支流,大都受这两组扭裂面的控制,形成追踪河谷。
区内仅北东东一组较为发育,如安泽县罗云—屯留县张店一带。
断裂走向为北70度左右。
断面整齐平直,延伸较长,显示压性特征。
而且在与断裂平行的方向上,局部有褶曲构造,亦表明该类断裂为北东东向的压扭性构造成为第二序次的构造形迹。
“从印支期成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东部巨型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在晚近地质时期以至近期仍保持着明显的活动性,成为中国东部极为重要的活动构造体系”。
因此,上述北东东向(泰山式)压扭性断裂,有一部份后来转化为张扭性断裂。
如文王山断裂,二岗山断裂、庄头断裂等。
由于燕山运动晚期之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构造的主应力方向由原来的北西西-南东东向转变为北东-南西向,主张应力变为北西—南东向。
在主张应力作用下,使原属新华夏系的压扭性断裂被改造为张扭性断裂,并形成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北东东向中—新生代地堑式断陷。
2.井田地质构造
本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北东的向斜,即天仓向斜,两翼地层倾角5~12°,局部15°以上,西翼较陡,东翼较缓,另据大黄庄精查及南峰详查资料,西部井田边界外有南峰正断层、西大巷正断层、小黄庄断层、崔家庄断层,断距在50~120m不等。
东部井田边界外有数条正断层,断距2~40m不等。
井田内未见断层及陷落柱,无岩浆侵入。
构造属简单类。
二、煤层及煤质
(一)含煤地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总厚平均为178.50m。
(二)含煤性
井田内煤层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含煤14层,煤层平均厚度14.91m;平均含煤系数8.35%。
其中可采煤层三层(3、15-1、15-3号煤),平均总厚度8.22m,可采含煤系数为4.6%。
1.山西组(P1S)
含煤3层,煤层总厚4.73—7.60m,平均厚7.02m。
本组平均厚度58.60m,含煤层数7.82—15.51%,平均11.98%。
3号煤层位于本组下部,厚度稳定,是井田主采、首采煤层。
2.太原组(C3t)
含煤15层,由上至下依次为5、6、7、8-1、8-2、9上、9、11、12-1、12-2、13、14、15-1、15-2、15-3号煤层。
煤层总厚4.81—15.37m,平均厚9.51m。
平均含煤系数7.93%。
其中15-1号煤层位于一段中部,局部可采,15-3号煤层位于一段下部,大部可采。
(三)煤岩层对比
1.对比方法及依据
井田内含煤层沉积稳定,岩性组合及地球物理特征规律明显,煤层、标志层自身特征显著,分布广泛,这就为煤层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本次主要采用标志层及层间距法,并辅以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演变规律。
2.各煤层对比标志
1号煤层,位于K8砂岩下0—6.00m,平均2.82m,一般直接与K8砂岩接触,层位不稳定。
2号煤层,位于1号煤层下5.79—20.32m,平均13.88m,下距3号煤层13.62—29.88m,平均21.48m。
夹于3号煤层顶板上的两套砂岩间,层位极不稳定。
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以本身特有的厚度及稳定性为特征,易于同其它煤层区别。
视电阻率曲线形如笋状,具稳定的异常幅宽;伽玛伽玛及天然伽玛曲线呈箱形,煤层对比可靠。
此外,该煤层的地震反射波T3波也是井田最主要的地震标准波,波形稳定,动力学特征明显,一般为2—3个强相位,全井田可连续追踪对比,是井田构造解释的主要依据。
(四)可采煤层
1.3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下部,3号煤层厚5.95—7.12m,平均6.39m。
属结构简单稳定型煤层。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该煤层距下部15-3号煤层120m。
2.15-1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厚0—1.42m,平均1.05m,属较稳定型局部可采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下距主要可采煤层15-3,平均4.47m。
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
3.15-3号煤层
该煤层全区发育稳定,煤层厚0—1.85m,平均1.42m。
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