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常考题目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课内外练习(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六一居士传》)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泉香而酒洌.()(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六一,何谓.也()(4)聊以志.吾之乐尔()1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临溪而.渔/既老而.衰且病B.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甚矣,汝之.不惠C.颓然乎其.见者/而屡易其.号D.酿泉为.酒/是为.五一尔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20.请你结合【甲】【乙】两个文段,说说欧阳修不同阶段的人生乐趣。

【答案】17.(1)清澈 (2)以……为乐 (3)说 (4)记,记住 (共4分,每空1分)18.B(2分)19.(1)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2分)(2)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与朱元思书》(解析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与朱元思书》(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经典练习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在信中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向往()和厌弃()的情怀。

2.本文是从()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展现了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语句回答)的特点。

3.作者由描写富春江的绮丽景色转入抒写身临其境时内心感受的句子是:(),();(),()。

【答案】1.坐着在心中描写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和厌弃世俗的情怀。

2.本文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展现了富阳至桐庐沿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原文语句回答)的特点。

3.作者由描写富春江的绮丽景色转入抒写身临其境时内心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这,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嘤.嘤()经纶.()横柯.()鸢.飞戾.天()()【答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 (piǎo) 急湍.(tuān) 轩邈. (miǎo) 泠.泠 (líng) 嘤.嘤(yīng) 经(lún)横柯.(kē) 鸢.飞戾.天 (yuān)(l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 ) (3)任意东西..( )(4)天下独绝..( ) (6)急湍甚.箭( )..( )(5)水皆缥碧(7)互相轩邈..( ) (8)泉水激.石( ) (9) 鸢飞戾.天者( )(10) 经纶..世务者( )【答案】(1)(同样的颜色)(2)(跟、随)(3)(向东或向西)(4(独一无二)(5)(青白色)(6)(超过)(7))(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8)(冲击,撞击)(9)(至、到达)(10)(筹划、治理)【解析】加点词语的解释,需依据教材,准确记忆。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 ) (2)窥谷忘反( )【答案】(1)(“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2)(“反”同“返”,返回)【解析】考查通假字。

高三文言文课内知识选择题专练

高三文言文课内知识选择题专练

高三文言文课内知识选择题专练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实词词义30道选择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B 身体,形体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反叛)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骸骨)C.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D.蜀山兀,阿房出(建成)2.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D通“背”,背弃、背叛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喜爱、热爱)B.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C.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加倍)3.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A 担忧,忧虑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疾病)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C.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4.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C 授予官职A.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招致、招来)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C.寻蒙国恩,除臣洗(除掉、免去)D.暴秦之欲无厌(满足)5.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5.B 大概,表示揣测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B.殆有神护者(懈怠)C.秋月春风等闲度(过)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学说、主张)6.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C 突然。

A.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辜负)B.则刘病日笃(病重)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残暴)D.今已亭亭如盖矣(伞)7.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7.B 女子出嫁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B.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C.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收获)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8.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8.C 可爱A.既克,公问其故(已经)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天空)C.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值得怜悯)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9.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A 借助,利用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的)B.君既若见录(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分割)D.道芷阳间行(从小路,意为偷偷地)10.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C 横渡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担当)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断绝)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C 赠送礼物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B.然瓶粟屡罄(空,净尽)C.因厚赂单于(贿赂)D.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D 轻易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C.不能喻之于怀(明白)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更换)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3.B 所有的A.堂上启阿母(告诉,禀告)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列举)C.以手抚膺坐长叹(空,徒)D.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丑陋)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A 那些A.彼童子之师(他们的)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遮蔽)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结束)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时机)1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B 吝惜A.秦人不暇自哀(为……悲哀)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热爱)C.而今安在哉(哪里,哪儿)D.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B 济:渡河。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孙权劝学》)乙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③及为相④家人发箧视之2.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B.非/复吴下阿蒙C.太祖/常劝以读书D.家人/发箧视之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4.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

(至少二点)(5分)(二)登幽州台歌(5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古诗选自《》,作者是唐代的。

(2分)2.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并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____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富贵不能淫》(原卷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富贵不能淫》(原卷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富贵不能淫》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畎.亩()傅说.() 丈夫之冠.()胶鬲.() 拂.士() 拂.乱()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父命.之() (2)与民由.之()(3)威武不能屈.()(4)妾妇之道. ( )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6)居.天下之广居 ( ) (7)无违.夫子( )(8)往之女.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A. 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B.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C. 往之.女家 (《富贵不能淫》)D. 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4. 翻译下面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填空。

(1)孟子,名,(朝代)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

(2)《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答:8.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9.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0.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11.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答:12.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答:(2)【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

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

答:重点语段阅读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三峡》,完成22-25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8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2022春·河北沧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谓:_______(2)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4)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阅读选文,摘选或总结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文中孙权的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劝说的艺术。

他先一语道出吕蒙“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指出“学”的必要性,面对对方“军中多务”的借口,他继而表明自己并不期待吕蒙(1)“_______”,只要吕蒙用(2)“_______”的读书方法了解历史即可,最后他还(3)_______指出读书的收获,终于使吕蒙“乃始就学”。

4.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二)(2021春·安徽马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及.鲁肃过寻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专题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三峡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阙处完全没有(1)略无..亭午夜分如果不是(2)自非..(3)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4)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5)沿溯.阻绝逆流而上(6)不以疾.也快(7)则素.湍绿潭白色(8)回.清倒影回旋(9)绝.多生怪柏极高(10)清荣.峻茂茂盛(11)良.多趣味甚,很(12)属引.凄异延长久绝声音悲凉婉转(13)哀转..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二)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1)古来共.谈共同(2)高峰入.云耸入交相辉映(3)五色交辉..俱备四季(4)四时..(5)晓雾将歇.消散(6)夕日欲颓.坠落(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形容水的澄澈(2)庭下如积水空明..交错纵横(3)水中藻、荇交横..(4)盖.竹柏影也大概是(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内阅读)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内阅读)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

(24分)【甲】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以.物喜以.刀劈狼首(《狼》)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C.发于声,而.后喻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D.舜发于.畎亩之中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B.把酒临.风临.表涕零(《出师表》)C.衡于虑,而后作.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D.征于色.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策.之不以其道(3)执策而临.之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022·天津)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B.则素湍.绿潭湍:急流C.良.多趣味良:甚,很D.林寒涧肃.肃:严肃,严厉4.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B.至于夏水襄陵C.清荣峻茂D.空谷传响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②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短文两篇(解析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短文两篇(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经典练习一.课文整体把握1.比较本课的两篇文章,完成下面的填空(1)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2)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一句中。

(3)《答谢中书书》一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对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景的名句是“()”。

【答案】1描写,议论抒情。

(2)山川之美,月色之美。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

(3)“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答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解析】【分析】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比如: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点评】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关键在于对古文的理解,再联系所给信息选择恰当的句子。

二.基础积累1.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1.【答案】陶弘景;华阳隐居;信【解析】【分析】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要熟记。

第二个“书”是信的意思。

2.《答谢中书书》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康乐”指________的________,作者引出这位诗人,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2.【答案】南朝;谢灵运;作者能与诗人一样欣赏到山川美丽的景色,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初中语文常考课内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超全汇总

初中语文常考课内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超全汇总

初中语文常考课内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超全汇总《论语十则》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6.《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

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桃花源记》10.《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1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13.《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归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5.《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7.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18.《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忧叹(早晚)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作:____________ (2)发: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阅读语段,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 。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谢中书书》、《富贵不能淫》等5篇)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谢中书书》、《富贵不能淫》等5篇)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谢中书书》、《富贵不能淫》、《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选自《告子下》。

题目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题目是文章的论点,以此为题,主旨明显。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⑵ [发]兴起,指被任用。

⑶ [畎亩]田地。

⑷〔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⑸〔举〕选拔、任用。

⑹〔版筑〕筑,捣土用的杵。

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

⑺〔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

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⑻〔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⑼ [士]狱官。

⑽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⑾〔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⑿〔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

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

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⒀ [市]集市。

⒁〔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⒂〔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⒃ [空乏]财资缺乏。

⒄〔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⒅ [拂]违背。

⒆ [乱]扰乱。

⒇〔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21)〔曾益〕增加。

(22) [曾]同“增”。

(23) [恒过〕常常犯错误。

(24)〔衡于虑〕思虑堵塞。

(25) [衡]同“横”,梗塞、不顺。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三峡》(解析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三峡》(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经典练习一.整体把握课文1.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描绘了三峡()、()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2.说说作者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答:【答案】1.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描绘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说说作者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描写三峡两岸的山、三峡的夏水、三峡的春冬景色和三峡的二.基础知识积累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答案】 D【解析】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

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

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

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

如:A“至于/夏水襄陵”划分正确。

B“绝巘/多生怪柏”划分正确。

C“虽/乘奔御风”划分正确。

D“常有高/猿长啸”划分不正确,正确的划分应为“常有/高猿长啸”。

4.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案】 C【解析】A、B、D分别表现三峡的险、长、窄,而C是对三峡的水和山的描写,所以选C5.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案】 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为《三峡》中的名句,B、D项描写的是春冬之时的三峡,C项中“晴初霜旦”可以推断是秋季,这句话正是对三峡秋季的描写,所以选C。

6.读课文《三峡》,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是()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重点字词解释和常考句子翻译)(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重点字词解释和常考句子翻译)(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2)略无阙处略无:(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4)自非亭午夜分夜分:(5)不见曦月曦:(6)至于夏水襄陵襄:(7)沿溯阻绝沿:(8)沿溯阻绝溯:(9)不以疾也疾:(10)则素湍绿潭素湍:(11)回清倒影回清:(12)绝多生怪柏绝:(13)飞漱其间飞漱:(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15)每至晴初霜旦霜旦:(16)属引凄异属引: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 )(2)绝①沿溯阻绝( )②绝多生怪柏( )③哀转久绝( )(3)清①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良多趣味良:(3)空谷传响空谷: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交辉:(2)四时俱备四时:(3)晓雾将歇歇:(4)沉鳞竞跃沉鳞:(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2.解释下列多义词。

欲①夕日欲颓(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晓雾将歇.古义:今义:(2)夕日欲颓.古义:今义: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夕日欲颓.颓: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五代史伶官传序》

1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五代史伶官传序》
世( 世人)言晋王之将终(临死 )也,以( 介词,把 , 拿)三矢(箭 )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 王,吾所立(扶持建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 皆背(背叛 )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遗憾,悔 恨)也。与( 赐给)尔三矢,尔其( 祈使语气,一定) 无忘乃(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 后用兵,则遣从事(泛指一般属官)以一少牢(羊、 猪各一头 )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及(等到 )凯旋而纳(收藏 )之。
翻译:推究后唐庄宗取得天下和他失去天下 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2. 此三者,吾( 遗恨 )也。与尔三 矢,( 尔 )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这三件事,是我遗留的还感到 悔恨的事情。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 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愿!
3.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 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 )而纳之。
翻译:《尚书》上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
谦虚谨慎能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 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 理啊。
7.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 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翻译: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 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可 以使他丧命,使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 15.《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 “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然 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 16.《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 句子是: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感叹词起笔,接着语 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呜呼!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 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庄子》二则(原卷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庄子》二则(原卷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āi)濠.梁(háo)C.遵循.(xún)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正色邪.(yé)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D.请循.其本(遵循)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4.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鹏之.徙于南冥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之不知鱼之.乐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齐谐》者,志怪.者也D.南冥者,天.池也7.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翻译:你并不是鱼,你没法儿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肯定的!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翻译: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还宝贵的。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过关训练(新教材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过关训练(新教材统编版)

2023年统编教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上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论语》十二章(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

”(《论语・学而》)(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信》)(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4)子曰:“君子榆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7)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 "(《论语・泰伯》)(8)子曰:“像如为山,未成一赞,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赞,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 ”颜渊日:“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迩:远处的答案:D 解释 迩:近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小子何莫学夫《诗》B.譬如平地C.大学之道于利 A.就有道而正焉A.就有道而正焉 正:匡正B.质胜文则野 B.质胜文则野文:华美、文采C.君子喻于义 C.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D.小人喻答案:D【解释】A 小子古义是师对学生的称呼修身治人的原则道理。

中考(7-9)年级课内文言文训练大全(含答案)【人教版】

中考(7-9)年级课内文言文训练大全(含答案)【人教版】

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无论..魏晋()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④遂与外人间隔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4.简答。

①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②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③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词是:④“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5.“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2.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文言文常考题目《桃花源记》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桃花源记》中桃花林景色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8、《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图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9、《桃花源记》的线索是: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具体为: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桃花源开——再寻桃花源。

本文的顺序是:时间顺序10、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渔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11、作者虚构世外桃源的目的是什么?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12、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增添神秘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13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14、从本文的主题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古义和今意分别是什么?世外桃源古义指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今义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6、应当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社会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7、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18、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

(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陋室铭》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陋室铭》中主旨句(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惟吾德馨。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爱莲说》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爱莲说》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5、《爱莲说》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6、《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爱莲说》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10、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人。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的人。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

1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

作者写陶渊明爱菊和写世人爱牡丹衬托自己喜欢莲花,写写陶渊明爱菊是正面衬托,写世人爱牡丹是反面衬托,都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13、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14、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爱不同的花象征不同的生活态度。

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爱菊”的隐士极少。

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的,其目的在于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作者“爱莲”意在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核舟记》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

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鲁直”是他的好友即诗人黄庭坚。

2、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

第一部分是第①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说明对象核舟。

第二部分是第②——⑤段,详述核舟之“奇巧”。

(这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的)第三部分是第⑥段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由衷地赞美雕刻者精湛的雕刻技艺。

3、核舟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体积小(2)所刻内容多(3)构思巧⑷刀法精4、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4、《核舟记》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5、从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划船的依据。

(用自己的话表述)答:(1)文中有“舟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6、《核舟记》中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表明核舟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是: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说明核舟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艺精湛的语句是:嘻,技亦灵怪矣哉!7、《核舟记》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

8、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体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暗示了是苏轼在泛舟赤壁,以此体现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9、《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数量。

清人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观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意图相同。

两文的结尾都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10、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

文言文的数词往往都在名词后面,现代文的数词则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三峡》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本文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三峡》中正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

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9、本文写春冬之景,用清、荣、峻、茂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10、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是: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11、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①进一步表现了三峡山高、岭连、水长的地理特征:②渲染出三峡秋景凄凉的气氛。

12、作者先写夏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三峡水夏季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13、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4、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③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