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病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的各家学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阳明学派:强调气血运行和消化系统的功能,认为疾病的根本在于土壤瘀阻、内热外寒等因素。
2.五行学派:将人体分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强调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将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归纳为五行的关系调和与失调。
3.望闻问切学派:强调观察症状、辨识证候对病之判断的重要性,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对人体气血阴阳、精神、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
4.通臂派:强调针灸技术和手法,将人体各部位视作一体,通过针刺不同的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中脏学派:强调人体脏腑器官与疾病的关系,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和体质,注重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
以上这些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医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
(2)驱邪外出:消除邪气对机体的损害。
(3)修复调节能力:正气的“自和”能 力对机体阴阳平衡进行调节,可不药而 愈。
(4)维护脏腑经络功能协调:脏腑经络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气强 弱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中, 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表现:
(1)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 抗邪无力,邪气乘虚而入。
二、复病的特点:
1、基本证候类似初病, 2、随复发次数增加,静止期恢复
更不完全,预后越差,甚至留下 后遗症。
3、大多有诱因。
(三)复发的主要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 感性疾病的恢复期,若饮食不慎、用 药不当或过度操劳则导致复发。
《素向·热论》曰:“热病稍愈,食 肉则复。”
2、休止与复发交替,如哮喘病,因宿 根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受新邪引 动宿根,即可旧病复发。
四、继发:
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 新的病证。如久疟可继发“疟 母”,肝胆病继发“癥积”、 “鼓胀”,感冒可继发肺炎、心 肌炎,小儿营养不良、消化不良 可继发“疳积”。二者之间有密 切的病理联系。
五、合病与并病: (一)合病:感邪较盛,正气相对不足。 1、两经或两经以上证候同时出现。 2、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证候同时出现。 (二)并病:一经病证来罢,又出现另一
(二)体质因素与发病 不同的人之所以发生不同的疾病,除
与其感受病邪的性质和轻重不同有关,还 与人体内环境的差异有关。人体内环境是 指由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特定的生命物质及 其功能活动构成。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关系到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体质决定发病倾向:
体质虚弱,邪气耐受性差,易 发病;体质强壮,邪气耐受性强, 不易发病。
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学说
(八)其他病因
● 除上述病因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 ● 主要有外伤、寄生虫、医源性因素、先天因素等。
● 外伤主要是指机械暴力如碾压伤、撞击伤、金刃伤等外力所致损伤,也包 括冷冻、烧烫、蚊虫叮咬、蛇兽咬伤等,轻则皮肉损伤,血行不畅,重则 损伤筋骨、内脏。
(一)邪正盛衰
● 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 即正气,主要指机体对外界的适应 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邪正 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 与邪气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1.实证
● 是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 理状态。即邪气的致病力强盛,而 正气的抗病能力未衰,正邪相搏, 斗争剧烈。临床表现为壮热、狂躁、 声高气粗、脉实有力等以亢奋、有 余为特征的实性病理变化。
2.阴阳偏衰
●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内阴阳双方中一方虚衰不足,不能制约对方而引 起对方相对亢盛的病理状态。
●(1)阳偏衰 即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阳气虚损,而出现功能减退,代谢 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 白、 舌淡脉迟等“阳虚则寒”的虚寒症状。
●(2)阴偏衰 即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阳气相 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 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症状。
●3.蒙蔽心神 痰浊为病,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4.变化多端 痰饮停于体内,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夹风,或夹热,变化 多端。
(七)瘀血
● 瘀血是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 产物。
● 包括离经之血和因血液运行较慢, 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
中医基础试题四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四)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阴阳互根:又称“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3.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
“天”是言其来源于先天,“癸”是言其本质属天干中的癸水,有阳中之阴的意思。
4.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5.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6.疠气: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
7.瘀血: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包括血溢出于经脉外而瘀积,也包括血脉运行受阻而滞留经脉腔内,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8.阳中求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
9.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
能损耗正气。
10.热因热用:针对真寒假热证应采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按五行生克关系,金克木;木生火。
2.五脏之中,称为封藏之本的是_肾_;称为娇脏的是__肺__。
3.肝在体合__筋__,其华在__爪__。
4.气和血的关系可概括为__气为血之帅__和__血为气之母__。
5.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__督脉__;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__任脉__。
6.湿邪的粘滞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症状的粘滞性_,二是_病程的缠绵性_。
7.中医发病学说强调_正气__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又不排除__邪气__在发病中的重要条件。
8.预防的内容包括_未病先防_和_既病防变_两个方面。
浅谈中医病因学说
【 关键词 】 :中医学 ;病因学说 【 中图分类号 】R4 2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8 1 (00 5 09 O 07— 57 2 1 )0 — 09一 1
中医的病因学说 ,从 《 内径 》 的病生 于 阴阳 ,至陈 言 以病 因作 用于人体 后首先 出现 的病理 变化 为依 ,将 病因分 的三因说 ,发展 到今 天 ,一 直是在 朴素 的唯 物论 、 自发 的 为 两 大类 : 辩 证法 思想 指导 下 ,在反 复 的临床观 察 ,医疗 实践 的基础 第一 ,伤在形 ,而后 累及气 。即致 病 因素首先 损 伤器 上形成 的 ,主要有六 淫 ( 括疫 疠 ) 包 、七情 、饮 食 、劳倦 、 官、组织形体 ,从 而导 致功 能紊乱 。现 代 医学病 因学 中 的 外伤 、先天及病 理 因素等 。在 这些 学术 中 ,包 含 了整 体观 多数致病 因素 。如 ,各 种物理 损伤 、有 毒有 害化学 物质 致 念 ,即人与 自然 界失 去协调 统一 的关 系 ,则 自然 界 的某 些 病 、感染 、营养不足与过盛 ,及 中医病 因学 中的饮食不节 、 变化成为致 病 因素 ;包含 了过用 病生 ,即饮 食 、情 志 、劳 不洁 、偏 嗜,体劳 、房劳 过度 等 ,皆属 于此 。此 外 ,遗 传 动等 因素 ;其用 而太 过时 ,则 转变为 致病 因素 ;注重情 质 性疾病也是 由于遗 传导 致结构 的缺 陷与 异常 ,并表 现为 功 致病 ,指出情志致病多损伤机 体之气机 ,导 致气逆 、气乱 、 能的不足与异常 。 气下 、气缓 、气上 、气消 等各 种变 化 ,影 响脏 腑 功能 。这 第二 ,伤在气 ,而 后累及 形。 即致病 因素 首先影 响人 些都是 中医病因学说 精华 所在 。随着 临床实践 的变 化 和现 体的调控系统 ,导 致机 能异 常或关 系紊乱 ,久而致 组织 . 、 代科学 、医学的发展 ,中医的病因学说 也必须要有 所发展 , 器官形体的异 常。此类 以心理 因素 为主 ,或 突然剧烈 的精 以下浅谈笔者的认识 。 神刺激 ,或持 久 的不 良情 绪 的累 积 ,即 中医 的七情 致 病 , 1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 。建立社会 环境 、自然环 境综合条 件 首先 导致气机逆 乱 ,当病 程延 长 ,则 出现气 病及 血 ( 气虚 下 的 病 因 学 说 血虚 、气 虚血滞 、气逆血 逆 、气郁血 淤 )气 病及精 ( 气不 时代 变迁 、社 会及 自然环 境 的变化 ,导 致病 因 的发展 生精 、气不摄精 ) 、气 病 及 津 , ( 不 摄 津 、气郁 生 痰 ) 气 、 变化 。人 的社会属 性决定 了社 会环境 对人 的作 用和影 响是 气郁化火 、气 虚生寒 等等 。此 时多转 化为组 织器 官 的形 体 不可避免 的。社会制 度 、政治 法律 、劳动 居住 条件 、经济 结 构 的改 变 。 状况 、社会活动 、宗教信仰 、生 活和风俗 习惯、文化教 育 、 当然 ,结构与 功能分 则 为二 、合 则为 一 ,其病 变很 难 卫生水平 、职业 .家族 和家庭 构成 、医疗 卫生 设施 、社 会 按时 间顺序化 分先 后 ,但划 分这两 种病 因 的不同 ,可 以协 动荡 、战争等 因素可 以直接形 成致 病 因子 ,也可 以影 响人 助我们分析 、推测病 理机转 ,提示治 疗 的侧 重 点。伤在 形 的心理 、生理 ,导致 对疾 病的 易感易 患。 目前 社会 的激 烈 而后及者 ,治疗 重在局 部 ,对抗 性治 疗 :伤在 气而 后及形 竞争 ,优胜劣 汰,带 来 巨大心理 压力 ,就 是许 多心 身疾 病 者 ,治疗重在整体 、调整性治疗 。 的直 接 原 因 。 3 病 因 与体 质 自然环境 中的气候 、地 理 、地 质 因素等 ,各 种 自然 灾 害 ,在天人合 一的过 程 中成为致 病 因素 ,随着 近现 代工 业 发展 、农业 现代化 ,带 来 了污染 、 自然植 物被 消失 、生 态 环境 破坏等等 ,成 为新 的致 病因子。 由以上社会 环境 、 自然 环境 变迁 带来 了病 因系统 的元 素与结构 的变化 ,我们应 给予充 分的认识 ,并 指导与临床。 社会环境 、 自然环 境 中的多 因素共 同作 用导致 疾病 的 发生 。我们不排 出有单 一致病 因子 引起 疾病 的情况 ,但 从 辩证法观点 出发 ,更 多事 物都是 在与其 他事 物 的联 系 中发 生作用 的。对 于 目前 的多发 病 ,如心 脑血 管疾 病.舯 留 、 代谢疾病 等的 病 因研究 表 明 ,这些 疾 病 的病 因是 多 方 面 , 体质是指人群 中的个体 在其 生长发 育过程 中所 形成 的 形态 ,结构 ,机能 和代 谢 等方 面,相对 稳定 的特 殊性 。个 体体质的形 成主要 由遗传 决定 ,并 与后 天生长 环境有 密切 关 系。从体 质与病 因 、发病 的关 系 出发 ,不 同个 体体 质对 环境 变化的 自我调节 、适 应 能力 ,对疾 病的 耐受力 、反应 强度 ,免疫水平 、特 征 ,及恢 复能力等不 相同 ,具体 的说 , 特殊 的体质对某 种或某 些病 因具 有易感 性 ,患病 之后 又影
中医各家学说
河间学派【刘完素】亢害承制论:《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兼化: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合并出现,相兼为病。
反兼化:又名胜己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向着相反的方向,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
“亢害承制”是运气学说的内容,指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由于五运之气的偏亢过度,往往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因此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本质与象不一致的情况。
即“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本。
”反兼胜己之化:湿极反兼风化制之一一土极似木;风极反兼金化制之一一木极似金;火极反兼水化制之一一火极似水;燥极反兼火化制之一一金极似火;寒极反兼土化制之一一水极似土。
火热论:(1)火热为病的广泛性:刘完素通过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素问》病机十九条,在阐述火热疾病广泛存在的同时,还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火热致病的病变机理,为火热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六气皆能化火说:①风与火热:刘完素认为风属木,而木能生火,风与火热不仅可以相互转化,即风能助火,热极生风。
②湿与火热:刘完素认为湿邪瘀滞,不得宣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生火热,即所谓“积湿成热”。
③燥与火热:燥邪易伤津液而化热化火,反之热盛津伤宜可成燥。
④寒与火热:刘完素认为寒主凝滞收敛,若外感寒邪,或内伤生冷,进入体内出现“冷热相并”,皆能使“阳气怫郁,不能宣散,怫热内作,以成热证者,不可亦言为冷,当以成证辨之”。
上述可见,风、湿、燥、寒为病,在病理过程中,大多能化热或与火热相兼同化。
因此,后人把这一论点概括为“六气皆能化火”。
(3)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刘完素对内伤火热病机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并提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
(4)火热病的治疗:①表证:刘完素认为表证宜汗解。
由于外感初起,多是怫热郁结,唯有用辛凉或甘寒以解表。
表证兼有内热之证,通常采用表里双解之法,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各家学说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各家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阴阳二气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它们彼此互补、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
在中医中,通过分析疾病的阴阳失衡现象,来确定治疗方案。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相生,与身体的五脏和六腑相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贯穿全身并与脏腑组织相连。
通过影响经络系统的流通和调整经气的流量,来治疗各种疾病。
4.元气学说元气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元意为根本、本质,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元气来源于父母遗传和天地精华的滋养,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逆气犯元是指任何影响到元气的因素,它可能是内部、外部或精神因素,病因可通过恢复元气来治疗。
5.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基础。
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互相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虚实学说虚实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学说,虚实是中医中常用来描述疾病和诊断的术语。
虚指体内功能失调或欠缺,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物质过多。
通过判断病人是否为虚或实,来确定治疗方案。
7.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中关键的学说之一,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诱发的,并以外感、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
气的运动和血的循环,保证了整个身体的营养和代谢。
中医病因学说
中医病因学说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包含了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和解释。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形成的原因,病机则是指导致疾病发展的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疾病的形成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病因病因是疾病形成的原因,中医将其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 外因外因主要包括六淫和七情。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当人体受到这些因素的侵袭时,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七情则是指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绪,当情绪波动过大或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也会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2. 内因内因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
先天即人体自身遗传的因素,包括体质、先天禀赋等,如果先天体质较差,则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袭;后天则主要是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如果不注意调节和保养,也会导致疾病出现。
二、病机病机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主要涉及到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变化。
1. 脏腑中医学将人体的脏腑分为五藏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病理变化往往与脏腑有关,比如心包炎就是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肝病则是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
中医通过观察脏腑的病变,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2. 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在人体内运行着并相互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气血的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比如血瘀会导致气血不畅,产生疼痛和其他病理变化。
3.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它们是相对而言的,也是互为根本的。
当人体阴阳失衡时,就会发生疾病。
比如阳盛则会出现发热、口渴等症状;阴虚则会出现口干、消瘦等病理变化。
调节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关键。
三、应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病因的把握,中医医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中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中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体系,其基于五行学说、阴阳理论与经络脏腑学说,旨在通过身体的内外环境、心身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与治疗疾病。
其中,中医的病因学与发病机理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精准治疗的重要依据。
下面,本文将会从中医的病因学、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因学中医的病因学主要包括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是指外界因素引起身体的异常,而内因则是指身体内部因素引起身体的异常。
1.外因外因包括七情、饮食、气候、外伤、疫疠等因素。
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如果过度、长期地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适。
饮食是指人们日常摄入的各种食物,在中医中说服舒逆,调和阴阳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饮食不当,则会导致身体内环境紊乱。
气候是指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如春寒、夏热、秋凉、冬寒等,如果身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外伤是指各种外部因素引起的身体损伤,如骨折、烧伤、创伤等,这些外伤在不同程度上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疫疠则是由传染病引起的疫情,如霍乱、鼠疫和致命的病毒性感染等,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内因内因主要分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指遗传因素,也就是人一出生时所具备的天资,包括遗传性疾病和体质类型等。
后天因素则是指后天的生活习惯、环境和工作压力等因素,它们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如果身体的先天优势与后天环境不相容,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以上,就是中医病因学的概述。
可以看出,中医的病因学非常综合,它关注的是人体从外到内的各种变化,强调动态平衡的调节与改善,具有指导治疗的实际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医的发病机理。
二、发病机理中医的发病机理主要分为“过度不足”和“寒热虚实”两个方面。
前者强调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过度或不足,造成人体整体的失调;后者则是强调人体内部环境异常,导致身体功能失调。
1.“过度不足”“过度不足”是中医理论制定的一个核心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的基本原理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修复(新生)能力。
所谓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疠气、痰饮、瘀血及食积等。
因此,中医发病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
整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发病学特别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或病邪毒力较弱,则邪气不易侵犯机体,或虽有侵袭,亦不致于发生疾病。
此时,人体内部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矛盾运动,其发展变化仍处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即“正能御邪”,故不发病。
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反之,如果人体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不足以抗御邪气,或病邪之毒力过强,则病邪即可乘虚而入侵,使体内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超出其生理活动的范围,从而导致机体脏腑组考试大,网站收集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失调,即“正不胜邪”而发病。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发病学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致病的条件。
所谓正气虚弱不外两种情况。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导致病邪入侵机体,使脏腑组织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发生疾病。
所以说,疾病的发生,虽然关系到正与邪的两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正气。
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其中“盖无虚”的“虚”,“其气必虚”的“虚”,都是指正气虚损。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但是亦应指出,中医发病学并不否认或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虽然是发病的条件,但在一定的情况和条件下,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如高温灼伤、枪弹杀伤及虫兽咬伤等,即使是正气强盛,也难免被伤害。
中医病因学说
中医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者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映,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病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为“辩证求因”。所以,中医学的病因学,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也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病的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中医的病因
中医理论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使人发生疾病。为了说明致病因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古代医家曾对病因进行过一定的归类。如《内经》首次将其分为阴阳两类,《素问·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他说:“千般疢(音:chen,4声,灾病之意)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晋代陶弘景《肘后百一方·三因论》则分为“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宋代陈无择又引伸《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踒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信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可经看出,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床辨别病证,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 发病
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 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 患之病. 患之病. 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性质, 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生活习 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俗导致地域性 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生活工作环境: 生活工作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的不良可导致疾病的发 生与流行, 矽肺, 生与流行,如职业 病,矽肺,空调综 合症, 慢性中毒等. 合症,急,慢性中毒等. 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 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 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 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人际关系等 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发 病 类 型
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 为"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 2.《伤寒论》提出"伏气"概念. 2.《伤寒论》提出"伏气"概念. 3. 元王履提出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 王履提出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 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 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邪留的部位 有关. 有关.
二,徐发
徐 发
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概念 指感邪后缓慢发病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 ①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故湿邪 伤人多为缓发 伤邪 , , , , ,
三,伏而后发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 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 发病. —— 临床常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期 后才发病. 见于外 感性疾 病和某 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 潜伏期. 些外伤
中医的五大学说与七大学派
中医的五⼤学说与七⼤学派中医学是中国5000年传统⽂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雏形,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法,并产⽣了近万种医药书籍,建⽴了⼀系列医事管理和医学教育制度。
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医疗中的新问题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经历和内在规律。
中医的五⼤学说阴阳学说,⽤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解释⼈体⽣理特征和病理变化;五⾏学说,将⼈体五脏分阴阳学说属于五⾏,⽤五⾏特性来研究五脏⽣理功能、相互关系及影响。
藏象学说,研究⼈体各个脏腑的⽣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病因学说,探索⼈体致病的因素;病机学说,研究疾病发⽣,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中医的七⼤学派从汉代⾄清代,中医的主要脉络可归为七种学派,即伤寒学派、寒凉学派、补⼟学派、攻邪学派、滋阴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
伤寒学派东汉末年及隋唐之际,瘟疫频发,危害极⼤。
那时的医家,如华佗、张仲景、王叔和、巢元⽅、孙思邈等⼈多研究伤寒病,以解除民众的疾苦,后逐渐形成了伤寒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张仲景。
寒凉学派⼜名河间学派。
此学派以阐发⽕热病机为中⼼内容,最初研究外感病的⽕热病机,随后演变为研究内伤之阴虚⽕旺病机。
寒凉学派促进了中医学病机学说的发展,也为后来的温热学派奠定了基础。
补⼟学派擅长治疗虚损病证,着重于根据脏腑的寒热虚实诊断病情。
⾦元时期,李东垣提出了脾胃学说。
明代李中梓、张景岳等医家,在其基础上,进⼀步加以完善。
五⾏当中,脾胃属⼟,因此这⼀学说被称作“补⼟派”。
攻邪学派此学派吸取《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河间派⽕热理论,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认为邪⽓侵扰是⼈体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时应着重以祛邪为⼿段,因⽽得名“攻邪学派”。
滋阴学派滋阴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其学术理论源于《内经》,亦受河间学派⽕热理论的影响,但是更侧重于阐述阴虚⽕旺病证的研究。
中医学的病因学说
中医学的病因学说
中医学的病因学说是中医学体系中最基础和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是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的研究。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病因很多,除了外界的因素,内部因素也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
下面将主要介绍中医学的病因学说。
一、疫病学说
中医学疫病学说是中医学研究疾病传播的一种学说,它主要是研究疾病的传播途径、病原体的性质、传播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按照中医学的疫病学说,疾病病原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外邪:指来自自然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例如风、寒、暑、湿、燥等。
2、内伤:指内外原因导致人体气血失调,从而影响了免疫机能。
例如药毒、情志、饮食、过劳等。
3、杂病:指其他因素引起的疾病,例如遗传、环境因素等。
二、气血学说
中医学的气血学说是中医学研究疾病基本机理的一种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两个基本物质,同时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中医学认为,气和血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关键。
如果气血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阴阳学说
四、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研究疾病发生机理的一种学说,它认为自然界由五种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的五脏与五行是相互关联的,每个器官都对应着五行之一,这种关系被称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原理。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源之一。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求因两个方面。
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病因学在天人相应统一整体观指导下,不是单纯的直接观察病因,而是把致病因素与机体的反应性结合起来,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所谓的病因,不是最原始导致人体发病的生物、物理、化学原因,而是这种原因及作用于机体后,机体的反应性等因素的综合概括。
其次,中医强调辨证求因,即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
这种方法是中医学确认病因的特殊标准,也是中医学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
由于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以及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各异,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
因此,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的方法,可以帮助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求因的结合,这种独特的理论体系使得中医在认识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概说
第一节 发病原理 第二节 发病类型 我们只讲发病原理
概说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 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理论。 疾病的发生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机体自 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 机体的损害和影响。 《内经》提出了“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即先有 自身的失调,又有外邪侵袭而发病。
1.邪气的基本概念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 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2.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3)改变体质类型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3)影响病情和病位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二、徐发
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徐发与致病因 素的种类、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三、伏而后发 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 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 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 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发病原理在于邪正相搏。正 气是决定发病的主导因素,邪气是发病的 重要条件。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 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 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 用的一类细微物质和能量。
正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部分:阴气有凉润、 宁静、抑制等作用,阳气有温煦、推动、兴 奋等功能。 阴气抵抗阳邪(如暑邪、火邪、温邪等)的 侵袭,并能抑制阳邪,阻止阳热病证的发展 和祛除阳邪以使病情向愈;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关键因素。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正虚感邪而发病:邪气乘虚而入 (2)正虚生“邪”而发病:如气虚生痰、瘀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邪气盛而正气足—实证; 正气衰而邪气不盛—虚证; 邪气盛而正不抵邪—危证。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六、复发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1.比初病的病理损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 2.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 愈差,容易留下后遗症。
3.大多有诱因。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 2.休止与复发交替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
(三)复发的诱因 1.重感致复 2.食复 3.劳复 4.药复 5.情志致复
阳气抵抗阴邪(如寒邪与湿邪等)的入侵, 并能制约阴邪,阻止阴寒病证的传变和祛除 阴邪以使之康复。
阴气 正气
凉润 宁静 抑制 沉降 凝聚 温煦 推动 兴奋 升腾 发散
抵抗阳邪侵袭 抑制阳热邪气 阻滞阳热发展 祛除阳热
阳气
抵抗阴邪侵袭 抑制阴寒邪气 阻滞阴寒发展 祛除阴寒
2.正气的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的入侵 (2)祛邪外出 (3)修复调节 (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四、继发
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即 是说,继发病首先有原发疾病,并且所产生的新的 疾病与原发病在病理上有密切联系。如肝阳上亢所 致的中风。
五、合病与并病
合病是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的侵害,出现多部 位的病证,如太阳阳明合病等;并病是指在疾病过 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精神状态好,情志舒畅,则正气强盛,邪气难以入 侵,或虽受邪也易祛除。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 病突发。如临床中常见的突发性的胸痹心痛、中风 病等,可因强烈的情志刺激而诱发。 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如悲哀、忧愁、思虑过度 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可引起消渴、胃 脘痛、癥积等病的发生。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多见于: ①新感外邪较盛。如感受风寒、风热、温热、暑热、温毒邪 气,邪气较盛时,多感邪即发。 ②情志剧变。剧烈的情绪变化,如暴怒、过度悲伤均可致 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障碍而顷刻发病。 ③毒物所伤。误服有毒食品,药物中毒、吸入有毒的秽浊 之气,可使人中毒而迅速发病。 ④外伤。无论何种外伤,伤人后立即发病。 ⑤感受疠气。由于其性毒烈,致病力强,来势凶猛,感邪 后多呈暴发。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1.决定发病与否 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邪胜正负则发病 2.决定证候类型 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 有关。
邪正相搏发病与否示意图
邪气胜正气 —发病
邪气
相搏
正气 正气胜邪气 —不病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 三个方面。
(一)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 2.地域因素 3.生活工作环境 4.社会环境
(二)体质与发病 1.决定发病倾向 一般来讲, 体质强盛,不易感邪发病;或虽被内外邪气 所扰,病后易趋实证。 体质弱,则易感邪发病,发病后易趋虚实夹 杂证,或虚证。
2.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
阳虚之体,每易感受寒邪;阴虚之质,每易 感受热邪。 肥人或痰湿内盛之体,易感寒湿之邪,易患 眩晕、中风之疾;瘦人或阴虚之质,易感燥 热之邪,易患肺痨咳嗽诸疾。
3.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感受相同的病邪,因个体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 同的证候类型。 — 如同感风寒之邪,卫气盛者,易形成表实证; 卫气虚者,易为表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 如同感湿邪,阳盛之体易热化形成湿热证;阳 虚者又易寒化为寒湿证。
而体质相同,虽感受不同的病邪,也可表现出相 同的证候类型。 — 如阳热体质,无论感受热邪或寒邪,都可表现 出热性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