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的长三角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基于SPSS分析的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基于SPSS分析的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的人口集约度、经济集约度、社会集约度、生态环境集约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基于SPSS分析对广东省21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区域发展环境、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布局、政策和制度因素分析差异原因。
标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1 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受到关注。
广东省作为全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前端,2007年底广东省人口密度达981.88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7.62人/平方公里。
而广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为0.28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亩/人。
广东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值得研究。
本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作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
采用2008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设计与研究方法2.1 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的含义所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依据,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所谓集约度,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2.2 指标体系设计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体系与指标选取。
毋晓蕾等从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经济产出、土地利用强度与结构、生态环境状况四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卞兴云等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来构建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雷广海等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化进程迅速。
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该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城市化的演变规律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参考,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期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2. 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特征和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3.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4. 探究城市土地利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1.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
2. 利用GIS软件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分析,得出城市空间布局及其变化的统计特征。
3. 学习和运用城市经济、社会、人口等相关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建立模型,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原因。
4. 对城市环境质量、生态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到以下几点成果: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清晰可见。
2.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3. 评估城市土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4. 揭示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计划1. 第一年:调研和数据收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2. 第二年: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和变化特征;3. 第三年:探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和原因,评估城市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数据分析是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学科,通常使用计算机工具和算法来处理和分析数据。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分析已经广泛应用在商业、金融、医疗、社会科学等领域,成为各种研究和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SPSS是一种统计分析软件,它显著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有助于更精准地预测、识别和量化研究主题。
在SPSS中,通过简单地输入数据和参数,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操作,包括数据转换、检验、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一、数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已知的数据来推断未知的数据,并将这些推论用于指导商业、政府和社会等各种活动。
数据分析通常包括数据预处理、统计推理、机器学习和数据可视化等几个方面。
其中,数据预处理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理、转换和归一化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统计推理是指利用已有数据估算未知参数,或者从已有数据中推测出产生这些数据的过程;机器学习是指利用数据来训练模型,从而预测未知数据的结果;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用于更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关系,例如散点图、折线图、柱状图等。
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推论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极差等;推论性统计分析则是基于概率和假设检验理论,对总体特征进行推论和判断。
从数据类型上来看,数据分析通常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指具有数值意义的数据,如长度、时间、温度等;定性数据则是指具有种类意义的数据,如性别、行业分类等。
二、SPSS的功能和优势:SPSS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被广泛用于商业、金融、医疗、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SPSS的功能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处理和转换:SPSS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数据源,可以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和转换等操作,方便用户进行数据预处理。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
的迅 速 发 展 土 地 短 缺 开 始 成 为 制 约 长 三 角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的 关键 要 素
。
提高土 地 利用 率
用 以及 同
。
单 位 土 地 面 积 上 利 用 强 度 的增 大 表 现
, 、 ,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是 解 决 土 地 资源 稀 缺 人
、 ,
、
为 建 筑物 层 数 的增 加 容 积 率 的 加 大 土 地 的 多 维 空 间 利
一
地 关 系 矛 盾 尖 锐 的 必 然 选 择 _2 J 是 推 动 城 市 化 快 速 良性 发 展 和 城 市 质 量 全 面 提 高 的重 要 途 径 L3 J
。
宗土 地 多种用途等
,
。
( 2 ) 土 地 产 出效 率 即 单 位 面 积 土 地 所 贡 献 的 经 济 效
益
。
有 关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的研 究 已 经 很 多 内容 也 较 为
, 。
布上 具 有馓 弱 的正 相关 性 空 间分异 格 局 明显
关键 词
③ 各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中存 在 的 问 题 不 尽 相 同 须 予 以 针 对 性 改 善 提 高
,
。
G 空 长 土 地 集 约 ;区 域 分 异 ; 间 自相 关 ; I S ; 三 角 F 30 1 24
不 同 的研 究 对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的 内 涵 做 出 了 不 同
、
、
,
的 重 大课 题
,
。
长 三 角 地 区 是 当今 我 国 经 济 最 活 跃 的 经 济
.
区 域 以 占全 国 2 1 % 的 国 土 面 积 集 中 了 全 国 1/4 的 经 济
基于SPSS分析的南京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义 上 是 相 互 独 立 的 。
以更好 提高城市 土地 利用 效 率 , 寻更 优 的城 市 空 探
间架构 。
1 土地 集 约 利 用评 价 方 法
1 1 土地 利 用 集 约 度 的 内 涵 .
8 k , 市 空间发 展 突破城 墙 范 围 , 7m 城 向南 , 向东 , 向北 , 向西 四 面 出击 。城 市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同时 南 京城市 城市 土 地 利用 方 式 由粗放 型 的外 延 扩 张 向
南 京市的土地集 约利用评价指标体 系( I 。 表 )
设施 为标 准在满 足生 产生 活 合理 环境 水 平基 础 上 ,
子 的方差 贡献率 为 5 . 9 , 二 主成分 因子 的方 差 265 第
贡 献 率 为 1 .4 , 三 主 成 分 的 方 差 贡 献 率 为 886 第
1 .5 ( 2 。 1 12 表 ) 经分 析 , 第一 主成分 在人 口密度 、 均 G P 地 地 D 、
环境 质量 四个 方 面构 建 长 三 角地 区城 市 土 地 利 用
集 约度 时空变异 的评 价指 标 体 系 ; 梅等 从 人 口集 齐
约度 、 物质 与资 本 的集 约 、 地 可持 续 性 指 标 三 个 土
均可支 配收 入 、 均道 路 面积 的载 荷 最 大 , 应 了 人 反
主成分分析 法是 利 用降 维 的思 想 , 把多 个指 标
外延 扩张 与 内涵 挖 潜 相 结 合转 化 。本 文 从 城 市 土
地集 约利用 的角度对 南京 城 市 空 间发展 进行 分 析 ,
土地数据处理 SPSS上机指导
土地数据处理 SPSS 上机指导书自己有计算机并安装有SPSS 统计软件的,也必须上上机课。
上机以小组为单位,不懂的问题首先寻求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提交老师解决。
SPSS 是软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缩写。
原意为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SPSS 公司于2000年正式将英文全称更改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目前版本中文支持有限,变量尽量使用英语或拼音。
在SPSS12中,菜单View-Fonts 和Edit->option ,在Viewer/Draft Viewer/Charts 三个选项中有Font 选项,改为中文字体,可正常显示。
Part I 基本知识学习使用统计分析软件的基本方法z 弄清分析的目的z 正确收集待处理和分析的数据(目的、影响因素的剔除)。
z 弄清统计概念和统计含义,知道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无需记忆公式。
z 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分析方法探索性地分析数据。
z 读懂计算机分析的数据结果,发现规律,得出分析1、 启动与退出:如同通常的windows 应用程序。
2、 启动3、 主界面数据窗口 变量定义窗口注意此处,如果不同则程序 不能正常运行变量样本4、主菜单:①文件(File);②编辑(Edit);③视图(View);④数据预处理(Data);⑤数据转换(Transform);⑥统计数据数值分析(Analyze );⑦统计图表(Graphs);⑧工具(Utilities);⑨窗口(Windows);⑩帮助(Help)5、SPSS窗口类型:数据编辑窗口(Newdata):数据编辑窗口是一个可扩展的二维表格,用户可在该窗口中建立或编辑数据文件。
其主要功能有:定义变量属性;录入数据;修改变量属性;移动记录指针;插入记录;插入新的变量等。
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价值工程0引言城乡协调发展既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政府致力于解决的发展难题。
“十四五”规划特别将“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城乡协调是其重要内容之一[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随着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十四五”规划的陆续出台,长三角地区必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目前关于城乡协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关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王维(2018)分别从农村和城镇两个方面着手建立2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2]。
黄禹铭(2019)选取城乡经济协调,社会协调,公共服务协调以及要素协调四个指标作为准则层,并进一步细分为16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来测度东北三省的城乡协调度水平[3]。
②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车冰清等(2017)选取江苏省3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数据源,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利用景观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城乡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揭示城乡空间协调的演变和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不同的城乡空间协调类型[4]。
王亚飞、廖甍等(2020)对2004-2015年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探寻影响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的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进程呈现出起点低、演进态势显著向好的总体特征[5]。
基于此,本文以长三角26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性空间统计方法(ESDA )、和实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CSDA )对长三角26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其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对加快推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1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测度1.1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文章首先将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分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两个系统,其次又分别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指标的选取。
基于SPSS分析长三角招商引资过度城市
goa Pann N nigU iri ,N ni in s 2 0 9 C ia i l ln i n g。 aJn nv sy aj gJ gu 103, hn ) et n a
Ab t a t:S n e 2 0 sr c i c 0 2,Ya te Rie la h v r d al c me o p t o o e g n e t n ,t e e ngz v r Det a e g a u ly be o h t s os fr f r in i v sme t h r
t na ii n t e p o e s o c n mi e eo ai b l y i h r c s fe o o c d v lpme t twa n rdu e h o c p fe c si e i v sme t s t n ,i s i to c d te c n e to x e sv —n e t n ,a
ha e b e a y p o lm si hec n i u u e eo me to e p o e s I r e oprv n heis eo n u — v e n m n r b e n t o tn o sd v lp n ft r c s . n o d rt e e tt s u fu s s h
京 209 ) 10 3
摘 要: 0 2年长 江三 角洲逐渐成为外商投资 的热点地 区以来 , 自2 0 长三角 外向型经济不 断发展 , 同时也 出现
了许 多问题. 为了防止引进外资过程 中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引入招商引资过度概念 , 以此 明确长三角 部分城市外 向型经济的正确方向. 应用 S S P S统计 分析 中的因子分析 与聚类分析及 比较法对长三角 l 6个城市 进行分析 , 最终析 出杭州 、 苏州 、 无锡为 3个招 商引资过 度城市. 最后 应对这 3个招商 引资过度城 市 出现 的问
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
3、前沿趋势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土地评价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 领域的前沿趋势。从图谱中可以看出,未来土地评价研究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大数据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二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土地 评价中的应用;三是生物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四是全球变化对土地资源的 影响及应对策略。
2、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土地评价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 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土地评价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土 地管理、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中,土地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土地 利用规划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例如,一些研究者于遥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处理 和分析,实现土地资源的快速、准确评估。另一些研究者则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此外,还有研究者对土地利用规划进 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然而,国内生态安全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研究领域较为分散, 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其次,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最后, 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缺乏对生态安全问题的深层次探讨。
二、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知识图谱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知识结构体系,它可以将复杂的 知识领域进行系统化和可视化的呈现。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 骤:
四、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知识图谱的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发展历 程、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土地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 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评价研究将更加注重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和技术、生物 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与可持续性情景模拟研究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与可持续性情景模拟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究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及其可持续性情景模拟。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城市化进程最为快速的区域之一,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过程,评估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可持续性情景模拟模型,为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回顾了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与现状,通过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变化速率进行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多个方面。
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评价。
随后,文章提出了可持续性情景模拟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响应关系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计多种可持续性发展情景,并通过模拟分析比较不同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和可持续性发展效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响应关系,本文旨在推动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做出贡献。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基于RS和GIS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基于RS和GIS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变得愈加复杂。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利用方式和格局的变化。
对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本文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县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一、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宁波市东南部,陆地面积为771.9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人。
该区域的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城镇用地、农业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
二、数据和方法本研究使用了2000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对两期影像进行了分类。
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地形图等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验证和修正。
最后,使用转移矩阵法对两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变化分析。
三、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一)总体情况2000年至2015年,宁波市镇海区的土地利用总面积由763.60平方公里增加至772.21平方公里,增加了8.61平方公里。
其中,城镇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增加了3.10平方公里和0.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减少了4.5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减少了0.04平方公里。
(二)城镇用地变化2000年至2015年,宁波市镇海区的农业用地从629.39平方公里减少至624.81平方公里,减少了4.58平方公里,减少率达0.73%。
农业用地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包括水稻种植、果树种植和蔬菜种植等。
农业用地减少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用地被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所取代,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导致的。
(四)水域变化四、结论综上所述,宁波市镇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用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用地面积的减少。
这是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本研究通过遥感和GIS技术,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的开题报告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也是全球最集中的工业区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经济体系。
但与此同时,这一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也十分突出,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逐渐受到损害,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等问题愈发严重。
土地利用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设置合理的土地利用分区对于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通过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土地利用分区体系,推进创新型、环保型、绿色型的发展方式,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将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目标: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建立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推动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GIS等技术手段,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空间格局等问题。
3、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确定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分区方案,制定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战略。
4、分析土地利用分区对该区域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估土地利用分区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提出相关政策和措施。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收集数据:收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基础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2、分析评价:运用GIS技术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空间格局,并从经济、生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3、制定规划: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土地利用特点,制定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分区方案。
4、模拟预测:运用ARC模型和生态网络模型等,对土地利用分区方案进行模拟预测,预测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四、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预期成果: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和现状分析报告。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变化研究_许建伟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变化研究许建伟1,许新宇1,2,朱明侠1,斯建培1(1.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310017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摘要: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2009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分类进行分析,再利用Malmquist指数对16个城市2000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及其分类情况进行考察。
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技术效率一般,仅有少数城市达到DEA有效,规模效率是影响土地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浙江土地利用技术效率要低于上海和江苏,技术效率与城市规模和城市行政级别的相关性均不明显。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出弱衰退的趋势,技术有所进步,但技术效率有所下降。
除上海外,江苏、浙江的土地利用效率均有所下降;除直辖市外,副省级和地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均有所下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有所上升,而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有所下降。
关键词:DEA;Malmquist指数;长三角;土地利用效率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13.01.015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基础最为雄厚、开发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之一[1],保持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显现,其中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土地利用效率问题。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效率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研究。
国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增长控制、城市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集约利用,以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和应用上[2]。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基于SPSS的建制镇土地分等及验证研究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的选择主要参照《城镇土地分
等定级规程》的要求,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同时,考虑到镇
区规模较小,部分统计数据不易获取的情况,对部分《规程》
中规定的必选因素因子及其评价指标进行必要的筛选和简
化,最终确定本次区域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体系见下表
1。
表 1 分等因素因子体系表
因素
因子
城镇区位 A1 距上级中心城市距离 B1
2.4 因子评价指标标准化 上述评价因子的原始指标值都是含有量纲的数据,城
镇土地分等就是土地质量整体水平在各城镇间的 = 排列, 要求分等指标具有可比性。为了使指标具有可比性,则需要 对原始值进行指标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有位序标 准化、极大值标准化、极值标准化等。本文采用极值标准化 方法。极值标准化的计算方法为:
转移性。设有 A、B、C 三个因素,若有 A>B,B>C,则必有
A>C。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按矩阵形式罗列各影响因
素,然后两两比较因素的重要性。假设有两因素 A 和 B,若
A 比 B 重要,则给 A 因素赋值 1,B 因素赋值 0;若 A 与 B
同等重要,则给 A、B 两因素均赋值 0.5;若 A 不如 B 重要,
各城镇总分值,并初步划分城镇土地等;以各城镇近三年的
基准地价验证初步结果,对城镇土地等进行调整、确定。
1.3 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湖北省团风县建制镇土地分等工作,首先在
SPSS 中采用 K- 均值聚类法对团风县建制镇土地综合质量 进行分等,然后以各城镇商业用地的最高级别地价进行等
别验证。
2 案例研究
2.1 区域概况
但店镇 10 34.71 60.58 34.32 38.94 41.35 35.04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研究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研究城市化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
长三角城市化发展中存在耕地浪费现象严重,城市发展缺少整体规划或者规划不完善,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导致土地资源巨大浪费,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且粗放式利用严重等问题。
解决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问题应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制定和完善长三角地区城市总体规划,正确定位政府在城市土地运营中的地位,建立规范的土地市场机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并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长三角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宇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面积9. 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 人口约8187万人占全国的6. 1%,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效率最高的地区。
该地区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25%的国内生产总值,36. 9%的出口,上缴中央财政占全国的27%。
保持长三角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如能源问题、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压力增大、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等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土地问题。
解决土地问题,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长三角城市化的现状长三角有大、中、小城市54个,1396个建制镇,平均每180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不足7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建制镇;在总长不超过660公里的沪F、沪杭、杭甬三条铁路线上,密布着20座城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37%,平均每30公里一座城市,许多城市的郊区已经连成一片。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库兹涅茨认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变化了,即城市化的进程。
”这一定义以城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按照这个定义,U前长三角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的城市化水平飞速提高。
SPSS软件在国土资源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SPSS软件在国土资源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任志勇;张彦平;王龙;丁彦斌
【期刊名称】《黑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 SPSS(Statistical: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用统计软件包是一个组合式软件包.它集数据整理、分析过程、结果输出等功能于一身,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SPSS for Windows(Ver10.0)是SPSS软件的Windows版本,目前已经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它使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数据和分析方法的功能,使用对话框展示出各种功能选择项,清晰、直观、易学易用,涵盖面广.
【总页数】1页(P73)
【作者】任志勇;张彦平;王龙;丁彦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的操作及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吉祝美;方里;张俊;马晶晶
2.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的操作及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吉祝美;方里;张俊;马晶晶;
3.SPSS软件在《数理统计与软件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赵彩霞;林妤;吴金蔚
4.SPSS软件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以SYB创业培训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为例 [J], 王红梅
5.SPSS软件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 吴迪;陈喆;石晓莉;朱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思考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思考
赵海军;段进军
【期刊名称】《绿色大世界》
【年(卷),期】2007(0)Z2
【摘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土地的使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该地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然后提出了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该地区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长三角;土地;集约利用
【作者】赵海军;段进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商学院;苏州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
【相关文献】
1.搞好综合整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对农村土地提高利用效益的调查与思考 [J], 周子渊
2.创新节约集约举措·破解用地瓶颈制约——对巴中经开区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思考 [J], 李涛
3.坚持节约集约谋发展立足存量抓挖潜——营口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思考
[J], 金克祥
4.加速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安化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J], 彭仲元
5.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南京地区为例 [J], 孙洪波;杨桂山;苏伟忠;朱天明;万荣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pss 分析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过度的问题
基于spss 分析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过度的问题张晨悦【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下,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已经成为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具有经济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自2002 年以来一直都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
近些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立足于应用spss 统计分析软件以及比较方法对长江三角洲的16 个城市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出招商引资过度的城市,主要是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列出长三角经济开放度高的城市,然后进一步用比较法分析出招商引资过度的城市,最后,在前面spss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招商引资过度的对策。
【期刊名称】《环球市场》【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2页(P10-11)【关键词】SPSS;长三角城市;招商引资过度【作者】张晨悦【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目前,世界经济的竞争处于合作性竞争的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资本向外拓展的速度加快,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的支撑,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吸引资本积累的“一片沃土”。
外商投资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知识。
然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只是不断关注吸引的外资的“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财政收入、人民的工资和可支配收入等反映人民收益的相应规模的增长,这也相应地造成了土地资源日趋稀缺、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
有专家认为,外资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带来了许多问题:引进外资重量轻质、招商乱局滋生“候鸟企业”、低成本引资开始显出增长滞重、引资大战已成为恶性竞争。
但是,这些问题并非出现在长三角地区的所有城市中,仅仅出现在某些招商引资过度的城市里。
研究长三角地区某些城市过度招商引资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SPSS评价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5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SPSS评价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5个城市的科技
创新能力
为了综合评价长江和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本文运用SPSS15.0
进行因子分析。
评价计算方法如下:(1)为了消除量纲对评价的影响,
要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也方便后面对因子得分的计算。
在建立评价
指标集矩阵和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2)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向量内积求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3)按照特征值的累积
百分率确定主因子数,并计算主因子与各评价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分
析因子载荷量。
(4)计算各个因子得分,并按照各因子特征值的权重计算各地区总得分。
对13个三级指标原始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这13
个指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而KMO测度和巴氏球形检验值分别0.752和775.614,表明原始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和累积贡献率要求选取了两个主因子,两个主因子
的累积率达到89.82%,说明这两个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中89.82%
的方差,可见这两个因子反映了13个三级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1)进一步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和
合作,在政府、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及中介、企业间形成交流
互动的创新网络。
(2)强调政府在区域创新合作进程中的作用。
政府
作为区域创新机制重要的参与者,有着其它主体所不具备的关键作用。
包括直接有效的政策调控机制,即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区
域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动,同时通过一些政府项目的执行,在
一些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推动区域技术研发能力的发展,
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er e
Ke o d : P S( tt t a P c aefr o i c n e ; a d uedv i ; a g eR v r et yw rs S S Sa sc a k g ca S i c ) L n s i s n Y t e D l ii l oS l e io n zi a
tfn ay i meh d o P S A c r i g t h e i n a d u e c a a t r t s a d p o l ms h a d u e e g a l ss to fS S . c o d n t e rgo a ln S h rc e i i i n o l s c n r b e ,te ln s
( .南京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1 江苏 南京 209 ;.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院, 1052 江苏 南京 2 09 ) 10 5
摘
要 : 可持 续发展 思想 指 导 下 , 在 围绕 着促 进 区域协 调 发 展 的 目标 , 长三 角各 市土 地利 用 结 构 、 地 利 用 效 益 为 主 导 以 土
n iec ai c r T at e D l a c ie i o O8 n f t a s ehda l adl due fc nya l d gf t . eY g eRvr et W l si t 6r6 1 i c r n yi m to dc — n a s e i s e n ao h s n z i a s a f n e 1 u g a o al s s d s n s u
维普资讯
江 西农 业 学 报
20 1(1 : 07, 1 )7 8 9 7— 0
Aca Ag c t re Ja g i t u u a in x l
基于 S S P S的 长 三 角 土 地 利 用 分 区研 究
张彤吉 , 赵言文 , 朱闪闪
区域土地利 用分 区作为土 地利用 方式 与结构在 时空
2 分 区原 则
21 因地 制宜 . 区域土 地 利用 分 区建 立 在认 真分 析研 究1 6市土 地利用 现状 、 会 经济 发 展概 况 的基础 上 , 社 紧
上布局的具体形式, 在正确认识和揭示土地利用地域差 异规律基础上, 实现科 学、 理、 向性地利用 土地资 合 导
因子 , 充分 考虑 各 市 自然条 件 和社 会 经 济发 展 因素 , 结合 区域发 展 战 略 , 定 了区域 土 地利 用分 区原 则 、 区依 据 、 区指 标 体 确 分 分
系。应用 S S P S软件的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方法, 长三 角土地利 用分 区进行 了初步探讨 , 该 区域 划分为 6个土地利 用区。 对 把
Ab t a t h iiin p i cpe,rg o aiain b ss e in n e y t m o a d u e o a h ct n Ya gz i e et sr c :T e dv s r i l o n e in l t a i ,rgo a i d x s se n l s fe c i i n t R v r D l z o l n y e a
通过 分 析各 区的 土地 利 用 特 点及 问题 , 出 了各 区 土地 利 用对 策 。 提
关 键词 : S ; S S 土地 利 用 分 区 ; P 长三 角
中图分类号 :42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5 1 20 ) 1 0 7 o 1 1.4 3 A 1 1 88 (07 1 — 0 7一 4 0 Re e r h o nd Us v so fYa t e Ri e la Ba e n S s a c n La e Di ii n o ng z v r De t s d o PSS
源… 。针对 目前长 三角 区域 发展存 在 地 区 差距 扩 大 、 行 政 区域 间重 复建设 严 重 、 区域 间土 地 利用 矛 盾 凸显 等 现 象 , 区域土地 利用 分 区研 究 , 方面可 以为实 施适 当 开展 一
Z A GT n — i, H O Y n—w n , H hn— hh H N og j Z A a e Z U Sa sa2 ( .C lg f eor n ni n etl cecs N j gA r ut a U i ri ,N ni 105 C i ; 1 o eeo suc adE vr m na Si e , a i gi l rl nv sy aj g 09 , hn l R e o n n n c u e t n2 a 2 o eeo goo y N j gA d u ua U i r t, aj g209 , hn ) .C lg f rnm , a i g cl r n e i N ni 105 C i A n n t l vs y n a
w r s e tie a e n t e s san b e ie s h t t g f o c r d d v l p n f o it d e o o ee a c r n d b d o h u t a l d a ,te sr e yo n e e e eo me t cey a c n my, n a d u e sr cu e a s i a c t os n a d l tu t n 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