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Q正传》中阿Q形象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以后收入1923年8月出版的小说集《呐喊》。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弱点的大暴露,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塑造了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
阿Q既是一个被剥夺殆尽的贫苦农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正统观念影响,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品性的不觉悟的农民。
一、阿Q性格(一)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
阿Q靠出卖劳力聊以度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几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生活。
但另一方面,阿Q又表现出圆滑无赖。
你看,“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他偷尼姑庵的萝卜,被尼姑发现了,死皮赖脸不承认,还说:“你能叫得它答应吗?”颇有善于应变的“圆机活法”。
(二)率真任性而双正统卫道。
阿Q迫于生活参与抢劫,回未庄后毫不掩饰,坦白得可爱。
他一任生理本能的需要求食求爱,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
可是他的思想里却样样合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之大防,颇有卫道者的气概。
(三)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
所有未庄的居民,阿Q全不放在眼里,对赵太爷和钱大爷也不格外的崇奉。
他的名言是:“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达到自负自傲的地步。
但另一方面,阿Q又很能自轻自贱,打败了就轻易承认自己是虫豸而求饶;赌博赢来的钱被抢走,竟然自打嘴巴,用自贱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
(四)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
阿Q很爱面子,处处都想胜人一筹。
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发展到与别人比丑的荒唐地步。
但另一方面,阿Q却处处忍辱屈从。
他受尽压迫凌-辱,却默默忍受着,赵太爷不准他姓赵,打了他嘴巴,他没有抗辩;地保训斥了他一番,他又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他向吴妈求爱,赵太爷趁机敲诈,剥夺了他的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他也没有反抗的表示。
(五)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
阿Q自以为见识高,其实是偏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存在即合理,不容任何变革,唯祖宗成法是高尚。
《阿Q正传》中阿Q形象浅析
2016年08月下半月刊引言:小说《阿Q正传》当中,阿Q经常呈现出“精神胜利法”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自我安慰,自欺欺人。
很多时候,阿Q处于一个比较麻木的状态。
在如今,阿Q人物的形象特点,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阿Q正传》中,阿Q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时候,历史时代十分动荡不安,五四运动刚刚结束,社会变革进程艰难。
《阿Q 正传》小说当中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的落后村庄,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伤害的农民的典型形象。
鲁迅先生以中等篇幅的小说,对人类劣根性进行了揭露,主要对其精神胜利法进行抨击。
虽然那个动荡的年代早已过去,然后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缺陷,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自欺欺人阿Q生活状态十分落后,但是他经常活在幻想当中,不正式自己的现状,以求达到心理上的安慰。
比如,他与人争吵时会说:“你算是什么东西!”他从不将别人放在眼里,总是吹嘘自己以前多么阔绰,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他以前怎样,也没人想知道。
他总是搬出自己的儿子多么了不起,实际上他没有儿子,连妻子都没有。
这样的阿Q,总是不愿正视自己,不想面对艰难处境,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自欺欺人,最后只能害了自己[1]。
二、死爱面子阿Q的悲剧主要来源于他对自己悲惨命运的不认同,不接受,反而打肿脸充胖子,继续着自己的面子生活,长期处于悲剧当中,人物的命运得不到丝毫改变,只会越来越差。
比如,阿Q不愿意别人说他是癞头,别人一说他,他会十分火气,以严厉的语言反驳对方,说别人不配。
而别人其实早就知道阿Q的性格特点,和真实的生活状态,只是不去揭穿他,他反倒越来越死要面子,到头来就显得越没面子,滑稽可笑。
三、欺软怕硬关于阿Q欺软怕硬的小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多次描写到。
自己被人欺负,往往还要将责任怪罪到别人身上。
文中阿Q经常被人欺负,比如找赵太爷打了他的时候,他只能自欺欺人,不敢反抗。
假鬼子打了他,也只能找弱势人物泄气。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一)妄自尊大,畏强凌弱。
鲁迅先生曾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作为旧时代一个农民的代表,阿Q有其勤劳善良、率真朴实的优点,但由于长期遭受欺辱和打击,他也本能的带上了一些自尊自大、欺软怕硬的无赖特点。
虽然不名一钱,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见过城里的煎鱼,没见过杀头。
他畏强凌弱,对比自己弱的,蛮横霸道,被王胡打败,又遭遇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迁怒别人,调戏小尼姑;受赵太爷迫害,丢了生计,又迁怒于小D;但对赵太爷和假洋鬼子则懦弱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二)自欺欺人,自轻自贱。
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他对自己的身世很渺茫,但却对别人炫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老婆娶不上,却偏偏夸口:我的儿子会比你阔多了!忌讳头上的癞疮,当别人以此来取笑他时,他说:你还不配当被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后,他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正是靠着这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啊Q总是在失败中寻求超脱,麻木地过着做奴隶而不得的生活。
遭遇失败和欺辱后,啊Q又常常表现为自轻自贱,甚至自我摧残,在别人面前轻易求饶,骂自己,甚至打自己嘴巴,用作践自己的方式消除失败的痛苦,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心理。
(三)麻木健忘,保守愚昧。
阿Q面对残酷屈辱的现实,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
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
因向吴妈求爱,刚刚挨了赵秀才大竹杠的痛打,却很快遗忘得一干二净,反倒跑过去看吴妈闹着什么玩意儿了,直到看见赵太爷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向他奔来,方才猛然间悟到自己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
呐喊之阿Q正传中的阿Q解析
呐喊之阿Q正传中的阿Q解析阿Q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创作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
这部小说以鲁迅先生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通过描写阿Q一系列的经历,传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虚伪、自卑和无奈的悲愤之情。
阿Q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国人心中,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阿Q的特点之一是自卑。
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阿Q一直受到高高在上的地主阶级的压迫,他往往在这种压迫下产生自卑感。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通过描写阿Q对自己的无力感和自卑情绪,展示了当时社会阶级对于个体的伤害和摧残。
另一方面,阿Q也具备一种虚伪的本质。
虽然在小说中,阿Q表现出了对地主阶级的仇恨,但是这种仇恨往往只停留在嘴上。
当阿Q遇到真正的挑战时,他往往会退缩,选择逃避。
他通过自欺欺人来满足自己对于精神力量的需求,但实际上,他的行为只是在逃避现实。
阿Q的形象也展现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小说中描写了不少场景,如阿Q在火堆旁故意引起地主的反感,他表现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权贵阶层的挑衅。
通过阿Q这样的个体,在小说中,鲁迅先生揭示了底层人民对于不公正、不平等的反抗,以及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阿Q所遭受的尴尬和困惑,也是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的反映。
社会在底层人民面前,展示了其残酷的一面。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通过阿Q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等级制度对个体的限制和痛苦。
他将阿Q的经历作为一种象征,来呐喊,来声讨。
阿Q的形象使《阿Q正传》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启示的小说。
通过阿Q的经历,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才智和笔触,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对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同时,他也通过借用阿Q这样一个特殊形象,呈现了个体的痛苦和无奈,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体制的思考和反思。
总而言之,《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准确地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问题,也使人们对社会体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鲁迅先生通过这一经典作品,将个体的痛苦与社会的不公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呼唤着社会公义和人性的觉醒。
浅论鲁迅笔下的阿Q人物形象
简析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鲁迅先生以惊人的艺术力量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
我读后,阿Q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阿Q以其别具异彩、与众不同的典型艺术形象屹立在中外著名的艺术画廊之中,放射着令人瞩目的灿烂花朵。
阿Q艺术形象是集众多艺术形象思想性格特点于一体的矛盾的组合体,他既朴实又油滑,既狂妄又自卑,既保守又追新,既专横又懦弱。
因此,阿Q艺术形象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复杂立体形象。
在这个多角度、多层面的复杂立体形象中,精神胜利法是其内核。
我认为阿Q是辛亥革命时代落后而不觉悟的贫苦农民的典型,大致从以下五方面来分析。
一﹑一个贫困的一无所有的人阿Q没有家,住在末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工就走了。
阿Q是一个贫穷困苦的农民形象,也是一个遭受剥削和压迫的可怜的流氓无产者形象,他没有房子更没有土地,也没有名子和姓氏。
他曾经有个姓,因为和赵太爷同姓而被剥夺了。
他向吴妈求爱,被视为“调戏”妇女,“犯上作乱”,有损姓赵的尊严,最后被罚赔罪。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伤害的贫苦农民。
作为农民,土地是生存基础,而阿Q没有土地,生活无着落,他算不上地道的农民。
他不像闰土、老通宝那样还拥有一些微薄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他一无所有,甚至连姓氏籍贯都无可考稽,除了“卖不出钱”的夹袄和“万不可脱”的裤子外,就只剩下廉价的劳动力供人榨取。
他一无所有,只好寄居在村外的土谷祠里。
他无家无亲戚,光棍汉一个,在未庄,他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在人们眼里他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
作为一个倍受剥削和压迫,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赤贫者,靠给人打工为生,填饱肚皮,穿暖衣服已是奢望,而娶老婆、生孩子更是阿Q的痴心梦想。
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最低的、最根本的需要啊!但在那个社会,这只能是阿Q的美梦而已。
论阿Q的形象
论阿Q的形象李秀娟论文提要阿Q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典型人物。
他是一个特定的时代中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典型。
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中给他以喜剧的外套并寄寓了悲剧的内核。
他的性格有许多矛盾和复杂性。
大体上有十个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直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有安于现状。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人的真实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浴血奋战,为拯救危亡的中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
这段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和凶狠的盘剥。
在这样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下,阿Q的形象有其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是当时国民的一个典型形象,在他的形象里体现着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国民的不觉醒的伤痛。
啊Q是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
“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他深受残酷的剥压迫和凌辱,久在社会的最底层。
这本已十分可悲,但是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对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
小说就是在这样一个层面上,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向读者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包含着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的不朽的艺术典型。
1·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
阿Q靠出卖劳动力聊以度日,干活不惜体力甚至不用看管,生活没有目的性。
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
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窦晓青《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是鲁迅先生创作的唯一一篇中篇小说。
小说共分为九个章节,故事背景是清朝末年至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小说的主人公是阿Q。
透过阿Q,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对中国人的负面影响。
鲁迅笔下的阿Q,其个性主要体现在精神胜利法方面,阿Q在生活中经常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欺软怕硬且精神麻木。
阿Q之所以形成这种个性,与当时的历史、时代以及其个人生活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阿Q的形象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一、阿Q的性格心理特点1.无法正视自己,不能彻底改变思想和行动对阿Q来说,他的悲剧并不是精神胜利法本身,而是在生活中过于依赖且盲目使用精神胜利法,因此阿Q在生活中始终无法正视自己,没有主动采取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始终生活在悲剧之中,这也为他最终的悲剧收场埋下了伏笔。
如阿Q头上长的癞子,很多人都叫他癞头,别人这样说他时,他就说别人还不配有癞子,他甚至将别人这种讽刺和嘲笑视为一种光荣。
阿Q和他人长期接触后,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
周围很多人也逐渐熟悉了他的精神胜利法,所以别人在打他时也会说“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
精神胜利法是让阿Q感到安慰和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关键要素。
1422.缺乏骨气,欺软怕硬阿Q经常会将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痛苦转移到其他人的身上,这一特点也是大家讨厌他的主要原因。
阿Q在受到他人的欺负后,将自己的不幸或痛苦转嫁到同样也十分不幸的王胡与小尼姑身上。
阿Q 被其他人打后,并未找打人者理论,而是将自己的怨气都撒在了王胡身上。
二人斗气的过程中,赵太爷打了阿Q,但是此时的阿Q并未做出任何反抗,而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甚至还说自己是被假洋鬼子打的,甚至以欺辱小尼姑来获得他人的喝彩和肯定,达到自我纾解的目的。
自己“恋爱”失败被赵老太爷解雇,但是他并没有对赵老太爷产生怨恨的情绪,却将自己的情绪转嫁给命运比阿Q还要悲惨的小D身上。
阿Q形象探析
阿Q形象探析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面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
阿Q形象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认同和赞许。
《阿Q正传》早已被译成多国文字而传遍世界。
我们亲自分析这一形象,对于自己的心灵改造和创作技巧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阿Q形象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
从周作人提供的有关情况来看,阿Q的原形就是作者的同乡谢阿桂。
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阿D、尼姑、老妈子都实有其人;祠堂、尼庵、刑场,也都实有其所;赌博、打架、偷窃,也都实有其事。
可见阿Q这一形象,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而是有活生生的现实基础。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鲁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所处环境是那样熟悉,所以作品中的人物群像,能塑造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足以令人过目不忘,久久萦于脑际。
当然现实主义的真实决不是拙劣的细节描写,不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性格作鲜明的刻画,创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诚然,现实主义的真实,也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它必须对生活本身进行概括和提炼,使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阿Q的生活原型谢阿桂虽有游手好闲、偷窃、打架、赌博的“行状”,但他爬墙到静修庵偷萝卜却不是事实,后来被枪决也不是事实。
这些都是艺术的加工和改造,鲁迅曾经总结作家取人为模特的两种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
”“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鲁迅创作阿Q,综合了两法之长。
“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
对人物模特,不专用一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
从周作人提供的材料看,阿Q是重点取谢阿桂一人,取其当雇工,住土谷祠,软弱自欺,小偷小摸,希望革命给他带来好处等。
也撷取了其他一些人的特征和事实,如专门给人家舂米,勤苦度日是谢阿桂的事,向老妈子跪下求爱是鲁凤桐的事。
阿Q形象分析
阿Q 形象分析作者:范飞摘要:阿Q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典型人物,作者采用象征、白描、夸张等写作方法,成功的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落后雇农——阿Q 的不朽艺术形象。
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他受剥削、受压迫最惨重,他想反抗却不敢大胆反抗,他向往革命却又不能投入真正的革命之中去,阿Q 性格充满着矛盾,各种性格分别形成一组一组对立统一的联系,这个性格突出特征就是形成两重人格,自我幻想中的阿Q与实际存在的阿Q似乎是两个人,是不相容的两种人格,但它们却奇妙地统一起来。
这就形成和铸造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表现着国民劣根性的很多方面。
关键词:形象中国人的劣根性意义。
正文:《阿Q 正传》是鲁迅的唯一中篇小说,最初连载于1921 年12 月 4 日至1922 年12 月12 日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后被收入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之中。
当时中国又正处在帝国主义步步进逼、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代,封建统治阶级当中应运而生的各种民族失败主义和盲目的民族自大狂相结合的腐朽意识,对阿Q 这个阶层也有很大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加深了他们的消极的一面,使他们在重重的屈辱面前,逐渐失掉正视现实的勇气,甚至于企图用荒唐的方法来掩盖自己的屈辱,麻醉自己的灵魂,沉迷于自欺欺人的精神安慰之中,而不再力求对压迫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阿Q 的精神胜利就是这样形成的。
作为一个最受压迫、生活最痛苦的农村无产者说来,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可悲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不是不可理解的。
我们可以看到,阿Q 突出地表现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时候,往往也就是遭受了无端的屈辱,感到无可奈和的时候。
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我认为阿Q 形象集中在他的精神胜利法上,所以我把对阿Q 形象的分析转嫁到对他的精神胜利法上的分析,也是对中国人劣根性的分析。
我认为《阿Q正传》所影射中国民族的劣根性,种类虽多,但我现在只能总结出下列几种:一、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阿Q是喜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
阿q的文学形象分析
阿q的文学形象分析《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旧中国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对封建社会总崩溃时丑恶面貌的真实写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阿q的文学形象分析,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典型。
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表现为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譬自解、麻木健忘、欺软怕硬,自欺欺人。
与人口角,常以“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用并不存在的过去,来骄傲于人;被人打后自称“虫豸”,以自己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而得意非凡;在赌博中赢来的一大堆钱被抢走,他用力在自己脸上打嘴巴,似乎打的是另一个人,仿佛报了仇,由此转败为胜;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虽然觉得是“生平第二件屈辱”,但随即忘得一干二净;在强者面前苟且偷生,在弱者面前逞强欺凌,分不清敌友。
他的这种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地位。
此外,阿Q头脑里还存在着相当浓厚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
他想讨老婆,向吴妈求爱,一方面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同时也明显地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传统观念所驱使,害怕断子绝孙;他严格执行男女之大防,认为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是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所以往往怒目而视,或说几句“诛心话”,或从冷僻处掷一块小石头。
这也是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甚至当初听说了革命党,也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这是不许犯上作乱的封建正统思想在他头脑里的反映。
作为一个劳动农民,他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
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发觉赵太爷之流听到革命的风声惶惶不可终日,本能地感到革命大概是于他有益的了,不觉“神往”革命。
但阿Q的“革命”实质上是贪婪的占有和盲目的报复,充斥着原始的复仇欲和非理性的破坏欲。
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痛痛快快地占有地主的财物,还可以随意选择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等等。
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
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摘要:通过对《阿Q正传》中⼈物形象和⽣活场⾯的叙述,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暗的现实。
通过对阿Q的分析,深刻地揭⽰出这些农民愚昧、⿇⽊的精神创伤。
表现了鲁迅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
阿Q形象是⼀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鲁迅阿Q⼈物形象性格特征艺术特⾊《阿Q正传》是鲁迅⼩说的代表作。
它讲述了⾟亥⾰命前后中国南⽅农村⼩镇未庄的社会⽣活状况。
阿Q是⼀个地位低下的破落农民,常常受到别⼈的欺负,因⽽发明了“精神胜利法”来安慰⾃⼰。
后来他外出谋⽣,在城⾥和⼀伙⼩贼勾结,得到了⼀笔钱,带回了未庄。
⾟亥⾰命爆发后,阿Q想参加⾰命却被拒绝,最后被诬告为强盗,稀⾥糊涂地被砍了头。
《阿Q正传》继承我国⼩说的民族传统,⽤“传”的形式构成全篇。
⼩说紧紧围绕阿Q⽽“传”,⾃始⾄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唯⼀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可悲的⼀⽣,成功地塑造了⼀批艺术形象,特别是阿Q的形象⾎⾁丰满,栩栩如⽣,有鲜明的个性,包含深⼴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泽东同志在《论⼗⼤关系》中说:“鲁迅在这篇⼩说⾥⾯,主要是写⼀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
”鲁迅先⽣塑造的阿Q是⼀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物形象。
因此《阿Q正传》的主题是永恒的,阿Q形象永远是⼀⾯镜⼦。
在分析阿Q这⼀形象时我们抓住两点:⼀是突出精神胜利法;⼆是抓住他⾰命的全程。
⼀、以故事情节和⼈物性格的发展为线索描写了阿Q的⼀⽣⼩说紧紧围绕阿Q的⽣平经历,以阿Q的⽇常⽣活作为基本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描写了阿Q短暂⽽可悲的⼀⽣。
在第⼆章,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描述阿Q的部分⽣活⽚断,突出了他的妄⾃尊⼤、⾃欺欺⼈。
阿Q 的经济地位低下,是到处打短⼯的流浪雇农,“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
“阿Q很⾃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放在他眼⾥……他想:我的⼉⼦会阔得多啦!加以进了⼏回城,阿Q⾃然更⾃负,……”。
[精品]《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
[精品]《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阿Q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符号。
他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既是悲剧英雄,又是荒诞笑话的主角,其形象分析深刻而生动。
首先,阿Q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民形象。
他没有文化、没有钱财,也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只有被压迫和欺负的份。
他过着贫穷、绝望的生涯,乃至于认为自己长得丑陋,无法融入社会,只有靠打赌和虚荣心来解脱苦闷。
这样的落后生活,注定了阿Q成为了底层人民的代表,鲁迅用他形象的特点准确地传达了中国社会在封建主义时期的真实生活。
其次,阿Q是一个妄想狂。
在小说中,阿Q不停地给自己安慰,利用自己的面子和嘴皮子来获得虚荣的快感。
他喜欢在自己想象的胜利中沉迷,从中满足自己的自尊心。
然而,这个妄想却并不能持久地为他解压。
因为这些“胜利”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它们不过是他痛苦的真正根源——贫穷和虚无——的掩饰而已。
阿Q的自以为是缺乏任何基础,是一个单纯的存在,却总是保持着自己的幻觉,并试图用固有的执念解决他面临的问题。
最后,阿Q是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嘲弄与戏谑。
阿Q的形象是封建主义社会典型的鲁莽、痴心和无知,是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讽刺。
阿Q 的瘐弱和无力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个悲剧英雄,他的纵情,乃至于他的顽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这也是阿Q形象中的另一个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了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的不满与反叛。
总之,阿Q作为文化符号具有深远的意义,他的形象分析既是对于封建社会和文化的批判,也是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
阿Q的形象和精神走向是一场悲剧,同时也是一件带着讽刺性的笑话。
阿Q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不可逆转的元素,永远地印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阿Q正传人物形象
阿Q正传人物形象《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今天语文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阿Q正传人物形象,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阿Q正传人物形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生活在江南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
“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深受剥削、压迫和凌辱,这本已是十分悲惨的。
更令人痛心的是,他对这些竟然麻木健忘,并且养成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的恶习,甚至靠欺凌弱小者来发泄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以获得心里平衡。
人们习惯地称这种性格表现为“精神胜利法”。
事实上表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有的学者概括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这样的性格具有多面性,甚至具有矛盾性。
这样的概括相对完整地将阿Q的形象的性格描画出来了。
存在决定意识,环境决定性格。
阿Q的性格形成于他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遭遇,这自不待言;另一方面,也形成于大的社会环境,就是说阿Q的性格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他的遭遇和性格是那个时代的劳苦大众的遭遇和性格的普遍反映。
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势,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的土豪劣绅的代表。
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善性,而是极凶恶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于一身,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
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让阿Q只剩下一条裤子和一件破夹袄走出未庄;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吴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浅析《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
摘 要 :阿Q的性格 主要表现 为“精神胜 利法”,他 常常 自欺欺人 ,自我安慰 ,忌讳缺 点 ,死 爱 ̄--?-,欺软 怕硬 ,欺善 怕恶 ,麻 木 ,健 忘 ,等等 。阿Q性格 的形成有其 历史、时代及 个人 的原 因。阿Q形 象具有普遍 的社会现 实意义 ,阿Q的“精神胜利 法”流露 出 我们 国人 灵魂 的劣根性 。历 史表 明 ,要 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 ,就 必须摒弃“精神 胜利 法”,就 必须找到 引领 中国人 民前进 的
“- 曩_ —
叠 ≯ - ≥ 一
-要≤ 露 董熏 i誊
=_ 一 一 一源自语言文学研究 誊 i誊 誊 叠 曩薹蠢薹蠹 誊羞囊
“ 誊
浅 析 《阿 Q 正 传 》 中 的 l ̄-n-I Q 形 象
陈 义 兴
(中共 丰 顺 县 委 党 校 ,广 东 丰 顺 514300)
变 自己命运 的思想与行动 ,因而他 只能长期生活在悲 剧 中。 阿Q最 忌讳 别 人 说 他 的癞 头 ,忌 讳 到 十分 可 笑 的地
步 ,有 时还 说别 人 不 配 ,仿 佛 癞头 是 一 件 十分 光 荣 的事 情 。别人 都 知道他 有 一种 精神 上 的胜 利法 ,故 打 他 时就让 他 自己说 :“这 不是 儿 子打 老子 ,是 人 打畜 生 。”阿Q越 是死 爱面 子 ,放不 下 面子 ,就显 得越 没 面子 ,越 滑稽 可笑 。作 者 采用 这种 欲 抑先 扬 的 艺术 技 巧 ,把 阿Q的这 种 性格 表 现得 淋 漓 尽 致 。
对 小 说 中 人 物 形 象 的 把 握 应 着 重 从 人 物 性 格 特 征 的 角度 进 行分 析 ,本 文 从 阿Q的性 格特 点及 产 生 的根 源 进行 探 讨 。
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
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提纲:⼀、阿Q 性格(⼀)质朴愚昧但⼜圆滑⽆赖(⼆)率真任性⽽双正统卫道(三)⾃尊⾃⼤⽽⼜⾃轻⾃贱。
(四)争强好胜但⼜忍辱屈从(五)狭隘保守但⼜盲⽬趋时(六)排斥异端⽽⼜向往⾰命(七)憎恶权势⽽⼜趋炎附势(⼋)蛮横霸道⽽⼜懦弱卑怯(九)敏感禁忌⽽⼜⿇⽊健忘(⼗)不满现状但⼜安于现状⼆、阿 Q 形象的塑造(⼀)懦弱卑怯(⼆)、精神胜利法(三)、善于投机(四)、夸⼤狂与⾃尊癖三、阿 Q 形象的意义姓名:李志明学号:HJ1360905083内容摘要:《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1922年2⽉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以后收⼊1923年8⽉出版的⼩说集《呐喊》。
)鲁迅先⽣的《阿 Q 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我批判,是对⼈性弱点的⼤暴露,是现实⽣活中⼈们⾃我审视的⼀⾯明镜 , 在⼴阔的历史背景上,成功塑造了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
阿 Q ⾝上主要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类⾝上的⼀种劣根性。
阿 Q 其⼈既质朴愚昧但⼜圆滑⽆赖、争强好胜但⼜忍辱屈从、蛮横霸道⽽⼜懦弱卑怯、不满现状但⼜安于现状。
关键词:阿 Q 性格精神胜利法形象意义正⽂:《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1922年2⽉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以后收⼊1923年8⽉出版的⼩说集《呐喊》。
)鲁迅先⽣的《阿 Q 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我批判,是对⼈性弱点的⼤暴露,是现实⽣活中⼈们⾃我审视的⼀⾯明镜 , 在⼴阔的历史背景上,塑造了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
阿Q既是⼀个被剥夺殆尽的贫苦农民,⼜是⼀个深受封建正统观念影响,带有⼩⽣产者狭隘保守品性的不觉悟的农民。
⼀、阿Q性格(⼀)质朴愚昧但⼜圆滑⽆赖。
阿Q靠出卖劳⼒聊以度⽇,浑浑噩噩地过⽇⼦,⼏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活。
但另⼀⽅⾯,阿Q⼜表现出圆滑⽆赖。
你看,“⼝讷的他便骂,⼒⽓⼩的他便打;他偷尼姑庵的萝⼘,被尼姑发现了,死⽪赖脸不承认,还说:“你能叫得它答应吗?”颇有善于应变的“圆机活法”。
《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分析5400字》
《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分析目录《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分析 (1)前言 (1)一、阿Q形象产生的环境 (2)(一)社会环境 (2)(二)创作者的成长经历 (2)二、阿Q形象的分析 (3)(一)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 (3)(二)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4)(三)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4)三、阿Q的性格内涵 (4)(一)“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精神实质 (4)(二)阿Q患病的的根源 (5)四、阿Q形象中“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 (5)(一)“精神胜利法”对国民的思想影响 (5)(二)“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 (6)结论 (7)参考文献 (7)前言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1922年撰写的中篇小说。
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是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的,其中主要人物有赵太爷、阿Q、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
《阿Q正传》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这部作品就像一把解剖刀,通过“解剖阿Q”而剖析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国民性格。
一、阿Q形象产生的环境(一)社会环境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阿Q的性格和精神胜利法是由历史和现实的矛盾引起的。
首先,几千年来封建经济和封建政治制度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封建社会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基本上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发展起来的,而有限的国际交往主要是与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的。
这样一来,盲目的民族自豪感和盲目的外国仇恨是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毫无疑问,它对人们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反映在人们的各个方面。
鸦片战争后,外国帝国主义者强制性打开中国的国门,中国社会思想的狭隘性和后发性被揭示出来,这是阿Q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二,满清政府封建统治垮台时,统治阶级发生冲突,被压迫者奋起反抗,同时还遭到外国人的攻击。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
《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分析内容摘要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写于1921年的作品,他就当时的旧中国大多数农民的现状深刻地去揭示了当时农民的精神面貌,意在唤醒麻木中的中国人民,希望他们觉醒起来救中国,使中国人不再受欺辱,不再受奴役。
他的作品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
我主要是从阿Q这个人物入手,抓住他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的种种行为去写,具体分析了他的精神胜利法和革命历程,揭示出人物的弱点,点明了人物性格的可悲性,以及由此去阐发了阿Q革命的失败和下场的悲惨的必然性。
同时,也警醒国人,不要再让阿Q的悲剧在中国上演!关键词:畏强凌弱精神胜利法狂妄自大革命阿Q,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文学形象,更是一个旧中国下层农民的真实再现!他的出现,不但震惊了旧中国,敲打着每一个中国的心坎,同时,也震憾了世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阿Q正传》①创作于1921年,是鲁迅先生②最著名一篇小说,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鲁迅先生用娴熟的笔法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形象,让阿Q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喻户晓的名字。
阿Q形象不但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在今天在世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憾,催人警醒,促人奋进。
《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③的形式构成全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错误!阿Q正传》是一篇中篇小说.鲁迅著。
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鲁迅以巴人为笔名在《晨报副刊》分章刊载,共9章。
后收进小说集《呐喊》。
②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③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阿Q人物形象分析
阿Q人物形象分析纵览全文, 阿Q形象可以作三个层面、两个阶段的分析。
1.所谓三个层面,是指阿Q 形象内涵的主要方面。
( 1) 阿Q是一个贫穷的流浪雇农。
他上无片瓦, 寄居土谷寺, 下无寸地, 只能靠打短工度日; 他虽然也颇能干,“真能做”, 割麦便割麦, 舂米便舂米, 但常常不能维持个人的生计;“恋爱”以后, 只剩下一条万不能脱下的裤子; 他甚至连姓赵的权利也没有。
他深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但是他却对自己的这种社会地位没有明确的意识。
为了摆脱困境, 他不得不常常在想象中把自己抬到高于别人的地位上。
这时, 他的想象便脱离了他的实际处境而表现为骄傲自大。
当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 他感到了自己卑屈,于是便自称是赵太爷的本家, 辈分比赵秀才还高, 以此使自己精神上感到一些空洞的喜悦。
然而, 他的实际的卑微低下根本无法保证这种空洞的想象长远的存在, 别人的嘲笑和威压很快便破坏了它。
在这种情况下, 他便不能不陷于自轻自贱之中, 并且又将自轻自贱当作一种资本而把想象高人一头。
( 2) 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和无业流民的身份和经历, 他思想性格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包括传统农民特有的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和封建的“纲常”、“圣贤”等思想的遗毒。
尤其是对他的两性观, 鲁迅先生作了重点的描写。
他年近30尚未婚娶, 穷困潦倒到一文莫名的程度, 无父无母, 无亲无故, 原本是不应产生“严男女之人防”“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这样一些传统封建观念的。
没有两性之间的直接接触和自由恋爱, 他是注定无法找到异性之爱的; 但他却盲目地维护着两性观念, 而处在另一端的则是他的本能欲望。
这时, 两者的冲突和矛盾使他显现出极为荒谬可笑的特征。
当阿Q 本能的欲望发展起来时, 连他自己也觉得这是不道德的, 因而他便偷偷的做; 被人发现后, 自觉理屈, 不得不屈从于别人的惩罚。
而在平时, 他又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 见一男一女在一起说话, 他便投块石头警示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内容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杰出作品,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是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
阿Q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精神胜利法”这是近代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国民弱点。
精神胜利法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封建思想对人们灵魂的腐蚀,特殊时代下的中国农民的经济地位,农民自身的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这种精神的形成。
关键词:阿Q形象,悲剧人物,精神胜利法,农民阿Q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他愚昧,贫穷。
精神胜利法是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这也是阿Q落后不觉悟的重要原因。
阿Q不满别人的压迫,想反抗又不得力,便用精神上的胜利掩盖实质上的失败。
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来时虽一时反对,但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本能地倾向革命。
他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而可笑的,行动是迟钝而软弱的,最后在假洋鬼子的棒喝下革命美梦彻底破灭。
阿Q 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阿Q也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典型形象”。
阿Q头上的“光”,照出了中国人心灵上的黑洞。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更是世界上有名的小说之一,在我国小说史上,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阿Q正传》开辟了农民形象进入艺术殿堂的新纪元,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畸形儿,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一个追求者的悲剧,阿Q悲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阿Q正传》有写实风格。
但由于书中有对国民形象的丑陋刻画,长期成为批判的对象,阿Q这个人表现也确实很不好,读者对他产生憎恶的感情也是十分自然的,但对文学形象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只凭爱憎感情,还应该考察这个人物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文化内涵。
严格说来,一部文学作品或一个艺术典型的产生,不是单纯地出于作家个人主观的艺术创造。
还跟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跟深刻的文化背景分不开。
《阿Q正传》所塑造的阿Q形象,就跟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其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涵,下面我分几个方面来谈谈阿Q这个形象和他的精神胜利法。
一、《阿Q正传》是农民形象进入艺术殿堂的新纪元中国农民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最早得到表现是在诗经中,多数是勤劳善良的形象;在小说中,农民一般都是麻木,愚蠢的,都是被利用的工具,如《水浒传》中,宋江等领头的都不是农民,为了争夺天下,他们不约而同的打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让农民造反,得天下后,就忘记了他们,象这类小说塑造的人物都脱离了农民生活,他们的身上只有一点农民的味,而真正以农民为核心的小说,《阿Q正传》是第一部,然而这并不是说明农民的地位提高了。
这样一个艺术新天地的开拓,从根本上说来,并不是简单地仅仅是作家个人意志和艺术追求的产物,而主要是社会的历史变化所引起的小说题材转变的结果。
清末明初,随着辛亥革命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革命的呼声响彻中国。
历来是革命利用对象的农民,这次会有怎样的表现?然而,历史现象常常是十分矛盾的,即使是社会思潮拥动的变革时期。
社会观念的改变在普通人中也是非常缓慢的,重视了他们的存在,却又更加鲜明的显现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轻贱和卑微。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具体生动地展示封建末期中国农民,或者许多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具体描写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生活在今天,我们要想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它的后期,在地主占统治地位的土地私有制度下,农民的悲剧命运及其生活风貌。
了解农民的肉体和人格是怎样被蹂躏和被侮辱的,灵魂是怎样被腐蚀和被污染的,人性是怎样被异化和被扭曲的,了解他们过人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的活力是怎样被消解在庸俗无聊的斗争中的,就不能不读《阿Q正传》二、阿Q是封建社会时期末庄的下层人物阿Q的父母生活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让他的父母完全接受了前人遗传下来的封建意识,同样也把这些意识从小就深深植入阿Q的心里,而他的父母也许还是封建地主,从阿Q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可以看出,但这只能说明他思想上所遗传的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
阿Q的生活环境是封建社会,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观念渗透到了每个国人的意识深处,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发端于孔圣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由此而形成的“忠”“孝”情结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的记忆。
古人的跪官吏以及今人的怕官吏都是这种等级观念的表现,说穿了,人等级的划分是以权势为依据的。
鲁迅说:“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却奴性十足。
做主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
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
”这种以权势为分野的人的等级必然导致国人的“主---奴”两重性,每一个人都处于等级链条的中间环节。
这种地位的先天性必然导致性格的两重性,阿Q面见县官时膝盖不由自主地下跪,对赵太爷的敬畏以及梦想革命成功后成为末庄主人时的神气,实际上是这种“主—奴”两重性的生动刻画,而从古至今的“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溜须拍马”种种丑态又何尝只影响了阿Q呢?所以阿Q不管出现在哪个时代都会有人认为是在写自己。
只是没有人会说出来罢了,今天,读《阿Q正传》的人,又有几个敢说我们身上,绝没有这种封建文化的影子呢?中国人的“面子观”与中国人性格中的“主---奴”两重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只有做了“主子”就会有权有势,才会威风八面,受人尊崇,才算有面子,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要面子”实际上是只讲表面形式,而忽略实际利益的自大自欺,自然形成了所谓的君子,小人之分,能够保得一份华面,才能称得上君子,而小人则往往是道德的卑贱者。
所以,主人与奴隶是将人从权势角度进行区分,而君子,小人则是从精神道德上进行划分。
为保君子之名,性命自然也可以丢,中国人为重名誉而轻视一切,“人活一口气”,“重名轻利”是中国人的道德理想,“难得糊涂”,使人们回避现实而追求精神自由,与阿Q的回避实现而获得自欺的快慰,是何等的相似。
“知足常乐”成为许多人的人生哲学,因知足而暂得精神抚慰而安于现状,这种精神追求的胜利,正是阿Q快乐的源泉,也是中国人的面子观,我们的古圣人不也是有意识希望我们清心寡欢吗?到达这一人生境界,进行纯粹的精神抚慰,这就是唯一便利的通途,说到底,阿Q的精神和古圣人谆谆教导的精神追求是一脉相承的,也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麻醉中,不产生阿Q也难呀!特别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清朝末期,封建统治者在侵略者面前腐败无能,不敢抵抗,但又要保持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统治,就盲目自尊自大,以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居,而没有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农民,他的思想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阿Q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诞生,成长,他的精神深受其害。
所以说,虽然产生阿Q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要让阿Q死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鲁迅先生说:“立国之道,首在立人,人立而后万事举也。
”如今我们要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意识到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让阿Q成为历史的陈迹。
阿Q也没家,一个人借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是,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一无所有,专以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农民,换句话说,也就是农村的无产者。
因此,阿Q比一般农民更惨苦地呻吟于地主脚下,地主一天不给他短工做,他就得饿一天。
这就决定了他在政治上更无权利,在末庄,豪绅地主以至地保,闲人,都把他视为无足轻重的贱物,高兴的时候拿他开玩笑,不高兴是就随便侮辱他,敲打他,任何人都不会因为无端打骂阿Q而受到责难。
豪绅地主甚至还可以以某种借口把他驱逐出末庄,不让他回来,阿Q在这样严重的封建经济剥削和封建政治压迫下,他除了产生麻木,健忘,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还能产生什么呢?阿Q质朴愚昧但又圆润无赖,他靠出卖劳力聊以度日,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几乎是靠着本能在劳动和生活。
他偷尼姑俺的萝卜,被发现了,死皮赖脸不承认还说:“你叫得他答应你么”。
有着善于应变的圆滑和无赖。
阿Q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
三、阿Q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追求者阿Q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他是否值得同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阿Q与正统文化所要塑造的那种麻木,善良型的农民完全不同,他并不是一个很软弱的,安分认命,逆来顺受的愿意像润土那样浑浑噩噩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也不是一个很肤浅的,没有思想,无所追求的农民,而是一个富于生命的活力,不安分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的,进取的农民,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像人那样活着,享有人生的欢乐与权利。
(这种追求,在他那个时代和具体生活的条件下,像他那样身份和地位的农民,可以说是最低的人生追求,但同时也是可能有的最高的人生追求)阿Q的悲剧在于,他想成为一个人,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而不可得,那个污浊的罪恶的社会蹂躏他,摧残他,挤压他,同时又浸染他,腐蚀他,铸造他,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以阿Q本来有的资质(主要是他的勤劳和聪明),如果有一个正常健康的环境,他是有可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或者甚至成为一个有一定事业的人,但他终于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流氓,问题就在于,单凭阿Q的聪明和勤劳的个性,他是无力抗拒也无法逃脱历史加给他的悲剧的命运的鲁迅先生说,描写阿Q只是为了“暴露国民的弱点”,他的可恶是恶社会造成的,他为了生活,苦苦挣扎,失败,屈辱,以至最后被枪毙,更重要的还表现在,是罪恶的社会扭曲了他的灵魂,铸造了他的精神,应该说,他身上表现了封建社会长期压抑下农民的革命要求,但这种要求没有被发现。
从《阿Q正传》中可以看出,阿Q既没有好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财富,他只有一点聪明和勤劳,当然单凭这两点,如果有好的环境和机遇,经过努力,他也是可能生活像个人样的。
但很可惜,他一无所有,也就失掉了独立的人格,失掉了做人的尊严,阿Q连姓也没有,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阿Q为了生活,他什么都做,说明如果生计不成问题,他还可以用勤劳来换取生存,暂时做一个安稳的奴隶,可他也常想有自己的儿子,也想女人(人最原始的性冲动),也大胆地去追求,可这正好被社会所不容忍,失去了当奴隶的权利,还失去了仅有衣服和被子,生活的需要,让他必须为自己去寻找出路,他到城里去,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一切追求,但结果呢?也没有成功,当革命来是,向往革命,也准备参加革命,结果却让自己被枪毙了,阿Q不像润土似的农民只有麻木的当奴隶,而是为生活主动去追求。
但他的追求,却只有让自己灭亡,是追求者的悲剧。
四、对阿Q精神的解读读《阿Q正传》,说阿Q形象,就免比了说说阿Q精神,在提倡个性自由,一切都可用辩证法看待的今天,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以下两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