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核苷-5′-二磷酸钡盐的制备
次黄嘌呤 引物合成
次黄嘌呤引物合成次黄嘌呤(5-Methyluric acid)是咖啡因代谢的产物之一,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次黄嘌呤代谢物。
在医学研究中,次黄嘌呤的检测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因此,合成次黄嘌呤引物是进行相关检测的必要步骤之一。
次黄嘌呤引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典型的方法包括如下几种:1. 连续合成法(continuous synthesis):该方法以尿液中的次黄嘌呤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合成次黄嘌呤引物。
首先,尿液经过酸化处理使次黄嘌呤转化为游离态,然后通过物理分离技术如固相萃取或液-液萃取将其提取出来。
接着,经过一系列的有机合成反应,如硝化、硫酸酯化、脱保护反应和醚化反应,最终将次黄嘌呤转化为次黄嘌呤引物。
2. 化学合成法(chemical synthesis):该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有机合成反应来合成次黄嘌呤引物。
首先,在合适的溶剂中将合成原料进行混合,并加入催化剂,如酸催化剂或碱催化剂。
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反应,直至次黄嘌呤引物完全生成。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乙酸酐中加入次黄嘌呤,使用富马酸为催化剂,用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反应温度控制在80-100℃,反应时间约为2-3小时。
3. 生物合成法(biological synthesis):该方法利用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剂,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来合成次黄嘌呤引物。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细菌或真菌进行发酵过程,通过对微生物进行适当的培养基调配和培养条件控制,使其产生目标产物——次黄嘌呤引物。
通常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培养菌株,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来合成次黄嘌呤引物。
综上所述,次黄嘌呤引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连续合成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合成次黄嘌呤引物,并为次黄嘌呤相关检测提供重要的参考。
次黄嘌呤核苷的提取及鉴定
• 将匀浆液在室温(15~30℃)放置5min ,使核酸蛋白复 合物完全分离。 • 每使用1mlTrizol加入0.2ml氯仿,剧烈振荡15s,室温放 置3min . • ④2~8℃,10000r/min离心15min.样品分三层:底层为黄色 有机相,上层为无水相,中层为。RNA主要在水相中。 • ⑤把水相转移到新管中,用异丙醇沉淀水相中的RNA,每 使用1mlTrizol加入0.5ml异丙醇,室温放置10min 。 • ⑥2~8℃,10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前看不见RNA沉淀, 离心后在管侧和管底出现胶状沉淀。移去上清。 • ⑦用75%乙醇洗涤RNA 沉淀,每使用1mlTrizol加入 1ml75%乙醇,2~8℃不超过75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
二.制备工艺
方法介绍
次黄嘌呤核苷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菌体自溶法、发酵 法。由于化学合成法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存在原料来源及环境污 染等问题在生产中极少使用;菌体自溶法由于其效率太低目前也 基本不用;发酵法生产次黄嘌呤核苷由于其产率高、周期短、控 制容易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工业化生产次黄嘌呤核苷的重要方 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为发酵菌种制备核苷具有 产量高、产物中副产物少、便于产物分离提取等优点,因而,枯 草芽孢杆菌成为核苷发酵工业最重要的生产菌。
⑥将葡萄糖、磷酸氢二钾、硫酸镁、苹果酸钠、酵母粉、水 按15%∶0.2%∶0.1%∶0.1%∶0.8%∶83.8%的重量百 分比配制成发酵培养基,经121℃±1℃、15min±1min蒸 汽灭菌后泵入发酵罐,后降温37℃±0.5℃接入二级菌种, 接种量为10%±0.5%;同时在上述步骤①中保压、无菌空 气输入的条件下,将经120±1℃、8min蒸汽灭菌后50~ 70g/dL的葡萄糖液与0.2%±0.02%苹果酸钠同时进行连续 流加;此时通风比为1∶0.3~0.6v/V.min,pH 6~8,压 力0.04MPa~0.1MPa,发酵50h~60h进行培养;当产苷 达到55±2g/L时,即获得次黄嘌呤核苷发酵液。
一种肌苷水解法制备次黄嘌呤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325300.2(22)申请日 2020.04.23(71)申请人 洛阳德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产业集聚区涧川大道中段(72)发明人 苏华强 王育才 贾淑红 王怀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代理人 刘新合(51)Int.Cl.C07D 473/3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肌苷水解法制备次黄嘌呤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肌苷水解法制备次黄嘌呤的方法。
本发明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水和酸,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肌苷,加热反应至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完成后冷却至10℃~15℃并用中和剂调节体系pH至中性,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用冰水浸泡、洗涤,抽滤,得到次黄嘌呤湿品;最后干燥,得到成品次黄嘌呤;该方法次黄嘌呤产品收率高,纯度高,其中,收率为96.0~98.0%,纯度为99.0~99.5%。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11333650 A 2020.06.26C N 111333650A1.一种肌苷水解法制备次黄嘌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水和酸,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肌苷,加热反应至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完成后冷却至10℃~15℃并用中和剂调节体系pH至中性,过滤,收集滤饼;(2)将步骤(1)制得的滤饼用冰水浸泡、洗涤,抽滤,得到次黄嘌呤湿品;最后干燥,得到成品次黄嘌呤;步骤(1)中所述的肌苷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7)~(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苷水解法制备次黄嘌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肌苷与酸中氢离子的摩尔比为(1:1.2)~(1: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苷水解法制备次黄嘌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加热反应的温度为70~90℃。
一种制备腺嘌呤核苷二磷酸和胞嘧啶核苷二磷酸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106460A[43]公开日1995年8月9日[21]申请号94101000.7[22]申请日94.2.7[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地址100101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生物物理研究所[72]发明人陆传宗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代理人韩小雷[51]Int.CI 6C12P 19/32C12N 1/16C12N 9/16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3 页[54]发明名称一种制备腺嘌呤核苷二磷酸和胞嘧啶核苷二磷酸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为一种生产腺嘌呤核苷二磷酸和胞嘧啶核苷二磷酸的方法。
本方法主要包括啤酒酵母的预处理、酶液的制备、将核苷一磷酸转化为核苷三磷酸、将核苷三磷酸在不含磷酶液的作用下生成核苷二磷酸。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成本低、产率高,最高可达90%,没有环境污染,能稳定产生目的产物,适合大规模生产。
94101000.7权 利 要 求 书第1/3页1、一种制备腺嘌呤核苷二磷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啤酒酵母预处理后制成含磷和不含磷两种酶液,将腺嘌呤核苷一磷酸在含磷酶液的作用下转化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并将纯化、浓缩、干燥,用不含磷酶液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按重量浓度为70-90%酶液、10-30%核苷三磷酸配成水溶液,在此水溶液中按重量浓度分别加入0.2-0.7%的镁盐和5-20%的葡萄糖,在28-39℃、PH6-7.5的条件下反应1-3.5小时,得到的反应液经纯化、浓缩、干燥即为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啤酒酵母预处理是将啤酒中生产中经过培养七、八代的菌株或陶汰酵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2-3次,自然沉淀或离心至少10分钟,得到的酵母泥在0℃-10℃下保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酶液是按重量尝试分别加入葡萄糖10%,磷酸3%,镁盐0.5%,酵母36%配成水溶液后,将PH调到7,在28℃下发酵6小时,用2000转/分的速度离心10分钟,得到的清液为含磷酶液。
次黄嘌呤、次黄苷、黄嘌呤、黄苷或其任意组合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次黄嘌呤、次黄苷、黄嘌呤、黄苷或其任意组合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崔秀玲
申请号:CN201510875414.3
申请日:20151203
公开号:CN105287617A
公开日:
201602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次黄嘌呤、次黄苷、黄嘌呤、黄苷或其任意组合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该发明还包括次黄嘌呤、次黄苷、黄嘌呤、黄苷或其任意组合与人体碱基、核苷或脱氧核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可用于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血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或T-细胞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抗肿瘤作用明显,常规用量无骨髓抑制和重要脏器损害,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肿瘤作用。
申请人:崔秀玲
地址: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739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二磷酸尿苷二钠 工艺
二磷酸尿苷二钠工艺
二磷酸尿苷二钠(Disodium inosine phosphate)是一种生物化学化合物,通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二磷酸尿苷二钠的合成工艺流程:
1.原料准备:
•次黄嘌呤(Inosine):作为底物,通常从酵母提取或通过化学合成获得。
•二氧化磷(Phosphorus pentoxide):用于提供磷原子。
2.嘌呤酸的合成:
•将次黄嘌呤与二氧化磷反应,生成嘌呤酸。
3.嘌呤酸的磷酸化:
•将嘌呤酸与磷酸反应,形成嘌呤酸的磷酸化产物。
4.二磷酸尿苷的合成:
•将嘌呤酸的磷酸化产物与次黄嘌呤反应,形成二磷酸尿苷。
5.中和与结晶:
•对反应产物进行中和,以得到中性或碱性的溶液。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使得二磷酸尿苷逐渐结晶沉淀。
6.过滤与洗涤:
•将结晶产物进行过滤,获得纯净的二磷酸尿苷。
•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洗涤,去除杂质。
7.干燥:
•将洗涤后的产物进行干燥,得到二磷酸尿苷的无水物。
8.包装:
•将干燥的二磷酸尿苷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合成工艺中,要注意对反应条件的控制,以提高产率和纯度。
此外,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合成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合成路线,具体工艺可能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条件有所不同。
次黄嘌呤 引物合成
次黄嘌呤引物合成
次黄嘌呤(5-methyluridine,5-UM)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酸,可以用作引物的合成。
以下是一般的引物合成流程,其中包括合成次黄嘌呤引物的步骤:
1. 合成引物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引物的序列,并确定引物的长度和浓度。
2. 合成引物的前体:将引物的序列与次黄嘌呤连接,形成引物的前体。
3. 合成引物的互补链:通过PCR扩增引物的互补链,得到引物的双链结构。
4. 合成引物的Tm值:通过计算引物的Tm值,来确定引物的最佳熔解温度。
5. 合成引物的修饰:可以对引物进行一些修饰,如加入碱基、磷酸基等,以增强引物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6. 合成引物的纯化:通过各种纯化技术,如柱层析、电泳等,对引物进行纯化和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引物合成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可能因引物的长度、浓度、目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合成引物前,需要仔细考虑这些因素,并选择适当的合成方法和条件。
次黄嘌呤 引物合成
次黄嘌呤引物合成引言次黄嘌呤(2,6-Diaminopurine)是嘌呤类似物,可用作核酸荧光探针、生物碱和药物的前体等应用。
在科学研究和医药领域中,合成次黄嘌呤引物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合成次黄嘌呤引物的方法,并提供详细步骤和相关实验条件。
合成方法本文介绍的合成方法基于嘌呤的化学反应,通过几步反应合成次黄嘌呤引物。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步骤一:乙酸氯化铵反应首先,将乙酸氯化铵与苯胺在乙醇中反应。
这个反应产生双乙酰胺苯胺盐酸盐。
反应条件为在冷却条件下进行。
乙酸氯化铵 + 苯胺→ 双乙酰胺苯胺盐酸盐步骤二:双乙酰胺苯胺盐酸盐酰胺化反应接下来,将双乙酰胺苯胺盐酸盐与氨基甲酸酯反应。
反应条件为在无水溶剂中,反应时间为几个小时。
双乙酰胺苯胺盐酸盐 + 氨基甲酸酯→ 次黄嘌呤引物步骤三:次黄嘌呤引物精炼将反应产物精炼,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次黄嘌呤引物产物。
实验条件以下是合成过程中所需的实验条件和材料:•化学试剂:乙酸氯化铵、苯胺、氨基甲酸酯•无水溶剂•反应容器:玻璃容器或化学药品用塑料容器•冷却设备:冷水浴或其他冷却设备•实验室用具:反应器、磁力搅拌器、过滤器等结论通过以上的合成方法,我们可以成功合成次黄嘌呤引物。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较低等优点,在科研和医药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
然而,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同时合成过程中的实验条件也需要仔细控制,以确保合成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次黄嘌呤引物的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条件,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这种合成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科学进展和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