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选修1 2[1].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PPT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PPT课件
韩国 申不害 前335年 “ 循 功 劳 , 视 次 诸侯不来 第”的因功行赏 侵伐 制度
齐国 邹忌 前347年 整顿吏治、谨修 东方诸侯 法律而督奸吏 霸主
燕国 乐毅 前311至 “与百姓同甘苦” 使燕国强
前279年
盛起来
-
11
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共同目的?性质有何不同?
时期 国家 人物
内容
目的
三家分晋成魏韩赵;诸多士人在秦国游说提供人才;
各国变法提供经验。
5.主观原因
商鞅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才能。
-
15
练习题
1.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内容不同
B.方式不同
C.发动者不同
D.性质不同
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
质都是要( )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限制贵族权力,没收贵族土
楚国 吴起 地,削减官吏俸禄,要求官
吏秉公执法
成效
战国最早; 魏国成为战 国前期最强.
成为战国 中的强国
秦国 商鞅
商鞅变法
-
战国时期最为彻底
10
其他诸侯国的改革
国家 主持者 时间
内容
作用
赵国 赵列侯 前408至 选拔贤能者做官, 封建政权 前387年 并“节财俭用” 得以巩固
第1 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
1
第二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 (1)东周建立(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2)历史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东周 西西周西周周..镐镐京京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3、军事: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
——为改革变法提供了动力。
《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 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
当时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与战胜攻取又有什么关系?
富国强兵是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2)原因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经济: 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1)表现:
①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耕作技术进步;兴修水 利、开垦荒地。 ②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有新成就。) ③商业:日趋活跃,出现邯郸、临淄、宛、陶等商业中心。
(2)影响: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①土地私有制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②新的阶层产生:新兴地主与自耕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探究: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有何不同?原因 是什么 (1)不同表现(目的、特点、实质)
春秋时期 目的: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实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战国时期 目的: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 特点: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实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为改革变法提供了动力。
《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 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
当时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与战胜攻取又有什么关系?
富国强兵是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2)原因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经济: 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1)表现:
①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耕作技术进步;兴修水 利、开垦荒地。 ②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有新成就。) ③商业:日趋活跃,出现邯郸、临淄、宛、陶等商业中心。
(2)影响: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①土地私有制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②新的阶层产生:新兴地主与自耕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共20张PPT)
探究: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有何不同?原因 是什么 (1)不同表现(目的、特点、实质)
春秋时期 目的: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实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战国时期 目的: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 特点: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实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严格吏治,禁止私门请托等
取得一定 成效,成 为战国中 的强国。
使新兴地主阶级的 政治经济地位得以 强化,极大的推动 了社会转型的实现。 为日后秦帝国的建 立和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最全面,最彻底
最深远
探究4: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比较?
1、相同:
(1)背景: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诸侯争霸或战争激烈。
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春秋时期的改革
目的
为了富国强兵,稳定和巩固奴隶(主“统衰治”。:即等级次第)
性质
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改革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国家 名称
内容含义
“公田之实法质,十足其一;今成又效 履其
齐国
管仲 改革
大力发展工商业、 整顿和发展军备; 改革赋税制度,实行 “相地而衰征”。
探究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已经 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春秋 战国 是奴
经济:
铁农具和牛 耕出现推广
生产力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生产关系
隶社 会向 封建
阶级关系变化 (新兴地主、自耕农)
封建土地私有制
社会 过渡 转型 的大
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 政治: 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
制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
⊙本课测评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 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 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 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 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 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取得一定 成效,成 为战国中 的强国。
使新兴地主阶级的 政治经济地位得以 强化,极大的推动 了社会转型的实现。 为日后秦帝国的建 立和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最全面,最彻底
最深远
探究4: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比较?
1、相同:
(1)背景: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诸侯争霸或战争激烈。
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春秋时期的改革
目的
为了富国强兵,稳定和巩固奴隶(主“统衰治”。:即等级次第)
性质
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改革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国家 名称
内容含义
“公田之实法质,十足其一;今成又效 履其
齐国
管仲 改革
大力发展工商业、 整顿和发展军备; 改革赋税制度,实行 “相地而衰征”。
探究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已经 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春秋 战国 是奴
经济:
铁农具和牛 耕出现推广
生产力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生产关系
隶社 会向 封建
阶级关系变化 (新兴地主、自耕农)
封建土地私有制
社会 过渡 转型 的大
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 政治: 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
制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
⊙本课测评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 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 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 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 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 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教版)选修一: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ppt课件(22页)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
到“学在民间”。
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相同点是什么?
提示:(1)都是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 (2)都是以大吞小、以强凌弱,减少诸侯国数量,加速奴隶 制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3)都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
3.如何认识管仲改革?
(3)法家思想适应了时代需要,成为各国推行改革变法的
思想理论武器。
2.内容:
(1)政治上,改善吏治,大大削弱旧贵族的特权。 (2)经济上,逐步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 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4)法制上,《法经》等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
3.作用和效果:
提示:(1)管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齐国的实力,成就霸 业,维护奴隶主统治。(2)管仲在齐国进行了以“相地而衰 征”为主的改革,这是一次为维护奴隶主统治而进行的社会变 革。这一改革的实施,促使齐国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 有制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相 对安定,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时代特征: (1) 公元前770 年,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 国两个阶段。 (2)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 大变革 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军事、文化等发生根本性变化。
2.变化表现: (1)经济:
①生产力: 铁农具和牛耕 出现并逐步推广,农业、手工业和
二、问题思考
1.春秋战国时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经济:铁犁牛耕的应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使 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建立,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 瓦解,士大夫阶层崛起。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PPT(20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PPT(20张)优质课件
商鞅变法的背景:
1、变法的必要性:
(1)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政治、经济、军事、 思想)。
(2)秦国的不利形势。
2、变法的可能性:
(1)有利条件 (2)历史机遇 (3)主观因素
顺应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PPT(20张)优质课件
(前475年~前221
东周 (前770年- 公元前256年)
大动荡 大变革
年)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
大发展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 展的重要时期(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史秦战
上惠国
第文时
一王期
个赢楚
王驷国
太宠公
后爱主
,的,
史妃远
称子嫁
宣。秦
太
国
后
。
。
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 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第二单元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阅读课文第一个标题的内容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
些?
春秋
(前770年~前476 年) 战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PPT(20张)优质课件
•
8.围绕本专题的话题,通过组织讨论 ,要求 学生把 人生积 累和经 验带入 文本, 演绎自 己的认 识,与 文本化 为一体 ,在大 师的思 想沐浴 下真正 得到一 次精神 的洗礼 。最后 ,还可 要求学 生在鉴 赏文章 观点表 达充满 诗意的 基础上 ,也动 手用形 象隽永 的语言 来概括 对本板 块话题 的理性 认识, 并在交 流的过 程中升 华自己 的思想 。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ppt课件
吴起是战国初期 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军事改革家。后世把 他和孙武连称“孙 吴”。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地理位置:地处西部。 遂开 益 霸地 国 西千 十 戎里 二 ,,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改革的迫切性 ①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 ②秦国的落后:地处西陲,经济、政治、文化落后 2、改革的有利条件 ①前代改革的基础; 抓住机遇 ②君权集中; 迎接挑战 ③法家学说兴盛; ④尚武精神; 3、改革的历史机遇 ①三家分晋,力量大大削弱; ②“士人游说” ; ③诸侯卑秦,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富国强兵 4、改革的主观因素:商鞅入秦
选修1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改革的必然性)
• 春秋战国的概念:
• 东周开始:BC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 • 东周的分期:春秋和战国时期(前770----BC476 • BC475----前221年)
• 时代基本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 大动荡: 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 其赐。” ——《论语· 宪问》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 也。” ——《史记》
李 悝
李悝是先秦法家的开创 者。他在变法中提出了“为 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 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的方针。这正是后来法家所 奉行的法治原则。他所制定 的《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 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也 被其他诸侯国特别是秦国当 作立法的蓝本。
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
• 3、商业日趋活跃:
出现邯郸、临淄、宛、陶等商业中心;
必修2:打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出现了许多大商人;
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人教版(共23张PPT)
奴 富隶
主 国阶 强级 兵改
革
时期 国别
内容
1.实行“__尽__地__力__之__教_”,发展农
魏 业生产
(李悝) 2.推行_平__籴___法_ 3.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
国
_分__封__制__
楚 2.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
(吴起) 3.裁官、削俸、养兵和__奖___励__军__功 4.要求官吏__秉__公__执___法,严禁私 门请托
以法治国
二、 “潮流要我变”——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时期 国别
内容
1.发展__农__工__商__业_
2.整顿和发展军备
齐
春 秋
(管仲)
3.改革赋税制度,“__相__地___而__衰 _征__”,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 的所有权
率先实施“初税亩”“履亩而 鲁
税”,公开承认了_土__地___私__有_
目的 性质
(3)这两次改革出现体现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此后,哪国进行 的改革对最终改变这一局面作用最突出。
答案:(1)管仲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 (2)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按亩收税。客观后果: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秦国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孟子·离娄下》
据材料结合所学,试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有何异同?
相同点:
(1)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 (2)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诸侯国数量,加速奴隶制瓦解和 封建制的形成。 (3)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
主 国阶 强级 兵改
革
时期 国别
内容
1.实行“__尽__地__力__之__教_”,发展农
魏 业生产
(李悝) 2.推行_平__籴___法_ 3.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
国
_分__封__制__
楚 2.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
(吴起) 3.裁官、削俸、养兵和__奖___励__军__功 4.要求官吏__秉__公__执___法,严禁私 门请托
以法治国
二、 “潮流要我变”——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时期 国别
内容
1.发展__农__工__商__业_
2.整顿和发展军备
齐
春 秋
(管仲)
3.改革赋税制度,“__相__地___而__衰 _征__”,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 的所有权
率先实施“初税亩”“履亩而 鲁
税”,公开承认了_土__地___私__有_
目的 性质
(3)这两次改革出现体现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此后,哪国进行 的改革对最终改变这一局面作用最突出。
答案:(1)管仲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 (2)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按亩收税。客观后果: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秦国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孟子·离娄下》
据材料结合所学,试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有何异同?
相同点:
(1)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 (2)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诸侯国数量,加速奴隶制瓦解和 封建制的形成。 (3)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选修一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共31张PPT)
改革的迫切性、有利条件、历史机遇、主观因素
春秋战国时代分期
西周时期
东周时期
春秋 战国
BC770
BC476 BC221
平王东迁 三家 秦朝建立
分晋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
大发展
→(经济、思想)大发展
大动荡
→分封破坏,大国争霸,战争不断
大变革
→改革变法,富国强兵,
大转型
→社会转型,矛盾凸显
社会转型:奴隶制到封建制
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战国)韩非子
商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鞅 变 第2课 “为秦开帝 法 业”----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背景 内容 影响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 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政治大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变化——阶级结构变化——政治变化
目的: 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 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内容:改革上层建筑(废宗法、分封——破 血缘,重集权)
①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 ②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 ③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 政。 途径:变法(改革)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
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
之分土
——《史记》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 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法家代表人物。 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 即氏於国,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 “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卫鞅之 祖为卫国君,故又称公孙鞅。)商鞅应秦孝公求 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 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 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但最 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重难聚焦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6:20:4016:20:4016:20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821.9.816:20:4016:20:40September 8, 2021
(3)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把 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 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4)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 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 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点拨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使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从而引起社会 阶级关系的变化。
-14-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二
3.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1)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①措施: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 《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②影响:通过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2)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①措施: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收回封君三代以后子 孙的爵禄;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 俸禄,将节余下来的财力用于养兵和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 严禁私门请托。 ②影响: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3)齐国、赵国和韩国等也陆续进行了变法,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 效。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人教版选修1).ppt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鲁国初税亩实施的含义、目的、 后果,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和分析论证问
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结合材料,依据教材知识去综合归纳
①魏国______变法:实行“__________”,发展农业;推 行“________”,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制定________, 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②楚国______变法: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________; 变相没收贵族的土地;裁免官吏,削减俸禄;奖励________; 要求官吏秉公执法。 2.(1)①奴隶主贵族 封建经济 (2)①李悝 尽地力 之教 平籴法 《法经》 ②吴起 分封制 军功
1.(1)晋国 2.(1)奴隶主贵族 (2)法家 (3)尚武 (4)秦孝公 商 鞅优化训练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 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 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 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的异同 (1)相同 ①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即旧的社会制度(宗法分封制、井田 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 ②诸侯争霸激烈。 ③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争夺霸主地位。 ④都注重经济和军事改革。 ⑤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旧制度的瓦解
a.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
b.改革赋税制度:采取“____________”的政策,实质 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________。 ②鲁国实行“________”,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1.(2)①管仲 相地而衰征 所有权 ②初税亩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共54张ppt)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鞅
背景
变 第2课 “为秦开帝业” 内容
法 ——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影响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 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春况、秋?这末社一期会至时变期战化的国的时秦新国期气面,象中临着国怎社会样的呈历现史出机什遇么?样的状
大变革制、统大治,动发荡展封时建期经。济
理 上层建筑
军事: 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富国强兵
论 依
据
思想: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顺应时代需求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管仲
李悝
吴起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时期 国家 人物
——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内容
目的
性质
①发展农工商
春
齐国
管仲 ②整顿、发展军备 ③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 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蔡泽列传》
1.建立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2.严格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制度
3.制定秦律
强化中央集权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 序,强化了对基层 民众的管理。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 容固定下来,加强统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鞅
背景
变 第2课 “为秦开帝业” 内容
法 ——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影响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 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春况、秋?这末社一期会至时变期战化的国的时秦新国期气面,象中临着国怎社会样的呈历现史出机什遇么?样的状
大变革制、统大治,动发荡展封时建期经。济
理 上层建筑
军事: 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富国强兵
论 依
据
思想: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顺应时代需求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管仲
李悝
吴起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时期 国家 人物
——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内容
目的
性质
①发展农工商
春
齐国
管仲 ②整顿、发展军备 ③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 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蔡泽列传》
1.建立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2.严格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制度
3.制定秦律
强化中央集权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 序,强化了对基层 民众的管理。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 容固定下来,加强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下列事件, 的是 A、管仲改革 、 B、李悝变法 、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 、 5、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国家是 、战国初年, A、晋国 B、魏国 C、卫国 D、秦国 、 、 、 、 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A、秦穆公 B、秦献公 、 、 C、秦孝公 D、秦王赢政 、 、
手工业技术进步: 手工业技术进步:
春秋早期重环纹铜鼎
战国晚期兽形足铜敦
手工业技术进步: 手工业技术进步:
春秋时期蟠虺纹高蹄足铜鼎
春秋晚期卷云纹填漆铜鼎
商业日渐活跃: 商业日渐活跃:
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相同点:1.都有扩大地盘 掠夺人口的目的 2.都 都有扩大地盘、 目的; 相同点:1.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2.都 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诸侯国数量,加速奴隶制 是大吞小,强凌弱, 诸侯国数量, 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3.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 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3.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 破坏。 破坏。 不同点:1.争霸 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的战争; 争霸〞 大国争霸的战争 不同点:1.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的战争;兼 已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2.争霸 促进民族 封建兼并战争性质 争霸〞 并〞已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2.争霸〞促进民族 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成长;兼并〞 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成长;兼并〞在转化为封建 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的产生 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的产生。 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的产生。
结构 铁器、 铁器、牛耕的使用 社 会 的 发 展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各国展开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 生产力 决 定 生产关系 上 层 建 筑 经 济 基 础
决定
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经.政.军.文)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改革: 春秋时期改革 1.春秋时期改革: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前提基础:(必要性 前提基础:(必要性) 1.前提基础:(必要性) 秦穆公称霸西戎 称霸西戎; ①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献公改革 改革。 ②秦献公改革。 2.主观因素:(可能性 主观因素:(可能性) 2.主观因素:(可能性) 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 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 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 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 秦国充斥尚武精神; 秦国充斥尚武精神; 秦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 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 秦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 3.客观因素 历史机遇) 客观因素( 3.客观因素(历史机遇) 4C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力量大大削弱; 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 前4C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力量大大削弱; 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国变法提供可能性。 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国变法提供可能性。
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 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 3.军事: 3.军事: 军事 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 争霸: 春秋时期争霸 春秋时期争霸: 战国时期兼并 兼并: 战国时期兼并: 4.文化 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文化: 4.文化: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背景: 经济发展、社会大变革、宽松的文化氛围. 背景: 经济发展、社会大变革、宽松的文化氛围. 表现: 表现: 百家争鸣 其中, 学说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 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 (其中, 学说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
《韩 非 子 》 书 影
韩非子
孙子和《孙子兵法》 孙子和《孙子兵法》竹简
齐 桓 公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
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 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即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即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前594年,鲁国改革:“初税亩”: 594年 鲁国改革: 初税亩” 含义: 履亩而税” 即是按亩收税; 含义:“履亩而税”,即是按亩收税;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土地私有)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秦国商鞅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春秋战国形势图
阅读教材第一目, 阅读教材第一目,合作完成
1.找出高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时代 找出高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时代 找出高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 特征的一句话 的一句话。 特征的一句话。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哪些方面发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哪些方面发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哪些方面 生了根本性变化? 生了根本性变化?每个方面变化的 具体情况如何 如何? 具体情况如何?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商鞅
商 鞅 变 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背景 内容
第2 课 第 课
秦 变法 国 秦国
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单元
商 鞅 变 法 的 背 景
第1目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时代背景
第2目 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
各国的改革和变法变法概况
第3目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背景、目的的相似性: 背景、目的的相似性: 背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背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在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在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 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 2、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 战国变法是在春秋的基础上进行的,且更加彻底。 战国变法是在春秋的基础上进行的,且更加彻底。春 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 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战国 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政治,确立了封建制。政治上, 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政治,确立了封建制。政治上,改 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 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 坏了井田制,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法经》 坏了井田制,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法经》维护了社会秩 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改革成效的不断深化: 3、改革成效的不断深化: 春秋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 经济领域; 春秋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战国变法使新兴 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 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 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 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春秋战国时期导致经济基础发生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导致经济基础发生变化 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标志是什么 2. 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历史经历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历史经历 铁器使用 怎样的演变 演变? 怎样的演变? 4. 生产力的发展对当时的生产关系又 生产力的发展对当时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齐国管仲改革: 齐国管仲改革:整顿和发展军备 发展农工商业 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征”; 鲁国改革: 初税亩” 鲁国改革:“初税亩”。
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经.政.军.文)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改革 1.春秋时期改革 2.战国时期变法(改革) 战国时期变法 2.战国时期变法(改革):
2、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 争霸、兼并( 、 周王室衰微, 争霸、 理 风起云涌的改革 富国强兵 论 武 3、 、 :私 兴起 争 法 器 — ) 4、 国 、
—— —— 有 —— —— 主 —— 霸 改革, 改革, 力 、法 , 改 、 :商
分 、 法 强, 强, 商
春秋、 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评价与比较
链接
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 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经济: 1.经济: 经济 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 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商业日渐活跃. 商业日渐活跃. 2.政治 社会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 政治: 2.政治:社会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 出现新兴地主阶级 出现 阶级关系的变化: 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 阶级关系的变化: 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 西周.镐京 西周 镐京 东周.洛邑 东周 洛邑 奴隶主贵族制度→封建专制统治; 奴隶主贵族制度→封建专制统治; 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的变化: 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世卿世禄; 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世卿世禄; 俸禄制→封邑制; 俸禄制→封邑制; 中央集权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中央集权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1.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战争频繁,另 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战争频繁, 春秋战国时期 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 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否矛 盾呢?为什么? 盾呢?为什么? 2. 各国为什么选择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思 想武器? 想武器? 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呈现全新的面貌 等各方面呈现全新的面貌, 事、文化等各方面呈现全新的面貌, 说说这几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内在联系。 说说这几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春秋改革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战国变法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商鞅变法 战争频繁 思想文化繁荣 秦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大 动 、 大 变 革 荡
1、经济 、 井田制瓦解 铁器 农业发展 牛耕 手工业商业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阶级关系:新兴地主 封建阶级关系:新兴地主— 自耕农 分封制、 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
1.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A.内容不同 B.方式不同 内容不同 方式不同 C.发动者不同 发动者不同 D.性质不同 性质不同 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 质都是要( 质都是要( )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 、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 、 3、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 、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 亩 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 亩 按当时的规定, 田亩数是( 田亩数是( ) 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 、 亩 、 亩 、 亩 、 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