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与城市化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3.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经济因素:工业化和商业化
- 社会因素:教育水平、婚姻家庭观念
- 政治因素: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4. 城市化的影响
- 正面影响: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交流促进
- 负面影响:环境污染、社会不稳定、资源紧张
5. 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和阶段
知识点梳理
1. 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指人口密集、经济活动繁荣、文化多样性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结构。
- 城市的特征:城市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复杂的经济结构、丰富的文化活动、明确的功能分区、高度的组织和管理等特征。
2. 城市化的概念与进程
-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
2. 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规划展览、进行城市问题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城市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城市化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于学生的提问和观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简短介绍城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城市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城市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城市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城市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城市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城市的特性和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ppt本章整合课件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1
2
2.常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城市化问题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往往
引发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利用表格解读如下。
(1)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化石燃料 所排放的烟尘;工矿企业 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 具排放出的尾气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
2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植被覆盖少,人类活动集中,人为 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其形成的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的污染物带入城 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免这一问题,可行的办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 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答案:(1)C (2)A
编后语
危害
整治措施
造成时间和能源的 控制城市人口增
严重浪费,影响城市 长;合理布局城市 环境质量;导致住房 道路;加快住房建 紧张,影响居住质量 设;优先发展公交
造成贫困问题、社会 加快经济发展、增
治安问题
加就业岗位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1
2
典例 2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层空洞 (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高中地理必修2章末整合1: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3.工业区 工业区的布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城市 环境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的郊区。 (1)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冬 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有水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3)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远郊,远离居民区。
(3)等地租线均为闭合曲线(在实际图形中,往往因图幅局 限而不能展示全部等地租线)。 (4)等地租线一般不重叠。 (5)等地租线与地租脊线或地租谷线垂直。 (6)等地租线密集的地方,地租的变化大;等地租线稀疏 的地方,地租的变化小。
3.判读技巧 等地租线的判读主要掌握“三读” “一读”极值: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 “二读”密度: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 “三读”凹凸:等地租线的弯曲变化及形成原因。
例1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 成(1)~(2)题。
(1)下列小区居民集中反映的问题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高架公路需改线 ②化工厂和火电厂应搬迁 ③西北绿
地改建为学校 ④小区的绿地面积太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高架公路穿越住宅区,噪声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火 电厂位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向,会给住宅区带来严重的大气 污染;图中所示的绿地面积较小;住宅区西北部的绿地介 于住宅区与市中心区之间,该处人流和车流量大且噪声污 染严重,不适宜改建为学校,因而本题选B。 答案 B
2.住宅区开发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素
具体要求
住宅区选址必须考虑地形、水质、空气质
自然环境的适宜度 量、风向、植被等自然因素,满足人们对
居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
社会环境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 社会环境的完善性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单选题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口、资金、技术、产业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市区失业人口增加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二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3.在2015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4.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该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且布局合理。
读图,完成下列三题。
6.该城市规划中的高新科技产业区宜建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下图是“某省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区:功能区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中心商务区(CBD)小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交通便捷、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商业区小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住宅区最大,最普遍地价适中,环境洁净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背向分布工业区大向市区外缘扩展和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图表补充:①高级住宅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靠近文化区;(如高坡地形、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文教区等)②低级住宅区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③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以隔离污染、净化空气,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④有污染的工业区布局特点:交通便利、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⑤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3.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a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旅游区)b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英国伦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区,美国黑人区等)c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d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②交通通达度(穿过的道路越多,距交通干线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
因此,一般来说,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汇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
如图,受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功能分区: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4.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 城市和城市化(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单选题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口、资金、技术、产业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市区失业人口增加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二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3.在2015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4.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该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且布局合理。
读图,完成下列三题。
6.该城市规划中的高新科技产业区宜建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下图是“某省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必修2-新课标(RJ)-地理 (1)完整版.ppt

高
坡、文化区
级
专业化程度高、协
相邻
作程度高导致集聚,
位于内城、 又因环保、地租、
高),内部存在着明显 的分区
低
工业区附近, 交通等因素而分散
级 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
课件
第一节 │ 要点探究
例1 图211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 题。
图211
课件
第一节 │ 要点探究
课件
第一节 │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当地城市发展与工业区位置的变化,深刻领悟
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使学生参与教学探究活动,激发其探究地理问
题的兴趣和动机。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城市资料,在此过程中,树
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意识。
课件
第一节 │ 重点难点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区位特征
要求接近消费
者,多位于交通便 捷的市中心、交通 干线两侧或街角路
口
出现了中高级住 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的分化,并背向发 展;距离母城较远 的交通干线上出现
卫星城
市区外缘,交通 干线两侧
课件
第一节 │ 要点探究
位于城市的 中
外缘,与高
功能区 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 的特点:城市经济活 动最繁忙,人口数量 昼夜差别很大,建筑
政府机关用地、_____住__宅__用__地_______、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 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高中地理必修2章末归纳整合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例1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
中数据为2 000元/m2的等值线是( C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解析 城市地租水平由市中心向外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故
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租曲线值分别是1 000、1 500、2 000、2 500。
(3)等值线图(图3)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等 值线图,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 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判读时要注意三“读”: 一读极值: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 二读密度: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 三读凹凸:等地租线的弯曲变化及形成原因。
故应选D项。
解析答案
返回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章末归纳整合
内容索引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提升
知识网络构建
返回
专题整合提升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 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 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常考图示
判读技巧 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 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 低的城市外围形成工业区。
解析答案
(2)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D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解析 读图可知P区域位于市中心附近,靠近火车站,交通便捷,且
面积较大,地块规整,故A、B、C三项均错误;地价低的原因与其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 特点?楼房南低北高,错落有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其布局的优势。
利于采光,便于通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 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 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 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②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③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多 ④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 功能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 述,正确的是( ) ①a<b ②b<c ③b<d ④c<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完成以下2题。
8.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 的选项是( )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解析] 造纸企业是污染水源的工业之一, 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甲城位于 乙城的河流上游,该造纸企业布局在甲城 的任何位置都会严重污染乙城的河水,因 此甲城不适合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解析:由市中心向郊区地租水平逐 渐降低,故a>b>c.根据“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可知d>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 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 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镇上有快餐店,可能没有大酒店, 这是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 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级,因 而会淘汰一些快餐店,增加一些大酒 店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2题。
6.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7.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9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10~ 11题。
10.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 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1.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 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12.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 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第二章 知识点
1、三大功能区分布及原因?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及影响?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4、城市化的概念、标志、进程及发 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采取 的措施?
当堂训练: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 完成以下2题。 1.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中数据 为2 000元/m2的等值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2.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 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
商业区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__________ ( 中心商务区),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 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 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 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位于 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靠近 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
9.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 布局在( ) A.①处和⑤处 B.①处和③处 C.②处和⑤处 D.③处和④处
[解析] 住宅区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 上风向和城区河流的上游,且距主要交 通线要有适当距离以减少噪音污染,故 选①处;而CBD应选在城市中心区,交 通最优和市场最优是其区位要求,⑤处 河流交汇处,市中心,故选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