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城市与城市化
专题10 交通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原卷版)
专题10 交通提分突破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频率有所增加,尤其是新高考地区考查频率较高。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考生丢分比较多的部分,考生应明确社会经济的需求是决定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
易错点01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易错点02 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及其发展方向易错点03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易错点04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易错点01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023·广东·高考)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第1小问考生易因没有看懂图表而导致错误;第2小问考查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南岸总体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较北岸较短,结合长江两岸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可知南岸地区经济略高于北岸,可推知南岸公路网更为完善,考生如若不能结合实际的经济的发展状况,则容易导致错误。
一、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1)地形:①平原: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少,选线时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线路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2)水文: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涵总长度。
(3)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在开凿隧道时,要选择背斜构造,避开断层和向斜构造。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单选题1.我国城市化的根本特征是()。
(3.0分)A.合理、有效的利用有效资源,走城市现代化道路B.城乡协调发展,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道路C.大力发展城市地产经济,带动经济增长D.城乡逐步统一发展,走城市化经济社会道路我的答案:A、D ×答错答案:B2.现代化城市最基本的条件是()。
(3.0分)A.具有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和环境配备,充分满足城市人口的各种不同居住需求B.具有现代化的生产力和先进合理的经济社会空间结构,满足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求C.具有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体系、道路体系以及各种交通设施,充分满足城市各种交通需求D.具有丰富的城市文化和优美的城市环境,充分体现城市现代化的形象和文化元素我的答案:A、B×答错答案:D或C3.现在国际上一般是()来表示城市化发展的程度。
(3.0分)A.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楼宇数量占其总楼宇数量的比例B.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数量占其总人口数量的比例C.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企业数量占其总企业数量的比例D.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收入占其总经济收益的比例我的答案:B√答对4.(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基地。
(3.0分)A.城镇B.农村C.中小城市D.大城市我的答案:D√答对5.()是国家重要的战略。
(3.0分)A.发展农村密集地区B.增加农村人口的数量C.发展大城市密集地区D.合理化消减农村地区我的答案:C√答对6.日本城市化的显著特点是()。
(3.0分)A.出现了郊区化的城市B.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C.城市密集地区大发展D.加剧了区域发展的失衡我的答案:C√答对7.()是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
(3.0分)A.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B.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C.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空降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D.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我的答案:C、D×答错答案:A或B8.国际上,伴随工业革命,最先发展起来城市化的国家是()。
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
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近年来,城市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趋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高中地理课程中,城市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下面我们将从城市化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来探讨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
一、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和集聚过程。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城市化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的迁移,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二、城市化的原因城市化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等因素。
首先,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有限,许多人选择迁往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其次,农业现代化也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释放,这些劳动力往往选择迁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
此外,工业化进程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三、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集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和规模化发展。
其次,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资源的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城市化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四、应对城市化的措施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第二部分专题十第3讲第3讲 地理数据分析与计算技能培养
海气候)。
答案:(1)B (2)A
目录
自然地理方面的计算
[技法点拨] 1.与地图有关的计算 (1)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考生要熟练掌握三者之间
的换算。 (2)水平距离的计算 ①根据比例尺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量得图上距离, 然后依据比例尺进行计算。
目录
②根据经纬度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在同一经线上,纬度
是(
)
A.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北 B.乙地到丙地的距离是4440千米 C.甲地到丁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西北 D.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220千米 (3)此时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飞行时间为4小时20分 钟,到达丙地时当地地方时为( )
A.6∶40
C.13∶00
B.9∶20
D.22∶00
目录
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从自转方向可以 看出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且越往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北 半球;从自转方向可以看出甲地的经度为20°E;甲地昼长为 14小时,此时正值日出,因而地方时为5(12-14/2=5)时,由 此可以计算出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 在经线为125°E经线。(2)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和 最短航线方向。乙地和丙地均位于60°N纬线上,其经度相差 40°,则两地间的距离为2220千米。(3)本题考查地方时计算。 从第(1)题解析可以知道此时甲地地方时为5∶00,而丙地在其 西侧,经度相差40°,则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算出此时丙 地方时为2∶20,加上飞行时间即为飞机到达时丙地的地方时。 答案:(1)C (2)B (3)A
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
半年取负值。
目录
②在实际解题中,常用到:H=90°-某地纬度与直射点纬 度的纬度差。 (4)对跖点的计算 计算方法:两个点关于地心对称,对跖点的纬度数不变,但南北 纬正好相反;对跖点的经度数之和为180°,而东西经相反。 3.与气温有关的计算 (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高度每上升 100米,气温下降 0.6℃。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3)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温.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5 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孙洪涛精品文档8页
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和共享我们重绘的2019年高考试题,本群负责人鲁爱华老师与群秘书长张明老师委托哈尔滨一中孙洪涛老师和银川九中杜改余老师,负责将本群重绘的2019年高考试题进行分类汇编。
我们在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1群进行了参编人员的征集,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根据专题数目,我们确定了15名参编人员,覆盖10个省份,以本群重绘的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为蓝本,按照统一的编写体例和要求,进行重新组合。
感谢上述老师的辛勤劳动,通过合作我们加深了了解,促进了友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延伸收获!期待我们以后的深入合作!项目策划人:鲁爱华张明项目负责人:杜改余孙洪涛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2012年7月3日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五人口、城市与城市化〖2019年山东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8.与1982年相比,2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2019年江苏卷〗图12是2000~2019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23 ~24题。
(双选)23.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4.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2019年广东卷〗 3.老少比=×100。
10 散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2(解析版)
10 散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择了徐则臣的一篇散文,请完成下面小题。
当家园只剩下一个籍贯①家园是个美好的词,美好到可以独立地被抽象出来,作为游子的乡愁与情感寄托永远存在于内心。
②在农业文明时代及其文学里,充满了此类坚实的叙述。
这种叙述基本上成立,田园牧歌式的家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实安稳,血脉相关,此心安处是吾乡,仅仅是想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你都是笃定的。
中国有不少古话和俗语与此有关:出门靠墙,在家靠娘;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叶落归根,等等。
家园乃是身之所系、心之所系、生之所系、根之所系。
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可靠的厚土。
③但是今天,很多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家园也不能幸免。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正在失去家园,因为家园正在被迫失去它自己。
④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自认是一个情感上患有严重“古典病”的人,从不相信“家园”有朝一日也能崩塌。
祖先的坟墓在那里,父母至今生活在那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那里。
判断这世上的一切,我都会以家园为最初也是最终的参照;它是我判别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标尺。
但是这些年,我发现正在失去这些参照和这把标尺。
⑤从二十多岁的某一年开始,每次回到故乡的村庄,我都发现它正在被简化。
先是少一条河,再是少一条路,接着又少一条河,又少一条路,然后是我能一一叫出名字的庄稼和野草,也在一个种一个科地消失。
它的简化源于被篡改。
这些年故乡的确出现了很多新东西,它被裹挟在某个不可逆的潮流中,笨拙地执行着“现代化”的规定动作,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靠拢。
它变得和其他所有的城镇与现代村庄一样,横平竖直,条分缕析,板着一张被整过容的制式的脸。
“从来如此”不一定就对,但这制式的脸,肯定有问题。
⑥故乡在水泥化、标准化、去泥土化……既是实实在在泥土的减少,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
城市化(知识精讲+思维导图+对点专练)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复习知识
(2019年江苏卷)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 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 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 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 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读“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和“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目
录 02 核 心 突 破
CONTENTS
核心问题一
Problem exploration I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复习知识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区域工业 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时间 表现 成因
3.空间地域利用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业用地将转化为城 镇用地,将增加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并带 来郊区农民就业方式、农业生产结构等的转化。
核心问题四 “大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Problem exploration4
人口密集 就业困难 环境恶化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社会不安定
9. 21世纪初苏州市建设用地主要
D.水域
(2020福建福州期末)读江苏省苏州市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20世纪80年代
耕地
林地 建设用地 水域
合计
耕地
23.96
2.10
2.09
3.41
31.56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新型城镇化( 共39张PPT)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 战略定位分别是: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 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 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 台。围绕“创新”和“生态”两大主线, 重视“产业集聚力”和“新型城镇化推动 力”两大动力,走现代化、市场化、绿色 化的发展路径。 材料二 下图为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图。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 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 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 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 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 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 要超前。
知识梳理: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 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 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知识梳理: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2015年9月18日在北京透露,将 扩大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的地方名单不久就会公布。 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市(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 合试点地区,将在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
答案提示:保护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 源;利于高新产业的发展。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专题11-城市与城市化
潍坊滨海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地理学案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2009.5.18【基础要点归纳】知识网络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5、功能区比较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 影响最大的是( )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审题专练] 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标准答案] (1)C (2)B
命题角度一 利用经纬网定位 1.(2012·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题。
命题角度一 利用经纬网定位 1.(2012·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题。
2.根据海陆位置进行空间定位
(1)熟悉海陆分布状况: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 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即要明确陆地与陆地之间, 大洋与大洋之间,陆地与大洋之间相临、接壤及包围情 况。
(2)掌握大致位置: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 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 (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其次,要熟识海陆轮廓,主要是大洲、大洋的轮廓。
第三,要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如对著名的湖泊 (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 海湖等)更要特别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常把重要区域的 轮廓特征和经纬度结合起来使用。
下列图示为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岛屿、半岛、海峡、河 流及运河轮廓示意图。
省区界线等图例和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特 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名信息对定位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 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如出现“珠穆朗玛峰”,则可确 定该区域是青藏高原,如出现“西安”,则可确定该地形 区是渭河平原等。
6.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进行空间定位
(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 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 规律,日影朝向,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自然带 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 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十个明确专题发言材料
十个明确专题发言材料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十个明确专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讨论。
第一个专题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第二个专题是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
我们正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问题急需解决,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专题是人口老龄化。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何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第四个专题是教育公平与质量。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根基,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五个专题是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
性别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但我们仍然面临性别歧视和女性权益不平等的问题,我们应该呼吁和努力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
第六个专题是医疗健康与健康教育。
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注重医疗健康和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第七个专题是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面临着信息泄露和个人隐私安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个人隐私保护。
第八个专题是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九个专题是青年创新与创业。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年创新与创业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如何鼓励和支持青年创新与创业,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
第十个专题是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我们面临文化传统的丧失和文化的同质化问题,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十个明确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专题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
专题《城市与城市化》练习时间:50分钟总分:82分组题人: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答案填在后附表格内)(2019年新课标I文综)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4.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B.防止海水倒灌C.减缓地面沉降D.减弱酸雨污染5.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退耕恢复湿地B.铺设防渗路面C.完善排水系统D.增加绿地面积(2019•上海卷)(十二)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6.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
这样做是为了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7.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
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2019•上海卷)(九)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十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世界__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考点38影响世界
经典3+2
7. [2022全国乙卷]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 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考点38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经典3+2
3年高考+2年模拟
经典3+2
1. [2022湖北模拟]从16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几乎所有的实用知识学校都开设了与欧洲大陆科学成果相关的课程,一 些在医学、解剖学、几何学、天文学、航海学中最重要的发现都来源于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学后来又延伸到了 机械业、技工行业等领域,这就导致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者大都是经济社会旋涡之中的实践者。这说明 A.教育缩小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B.工业革命改善了民众的教育环境 C.教育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 D.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强国地位
答案
2.A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统一后的德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在生产 力飞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化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希望回归传统 乡村生活,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乡土运动”,故选A项;浪漫主义思潮是18世纪末兴起于西欧的一种文艺思潮,与材料 无关,排除B项;“普遍认同”说法绝对,由材料无从得出,排除C项;近代德国小农经济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经典3+2
10. [2021广东卷](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2020届高三地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10 以世界地理为背景材料的综合题
专题10 以世界地理为背景材料的综合题(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37.(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
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在15~30度之间,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甲国(左图)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经是甲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
2007年该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珍珠会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1)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
(6分)(2)20世纪60年代以后,甲国的支柱产业转变为什么?(2分)。
该产业的兴起对甲国的采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试分析其原因。
(6分)(3)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尝试提出你的建议。
(6分)【答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31.读美国部分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4分)(1)比较甲、乙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价值的不同。
(6分)(2)分析①②两城市的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分)(3)判断Ⅰ和Ⅱ两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两地种植业产生差异的原因。
(4分)【答案】(14分)【解析】试题分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32.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运交通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4分)(1)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l千米以下,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的杀手”。
图中Q区域(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
(4分)(2)开普敦是南非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交通运输发达,有铁路、公路与国内各地相连。
请分析开普敦港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人类与社会 国开学习网形考作业流程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同学们,本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共50分,考核项目包括:一、形考作业:共2次,各折合为形考成绩40分,总共折合成80分计入形考成绩;二、专题讨论:每章1次,共10次,要求你每2章完成1次,5次讨论共折合为形考成绩的20分。
也可以点击左侧任务栏中“形考任务”:一、形考作业(80分)形考作业为2次。
第1章至第5章1次,在第5周发布,开放6周,第10周关闭。
第6章至第10章1次,在第13周发布,开放6周,第18周关闭。
二、专题讨论(20分)本课程共提供了10个话题供讨论,要求你每2章完成1次,共5次,5次专题讨论共折合课程考核总分10分。
以下为各章的讨论主题,请点击进入讨论。
附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1. 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A. 伽莫夫B. 哈勃C. 康德D. 爱因斯坦2.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B. 阿拉伯语C. 汉语D. 俄语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动荡B. 瘟疫流行C. 文化上的不适应D.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4. 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5. 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B.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C.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D.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6. 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 廉价性、实用性B. 再生性、广泛性C.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7. 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 人力资源B. 土地资源C. 矿产资源D. 森林资源8. 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专题十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专题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业问题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开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的权利。
重视就业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
(6)促进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7)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通过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以更直接更有力地惠农支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可以改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条件,让农民有病能治并治得起病,为落实农民的医疗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4)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高中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10)-200712(解析版)
高中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10)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峰丛洼地是指经较纯的石灰岩形成的、由山体基部相连的圆锥状山峰和封闭的浑圆形溶蚀洼地组合而成的地貌类型。
七百弄乡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多断裂构造发育,全乡海拔在800 m以上的峰丛有5 000多座,洼地有1 326个。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是当地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七百弄乡年均温为18~22 ℃,年降水量为1 200~1 700 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
全乡人均耕地面积0.8亩,人们生活极度贫困。
“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是当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畜禽品种。
图a示意七百弄乡岩溶洼地、洞穴与谷地关系,图b示意被誉为“天下第一弄”的甘房弄超深洼地剖面。
(1)说出七百弄乡的地形特征。
(2)分析七百弄乡峰丛洼地形成的条件。
(3)说明七百弄乡极度缺水的自然原因。
(4)有人建议,应该以当地特产“七百弄山羊”“七百弄鸡”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你是否赞成?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尕拉拉错位于巴颜喀拉山主峰附近,地处无冰川分布的多年冻土区,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发育了大片沼泽,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下图)。
考察发现,在高原不断抬升的背景下,该区域沼泽萎缩与流经该区域的河流有着直接的关系。
(1)指出尕拉拉错所在地区沼泽的补给水源。
(2)说明高原地形与黄河源区沼泽形成的关系。
(3)推测在高原持续抬升背景下,该区域沼泽萎缩与流经该区域河流之间的关系。
(4)请对恢复该地沼泽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位置见下图)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世界货物集散中心。
目前中国是该自贸区最大的商品供应国。
巴拿马两面临海,海岸密布生态价值很高的红树林。
2017年6月,中国企业投资并承建的科隆玛格丽特岛最大现代化集装箱深水港(简称玛岛港项目)扩建工程开工。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1949年至1976年(课件)(共40张)
(三)思想的发展与教育的奠基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毛泽东发表 《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 准备。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答案】D
【解析】由时间“1954年”可知,当时我国正在 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意在改变我 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状况,故俄文书刊借阅书增 加显著,故选D;当时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美国为 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和封锁我国,所以我国科 学研究难以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科教兴国始 于1995年,时间不符,排除B;由我国借阅苏联书 刊大幅增加来看,反映出我国学习苏联经验蔚然 成风,而反思苏联经验要到1956年毛泽东《论十 大关系》的发表,排除C。
(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图5为1954年某画 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1月,中央 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扫盲标准、毕 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扫盲工作成为农村 工作内容之一,很多农村妇女都去夜校学习,所 以画家是依据该史实进行的艺术创作,并不是作 者的艺术想象,它是有现实依据的,故答案为C项, D项错误。传统的文人画多为山水画,注重写意, 其特点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材料中的 画不具备这个特点,所以A项错误。20世纪五六十 年代西方流行画派是抽象派,表现为二战的伤痛, 多用变形的表现手法,与题干内容不符合。
创新金题示范卷地理试卷专题十
创新金题示范卷地理试卷专题十地理学科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旨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了解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创新金题示范卷地理试卷专题十将围绕地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涉及地球的物理环境、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按照任务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一、地球的物理环境地球的物理环境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气候等。
其中,地球的形状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事实上,地球并非完全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偏扁的椭球体。
这种形状使得地球的赤道周长大于两极周长,而且对于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也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地球的运动也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自转决定了地球的昼夜交替,而公转则成为了地球季节变化的基础。
此外,地球的气候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主要受纬度、海拔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地理学家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可以为人类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二、地理现象地理现象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貌、岩石和天气等自然现象。
地理学家通过对这些地理现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特征、地质构造和自然资源分布等。
例如,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属于地理现象的一部分,它们与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有关。
此外,地球的地貌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地球上有丰富的地貌类型,如山脉、高原、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地理学家通过对这些地貌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和地理演变。
三、人类活动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不仅研究地球的自然地理,还涉及到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化、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例如,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土地的不断扩张,这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带来了压力。
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农业生产方面,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引发了粮食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田利用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2013年广东文综,11)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可知(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解析:C 读图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大致呈扇形,只有一个中心,A项错误;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东北部、北部和西南部,B项错误;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城市东南部,且靠近科研文教区,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C项正确;外来人口生活区多分布在城市的边缘,D项错误。
(2013年山东文综,7~8)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2~3题: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3.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2.D 3.C 第2题,由“东欧”可知,该城市处在西风带;由图中河流及流向可知,③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同时又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区,故为工业区。
②处大致在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应为绿化区。
①区交通便利,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优美,应为别墅区。
第3题,老城区基础设施较落后,交通拥堵,环境质量较差,故地租应较低。
由图中老城区集中在河流以西及其他地物分布、交通线的延伸可以判断城市中心东移明显。
仓储式购物中心占地面积大,应布局在图中交通便利的火车站附近,很显然,布局在地租最高的中心商务区明显不合理。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铁路运输作用扩大,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拓展,城市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2年天津文综,4~5)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4.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5.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如图中的( )A.a地B.b地C.c地D.d地解析:4.C 5.D 第4题,商业区的服务范围大小取决于城市的等级,与布局是否高度集中无关;住宅区远离海岸是为了防止海啸等海洋灾害,而不是为了避免海洋污染;文教区分散,不会降低服务功能,可方便学生就近入学;高雄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区相对集中,可方便企业联系,故选项C正确。
第5题,石化企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应建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图中只有d最符合要求。
(2012年江苏地理,11~12)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如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读图,回答6~7题:6.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7.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解析:6.C 7.B 第6题,2000年吉林省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长春市比吉林市高。
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变化明显,如吉林市、长春市等。
2009年比2000年全省集约度明显增大。
吉林市、松原市、辽源市、通化市由原来中度粗放利用转变为高度集约利用,提高幅度最大。
第7题,中心商务区在城市中地租最高,单位面积投入的劳动力、资金多,产出多,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
(2011年福建文综,5~6)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如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8~9题:8.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9.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解析:8.D 9.A 第8题,从图中看,公共住房基本上沿着巴士线、快速交通线和站点而分布,其分布分散而不集中,体现不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呈环状分布,也体现不出等级分布。
第9题,该国公共住房除靠近巴士线、快速交通线和站点等公共基础设施外,还多位于工业区附近,这样可方便人们上下班。
(2011年江苏地理,17~18)如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10~11题:10.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11.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B.交通不便C.远离市中心D.受铁路影响解析:10.C 11.D 第10题,从图例可以看出,从M—N的地价等级变化为六类—五类—四类—三类—四类—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符合图C的地价等级变化特点。
第11题,从图中看P区域地块规整,离市中心近,有铁路和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P区域有铁路通过,所以噪音、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因此地价低于周边地区。
考点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年安徽文综,23)如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读图,回答第1题:1.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B 由图可知1985~1995年,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1995~2010年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30%以上,从柱状图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说明此时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2013年四川文综,11~12)如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2.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3.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解析:2.C 3.D 第2题,该题考查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的变化。
由表可知,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
第3题,该题考查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由表可知,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均逐年递增,居住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城市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故A、B错误 ;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以机械增长为主,故C错;城市用地逐年递增导致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故D项符合题意。
(2011年浙江文综,1~2)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4.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5.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解析:4.C 5.D 第4题,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四国中最高,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国家,境内有大面积热带沙漠,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中,从事石油的生产和加工,城市化水平也非常高;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泰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四国中最低。
第5题,乙国为沙特阿拉伯,因境内多沙漠,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6.(2011年广东文综,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解析:D 从材料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故选D项。
(2010年北京文综,10~11)如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7.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8.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解析:7.C 8.A 第7题,该城区位于平原区,因此7月份太阳辐射强,地表性质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裸地和硬化地热容量较小,因此地表温度较高,而绿地、河流、林地等热容量较大,因此地表温度相对较低。
受城市热力环流影响,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会使大气温度普遍升高。
第8题,从1982年到2004年高温区域范围扩大且趋于分散,因此可以分析出该城区内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9.(2013年江苏地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主要体现在。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城镇化水平主要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