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问题之一。

它是指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通常采用以下一般形式表示: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式成立。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求解,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求解方法:1. 求解法一:移项法移项法是一种常见且简便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基本步骤如下:1.将方程的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另一侧,使得方程变形为ax = -b。

2.通过将方程的左右两侧都除以a,得到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求解:1.将方程的常数项3移至方程的右侧,得到2x = 7 - 3 = 4。

2.将方程的左右两侧都除以2,得到x = 4/2 = 2。

因此,方程2x + 3 = 7的解为x = 2。

2. 求解法二:相乘法相乘法也是一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

基本步骤如下:1.将方程变形为形如ax = b的形式,使得未知数系数为1。

2.将方程的左右两侧都乘以一个合适的数,将方程转化为x = c的形式。

例如,对于方程5x/3 = 2,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求解:1.将方程的左侧乘以3/5,得到x = 3/5 * 2 = 6/5。

因此,方程5x/3 = 2的解为x = 6/5。

3. 求解法三: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常见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非常有效。

基本步骤如下:1.将方程中的未知数表示为另一个与之等价的表达式。

2.将等价表达式代入方程中,得到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3.使用移项法等方法解这个新的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5x - 1,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求解:1.将方程中的未知数表示为另一个与之等价的表达式,例如,将5x - 1表示为2x + 3。

2.将等价表达式代入方程中,得到方程2x + 3 = 2x + 3。

90道一元一次方程带解过程

90道一元一次方程带解过程

90道一元一次方程带解过程1. 2(x-2)-3(4x-1)=9(1-x)2x-4-12x+3=9-9xx=-102. 11x+64-2x=100-9x18x=36x=23. 15-(8-5x)=7x+(4-3x)15-8+5x=7x+4-3xx=-34. 3(x-7)-2[9-4(2-x)]=223x-21-2(9-8+4x)=223x-21-2-8x=22-5x=55x=-115. 2(x-2)+2=x+12x-4+2=x+1x=36. 30x-10(10-x)=100 30x-100+10x=100 40x=200x=507. 4(x+2)=5(x-2)4x+8=5x-10x=188. 120-4(x+5)=28 120-4x-20=28-4x=-72x=189. 15x+854-65x=54 -50x=-800x=1610. 3(x-2)+1=x-(2x-1)3x-6+1=x-2x+14x=6x=3/211. 11x+64-2x=100-9x 18x=36x=212. 14.59+x-25.31=0 x=10.7213. (x-6)×7=2x -27x-42=2x-25x=40x=814. 3x+x=184x=18x=9/215. 12.5-3x=6.5x=216. 1.2(x-0.6)=4.8 1.2x- 7.2=4.8 1.2x=12x=1017. x+12.5=3.5x 2.5x=12.5x=518. 8x-22.8=1.2 8x=21.6x=2.719. 2x=5x-33x=3x=120. x+5=8甲、乙两地相距162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走48,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走60公里,试问:若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再用多少小时,两车才能相遇?(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设再用x小时两车相遇48(x+1)+60x=16248x+48+60x=162108x=114x=57/53两车同时同行(快车在后面),几小时可以追上慢车?(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设x小时后追上60x-48x=16212x=162x=13.5小时答:13.5小时后追上一搜客船从A地出发到B地顺流行驶,用了2.5小时;从B地返回A地逆流行驶,用了3.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4千米∕时,求客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设客船静水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2.5(x+4)=3.5(x-4)2.5x+10=3.5x-143.5x-2.5x=10+14x=24答:客船静水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一队学生练习行军,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出发3小时后,学校通讯员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追上去,文通讯员经过多少小时追上学生队伍?(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设x小时后追上60x=5(x+3)60x=5x+1555x=15x=3/1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48km,过了一段时间,一列快车从同站出发与慢车通向而行,每小时行72km,又经过1.5小时追上慢车,快车开出前,慢车已行了多少小时?(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设慢车已经行了x小时48x+48×1.5=72×1.548x+72=72*1.548x=36x=0.75答:慢车已经行了0.75小时一个人从甲村走到乙村,如果他每小时走4千米,那么走到预定的时间,离乙村还有1.5千米;如果他每小时走5km,那么比一定时间少用半小时就可以到达乙村。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公式大全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公式大全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公式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是已知数且a不等于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整理法、加减消去法、代入法和图像法等。

下面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常见公式和性质:
1.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0,其中a和b是已知数且a不等于0。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整理法、加减消去法、代入法和图像法等。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除非方程是恒等方程(即恒等式),否则方程有唯一解。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解决物品价格、速度、时间等问题。

5. 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可以将一元一
次方程进行变形,得到等价的方程,但其解不变。

总之,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方程之一,掌握好一元一次方程的公式和解法对于学习代数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11篇)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11篇)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说出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知道“元”和“次”的含义;3、熟练掌握最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理论依据;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解方程的教学,了解化归的数学思想.德育目标: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通过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3、在学习和探索知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及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最简方程的解法;难点:正确地解最简方程。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过程一、旧知识的复习:1.什么叫等式?等式具有哪些性质?2.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二、新知识的教学:(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

想一想:(1)你认为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样的?(2)怎样求最简方程(其中是未知数)的解?三、巩固练习1、通过练习,请你总结一下,解方程(是未知数)把系数化为1时,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2,使计算比较简单。

2、检测:3、课堂小结:四、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1、一元一次方程定义;2、最简方程(其中是未知数);3、解最简方程的主要思路和解题的关键步骤及依据。

五、课堂作业。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2一、活动内容:课本第110页111页活动1和活动3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演练、合作探究,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元一次方程(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含答案)

8.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纵横早在3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有一个伟大的设想:首先把宇宙万物的所有问题都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把所有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最后,把所有的代数问题转化为解方程.••虽然笛卡尔“伟大设想”没有实现,但是充分说明了方程(equation)的重要性. 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是代数方程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解方程、方程的解及其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一般程序化的步骤,我们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既要学会按部就班(严格按步骤)地解方程,又要能随机应变(灵活打乱步骤)解方程.当方程中的系数是用字母表示时,这样的方程叫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ax=b 的形式,继续求解时,一般要对字母系数a 、b 进行讨论:1.当a ≠0时,方程有惟一解x=b a2.当a=0且b ≠0时,方程无解;3.当a=0且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例题求解【例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2(x-3a )]=4x 和312x a +-158x -=1•有相同的解,•那么这个解是___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2)如果12+16+112+…+1(1)n n +=20032004,那么n=________.(第18届江苏省竞赛题) 思路点拨 (1)设法建立关于a 的等式,再解关于a 的方程求出a 的值;(2)•恰当地解关于n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1) 2728 提示:两方程的解分别为27a 、27221a - ;(2)n=2003 【例2】 当b=1时,关于x 的方程a(3x-2)+b(2x-3)=8x-7有无数多个解,则a 等于(• ). A.2 B.-2 C.-23 D.不存在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思路点拨 将b=1代入原方程,整理所得方程,就方程解的个数情况建立a 的等式. 解:选A. 提示:原方程化为(3a-6)x=2a-4,则3a-6=0且2a-4=0.【例3】 是否存在整数k,使关于x 的方程(k-5)x+6=1-5x 在整数范围内有解?并求出各个解.思路点拨 把方程的解x 用k 的代数式表示,利用整除的知识求出k.解: 存在整数k,k=±1或k=±5,原方程解分别为x=5 或x=1.【例4】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4x+b=ax-8;(a ≠4)(2)mx-1=nx;(3)13m(x-n)=14(x+2m).思路点拨首先将方程化为ax=b的形式,•然后注意每个方程中字母系数可能取值的情况进行讨论.解:(1)x=84 ba+-;(2)当m≠n时,方程有惟一解x=1m n -;当m=n时,原方程无解;(3)原方程化为(4m-3)x=4mn+6m,当m≠34时,原方程有惟一解x=4643mn mm+-;当m=34,n=-32(由4mn+6m=0,即n=-64mm=-32得到)时,原方程有无数个解;当m=34,n≠-32时,原方程无解.【例5】已知p、q都是质数,并且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px+5q=97•的解是1,求代数式40p+101q+4的值. (第14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思路点拨用代解法可得到p、q的关系式,进而综合运用整数相关知识分析.解:提示:把x=1代入方程px+5q=97,得p+5q=97,故p与5q中必有一个数是偶数.(1)若p=2,则5q=95,q=19,40p+101q+4=40×2+101×19+4=2003.(2)5q为偶数,则q=2,p=87,而87不是质数,与题设矛盾,舍去,因此原式值为2003.学力训练一、基础夯实1.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7x3-3x2+kx+5=0的解,则k3+2k2-11k-85=______.2.计算器上有一个倒数键1/x,能求出输入的不为零的数的倒数(注:有时需先按shift 或2nd键,再按1/x键,才能实现此功能,下面不再说明).例如,输入2,按下键1/x,则得0.5,现在计算器上输入某数,再依下列顺序按键:1/x-1=1/x-1= ,在显示屏上的结果为-0.75,则原来输入的某数是_______. (第17届江苏省竞赛题)3.方程16(20x+50)+23(5+2x)-12(4x+10)=0的解为______;解方程12{12[12(12x-3)-3]-3}-3=0,得x=_______.4.已知关于x的方程2a(x-1)=(5-a)x+3b有无数多个解,那么a=_____,b=_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5.和方程x-3=3x+4不同解的方程是( ). A.7x-4=5x-11 B.13x +2=0 C.(a 2+1)(x-3)=(3x+4)(a 2+1) D.(7x-4)(x-1)=(5x-11)(x-1)6.已知a 是任意有理数,在下面各题中(1)方程ax=0的解是x=1 (2)方程ax=a 的解是x=1(3)方程ax=1的解是x=1a(4)方程│a │x=a 的解是x=±1 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0B.1C.2D.3 (江苏省竞赛题)7.方程x-16[36-12(35x+1)]=13x-2的解是( ). A. 1514 B.-1514 C. 4514 D.- 4514 8.已知关于x 的一次方程(3a+8b)x+7=0无解,则ab 是( ).A.正数B.非正数C.负数D.非负数9.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ax-1=bx; (2)4x+b=ax-8; (3)k(kx-1)=3(kx-1).10.a 为何值时,方程3x +a=2x -16(x-12)有无数多个解?无解?二、能力拓展11.已知方程2(x+1)=3(x-1)的解为a+2,那么方程2[2(x+3)-3(x-a)]=3a•的解为_______.12.•已知关于x•的方程9x-•3=•kx+•14•有整数解,•那么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k=_______. (“五羊杯”竞赛题)13.已知14+4(11999+1x )=134,那么代数式1872+48·(19991999x x +)的值为_________. 14.若(3a+2b)x 2+ax+b=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且有惟一解,则x=_____.15.有4个关于x 的方程:(1)x-2=-1 (2)(x-2)+(x-1)=-1+(x-1) (3)x=0 (4)x-2+11x -=-1+11x - 其中同解的两个方程是( ).A.(1)与(2)B.(1)与(3)C.(1)与(4)D.(2)与(4)16.方程12x ⨯+23x ⨯+…+19951996x ⨯=1995的解是( ). A.1995 B.1996 C.1997 D.199817.已知a+2=b-2=2c =2001,且a+b+c=2001k,那么k 的值为( ). A.14 B.4 C.-14 D.-4 (第15届江苏省竞赛题) 18.若k 为整数,则使得方程(k-1999)x=2001-2000x 的解也是整数的k 值有( ).A.4个B.8个C.12个D.16个 (第12•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19.若干本书分给小朋友,每人m 本,则余14本;每人9本,则最后一人只得6本,•问小朋友共几个?有多少本书?20.下边横排有12个方格,每个方格都有一个数字,•已知任何相邻三个数字的和都是20,求x 的值. (上海市竞赛题)X 10E H G F E D C B A 5三、综合创新21.如果a 、b 为定值,关于x 的方程23kx a +=2+6x bk -,无论k 为何值,它的根总是1,求a 、b 的值. (山东省竞赛题)22.将连续的自然数1~1001按如图的方式排列成一个长方形阵列,•用一个正方形框出16个数,要使这个正方形框出的16个数之和分别等于:(1)1988;(2)1991;(•3)2000;(4)2080.这是否可能?若不可能,试说明理由;若可能,请写出该方框16个数中的最小数与最大数. (2002年河北省竞赛题)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 26 27 28…………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答案:1.-105.2.设原来输入的数为x,则111x-1=-0.75,解得x=0.23.-52;904. 53、-1095.•D •6.A7.A8.B9.(1)当a≠b时,方程有惟一解x=1a b-;当a=b时,方程无解;(2)当a≠4时,•方程有惟一解x=84 ba+-;当a=4且b=-8时,方程有无数个解; 当a=4且b≠-8时,方程无解;(3)当k≠0且k≠3时,x=1k;当k=0且k≠3时,方程无解;当k=3时,方程有无数个解.10.提示:原方程化为0x=6a-12.(1)当a=2时,方程有无数个解;当a≠2时,方程无解.11.10.5 12.10、26、8、-8 提示:x=179k-,9-k│17,则9-k=±1或9-k=±17.13.2000 提示:把(11999+1x)看作一个整体. 14.1.5 15.A 16.B 17.B18.D 提示:x=20011k+为整数,又2001=1×3×23×29,k+1可取±1、±3、±23、•±29、±(3×23)、±(3×29)、±(23×29)、±2001共16个值,其对应的k值也有16个.19.有小朋友17人,书150本. 20.x=521.提示:将x=1代入原方程并整理得(b+4)k=13-2a,此式对任意的k值均成立,即关于k的方程有无数个解.故b+4=0且13-2a=0,解得a=132,b=-4.22.提示:设框中左上角数字为x,则框中其它各数可表示为:x+1,x+2,x+3,x+•7,x+8,x+9,x+10,x+14,x+15,x+16,x+17,x+21,x+22,x+23,x+24, 由题意得:x+(x+1)+(x+2)+(x+3)+…x+24=1998或1999或2000或2001,即16x+192=•2000•或2080解得x=113或118时,16x+192=2000或2080又113÷7=16 (1)即113是第17排1个数,该框内的最大数为113+24=137;118÷7=16 (6)即118是第17排第6个数,故方框不可框得各数之和为2080.。

一元一次方程四则运算

一元一次方程四则运算

一元一次方程四则运算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通常的形式为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运算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我们来看加法和减法。

当我们需要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侧,将已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侧,从而使得未知数的系数为1。

接着,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和除法来消去未知数的系数,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举个例子来说明四则运算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方程2x + 5 = 11,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减法将已知数项5移到方程的右侧,得到2x = 11 5,即2x = 6。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除法将未知数的系数2消去,得到x = 6 / 2,即x = 3。

这样,我们就求得了方程的解。

除了这种基本的四则运算,我们还可以利用分配律、结合律等
性质来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从而更快地得到答案。

此外,我们还
可以通过图形法、代入法等方法来验证我们得到的解是否正确。

总的来说,四则运算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运算规则,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求得方程的解。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四则运算。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公式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公式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公式大全一、行程问题。

1. 基本公式。

- 路程 = 速度×时间(s = vt)。

- 速度=s÷ t,时间=s÷ v。

2. 相遇问题。

- 公式:s_总=v_1t + v_2t=(v_1+v_2)t(s_总表示总路程,v_1、v_2分别表示两者的速度,t表示相遇时间)。

- 例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2千米/小时,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解析:设t小时后两人相遇。

根据相遇问题公式s_总=(v_1+v_2)t,这里s_总 = 20千米,v_1=3千米/小时,v_2=2千米/小时。

则(3 + 2)t=20,5t = 20,解得t = 4小时。

3. 追及问题。

- 公式:s_追及=v_1t - v_2t=(v_1-v_2)t(s_追及表示追及路程,v_1表示快者速度,v_2表示慢者速度,t表示追及时间)。

- 例题:甲、乙两人相距5千米,甲以6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乙,乙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逃跑,甲几小时能追上乙?- 解析:设甲t小时能追上乙。

根据追及问题公式s_追及=(v_1-v_2)t,这里s_追及=5千米,v_1=6千米/小时,v_2=4千米/小时。

则(6 - 4)t=5,2t = 5,解得t = 2.5小时。

二、工程问题。

-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W = p× t)。

- 工作效率=W÷ t,工作时间=W÷ p。

通常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

2. 合作问题。

- 公式:1=(p_1+p_2)t(p_1、p_2分别表示两者的工作效率,t表示合作时间)。

- 例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析:设两人合作需要t天完成。

甲的工作效率p_1=(1)/(10),乙的工作效率p_2=(1)/(15)。

根据合作问题公式1 = ((1)/(10)+(1)/(15))t,(1)/(10)+(1)/(15)=(3 +2)/(30)=(1)/(6),则(1)/(6)t = 1,解得t = 6天。

一元一次方程讲义

一元一次方程讲义

一元一次方程一、等式及其性质1、等式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如:m+n=n+m,x+2x=3,3×3+1=5×2,3x+1=5y,等等。

注意:等式中一定含有等号。

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a=b ,那么a ±c=b ±c等式性质2 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a=b ,那么ac=bc ;如果a=b ,那么a /c=b /c (c ≠0)。

注意:①等式两边除以一个数时,这个数必须不为0;②对等式变形必须同时进行,且是同一个数或式。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从a+b=b+c ,能否能到a=c ,为什么?(2) 从a-b=b-c ,能否能到a=c ,为什么?(3) 从ab=bc ,能否能到a=c ,为什么?(4) 从a/b=c/b ,能否能到a=c ,为什么?(5)从xy=1,能否能到x=1/y ,为什么?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 ⇐(没有分母的项不要漏乘;去掉分数线,同时要把分子加上括号) ②去括号; ⇐(当括号外面是负号,去掉括号后,要注意变号)③移项; ⇐(移项要注意变号)④合并同类项; ⇐(如果方程中有同类项,一定要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记得每一项都要除系数) 例:解一元一次方程3122133---=+x x x三、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实际应用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审:明确已知什么,求什么及基本关系。

找出能表示题目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2)设:设未知数。

可直接设,也可间接设,要尽量使列出的方程简单。

①直接设未知数:题目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间接设未知数:设的未知数不是题目直接求的量。

③设辅助未知数:所设未知数仅作为题目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桥梁,它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会自然消去(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解方程(5)验:检验方程的解和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例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例题

一)知识要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 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a≠0), .它的解是x=-.我们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要看它化简后的最简形式是不是标准形式ax+b=0(a≠0).例如方程3x2+5=8x+3x2,化简成8x-5=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方程4x-7=3x-7+x 表面上看有一个未知数x,且x的次数是一次,但化简后为0x=0,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方程含有分母时要先去分母,使过程简便,具体做法为: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要注意不要漏掉不含分母的项,如方程x+=3, 去分母得10x+3=3就错了, 因为方程右边忘记乘以6,造成错误.(2)去括号:按照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特别注意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掉负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括号前有数字因数时要注意使用分配律.(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注意移项要变号.(4)合并项:把方程化成最简形式ax=b(a≠0).(5)把未知数的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解方程时上述步骤有些可能用不到,并且也不一定按照上述顺序,要根据方程的具体形式灵活安排求解步骤 .(二)例题:例1.解方程(x-5)=3-(x-5)分析:按常规此方程应先去分母,去括号,但发现方程左右两边都含有x-5项,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 ,移项,合并,使运算简便.移项得:(x-5)+(x-5)=3合并得:x-5=3∴x=8.例2.解方程2x-3(x+1)/6=4/3-(x+2)/3因为方程含有分母 ,应先去分母.去分母:12x-3(x+1)=8-2(x+2) (注意每一项都要乘以6)去括号:12x-3x-3=8-2x-4 (注意分配律及去括号法则)移项:12x-3x+2x=8-4+3合并:11x=7系数化成1:x=7/11.例3.1/9{1/7[1/5((x+2)/3+4)+6]+8}=1解法1:从外向里逐渐去括号,展开求去大括号得: 1/7[1/5((x+2)/3+4)+6]+8=9去中括号得: 1/5((x+2)/3+4)+6+56=63整理得:1/5((x+2)/3+4)=1去小括号得: (x+2)/3+4=5去分母得:x+2+12=15移项,合并得:x=1.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前面说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可以按照具体的题目灵活运用方法.例4.解方程3/5[5/3(x/4-1)-2]-2x=3分析:此方程含括号 ,因为×=1,所以先去中括号简便.去中括号:(x/4-1)-6/5-2x=3去小括号:x/4-1-6/5-2x=3去分母:5x-20-24-40x=60移项:5x-40x=60+44合并项:-35x=104系数化成1得:x=-104/35.例5.解方程0.6(4x+9)/0.1-0.1(3-2x)/0.01-15(x-5)=0分析:本方程分子、分母中都含有小数,如果直接去分母 ,会使运算繁琐.但如果利用分数的性质,即分子分母同乘以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前两项分子、分母中的小数都化成整数 ,就能使运算简便.利用分数的性质(即左边第一项分子、分母同乘以10,第二项分子、分母同乘以100), 原方程可化为:6(4x+9)-10(3-2x)-15(x-5)=0去分母:6(4x+9)-10(3-2x)-15(x-5)=0去括号:24x+54-30+20x-15x+75=0移项得:24x+20x-15x=-54+30-75合并得:29x=-99系数化成1:x=-99/29.例6.在公式 S=(a+b)h 中,已知:a=5,S=44,h=8, 求分析:这是梯形面积公式 ,四个量S,a,b,h中知道任意量的值.解法1:把a=5,S=44,h=8 代入公式得44=(5+b)×8 这是关于 b的一元一次方程b的值.3个量的值,都可以求出第四个化简得:b+5=11移项,合并得:b=6.解法2:先把b看作未知数,把其它量都看作已知数b,然后再代入已知数的值求出 b. ,将公式变形,用其它三个量来表示S=(a+b)h去分母:2S=(a+b)h去括号:2S=ah+bh移项:2S-ah=bh 即bh=2S-ah系数化成1:∵h≠0,∴b=-a( 一定不要忘记条件h≠0)当a=5,S=44,h=8时,b=-5=11-5=6∴b=6.例7.当x=2时,式子x2+bx+4的值为0,求当x=3时,x2+bx+4的值.分析:这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例子,要求x2+bx+4的值,先求出b的值,最后求当x=3时,x2+bx+4的值.∵当x=2时,x2+bx+4的值为0,∴4+2b+4=0(得到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这个方程得 2b=-8,∴b=-4,∴x2+bx+4为x2-4x+4,当x=3时,x2-4x+4=32-4×3+4=9-12+4=1,∴当x=3时,这个式子值为 1.例8.解绝对值方程:(1)|2x-1|=8 (2)=4 (3)=4(4)|3x-1|+9=5 (5)|1-|x||=2说明:解绝对值方程也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它的解法主要是:①先把|ax+b|看作一个整体,把绝对值方程看作是以|ax+b|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成|ax+b|=c 的形式;②对|ax+b|=c 进行讨论,当c>0时,正确去掉绝对值,得到ax+b=c或ax+b=-c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 x的值;当 c=0时,得到ax+b=0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x;当c。

一元一次方程100道及答案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100道及答案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100道及答案过程本文精心收集了100道一元一次方程题,且每道题均附上清晰的求解步骤和解答,可供学生们在学习中参考。

一元一次方程是高中一类重要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测试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下面是一元一次方程100道及解答过程:1. x + 2 = 5解答:x = 32. 2x = 4解答:x = 23. x - 3 = 4解答:x = 74. 4x - 5 = 15解答:x = 45. x - 7 = 3解答:x = 106. 5x + 6 = 36 解答:x = 67. 3x = 9解答:x = 38. 7x - 2 = 12 解答:x = 29. 9x - 4 = 16 解答:x = 210. 6x + 3 = 27 解答:x = 411. 4x + 9 = 25 解答:x = 412. 2x - 7 = -5 解答:x = 413. 2x = 10解答:x = 514. 3x - 4 = 6 解答:x = 415. 8x - 3 = 21 解答:x = 316. x = 8解答:x = 817. 5x + 2 = 27 解答:x = 518. 3x - 7 = 6 解答:x = 519. 8x + 4 = 48 解答:x = 620. 4x - 3 = 7 解答:x = 221. x + 5 = 10 解答:x = 522. 2x = 6解答:x = 323. 8x + 9 = 61 解答:x = 724. 4x + 5 = 21 解答:x = 425. x - 4 = 3 解答:x = 726. 7x + 2 = 20 解答:x = 327. 9x = 27 解答:x = 328. 7x - 4 = 10 解答:x = 229. 9x + 7 = 58 解答:x = 630. 3x - 8 = 14 解答:x = 631. 5x + 9 = 44 解答:x = 732. x = 5解答:x = 533. 6x - 8 = 18 解答:x = 434. 8x + 1 = 65 解答:x = 835. 4x - 7 = 11 解答:x = 336. 5x + 3 = 28解答:x = 537. 2x + 7 = 17 解答:x = 538. 8x - 5 = 47 解答:x = 639. 9x - 1 = 80 解答:x = 940. 7x - 3 = 26 解答:x = 441. 4x + 8 = 28 解答:x = 542. 6x + 9 = 51 解答:x = 743. x + 6 = 9 解答:x = 344. 5x = 10解答:x = 245. 9x - 8 = 28 解答:x = 446. x = 12解答:x = 1247. 8x - 6 = 36 解答:x = 548. 5x + 4 = 24 解答:x = 449. x - 5 = 8 解答:x = 1350. 6x + 2 = 42 解答:x = 751. 2x + 9 = 23 解答:x = 752. 3x - 7 = 12 解答:x = 753. 5x + 6 = 30 解答:x = 554. x = 18解答:x = 1855. 7x + 4 = 46 解答:x = 656. 4x + 3 = 19 解答:x = 457. 8x = 64解答:x = 858. 6x - 5 = 21 解答:x = 459. 3x + 8 = 14解答:x = 260. x - 6 = 11 解答:x = 1761. 7x - 9 = 32 解答:x = 562. 2x + 7 = 17 解答:x = 563. 6x + 4 = 38 解答:x = 664. 5x = 30解答:x = 665. 3x + 5 = 20 解答:x = 566. x + 9 = 16 解答:x = 767. 8x - 7 = 21 解答:x = 368. x = 20解答:x = 2069. 4x + 3 = 19 解答:x = 470. 7x - 5 = 25 解答:x = 471. x - 9 = 5 解答:x = 1472. 2x + 8 = 14 解答:x = 373. 8x + 4 = 68 解答:x = 874. 6x - 7 = 11 解答:x = 375. 3x + 9 = 24 解答:x = 576. 5x - 8 = 33 解答:x = 777. x + 4 = 10 解答:x = 678. 7x + 2 = 64 解答:x = 979. 9x - 5 = 44 解答:x = 580. 4x + 8 = 28 解答:x = 581. 3x + 2 = 5 解答:x = 182. x - 8 = 10解答:x = 1883. 5x = 40解答:x = 884. 7x + 6 = 74 解答:x = 1085. 9x = 63解答:x = 786. x = 24解答:x = 2487. 4x + 1 = 17 解答:x = 488. 2x - 6 = 8 解答:x = 789. 7x - 9 = 16 解答:x = 390. 5x + 7 = 47 解答:x = 891. 3x - 7 = 4 解答:x = 792. 8x + 9 = 73 解答:x = 993. x - 4 = 9 解答:x = 1394. 6x = 48解答:x = 895. 4x + 6 = 22 解答:x = 496. x + 8 = 13 解答:x = 597. 7x + 5 = 43 解答:x = 698. 9x - 3 = 36 解答:x = 499. 3x + 6 = 24 解答:x = 6100. x - 9 = 16 解答:x = 25。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知识要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或,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典型例题】例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哪些?x+2y=9 x 2-3x=1 11=xx x 3121=-2x=1 3x –5 3+7=10 x 2+x=1例2.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性质,通过怎样变形得到的.(1)如果________;-8x 3,853==+那么x(2)如果-1_x_________3,123=--=那么x x ;(3)如果;__________x ,521==那么x(4)如果________.3x ,32==那么yx例3.解下列简易方程1.5223-=+x x 2.4.7-3x=113.x x +-=-32.0 4.)3(4)12(3-=+x x例4.解方程 1.32243332=+--x x 2.1423(1)(64)5(3)25x x x --++=+3.21101211364x x x -++-=- 4.22314615+=+---x x x x 5.003.002.003.0255.09.03.0=+---+x x x 6.83161.20.20.55x x x +-+-=-例6.x 取何值时,代数式 63x + 与 832x- 的值相等.例7.已知方程104x x =-的解与方程522x m +=的解相同,求m 的值.例8. 已知1x =-是关于x 的方程 327350x x kx -++= 的解,求221195k k --的值.例9.当.38322倍的的值是为何值时,代数式x x x x ++-例10. 若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m, n 都有m ※n=43nm +,解方程3x ※4=2.系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知识梳理】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归纳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找——找准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题意的等量关系.(2)设——设未知数,弄清题意和找准等量系后,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3)列——列出方程,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题目中的各种数量,依据找准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 解——解方程.解出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 答_作出应答,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作出回答且注明单位.水速度=船速-水速2.分析应用题中等量关系的一般方法(1)译式法:将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或数量及各数量间的关系译成代数式,然后根据代数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2)线示法:用同一直线的线段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线段的长度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3)列表法:将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纳入表格,从而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4)图示法:利用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量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更方便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三、考查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问题,关键是考查同学们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属于当基本题或中档题,学习中应抓住其核心问题——建模,从等量关系入手,而不是只让学生套题型,套步骤去解应用题.【典型例题】劳动力分配问题例1.某车间有100个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螺栓18个或螺母24个,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与螺母配套(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应如何分配加工螺栓、螺母的工人?分析:等量关系为螺栓数:螺母数=1︰2.设加工螺栓人数为x,则加工螺栓的总数为18x个,加工螺母总数为24(100-x)个.解:设加工螺栓的人数为x人,依题意有24xx⨯(=-2,18)100解得 40=x (人).∴加工螺母的人数为 100-x =100-40=60(人) 答:应分配40人去加工螺栓.点评:此题重点是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等体积问例2.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为11cm ,高25cm ,将满桶的水倒入底面长30cm ,宽20cm 的长方体容器,问此长方体容器的高度至少要多少才不溢出水(π取3.14,结果精确到0.1cm )? 分析:从相等关系入手,即圆柱形容器积=长方体器容积. 解:设长方体容器的高为x cm ,依题意,有 30×20x =25π×112,解方程,得 ≈=24121πx 15.9cm , 答:长方体容器的高至少需要15.9cm.点评:“等积变换”是中学数学的常用方法,要让学生理解和把握这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盈亏问题例3.某服装个体户同时卖出两套服装,每件都以135元出售,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1)在这次买卖中,这位个体户是赔是赚还是正好保本? (2)若将题中的135元改成为任何正数a 元,情况如何? 分析:关键把握等量关系: 进价(1+盈利率)=售价,进价(1-亏本率)=售价.解:(1)设第一件进价为x 元,则135%)251(=+x , 解得 108=x ,设第一件进价为y 元,则135%)251(=-y , 解得 180=y ,而 181352)180108(1352)(=⨯-+=⨯-+y x .所以赔18元.(2)仿前一小题方法可得: a x =+%)251(及a y =-%)251(, 解得 a x 54=, a y 34=,而 0152234542)(>=-⎪⎭⎫ ⎝⎛+=-+aa a a a y x , 所以此时仍然是亏本.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此类问题中的几个等量关系,同时理解好一些常用“词”:如:打八折,进价,售价,盈利10%,亏本20%等.拓广:在例3中,将题中的135元改为任何正数a 元,同时又将题中的25%改为m%(0<m <100)情况如何?工程量问题例4.甲、乙两水管往水池中注水,甲管单独打开用20小时可注满一池水,乙管单独打开用40小时可注满一池水.现在甲管单独打开8小时后,乙管才开始工作,问两管一起打开后需多少小时可注满水池?分析:利用等量关系,甲管工作量+乙管工作量=1,来解题,为了理清工作量的关系,可列表如下:(设两管一起开后x 小时可注满全池)解:设两管一起打开后x 小时可注满全池,依题意,得140208=++xx . 解得 8=x (小时),答:两管一起打开后8小时可注满水池.点评:“列表法”在分析等量关系中,有其特点,但重点还应是在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上,提高“建模”能力.行程问题例5.由甲地到乙地前32的路是高速公路,后31的路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交界处是丙地.A 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普通公路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B 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110千米/时,在普通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70千米/时.A 、B 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行驶,在距离丙地44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分析:本题在相遇过程中A 、B 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至相遇如图3-5-1所示,相等关系是A 车行驶时间=B 车行驶时间.距丙地44千米处,有两种可能,(1)相遇处在高速公路上距丙地44千米,(2)相遇处在普通公路上,解题时要考虑到这两种情况,再根据实际取舍.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 千米,A 车从甲地到丙地,需要15010032xx=(小时),B 车从乙地到丙地,需要2107031x x=(小时), ∵210150x x > ∴A 、B 两车只能在高速公路上距丙地44千米处相遇.列方程得,1104470311004432+=-xx 解得441=x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41千米.点评:“线示法”分析等量关系比较方便.但要注意分类讨论各种情况,以免挂一漏万.利息问题例6.大宝、小宝共利用假期打工1000元,大宝把他的工钱按一年期教育储蓄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98%,免收利息税,小宝把他的工钱买了月利率为2.15%的债券,但要交纳20%的利息税,一年后两人得到的收益恰好相等,问两人的压岁钱各是多少?分析:抓住这一问题的等量关系.1.利息(免税的)=存入钱数×年利率,2.利息(不免税的)=存入钱数×年利率×(1-税率),3..大宝的收益=小宝的收益.解:设大宝的工钱为x元,则小宝的工钱为(1000-x)元,由题意,得.1⨯98%⨯⨯x.=x-(80%100012%).215解得510x(元),1000-x=490(元).=答:大宝的工钱是510元,小宝的工钱是490元.【自我测试】一、基础测试1.在高速公路上,一辆长4米,速度为110千米/时的轿车准备超越一辆长12米,速度为100千米/时的卡车,则轿车从开始追及超越卡车,需要花费的时间约是()A.1.6秒B.4.32秒C.5.76秒D.345.6秒2.有一旅客携带30公斤行李从某机场乘飞机返回绵阳,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公斤行李,超重部分每公斤按飞机票价格的1.5%购行李票,已知该旅客现已购行李票60元,则它的飞机票价为()A.300元B.400元C.600元D.800元3.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所得利息要交纳20%的利息税,已知某储户有一笔一年期定期储蓄到期纳税后得利息450元,问该储户存入多少本金?4.某商品的进货单价为280元,按25%的利润率确定售价.后因市场发生变化,决定按原定价格的八五折出售,问这时每售出一件这种商品,商店获利多少?5.用内径18毫米的圆柱形试管盛满水后,向一个底面是边长为22毫米的正方形,高是15毫米的空长方体容器内倒水,倒满容器后试管内水面下降约多少毫米?6.一艘船在甲、乙两地之间航行,顺水要3小时,逆水要3.5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求水流速度.7.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向急走,一圈为400米,甲的速度为平均每分钟80米,乙的速度是甲的1.25倍,如果乙在甲的前面100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8.某人原计划骑车以12km/h的速度由A地去B地.这样可在规定时间内到达B地.但他因事将原计划出发的时间推迟了20min,只好以15km/h的速度前进,结果比规定时间早4min到达B地,求A、B 两地的距离?二、综合能力测试题1.某商店先在广州以每件15元的价格购进一种商品10件,后来又到深圳以每件12.5元的价购进同样商品40件,如果商店销售这些商品时,要获利12%的利润,那么这种商品的销售价应该是_______.2.有一卷铁丝,第一次用去了它的一半少1m,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一半多1m,结果还剩下10m,这卷铁丝原长多少?3.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它们的内池分别为6m、3m、2m,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浸在中、小水池的水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cm和4cm,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沉浸在大水池的水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4.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m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座铁桥,过第二座铁桥比过第一座铁桥多用5分钟,又知第二座铁桥的长度比第一座铁桥长度的2倍短50m,试求各铁桥的长?5.某公司向银行贷款40万元用来生产某种新产品,已知该贷的年利率为1.5%(不计复利),每人新产品的成本是2.3元,售价4元,应纳税是销售额的10%,如果每年生产该种产品20万个,并把所得利润用来归还贷款,问需要几年才能一次性还清?(利润=销售额-成本-应纳税款)6.某班共40名学生,其中33人数学成绩不低于80分,32人英语成绩不低于80分,且班上每人在这两科中至少有一科不低于80分.求两科成绩都不低地80分的人数.。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知识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 叫方程,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注意:一元一次方程等号两边都是 ). 叫做方程的解。

例.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x+2y=9 x 2-3x=1 11=x x x 3121=- 2x=1 3x –5 3+7=10 x 2+x=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例 如果x k-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若ax +b=0为一元一次方程,则__________.如果x |k|+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如果(k+1)x |k|+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如果(k+2)x 2+kx+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已知方程(a-2)x |a|-1=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x= .知识点三.方程的解例1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 -m=0的解是x=1,则m 的值是 .2.已知2-=x 是方程042=-+m x 的根,则m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031)9(1211)8(31)7(132)6(3)5(0)4(01552)3(853)2(53)1(2=-++=-==+>+==-+=++yx x x x xy x y x x x x x变式1、x=3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A. 3x-1-9=0B. x=10-4xC. x(x-2)=3D. 2x-7=122、方程62x =-的解是( ) A. -3 .B -13C. 12D. -12 3下列各数中是方程x 2+5x +6=0的解的是( ) A.x =0 B.x =2 C.x =3 D.x =-34小明在解方程5a-x =13(x 是未知数)时,误将-x 看成了+x ,得到方程的解是x =-2,则原方程的解为( )A.x =-3B.x =0 C .x =2 D.x =15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 -m=0的解是x=m ,则m 的值是 .6.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a ≠0),则ax +b =0的根为( )A .1B .-1C .-1或1D .任意数知识点四:化成标准形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 +b=0(a 不等于0)例:把下列方程化为ax +b=0的形式(1) 4(x -2)-[5(1-2x )-4(5x -1)]=0;(2)14126110312-+=---x x x 变式:把下列方程化为ax +b=0的形式(1) x x 53231223=⎥⎦⎤⎢⎣⎡+⎪⎭⎫ ⎝⎛- (2)61(5x+1)=81(9x+1)-31(1-x) 练习题: 1.当=m 时,关于字母x 的方程0112=--m x 是一元一次方程.2.若9a x b 7 与 – 7a 3x –4 b 7是同类项,则x= .3.如果()01122=+++-y x x ,则21x y -的值是 . 4.当=x ___时,代数式24+x 与93-x 的值互为相反数.5.已知08)1()1(2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一、知识点知识点一:一元一次方程及解的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要点诠释:一元一次方程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3)整式方程.2、方程的解: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将其代入方程两边,看两边是否相等.知识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方程的同解原理(也叫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那么;(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那么;如果,那么要点诠释: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即:(其中m≠0)特别须注意:分数的基本的性质主要是用于将方程中的小数系数(特别是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如方程:-=1.6,将其化为:-=1.6。

方程的右边没有变化,这要与“去分母”区别开。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常用步骤具体做法依据注意事项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基本性质2 防止漏乘(尤其整数项),注意添括号;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去括号法则、分配律注意变号,防止漏乘;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 等式基本性质1 移项要变号,不移不变号;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要仔细,不要出差错;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等式基本性质2 计算要仔细,分子分母勿颠倒要点诠释:理解方程ax=b在不同条件下解的各种情况,并能进行简单应用:①a≠0时,方程有唯一解;②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③a=0,b≠0时,方程无解。

知识点三: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明确各量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3)列方程,把相等关系左右两边的量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列出方程.(4)解方程.(5)检验,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6)写出答案.2、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设→根据题意→解这个方程→答。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双基回顾1、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含有的叫做方程;使方程相等的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例:x=-3是不是方程2x=5x+9的解,你是怎么知道的.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次数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1)2x-y=3; (2)x=0; (3)x2-2x+1=0; (4)x+3=2x-1.3、等式的性质性质1 等式两边同一个数(或),结果仍相等。

若a=b,则.性质2 等式两边同一个数,或的数,结果仍相等。

若a=b,则; 若a=b,则.例:用适当的数字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理由。

(1)如果3x+8=6,那么3x=6[ ]; (2)如果-5x=25,那么x=[ ];(3)如果2x-3=5,那么2x=[ ]; (4)如果x/4=-7,那么x=[ ]4、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如果方程中有同类项,可以先合并同类项变成ax=b(a≠0)的形式,再求解。

例:解方程:-3x+2x=5-1二、例题导引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x=y,则x/m2=y/m2;②若x=y,则mx=my; ③若x/m=y/m,则x=y; ④若x2=y2,则x3=y3例2 已知方程(m-2)x︱m︱-1+3=m-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

例3 已知x=1/2是关于x的方程4+x=3-2ax的解,求a2+a+1的值。

例4 小明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和同学说,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8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是多少?(请你列出方程,并用等式的性质求解。

)三、练习提高夯实基础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①2x+1; ②x=0; ③2x+3>0;④x-2y=3; ⑤1/x-3x=5;⑥x2+x-3=0.A、3个B、4个C、5个D、6个2、下列方程中,解为1/2的是〔〕A、5(t-1)+2=t-2B、1/2x-1=0C、3y-2=4(y-1)D、3 (z-1) =z-23、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A、若2x-1=3,则2x = 4B、若3x =-6,则x =2C、若x+3=2,则x =-1D、若-1/2x=3,则x=-64、已x=y,下列变形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x-2=y-2B、-2x=-2yC、ax=ayD、x/c2=y/c25、下列各式的合并不正确的是〔〕A、-x-x = -2xB、-3x+2x = -xC、1/10x-0.1x = 0D、0.1x-0.9x = 0.8x6、若x2a-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7、某班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131元,比每人平均2元还多35元。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如:7-5x =3,3(x +2)=4-x 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技巧 正确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四个条件是: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③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④分母中不含未知数,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2)方程的解①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②方法:要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一看,它是不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二看,将它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它是方程的解.如x =3是方程2x -4=2的解,而y =3就不是方程2x -4=2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例1-1】 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A .S =12ab ;B.x -y =0;C.x =0;D.12x +3=1;E.3-1=2;F.4y -5=1;G .2x 2+2x +1=0;H.x +2.解析:E 中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G 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A 与B 中含有的未知数不是一个,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H 虽然形式上字母的个数是一个,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D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C ,F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所以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CF【例1-2】 x =-3是下列方程( )的解. A .-5(x -1)=-4(x -2) B .4x +2=1C .13x +5=5 D .-3x -1=0解析:对于选项A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5×(-3-1)=20,右边=-4×(-3-2)=2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是方程-5(x -1)=-4(x -2)的解;对于选项B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4×(-3)+2=-10,右边=1,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不是方程4x +2=1的解,选项C ,D 按以上方法加以判断,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只有A 的左右两边相等,故应选A.答案:A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基本性质①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c =bc ,a c =bc(c ≠0).③性质3: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 如由-8=y ,得y =-8.④性质4:如果a =b ,b =c ,那么a =c .(传递性) 如:若∠1=60°,∠2=∠1,则∠2=60°. (2)等量代换在解题过程中,根据等式的传递性,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谈重点 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的注意事项(1)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一定要注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这里特别要注意:“同时”和“同一个”,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2)等式的基本性质2中乘以(或除以)的仅仅是同一个数而不包括整式,要注意与性质1的区别.(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例2-1】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 .若4y +2=3y -1,则y =1B .若7a =5,则a =57C .若x 2=0,则x =2D .若x 6-1=1,则x -6=1解析:首先观察等式的左边是如何由上一步变形得到的,确定变形的依据,再对等式的右边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出结论.A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减去3y +2,左边是y ,右边是-3,不是1;C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以2,右边应为0,不是2;D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左边乘以6,而右边漏乘6,故不正确;只有B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7,得到a =57.答案:B【例2-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5x -8=12;(2)4x -2=2x ;(3)x +1=6;(4)3-x =7.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方程变形为左边只含有未知数的项,右边含有常数项,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解:(1)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8,得5x =20.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得x =4. (2)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2x ,得2x -2=0. 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得2x =2.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得x =1. (3)方程两边都同时减去1, 得x +1-1=6-1,∴x=6-1.∴x=5.(4)方程两边都加上x,得3-x+x=7+x,3=7+x,方程两边都减去7,得3-7=7+x-7,∴-4=x,即x=-4.3.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①移项的概念及依据: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②移项的目的: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③移项的过程:移项的过程是项的位置改变和符号变化的过程.即对移动的项进行变号的过程,如,-2-3x=7,把-2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2在原方程中前面带有性质符号“-”,移到右边后需变成“+”,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变号,没有移动的项则不变号.所以由移项,得-3x=7+2.④要注意移项和加法交换律的区别:移项是把某一项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而加法交换律中交换加数位置只是改变排列的顺序,符号随着移动而不改变.如,3+5x=1,把3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要变号,得5x=1-3,是属于移项;而把5x-15x+11x=11变成5x+11x -15x=11,是利用加法交换律,不是移项而是位置的移动,所以不变号.辨误区移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移项时注意“两变”:一变性质符号,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二变位置,把某项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具体变形名称具体做法变形依据注意事项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的每一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能有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多项式的去掉分母后,要加小括号去括号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去括号分配律;去括号的法则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所有项都要变号移项移项就是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等式的基本性质1 移项要变号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为ax=b的最简形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只将系数相加,字母及其指数不变化系数为1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系数或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 分子、分母不能颠倒值得注意的是:(1)这些步骤在解方程时不一定全部都用到,也不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可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步骤;(2)为了避免错误,可将解出的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例3-1】 下列各选项中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 A .由2x =4,得x =2B .由7x +3=x +5,得7x +3=5+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1=x +9解析:选项A 是把x 的系数化成1的变形;选项B 中x +5变成5+x 是应用加法交换律,只是把位置变换了一下;选项C 是作的移项变形;选项D 是应用等式的对称性“a =b ,则b =a ”所作的变形.所以变形属于移项的是选项C.答案:C【例3-2】 解方程2-x 3-5=x -14.分析:方程有分母,将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去掉分母得4(2-x )-60=3(x -1),再按照步骤求解,特别注意-5不能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解: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12, 得4(2-x )-60=3(x -1). 去括号,得8-4x -60=3x -3. 移项,得-4x -3x =-3-8+60. 合并同类项,得-7x =49. 两边同除以-7,得x =-7.4.解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后,就成为未知数系数不是0的最简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仅有很多直接应用,而且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方程式不断化简的过程,一直把方程化为x =a (a 是一个已知数).(1)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简单方程的解法其思路是一样的.方程中若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可以把此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来运算;方程中若含有小数或百分数,就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或百分数化为整数再去分母运算.(2)要注意把分母整数化和去分母的区别:分母整数化是在某一项的分子、分母上同乘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而去分母是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例4】 解方程0.4x -90.5-x -52=0.03+0.02x0.03.分析:由于0.4x -90.5和0.03+0.02x 0.03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化为整数,在式子0.4x -90.5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变为4x -905,在式子0.03+0.02x0.03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0,变为3+2x3,然后去分母,再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分母整数化,得 4x -905-x -52=3+2x3.去分母,得6(4x -90)-15(x -5)=10(3+2x ). 去括号,得24x -540-15x +75=30+20x . 移项,得24x -15x -20x =540-75+30. 合并同类项,得 -11x =495. 两边同除以-11,得x =-45.5.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关的问题 方程的解不仅是方程的重要概念,也是考查方程知识时的主要命题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1)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若已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一定使其成立,则得到一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这个字母系数的值.(2)同解方程: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可直接解第一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把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相关字母的值.【例5-1】 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3k =1的解相同,则k =( ).A .-2B .43C .2D .-43解析:解方程3x +5=0,得x =-53.将x =-53代入方程3x +3k =1,得-5+3k =1,解得k =2,故应选C. 答案:C【例5-2】 若关于x 的方程(m -6)x =m -4的解为x =2,则m =__________. 解析:把x =2代入方程(m -6)x =m -4,得(m -6)×2=m -4,解得m =8. 答案:86.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解题策略 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五个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可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能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性质与解题技巧,则不但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下面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几种技巧.(1)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是先去括号,去括号的顺序一般是由小到大去,但有些题目是从外向里去括号,计算反而简单,这就要求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的方法.(2)对于一些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若硬套解题的一般步骤,先去分母则复杂繁琐,若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先移项、合并同类项,则使运算显得简捷明快.有些特殊的方程却要打破常规,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使运算快捷、简便.巧解可激活思维,使我们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6-1】 解方程34⎣⎡⎦⎤43⎝⎛⎭⎫12x -14-4=32x +1. 分析:注意到34×43=1,把34乘以中括号的每一项,则可先去中括号,34×43⎝⎛⎭⎫12x -14-34×4=32x +1,再去小括号为12x -14-3=32x +1,再按步骤解方程就非常简捷了. 解:去括号,得12x -14-3=32x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74.两边同除以-1,得x =-174.【例6-2】 解方程x +37-x +25=x +16-x +44.分析:此题可按照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但本题若直接去分母,则两边乘以最小公倍数420,运算量大容易出错,我们可两边分别通分,5(x +3)-7(x +2)35=2(x +1)-3(x +4)12,把分子整理后再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得5(x +3)-7(x +2)35=2(x +1)-3(x +4)12.化简,得-2x +135=-x -1012. 去分母,得12(-2x +1)=35(-x -10). 去括号,得-24x +12=-35x -35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 =-362.两边同除以11,得x =-36211.7.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1)利用方程的解求未知系数的值当已知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字母系数或有关的代数式时,常常采用代入法,即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字母系数的等式(或者可以看作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再求解即可.(2)利用概念列方程求字母的值 利用某些概念的定义,可以列方程求出相关的字母的取值,如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或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列方程求值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出字母的取值.谈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许多数学概念、性质的运用范围、限制条件或使用前提有的是以隐含条件的形式出现在题目中,由此可发掘隐含的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发掘隐含条件时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例7-1】 (1)当a =__________时,式子2a +1与2-a 互为相反数. (2)若6的倒数等于x +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解析:(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可得一元一次方程2a +1+(2-a )=0,解得a =-3;(2)由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元一次方程6(x +2)=1,解得x =-116.答案:(1)-3 (2)-116【例7-2】 已知x =-2是方程x -k 3+3k +26-x =x +k2的解,求k 的值.分析:把x =-2代入原方程,原方程就变成了以k 为未知数的新方程,解含有未知数k 的方程,可以求出k 的值.解:把x =-2代入原方程,得 -2-k 3+3k +26-(-2)=-2+k2. 去分母,得2(-2-k )+3k +2-(-2)×6=3(-2+k ). 去括号,得-4-2k +3k +2+12=-6+3k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k =-16.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k =8.【题01】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25x x =,则5x =.B .若77,x -=则1x =-.C .若10.2x x -=,则1012x x -=. D .若x ya a=,则ax ay =. 【题02】下列各式不是方程的是( ) A .24y y -=B .2m n =C .222p pq q -+D .0x =【题03】解为2x =-的方程是( ) A .240x -=B .5362x +=C .3(2)(3)5x x x ---=D .275462x x --=- 【题04】若关于x 的方程223(4)0n x n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n 的值.课后作业【题05】已知2(23)(23)1m x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题06】若关于x 的方程2(2||)(2)(52)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解.【题07】若关于x 的方程1(2)50k k 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题08】若关于x 的方程1(2)50k k 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若关于x 的方程2(2)450k x k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x = .【题09】2(38)570a b x b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且该方程有惟一解,则x =( ) A .2140- B .2140C .5615-D .5615【题10】解方程:135(3)3(2)36524x x ---=【题11】解方程:11 (4)(3) 34y y-=+【题12】解方程:122233x xx-+ -=-【题13】解方程:21511 36x x+--=【题14】解方程:11(0.170.2)1 0.70.03x x--=【题15】解方程:1(4)33519 0.50.125xxx+++=+【题16】解方程:0.20.450.0150.010.5 2.50.250.015x xx++-=-【题17】解方程:0.10.90.21 0.030.7x x--=【题18】解方程:4213 2[()] 3324x x x--=【题19】解方程:111[(1)6]20343x --+=。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最新整理)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最新整理)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如:7-5x =3,3(x +2)=4-x 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技巧 正确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四个条件是: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③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④分母中不含未知数,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2)方程的解①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②方法:要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一看,它是不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二看,将它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它是方程的解.如x =3是方程2x -4=2的解,而y =3就不是方程2x -4=2的解.(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例1-1】 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A .S =ab ;B.x -y =0;C.x =0;D.=1;E.3-1=2;F.4y -5=1;G.2x 2+2x +1=0;1212x +3H.x +2.解析:E 中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G 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A 与B 中含有的未知数不是一个,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H 虽然形式上字母的个数是一个,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D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C ,F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所以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CF【例1-2】 x =-3是下列方程( )的解.A .-5(x -1)=-4(x -2)B .4x +2=1C .x +5=5D .-3x -1=013解析:对于选项A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5×(-3-1)=20,右边=-4×(-3-2)=2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是方程-5(x -1)=-4(x -2)的解;对于选项B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4×(-3)+2=-10,右边=1,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不是方程4x +2=1的解,选项C ,D 按以上方法加以判断,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只有A 的左右两边相等,故应选A.答案:A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基本性质①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c =bc ,=(c ≠0).a c bc③性质3: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如由-8=y ,得y =-8.④性质4:如果a =b ,b =c ,那么a =c .(传递性)如:若∠1=60°,∠2=∠1,则∠2=60°.(2)等量代换在解题过程中,根据等式的传递性,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谈重点 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的注意事项(1)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一定要注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这里特别要注意:“同时”和“同一个”,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2)等式的基本性质2中乘以(或除以)的仅仅是同一个数而不包括整式,要注意与性质1的区别.(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例2-1】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 .若4y +2=3y -1,则y =1B .若7a =5,则a =57C .若=0,则x =2D .若-1=1,则x -6=1x 2x 6解析:首先观察等式的左边是如何由上一步变形得到的,确定变形的依据,再对等式的右边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出结论.A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减去3y +2,左边是y ,右边是-3,不是1;C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以2,右边应为0,不是2;D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左边乘以6,而右边漏乘6,故不正确;只有B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7,得到a =.57答案:B【例2-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5x -8=12;(2)4x -2=2x ;(3)x +1=6;(4)3-x =7.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方程变形为左边只含有未知数的项,右边含有常数项,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解:(1)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8,得5x =20.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得x =4.(2)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2x ,得2x -2=0.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得2x =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得x =1.(3)方程两边都同时减去1,得x +1-1=6-1,∴x =6-1.∴x =5.(4)方程两边都加上x ,得3-x +x =7+x ,3=7+x ,方程两边都减去7,得3-7=7+x -7,∴-4=x ,即x =-4.3.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①移项的概念及依据: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②移项的目的: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③移项的过程:移项的过程是项的位置改变和符号变化的过程.即对移动的项进行变号的过程,如,-2-3x =7,把-2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2在原方程中前面带有性质符号“-”,移到右边后需变成“+”,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变号,没有移动的项则不变号.所以由移项,得-3x =7+2.④要注意移项和加法交换律的区别:移项是把某一项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而加法交换律中交换加数位置只是改变排列的顺序,符号随着移动而不改变.如,3+5x =1,把3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要变号,得5x =1-3,是属于移项;而把5x -15x +11x =11变成5x +11x -15x =11,是利用加法交换律,不是移项而是位置的移动,所以不变号.辨误区 移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移项时注意“两变”:一变性质符号,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二变位置,把某项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具体见下表:变形名称具体做法变形依据注意事项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的每一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能有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多项式的去掉分母后,要加小括号去括号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去括号分配律;去括号的法则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所有项都要变号移项移项就是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等式的基本性质1移项要变号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为ax =b 的最简形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只将系数相加,字母及其指数不变化系数为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系数或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分子、分母不能颠倒解技巧 巧解一元一次方程值得注意的是:(1)这些步骤在解方程时不一定全部都用到,也不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可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步骤;(2)为了避免错误,可将解出的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例3-1】 下列各选项中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A .由2x =4,得x =2B .由7x +3=x +5,得7x +3=5+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1=x +9解析:选项A 是把x 的系数化成1的变形;选项B 中x +5变成5+x 是应用加法交换律,只是把位置变换了一下;选项C 是作的移项变形;选项D 是应用等式的对称性“a =b ,则b =a ”所作的变形.所以变形属于移项的是选项C.答案:C【例3-2】 解方程-5=.2-x 3x -14分析:方程有分母,将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去掉分母得4(2-x )-60=3(x -1),再按照步骤求解,特别注意-5不能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解: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12,得4(2-x )-60=3(x -1).去括号,得8-4x -60=3x -3.移项,得-4x -3x =-3-8+60.合并同类项,得-7x =49.两边同除以-7,得x =-7.4.解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后,就成为未知数系数不是0的最简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仅有很多直接应用,而且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方程式不断化简的过程,一直把方程化为x =a (a 是一个已知数).(1)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简单方程的解法其思路是一样的.方程中若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可以把此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来运算;方程中若含有小数或百分数,就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或百分数化为整数再去分母运算.(2)要注意把分母整数化和去分母的区别:分母整数化是在某一项的分子、分母上同乘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而去分母是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例4】 解方程-=.0.4x -90.5x -520.03+0.02x0.03分析:由于和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0.4x -90.50.03+0.02x0.03小数化为整数,在式子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变为,在式子0.4x -90.54x -9050.03+0.02x0.03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0,变为,然后去分母,再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3+2x3解:分母整数化,得-=.4x -905x -523+2x3去分母,得6(4x -90)-15(x -5)=10(3+2x ).去括号,得24x -540-15x +75=30+20x .移项,得24x -15x -20x =540-75+30.合并同类项,得-11x =495.两边同除以-11,得x =-45.5.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关的问题方程的解不仅是方程的重要概念,也是考查方程知识时的主要命题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1)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若已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一定使其成立,则得到一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这个字母系数的值.(2)同解方程: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可直接解第一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把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相关字母的值.【例5-1】 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3k =1的解相同,则k =( ).A .-2B .C .2D .-4343解析:解方程3x +5=0,得x =-.53将x =-代入方程3x +3k =1,53得-5+3k =1,解得k =2,故应选C.答案:C【例5-2】 若关于x 的方程(m -6)x =m -4的解为x =2,则m =__________.解析:把x =2代入方程(m -6)x =m -4,得(m -6)×2=m -4,解得m =8.答案:86.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解题策略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五个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可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能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性质与解题技巧,则不但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下面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几种技巧.(1)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是先去括号,去括号的顺序一般是由小到大去,但有些题目是从外向里去括号,计算反而简单,这就要求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的方法.(2)对于一些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若硬套解题的一般步骤,先去分母则复杂繁琐,若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先移项、合并同类项,则使运算显得简捷明快.有些特殊的方程却要打破常规,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使运算快捷、简便.巧解可激活思维,使我们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6-1】 解方程=x +1.34[43(12x -14)-4]32分析:注意到×=1,把乘以中括号的每一项,则可先去中括号,×-×43443343443(12x -14)34=x +1,再去小括号为x --3=x +1,再按步骤解方程就非常简捷了.32121432解:去括号,得x --3=x +1.12143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74两边同除以-1,得x =-.174【例6-2】 解方程-=-.x +37x +25x +16x +44分析:此题可按照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但本题若直接去分母,则两边乘以最小公倍数420,运算量大容易出错,我们可两边分别通分,=,5(x +3)-7(x +2)352(x +1)-3(x +4)12把分子整理后再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得=.化简,得=5(x +3)-7(x +2)352(x +1)-3(x +4)12-2x +135.-x -1012去分母,得12(-2x +1)=35(-x -10).去括号,得-24x +12=-35x -35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 =-362.两边同除以11,得x =-.362117.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1)利用方程的解求未知系数的值当已知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字母系数或有关的代数式时,常常采用代入法,即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字母系数的等式(或者可以看作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再求解即可.(2)利用概念列方程求字母的值利用某些概念的定义,可以列方程求出相关的字母的取值,如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或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列方程求值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出字母的取值.谈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许多数学概念、性质的运用范围、限制条件或使用前提有的是以隐含条件的形式出现在题目中,由此可发掘隐含的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发掘隐含条件时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例7-1】 (1)当a =__________时,式子2a +1与2-a 互为相反数.(2)若6的倒数等于x +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解析:(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可得一元一次方程2a +1+(2-a )=0,解得a =-3;(2)由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元一次方程6(x +2)=1,解得x =-.116答案:(1)-3 (2)-116【例7-2】 已知x =-2是方程+-x =的解,求k 的值.x -k 33k +26x +k2分析:把x =-2代入原方程,原方程就变成了以k 为未知数的新方程,解含有未知数k 的方程,可以求出k 的值.解:把x =-2代入原方程,得+-(-2)=.-2-k 33k +26-2+k2去分母,得2(-2-k )+3k +2-(-2)×6=3(-2+k ).去括号,得-4-2k +3k +2+12=-6+3k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k =-16.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k =8.课后作业【题01】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A .若,则.B .若则.25x x =5x =77,x -=1x =-C .若,则.D .若,则.10.2x x -=1012x x -=x ya a=ax ay =【题02】下列各式不是方程的是( )A .B .24y y -=2m n =C .D .222p pq q -+0x =【题03】解为的方程是( )2x =-A .B .240x -=5362x +=C .D .3(2)(3)5x x x---=275462x x --=-【题04】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求的值.x 223(4)0n x n -+-=n 【题05】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2(23)(23)1m x m x ---=x m =【题06】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求的解.x 2(2||)(2)(52)0m x m x m -+---=m 【题07】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x 1(2)50k k xk --+=k 【题08】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若关于的x 1(2)50k k x k --+=k x 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 .2(2)450k x kx k ++-=x【题09】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且该方程有惟一解,则2(38)570a b x bx a ++-=x x =( )A .B .2140-2140C .D .5615-5615【题10】解方程:135(3)3(2)36524x x ---=【题11】解方程:11(4)(3)34y y -=+【题12】解方程:122233x x x -+-=-【题13】解方程:21511 36x x+--=【题14】解方程:11(0.170.2)1 0.70.03x x--=【题15】解方程:1(4)33519 0.50.125xxx+++=+【题16】解方程:0.20.450.0150.010.5 2.50.250.015x xx++-=-【题17】解方程:0.10.90.21 0.030.7x x--=【题18】解方程:4213 2[()] 3324x x x--=【题19】解方程:111[(1)6]20 343x--+=。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由一个未知数和系数构成的代数方程,其中未知数的最高幂为1,例如:2x + 3 = 7。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数,a≠0。

方程中的未知数一般用x表示。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将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移到同一侧,以得到ax = c - b的形式;2. 如果方程中未知数系数a为1,则可直接得到x的值,即x = c - b;3. 如果方程中未知数系数a不为1,则需要通过除以a的方式,将x 的系数化为1,从而得到x的值。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例展示以下是几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例:例1:解方程2x + 3 = 7。

解:首先将方程中未知数系数与常数项移到同一侧,得到2x = 7 - 3。

然后,将等式两边除以2,得到x = (7 - 3) / 2,即x = 4 / 2,所以x = 2是方程的解。

例2:解方程3(x - 2) = 5(x + 1) - 4。

解:首先将方程中的分布式展开,得到3x - 6 = 5x + 5 - 4。

然后,将未知数系数移到一侧,得到3x - 5x = 5 - 4 + 6。

化简得到-2x = 7,再将等式两边除以-2,得到x = -7 / 2,所以x = -3.5是方程的解。

例3:解方程4(x - 1) + 2 = 5(x + 3) - 1。

解:首先将方程中的分布式展开,得到4x - 4 + 2 = 5x + 15 - 1。

然后,将未知数系数移到一侧,得到4x - 5x = 15 - 1 + 4 - 2。

化简得到-x = 16,再将等式两边乘以-1,得到x = -16,所以x = -16是方程的解。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举例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相关应用的示例:例1:小明拥有某笔钱财,他将其中2/5捐给了慈善机构,然后将剩下的400元全部存入银行,求小明原先有多少钱。

一元一次方程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大全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常见的方程,它以一个变量和一个常量组成,可以用来描述一些实际问题,在学习中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部分。

本文旨在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及求解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以变量一个常量组成的二次方程。

其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一元一次方程具有易解性,它的求解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第二,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来描述许多实际问题,如物流路线选择、线性规划等等。

第三,一元一次方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应用到工程、物理、金融、统计等诸多学科中。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比较简单,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用移项法,即把变量都移到一边,常量都移到另一边,最后求出变量的值。

第二,用乘除法,即把变量都乘到一边,常量都除到另一边,最后求出变量的值。

第三,用分式法,即把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分式形式,然后用乘除法和分式法结合来求出变量的值。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1.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如果有一个20厘米的木棍被剪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有8厘米,求另一部分的长度。

此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设x为另一部分的长度,则有20=8+x,即x=12,所以另一部分的长度为12厘米。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求出该正方形的面积。

此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设x为正方形的边长,则有面积=x2,即x2=20,所以x=√20,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为√20的平方,也就是400厘米。

四、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程,它具有易解性和多样的应用。

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也是数学学习中基础性的内容,需要我们熟练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6 3 6
注意:分子、分母同乘, 注意:分子、分母同乘,无关的项不变
2 − 3x x +1 2、解方程 时, = 2− 2 6 去分母正确的是( 去分母正确的是( C )
A、3(2 − 3x) = 12 − x +1 B、3(2 − 3x) = 2 − ( x +1) 、 、
C、 − 3x) = 12 − (x +1) D、3× 2 − 3x = 12 − ( x +1) 、 、 3(2 注意:防止漏乘, 注意:防止漏乘,注意添括号
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 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 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 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 再过了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 再过了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 可是儿子只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 可是儿子只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 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 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
1、3 − 2 = 1 、 3、 y = 0 、 5、x + y = 0 、
没有一元
2、5 x − 1 = 9 、 4、x + 2 x + 1 、
2
2
是 不是方程是不是一元6、x + 5 x + 6 = 0 、
不是一次
2 − 0.3x 0.1x + 0.1 3 1 + 2x = 1− 不是整式 8、 是 7、− = 、 、 0.3 0.6 2x 6
5、解方程 −4x + 3x = 2 − 41−1 时, 移项正确的是( 移项正确的是( C )
A、− 7x = −40 、 C、 −x = −40 、
B、 −x = −38 、
D、 7x = −40 、
注意: 注意:带着符号计算
6、解方程 −2x = −16 时, 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C )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⑤ ⑤
移项 −3x + 2x = 8 −1 −x = 7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得

x = −7
有 1、上述解方程的过程中,是否有错误?答:__________; 、上述解方程的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
2、如果有错误,则错在__________步. 、如果有错误,则错在 ① 、② 步 3、如果上述解方程有错误,请你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如果上述解方程有错误,请你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D )
1、我选… 、我选x 20 − 3 x x +1 2−3 x +1 A、 B、 、 、 = 10 − = 1− 6 3 6 2、…(其他选项)错在哪里3 、 (其他选项)错在哪里… 3、…(这一步骤+ 1 注意事项是 x 、 2 − 0.3x (这一步骤)注意事项是… x) 20 − 3 x +1 = 1− = 1− C、 D、 、 、
1 A、 x = 、 8
C、 x = 8 、 注意: 注意:系数是除数
B、 x = −8 、
1 D、 x = − 、 8
x −1 2 x + 2 解方程: 解方程:x − = − 2 3 3
解:去分母,得 6x − 3x +1 = 4 − 2x + 4 ……① 去分母, ① 即
−3x +1 = −2x + 8
3、解方程 2(10 − 3x) = 2 − (x +1) 时, 去括号正确的是( 去括号正确的是( C )
A、 20 − 3x = 2 − x −1 、
B、20 − 6x = 2 − x +1 、
C、 20 − 6x = 2 − x −1 、
D、20 − 6x = 2 − 2x − 2 、
注意:注意符号, 注意:注意符号,防止漏乘
1 1、“ 的2倍与 的差等于 的 与6的和” 倍与-9的差等于 的和” 、 x 倍与 的和 x 5 1 2x − (−9) = x + 6 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 可列出方程 . 5
2、已知2x-3和1+4x互为相反数, 、已知 互为相反数, 和 互为相反数 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 可列出方程 (2x − 3) + (1+ 4x) = 0 .
(1)书124页 目标与评定 书 页 目标与评定1~7 (2)作业本 第五章复习题 组 作业本 第五章复习题A组
3、若 3 x4n−7 + 5 = 0 是一元一次方程, 、 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
2 n = ________
4、方程 ( a + 2) x2 + 5xm−3 − 2 = 3 是一元一次方程, 、 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
-2 4 a = ____ , m = _____
2 − 0.3 x 0.1 x + 0.1 1、解方程 , = 1− 0.3 0.6
4、解方程 40 − 6x = 1− x −1 时, 移项正确的是( 移项正确的是( D )
A、 6x + x = 1−1− 40 、
B、−6x − x = 1−1+ 40 、
C、−6x + x +1 = 1− 40 、
D、−6x + x = 1−1− 40 、
注意:移项要变号, 注意:移项要变号,防止漏移
解下列方程
2x + 1 − x + 2 1、 、 = 2 3
0.3 x − 0.2 x + 2 2、 、 = 0.5 3
10% x − 0.1 1 + x 0.1 x − 0.2 x + 1 = 3、 、 − =3 4、 、 30% 2 0.02 0.5
古代问题:希腊数学家丢番图 古代问题:希腊数学家丢番图 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载着: 3~4世纪 (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载着:
1、什么样的方程才是一元一次方程? 什么样的方程才是一元一次方程? 2、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过程中应注意 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什么) 什么)?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行程问题、调配问题、容积问题、工程问题、 行程问题、调配问题、容积问题、工程问题、利率问题
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哪些 不是?为什么? 不是?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