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求碗问题
数学幽默小故事
数学幽默小故事数学幽默小故事1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请你猜猜他住的是哪两个月?如果是连续住了61天,刚好是两个月,他住的又是哪两个月?如果是60天呢?59天呢?聪明的小朋友们,大家开动脑筋计算一下吧,看看谁最棒!数学幽默小故事2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数学幽默小故事3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
小马虎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数学幽默小故事4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
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
那一元钱到哪去了?数学幽默小故事5有一个主人,雇用工人,向他们提出以下考核:“给你一只桶,给它倒上半桶水,既不多也不少。
但是你当心,既不能用棍子,也不能用绳子或其他任何东西来测量。
”工人动了番脑筋,终于完成了任务。
他是如何做的呢?数学幽默小故事6考试刚过,甲、乙、丙、丁四个人预测谁的成绩最好。
甲说:“丙的分数最高。
”乙说:“甲的分数最高。
”丙说:“我的分数肯定不是最高。
”丁说:“得最高分的不是我。
”等老师改完试卷,一看成绩,甲乙丙丁四人得分各不相同。
至于其中谁得分最多,四个人异口同声,都说:“我们只有一个人猜对了。
”究竟谁的成绩最好呢?数学幽默小故事7一天清晨,我、妈妈、爸爸都起床了,只有妹妹还没起床。
吃饭用碗的数学题
1. 如果一个餐厅每天有20桌客人吃饭,每桌需要4个饭碗和2个菜碗,那么餐厅一天需要准备多少个碗?解答:每桌需要4个饭碗和2个菜碗,所以每桌总共需要6个碗。
20桌则需要20 * 6 = 120个碗。
因此,餐厅一天需要准备120个碗。
2. 在一次聚会上,有30位客人。
如果每位客人用一个饭碗,每两位客人共用一个汤碗,那么总共需要准备多少个碗?解答:每位客人用一个饭碗,所以30位客人需要30个饭碗。
每两位客人共用一个汤碗,那么30位客人需要15个汤碗。
总共需要30 + 15 = 45个碗。
3. 一家四口人吃饭,每个人需要一个饭碗,每顿饭还需要两个共用的菜碗。
如果一天吃三顿饭,那么一天需要准备多少个碗?解答:一顿饭每个人需要一个饭碗,四口人需要4个饭碗,加上2个共用的菜碗,一顿饭需要6个碗。
一天三顿饭则需要6 *3 = 18个碗。
4. 在学校食堂,每个学生每餐需要一个饭碗和一个菜碗。
如果食堂一顿饭要供应500名学生,那么食堂一顿饭需要准备多少个碗?解答:每个学生每餐需要一个饭碗和一个菜碗,所以每个学生需要2个碗。
500名学生则需要500 * 2 = 1000个碗。
因此,食堂一顿饭需要准备1000个碗。
5. 一家餐厅有10种不同的碗,每种碗都有5个备用。
如果一天内餐厅用坏了3种碗各2个,那么餐厅一天结束后还剩下多少个完好的碗?解答:一开始餐厅有10种不同的碗,每种碗都有5个备用,总共有10 * 5 = 50个碗。
一天内用坏了3种碗各2个,总共用坏了3 * 2 = 6个碗。
所以,餐厅一天结束后还剩下50 - 6 = 44个完好的碗。
6.在一个家庭中,每餐有5个人吃饭。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用的碗,但吃饭时还需要一个共用的汤碗。
请问,这个家庭一顿饭至少需要准备多少个碗?解答:每个人需要一个专用的碗,所以5个人需要5个碗。
此外,还需要一个共用的汤碗。
因此,一顿饭至少需要准备的碗的数量为:5(个人专用碗)+ 1(共用汤碗)= 6个碗所以,这个家庭一顿饭至少需要准备6个碗。
算法统宗以碗知僧解题方法
算法统宗以碗知僧解题方法
一、算法统宗简介
算法统宗是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著作,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数学知识和算法技术,被誉为古代数学的瑰宝。
其中,碗知僧解题方法是算法统宗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解题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碗知僧解题方法概述
碗知僧解题方法,又称“碗僧法”,是一种基于图像思维的解题方法。
它通过将题目的条件和要求用图像形式表示,使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易懂。
这种方法在我国古代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学问题的求解。
三、算法应用案例及实用性分析
1.方程求解:在古代,数学家们利用碗知僧法解决了许多线性方程组问题。
例如,给定两个方程:
x + y = 10
2x - y = 16
通过绘制两条直线,分别表示两个方程,然后找到两条直线的交点,即可求得方程组的解(x=4,y=6)。
2.几何问题:在几何学中,碗知僧法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复杂的角度和边长计算问题。
例如,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求另外两边长。
通过绘制等边三角形的图像,利用碗知僧法可以轻松得到另外两边的长度也为a。
3.函数问题:在现代数学中,碗知僧法也可应用于函数问题的求解。
例如,求解函数y=f(x)的零点。
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找到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
点,即可得到零点。
四、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碗知僧解题方法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数学解题方法,它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易懂。
在现代数学教育中,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数学工具相结合,如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兴趣。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求碗问题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求碗问题
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有一道著名的“河上荡杯”题(注:荡杯即洗碗)。
题目意思是:一位农妇在河边洗碗。
邻居问:“你家里来了多少客人,要用这么多碗?”她答道:“客人每两位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位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位合用一只菜碗,共用65只碗。
”她家里究竟来了多少位客人?
想:若设客人是x人,可用各种碗的个数合起来等于碗的总数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解:设有x位客人,根据题意,得
x= 60
答:她家来了60位客人。
此题《孙子算经》中的解法是这样记载的:“置六十五只杯,以一十二乘之,得七百八十,以一十三除之,即得。
”可见《孙子算经》的作者就是用求方程解的方法解这道题的。
四个人围着桌子坐,两副筷子,四个碗的数学题
四个人围着桌子坐,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只碗和一副筷子。
现在要求你用两句规则来判断哪个人是兄弟姐妹。
这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题,涉及到排列组合和逻辑推理的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出一些数学原理和解题方法,并且对逻辑思维进行锻炼。
让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四个人围成一圈,所以他们的位置是循环的,没有固定的顺序。
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只碗和一副筷子,所以可以确定每个人的位置是确定的。
现在我们要判断哪个人是兄弟姐妹,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逻辑推理。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两句规则来进行判断。
第一句规则是:A和B不是兄弟姐妹。
这句话告诉我们,A和B之间是没有亲属关系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不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第二句规则是:B和C是兄弟姐妹。
这句话告诉我们,B和C之间是有亲属关系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可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通过观察这两句规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和D可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因为A和B不是兄弟姐妹,而B和C是兄弟姐妹。
所以A和D之间可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逻辑推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和D可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涉及到了排列组合和逻辑推理的知识。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中,逻辑推理和排列组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能力,锻炼逻辑思维。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数学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结来说,通过分析和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数学知识,为自己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四个人围着桌子坐,两副筷子,四个碗的数学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根据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解答。
数学故事之聪明的一休
聪明的一休
从前,日本安国寺里有个叫一休的小和尚,他机智过人,常常帮人排疑解难。
人们都在传颂他斗智斗勇的动人故事。
一位将军听了不以为然,他说:“一个住在寺院里的小和尚,见到的只不过是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孤陋寡闻,能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当一休的机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称赞时,将军开始半信半疑了,他决定试一试他。
于是,他让地方官西有为门去请一休,说是要宴请他和他的师兄弟们。
第二天,一休随西有为门来到将军府。
他们刚一坐下,就进来一位妇女,冲他们鞠了一躬,对一休说:“一休小师傅,听说你聪慧过人,足智多谋,今天我有一难事相求,请多多帮忙。
”一休心想:这将军够性急的,还未坐稳,就想来个下马威。
他心里想着,却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请不必客气。
”这妇人说:“昨天来了不少客人。
客多,碗少,所以客人们除饭碗是每人一个外,菜碗和汤碗都是共用的。
菜碗是两人共用一个,汤碗是三人共用一个,这样一共用了220个碗。
现在客人们走了,我们要记录一下昨天一共来了多少位客人。
可我怎么也算不出,请一休小师傅帮忙算算。
”一休闭目琢磨了一会儿,微微一笑说:“我知道有多少位客人了,一共有120位客人。
”那妇人一惊,不禁脱口说道:“对,是120
位客人。
”一休意味深长地盯了将军一眼不慌不忙地算起来:。
数学故事推荐
四色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
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
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
1852年10月23日,他的弟弟就这个问题的证明请教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有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家哈密尔顿爵士请教。
哈密尔顿接到摩尔根的信后,对四色问题进行论证。
但直到1865年哈密尔顿逝世为止,问题也没有能够解决数学家哀思录发疯了的数学家康托尔(G.Cantor,1845-1918),德国数学家。
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作为实数理论,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
从而解决17世纪牛顿与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理论体系之后,在近一二百年时间里,微积分理论所缺乏的逻辑基础和从19世纪开始,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人进行的微积分理论严格化所建立的极限理论。
克隆尼克,康托尔的老师,对康托尔表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他用各种用得上的尖刻语言,粗暴地、连续不断地攻击康托尔达十年之久。
他甚至在柏林大学的学生面前公开攻击康托尔。
横加阻挠康托尔在柏林得到一个薪金较高、声望更大的教授职位。
使得康托尔想在柏林得到职位而改善其地位的任何努力都遭到挫折。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我个人,而且还不只我一人,认为重要之点在于,切勿引进一些不能用有限个文字去完全定义好的东西。
集合论是一个有趣的“病理学的情形”,后一代将把(Cantor)集合论当作一种疾病,而人们已经从中恢复过来了。
德国数学家魏尔)认为,康托尔关于基数的等级观点是雾上之雾。
菲利克斯.克莱因不赞成集合论的思想。
数学家H.A.施瓦兹,康托尔的好友,由于反对集合论而同康托尔断交。
生活中的数学500字
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500字生活中的数学500字1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关于数学的问题,它们有的藏在超市里,有的藏在餐厅里,有的藏在家里,有的藏在学校里……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商场中的折扣问题。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人们会觉得商场里的衣服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价格也是蛮贵的,还不如上网购物。
可是到了年底那些卖衣服的店主们总是会想尽花样去吸引上街购物的客人们。
他们有的挂出了大减价的标志,有的标出了打折扣的牌子,还有的放出嗓子,去吸引客人们。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妈上街买衣服。
然而我们看见三家店都有同样的衣服,而且价格也相同,但是三家店都有不同的便宜方式:这件衣服正好300元,第一家是满300元返200元,第二件是每满100元返50元,而第三家是打五折。
到底哪家更便宜一些呢?我们不妨来算一算。
第一家的价格是:300—200=100(元);第二家的价格是:3x50=150(元)300—150=150(元);第三家的价格是:300x50%=150(元)(五折=50%)。
这三家相比起来,第一家最便宜,所以我们买了那件衣服,省下了不少钱!看来,只有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让生活更加丰富!生活中的数学500字2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办公时、买菜时......哪里都能遇上数学问题。
今天,我就和妈妈去买菜,我们到了菜市场,妈妈对我说:“今天,让你一个人去买菜好吗?”我爽快地答应了说:“好的。
”于是我就提着菜蓝开开心心的去买菜了。
我看到今天的豆角很新鲜,于是我对买菜的阿姨说:“阿姨,我要买一些新鲜的豆角。
”卖菜的阿姨说:“小朋友你要多少斤呢?”我说:“我要半斤豆角。
”阿姨说:“一斤豆角五块钱,那么你算一下半斤豆角要多少元呢?”我心里想着:“一斤豆角五块钱,那么半斤就是一斤的一半,用5÷2=2.5元。
我对阿姨说:“是2.5元,对吗?”阿姨竖起大拇指直夸我厉害,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数学真好玩!买好了菜,正打算和妈妈会和时,冰激凌车正好从我身边路过,看了看手里还有10元钱,我就往冰激凌车走了过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用乘除两步计算 解决问题(二)——归总问题》课件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整理复习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 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 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估算。
76×9≈ 720 80 246×4≈ 1000 250
412×2≈ 800 400 106×5≈ 500 100
用估算解决问题
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 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都要由题目 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决定。
一篇文章500字,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 75个字,6分钟能录入完吗?
75×6≈480 75<80 80×6=480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 要多少钱?
18元
?元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 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 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 买几个?
观察我们研究的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 大家说的?
1. 左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一个碗的价格,然后求 出8个碗的总价钱,是“归一”问题。
2. 右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6个碗的总价钱,然后求 出碗的个数,是“归总”问题。
15×2=30(片) 30÷6=5(天) 答:这些药够吃5天。
提升点 2 找隐含条件解决问题
6.在一节手工课上,玲玲用火柴棒摆了4个五边形。如 果用这些火柴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的边不能重合) 4×5÷4=5(个) 答:可以摆5个。
7.同学们准备把一些月饼包装好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 ,如果每6块装一盒,正好可以装12盒。如果每盒 多装2块,可以装几盒?
再求24箱酿多少 千克蜂蜜?
二年级数学顶碗的题全解
二年级数学顶碗的题全解顶碗是一种常见的数学题型,它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和运算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全面解析二年级数学顶碗的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题型。
题目1: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个苹果?解析:题目要求求出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我们可以使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小明的苹果数目3写下来,然后将小红的苹果数目5写下来。
接下来,我们将这两个数相加,3+5=8。
所以小明和小红一共有8个苹果。
题目2:小华的书包里有2本书,小红的书包里有4本书,小明的书包里有3本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解析:题目要求求出小华、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书。
我们可以使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小华的书本数目2写下来,然后将小红的书本数目4写下来,最后将小明的书本数目3写下来。
接下来,我们将这三个数相加,2+4+3=9。
所以小华、小红和小明一共有9本书。
题目3:小明买了3个橙子,小华买了4个橙子,小红买了2个橙子,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橙子?解析:题目要求求出小明、小华和小红一共买了多少个橙子。
我们可以使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小明买的橙子数目3写下来,然后将小华买的橙子数目4写下来,最后将小红买的橙子数目2写下来。
接下来,我们将这三个数相加,3+4+2=9。
所以小明、小华和小红一共买了9个橙子。
题目4:小明有8元,小华有5元,小红有3元,他们一共有多少元?解析:题目要求求出小明、小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元。
我们可以使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小明有的元数8写下来,然后将小华有的元数5写下来,最后将小红有的元数3写下来。
接下来,我们将这三个数相加,8+5+3=16。
所以小明、小华和小红一共有16元。
通过以上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二年级数学顶碗题目主要涉及加法运算。
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将相关的数目写下来,然后将这些数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除了加法,顶碗题目还可以涉及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
3个——18元 8个——?元
二、探索新知
例8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 多少钱?
解决问题
一、你还会吗?
2.我有56元钱能买几个水杯?
(一个水杯8元)
4×8=32(元)
答:一共需要32元。
56÷8=7(元)
答:56元钱能买7个水杯。
例8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
二、探索新知
自学提示 一.画一画: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3个碗用18元, 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吗?
2. 同学们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 (1)照这样计算,6名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 (2)教室共有36块玻璃,一共需要几名同学?
四、学以致用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谈谈收获
作业:第74页练习十五,第8题~10题。 第76页练习十六,第3题。
六、布置作业
出示:3个——18元 ?个——30元
三.温故知新
18÷3=6(元) 6×8=48(元)
18÷3=6(元) 30÷6=5(个)
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提示:可以从做题的方法和步骤方面进行比较)
(1)24÷3×7 (2)64÷(24÷3) =8×7 =64÷8 =56(页) =8(天)
1.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四、学以致用
(1)12÷3×6 (2)36÷(12÷3) =4×6 =36÷4 =24(块) =9(名)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趣味数学活动教案教学内容:快乐运算活动目标: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活动过程:一、数学故事: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生:想!出示《小狐狸的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只粗心的小狐狸。
这一天,妈妈让它背着8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去。
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狐狸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背起马铃薯出发了。
一路上,它哼着歌往前走。
可是,走着走着,小狐狸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越背越轻了。
它赶紧停下脚步,打开袋子一看,怎么只剩下3块马铃薯了原来,小狐狸背的袋子破了一个洞,马铃薯就从这个破洞掉下去的。
后来,小狐狸到了外婆家。
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小狐狸可能背了几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呢生:0块,小狐狸很粗心继续往前走,马铃薯都丢光了。
生:3块,小狐狸绑好破洞,带着剩下的马铃薯到了外婆家。
生:8块,小狐狸绑好了破洞,又回去捡丢掉的5块马铃薯。
生:6块,小狐狸捡回3块,还有2块被小兔捡走了。
生:5块,小狐狸在路上碰到一只饿了的小狗,就送给它3块。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想,用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可以说出更多、更精彩的原因。
同学们,你们认为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来想问题,有趣吗?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都来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去想问题(板书课题)二、出示趣味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灰太狼抓羊:灰太狼又来羊村抓羊了!灰太狼开始的时候抓了35只,被喜羊羊救回来16只,然后灰太狼又抓了24只羊,问灰太狼总共抓了几只羊?2、数台阶:每层楼有6级台阶,我们走到第五层,总共要走()级台阶呢?3、“猫捉老鼠”的游戏: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人。
二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小学数学二年级校本教程姓名____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启 迪 智慧创思维主编:郭铁山副主编:于延芹编委:高彦平王云杜倩倩朱殿美封面设计:王云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校训: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校风:和谐诚信笃志奋进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启智创新学风:精思善问乐学践行管理要求:严勤细实新办学思路: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培养目标: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彰显编者的话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针对目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课堂过于严肃,授课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互动受到限制,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形式多样、课题丰富的趣味数学校本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向外拓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本教材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注重了基础性、生活化和差异性。
书的每一讲,不但有专题引导,还有经典例题点拨,最后还有举一反三,讲练结合。
这本教材编排了适合小朋友学习的数学趣题,该书涵盖了不同的数学知识,包括有趣的推理、图形的奥秘、数的排列规律、有趣的火柴棒游戏等等。
通过典型事例剖析、思路点拨、动手动脑训练,让小朋友们可以由浅入深地接受新知识、新内容。
引领学生进入五彩斑斓、兴趣盎然的数学世界,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体会到数学的无穷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一个灵活的数学头脑!同时,书中运用简单的数学原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把一些复杂深奥的数学演绎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地训练了数学思维能力。
目录第一章推理游戏 (4)第1节简单的推理(一) (5)第2节简单的推理(二) (6)第3节简单的推理(三) (7)第二章解决问题 (8)第三章趣味游戏 (8)第1节趣味数学(一) (8)第1节趣味数学(二) (9)第1节趣味数学(三) (10)第四章数学故事 (12)第五章数学游戏 (13)第1节数学活动(一) (13)第2节数学活动(二) (15)第六章一题多解 (17)第1节一题多解(一) (17)第2节一题多解(二) (18)第3节一题多解(三) (20)第七章找规律 (21)第1节找规律 (一) (21)第2节找规律 (二) (22)第3节找规律 (三) (23)简单的推理(一)例1、猜球游戏。
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表内乘法(一)教案3顶碗表演——3、4的乘法口诀
2.3顶碗表演——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18~21页,3、4的乘法口诀。
⏹教学提示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景。
图中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课一开始,引出继续观看杂技的话题,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接着图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编制口诀的活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中的对话,接着说下去,或者给学而时习之提供完成儿歌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写成乘法算式,再独立编创3、4的乘法口诀,并相互交流启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3和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2、初步学会利用3和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让学生逐步养成做事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记3和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教具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小棒20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看表演,小丑耍球和顶碗表演(出示大屏幕)。
2、找信息:瞧,你看到了什么?生:每一个小丑手中都有3个球,有5个小丑。
生:每一个小丑都顶有4个碗,有5个小丑。
生:每个晃板上有三个小丑,有4个晃板生:每串有3个红灯笼,有4串生:每串有4个绿灯笼,有4串3、提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几个球?生:一共有多少个碗?生:一共有几个红灯笼?生:表演晃板的一共有多少人?生:一共有多少个绿灯笼?生:……4、引导:老师这儿有一个儿歌,我们一起看一下设计意图:继续借助学生喜欢的杂技表演,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信息、提出问题和编创儿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10个经典数学小故事
数学小故事 篇一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趣味数学小故事 篇二有一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衣服和鞋子,现在的价格越来越贵,上次来看的一件衣服只要185,这次去却要390,但是上面写着这样一件衣服打5折,买衣服的人就这样耍了一点小把戏,就把我妈高兴的非要买了这样一件衣服不可,于是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185元的衣服涨价之后还要打5折呢?不对,这中间肯定有他们的阴谋,于是我算了一下,390÷2=185,果然有阴谋,看起来是打了5折,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便宜,还是原来的价格。
我为了给营业员阿姨一个面子,我就假装跟正在和营业员说话的妈妈说我不想要这件衣服了。
像这样的事例,在很多商场都有,其实是商家故意整出的噱头,看似打了折,好像便宜了一些,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把价格先涨了上去,然后再翻个花样,说打几折销售,实际上商品的价格并没有便宜,甚至实际价格比原价还要高一些,这就是利用了买家的贪便宜和盲目的心理。
趣味数学小故事 篇三“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与数学息息相关”。
数学,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生活中的人们也是离不开数学的,它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比如:去买东西的时候,结账的时候,统计电费,水费的时候……数不胜数。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饼干。
超市里的饼干花样可多了,有:芝麻饼干9.30元一斤,香奶饼干11.50元一斤,巧克力饼干15.80元一斤……但也分散称和包装。
妈妈问:“女儿,你想买什么饼干啊”?我看着琳琅满目的饼干说:“买香奶饼干”。
古算趣题--以碗知僧教学设计
《古算趣题——以碗知僧》教案设计旱平川中心小学袁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61页“以碗知僧”数学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量关系,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解决“以碗知僧”的数学问题。
2、渗透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清题目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古诗中学习数学,了解数学家的故事,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重点:引导发现数量关系式;难点:由易到难的迁移学习。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发现数量关系,由易到难知识迁移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立标:1、同学们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探究奇妙的数学知识。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有数不清的名山古寺,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庙,名字叫都来寺,庙里有很多和尚,他们之间传唱着一首歌诀,叫做“以碗知僧”。
(板书课题)2、诗歌出示主题:古算趣题---以碗知僧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进一碗羹。
请问先生能算者,都来寺内几多僧。
3、同学们能读懂吗?(学生翻译古诗的意思)你能说出歌诀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吗?(指名回答)4、整理数学问题并板书: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二、凭借情境,解疑构建:1、自学指导:发现数量关系式每人用的碗数x人数=碗的个数饭碗+汤碗=碗的总数2、尝试练习:如果每个大和尚吃五碗饭,喝三碗汤,一共用了800个碗,那么一共有多少个大和尚?(学生自己做,要求用方程或综合式都行,课件讲解,指名板演订正)3、出示主题,自主探究。
现在我们就来解决都来寺里的问题: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4、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要求有多种方法解决(方程、算术法等)5、指名板演,交流反馈。
数学趣味故事(新)
1.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 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2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解析:设一共来了X 人X+2x +3x +4x =25 251234612=+++x x x x x=122.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临终前要把17头牛分给他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总数的21,二儿子分得总数的31,小儿子分得总数的21,不能杀牛也不能卖牛,否则把牛捐给成都红十字协会,请问怎样分配才能让三个儿子满意?解析:3.从前,有个很有钱的人家。
正当全家为新的小生命即将降临而欢喜之际,丈夫突然得了不治之症。
临终前留下遗嘱“如果生的是男孩,妻子和儿子各分家产的21。
如果是女孩,女孩分得家产的31,其余归妻子。
”丈夫死后不久,妻子就临产了。
出乎意料的是,妻子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这下妻子为难了:这笔财产该怎样分呢?解析:如果生的是男孩,妻子和儿子各分家产的21 妻子和儿子的数量相等 如果是女孩,女孩分得家产的31,其余归妻子 妻子是女儿的2倍数。
这里关键不是数量的多少,而是数量的关系。
细分遗嘱,不难看出,妻子和儿子的数量相同,妻子的数量是女儿的2倍,。
有了这个关系就不难分配了:妻子和儿子各得总数的52,女儿得总数的51。
4.有一晚上.三个人在美团网团购了一份30元的美味大餐,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老板。
后来老板看见其中一个客人是他的同学,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
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解析:题中说道3×9=27(元)27+2=29(元)。
小学生数学日记求碗周长
小学生数学日记求碗的周长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
一说到圆,我就会想起圆心、半径、直径,圆心的知识点是: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圆心,用母o表示;半径的知识点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母r表示;直径的知识点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母d表示。
学完这一节课后,我还想做一个实验---量一量碗口的直径,并算出碗口的周长。
回到家后,我拿了一个碗,用尺子认真量出碗口的直径,可是出现了一些困难,比如把直径量错了、把圆心找错了等,这些困难让我很头疼。
我苦思冥想,最后决定,把碗倒过来,围着碗口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纸上找圆心,纸上的圆心在哪,碗里的圆心就在哪。
终于,我量出了碗口的直径---15cm。
知道答案的我一蹦三尺高,看来我的功夫没有白费。
接着,我想起周长公式:C=∏d,于是,我用3.14乘15得出47.1cm,这是碗的周长。
算出答案后,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我可以把数学运用到生活当中,并且还更加牢固了圆的知识,提升了动手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要认真发现,解决更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小学数学二年级校本教程姓名____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启 迪 智慧创思维主编:郭铁山副主编:于延芹编委:高彦平王云杜倩倩朱殿美封面设计:王云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校训: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校风:和谐诚信笃志奋进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启智创新学风:精思善问乐学践行管理要求:严勤细实新办学思路: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培养目标: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彰显编者的话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针对目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课堂过于严肃,授课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互动受到限制,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形式多样、课题丰富的趣味数学校本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向外拓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本教材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注重了基础性、生活化和差异性。
书的每一讲,不但有专题引导,还有经典例题点拨,最后还有举一反三,讲练结合。
这本教材编排了适合小朋友学习的数学趣题,该书涵盖了不同的数学知识,包括有趣的推理、图形的奥秘、数的排列规律、有趣的火柴棒游戏等等。
通过典型事例剖析、思路点拨、动手动脑训练,让小朋友们可以由浅入深地接受新知识、新内容。
引领学生进入五彩斑斓、兴趣盎然的数学世界,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体会到数学的无穷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一个灵活的数学头脑!同时,书中运用简单的数学原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把一些复杂深奥的数学演绎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地训练了数学思维能力。
目录第一章推理游戏 (4)第1节简单的推理(一) (5)第2节简单的推理(二) (6)第3节简单的推理(三) (7)第二章解决问题 (8)第三章趣味游戏 (8)第1节趣味数学(一) (8)第1节趣味数学(二) (9)第1节趣味数学(三) (10)第四章数学故事 (12)第五章数学游戏 (13)第1节数学活动(一) (13)第2节数学活动(二) (15)第六章一题多解 (17)第1节一题多解(一) (17)第2节一题多解(二) (18)第3节一题多解(三) (20)第七章找规律 (21)第1节找规律 (一) (21)第2节找规律 (二) (22)第3节找规律 (三) (23)简单的推理(一)例1、猜球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碗问题
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有一道著名的“河上荡杯”题(注:荡杯即洗碗)。
题目意思是:一位农妇在河边洗碗。
邻居问:“你家里来了多少客人,要用这么多碗?”她答道:“客人每两位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位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位合用一只菜碗,共用65只碗。
”她家里究竟来了多少位客人?
想:若设客人是x人,可用各种碗的个数合起来等于碗的总数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解:设有x位客人,根据题意,得
x= 60
答:她家来了60位客人。
此题《孙子算经》中的解法是这样记载的:“置六十五只杯,以一十二乘之,得七百八十,以一十三除之,即得。
”可见《孙子算经》的作者就是用求方程解的方法解这道题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