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法眼

合集下载

王阳明哲学思维正法眼藏

王阳明哲学思维正法眼藏

王阳明哲学思维正法眼藏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的哲学见解,否认心外有理。

万事万物的理存在于个体心中,心外无理,不能离开内心而求外物的理,以科学的方法去穷研万事万物,只会显得支离破碎,唯有只指本心,简易明道,从心内求理,才能求得本然之良知,才是可行之法。

据《阳明年谱》记载,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在江西“始揭致良知之教”?。

王阳明晚年提出的“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阳明心学的学术宗旨,阳明自认良知学说出自百死千难,是学问头脑,故而对此极为珍视。

阳明先生晚年在起征思田的军事旅程中,总结自己一生的学术思想时也说道:“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此外,阳明先生还在诗中感慨道,“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从中可见良知学说在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地位。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更是说道:“子王子提出致良知为唯一之头脑,是千古学脉,超凡入圣不二法门”?。

一、致良知本义释要王阳明是以至、极、尽之义来解释“致”字,也就是说,“致良知”就是扩充推行自己先天禀赋的,发见于日用之中的良知,使良知全体充拓得尽,得以充塞流行,“必致其知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清;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

因此,致良知的基本意义是至极其良知,就是拓展自己的良知,将自己的良知扩充到底,把良知推广到人伦日用生活当中去。

这是致良知的至极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尽性,在《大学》里叫做致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良知”的至极义就是从良知本体向良知发用的展开。

那么“良知”字面的意思是什么呢?所谓“良”。

朱熹将“良”解释为“本然之善也”?,也即是先天本然的东西。

所谓“知”。

王阳明解释为“知是理之灵处。

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因此,王阳明“良知”的真正意思也就是1527年他在天泉桥对弟子钱德洪和王汝中所作的开示“知善知恶是良知”?。

虽然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良知的基本含义,但是良知与致知有区别吗?在阳明先生看来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并且进一步举《大学》中例子来说明,他说:“‘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中国哲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1

中国哲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1

《原人论》
“所禀之气,展转推本,即混一之元气也。 所起之心,展转穷源,即真一之灵心也。” “究实言之,心相分所 摄。” “三才中唯人灵者,由于心神合也。” “洞明粗细本末,方能弃末归本,反照心源, 粗尽细除,灵性显现……。”
“世人性净,……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妄 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敦煌本坛 经》) 《坛经· 定慧品》:“无念为宗,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
无念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同上)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 生,是为大错。”(同上) “无念”,是“于念而无念”。(同上) “不于 境上生心”(同上) 《坛经· 机缘品》 :卧轮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慧能偈 曰: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 么长。”
二、三性三无性
一是徧计所执性。 二是依他起性。 “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 上缘 三是圆成实性。
三性关系
“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 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成唯 识论》卷八) 《成唯识论》卷八:“即于彼依他起上,常 远离前徧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说于 彼言(即“于彼依他起”这句话的意思), 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
隋唐佛学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华严宗的宗教哲学思想 第四节.禅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概说
心性、宇宙人生的本原问题。 积学能至”、“体无鉴周,理归一极”。
第二节.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o 一、一切唯识(唯识无境) o 二、三性三无性
一、一切唯识(唯识无境)
缘起论:“业感缘起”(惑、业、苦三道辗 转相续);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等。 阿赖耶即阿赖耶识。内中含藏名言概念(种 子),由它变现出万事万物(万法)。

孙正聿哲学视野中的真善美

孙正聿哲学视野中的真善美

孙正聿哲学视野中的真善美
中国古代哲学家孙正聿的观点和思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哲学
思想,并仍然在当今的哲学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

孙正聿提出“真、善、美”的哲学观点,系统地总结了老子、庄子、墨家的哲学思想。

孙正聿认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基础是“真善美”。

孙正聿认为,真、善、美是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它们代表了人生的核心价值。

孙正聿认为,真指的是超越自我的真理,这就是我们必须理智地探索的任务;善是道德的本原,它反映的是关系的规范,是行为的准则;美指的是美的标准,是艺术的意义,是人类心灵中深层的召唤。

孙正聿认为,“真、善、美”是世界和人类生活实践的本质,也是人类探索真理、寻求道德和追求完美的基本成分。

这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孙正聿思想所提出的。

他认为,只有当真理、善良和美丽得到充分的发挥时,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生活。

孙正聿的哲学思想,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从历史和当代的视角,从个人和社会的尺度,都对人类的思考和行动有著深刻的影响。

他认为,真理、善良、美丽和平衡有着共同的特征,是哲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孙正聿所主张的“真、善、美”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实践,因此,它赋予中国哲学一种强有力的实践性。

孙正聿的哲学观点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赋予了价值,他把“真、善、美”作为一种实践的核心,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探索人与宇宙的关
系,掌握真理、遵循善良、追求完美,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共存。

孙正聿的“真、善、美”哲学观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人们的行为准则、生活原则、生活本质和思维方式都有着指导性意义。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第一篇子学时代第一章绪论一、哲学之内容二、哲学之方法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

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

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立德;外王:立功。

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

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

更重视内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七、哲学与哲学家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十一、历史是进步的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1.子学时代之开始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

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需著书立著。

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

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5.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6.孔子后,墨学杨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杨墨1.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 贵族政治之崩坏。

2. 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

张世英丨道家的审美境界

张世英丨道家的审美境界

张世英丨道家的审美境界科学、道德、审美、宗教都是人类的文化活动,人是这些文化活动的统一体,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包含文化活动的这些方方面面。

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厦由儒、道、佛三大家组成,它们在文化活动的方面上各有所重:儒家重道德,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佛家重宗教,以宗教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科学在佛家中不占重要地位,而在儒家中更没有重要位置,《论语》处处都把“为学”看成是讲究道德品行,而非认识事物变化之常则的科学知识之追求。

但科学在道家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老子》起,相当于科学知识之“为学”——求知,就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所谓“为学日益”就是科学知识在于积累之意,至于老子以后的道家以至道教人物在中国古代科学方面的贡献则更是儒家所不及的。

不过,道家显然不把科学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它的最高目标是“为道”,即与道合一,为达此目标,就要超越“为学”、求知。

《老子》所谓“为道日损”,实即在科学基础之上超越科学。

道家为达到与道合一的人生最高目标,不仅要求超越科学,而且要求超越道德,即站在与道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基础上,以“上善”对待世俗之善与不善,以“上德”对待世俗之德与不德。

道家的这种既超越科学又超越道德的人生最高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就是“审美的境界”,有人称之为“艺术的境界”。

用“艺术的”来形容这种境界,似乎显得有点狭窄。

审美价值有高低不同的层次,一般以为审美只不过是讲漂亮、美丽,审美或美学就是讲的所谓美目之美、美玉之美等等。

我在《哲学导论》一书中则强调审美意识的最高层次是诗意的人生境界,其极至是崇高感,美学应以提高人的素质达到诗意的境界为目标。

这种境界不是否定科学和道德,而是包括科学和道德而又超越之。

联系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家而言,最能以审美境界或诗意境界概括其指归的是道家。

佛家重在解除人生的痛苦,给人一种宗教上的慰藉,但其出世的思想基调,显然不是我们今天所应当提倡的。

儒家以入世的生活态度,把道德境界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诚属可贵,但仅仅停留于道德境域,并不能满足人性的最高追求。

“中”字所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精髓

“中”字所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精髓

“中”字所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精髓倪南(南京大学哲学系210093)内容提要:"中"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有着复杂的起源,并在儒、佛、道三学中由于其不同的理想归趣有着不同的表述,但都以个体之"心"所体悟的至上境界为根本的指向,是"心"所生发出的、与世间万物相和谐的"独知"。

关键词:中庸中和时中守中中观中道独知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自足的思想体系,其精髓和活力所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三大主干的儒、道、佛三学中,"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类概念和哲学范畴,由于认识角度和言说维度的不同,三家基于其不同的理想归趣对"中"有着各自的理解和阐述。

这些学说通过不断发展和演化,共同构成了代表中国传统思想精髓所在的"中"哲学理论。

本文试图通过对儒、道、佛三学部分元典中与"中"相关的一些核心观念的辨析,粗略地勾载出中国哲学独特的"中"思想。

从字源学来看,现有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字有着复杂的起源。

甲骨文和金文中目前被认定为"中"字的符号有多种书写形态,学者对早期的这些"中"字所代表的意义也有不同的理解。

《辞源》"中"字条所列的解释有二十条。

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释"中"为:"中,内也。

从口、| ,上下通"⑴。

这里的"内"显然有与"外"相对的意思,而内外之别是人对自我与环境关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与之相关的还有"中"的另一个主要含义:"方位在中央"⑵。

这个观念在先秦一些元典中已有体现,如《书〃召浩》有云:"玉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孔传释"中"为"于地势正中"⑶。

中国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影响

中国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影响

中国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影响
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哲学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以下是中国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影响的几个方面:
1. 人际关系:中国哲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仁爱”、“和谐”、“忠诚”等道德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注重家族和社区的利益。

因此,中国哲学强调个人应该尊重他人,并通过互动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2. 人的内在修养:中国哲学强调人的内在修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与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中国哲学认为个人的内在修养可以使人更有自我控制力,更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决定。

3. 生命价值:中国哲学认为生命具有无穷的价值,个人应该珍
视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

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让人们意
识到自己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

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个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存在和生命。

4. 社会责任:中国哲学认为,个人应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通
过向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哲学注重公共利益,认为个人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关注社会和公共利益。

总之,中国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认为生命
具有无穷的价值,强调个人应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扎根深厚,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眼宗

法眼宗

这是一片绿意葱茏的土地。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造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山必绿,有水必秀,有石必奇,有“沿海后花园”的美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奇山秀水让人目不暇接!这是一片古意悠远的土地。

从公元282年设苦草镇到唐开元24年设新罗县,再到公元742年更名为龙岩县,历史的沧桑变幻,积淀下厚重的文化传承,镌刻着“龙”字标记的人文景观数不胜数!这是一片禅意盎然的土地。

“山花如锦春长在,涧水如蓝碧湛然。

信步白云深处去,须知别有洞中天”。

曾经在唐宋时期名满华夏的禅宗一脉法眼宗,在衰落数百年后,于上个世纪与新罗山水结缘,从此走上重光之路,新罗的天宫山由此成为法眼宗最重要的传承地和中兴之地。

禅,是中国佛教文化思想的心要。

禅宗,虽渊源于印度佛教,却形成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从佛祖释迦牟尼到印度禅初祖摩诃迦叶,从摩诃迦叶到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摩,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从六祖慧能到禅宗“五家”……千百年来,禅宗始终与中国社会和传统思想文化紧密相联,它结合了儒、道、佛的精神,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资源,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由文益禅师在南京创立。

它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中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

它的几位祖师都是吴越地区学修并重的高僧。

尤其是法眼宗的一世祖文益禅师,在唐末宋初享有崇高威望,被南唐国主尊为“国师”。

在他生病期间,南唐中主李璟还亲自前往慰问。

公元958年文益禅师圆寂后,更是被南唐中主谥为“大法眼”“大智藏”“大导师”。

法眼宗的宗风特色,对于我们当下的现实文化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

大江流日月,岁月代古今。

由于种种原因,法眼宗传至第七代祥符良庆禅师,便陷入了盛极而衰、后嗣乏人的境地。

风雨飘过数百年。

直至近代虚云老和尚衍续禅宗五家命脉,法眼宗才迎来“柳暗花明”的复兴景象。

他叫虚云,是一位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承前启后起着关键作用的重要人物。

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普遍价值观

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普遍价值观

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普遍价值观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刻的哲学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哲学积淀了丰富的思想传统,培育了许多人类普遍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不仅对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并为人们所崇尚和尊重。

第一,和谐共处是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普遍价值观之一。

中国哲学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和谐。

这个观念体现在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仁爱”和“和”等概念中。

仁爱提倡人们互相关心、关爱和同情彼此,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和相互支持。

这种和谐的共处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关系,也适用于社会与国家层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道德伦理是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

中国哲学注重个体的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

中国的经典作品《论语》中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这个观点强调人们应该以道德和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人,体现着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

此外,中国哲学还培养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个体应该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仅仅是自私地追求个人的利益。

第三,自然观念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

中国哲学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中蕴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这种观念体现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关于“天”、“地”、“人”的思考中。

中国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观念,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普遍价值观包括和谐共处、道德伦理和自然观念。

这些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和社会经验,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

同时,这些人类普遍价值观也可以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借鉴和尊重。

对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和可持续的世界,我们可以从中国哲学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王德峰老师《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之五

王德峰老师《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之五

王德峰老师《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之五今天的内容有些枯燥、生涩,但却是解除我们生活烦恼的核心思想的表达。

我们看世界是用眼睛去看的,但佛家却说,要用我们的心去观。

我们的心能够观到什么?王老师说,人到了40岁,还不相信命。

此人悟性太差。

您同意吗?如何出世?这条道路如何走?《大藏经》45卷《宝藏论》中有一段话: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仓库的意思)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

虽睹众相亦是一金。

既不为相所惑。

即离分别。

常观金体无有虚谬。

喻彼真人亦复如是。

常观真一不睹众相。

虽睹众相亦是真一。

远离妄想无有颠倒。

住真实际名曰圣人。

我用这一段说明什么?举一个例子,你背着LV包包向我走来,我一眼望去,噢,世界顶级的包包。

再看自己的包,简直不是包。

可是,它还是包。

我们人生在世,为什么难以超越现实,超越现实的道路被什么阻挡了?就是被“相”的分别所阻挡。

“相”的分别是如此真实,你做了处长,我还是小小的科员,我们就停留在“相”的分别上了。

这客观的差别我们正常的认识能力都知道是真的。

但真人呢,不赌众相。

我们要走超越现实的路,第一步,扬弃“相”的差别。

我们感官看到,项链不同于戒指,但是,我们另外一种“观”的能力,就是看到“金”本身,“金”本身怎么能看到呢?金体不可能脱离“器”而存在,看到“金体”是你的心看到的。

真人能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看到本真的东西。

就好像从种种的金器中看到金本身。

“金”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我们拿不出“金”,观到金者是我们的心,心所观到的也不是假的,叫“体”,“体”如果离开心去观,也无法存在。

几层意思,第一,“体”是心观到的,第二,“体”不能离开“器”,第三,心能够观到“体”,说明“体”与心是同一个东西。

这有点哲学的思辨在里面,它告诉我们,慧能是对的。

慧能有一句话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是佛学的真理,不脱离人世间的,就像金不能脱离金器,你要觉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但现实生活种种相的差别,又让你不能觉悟。

刚柔与中国古代的身道

刚柔与中国古代的身道

刚柔与中国古代的身道正如《周易》以“刚柔”来指称阴阳那样,“刚柔”无疑是中国哲学极为始原也极为重要的概念。

然而,要对“刚柔”思想有真正的认识,就在明确“刚柔”的触觉的“身体觉”性质的同时,必须“刚”与“伸”对应,“柔”与“屈”对应,最终回到亦屈亦伸的身体。

正是在亦屈亦伸的身体里隐含着“刚柔”的真正秘密,才使以刚柔立本的《周易》推出“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的命题,在屈伸的相感之中发现了生命生生不息的真谛;才使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得以实际的成立,其中的每一纲都可视为亦屈亦伸的身道的生动展示;才使中国哲学在身的屈伸的亦此亦彼、莫得其偶之中消解了人类哲学的种种二分对立,并标志着与思维的“同一律”法则不同的身觉的“感通律”法则在理论上的真正挺立。

标签:刚柔;触觉;身体的屈伸;感通律;中国哲学文章編号:1003-0751(2017)08-0099-08刚柔范畴,就其往往与阴阳相接和并称而言,无疑是中国哲学的极为核心的概念。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其“形而下”的性质而始终难入哲学家真正的法眼。

下面,笔者将不揣冒昧地从触觉理论切入,对刚柔范畴给予一种全新的思理的探究,以正其哲学视听,使其久掩的真相和内隐的深义如拨云见月般地得以如如呈现。

一、作为阴阳原型的刚柔一如主张“切问而近思”的《论语》、提出“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中庸》所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一种“下学而上达”的方法论。

这种方法论决定了一旦我们要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之道”的真正所指给予探究,就会发现,这种形上之道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它就发端于我们至为直觉、亲身可感的触觉触感①,或更确切地说,刚柔的触觉触感。

“刚柔者,立本者也”,一如《易经》所言,正是这种触觉触感的刚柔,作为阴阳概念的原型,以“立本而道生”的方式,为我们揭示出了玄之又玄、扑朔迷离的阴阳的真正答案。

为了说明这一点,对阴阳概念的追本溯源的考古学的考查在所难免。

众所周知,究其起点,中国古老的阴阳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周易》,具体地说,可以追溯至《周易》的阴阳两爻。

宋朝的哲学与思想

宋朝的哲学与思想

宋朝的哲学与思想宋朝(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

宋朝的思想家们面临着时局的变迁,各自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本文将探讨宋朝的哲学与思想,并就其主要代表性思想进行阐述。

一、儒学思想的盛行宋朝是中国儒学思想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自宋太祖创立宋朝以来,儒学便成为当时统治者所倡导的思想体系。

面对动荡时局,儒学成为宋朝统一思想的基础。

程颢、程颐兄弟是当时的儒学代表人物,发扬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通过实践和问难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宋朝是理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朱熹是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注重对经典的解释和注释,强调了准确理解经典的重要性。

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以“心学”为核心,强调人的内心世界对于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他对心性、人性、性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致良知”的观点,主张通过修养和实践来完善个人的性情,追求道德的完善与圆融。

三、佛教的兴盛在宋朝,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成为当时的主要宗教之一。

一方面,佛教提供了人们追求心灵慰藉和内心净化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佛教的入世思想也对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虚云和法眼是当时佛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提倡了禅修和顿悟的功夫,并致力于弘扬禅宗的教义。

佛教的兴盛不仅对个人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道家思想的复兴宋朝时期,道家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复兴。

达摩老祖提出了“离垢净心,守一无求”的返璞归真的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内在的心灵境界。

道家思想的复兴为当时社会提供了一种寻找平衡和发展的理念和方法。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道家哲学家如朱熹、张栻等,他们对道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阐释,为宋朝的哲学思想添上了道家的一笔。

五、宋朝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对于宋朝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孟子讲演录[牟宗三]

孟子讲演录[牟宗三]

孟子讲演录说明:一九八四年一月至四月间,牟宗三先生于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孟子》。

今由卢雪昆教授据录音整理,杨祖汉教授校订。

全文共十讲。

第一讲鹅湖月刊(2004年5月总347期7-14页)孟子有一个创辟性的心灵,真正见到人的特点,见到human being。

human being不能只当作动物看。

人固然有动物性,但不能只是个动物。

“生之谓性”,以气为性,就是只把人当动物看。

不管你怎样会讲究吃,讲究穿,你还是个动物。

就是说“吃也是一种文化。

”要保持住它作为一种文化的价值,也一定要在吃之外有一个东西,光是吃的花样多,那并不表示有价值。

在这个地方就要开辟另一个层面,这个层面是孟子开的。

这叫做创辟的心灵。

所以,康德也说道德一定要就rational being讲。

你只要是-个rational being,你就要有意志,要有意志的地方,你才有自由。

意志自由只能qualify rational being,不能qualify 这枝粉笔,这枝粉笔无所谓意志,也无所谓自由。

康德说:“自然中每一东西皆依照法则以动转。

惟有理性的存有独有一种‘依照对于法则之想法,即依照原则,以行动’之机能,即是说,它有一个意志。

”(《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则》)这句话很重要。

所以,康德这个哲学家了不起。

自然中每一种东西只能依照法则而动转,而这个法则就是自然因果法则,就是机械法则(mechanical law)。

譬如说,这枝粉笔没有原则呀,只有人才有原则。

原则是principle,法则是law,二者不一样。

原则从will发,由纯粹意志发的原则就是自律原则。

由自律原则落实了,放下来成为法则,就是moral law(道德法则)。

先讲原则,原则是提起来,法则是落实下来。

物没有原则,它只能按照机械法则而动。

你不能说这枝粉笔有原则。

如果有原则,它可以想一想:我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

物没有这个“想”,因为它没有意志。

物没有意志,所以,它所遵守的都是自然机械法则,都是他律的法则。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中国哲学是一门古老而庞大的学科,涵盖了众多概念和思想体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与中国哲学相关的重要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精髓。

一、道道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和普遍真理的本源。

道在《道德经》中被描述为无形无物、无名无所,却是无所不在的。

道是对于宇宙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法则的总称,也是人类行为准则的终极依据。

追求道并与之和谐相处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目标之一。

二、阴阳阴阳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是指宇宙的两种互补、相对的因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方式。

阴阳有着各自的特点,阴性代表阴沉、柔和、负面等,而阳性则代表明亮、刚性、正面等。

阴阳的平衡是宇宙和个体健康和谐的关键,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人们可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内外的和谐。

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观念。

它指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宇宙的规律。

天代表宇宙的秩序和道德准则,人则代表了人类的本性和行为。

只有通过符合天的要求,人才能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天人合一强调了人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个体对社会的奉献和贡献,并以此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四、德德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人格素质和道德品质。

德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和理想,它包括了仁、义、礼、智等多个方面。

德是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培养和提升的,它是人们的品格和行为的基础。

儒家强调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品质的人才能在政治、社会和个人领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五、命运命运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宇宙规律和个体人生之间的联系。

命运是根据个体的自然条件、努力和道德修养而确定的,它不完全是预定的,也受个体的行为和选择的影响。

命运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它强调了人的主动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通过努力和正确的行为,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长。

中国哲学-佛教宗派

中国哲学-佛教宗派

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

因创始人智顗(538~597)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

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智顗注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

其判教,主张“五时八教”,把自己信奉的《法华经》列为佛的最高最后的说法。

其教义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显现,以中、假、空三谛圆融的观点解释世界。

理论该宗的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

但是,创立天台宗的宗祖实际为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所传的宗旨,以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北方偏重禅法,南方偏重义理的学风。

著有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等。

在天台三大部中,《法华玄义》是说明《法华经》题的《法华》纲要达意论,亦可说是智者大师以《法华》为中心的佛学概论;《法华文句》是以因缘、约教、本迹、观心四意,即四个层次对《法华经》的解释;《摩诃止观》则是智者大师“说己心中所行”的法门,即观心大法,亦即修道的方法论。

就是在这部典籍里,概括出了一念三千这一重要的概念。

根据“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教义,把诸法归结于刹那一念,以便正观正行而演说出一念三千。

这一念三千的理论是智者大师晚年的思想结晶,使得一心三观的思想更进一步圆熟。

由智师向上推溯,它是一大果实;向下演变,它是活水之源。

所以荆溪湛然大师在《止观辅行》卷五之三云:大师于觉意三昧,观心食法,及诵经法。

小止观等,诸心观文,但以自他等观,推于三假,并未云一念三千具足。

乃至观心论中,亦只以三十六问,责于四心,亦不涉于一念三千。

唯四念处中,略云观心十界而已。

故至止观,正明观法,并以三千而为指南,乃是终穷究竟极说。

修行方式:天台宗在修持上,以止观著称。

天台止观有三种:(一)渐次止观,(二)不定止观,(三)圆顿止观。

渐次止观:是历涉深浅法门之次第,始自人天乘,终至菩萨、佛乘,渐次积累修持之功。

即《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是。

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和客体论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社会
和人类存在的理解和观察。

本体论。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关注的是宇宙的本质和根源。

在中国哲学中,宇宙
被视为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的整体,而非机械的、无生命的物体。

道家主张“道”的本体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存在,它是宇宙的根源并贯
穿着宇宙的一切现象。

而儒家则强调天人合一,认为宇宙的本体是由天、地、人组成的。

佛教则强调世界是无始无终的轮回,宇宙的本体是因果律。

客体论。

中国哲学的客体论强调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认为,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是相互作用的,观察者的认知和关注影响了被观
察对象的本质和存在。

在儒家哲学中,强调个体和社群的关系。

个人只有在关注他人、尊重
他人、依靠他人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佛教哲学中,强调人类与自
然万物的关系,认为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是相互依存的。

而道家中则强调
观察者要尽量回归到原始状态,去除思维的干扰。

中国哲学自然观

中国哲学自然观

中国哲学自然观摘要: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采取“机体主义”的方法理解“自然”,因而中国哲学的自然观富于和谐精神。

儒家、道家、墨家、佛家都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整体圆融、广大和谐”的关系。

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根源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本体论”。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方东美的见解仍然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关键词:方东美;中国哲学;自然观;和谐精神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仰以观于天文,俯以“中国哲学,不管其内容属于哪一类、哪一派,总是察于地理”,看到的是一副万物生生而和谐的图景。

要说明宇宙,乃至于说明人生,是一个旁通统贯的整他们视“整体圆融、广大和谐”为宇宙和人生的理想境界。

在古代哲人的教化和影响下,“和谐”———人体;用儒家的名词,就是‘一以贯之’。

这是中国哲学上的第一个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性!”[2]45-46儒家所谓“天下之动贞夫一”,道家所谓人的“身”与“心”的和谐———历来是中国人所注重的人生追求。

现代新儒家继承和发挥了我国古代哲人注重“和谐”的思想传统,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融互摄之中,极力阐扬中国哲学以“和谐”为宗的自然观。

方东美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比较,以极大的热情,阐述和宣扬了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

1中国哲学采取“机体主义”的方法理解“自然”中国哲学的自然观,采取的是“机体主义”的方法。

方东美说,所谓机体主义就是将宇宙万物视为“不可分割之有机整体”,认为宇宙虽然可以分为不同领域,但这些领域之间彼此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贯。

“中国哲学上一切思想观念,无不以此类通贯的整体为其基本核心,故可藉机体主义之观点而阐释之。

机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模式而论,⋯⋯旨在:统摄万有,包举万象,而一以贯之。

”[1]284方东美提出,中国哲学具有三个“通性”,“机体主义”则是其第一个通性。

开法眼的正确方法口诀

开法眼的正确方法口诀

开法眼的正确方法口诀(实用版4篇)目录(篇1)1.开法眼的含义2.开法眼的重要性3.开法眼的正确方法口诀4.结语正文(篇1)开法眼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过修行和观照自性,开启智慧之眼,看到事物的真实相。

在佛教中,开法眼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成果,能够帮助我们看清世间的真相,超脱生死轮回。

那么,如何才能开启法眼呢?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个开法眼的正确方法口诀。

这个口诀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观照自性”,二是“放下执着”,三是“见性成佛”。

首先,观照自性是指要我们反观内照,看清自己的本性。

我们要认识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的自性。

通过观照自性,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无常、无我和缘起性。

其次,放下执着是指在观照自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放下对事物的执着和分别。

因为执着和分别使我们产生烦恼和痛苦,无法看清事物的真实相。

当我们放下执着,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最后,见性成佛是指在放下执着之后,我们要见到自己的本性,即佛性。

佛性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只要我们能够见性,就能成就佛道,达到涅槃的境地。

总之,开法眼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修行成果,能够帮助我们看清世间的真相,超脱生死轮回。

通过观照自性、放下执着和见性成佛这三个步骤,我们可以开启智慧之眼,达到开法眼的境界。

目录(篇2)1.开法眼的含义2.开法眼的正确方法口诀3.开法眼的作用与意义4.结语正文(篇2)开法眼,又称开天眼,是一种神秘的修炼方法,旨在开启人类肉眼之外的神秘视觉能力,洞察世间万物的真相。

这种方法口诀是:“心静渐知春似海,眼明曾识秋山空。

”通过这句口诀,我们可以领悟到开启法眼的正确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开法眼的含义。

开法眼不仅仅是一种修炼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全新认识。

通过开启法眼,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洞悉因果循环,明了生死轮回。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更加智慧地生活。

那么,如何正确地开启法眼呢?我们需要遵循口诀中的指引,做到心静和眼明。

从关键词看中国哲学中的世界(宇宙)观念

从关键词看中国哲学中的世界(宇宙)观念

从关键词看中国哲学中的世界〔宇宙〕观念从关键词看中国哲学中的世界〔宇宙〕观念一、中国哲学关于世界〔宇宙〕的三个关键词人类哲学突破的标志之一,是不从神的角度,而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

因此,世界从理性的角度看究竟是怎样的,成为哲学的一个主要问题。

轴心时代的三大哲学体系都在用理性思想去解释世界,但其对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在具有一致性的同时又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首先从哲学词汇上表达出来。

中国哲学中,与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理解的三个关键词ss、universe、r本文由收集整理ld相对应的词汇是:天地、宇宙、世界。

这三个词既有出现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又有理论上的互补关系,还有结构上的多维展开和多样深入。

天地,是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或宇宙的最早词汇。

天,甲骨文为:?说文?曰: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大为人形,人之头上为天,这是一。

徐中舒说:卜辞中仅个别辞例为顶颠之义,除个别为顶,其余各处皆当读为大。

①大,是原始社会巫师型领导人之称〔如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②〕,而巫师与天相通,因此,也可用大称天〔如孔子曰:巍巍乎,唯天为大③〕。

这是从理论上讲,从现象上讲,人之顶为天,二者在远古是合一的,但对远古之人来说,人之上最重要的是神,对于商代的人来说,是祖先神与天上之帝。

周代变革,帝为天所代替。

天仍有神性,与地上之王相关联。

而先秦理性的哲学产生,把天的神性推到最小,而把自然之性放大。

这就是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道?。

总之,天,是包括日月星辰风云雷雨等在内的一切天象的总和。

地与天一样,在先秦的理性化中,原有的神性主宰如地祗、社神、谷神的功能被推到最小,自然性被不断放大,故?说文?讲,地是万物所陈列也。

因此,地是包括山河矿石动植等一切地上万物的总和。

由此,在先秦的理性化中,天与地构成了宇宙的整体。

这一宇宙整体是永恒的,因此老子讲天长地久?老子?第七章。

,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的法眼
张天夫
湖南省石门人,石门县政协供职。

其创作的大量散文发表在《散文》、《美文》、《海燕》、《散文百家》等文学刊物上,有作品收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1世纪中国精典散文》,散文《谒海瑞墓》作为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赏析试题。

出版有诗集《天空未种》。


在室内待久了,听蝉一声声长鸣,大脑昏沉沉的,我想出去走走,找一种让心能沉淀的东西。

来到河南鹿邑曲仁里,循着青牛哞哞的叫声,我敲开了老子的庄门。

老子穿一身米黄色布袍,白发披肩,银眉垂目,两眼深陷,积电火之光。

我们在麦席上盘膝而坐,中间一瓦碟干枣,横一卷松烟墨书写的《道德经》。

先生何谓道?老子长眉一扬,声如古钟:道乃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绝。

生于无,行于有。

这种东西在物形以上,看不见,摸不着,恍恍惚惚,周行而不殆,可为天下母。

道能生一,一又生二&&乃至万物。

老子侃侃而谈,枣子树下的青牛闭目入神。

我望着窗外飘过来的白云,想寻宇宙的根,只见屋檐前的茅草无风自动。

人说老子是条龙,别说捉住它,连琢磨都琢磨不透。

我被老子这条龙用道网住,一时找不到天地的门户。

辞别老子,来到鲁国曲阜。

孔子身着素衣,头顶蓝色扎帕,胡须如漆。

正在宅中井边汲水。

我趋步向前,深深一揖。

孔子放下手中瓦缶,贤契迟来,今不如昔久矣!我将乘桴浮于海。

孔子不像老聃,眼珠子嵌在九天之上,他琢磨的是地上的事,说话也没老子超逸,眉宇间总堆团疑云,怀天下不能,弃天下不安,朝朝想的是如何用中庸克己复礼。

孔子用温婉的山东话絮絮滔滔宣讲他的修正之道和仁恕之本。

子路闯过来,立在檐下大呼:先生!天下会听我们的吗?周敬王被郑、晋两国一闹,又跑出宫去了。

孔子有些尴尬,眼神和傍晚欲雨的天色重叠在一起。

不久前,南宫敬叔曾驾牛车,陪孔子上周都洛阳向老子问过礼。

午餐间,孔子异常兴奋,表明自己的志向,要彻底、全面、不折扣地恢复周礼,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老子感到他有点外露。

临别,叮嘱他推行礼要逢明君则辅,遇非明君则要蓬累而行,顺风而走,适可而止。

我看到了孔子的单纯和可爱。

子路送我出杏坛,在柏树下拱了拱手:先生别介意,老师是当世圣人,只是言论过于高贵,谁也买不起!
我踽踽独行,临近汉水,碰上了吴国军队。

吴王替伍子胥报杀父之仇,打败楚昭王,凯旋归来,孙武正威风凛凛地坐在兵车上,两只眼睛刺过来,犹如一对张开的剑。

问取胜之道,孙武狡黠一笑:兵者,诡道也。

无道,无形。

随着笑声铁甲铮铮作响。

在宋国荒郊,有幸见到墨翟,背着半个月的窝窝头,登一双草鞋,满脚血泡,从鲁国来,在人烟稀少的路上奔跑了五日五夜。

他要用墨家兼爱、非攻的学说,去说服楚王放弃攻宋。

过黄河渡口,老远看见一个黑衣黑帽,热不卸冠,后背捆着一包竹简的人,认出是韩非子,问他去哪儿?非子毫不掩饰,告诉我要游说秦王嬴政,去孔子君子之仁,行君王之仁,以禁法统一天下。

说话时满口血腥气&&
在齐鲁、在吴楚,我闯入了一片星空,这片星空里每个星座移动一下,都可以给当时制造一起八级地震。

诸子们吵吵闹闹,用争相辉映的光芒,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创立了一部动力学天下如何有为。

老子一个劲地宣扬他的无为说,也就是要点化当政者如何大有为的聪明之学。

时势造思想,但时势一旦造出太多的思想,思想会造出更多的乱世,乃至让天下招架不住。

到了汉武帝,出了个广川人董仲舒,他深谙此道,鼓动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似乎多了几分清静,却并没有因减少几件罩衣而去了燥热。

儒家把历史推入了正道,将知识分子捆绑在车轮上,沿着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轨道一路呼啸。

车轮后面抛出来
的是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余年混乱不堪的滚滚黑烟。

走进先秦的光芒,心未沉下去,反而浮上来,添了几分躁动。


山水总是无为的,还是去荡荡扁舟吧!
首先想到秦皇岛。

那里海风宽广,沙鸥翔集,心可以解开。

走近海滩,举目四顾,凸在海中的礁石上,迎风立着魏武帝。

长袖漫卷,苍发乱舞,对着渤海歌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大海应声而和。

官渡大战后,曹操身入大漠,北征乌桓,戎马归来,北方一统成定势。

途经碣石,洪波涌到脚下为武帝喝彩,魏武帝正英雄气长,岂能不与沧海长歌互答。

一时海风动容,将武帝鞭梢一摆,直指半壁江南&&虽说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但魏武帝到底还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忘不了煮酒论英雄。

浩瀚的渤海湾,鼓励你直挂云帆济沧海,却不能叫人轻松。

成都多竹,多草庐,是一个可以草堂高卧的地方。

来到锦官城外,刚刚靠近丞相祠堂,望一眼森森的柏树,心骤然提起来,想软也软不下去。

走过回廊,读壁上岳飞狂草的《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早与杜工部的诗一道泪流满面了。

伫立在诸葛丞相的坐像前,玩味那把羽毛扇,叹服他的才智,也叹息他的悲哀,毕生用超凡的智慧和贤能,实践一个千古的错误光复汉室,拯救不该救治的躯体。

有史家说,诸葛亮是历史上唯一没有被人指摘缺点的人。

他全部心力被最大的忠心役使着,致使千古只能感动、叹惋,而不忍心再挑半个字去责难。

进了川就忘了那些翠竹草屋,只会钉在朱红色的廊柱间,跟着清人赵藩默默地反复地念后来治蜀要深思,一副副警联,唤起中华永不褪色的忠诚。

来趟成都,没捕捉到悠闲,迎面而来的是满眼满腹的庄严和感动。

我不敢轻易去泰山了,山顶上有秦始皇的祭天碑,那是始皇的第二块玉玺,镇住齐鲁的一角;也不想去幽州,眺望黄金台会想到陈子昂,跟着独怆然而涕下。

九州的江山似乎难以寻到自然的山水,山山岭岭都叠满英雄和志士的脚印,不奇怪古今游记为何随便翻一卷都是一唱三叹。

走进天籁,也没有找到一叶可以让心蜻蜓般静静歇脚的芦苇。


我思索着,寻觅着,不觉怏怏睡去。

一觉醒来,睡过了秦汉、两晋,到了南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梁武帝时代。

一日,在都城建康街上闲逛,街邻议论,从南天竺泛海来了个两眼凸鼓,一嘴络腮胡,丰神秀骨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与梁武帝几句合不来,踩着根芦苇漂过长江,去了北魏少林寺&&窃想,也许西方有让人放得下的东西,于是,一路追踪到少室山五乳峰山腰,寻到古树荫蔽的山洞,看见一个宽厚的背影面壁而坐,静如苍石,高深莫测,肩头两只小鸟叽叽喳喳。

达摩闭在洞中一坐就是九年,身影印入石壁。

天人合一,静则生慧,坐出了一股禅风。

这股风从达摩洞旋出来,经南朝四百八十寺敲下江南雨慢慢滋润后,唐贞观年间,吹进了岭南韶州曹溪。

再经六祖慧能心指拨弄,禅越发活泛起来,洒洒张开花瓣,扬扬吐出馨香,结成朵金光四溢无与伦比的莲。

这莲衔颗东方天心的露珠,以虚而和静的面目显得更加清秀端庄,聪慧无比。

继而飞出山林,几乎是与大唐盛世同时来到人间。

一时秋冬泛绿,沙漠涌泉。

禅风沿路飞播,便如风行草偃,带出了一个人性解放的盛世,大唐几乎成了禅宗的天下。

经两千年,行万里路,在隋唐之际,终于发现了让心沉下去,又让心扬起来的东西禅。

禅与天籁不远不近,和人世不即不离。

她是天地赐给东方的灵感,这种灵感向灵性的人频频
招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