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精品文档
农村初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农村初中实际,从理念育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介绍了一所乡镇普通初中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校立足农村初中实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探索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引领校园精神文化,推进理念育人
第一,把为学子育心、为家国育人、为民族育魂,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简称“三一教育,奠基未
来”,并希望通过这一理念的践行,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为学生育心,让我们的孩子有一颗继承了五千年中华文化基因的中国心;二是为家国育人,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扎根民族,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开拓未来的中国人;三是为民族育魂,让我们的孩子继承民族魂魄,怀揣民族梦想,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坚持用“务本思源,达己成人”这一校训来规范学生成长。
务本:要求师生时刻牢记:教书育人是教师之本,立德求学是学生之本。
思源:要求师生时刻牢记:国家和人民是个人学习发展之源,时刻想着回报祖国,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和亲人。
达己:要求师生时刻牢记:达己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人:要求师生时刻牢记: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坚持用“博学、审问、慎思、笃行”这一校风来涵养学生成长。
博学:要求师生要博闻强识,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审问:要求师生要溯本追源,养成勤问、善问、精问的习惯;
慎思,要求师生要举一反三,养成迁移思考、多维思考、辩
证思考的习惯;
笃行,要求师生要学以致用,养成勤动脑、勤动口、勤动笔、勤动手的习惯。
第四,用校歌――《松江雏鹰》来激励学生成长。歌词是:长白山下,松花江畔,聚集着白旗优秀的子弟,勤读春秋抒鸿志,乐学诗书铸华年,啊!三十一中,三十一中,时刻磨砺,放飞理想,胸怀祖国,劈荆远航。啊!博学,审问,慎思,笃行,我们是新世纪的建设者。
探索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精心营造校园物质,推进环境育人
第一,精心营造了庭院文化。校园内的两条甬路,分别命名为:“思贤路”和“择善路”,寓意是“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东侧的百米葡萄长廊,命名为“辅仁廊”,寓意是“走在廊下,辅你成仁”;校园内四个庭院,用校训中的四个词,分别命名为“务本庭”“思源庭”“达己庭”“成人庭”;校园内两处园林,载上了云杉、白桦、枫树、核桃、水曲柳、杏树、梧桐、银杏等珍贵树木,分别命名为“笃志园” “弘毅园”,寓意是“志存高远,宽宏坚毅”。停车场命名为“海纳场”,寓意是“海纳百川,胸怀世界”。
第二,精心营造了食、宿文化。食堂和宿舍内墙壁上是装帧精美的名家书法作品和中国画,窗台上是竞相绽放的君子兰花。寝室的房
间用中华名人的字号来命名,男生寝室命名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