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做笔记用)

合集下载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深入研究的一本著作。

这次分享的是我对《伤寒论》的理解以及我从中获得的经验。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在序中明确提到,该书主要是关于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心得。

这本书的结构严谨,共16卷,分别阐述了六经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我对《伤寒论》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从表面上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伤寒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这是最直接的理解。

其次,深入一层,我发现《伤寒论》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例如,书中强调的“阴阳平衡”、“调和”等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最后,从更深层次来看,《伤寒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医学思想的缩影,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和追求。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学习六经病证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治疗方法,如汗、吐、下、温、清等法,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中医,让传统医学继续发扬光大。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2《伤寒论》读书笔记与心得《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部巨著,它详细阐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

这本书的作者张仲景,以其卓越的医学智慧,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被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和内容组织所吸引。

全书以六经为纲,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每一经又各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种分类方式既清晰又全面,使得医生能够准确地把握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

伤寒论 读书笔记

伤寒论 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一篇: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受阻,—项强。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此为表虚症。

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

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内守则汗出。

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

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

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

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

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

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

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

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及阳明了。

脉数急者:“数”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

“躁烦”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

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伤寒论》重点笔记

《伤寒论》重点笔记

《伤寒论》1.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2.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的医家是——张仲景3.张仲景奋发学医——“乃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4.《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金匮》两部分,伤寒主论外感热病,兼论内伤杂病;《金匮》主论内伤杂病,兼论外感热病5.《伤寒论》全书十卷,共397条,22篇,113方(实际为112方,其中有一方只有方名,没有药物)6.《伤寒论》有两种版书,一是宋版本,二是成注本。

宋版本原刻本已佚失,今有明代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

成注本是金代成无己注解的。

原书杂病部分后经整理为《金匮要略》7.《伤寒论》的价值——一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

二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是立法严谨,处方精湛,具有典范作用。

8.《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是五种中的伤寒。

如《伤寒论》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9.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10、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是指———《伤寒论》的六经。

11.六经病证的纲领———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⑵阳明之为病,胃肠实是也。

⑶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⑷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⑸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⑹阙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12.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伤寒论笔记

伤寒论笔记

辩脉法
脉的阴阳
大、浮、数、动、滑——阳
沉、涩、弱、弦、微——阴
附: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阳结阴结
脉浮而数——阳结
脉沉而迟——阴结
附:结是指便秘
发热恶寒
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附: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

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

本节可总结为——寸脉弱,则阳不足,怕冷;尺脉弱,则阴不足,发热。

但是在《寸关尺脉法》中提到,“尺脉弱,下焦冷,无阳气”,似乎与这里会所的“尺脉弱,阴不足”不一致。

阳脉阴脉组合诊断
寸脉浮,尺脉弱,则血虚,筋脉挛急(水生木,血属水,筋属木);尺脉沉,则是营气衰弱;尺脉浮,若大汗淋漓,汗像珠子一样,则是卫气衰弱。

几种脉象
脉象浮数,蔼蔼然好似车盖一样,属于阳气偏盛,容易导致阳结症;
脉象沉迟,累累然好似摸着长竹竿一样,属于阴气偏盛,容易导致阴结症;
脉象虚浮好像菜汤上漂浮的油脂,这标志着阳气虚微;
脉象微弱如同旋绕的蜘蛛丝一样,这标志着阳气衰竭;
脉象绵软,前大后细,状如倾倒油漆时,漆将终了的样子,这是血液大虚的征象。

结脉与促脉
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

脉搏跳动急促,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

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皆为有病的脉象。

弦脉与紧脉
脉浮而紧,按之不动为弦脉,按之移动如转索,就是紧脉。

伤寒论学习笔记

伤寒论学习笔记

伤寒论学习笔记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本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凡脉见浮,症见头项强痛、恶寒者即为太阳病。

太阳病虽称之为病,其实就是证,按六经八纲辨证体系分析,它就是在表的阳证,即表阳证。

是肌体驱集大量体液于上半部广大的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

脉浮,血液向外充盈于浅层动脉之征;头项强痛,可作头痛项强、头强痛、项强痛各种解释;头痛,头部因气盛血充,血液郁滞,压迫头部神经,故痛;项强,项部充血致肌肉麻痹;恶寒,因表受风寒故恶之,又因气血郁滞肌表,表愈热,愈觉寒。

恶寒为表证所习见,又为发热之前驱症,故发汗能使病毒自汗腺排除,热亦随汗而消失。

注:自然疗能,即原形质之能力。

人体本由数兆细胞组织而成,其原形质各有其天职而发挥其专门能力,而为自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全体之生活而活动,此种活动力能恢伤痕,灭病菌,如吐、泻、咳、发热等皆为排泄毒物于体外自然疗能之表现。

惟此种能力愈用愈大,故动物此种功能远胜于人。

彼醉心现代医学之人士,稍有疾病,药剂杂投,使自身疗病能力减退,愈用而愈小,故城市人民不如乡村农民也。

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风提纲:凡病见太阳病脉证,兼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证。

太阳病因证治不同别为两类:一为有汗者,一为无汗者。

有汗者恶风,名中风。

无汗者恶寒,名伤寒。

夫风寒均为一气,初无寒热之殊,亦无轻重之别,更不能区别风专伤卫,寒独伤营,强分殊失经旨。

观大青龙汤38、39两条,其义自明。

汗出,若人体虚实不同,邪(指风寒)从虚实而化。

皮肤禀赋松懈不密之人感太阳病则汗出,是以质虚而化者名为中风。

皮肤致密者则无汗,是以质实而化者名为伤寒。

此二证为桂枝、麻黄两汤而设,于不可分之中分为两名,便于施治耳。

中风系感受风寒邪气而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之病名,即今之伤风感冒,非口眼歪斜、卒然倒地之中风(即今之脑血管病)也。

发热,肌表感受风邪,郁而成热。

就一般病证而论,汗出热当解,若本条发热汗出并见而热不减者,乃体温调节失常,散热机能不如造温亢盛之故耳。

《伤寒论》笔记(1——10条)

《伤寒论》笔记(1——10条)

《伤寒论》笔记(1——10条)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诊断太阳病须具备的脉症为“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其中,恶寒前用一“而”字相连,“而”字为连词,表示递进的关系,有“而且、并且”的意思,故恶寒一症便显得尤其重要,另外,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由此可见,太阴病亦可见脉浮,故仅仅依据脉浮,不能诊断为太阳病!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共分三类,即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与太阳风温。

此条但言太阳中风证之提纲,主症主脉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结合第一条,太阳中风证的症状应当有头痛,脉当浮缓。

风邪并于卫,故郁而为热,风伤卫,卫气失司,故汗出,腠理疏松,玄府不闭,不任风袭,故恶风(恶风为恶寒之渐),这样便与第三条之太阳伤寒证有了鲜明的对比。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此条为太阳伤寒证之提纲。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即是说发热有早有迟,但发热一定会到来;必恶寒,即是说恶寒有可能在发热之前出现,恶寒是必见之症,假若但恶寒而始终不发热,便不得为太阳病,当为少阴证矣;体痛,寒为阴邪,故主痛;呕逆,观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可知,太阳病有内传少阳之机转,故可影响在里之气机,然终究为太阳病,故只是呕逆,即干呕,并不是吐;脉阴阳俱紧,此处阴阳指的是脉位,即寸部与尺部,寸关尺三部均现紧脉。

结合第一条,当有头痛,脉当为浮紧为是。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一日为约略之数,指伤寒之初,即太阳受邪,脉若静者,静与动相对,不动曰静,即不变动之意,意思是说,脉象没有变动,还是太阳病的脉象,即浮缓脉或浮紧脉。

颇欲吐是邪传少阳之见症,若躁烦,若字为或者之意,脉数急者,脉象也发生了变化,这是邪传阳明的见症。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4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4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笔记4二、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去辛温燥烈之气,容易动阳气,心悸),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一升=200ml),去滓,温服八合(1合=20ml),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八证:1.恶寒、发热;恶寒: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故恶寒先见,而且较重发热:寒闭阳郁,才见发热2.诸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寒主收引,寒主痛,寒伤肌表,使肌肤气血涩滞,筋脉拘挛(《伤寒论》身疼痛的三方新加汤、麻黄汤、附子汤)1. 无汗(寒邪闭表,腠理闭塞)而(因而)喘(皮肤汗孔闭塞而肺气不能宣发肃降,故上逆而喘,这种喘需要发汗开腠理)病机:寒邪闭表,卫闭营郁治法: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小儿肺炎,麻黄15g,成人:20g当地气候及体质:麻黄:桂枝:甘草=3:2:1杏仁:9g)适应证:1. 太阳伤寒表实证(3、35、52、53、37)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1)脉浮而数(不是指热,而是指发热故)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2)(强调麻黄汤的脉必须是浮的,提示里气不虚,气血能够抗表)病久脉仍然浮紧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由紧而变细,由大变小,提示邪气退。

大则病进,小则平)而嗜卧(没有烦躁,烦热,只是大邪已退正气未复)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提示邪已传入少阳经)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仍然浮紧脉)者,与麻黄汤。

(37)(也强调麻黄汤的脉必须是浮的,提示里气不虚,气血能够抗表)2.太阳与阳明合病(36)太阳与阳明(阳明经脉被寒邪所伤:头面胸腹,而不是阳明腑证,若与阳明腑证则应用桂枝汤(44))合病,喘而胸满(肺气不利,提示太阳表邪偏重)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

该书以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前人治疗伤寒的经验,成为后世医学家治疗此病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选取几个重要的章节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一、病机篇《伤寒论》中的第一篇是病机篇,它详细阐述了伤寒病的起因与发展过程,为后续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病机篇中的核心观点是:伤寒病的发生是由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入侵人体而导致的,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致病因素就会侵入体内。

被风寒侵袭的人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咳嗽等症状,而被湿热侵袭的人则会出现口渴、尿短黄、便溏等症状。

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病机原理,医生可以据此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

二、病证篇在《伤寒论》的病证篇中,张仲景通过对伤寒病的不同症状进行分类与论述,为后世医生诊断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病证篇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发表热病、汗证、津液内结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张仲景对“桂枝汤”、“大青龙汤”等经典方剂的论述。

这些方剂通过调和人体阴阳气血,达到平衡病机的作用,对于治疗伤寒病具有显著疗效。

三、骨著篇《伤寒论》的骨著篇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骨著篇中列举了多种并发症,如谵言、反胃、溺色等,这些并发症往往出现在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

在面对这些并发症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综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收到良好疗效的目的。

四、营卫篇《伤寒论》的营卫篇详细介绍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伤寒病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营卫篇中,张仲景强调了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的对抗关系。

正气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而邪气则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外来因素。

当正气充足时,人体的抵抗力较强,疾病也较难入侵;而当正气不足时,人体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从而引发病症。

《伤寒论》之108条必背条文!(附伤寒笔记和背诵导图)

《伤寒论》之108条必背条文!(附伤寒笔记和背诵导图)

《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3)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13)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7.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6)8.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9.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3)10.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5)1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12.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27)1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14.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15.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3)16.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34)17.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1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知识学习文本笔记

《伤寒论》知识学习文本笔记

《伤寒论》知识学习文本笔记《伤寒论》是中医古籍中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中的重要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书籍之一。

《伤寒论》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成书时间约在公元220年.。

一、《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150年-219年),字景岳,汉族,祖籍河南琼台(今禹州),生于今陕西渭南市富平县。

曾任东汉太学博士,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军事医学家。

主要著作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是中医古籍中对伤寒及杂病的专著。

全书共分6篇,包括上下部和别录,记述病因、病机、证候、治法及预防,还有各种死亡证候,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该书内容繁多,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汤剂、丸药、散剂等多种中医方剂。

治疗方法严格按照《四诊法》进行诊断,切合实际,十分珍贵。

《伤寒论》在古代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古代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结合的典范,是目前中医临床治疗和教学的重要教材之一。

1.病因学说:《伤寒论》探讨了伤寒的病因,认为是由于卫气不固、燥热不清所致。

此外,还提出了病因诸多,诊断治疗不得不因时宜变化的理论。

该书认为,伤寒病是因外邪侵入人体所致。

在病理上,认为该病是初为汗家被寒邪外侵,致使汗出阻络影响气血运行,因而施行解表、清热的治疗方法来消除邪气、恢复气血通畅。

3.辨证论治:在治疗上,《伤寒论》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辨证精准,方剂组合严谨。

辨证即是根据四诊(问、望、闻、切)法确定证属。

治法选用汤剂、散、丸等各种剂型,组合严谨,味量组合严谨,疗效确切,总的体现出自然疗法的特点。

4.药物学说:张仲景在临床研究中发挥了独到的创新思想。

他认为药物确定剂量时,要将某种药物所产生的药效计算出来,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剂量的标准,这一思想仍被医家传承至今。

张仲景不仅是中医史上的一位医学大家,而且是中药学的发展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成为了中药学的基础,对中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0)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0)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0)伤寒论第83条辨: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原文解释:病人咽喉干燥的时候,不可以用辛温发汗的方法。

咽喉在《黄帝内经》里面,是三阴之会。

我们人体有三阴,太阴,少阴,厥阴。

病人咽喉干燥,代表阴津不够,我们讲阴的时候,就是讲的血,这个时候,不可以发汗,中医的观念是汗血同源。

这就是做为医生,在发汗的时候要忌讳的事情。

我们在用处方用汗剂的时候,要问病人喉咙有没有很干燥,只是干燥,没有喉咙痛。

我们常常问小孩的感冒发烧,有没有喉咙痛,小孩子回答喉咙痛,这就是葛根汤。

葛根汤是在太阳温病,什么叫太阳温病?小孩子好运动,在运动之下得了感冒,由于在运动的时候流汗,流汗的时候受到风邪,这就是温病。

因为伤寒,伤于寒,所以发出来的就是温病。

发生温病的时候,病人会有喉咙痛,因为他流汗伤于寒,津液没有办法回复,到达喉咙,所以,我们在看葛根汤证的时候,小孩子只要有发烧,有喉咙痛,一律用葛根汤。

在这83条辨,讲的喉咙是干燥的,干燥与葛根汤没有关系,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发汗。

咽喉平常就是很干操的人,不可发汗。

所以喉咙常常觉得口渴的,就是阴虚了,这种人不可以发汗,一发汗就变成真武汤证了。

这种人需要补足他的阴虚,可常喝麦门冬汤。

喉咙是三阴所会,肺的上口,所以要开润肺的药。

这麦门冬汤专门是润肺的。

麦门冬汤单纯润肺而已,常吃麦门冬汤的人,肺的津液一定很足。

肺的功能会很好,只是咽喉干燥的,喝麦门冬汤就很好。

而阳明证的大烦渴,就要用白虎汤了。

感冒的时候,病人若喉咙痛,属于太阳温病,就要想到葛根汤。

这里的咽喉干燥,不是葛根汤证不要搞混淆了。

这个咽喉干燥的问题,先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这个咽喉干燥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很简单,就是这个人常常觉得喉咙干。

广义的咽喉干燥就要包含感冒之后会喉咙痛。

而这里的咽喉干燥取哪种解释好呢?以正确度来说,狭义的是比较正确的。

因为一个人咽喉会干,如果以中医古方派伤寒论的逻辑角度去分析理解,咽喉干燥的第一个理由就会指向少阴不足。

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

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

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关于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1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四一:「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一段时间过了以后,脉浮细而嗜卧者,这里的浮代表病还有一点点,但脉已经细下来了,就是没有那么强了,一般病人病情刚恢复的时候,会想多睡一下,所以此时外已解也。

如果有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胸满胁痛为「少阳病」主证之一,此为「太阳」转入「少阳」之候,故用「少阳」主方「小柴胡汤」治之。

如果是脉还在表面,而且有胸满的现象,因为肺要舒张,可还是被外寒束到,所以这时候再给「麻黄汤」。

公益学习群刘老师分享:这一条主要讲太阳伤寒日久的几种转归。

这里的“太阳病”,根据文后的“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我们得知是太阳伤寒。

太阳伤寒约已过十日,脉由浮紧变为“浮细”,也就是说脉虽浮,但不那么有力了,同时只见乏力而“嗜卧”,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之证已解除。

根据脉证说明,表邪已解除,正气将逐渐恢复,故谓“外已解也”。

既然外邪已解,只是略有不适,也不需要再服药,只要安心静养即可,这是第一种转归。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是说伤寒感冒已过十日左右,但还有脉浮紧,并以此暗示太阳伤寒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诸证仍在。

既然诸证仍在,说明表未解,所以治法应该不变,仍要考虑麻黄汤。

但由于“十日以去”,病程日久,即使有伤寒诸证,再用麻黄汤发汗时,也应谨慎使用,因此这里不说“主之”,而是说“与麻黄汤”。

以上属于表邪留恋未解,是第二种转归。

如果见“胸满胁痛”,少阳枢机不利,说明外邪已由表传入少阳之经,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以利枢机,是第三种转归。

从这一条所举太阳伤寒日久的几种变化,说明“太阳病,十日已去”,病邪不一定会发生传变。

其中有向痊愈者,亦有表邪仍不解者,或有胸肋苦满者。

我们凭脉辨证是推断病情发展变化的最主要依据,不可看病程的长短来判断。

复习伤寒论笔记

复习伤寒论笔记

复习伤寒论笔记1.太阳中风兼下利者,可仿葛根汤而用桂枝加葛根汤。

2.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太阳病误下后,虽未陷于里,但正气已不足,所以虽仍有表证,但用桂枝汤解表。

风寒袭肺,肃降不能,所以喘,但无水饮。

故用桂枝汤解表宣肺,厚朴杏子降费平喘。

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黄连阿胶汤对偶。

前者是心肾阳虚,后者是心肾阴虚。

心阴虚有热,肾阳虚,则用附子泻心汤。

4.第28条:服桂枝汤,或误下后,仍头衔将他,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主之。

此条去桂去芍,争议颇大,临床上来说直接桂枝汤加茯苓白术更妥。

此条是外有表证,内有脾虚水停。

所以茯苓白术生姜健脾利水。

5.第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咽喉干燥,津液已伤,所以不能麻黄汤解表。

可以麻黄汤加人参麦冬,滋阴解表。

6.热邪可以迫大肠而致下利,寒邪也可以,如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即是风寒内迫大肠而下利。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此条乃是风寒袭肺,肺部肃降,影响胃降而成。

临床上也有外感风寒,内有呕利者,也可用葛根加半夏汤。

与后世之藿香正气水类似。

7.大青龙汤,外寒重于里热;外闭得解,内热方有宣泄之路;甘草大枣调理中焦,资助汗源;麻黄桂枝之比为三比一,麻黄六两,石膏鸡子大为40克。

白虎汤石膏为1斤(250克),故小青龙中怕太热时,加个二三十克就可以。

若内热大于外寒,则已是温病。

8.桂二越婢一汤:表郁内热轻证。

重证用大青龙。

9.桂枝麻黄各半汤:表郁轻证。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两三次发,面赤身痒。

不呕,清便欲自可。

此热是正气恢复,抗邪于肌表,阳气弗郁。

10.五苓散,苓桂朮甘,苓桂枣甘,苓桂姜甘汤中桂枝的作用:一是可以解表,二是可以温补心阳,主要是第三:通阳化气,可以在各方利水的同时,桂枝通阳化气讲水化生成津液来补充濡养机体。

11.中焦停水一般不渴,水蓄下焦容易口渴。

《伤寒论》学习笔记(4)

《伤寒论》学习笔记(4)

《伤寒论》学习笔记(4)谨以此笔记向已故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致敬!《伤寒论》治失眠方你,失眠过吗?失眠是个常见病,很多人得过。

失眠不好治,有的人很多年也治不好。

今天带大家一起看看《伤寒论》治失眠的一些代表性方子。

首先是栀子豉汤。

76.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棉裹)【常用量:栀子10克,淡豆豉10克】栀子豉汤证的特点是虚烦不得眠,首先是心里烦。

严重的话,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懊恼”,就是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烦乱得很。

栀子豉汤的病机:得了伤寒,但没有正确治疗,导致邪气入里(胸膈),邪气郁在胸膈附近,干扰心神,让人心烦失眠。

如果懂把脉的话,右寸关之间会把到浮而滑数的脉像。

但是把脉很难,不容易把握,还是症状更容易判断。

问题是就症状而言,有些人失眠,即使得的是栀子豉汤证,也未必就反复颠倒,而只是平静地躺在床上,静静地失眠。

所以,需要抓另外一些特征。

根据刘保和教授的经验(《刘保和抓主症用方传承录》),栀子豉汤证有一个显著特征很好识别,就是剑突压痛。

剑突的位置很好确定,如下图:以后失眠的时候,可以按压剑突这个位置。

如果这里有明显压痛,还有点心烦,试试栀子豉汤。

对症的话,一副药就解决问题了。

另一种常见的失眠是,吃饱了撑的!这是栀子厚朴汤证:79.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枚。

【常用量:栀子10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栀子厚朴汤证更容易识别些。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关键是腹满。

造成腹满的原因很多了,不一定是“伤寒下后”。

现实中更常见的情况是,脾胃消化功能本就不好,晚上又吃太多,就容易造成胃胀腹胀、睡不着睡不好的情况。

有些人经常晚上应酬,大吃大喝以后,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

但是运动一会儿,跑个步啥的,就容易睡好。

或者某段时间晚上少吃或不吃反而能睡好。

这些情况可以试试栀子厚朴汤。

《伤寒论》学习笔记3

《伤寒论》学习笔记3

《伤寒论》学习笔记3学《伤寒论》过去叫《伤寒杂病论》,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伤寒”的含义是什么。

“伤寒”的含义在古代有广义和狭义的之分。

广义“伤寒”的含义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这里的外感病是指,由风、寒、暑、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疬之气等,外来的邪气伤人之后发生的疾病,通通叫做外感病。

它有一个特征就是发热。

我们也把这个概念写成“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这个热病不是指的邪气的性质,而是指的这个病的特征,这个病以发热为主要特征。

即:一切由于外来的邪气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在古代都叫做“伤寒”。

大家说了寒,不就是寒冷吗?为什么寒就可以代替一切寒热病,代替风、寒、暑、湿、燥、火、疫疬之气所有的邪气呢?因为“寒”字在古代有一个广义的含义是泛指邪气。

日本有个医生叫中西惟忠,他写了一本书《伤寒之研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谓邪为寒,盖古义也”,即:把邪气叫做寒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

“寒”字泛指邪气,不仅在医学上是这样,在文学上也是这样,你们有人可能读过《孟子》,《孟子.告子》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现在的皇上,执行的政策有些不怎么英明,大家就跟孟子说,你经常能够见到皇上,你见到皇上以后你就给他提一些合理的建议,让他执行宽厚的政策利国利民,孟子就说“吾见也罕矣”(我见到皇上的机会和时间也很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我走了那些献异端邪说的,给他出坏主意、馊主意的那些人就都去了)。

这里的“寒”就是泛指的异端邪说、馊主意、坏主意。

这个“寒”字,绝不是说别的人就拿着冰块去冻皇上,不是这个意思。

在汉代、古代,这个“寒”字泛指邪气,这是古代的一个意思。

因此“伤寒”它自然就可以代表人体感受一起邪气所造成的疾病的,这样一个广义的概念。

狭义“伤寒”的意思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

人体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狭义的“伤寒”。

为什么要加一个风呢,因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善行而数变的,只有寒邪没有风邪带领的话,寒邪它不能够单独的伤人。

所以我们在讲狭义“伤寒”的时候我们要将风、寒邪气并称。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三八:「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原本有桂枝表证,被医生攻下,或不小心吃坏肚子造成下利,结果利下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末解也。

也就是病人被攻下,血都往下跑,血往下力量很强,脉会跳得很快稍微停一下,这时葛根汤没用,要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有表证,误下,造成表邪,就是表面的病毒渗透到汗腺里,进入肠子,血往下走,病毒也跟着往下,像阿米巴痢疾,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黄芩、黄连是非常寒凉的药,所以它能去热,热就是炎症,所以它也是消炎的药。

黄芩黄连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敷,如果皮肤破了,可用黄芩黄连。

如果化脓,可以加去湿的药。

黄芩杀菌的力量很强,阿米巴痢疾的时候,大肠的壁都破洞了,下利都是血,下利久了人就会脱水,所以用葛根可以升水,用炙甘草,把肠子的津液给补足,用黄芩、黄连去解毒,这里黄芩、黄连要等量,小儿之痢疾炽热难下之证用此剂多效。

表邪未陷者,重于解表。

已陷而成为里热者,重于清里。

本来是桂枝汤证,结果下利了,这时候就要重于清里,改成「葛芩连汤」。

虚寒者为脉微无力,实热者为脉数有力,为什么会摸到脉数?就是里面有东西堵到了,发炎了,这时病人会发烧。

虚寒者舌苔淡白,实热者为舌红苔黄。

实热者为舌苔黄,黄的再进就红,再进了就黑了,就是壮热了。

(极寒也会出现有黑苔。

)虚寒者为下利不热,色淡黄,实热者下利是热灼,色黄赤而热臭,肛门没有灼热的感觉,就是不热,实热的大便很臭,而且肛门有灼热的感觉。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苓三两,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阿米巴痢疾的时候,要大剂的用,葛根可以用到六七钱,如果不大量的用葛根,病人下利不止就会脱水,如果没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寒利也可以灸肚脐,热利的时候针「曲池」、「合谷」、「天枢」、「关元」、「三阴交」。

在临床上很多案例,如西医所谓的肠病毒的案例,其实就是表邪下陷,到了肠子就变成热利,所以有葛芩连汤证的时候,病人喝到葛芩连汤药,反而觉得不苦,觉得汤药很甜很好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促,一作纵。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一斤膏(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去皮) 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

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

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促,一作纵)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 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

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去皮) 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