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应对雾霾

合集下载

古代没有雾霾吗?

古代没有雾霾吗?

古代没有雾霾吗?1.谁说以前没有雾霾的?不然“霾”这个字怎么来的?举例如下:《元史》: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

”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明宪宗实录》: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

”“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弘治十年(1497年),“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

“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

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

‟”“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

如此大风,榜必损坏。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

”“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

”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2. 有些读者,总是以为古代就木有空气污染,这是误区啊!古代当然有空气污染,只是不叫空气污染这个词,也搞不清楚污染原因。

比如从上述记录可以看出,古代认为,污染源是“天神之怒”,治理方式是“焚香祭天,祁神灵驱风霾”。

而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古代的污染源主要就是:1. 焚烧生物质,如秸秆、木炭、树木等;2.扬尘扬沙这两种污染源(我在此姑且称为“古典污染源”),如果遇上静止稳定的天气系统,不利于空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的话,也一样会产生雾霾天气。

没有口罩,古人如何防风沙雾霾?

没有口罩,古人如何防风沙雾霾?
戴 帷 帽 的 古代 女 性 ( 明人 摹 宋绘 《 胡 笳 十 八拍 》 中人 物
形 象)
京 的气候 已很糟糕 ,沙尘雾霾 这类脏天气严 重 :在北 京街 头骑 马的人 ,戴 着面 衣 ,被 大风
吹起 的尘 土满 街 飞扬 返 回 下马 后 ,发现 两个 鼻孔像烟囱一样黑 。 面衣 是 中国 人 最早 发 明 的用来 保 护面 部 的
种 服饰 ,早期 面衣 是专 为 女性 而设 计 的 。穿
戴面衣 的风俗 ,在 先秦 时 即 已出现 ,《 礼记 ・ 内
则 》便 有 这 样 的 说法 :“ 女 子 出 门 ,必 拥 蔽其
面。 ”当时女性 外 出 ,得把面部 遮挡起 来 。虽然
说这 种 “ 蔽 面 ”要 求 是 出于 儒 家 所 提 倡 的

十分 体面 。而 民间 的女 性所 用 的面衣 则 比较 简
单 ,一般用普通布纱裁制而成 ,考虑到包裹的 需要 ,面衣 的布幅都较 宽大 ,故又有 “ 大 巾” “ 巨巾”的叫法。这种面衣很大,穿戴在胸前时
把膝 部都能盖起来 ,故又称 “ 蔽膝” 。
魏晋 以后流行用 “ 大 巾”
“ 礼 ”的考虑 ,却意外 地起到 了挡避风 沙雾霾 的 作用 ,还可御寒保暖 。 拥有 一件 面 衣 ,在秦 汉时 已成 为 有 身份女 性 的必 备 ,出远 门必 需 。据 汉刘 歆著 《 西京杂 记》 ,汉成 帝刘骜宠妃 赵合德 ,在其姐 姐赵飞 燕 面 衣其 实就 是 一 块大 方 巾 ,使 用时 覆盖 在
金 华 紫罗面 衣 是 用紫 色纱 罗 裁制 的 ,绣 上
故因以为 名也 。 ” 《 小 尔雅 ・ 广 服 》 称 :“ 大 巾 ,谓 之 幂 。 ” “ 幂 ”是什 么?就是 古人 的 “ 覆头 之物” 。“ 以覆 其 头 ”这 种 用法 ,让面 衣又 有 了 “ 盖头 ”的别

古人治霾有妙招

古人治霾有妙招

古人治霾有妙招古代也有雾霾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有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

《诗经》已有关于霾的记载,且“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出现,说明霾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了,并非现在独有。

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

《晋书·天文志中》对于霾有确切的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可见,霾就是尘土飞扬,天气混浊,持续时间长,视线极差的状况。

只是,古代的霾和现在的霾物理含量可能有较大区别,过去的霾,空气中的悬浮物主要是尘土,现在除了尘土,还有大量的工业排放的颗粒状污染物,如硫酸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等。

古代的雾霾虽不如现在频繁,但搜罗史料,仍能发现不少关于雾霾的记载,只不过有时候并不使用“霾”或“雾霾”一词,而是当成一种现象描述出来,如《汉书》中的《五行志下》“蒙黄浊”、“蒙,微而赤”;《翼奉传》“天气溷浊,日光侵夺”。

也有直接用“霾”字或是“霾”字与其他字组合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四年(1468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

”“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清代亦然,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

”“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

”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古代诗人在诗句中也偶尔提到雾霾,如李白在《上安州李长史书》:“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

古人是如何抵御雾霾的

古人是如何抵御雾霾的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但雾霾灾害并不是现今社会才出现的气象灾害,自古有之。

其形成的主要诱因是气象情况。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增多和过度,促使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的出现也开始增多,危害在加重。

我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我国人民对雾霾的认识和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终风旦来,惠然肯来”。

意思是刮大风的时候空中降下许多尘土,以致尘土飞扬。

其后,大量的文体也直接反映了对雾霾的观察和理解。

《说文解字》对“霾”的解释是:“雾霾,风雨土也”。

但是,古人对雾霾灾害的认识很肤浅,人们多认为是老天爷降的“霾灾”,所以多求神灵保佑,“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

明清两代,帝王遇到“霾灾”出现时,多遣文武群臣斋戒三日,并禁天下屠宰,或派文武官员到天坛祭天,以求天神驱散风霾,并降甘霖。

“霾灾”最大的危害是影响交通运输。

明清时期盛行漕运,也就是使用运河的船只把粮食送进京城。

“霾灾”一发生,水路难通,京城的粮仓存储量急剧减少,时有告急。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据传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

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空气污染环境文言文的说法

空气污染环境文言文的说法

空气污染环境文言文的说法
相传,盘古初开天地,清而轻者上升为天,浊而拙者落为地。

自此天地始分,万物始生。

天生水者,浮于天,是为云,称“云母”也!
云母神通广大,遍布天宫,能行云布雨,日去万里。

后云母于腹生雨,世为“雨神”(此雨神非萧敬腾者也)雨神之能尤在云母之上,追云施雨,其水落于地埋河填海。

雨神生有二女者,一曰“雾”、二曰“露”。

雾者,无雨神云母之能,堪堪汇小水尔,浮于空,飘飘而不能落。

露者,能尚不及雾也,不能成云,不能浮空,止于春秋之交,或现于草木万物之上,或随雾而粘铜铁之表也。

雾有一养子,其子年幼,岁不过百,是为霾也。

霾非神脉,乃世人用车尾之气,焚天之气,扬尘之力召唤之天魔也,因其与雾相似,雾故而不查,收为养子也。

古时候没有口罩的古人们对付雾霾风沙用啥办法

古时候没有口罩的古人们对付雾霾风沙用啥办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时候没有口罩的古人们对付雾霾风沙用啥办法导语:在风沙雾霾多发的寒冷季节,现代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戴口罩出行。

古代没有口罩,遇到风沙雾霾怎么办?早在先秦时,古人已设计出了有遮蔽功能的在风沙雾霾多发的寒冷季节,现代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戴口罩出行。

古代没有口罩,遇到风沙雾霾怎么办?早在先秦时,古人已设计出了有遮蔽功能的女用“面衣”,后又发明更时尚的羃X(“罒”下“離”)、帷帽等。

此外,古人的衣袖、巾帕亦都能派上用场……先秦时期已开始穿戴“面衣”古人对付风沙雾霾的首选“装备”,大概要数面衣了。

明屠隆《在京与友人》文中称:“燕市带面衣,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

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

”依屠隆所记,明朝时北京的气候已很糟糕,沙尘雾霾这类脏天气严重:在北京街头骑马的人,戴着面衣,被大风吹起的尘土满街飞扬。

返回下马后,发现两个鼻孔像烟囱一样黑。

面衣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用来保护面部的一种服饰,早期面衣是专为女性而设计的。

穿戴面衣的风俗,在先秦时即已出现,《礼记·内则》便有这样的说法:“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

”当时女性外出,得把面部遮挡起来。

虽然说这种“蔽面”要求,是出于儒家所提倡的“礼”的考虑,却意外地起到了挡避风沙雾霾的作用,还可御寒保暖。

拥有一件面衣,在秦汉时已成为有身份女性的必备,出远门必需。

据汉刘歆著《西京杂记》,汉成帝刘骜宠妃赵合德,在其姐姐赵飞燕成为皇后之后,所送的一批高档奢侈品中,就有一件“金华紫罗面衣”。

金华紫罗面衣是用紫色纱罗裁制的,绣上金花。

这样的面衣,当贺礼送给皇后姐姐自然十分体面。

而民间的女性所用的面衣则比较简单,一般用普通布纱裁制而成,考虑到包裹的需要,面衣的布幅都较宽大,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的“霾”与治霾

古代的“霾”与治霾

中国发展观察古代的“霾”与治霾陈忠海每到冬季来临,雾霾总让人感到很不舒服.“霾”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其实并非工业现代化的独有产物,古代早就出现了。

为了治霾,古人还想出了一些千奇百怪的方法。

“霾”的记载很多人认为雾霾是工业化造成的,因为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和其他工业污染才造成了雾霾,在小农经济的古代应该没有雾霾,那时候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到处都是青山绿水。

其实这是误解,古代不仅有"霾",而且一样挺普遍甲骨卜辞里有"己酉卜,争贞:风隹有霾”的记载,“贞”是商代负责占卜的人,他负责将占得的吉凶报告给商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己酉日通过占卜得知,未来将会出现霾天,是凶兆。

类似的记载在甲骨卜辞里还有十多条,如"甲申卜,争贞:霾其有祸?贞:霾亡祸”、“贞:翌丁卯酒,丁霾”等,都与占卜有关。

古人相信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所以上天也会时常降下所谓凶兆以为警示,如地震、冰雹、洪水、大旱、蝗灾等,“霾”也是其中之一。

这里所称的“霾”,《尔雅》解释是:"风而雨土为霾•”三国时期经学家孙炎就此注曰:"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说文解字》遵从此说,认为:“霾,风雨土也,”《康熙字典》引《释名》进一步解释:“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按照这样的解释,古代的“霾”多指风所卷起的尘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土,是空气中那些混沌、晦暗而影响视觉的东西.有人认为古代其实没有雾霾,古书记载的“霾”就是“雾”或“霰”,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古人对“霾”“雾”“霰”其实有很清楚的划分,《说文解字》对“雾”的解释是:“天气下,地不应。

”根据这个解释,“雾”是空气中的水汽不能被土地吸纳,停留在空中而形成的气态物。

《说文解字》对“霰”的解释是:"霰,稷雪也:”《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阴气在雨水,凝滞为雪"阳气薄之,不相入,散而为霰”根据这些解释,“霰”应该属于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而形成的小冰粒。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雾霾是指由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构成的浓密烟尘迷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尽管现代雾霾问题在近几十年才凸显出来,然而,关于雾霾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探讨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展示人类对这一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反思。

一、古代文献中的雾霾记载古代文献中对于雾霾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已经显示出人们对于异常天气现象的关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周礼》中记载的“霾雾之气,大旱之兆也”。

这句话意味着古人认为雾霾天气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旱灾。

此外,古代历史书籍中还有一些记录雾霾事件的记载,如《宋史》记载了北宋时期的一次雾霾事件,描述了雾霾天气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二、近代记录雾霾的文献近代文献对于雾霾的记录较为详细,尤其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伦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伦敦雾霾,也被称为“雾霾(fog)”,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了极致,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伦敦大雾”。

这种雾霾是由于工业污染物和燃煤排放导致的。

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堆积,形成了浓密的雾霾,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三、中国古代的雾霾记载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雾霾的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六月中,霁,雾则少矣,然南方多雨”。

这段句子意味着在六月份,雾霾减少,但南方仍有降雨。

另外,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还有一些地方性的雾霾记载,例如《南齐书》中记载了永清江雾霾事件等。

四、现代对雾霾的认识现代对雾霾的认识主要通过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得出。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大规模燃煤的使用,雾霾问题日益突出。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揭示了雾霾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他们发现,雾霾主要由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组成,而这些物质的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农业活动等。

此外,由于地形、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雾霾在不同地区和季节表现出差异性。

五、对雾霾问题的反思与措施面对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代价,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描写雾霾的诗句十首

描写雾霾的诗句十首

描写雾霾的诗句十首
以下是十首描写雾霾的诗句:
1.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先秦· 佚名《终风》
2.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先秦· 屈原《九歌·国殇》
3. 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

——唐· 李白《大庭库》
4. 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

——唐· 杜甫《缆船苦风》
5. 北望飞尘苦昼霾,洗心聊复寄东斋。

——宋· 苏轼《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一》
6. 朝雨杂轻霾,浓阴暮未开。

——宋· 宋庠《晚归驰道遇雨马上作》
7. 三月八日值寒食,阴霾蔽空不肯收。

——宋·文同《寒食感事呈同官》
8. 黄霾闭赤景,测候错辰午。

——宋· 贺铸《喜雨》
9. 舣棹临孤驿,风霾昼欲昏。

——明· 王直《大风泊砖河驿》
10. 今日无边大雾,茫茫遮盖天幕,闻声却见人无。

盼雾早无,青山绿水还吾。

——李晓希《天净沙·雾霾》
如需更多描写雾霾的诗句,建议查阅诗词书籍或网站。

你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你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政廨法制乂摘版I MOMENTS 荟 萃□佚名雾霾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自古就有。

古时候的雾霾与当下稍有区别,那时的雾霾主要指沙尘雨雾。

由于古人将雾霾误解为天谴,所以从未想过如何去治理雾霾。

为此,古人特别害怕雾霾出现。

为了控制雾霾,对扬尘的控制格外严厉。

《韩非子》中就有“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的记载。

而雾霾最早出现于《诗经•邺风》中:“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那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有限,所以将雾霾视为下土雨。

公元前32年,西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黄霾天气。

《汉书》记载:“西北有如火光。

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面对如此景象,老百姓们都认为这是上天对当政者的警示。

原本治国平平的汉成帝不得已下诏罪己,以安天下。

《汉书》记载:“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 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

咎在朕躬。

”汉成帝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来 形容当时的雾霾天气,足见当时人们对雾霾这种现象的误解。

人们将雾霾当作天谴,应对之法也就只有向上天忏悔祷 告了。

《元史》记载:至元六年.元大都发生了一起大风霾,“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 光,都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

面对如此景象,忽必烈觉得这是国 家政治有不妥之处,所以上天示警「故 而召集礼部官员,拜坛祭天。

“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其实,历朝历代关于雾霾的记载都不乏其事,只是当政者对于雾霾的处理却如出一辙,他们都觉得这是上天示警,故而都以拜祭上天为解决之道.从未想 过去治理雾霾。

就这样.雾霾也在岁月变迁中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

两只老虎其实《两只老虎》最初是首外国歌.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儿歌《雅克修士》。

在缪裴言、郭瑶、王饪主编的《中外轮唱歌曲集》中记载.此曲于20世纪初传 入中国。

一经传入后,便引起了广泛的传唱.先后有多个版本的填词。

贺锡德所编的《365首中国古今名曲欣赏》写道,该曲传入中国后.被人填上《两只老虎》的歌词这首歌曾经作为《国民革命歌》,当时的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古诗词中的雾霾

古诗词中的雾霾

古诗词中的雾霾古诗词中的雾霾《诗经·国风·邶风》里有一首《终风》是这么写的: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可见公元前的时候,我国也有雾霾天气。

但是从诗里可以看出,这个雾霾天应该不太严重,主人公还想着约心爱的人出来玩呢。

南北朝和唐朝南北朝和唐朝的诗人关于“霾”的描写不多,但也有。

冬日诗鲍照严云乱山起,白日欲还次。

曛雾蔽穹天,夕阴晦寒地。

烟霾有氛氲,精交无明异。

风急野田空,饥禽稍相弃。

含生共通闭,怀贤孰为利。

天规苟平圆,宁得已偏媚。

瀚海有归潮,衰容不还稚。

君今且安歌,无念老方至。

晚秋诗庾信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搏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白居易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 夫君犹滞此!寒峡杜甫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峡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沂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大庭库李白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

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

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

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从上述几首诗的描述,大致可以感觉出来,那个时候偶尔有雾霾天,一般也都是发生在秋冬季节,山里更甚,可能是因为山里空气流通不畅的原因吧。

从李白的那首《大庭库》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看到的雾霾没准也是因为田野里烧秸秆造成的呢。

宋朝到了宋朝,诗里关于“霾”的描述多了起来。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欧阳修岁暮氛霾恶,冬余气候争。

吹嘘回暖律,号令发新正。

远响来犹渐,狂奔势益横。

颓城鏖战鼓,掠野过阴兵。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二苏轼北望飞尘苦昼霾,洗心聊复寄东斋。

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无心明月转空阶。

历史趣闻清朝时期政府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历史趣闻清朝时期政府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清朝时期政府是如何治理雾霾的?导语:12月1日,北京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

雾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其中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雾霾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如此12月1日,北京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

雾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其中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雾霾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如此猖獗。

不少朋友将矛头指向汽车等现代文明产物,认为是这些现代文明产物造成了雾霾的猖獗。

诚然,汽车等现代文明产物是造成雾霾猖獗的重要原因,但雾霾并不是在这些现代文明产物产生后才有的。

中国的古籍中存在着不少关于雾霾的描写,证明了雾霾自古就有,而且频发。

笔者通过查阅史料,梳理出了发生在清代的十四场大雾霾(并非完全统计)。

从记载这些雾霾的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雾霾的一些共同点,也可以看到清朝人是怎么对付雾霾的。

这些雾霾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雾霾主要发生在三月(含闰月,以下同)、四月,也就是春夏之交。

发生在这两个月的雾霾占雾霾总数的一半以上。

发生在正月、二月或五月的雾霾也有一些。

其他时间段未发现有雾霾。

二、雾霾发生的地点主要是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绝大部分雾霾都发生在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一带。

三、雾霾大多发生久旱不雨之后。

有关雾霾的记录大多伴有“不雨”“祷雨”“禾苗枯槁”“待泽甚殷”“恐成旱象”等词语。

可见,雾霾常常发生于严重旱灾之后。

四、雾霾都伴有大风。

清朝的史料说及雾霾,并不用“雾霾”这个词,而是用“风霾”。

顾名思义,就是雾霾的同时伴有大风。

明清皇帝如何治霾?禁止屠宰

明清皇帝如何治霾?禁止屠宰

明清皇帝如何治霾?禁止屠宰雾霾中的紫禁城古人对雾霾灾害只能束手无策,明清两代皇家曾命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

霾,又称烟霞,是由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

在俗语中,雾霾常连用,但雾和霾不是一回事:首先,水分含量不同,达到90%以上的叫雾,低于80%的叫霾,80%至90%之间是雾霾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霾;其次,能见度不同,1千米以内是雾,1千米至10千米之间称为轻雾或霭,小于10千米是霾;第三,雾比较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达1千米至3千米。

雾霾产生的原理很复杂,但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它们都可能给人体带来消极影响。

北京地处北方,气候干燥,距沙漠较近,从历史上看,霾灾比较频繁,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

据《元史》记载,1329年阴历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导致“雨土,霾”。

明代相关记载更多,1481年,由于降雨少,“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1485年,旱荒使近京饥民涌入京城求食,城内经常狂风大作,史书上称“风霾累日”。

1493年,“京师雨霾”,1497年,“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

1498年,“四月丁亥,京师风霾连日不止”。

1504年,通州区出现了“春二月,常风霾蔽日”。

1506年,通州城“十月,霾雾四塞”。

1510年,北京城“今春以来,风霾屡作”。

1516年,海淀区“冬无瑞雪,春有风霾”。

1548年,“正月,京师大风霾”……类似的记录连篇累牍,数不胜数。

总之,每隔几年,大霾便会光临京城一次,虽然春天成灾较多,但冬季亦不罕见。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相关记载并不全面,由于缺乏科学的观测手段,所以对霾的大小、浓度等,只能凭感觉,且只记录成灾的,对没有造成灾害的雾霾,往往忽略。

单看文献,会觉得古代的霾只与旱相关,其实,这是记录粗疏造成的错觉:旱是灾害,与旱俱来的霾必须记录在案,却遗漏了那些不与旱俱来的霾。

那么,为什么元代以前史料中很少见到的霾,在明清两代却成了北京的常客呢?原因不外有三:首先,元代以前北京地处边关,虽是重要城市,但并非全国政治中心,所以其气候、环境、商业等细节,史书往往阙载;其次,元代以前北京城市规模较小,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建筑物增加了,空气流动速度下降,雾霾发生的几率相应提高;第三,明代后期正逢小冰河期,北方气候变冷,降水减少,利于雾霾天气形成。

历代帝王如何治“霾”?

历代帝王如何治“霾”?

历代帝王如何治“霾”?霾与政治变化当然没有因果关系,但因为认识的局限性,帝王认为出现雾霾就是天怒,遇大“霾灾”需要做法事祈祷上苍原谅。

据说古人远行的时候,会带上一把家乡的泥土,遇水土不服时,和水服下即可痊愈。

又据说北京没这风俗,原因是常年雾霾,他们离家的时候,已经带了一肺。

《尔雅·释天》解释霾:“风而雨土为霾。

”《晋书》里说:“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水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在古人的认识里,出现霾对民间的伤害并不是很大,受灾最严重的反倒是行政体系。

《晋书》说一出现霾,政府就没好事,但用词很萌,曰:“天地霾,君臣乖。

”“乖”的意思是不和谐,掐架。

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霾对皇上来说是不祥的,历代帝王都很畏惧。

“王者失中,臣下强盛而蔽君明,则云阴。

”“久阴不雨,乱气也。

”这种认识早在汉朝就已出现,《汉书》记载了一个故事:汉废帝刘贺初即位就遇雾霾,“天阴,昼夜不见日月”。

可刘贺偏偏要开车出去溜达,车刚发动便被光禄大夫夏侯胜拦下:“书上说出现这种天气,是大臣作乱犯上之象,您最好在家当宅男。

”刘贺不信,让夏侯做宅男,关起来了。

巧的是,夏侯刚被关起来,大将军霍光就把当了27天皇上的刘贺给废了。

因为这个事,《汉书》引征京房《易传》说了一大段霾的兆示:大臣谋私就会起霾;君臣分心会出现上蒙下雾,但起风三次可化解;大臣无功受禄出白雾霾;大臣抢功出黄雾霾;大臣不要脸求赏,出红雾霾……啰啰嗦嗦近千字,比舞台特效干冰烟雾机说明书还详尽。

《资治通鉴》里也记载了一个帝王与“霾”的故事。

618年4月10日,“是日,风霾昼昏”,当夜,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发动政变,隋炀帝被缢杀。

宋朝也发生了一次类似事件。

1127年4月20日,时任河北路割地使的张邦昌被金国逼着当大楚皇上。

这天开封出现了霾:“建炎元年三月丁酉,汴京风霾,日无光。

是日,张邦昌僭位。

”张邦昌自己也知道出现霾对帝王来说是大胸罩,36F的。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雾霾是当下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它在历史上是否有记载呢?在我们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可以对当前的雾霾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将带您一起来探究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

古代文献中首次记载雾霾的文献出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书·沈约传》。

该传记载了沈约在413年写下的一首诗:“北征梁地途离恨,九年相思各自天。

渡江巫峡清山外,空见烟霞满两边。

”诗中的“烟霞满两边”可以被理解为雾霾所带来的浓烟与霞光,这是历史上关于雾霾的最早记载。

除了中国古代文献,雾霾也在其他国家的历史文献中出现。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作品《李尔王》中提到了肆虐的雾霾天气:“混沌的黑暗到来,我们如同像盗贼一样打瞌睡。

”这段话形象地描绘了雾霾所带来的黑暗和沉闷。

历史上的一些灾难也与雾霾有关。

1844年,英国伦敦发生了一场著名的伦敦雾霾,被誉为“雾霾之都”。

这场雾霾持续了几天,导致能见度极低,人们无法四下看清,甚至呼吸困难。

事后,这场雾霾被称为“伦敦雾霾大灾难”,引起了当时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并促使了相关的环保行动。

在现代,由于工农业的高速发展,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北京和新德里成为了两个最严重的案例。

北京在2013年出现了历史性的雾霾天气,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严重程度,整个城市被雾霾笼罩。

新德里由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等原因,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

这些案例使得雾霾问题不仅仅是研究范畴,更是实际上的城市问题。

为了解决雾霾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包括限制工业排放、减少燃煤和加强车辆尾气的管理。

而在印度,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车辆尾气排放标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公共交通工具。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也进行了合作,制定了一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和标准。

尽管各国都在努力应对雾霾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应当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污染源的排放,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

历史上关于雾霾的记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雾霾并非是现代社会的“特产”,古人同样经历过雾霾的困扰,并且在各种文献中留下了相关的记载。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雾霾现象的描述。

《诗经》中就有“终风且霾,惠然肯来”的诗句,这被认为是对雾霾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

然而,那时的雾霾现象相对较为罕见,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清时期,关于雾霾的记载逐渐增多。

明朝的《明宪宗实录》中记载:“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

”这段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雾霾的严重程度,连续多日的黄雾遮蔽了天空,甚至昼夜都看不见星辰和太阳。

清朝时期,雾霾的出现更为频繁。

康熙皇帝就曾在他的诏书里提到:“京师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气侵人,每至晨暮,黄雾迷空,咫尺不辨人物。

”这清晰地描绘了京城冬季雾霾的景象,雾气浓厚到咫尺之间都难以分辨人物。

那么,古代的雾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与现代社会的雾霾成因有所不同,古代的雾霾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规模的战争是一个重要因素。

战争期间,烽火连天,焚烧的营帐、城池以及战场上的尸体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异味,这些污染物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就容易形成雾霾。

其次,古代的手工业,如烧窑、冶铸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烟雾和粉尘。

再者,冬季取暖时大量燃烧煤炭和木材,也会增加空气中的污染物。

在应对雾霾方面,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例如,在一些城市,会有官员下令限制民间的烟火使用,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政府也会组织人员清扫街道、洒水降尘。

古代对于雾霾的认知,更多地是从直观的感受和经验出发。

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的检测手段和理论体系,他们无法深入探究雾霾的本质和成因。

但这些记载为我们研究历史上的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对历史上雾霾记载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紧密相连的。

历代帝王如何治“霾”

历代帝王如何治“霾”

史海烟云RAND GARDEN OF SCIENCE霾与政治变化当然没有因果关系,但因为认识的局限性,帝王认为出现雾霾就是天怒,遇大“霾灾”需要做法事祈祷上苍原谅。

据说古人远行的时候,会带上一把家乡的泥土,遇水土不服时,和水服下即可痊愈。

又据说北京没这风俗,原因是常年雾霾,他们离家的时候,已经带了一肺。

《尔雅·释天》解释霾:“风而雨土为霾。

”《晋书》里说:“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水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在古人的认识里,出现霾对民间的伤害并不是很大,受灾最严重的反倒是行政体系。

《晋书》说一出现霾,政府就没好事,但用词很萌,曰:“天地霾,君臣乖。

”“乖”的意思是不和谐,掐架。

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霾对皇上来说是不祥的,历代帝王都很畏惧。

“王者失中,臣下强盛而蔽君明,则云阴。

”“久阴不雨,乱气也。

”这种认识早在汉朝就已出现,《汉书》记载了一个故事:汉废帝刘贺初即位就遇雾霾,“天阴,昼夜不见日月”。

可刘贺偏偏要开车出去溜达,车刚发动便被光禄大夫夏侯胜拦下:“书上说出现这种天气,是大臣作乱犯上之象,您最好在家当宅男。

”刘贺不信,让夏侯做宅男,关起来了。

巧的是,夏侯刚被关起来,大将军霍光就把当了27天皇上的刘贺给废了。

因为这个事,《汉书》引征京房《易传》说了一大段霾的兆示:大臣谋私就会起霾;君臣分心会出现上蒙下雾,但起风三次可化解;大臣无功受禄出白雾霾;大臣抢功出黄雾霾;大臣不要脸求赏,出红雾霾……啰啰嗦嗦近千字,比舞台特效干冰烟雾机说明书还详尽。

《资治通鉴》里也记载了一个帝王与“霾”的故事。

618年4月10日,“是日,风霾昼昏”,当夜,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发动政变,隋炀帝被缢杀。

宋朝也发生了一次类似事件。

1127年4月20日,时任河北路割地使的张邦昌被金国逼着当大楚皇上。

这天头,而是先抄家,要钱。

所以,后来历史界有一种说法,如果谁欠了雍正的钱是要倒霉的。

在雍正时期,官员造成的亏空一经查出,一方面严搜衙署,另一方面要行文原籍官员,将其家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

古人如何应对雾霾

古人如何应对雾霾

古人如何应对雾霾每天都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尤其是清晨起床,可是近几年,空气质量变得是越来越差,最近雾霾现在更是严重,尤其在我们的北方。

雾霾天气对我们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呼吸道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果对抗雾霾呢?古代人又是如何应对雾霾的呢?古人如何应对雾霾阴霾成灾的天气是越来越常见了,但却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只是越来越严重罢了。

在我国古代,也会有阴霾时候,雾和霾看起来相差不大,但却是很不一样的,和雾想比,霾中的水分少,能见度也是非常低,它的厚度要远远的超过雾,而且也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在二十四史中,关于“霾”的记载,并不少见。

当然,在古代,缺乏科学的检测手段,对于雾与霾的区分并不是很清楚。

所以,古人关于“霾”的记载,大多是与其他的字眼连在一起,如“雾霾”、“风霾”、“尘霾”等等。

因此,容易将雾与霾混淆,误将雾当霾的情况也不少见;而对于一些危害不大的霾,古书一般都不会记载。

这么一来,古人关于霾灾的记载,就不见得完全准确。

还有一点,在明清以前,关于霾的记载,尽管不少见,但频率并不高。

而进入明清两代后,“霾”字在史书和各类时人的记载中,都出现得较为频繁。

因为,明清处于人口膨胀的时代,人口数量比以往的朝代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人口增加,且工商业发达,导致城市规模扩大。

这么一来,环境开始恶化,霾灾也就频现了。

对于“霾”,古人的认识并不科学。

在古代,很少人认识到,霾是环境问题,应从绿化入手,加以治理。

相反,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多数古人,包括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

一旦出现了“霾”,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或者民间有恶行。

于是,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正因如此,一旦出现了“霾”,皇帝的应对措施乏善可陈。

有的皇帝下罪己诏,对施政进行反省;有的皇帝令百官斋戒,禁民间屠宰,茹素一段时间。

这些措施,并非着手于治理环境,而是意在“感动上苍”,希望上天原谅世间的过错。

古代净化空气的方法

古代净化空气的方法

古代净化空气的方法空气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而在古代,人们也意识到了空气的重要性,并尝试了一些方法来净化空气。

虽然古代的方法相对简单,但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代净化空气的方法。

一、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古代净化空气的一个重要方法。

古人认识到树木具有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能力,能够净化空气。

因此,在城市和居民区域周围常常会种植大量的树木。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并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

这些树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善了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

二、熏香古代人们还使用熏香来净化空气。

熏香是将香料燃烧产生的烟雾释放到空气中,通过烟雾中的香气成分来净化空气。

熏香的香气成分能够抑制空气中的异味,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

古代人们常常在庙宇、居所等地点熏香,通过熏香的方法来改善空气质量。

三、煮煤净化空气在古代,人们发现煮煤能够净化空气。

煮煤时,煤炭中的杂质会通过煮沸的过程逐渐挥发出来,而煮沸后的水蒸汽能够将这些杂质带到空气中,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古代人们将煮煤用于净化庙宇、宫殿等大型建筑的空气,以提供一个较好的空气环境。

四、水景净化空气古代人们还通过水景来净化空气。

水景中的水流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等带走,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古代建筑中常常会设置水池、喷泉等水景设施,通过水景的作用来改善空气质量。

五、通风换气在古代,人们也重视通风换气来净化空气。

古代建筑中常常会设置天窗、通风口等,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

通过通风换气,可以将室内积聚的污浊空气排出,带来新鲜的空气,从而净化空气。

六、草木燃烧净化空气古代人们还尝试通过草木燃烧来净化空气。

草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烟雾中的一些成分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古代人们常常在开阔的场地上燃烧草木,通过烟雾的方式来净化空气。

古代人们在净化空气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

通过植树造林、熏香、煮煤净化空气、水景净化空气、通风换气以及草木燃烧净化空气等方法,古代人们为改善空气质量付出了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人如何应对雾霾
导语:每天都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尤其是清晨起床,可是近几年,空气质量变得是越来越差,最近雾霾现在更是严重,尤其在我们
每天都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尤其是清晨起床,可是近几年,空气质量变得是越来越差,最近雾霾现在更是严重,尤其在我们的北方。

雾霾天气对我们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呼吸道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果对抗雾霾呢?古代人又是如何应对雾霾的呢?
古人如何应对雾霾
阴霾成灾的天气是越来越常见了,但却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只是越来越严重罢了。

在我国古代,也会有阴霾时候,雾和霾看起来相差不大,但却是很不一样的,和雾想比,霾中的水分少,能见度也是非常低,它的厚度要远远的超过雾,而且也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在二十四史中,关于“霾”的记载,并不少见。

当然,在古代,缺乏科学的检测手段,对于雾与霾的区分并不是很清楚。

所以,古人关于“霾”的记载,大多是与其他的字眼连在一起,如“雾霾”、“风霾”、“尘霾”等等。

因此,容易将雾与霾混淆,误将雾当霾的情况也不少见;而对于一些危害不大的霾,古书一般都不会记载。

这么一来,古人关于霾灾的记载,就不见得完全准确。

还有一点,在明清以前,关于霾的记载,尽管不少见,但频率并不高。

而进入明清两代后,“霾”字在史书和各类时人的记载中,都出现得较为频繁。

因为,明清处于人口膨胀的时代,人口数量比以往的朝代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人口增加,且工商业发达,导致城市规模扩大。

这么一来,环境开始恶化,霾灾也就频现了。

对于“霾”,古人的认识并不科学。

在古代,很少人认识到,霾是环境问题,应从绿化入手,加以治理。

相反,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多数古人,包括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

一旦出现了“霾”,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或者民间有恶行。

于是,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正因如此,一旦出现了“霾”,皇帝的应对措施乏善可陈。

有的皇帝下罪己诏,对施政进行反省;有的皇帝令百官斋戒,禁民间屠宰,茹素一段时间。

这些措施,并非着手于治理环境,而是意在“感动上苍”,希望上天原谅世间的过错。

不过,和古代想比较,现在对于霾的认识肯定有了很大的进步了,我之后希望能够得到上天原谅的“事天”,再到现在知道治疗环境,有了很大的进步。

雾霾天气的危害
生活知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