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五:图表类选择题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1]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1]

高考历史图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类型:一、地图类二、数据表格类(变式:曲线图、柱状图等)三、图画类(图:人物照片、实物图片、证件等画:漫画、海报、广告画等)一、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

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

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

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

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图表型选择题的解法。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③C.①③④D.②③【解析】有人说标题是图表的“眼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标题“国文教科书”及图片是文字“电话”可以作出判断,②④与材料无关,①③项正确,正确答案是C。

【例2】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图片的点晴之笔,是准确理解图片的窗口的切入点,审题时一定要特别加以关注。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

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

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

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

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图表型选择题的解法。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解析】有人说标题是图表的“眼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标题“国文教科书”及图片是文字“电话”可以作出判断,②④与材料无关,①③项正确,正确答案是C。

【例2】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图片的点晴之笔,是准确理解图片的窗口的切入点,审题时一定要特别加以关注。

高一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总结

高一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总结

高一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总结
一、选择题答题模板:
1. 分析题干: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列式考点:将题目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列示出来。

3. 考点答题:针对每一个考点,给出相应的答案。

4. 综合答题:结合以上所列的答案,给出最终的选择。

二、简答题答题模板:
1. 答题要求: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回答问题。

2. 分析考点: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

3. 提取答案:根据考点,提取相关的答案。

4. 扩展分析:进一步展开思考,给出更深入的分析。

5. 总结答题:将以上内容进行总结,给出完整的答案。

三、解答题答题模板:
1. 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分析考点: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每一个考点。

3. 提取答案:针对每一个考点,提取相关的答案。

4. 综合答题:根据提取的答案,进行综合性的回答。

5. 扩展分析:在综合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分析内容。

6. 总结答题:将以上内容进行总结,给出完整的答案。

四、论述题答题模板:
1. 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提出观点:明确自己的观点,根据题目给出相关的论述。

3. 论证观点:对观点进行论证,给出相关的证据和分析。

4. 反驳对立观点:针对可能存在的对立观点,进行反驳和论证。

5. 总结答题:将以上内容进行总结,给出完整的答案。

以上是高一历史大题答题的一般模板总结,但具体答题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进行灵活应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的答题模板详解

高考历史的答题模板详解

高考历史的答题模板详解高考历史的答题模板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历史答题模板

历史答题模板

掌握规律,赢在文综高考一、历史分析“公式”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完整word版)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完整word版)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公式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2、历史特点类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3、历史原因类:(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政治+经济+思想)(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6、比较类: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7、影响或意义类: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9、性质分析类: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10、历史评价类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11、启示、认识类: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12、开放性问答题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三:图画类选择题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三:图画类选择题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专题: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模板题型特点1.从图画种类看,一般分三类:(1)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2)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牲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意义的漫画。

(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

2.从试题考查看,有两个特点:(1)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能力。

(2)题干中一般都有标示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解题技巧1.“四审”:①审时间和空间②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③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④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2.对被选项要“三判”:①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②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③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①是要以图补文;②是要以文补图;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高考真题1.(2019江苏卷,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A.夫唱妇随赴战场 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 D.解甲归田喜而泣【解析】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即抗战流血不流泪,所以“不许戎衣有泪痕”,故B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故A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时间是1940年,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故C项错误;1940年,抗战没有胜利,处在战略相持阶段,没有解甲归田,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9江苏卷,1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右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答案】D【解析】新中国刚刚成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敌对态度,没有承认新中国,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前就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28个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汇总(真的超精细哦)

高考历史28个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汇总(真的超精细哦)

高考历史28个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汇总
(真的超精细哦)
本文档汇总了高考历史科目的28个答题模板和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1. 选择题答题模板
模板一:审题定位
1. 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

2. 确定问题的类型和要求。

3. 根据知识点和题干信息做出答案选择。

模板二:排除法
1. 阅读选项,将明显错误选项排除。

2. 留下可能正确的选项,根据题干信息做出最终选择。

2. 完成句子题答题模板
模板一:逻辑推理
1. 仔细阅读待选项和题干,理解题意。

2. 根据题干信息推理答案。

3. 比较选项,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

模板二:上下文衔接
1. 阅读前后文,理解文章意义。

2. 根据文章整体情况填写合适的答案。

3. 注意词语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连贯性。

3. 解答题答题技巧
技巧一:审题要准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要求。

2. 在答题纸上列出要点,避免遗漏重要内容。

技巧二:清晰思路
1. 确定解答思路,条理清晰。

2. 分段回答问题,每段都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技巧三:重点突出
1. 强调重要观点和事实。

2. 使用适当的例子或历史事件支持观点。

技巧四:简明扼要
1. 表达简洁明了。

2. 避免废话,只陈述必要的信息。

以上是本文档汇总的高考历史科目的28个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取得好成绩!祝你们成功!。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五:图表类选择题答题模板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五:图表类选择题答题模板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专题:图表类材料选择题解题模板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1.“三看”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高考真题:1.(2019全国I卷,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

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创设朱丽记花米行”说明是从事工商业,与科举取士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参与工商业说明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 C项;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工业,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

2.(2019全国II卷,35)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500万1230万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由材料得出1970年煤钢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但肉、蔬菜瓜果关系民生的产量远未达到预期,可知斯大林模式下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衡,凸显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排除C项;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排除D项。

历史答题卡模板

历史答题卡模板

历史答题卡模板一、选择题。

1. 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的时间最早的是()。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抗日战争。

D. 五一运动。

2.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家()。

A. 孔子。

B. 李白。

C. 祖冲之。

D. 爱因斯坦。

3. 进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希腊。

C. 波斯。

D. 罗马。

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包括()。

A. 指南针。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钢铁。

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封建时代()。

A. 唐朝。

B. 春秋战国。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二、填空题。

6. 1840年,中国与英国爆发了()战争。

7.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制度。

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

9.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行了()政策。

10.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三、简答题。

1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12. 请简要介绍一下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13.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

四、论述题。

14. 请论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5. 请论述一下中国的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上就是历史答题卡的模板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历史学习中,多做答题卡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检验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祝大家历史学习进步!。

高中历史答题卡模板(可编辑,可修改)

高中历史答题卡模板(可编辑,可修改)

高中历史答题卡模板(可编辑,可修改)高中历史答题卡模板(可编辑,可修改)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在以下题目前打上圆圈,选择正确答案。

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文明古国?A. 罗马B. 古希腊C. 古埃及D. 古巴比伦2.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工业革命时期C. 古代希腊时期D. 文艺复兴时期3. 下列哪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A. 唐宋时期B. 法国大革命时期C. 雅典民主时期D. 清朝时期4. 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C.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D. 俄罗斯革命时期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A. 1898年B. 1949年C. 1976年D. 2001年第二部分:问答题请在以下问题后面回答。

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答: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包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这些发明在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 分析一下中国近代史中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结束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简要介绍其作用。

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推动了信息传播和文化发展;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方便,促进了教育的普及;火药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指南针使得航海更加精确和安全。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回答以下问题,并在下方进行论述。

1. 中国思想家孔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有多大?论述: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他提倡了儒家思想,这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考历史常见选择题类型及解题模板

高考历史常见选择题类型及解题模板

高考历史常见选择题类型及解题模板一、概念类选择题解题模板题型特点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

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

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解题技巧(1)由于此类题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2)此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通过比较词语含义来辨识其是否符合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

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题例验证】(2022年辽宁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周人认为“天”是一个公平的力量。

“天”有其规律,有从他的规律中生出来的规矩原则,行事符合“天”的规矩原则,“天”就会保佑、帮助你;倒过来,违背了“天”的规矩原则就会被“天”惩罚降祸。

周人对“天”的信仰()A.是“天人感应”理论成熟的表现B.对后世儒学影响深远C.有利于限制君主,削弱君主专制D.继承了商朝神权政治【技巧体验】此题属于概念类选择题。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周人认为天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人的活动如果顺应了天的运行规律,天就会保佑,否则,就会受到天的惩罚。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周人对天的理解。

这种观点对后来西汉新儒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这影响了后世儒学思想的发展,据此对接选项加以取舍,题目迎刃而解。

【答案】B二、因果类选择题解题模板题型特点(1)该题型考查基础识记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二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观点)认识、评价型1、设问方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观点)的认识”、“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评析……(观点)。

2、高考历史解题思路:由于是提出的论点(观点)是正确的,因此不需要对观点进行辨析正误,只需从多角度说明(论证)即可。

大题模式:论据(角度)1+论据(角度)2+论据(角度)3+……3、问题与对策:由于这类高考历史试题提供的观点,一般在教材中没有反映,属于新观点,加上论证角度不明确(或比较隐晦),而且从试题命制的答案看,一是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教材基本没有多少联系,(或材料最多只是提供背景知识,或教材相关知识分散、笼统),二是答案表述语言带有学术性、非学科性(或类似政治、地理的学科语言),上述特点就使得这类高考历史试题难度加大,学生失误严重。

问题突出表现:一是无从下手,答题随意性很大,漫无边际,不知所云;二是角度单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对策:一是明确设问类型;二是加强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三是要善于用借鉴其他学科的语言,尤其是时政方面的术语组织答案。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图表型试题1、设问方式:“依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概括)……变化趋势及原因”。

2、存在问题:①看不懂图表,同时也就无法解读图表。

②不能多角度概括图表反映的变化趋势的原因。

3、高考历史解题思路:①概括变化时,注意看分栏(横向)提角度,看数字(纵向)说变化;答案语言表述时,一是善于用动态性的语言,如迅速(持续)增长(增加)、相对缓慢、逐步下降等。

二是注意从整体与局部方面说明,如整体增长(下降),但个别年份下降(增加)。

②概括原因时,注意多角度说明。

首先区分是依据材料还是要用所学知识,还是既依据高考历史材料又结合材料;其次分析原因时,要善于分解不同角度的原因。

从纵横向看,纵向分为根本、主要和直接原因,横向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因素。

高中历史图表题的答法

高中历史图表题的答法

高中历史谈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法历史图表是材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除了具备材料解析题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材料新、情景新、信息量大、可考查问题和角度多的特点。

它能深入考查学生的阅读、思维、文字表达、逻辑论证和创造性认识等多方面能力。

一、真题解析例(2007年·北京文综)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的关系。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 在图中I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A. 山戎B. 匈奴C. 突厥D. 回纥解析:本题通过曲线图给出的时间信息,推断图表中I期的时间应是秦汉时期,而秦汉时期南下进攻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匈奴,如秦北击匈奴和修长城、两汉对匈奴的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答案是B项。

13. 在图中II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C.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D. 接受汉文化,推动自身进步解析:图表中II期的时间段是从1127年金灭北宋到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经分析可知这“两次”先后为女真族和蒙古族入主中原。

因为金只占据北方地区而没有统一全国,所以选项A和B明显错误;C项是金以后的元朝实行的,也非共同之处。

只有D项,无论是入主北方地区的女真族还是入主全国的蒙古族,由于其本身的落后性,为巩固其对汉族的统治,无不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从而在巩固统治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所以答案为D 项。

例(2007年·四川文综)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

下图中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A. 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B. 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C. 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D. 纠正了官僚主义的作风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性质的辨别能力。

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针对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现象而进行的三反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在党政干部中进行,并非是针对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反革命分子进行的,因而不属于镇压反革命的性质,所以这场运动的作用不包括C项。

2023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

2023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

2023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 分析题干和选项历史选择题在高考中占比较大,而且难度逐年升高,需要我们先从题干和选项入手:- 分析题干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段等;- 分析选项中的文本、句式、语气、情感色彩等。

2. 排除法在分析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正确选项:- 排除明显错误选项;- 排除语句模糊、不具体的选项;- 排除“全否”和“全是”的选项;- 根据题干的相关提示进行推断或联系选项。

二、解答题1. 阅读题干历史解答题需要更多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在做题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其所讲述的内容,明确答题方向。

2. 梳理思路在确定答题方向后,需要梳理出答题思路:- 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寻找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联系;- 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3. 表述简洁明了历史解答题需要表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表述清晰,结合历史背景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论述和分析。

三、论述题1. 分析题目要求历史论述题需要考生清晰明确地了解到题目要求,才能进行合理的论述。

2. 开门见山历史论述题需要开门见山,即在短时间内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立场和看法;要不断提炼答题要点,准确传达思想和论点。

3. 条理分明历史论述题需要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内容涉及深度广度,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对其进行充分分析和阐述。

总结在历史答题中,选择题需要注意排除法;解答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梳理思路;论述题需要清晰明确地了解到题目要求,并开门见山,条理分明。

以上就是2023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及应对策略。

山东历史高考答题模板

山东历史高考答题模板

山东历史高考答题模板
山东历史高考答题模板
一、前言
历史课的考试一直是不少学生所担心的。

对于山东的高考生而言,历
史考试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门科目。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以下将介绍山东历史高考答题模板,帮助考生轻松备考。

二、模板介绍
1. 选择题
(1)看图判断:首先要认真看图,根据所给图片上呈现的内容,标注出图片中的年代、事件或人物,再根据题目进行判断。

(2)史实考证:基于所学的历史知识,推断出题目中存在的谁、何时、何地、何因、何故等内容,通过分析题目,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2. 客观题
在考试中,对于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应该先把题中的关键字、矛盾点、旁证依次标出,通过仔细研读,找准不同之处,选出正
确答案。

3. 解答题
(1)时间:严格掌握考试时间,根据题目要求既不浪费时间,也不急于求成,要认真阅读,慢慢分析思考。

(2)突出重点:在答题的同时,注意突出重点,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之间的联系,加深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合理构思:答题目时应该注意构思,使文章有条理、层次清晰,并且要严谨、准确、简洁明了。

三、结语
历史考试虽然不是一道难题,但是想要在考场上取得高分,还需要有一定的功底和策略,同时也需要通过多做练习和真题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希望山东考生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备考和答题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2023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2023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本文档提供了一份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供考生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问题1【A】选项1【B】选项2【C】选项3【D】选项4答案:选择【A/B/C/D】。

解析:在这里简要解析问题的解答思路,例如根据历史事实、相关文献等。

问题2【A】选项1【B】选项2【C】选项3【D】选项4答案:选择【A/B/C/D】。

解析:在这里简要解析问题的解答思路,例如根据历史事实、相关文献等。

...第二部分:简答题问题1问题描述:在这里简明扼要地描述问题。

解答:在这里给出问题的解答,包括相关的历史背景、事件、人物等。

着重突出关键点,避免过多细节。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编号、子问题等方式来组织解答。

问题2问题描述:在这里简明扼要地描述问题。

解答:在这里给出问题的解答,包括相关的历史背景、事件、人物等。

着重突出关键点,避免过多细节。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编号、子问题等方式来组织解答。

...第三部分:论述题问题1问题描述:在这里简述问题,明确论述的主题和要求。

论述:在这里展开对问题的论述,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引用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理论等来支持观点。

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

问题2问题描述:在这里简述问题,明确论述的主题和要求。

论述:在这里展开对问题的论述,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引用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理论等来支持观点。

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

...以上是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的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充。

祝你考试顺利!。

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模板

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模板
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征:
(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 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
1.“三看” 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①理藩院是清朝时处理外藩事务的部门,始创于清朝皇太极年间;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由
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水师提督是清朝地方的高级军事长官,①为清朝;②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
【解析】据材料数据可知,从 1978 年到 1986 年,北京郊区男户主从事农业的比重下降,从事工商业及其
他的比重上升,反映出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故选 B 项;据所
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 1984 年全面展开,与材料所涉及的时间不符合,排除 A 项;据所学,1978 年—
10.(2022·全国广东·3)图 1 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图1

历史高考答题模板2023

历史高考答题模板2023

历史高考答题模板2023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历史答题模板是提高得分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3年历史高考答题模板,帮助考生在历史科目中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答题模板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的常见题型,掌握好答题模板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针对选择题的答题模板如下:1. 阅读题目和选项: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问题的要点。

2. 排除干扰选项:根据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3. 根据上下文推测:结合题目和选项,利用历史知识推测正确答案。

4. 回归原文确认:选定答案后,再回到原文中寻找证据,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二、解释题答题模板历史解释题要求考生对历史事件或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

下面是解释题的答题模板:1. 定义概念:对于给定的历史概念,开篇明确定义该概念。

2. 解释原因:分析该概念的产生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3. 分析影响:阐述该概念对历史事件或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4. 举例论证:列举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实例,进一步论证解释该概念。

三、论述题答题模板论述题要求考生对于一个命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下面是论述题的答题模板:1. 分析问题:对于给定的论述题,明确问题的要点,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提出观点:在清晰的背景下,提出明确的观点,确保论述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3. 论证观点:运用历史事件、事实和理论知识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列举合理的例子进行论证。

4. 结构合理:保持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连贯性,采用段落开头和结尾的方式,使用恰当的过渡词语。

四、分析题答题模板分析题要求考生对于给定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下面是分析题的答题模板:1. 分析背景:对于给定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论述主要内容:明确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细节,包括时间、地点和相关人物。

3. 分析影响: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分析该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专题:图表类材料选择题解题模板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1.“三看”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高考真题:1.(2019全国I卷,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

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创设朱丽记花米行”说明是从事工商业,与科举取士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参与工商业说明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 C项;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工业,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

2.(2019全国II卷,35)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500万1230万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由材料得出1970年煤钢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但肉、蔬菜瓜果关系民生的产量远未达到预期,可知斯大林模式下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衡,凸显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排除C项;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排除D项。

3.(2019浙江选考卷,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四十年代。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生铁产量从1825年之后迅速增加,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

机械化生产催生了大工厂制度的出现,B选项排除。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选项排除。

工业革命的进行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D选项排除。

4.(2018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拥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数(约1/5),大部分都是由朝廷任命、上供或者少供,由朝廷驻重兵(区别于“拥重兵”),功能主要是“防骄藩”(防范骄纵的藩镇)。

结合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延续“百余年”的信息可以判断出,D选项正确。

A、B根据材料都无法得出。

C选项片面解读了材料,这一时期的“藩镇”设置吸取了“安史之乱”的教训,对其权力进行了限制,但“藩镇”对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依旧存在,只是比之前有所降低而已。

5.(2018全国Ⅱ卷,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欧洲向美洲贩运奴隶数量(单位:百万)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解析】奴隶贸易属于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A项正确。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错。

材料给出的是“欧洲”的信息,并非英国一国从事奴隶贸易,且“日不落帝国”的产生原因有很多,黑奴贸易只是之一,故C错。

奴隶贸易达到极盛,主要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因此D项错误。

6.(2018全国Ⅲ卷, 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浪潮,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7.(2018全国Ⅲ卷,31)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答案】A【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无关,故B项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工业整体的发展,没有涉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

8.(2018全国Ⅲ卷,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C【解析】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订立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不断下降,劳资矛盾加剧,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9.(2018北京卷,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

据此表可以得出( )1551—1722年1131723—1861年1671862—1911年369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B【解析】江南地区市镇数量的增多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与商人地位提高无直接关系,故①错误,②正确;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1862—1911年市镇数量明显增多,这与近代列强侵略,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故③正确;材料中时间是1911年,这时并未建立民国政府,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10.(2018北京卷,22)读图9,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解析】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同时将欧洲作为其市场,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最终是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占据上风,并未对其经济造成损害,故B项错误;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属于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科技成就,但是并未给美国带来经济效益,故C项错误;1955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结果持续到1975年,使美国陷入战争泥潭,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严重,故D项正确。

11.(2018海南卷,6)表1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时间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国家印尼8 51 251泰国 1 4 85马来西亚 1 7 216合计10 62 552表1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17~19世纪的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故C项错误;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故D项错误。

12.(2018江苏卷,10)右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答案】C【解析】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是1947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B项错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材料中“1948年11月”相符,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1949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D项错误。

13.(2018天津卷,11)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

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A.①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四次会议是一一对应的,再结合所学来加强区分判断。

①项应该是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当时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剥削阶级等被改造为劳动者,阶级会提得较多,但不会是第一位,由于当时三大改造还未完成,革命思想也会提得较多,故A项错误;②项应该是中共十二大,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当时文革结束还只有6年,革命会提及较多,现代化建设已经开始,经济、发展是主旋律,会提及多,故B项正确;③项应该是中共十四大,十四大实际是落实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会提得多,阶级会提得少,故C项错误;④项应该是中共九大,当时处于文革时期,阶级斗争思想占主导,阶级、革命提得多,建设、发展提的少,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