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3.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标准》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时间】第3、4学期【学时/学分数】64学时/4学分【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必修课)【授课对象】全院高职二年级各专业学生二、课程定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学分最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

本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承担着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大学生讲实话,办实事,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精神;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觉性等重要功能。

三、教学目标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理论精髓。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使学生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使学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科学道理。

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体的课程目标如下:(一)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

2.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4.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二)能力培养目标1.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条件

总结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 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 化,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 革命,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董 必 武
陈独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代表人物
蔡元培 翟 秋 白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
•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 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的思想。1925年召开的党的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 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 思想。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 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 章,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 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 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 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 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 件。
• 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 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 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事实证 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自发的农民运动和旧式的农民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 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 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 一 节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理 论的 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 思考: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何开始的?这样划分的理由 是什么? 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怎样看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 一 节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理 论的 形成
半殖 民地 半封 建社 会的 形成 及其 原因
历史因素 地理因素 其它因素
根 本 原 因
客 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 观 的严重阻碍 因 素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 制

2、 半殖 民地 半封 建社 会的 基本 特点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互相勾 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 (3)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封建时代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 主义因素的产生,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4)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在外国资本 主义、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 (5)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 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存在,造成 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 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 压迫下,中国日益贫困和落后,广大的人民群众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
1、
半殖 民地 半封 建社 会的 形成 及其 原因
第一、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形成 原因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帝 国主义的侵略
战争
时间
签订条约
赔款
主权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备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启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的形成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

一方面,各国列强还通过控制关税,倾销商品,索取战争赔款,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根本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当家做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从1914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产生了新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的完备在“一大”时,党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没有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揭示了民主革命的动力。

党的“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ppt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ppt课件

总共签订一千多个 不平等条约,其中
南南南 京京京 条条条 鸦约约约片战争
辛辛辛
丑丑丑
条条条

八国约约约联军侵华战争 关

三大不平
中日约甲午战争
等条约
三个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南京条约视频 /u50/v_MTk0MTMwMTU.html
*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 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 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 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 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 租地条约》) *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 北京;中国与德国) *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1)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通过
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使独立的中国 逐渐变成半殖民地中国
中国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 建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
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直接后果
半殖民地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独立主权国,主权完全独立,内政外交自主; ➢殖民地,领土被侵占,受外国直接统治; ➢半殖民地,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外国间接支配。
•中国的封建势力已与帝国主义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 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即所谓“洋人的 朝廷”,以出卖国家主权换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支持 其统治地位,“宁赠友邦,勿予家奴”,“量中华之 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成为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 暗的势力。

第三章第1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三章第1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三、从指导思想看,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 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 力量。他们据以指导运动的武器,已是马克思主义的科 学社会主义。
.
五四运动(视频)
.
五四运动的意义
(1)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彻底的 反帝反封的斗争,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 一部分
(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 舞台
第 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 1、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 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
3、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掌 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
.
.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 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的不平衡。
.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 世界上罕见的 。
上述特点表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 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是,另外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通过 一系列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 力、输出资本,逐步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逐步地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逐 步伦为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起点:鸦片第战一争次鸦片战争 加快: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3)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4)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毛概_第三章第一节_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概_第三章第一节_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
毛泽东的经典论述 (二):
现时中国的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革命,已不是旧式 的一般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的革命, 这种革命已经过时 了,而是新式的特 殊的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我们称 这种革命为新民主 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工人阶级运动的 经验 1927年大革命时 期的经验
土地革命时期的 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的 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的 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1)工人运动的经验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中经:安源路矿(江西省萍乡县 的安源煤矿和由煤矿通到株洲的铁 路)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在河北 省唐山—带)工人罢工),1923学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这个时期的斗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第一,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 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 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不能享受起码的民主权利, 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受到反动军警的镇压, 因此,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 仅仅依靠罢工这个武器,主要进行合法斗争,是不行 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社会条件:近代中国 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农业 国);社会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 主义和人民大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时代特征:帝国主义 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转化。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四,文化上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文化。
•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矛盾:人民大
众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帝国主义的矛盾.
1953—1956,国内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两重性:对抗性和非 对抗性.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经济纲领 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 表纲领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
经济纲领
在中国,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的发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 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来,那只是完全 的空想。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 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
第四.无产阶级必须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进步、中间、 顽固三种势力的关系。处理时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 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2.武装斗争
毛泽东:“在中国,离 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 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 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 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 革命的胜利。”
(1)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 (3)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 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 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 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 命道路。
• (4)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广泛存在.
• (5)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 方,也是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 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概论课)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概论课)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辨析:
“侵华有功论”
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
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
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
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2)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
革命统一战线 (1921年7月—192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27年—1937年7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945年)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在 西安发动西安事变
•中共派叶剑英、秦邦宪、 周恩来组成代表团到西安调 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的形成、基本内容晶,是中国革命 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 果。
教学重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内容;
◆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内 容及其重要地位。
3、中国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 导,就必然不能胜利。 ——毛泽东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 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
中国的红色 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 毛泽东

公共基础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公共基础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华图网校:
公共基础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 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 基本规律,指明了中 国革命的对象、动力、 领导力量、依靠力量 和发展前途.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来说是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但在中国革命的不同 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对 象是不同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 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 期的主要敌人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 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 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支持 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 领导权是新旧民主革命的标志.
为什么中国资 产阶级不能担 当领导?
•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 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 消灭私有制.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要建立以中国无 产阶级领导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终极的前途是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 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民主主义 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 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无产阶级
•第二 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拥拥有有一一 凌凌驾驾于于全 国全人国民人之 上民的之中上央 政的权中央
政权
拥拥有有一一支支野野 蛮蛮、、残残忍、 凶忍狠、而凶又狠比而 较又现比代较化现的代 反化革的命反军革队命 军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复习提示】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近代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原因和基础。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识记;易考选择题)1.近代中国的国情“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考点: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考点: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步形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考点: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革命性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从党创立到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包括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及关于统一战线、工农联盟、无产阶级领导权等思想。

2.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3.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经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及理论概括,在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

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继续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围绕着在中国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的问题,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这场较量以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告结束。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以及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改总路线,提出了"两个务必"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第一节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 时代条件、 中国革命的时代条件 后,中国革命的时代条件、领导 力量和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力量和指导思想发生变化,近代 发生变化 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 五四运动为开端 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 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P67) P67)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 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是在不断的纠 的和右的错误过程中, 正“左”的和右的错误过程中,在一 系列的矛盾斗争中, 系列的矛盾斗争中,概括和总结中国 革命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 革命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反 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 向的斗争中形成的
党史上的几次“ ”“右 党史上的几次“左”“右”倾错误
陈独秀“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921年7 倾投降主义错误(1921年 ——1927 1927年 月——1927年8月) 瞿秋白“ 倾盲动主义错误(1927年 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1927年 11月——1928 1928年 11月——1928年4月) 李立三“ 倾冒险主义错误(1930年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0年6 月——1930年9月) ——1930 1930年 倾教条主义错误(1931年 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931年1 ——1935 1935年 月——1935年1月)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6)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6) :(P66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以及根本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 以及根本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独立的封建国家(1840· 鸦片战争)
帝国主义入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十月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供了客观条件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实践经验两次国共合作得出统一战线的理论建立并巩固农村根据地得出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众多革命战争建立人民军设的理论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不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 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 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 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 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 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END】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国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际:十月革命的爆发
1919· 五四运动
(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 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革命的实践 两次国共合作 建立并巩固农村根据地 众多革命战争 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实践经验 得出统一战线的理论 得出中国革命道路的理 论 建立人民军队并得出关 于军事战略的理论 得到关于党的建设的理 论

【发展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战后签订的《马关条 约》,使中国遭到了割 地赔款的极大耻辱。
台湾与澎湖列岛被日本 霸占,中国还向日本交 付了2.3亿两白银的战 争赔款(其中包括赎回 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 赎金)。中国被迫向西 方列强大举借款,由此 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的恶浪。
蒋介石军队屠杀革命党人毫不手软, 但面对列强?
蒋介石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 发展的实践基础
• 理论来源于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来源 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是对中国革命斗争 实践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革命斗争实践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也是新民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对新民民主主 义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的过程,是随着帝国主 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 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 逐步形成的。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 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 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 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 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 上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列 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 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在中国割占和强行租借土地, 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及 干涉行政和司法等,使中国 丧失完整的主权和政治上完 全独立的地位。
三大不平等 条约
马 关 条 约 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起点:鸦片第战一争次鸦片战争 加快: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加深:(完全沦为中)中日日甲午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马关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资料: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合 计1000多项,有说343 个)
*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 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主讲人:耿国华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 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学习重点: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必 然性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文化不纯粹(封建儒家、资本主义的)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演变过程5个关键点: 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 《天津条约》
完全沦为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同英、美、日、俄、德、法、奥、意、比、西、荷共11国在 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经济上: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图为俄国在 哈尔滨设立 的东三省铁 路管理局。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文化上:实施文化侵略
灌输殖民主义的思想
文化上,帝国主义还利 用传教、办报、办学等 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 侵略,并培植了一批直 接服务于帝国主义的、 以买办资产阶级和商业 高利贷阶级为主要代表 的势力。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约为: 折合白银13亿两。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5倍。 (12元人民币/克,折合人民币7800亿)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经济上:操纵中国的经济
帝国主义列 命脉 强凭借不平 等条约控制、 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 操纵中国
文化上:实施文化侵略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至1990年列强在中国办厂矿约1000家
外资企业的 垄断地位严 重阻碍了中 国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的 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18991年89,9年德国,在法汉国口在设上立海德华设银立行东方汇理银行 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 土地上为所欲为。“国中之国”。这是英 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市区无理搜查市民。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这幅《时局图》是当时一位 爱国者画的。图上的虎代表英 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 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 鹰代表美国。 中国人民从此陷入了无穷的黑 暗之中······ 世间万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资料: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合 计1000多项,有说343 个)
* 天津条约 *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
中国已经没有完整的主权,在政治上丧失了完 全独立的地位。
其表现是: ➢资本主义列强强迫占领或“租借”了中国的一部分土 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资本主义列强还向中国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 ➢资本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 ➢还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还以实力为后盾,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 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 签约地点:满洲里)
*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 点:北京)
*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 签约地点:北京)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狭义——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 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 于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 领导、前途等根本问题的科学理 论。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 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 特征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1)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通过
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使独立的中国 逐渐变成半殖民地中国
中国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 建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
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直接后果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马关条约视频/u94/v_MTc1MzY5ODc.html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视频/watch/9138886.html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总共签订一千多个 不平等条约,其中
南南南 京京京 条条条 鸦约约约片战争
辛辛辛
丑丑丑
条条条

八国约约约联军侵华战争 关

三大不平
中日约甲午战争
等条约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三个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南京条约视频 /u50/v_MTk0MTMwMTU.html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 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 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 租地条约》) *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 北京;中国与德国) *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近代中国的国情 (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 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 对据于”指。导革命和建设全局,从实际出发 就是从国情出发。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近代中国国情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封建社会。 但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并且已经 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若没有 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将缓 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 会的发展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发 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走上一 条畸形的道路。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资料: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争做债主开银行:
汇丰、德华、横滨正金、东方汇理、华俄道胜、 美国花旗等银行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和海 关大权
争夺路权强掠夺:
沙俄——中东铁路 英国——山海关通往东北的铁路 山西、河南、广 九铁路 德国——山东胶济铁路 美国——粤汉铁路
争相设厂攫利润:
*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谁领导革命? 领导谁进行革命? 怎样领导革命? 进行什么样的革命? 怎样进行革命? ?????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 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 发展规律的理论。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广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所有新民主主 义革命中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中国近代的国情 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旧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问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身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领导权、性质和前途、对象和动力、纲领和 路线、任务和目的等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式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农民问题,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和农村 包围城市的问题等等(第三章内容广义上内容)。
第二次 鸦片战争
鸦片战 争
中法战争
五大 侵华战争
中午中午日战日战甲争甲争
八国联军 八国联侵军华战争 侵华战争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鸦片战争前:独立的封建国家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 主权不独立 完整—— 领土不完整 纯粹—— 经济上不纯粹(封建的、资本主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