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ppt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预测的种类
流行程度预测:预测流行的级别,发病率,病情指数等。 发生期预测: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负预测。 损失预测(损失估计):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测减产量, 有时将品种、栽培条件、气象条件等因素作为预测因子。 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指造成经济损 失的最低发病数量。 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 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经济损害水平, 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
xt x0 ert 1xt 1x0
r
1 t2 t1
(ln
x2 1 x2
ln
) x1
1 x1
r 为表观侵染速率,x1、x2分别代表t1、t2日的发病数量
单循环病害流行曲线
1.00
将田间越冬菌量视为常数, 病
病害潜育期不变,设xt为
t 日的发病数量,rs 为单
0.50
循环病害的平均日增长率 情
则:
积年流行病 单循环 无 低
系统根病 种传、土传、近
弱 长 高 玉米黑穗病 消灭初始菌源(X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防治策略比较
•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的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 •防治单循环病害,消灭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品种 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清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 有良好防效。即使当年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 逐年积累。 •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 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病情指数 调 查(各总级叶病数叶数最高各一级级代代表表值值)100
•当严重度用百分率表示时,则用以下公式计算: • 病情指数=普遍率×严重度
玉米小斑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精品PPT课件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 改进策略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田间试验法
通过设定处理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观察并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长状况,以评估绿色 防控技术的效果。
调查法
在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田块中,定期进行病虫害发生情况 和作物生长状况的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 估防控效果。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精 品PPT课件
co色防控概述 • 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 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 关键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践 •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
01 病虫害绿色防控 概述
定义与原则
定义
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利用生态、生物、物理等非化学手段, 以及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 治,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
生态调控技术应用
种植结构调整
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 ,改变田间生态环境,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天敌、寄生蜂等自然敌,利 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
生态工程技术
采用生态工程措施,如建立生态 廊道、生态岛等,优化农田生态
系统,提高自然控害能力。
免疫诱抗剂使用
植物免疫诱抗剂种类
介绍常见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如寡糖、蛋白质激发子等。
现状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包括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 种非化学防治手段以及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病 虫害绿色防控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02 植物病虫害识别 与诊断
常见病害类型及特征
真菌病害
《植物保护》PPT课件
《植物保护》PPT课件•植物保护概述•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技术•植物检疫与法规制度目录•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保护•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植物保护挑战与对策01植物保护概述定义与重要性定义植物保护是研究如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如病害、虫害、杂草等)的侵害,以及如何在受到侵害后恢复其健康状态的一门科学。
重要性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石,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保护不仅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古代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朴素的植物保护经验,如轮作、间作等。
近代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保护逐渐从经验走向科学,出现了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分支学科。
现代时期植物保护学科不断完善,研究手段日益先进,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为植物保护开辟了新途径。
•目标:通过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保障植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任务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培养专业的植物保护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植物保护挑战。
02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常见植物病虫害类型病害类型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等,如锈病、霜霉病、黑斑病等。
虫害类型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等,如蚜虫、蚧壳虫、红蜘蛛等。
注意观察植物的异常症状,如变色、坏死、畸形等,以及害虫的形态特征。
观察症状识别病原掌握发生规律通过实验室检测或专业机构鉴定,确定病害的病原类型。
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030201病虫害识别方法与技巧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诊断流程包括现场调查、症状识别、病原鉴定和综合分析等步骤。
注意事项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排除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异常症状,如药害、肥害等;同时,要结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03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技术农业防治策略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具有抗病、抗虫特性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病害循环》课件
不同季节的病害发生情况不同,例如在温暖湿润的季节,某些真菌病害容易发生和 流行,而在寒冷干燥的季节,某些细菌病害则更容易发生和流行。
病害循环的地域性
病害循环的地域性是指病害在不同地区 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存在差异。
01
02
03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害具有较高抗性 的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 济、最有效的途径。
轮作换茬
通过合理轮作换茬,可以 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结 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 农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性 。
化学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 药剂,避免盲目用药。
多循环病害
需要在寄主植物和其他生物(如 昆虫、线虫等)之间完成病害循 环。
按传播方式分类
气流传播病害循环
通过气流传播病原,如花粉、孢子等。
雨水传播病害循环
通过雨水传播病原,如细菌、真菌等。
昆虫传播病害循环
通过昆虫传播病原,如病毒、细菌等。
03
病害循环的规律
病害循环的周期性
病害循环的周期性是指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以年 为单位循环发生。
和传播。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病害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研究病害循环有助于提高公众
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意识。
THANKS
和流行。
02
病害循环的类型
按病原分类
1 2
3
细菌性病害循环
由细菌引起的病害,通过细菌的繁殖和传播造成危害。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植物病害概述 • 植物病害的发生 • 植物病害的流行 • 植物病害的防治 • 植物病害的研究
01
植物病害概述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病害定义
植物病害是指由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生长异常和产 量降低的现象。这些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寄生植物、化学 物质等。
短期趋势
短期趋势主要受气象条件、农业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季节性气候变 化、种植制度调整、水肥管理等都会影响植物病害的流行趋势。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
监测病情
通过监测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 病情,可以预测植物病害的流
行趋势。
调查病情
通过对寄主植物和病原物进行调 查,了解其分布、发生规律等信 息,可以预测植物病害的流行趋 势。
非生物因素
如环境条件、气候变化、土壤肥力等因素,也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
植物病害发生的机制
病原菌的侵染
病原菌通过不同的途径侵入植物体内,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 下繁殖和扩展。
植物的抗病性
植物对病原菌的侵染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与植物的 品种、生长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植物病害发生的规律
季节变化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季节变化密 切相关,一些病原菌只在特定
的季节内繁殖和侵染。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 件不同,导致植物病害的分布和 发生也有所不同。
寄主植物的分布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寄主植物的分布 也有关,寄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状 况直接影响着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
03
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的条件
植物病害的判断
判断植物是否患有病害,需要观察植物的症状表现。通常, 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等。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 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 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 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 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
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 害数量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内点到面的 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 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
在最适天气条件下潜育期仅3—4天,在一个生长季 内再侵染10代以上,病斑面积约增长10亿倍。
—个田间调查实例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初侵染产 生的中心病株很少,在所调查的4669㎡(7亩)地块内 只发现了1株中心病株,10天后在中心病株的四周约 1000㎡面积内出现了1万余个病斑,病害数量增长极 为迅速。
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 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 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 病害大流行。
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
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 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 利于病害大流行。
3、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差异很大
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差异很大,可区分为近程、中程 和远程传播 流行学中常用一次传播距离和一代传播距离的概念。 一次传播距离:病原菌孢子从释放到侵入植物体这段 时间内所引起的病害传播,以日为时间单位,表述为 一日之内实现的病害传播距离。 一代传播距离:病害一个潜伏期内多次传播所实现的 传播距离。
2、病害传播是病原物有效传播的结果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
通过建立植物检疫实验室、加强植物 疫情监测和普查,提高植物检疫的准 确性和及时性。
要点二
加强对外检疫
加强对进境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严 格控制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要点三
促进检疫技术创新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分子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等,提高检疫的准确性和 效率。
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 植物病害的诊断 •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 不同植物病害的防治案例 • 未来植物病害防治的趋势 • 结论和建议
01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病害定义
植物病害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生长异常和产 量下降,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等生物因素以及不良 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等非生物因素。
合理耕作
进行轮作、深耕等措施,减少 病原物的积累和传播。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 力,减轻病害发生。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菌剂、杀虫剂等,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物。
施药方法
采用喷雾、熏蒸、拌种等不同的施药方法,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抗菌素、农用抗生素等, 防治植物病害。
采取生态控制措施
通过调整作物布局、改善水肥 管理、合理轮作等措施,改善 农田生态环境,抑制病害的发
生和传播。
加强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无病种子、种苗,合 理施肥、浇水等措施,预防和
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发展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 资源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ppt
04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01
02
03
种植管理
合理轮作、深耕细作、精 选种子、培育壮苗,提高 植物抗病抗虫能力。
田间管理
合理灌溉、施肥、中耕除 草,保持植物良好生长环 境,减少病虫害发生。
品种选育
选育抗病抗虫性强的品种 ,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发 生的风险。
生物防治
天敌引入
引入寄生性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和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数量。
微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如苏云杆菌、白僵菌等)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结合
通过科学种植、田间管理等措施,创造有利于天敌和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实现自然控制。
化学防治
科学选择农药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 的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 使用。
合理施用农药
掌握最佳防治时期,采用 科学的施药方法,准确配 药,确保农药有效成分的 充分利用。
分类
根据有害生物的不同,可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植物病虫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受阻
病虫害会导致植物营养流失, 生长受阻,甚至出现萎缩、黄
化等现象。
品质下降
病虫害侵袭会导致植物品质下降 ,如果实不均、叶片残破等,影 响植物经济价值。
产量损失
严重病虫害会导致植物产量大幅度 下降,甚至绝收。
植物病虫害的传播和流行
疫情处置和控制
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化学防治、生 物防治等,对疫情进行处置和控制 。同时加强植物检疫措施,防止疫 情扩散。
06
案例分析Biblioteka 案例一:草莓病虫害及其防治
草莓白粉病
由真菌引起,导致叶片变薄、 灰白色,严重时引起植株死亡 。需加强通风、控制湿度,可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课件
植物病害的分类
总结词
植物病害可以根据病因、症状、传播方式等多种因素 进行分类。
水传
病原通过水流传播,如细菌、 线虫等。
昆虫传
病原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传 播病毒等。
人为传
通过人类活动传播,如带病植 物的引种、农事操作等。
病原的生命周期
寄生型
病原依赖寄主植物获取可在死亡的植物残体上生 存,不依赖活体植物。
周期性
病原的生命周期包括休眠期、 繁殖期和传播期等阶段。
杀线虫剂
杀线虫剂可以杀死线虫, 从而减轻由线虫引起的病 害。
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
利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 防治病害,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
微生物代谢产物防治
天敌昆虫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 而减轻由害虫引起的病害。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抗菌 素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05 植物病害案例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轮作
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 菌的数量,从而减轻病害 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害具有较高抗性 的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 的有效方法。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 理化性质,提高植物的抗 病性。
化学防治
杀菌剂
使用杀菌剂可以杀死或抑 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达 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熏蒸剂
熏蒸剂可以通过释放有毒 气体来杀死病原菌。
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和发生流行(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侵染性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1.预测的依据
在病原物方面:病原致病力的变化和数量,包括初侵染 来源的数量和传播方式等情况。
借昆虫传播的病害:介体昆虫的发生规律。 寄主方面:当地主要品种的感病性、品种布局、种植方 式以及植株生育状况。 环境方面:全面分析当地气象资料和作物栽培条件。
2.长期预测
长期预测是预测一个生长季节或一年,以致 几年的病情变化。
植物病原线虫
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 形如线状,多为乳白色或无色透明,需要用显微 镜观察。线虫体长约0.3~lmm,个别种类可达 4mm,宽约30~50μm。雌雄同型的线虫雌成虫 和雄成虫皆为线形,雌雄异型的线虫雌成虫为柠 檬形或梨形,雄成虫为线状。线虫虫体分唇区、 胴部和尾部。虫体最前端为唇区。胴部是从吻针 基部到肛门的一段体躯。尾部是从肛门以下到尾 尖的一部分。
3.中短期预测
中短期预测是对一个生长季节内,十几天或 几十天的病情变化进行预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 发病的过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侵入前期 侵入前期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
感病部位接触,并产生侵入机构为止 的阶段。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侵入期
半寄生植物:植物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 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缺乏根系而 需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其导管与 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
(2)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3)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寄生性植物靠种子繁殖。 被动传播:种子主要依靠风力、鸟类和种子 调运传播。 主动传播: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种 子弹射出去。
侵入期是指病原物从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 的阶段。
植物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ppt
适用于土壤微生物的测量 方法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微生物体(如菌核、 线虫包囊等)。另外杂草种子和昆虫等也可采用此法。 选择性培养法:适用于某些细菌和真菌;选择性状: pH,温度,培养基,抗生素或杀菌剂等 诱集法:将植物材料等放入土中诱集,然后取出检查。 生物测定法:以植株上的发病量来估计土壤中的病原 菌量。
2. 空中孢子捕捉测量 用于气传病害;
采用孢子捕捉器(spore trap):——孢子收集器:在玻 片上涂抹上粘性物质(凡士林)。 水平玻片:利用孢子的重力沉降到玻片上;适用于较 大型的孢子捕捉。
垂直或倾斜玻片:利用孢子在空中的运动撞击玻片上
吸入型孢子捕捉:利用真空泵将病菌孢子吸入后,撞 击收集玻片表面。
负交互抗性:对一种药剂产生抗性后, 对其它药剂的敏感性增加。
6. 分子生物技术监测
方法 基于PCR技术的监测。如:PCR, nest PCR, Real-time PCR, multiple PCR等
优点 灵敏、快捷、准确
应用 田间病害的早期诊断 空中捕捉孢子的准确鉴定 生理小种的监测
中有何优点? 6. 试述寄主监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7. 试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8. 以水稻稻瘟病为对象,列举出气监测内容及指标。 9. 以麦类白粉病/锈病为对象,列举出气监测内容和
指标。
方法:确定1个标准菌株(未接触过改杀菌剂的 野生菌株)的致死中浓度; 测量田间不同菌株的致死中浓度;
计算出个菌株的抗药性:
抗性因子=标准菌株致死中浓度/田间菌株致 死中浓度
抗性频率=抗性菌株数/总菌株数*100%
相关术语
多重抗药性:同时抗几种药剂
正交互抗性:对一种药剂产生抗性后, 对其它药剂也形成抗药性。
4--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2 主动传播 依靠本身动力进行传播:
真菌游动孢子和细菌均可借鞭毛在水中游动, 线虫在土壤中蠕动, 真菌外生菌丝或菌索在土壤中生长蔓延,孢子向空间弹射 等这种传播方式距离较短。
25
3 人为因素传播 人类经济活动和农事操作等常导致病原物的传播。如
调运带病的种子、苗木、农产品及包装材料,甚至通过 邮局寄送农产品也可造成病害远距离传播,引起病区扩 大和新病区的形成。 农事操作过程,如施肥、灌溉、 播种、移栽、修剪、嫁接、整枝和脱粒等活动都可能传 播病害。人工嫁接可传播苹果锈果病等。
4
侵入期
1.2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这段时间。 植物的病原大多是内寄生的,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外寄生。 1、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 真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被动侵入 病原细菌、病毒
5
2、侵入途径: ① 直接侵入 指病原直接穿透寄主的保护组织和细胞壁侵入 寄主植物.
许多真菌 研究最多的是炭疽菌属、白粉菌属和黑星菌 属。真菌的直接侵入机制包括机械压力和化学的两个方 面:附着胞和侵染丝具有机械压力,如麦类白粉病菌的分 生孢子形成的侵染丝的压力可达70.93kPa,能穿过寄主 的角质层;侵染丝顶端部分分泌的毒素使寄主细胞失去 保卫功能,分泌的酶类物质对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有 分解作用。 寄生性种子植物 部分线虫 口针
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物必须经过 一定的途径传播到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有些 病害有再次侵染,病原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夏或越冬,度过寄主 的中断期,才能引起下一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
三个环节: 病原物的越冬 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16
2.1 病原物的越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分子生物技术监测
方法 基于PCR技术的监测。如:PCR, nest PCR, Real-time PCR, multiple PCR等
优点 灵敏、快捷、准确
应用 田间病害的早期诊断 空中捕捉孢子的准确鉴定 生理小种的监测
思考题
1. 植物病害系统监测对植物病害治理有什么重要性? 2. 植物病害调查有那些主要抽样方法? 3. 植物病害测量的指标有哪些? 如何计算?它们个有
什么特点,其适用范围如何? 4. 植物病原物的监测主要有哪些项目?试述其方法,
并指出其适用范围。 5. 简述应用PCR监测技术的方法。其在病害系统监测
2. 空中孢子捕捉测量 用于气传病害;
采用孢子捕捉器(spore trap):——孢子收集器:在玻 片上涂抹上粘性物质(凡士林)。 水平玻片:利用孢子的重力沉降到玻片上;适用于较 大型的孢子捕捉。
垂直或倾斜玻片:利用孢子在空中的运动撞击玻片上
吸入型孢子捕捉:利用真空泵将病菌孢子吸入后,撞 击收集玻片表面。
Preportion of plants diseased
1 0.8 0.6 0.4 0.2
0 5-30 6-13 6-27 7-11 7-25 8-8
计算AUDPC示意图
2. 新近的病害监测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RS)
二、病原物的监测
1. 病斑产孢量的测定 洗脱法:将一个病斑的孢子用定量的蒸馏水 洗脱,镜检后计算产孢量 粘贴法:用透明胶带多次粘贴一个病斑,镜 检,直至最后一次看不到孢子为止。将各 次粘贴检查到的孢子数相加,即得改病斑 的孢子数。 至少测量30个病斑;注意正反面病斑的不同。
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 (AUDPC) 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s
t下2,…图中ti,,…假各定次病调害查调的查病的害时严间重分值别分为别t1, 为x1, x2,… xi,…,则病害曲线下的面积:
AUDPC ≈ Σ[0.5(xi+xi+1)/(ti-ti+1)]
植物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 Surveying pathosystem
本章内容 Contents: 病害监测 Disease survey 病原物监测 Pathogen survey 寄主植物监测 Host survey 环境条件监测 Environment survey
一、Plant disease survey
4. 种子带菌量测定
适用于种传病害 方法:与土壤菌量测定相似
直接计数法:体积较大的病原体 洗脱法:显微结构病原体
5. 生理小种和抗药性监测
生理小种监测 采用指示植物鉴别:指示植物的确定; 小种的分类标准;方法:大量采集病害 标样—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结果—确 定小种
抗药性监测
某病害对一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现象。
中有何优点? 6. 试述寄主监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7. 试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8. 以水稻稻瘟病为对象,列举出气监测内容及指标。 9. 以麦类白粉病/锈病为对象,列举出气监测内容和
指标。
随机取样;五点法;‘Z’字形;平行线; 对角线;‘W’字型等。
3. 病情(disease intensity)记载与计算 普遍率(prevalence): 病株(丛/叶/穗/果/根/ 粒)率 病株率=(病株数/总株数)*100% 严重度(severity):病害分级 一般分为0-5级或0-9级 严重度=(发病面积/总面积)*100% 病情指数(disease incidence/index) DI=[Σ(各级病株数*各病级值)/(调查总株数* 最高病级值)]*100%
1. 常规病害调查方法 病害调查的类型 一般调查(普查):采用沿一定线路踏查方式; 了解病害的发生量、分布和发生趋势。多应 用于:检疫对象、入侵物种的调查,也用于 一般有害生物的调查。 系统调查:选择一固定的调查单位(样点、植 株等),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调查;了解有 害生物种群的消长动态。
2. 取样方法 根据病害分布的空间格局确定取样方法:
三、寄主监测
1. 植物生长阶段的划分 Feekes scale:
2. 植物的生物量测定 观测因子:分裂书、叶片数、叶面积、果实 数、穗粒数、鲜重、干重等。
3. 植物抗病性测定 室内测定: 田间测定:
四、环境因子测定
包括三类因子:气象、土壤和农业措施 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光照、风 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含水量、肥力、 通透性、微生物等 农业措施:栽培制度、种植密度、施肥、 排灌水、田间管理等
生物指示法:利用植株的发病量来估计空中孢子量。
3. 土壤带菌量测定
适用于土壤微生物的测量 方法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微生物体(如菌核、 线虫包囊等)。另外杂草种子和昆虫等也可采用此法。 选择性培养法:适用于某些细菌和真菌;选择性状: pH,温度,培养基,抗生素或杀菌剂等 诱集法:将植物材料等放入土中诱集,然后取出检查。 生物测定法:以植株上的发病量来估计土壤中的病原 菌量。
方法:确定1个标准菌株(未接触过改杀菌剂的 野生菌株)的致死性:
抗性因子=标准菌株致死中浓度/田间菌株致 死中浓度
抗性频率=抗性菌株数/总菌株数*100%
相关术语
多重抗药性:同时抗几种药剂
正交互抗性:对一种药剂产生抗性后, 对其它药剂也形成抗药性。